汉字字理二年级
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了解常见的汉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了解常见的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将继续加深对常见汉字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预习,我们可以提前熟悉下学期的学习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重点预习常见的汉字。
一、认识常见的汉字1. 水(shuǐ)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汉字“水”是由三个横画组成的,象征着流动的水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和使用到与水有关的词语,比如“喝水”、“水果”等。
2. 木(mù)木字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立起来的木株,右边是木的象形。
它代表着树木和木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我们生活的社区,发现许多与木有关的物品和事物,比如“森林”、“家具”等。
3. 山(shān)山字是由一个“山”字和一个“小”字组合而成,它是一个象形字。
山代表着大自然中高耸的山峰,也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自然地形之一。
我们可以说“登山”、“山脉”等词语,来表达与山有关的含义。
4. 人(rén)人字是由两个田字组成,上面的田字代表头部,下面的田字代表躯干。
人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形文字,代表着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和人有关的词语,比如“同学”、“朋友”等。
5. 语(yǔ)语字由言和五个点组成,表示了说话的意思。
汉字语代表了人类交流的方式,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学习汉字的方法1. 动手书写认识汉字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动手书写的方式来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拿起我们的毛笔、钢笔或者铅笔,在纸上认真地模仿书写汉字的笔画和结构。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专注和准确,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记忆。
2. 多读多写学习汉字,除了书写之外,我们还需要多读多写。
通过阅读汉字组成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我们也要勤于练习,多写一些与常见汉字相关的句子和篇章,从而将汉字的运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汉字字理(二年级)

在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特级教师黄亢美识字教学赏析北京吴琳这是一节情趣盎然的识字课。
这些二年级的小学生与其说在学习识字,不如说他们在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
这里,移步异景,妙趣横生,一个个惊喜的发现,令孩子们兴味倍增。
此时,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兴趣,从问题开始师:我们一起来识字,这是什么?(出示“一束鲜花”图片)生:一束鲜花师:对,这就是词语“一束鲜花”。
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一束鲜花、一束鲜花师:翘舌音“束”再读准确些。
生:一束鲜花(教师继续出示图片,认读“一顶帽子、一面镜子、一杯牛奶、一轮朝阳、一串珍珠、一副球拍”等词,特别强调读准后鼻音的“顶”、“镜”这两个字。
)师:中国的汉字多有特点呀!“鲜花”为什么用“一束”而不用“一条”?帽子为什么说“一顶”而不说“一个”?“朝阳”为什么说“一轮”而不说“一只”?“球拍”为什么说“一副”而不说“一条”?你看,我们中国汉语表达的方式真是丰富多样!(教师又出示了若干写着数量词的卡片让学生认读:一只鸡、一羽信鸽、一峰骆驼、一张纸、一头牛、一匹马、一粒米……边读边向学生提示这些动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词。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
黄老师在带领学生读了一组组使用不同量词的词语后,通过一个个“为什么”,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汉字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探究,领略汉字奇妙师:这些问题回去自己思考,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黑板上面这些表示数量的词语。
第一小组讨论:“一束鲜花”为什么叫“一束”?这个“束”字“木”里面一个“口”,这个“口”是表示嘴巴吗?第二小组讨论:帽子为什么说“一顶”?一顶的“顶”是形声字,形旁和声旁各在哪里?(让学生念读顺口溜:“形声字,真有趣,声旁帮助读字音,形旁帮助解字义”。
二年级语文上册生字的字理与字谜

二年级语文上册生字的字理与字谜(一)(2012-02-21 17:29:35)转载▼标签:杂谈我从事师范教育(今曰“教师教育”)40多年,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倾尽毕生心血。
受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独见卓识地说“汉字是世界第五大发明”,并认为“汉字是智能文字,是世界上独有无二的会意文字,是有理性的、十分逻辑化的文字”的启发,1995年开始编著《新编小学多功能字典》,并于1996年在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其中字理与字谜部分自认为是国内同类字典之首举。
安子介先生首创“部首切除法”、“劈文切字”的理论,提出了“汉字独具以字形直接表示观念的特色”“声旁不仅表音,事实上都是有意义的,可以理解”的观点,认为汉字每个字都是一幅图画,就像《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一样,到处有生动曲折的故事,都可以“拼形(拼意)”的,每个字的构成都有法可求的。
为了让有志者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发挥汉字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功能,让学生学得有趣,更好地掌握字义、字形,领悟汉字文化内涵,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从而发挥“汉字无穷伟大的威力”(钱伟长语)。
也是我将这些研究成果置于博客的原因。
活着活着就老了,不想其自行消失,将《新编小学多功能字典》精彩部分置于博客,与有兴趣者分享。
宜[字理] 会意字,从“宝盖头”(房屋),从且(像俎上的肉)本义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寻求安福。
2、篆文意为在遮蔽物下(宝盖头)的地上(一)睡一“夕”,在野生动物活跃的古代,这样的安排是最适合不过的。
金文:[字谜]1、宝盖刚走且又来。
2、且字坐在宝盖下,好象回到自己家;问它合适不合适,它说正好刚装下。
层[字理]形声字,从尸,曾声。
尸,是屋的简略形。
曾是甑的简略形。
2、繁体字,原指一种做饭的瓦器。
其底部是能产生蒸汽发生器,上部是蒸汽的形态。
它具有层次性。
简化为层。
金文大篆:[字谜]1、屋顶轰到了天上。
2、这户穷一点,住在白云间。
尽[字理]会意字,繁体字像持帚洗涤器皿(器皿空了才能洗涤)的样子,简化为尽。
二年级语文猜字谜

[字理] 形声字,从竹,龙声。2、一种“竹”制的东西,“体积大”(龙)到可 以装活的动物或熟食品。
[字谜]1、竹节龙。2、竹子盘成一条龙,常年卧在伙房中。
浪
[字理] 形声字,从水,良声。 [字谜]1、优质水。2、波涛汹涌洪水流,救出娘来女又丢。
粱
[字理] 形声字,从米,梁省(木)声。
3
[字谜]1、三点如水渗,一刀两开刃;生来米上坐,结果吐红云。
层
[字理]形声字,从尸,曾声 。尸,是屋的简略形。曾是甑的简略形。2、繁 体字,原指一种做饭的瓦器。其底部是能产生蒸汽发生器,上部是蒸汽的形态。 它具有层次性。简化为层。
[字谜]1、屋顶轰到了天上。 2、这户穷一点,住在白云间。
尽
[字理]会意字,繁体字像持帚洗涤器皿(器皿空了才能洗涤)的样子, 简化 为尽 。2、繁体字,在一凹形容器(皿)内用笔形(聿)东西在火(四点)的 余物中拨弄,表示烧火的燃料已尽。
燃
[字理] 形声字,从火,然声,是然的后起字。 [字谜]1、晚秋斜月照,小狗火上燎。2、先用火来烧,然后才能着;它把此 理说,知道不知道?。
勤
[字理] 形声字,从力,堇声。2、似黏土一样执着地(堇)用“力”。 堇,从 土,从黄省,意为黏土,有执着的意思。
[字谜]1、改革定成功。2、老二革新肯出力。
劳
[字谜]1、凶横。2、方方正正三堵墙,右边留门莫封上;中间画上十字叉, 内外有别当记下。
尤
[字理] 指事字,甲骨文从又(手),上摸触到一个突出物是疣的初文。 [字谜]1、犬字捺便竖钩。2、神龙见首不见尾。
4
其
[字理] 象形字,甲骨文像簸箕形,篆文上部与甲骨文同,下部 ji 声。是箕的 初文。
[字理] 会意字,繁体字从品(像堆积的物品)在框(像橱架之类的器物)中。 简化为区。2、繁体字,众多人口聚居的地域。简化字框中的叉,许多物品纵横 交错表示物品之多。
修改.S版二年级上册6课《阳光》字理教学

6、填空 ( )的太阳 ( )的小鸟
( (
)的光芒 )的头发
(
)的花朵
1、清晨,佳子走出房门,来到了绿茵茵的草坪上。
2、初升的太阳射出金色的光芒。草坪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叽叽喳喳的小 鸟在天上飞着。啊,大自然多美呀!佳子高兴得又跳又唱。乌黑的头发在阳 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3、佳子玩儿累了,坐在草坪上休息。啊,裙子上洒满了灿烂的阳光!这时, 佳子心里闪出了一个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 给奶奶。” 4、佳子的奶奶腿不方便,不能出门。她总念叨:“要是能晒晒太阳,该多 好哇!”佳子小心地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5、“奶奶,奶奶,我给您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您瞧,多好的阳光!” 6、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裙子里面却什么也没有了。佳子急得都要哭了。
初升的太阳射出金色的光芒。草坪上开满了 鲜艳的花朵。叽叽喳喳的小鸟在天上飞着。啊, 大自然多美呀!佳子高兴得又唱又跳。乌黑的头 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1.这段共有( )句话。 )、( )、( )等三种景物。
2、这段话共写了(
3、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4、佳子的心情是( )的。
5、“啊,大自然多美啊!”这是一个感叹句,课文中还有哪些 是感叹句,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第一课时)
yīn
茵
(绿茵茵)
绿茵茵的草地
pí nɡ
坪
(草坪)
(停机坪)
shè
射
(射出)
zhā
喳
(叽叽喳喳)
lèi
累
(累了)
làn
烂
(灿烂)
lǐ
礼
(礼物)
niàn
念
(念叨)
lǒu
搂
(搂住)
1-14讲汉字字理(修改版)

第一讲汉字起源一:表示宇宙之初,世界混沌一片的样子;也表示万事万物的起点。
二: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天地一分为“二”。
三:上面一横表示天,中间一横表示人,下面一横表示地。
王:“以一贯三为王”;大王要管理天地之间的所有人和事物,所以王字里,用一竖贯穿了三横。
玉:王者佩玉,大王佩戴在腰间精美的石头。
王,指王者。
点,指玉。
士:能文能武的人,推十合一为士。
人:古人行礼;面朝黄土背朝天;人要相互依靠互相帮助才能立足社会。
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从的从。
众:三个人表示很多人,很多人称为众。
比:两人在一起比身高。
北:背靠背为北。
在北半球晒太阳,面南背北,北就是背部的意思。
后来人们发现用北表示北方的意思很方便,所以就借走了“北”字,从此用一个专门的“背”字来表示背。
化:一人头向上表示生,一人头向下表示死,代表活着和死去。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的变化,人从出生到死去都在不断变化。
夫:夫上面的一横表示“发簪”,下面是人的形状。
在古代,成年男子称为“夫”,男子汉、大丈夫。
行:大路路口称为“行”,非常整齐、笔直。
引申为:药行、银行、车行。
上:小篆的上,点表示指事符号,上面的上,上是一个指事字。
下:小篆的下,点表示指事符号。
点在下为下,下是一个指事字。
武:横、横、斜钩、点表示武器;止表示脚趾头;人扛着武器去习武。
休:单人旁表示人,木表示树;人靠着树木休息。
第二讲雷公公打喷嚏日:竖、横折、横表示太阳的轮廓;中间的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芒。
日,太阳。
月:撇、横折钩表示月亮的轮廓;横、横表示月亮上起伏的山丘。
月,月亮。
夕:撇、横撇表示月亮的轮廓;点表示遮住月亮的云;晚上月光不明亮叫夕。
夕是傍晚、黄昏的意思。
夕,夕阳。
气:金文、小篆、的气中:横表示锅;横下三点表示火;横上三点表示米;现在的气省略了下面的米。
撇、横、横、横斜钩表示流动的气;气,气流。
云:横、横表示天空;撇折、点表示流动的云。
云,云朵。
风:撇、横斜钩表示风的方向;撇、点表示刮风的样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字理教学生字表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字理教学生字表仁厚庄小学孙丽娟第一单元我会写(括号内是《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的页码)识字1: 宜(118)实(119)色(70)华(66)谷(108)金(150)尽(74)层(112)丰(15)壮(47)宜:会意字,从宀,从且。
“宀”是房屋,“且”是盛祭品的器物。
形义解析为:在屋里进行祭祀活动。
古人迷信,把祭祀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祭祀要择日选时,祭祀的目的也是求助于神,看看近日出门办事是否适宜。
所以“宜”引申出合适、应当等意思。
谜:且字坐在宝盖下,好像回到自己家;问它合适不合适,它说正好装得下。
实:繁体为“實”,从宀,从贯。
形义解析为:房屋(宀)中有钱财(贯),表示家庭富足、殷实。
引申为充实、实在、果实、真实等义。
现为简化字,形义解析为:“宀ク”是房屋,“、”是收割回家的果实、粮食等,“大”就是硕大、很多的意思。
会意为:丰收的硕果堆满了房屋。
顺:头戴一顶宝盖帽,此人忠实又可靠。
色:会意字。
从ク,从巴。
上部是一人的变写,下部是一跪坐的人,形义解析为:上一人骑在下一跪坐的人身上,下一人自然会不堪重负,无奈和难受就会从其面部表情中表现出来,故本义为脸色、容貌。
引申为天色、景色。
顺:撇折刀下一个巴,看人脸色是哈巴:撇折刀下一个巴,五颜六色满园花。
华:繁体为“華”,会意字。
从艹,从垂(变形),形义解析为:像枝上盛开繁花的草木。
简化字从“十”,化声,本意是花,引申为华美、华丽。
顺:十上加化组成华,十像草木开满花;十亿国人爱中华,正在建设现代化。
谷:会意字。
从口。
形义解析为:“口”表示泉眼,上部表示山泉的分流,故本义为山谷。
谜:人在中间上下拉,下拉口字上拉八;把它去壳成白米,无它饿的像蔫瓜。
金:会意字。
形义解析为:上部“”表示覆盖,下部表示“土”中埋有金沙。
本义是金属,后特指黄金,又引申比喻贵重。
谜:全靠这两点,这字才值钱。
尽:繁体为“盡”,会意字。
形义解析为:手持刷子用水洗刷器皿(皿)。
汉字的演变与一二年级个别汉字的字源字理

.
39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 (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 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 ①本义,动词: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 ②动词:得到,获得。 ③动词:选择。 ④动词:消灭,消除。
.
40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繁体隶书
.
10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象形字,像伸出五指形。 ①本义,名词:伸张的五指,人的前肢。 ②名词:人。 ③名词:招式,方法,做法。 ④量词:招,套。 汉字部首之一,扌,构成的字多与手及其动作相关。
.
11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会意字,上面的方口像膝盖,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 整个脚。 ①本义,动词:出征得胜,凯旋归邑。 ②本义,名词:腿、趾构成的脚。 ③形容词:物资充分的,富有的。 ④形容词:够分量的,值得的。 ⑤副词:充分地,完全地。
.
31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 ①本义,动词:母子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 ③动词:使用,用 。 ④介词:依,凭 ,用,将 ,把,按。 ⑤连词:表示因果、并列、目的、承接等关系。
.
32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
2.黄帝统一天下到夏朝——官方造字时期 出现了官办的专门造字机构——左史司 帝命仓颉为左史(仓颉造字的传说)
.
8
1.人类自名 一上:人手足口女子儿心目耳又牙 一下:立美忘王从老坐母以后男 二上:首身夫已休欠元包取孙言 二下:夏季而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特级教师黄亢美识字教学赏析北京吴琳这是一节情趣盎然的识字课。
这些二年级的小学生与其说在学习识字,不如说他们在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
这里,移步异景,妙趣横生,一个个惊喜的发现,令孩子们兴味倍增。
此时,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兴趣,从问题开始师:我们一起来识字,这是什么?(出示“一束鲜花”图片)生:一束鲜花师:对,这就是词语“一束鲜花”。
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一束鲜花、一束鲜花师:翘舌音“束”再读准确些。
生:一束鲜花(教师继续出示图片,认读“一顶帽子、一面镜子、一杯牛奶、一轮朝阳、一串珍珠、一副球拍”等词,特别强调读准后鼻音的“顶”、“镜”这两个字。
)师:中国的汉字多有特点呀!“鲜花”为什么用“一束”而不用“一条”?帽子为什么说“一顶”而不说“一个”?“朝阳”为什么说“一轮”而不说“一只”?“球拍”为什么说“一副”而不说“一条”?你看,我们中国汉语表达的方式真是丰富多样!(教师又出示了若干写着数量词的卡片让学生认读:一只鸡、一羽信鸽、一峰骆驼、一张纸、一头牛、一匹马、一粒米……边读边向学生提示这些动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词。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
黄老师在带领学生读了一组组使用不同量词的词语后,通过一个个“为什么”,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汉字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探究,领略汉字奇妙师:这些问题回去自己思考,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黑板上面这些表示数量的词语。
第一小组讨论:“一束鲜花”为什么叫“一束”?这个“束”字“木”里面一个“口”,这个“口”是表示嘴巴吗?第二小组讨论:帽子为什么说“一顶”?一顶的“顶”是形声字,形旁和声旁各在哪里?(让学生念读顺口溜:“形声字,真有趣,声旁帮助读字音,形旁帮助解字义”。
)……(教师分别向各学习小组分派了所要探究的其它数量词语,学生们分组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研究结束后,全班交流。
)◇一束花师:(指引学生看图)一束鲜花的“束”为什么是“木”字中间加个“口”?为什么说“一束鲜花”?(小组代表解说了“口”是根绳子,“束”是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
)师:(画一朵花),这是一束鲜花吗?生:这是一朵鲜花。
师:(画一枝上开两朵花的形状)这是一束鲜花吗?生:这是一枝鲜花。
(教师分别指示“一朵花”、“一枝花”和“一束花”的图画让学生辨读不同量词的词语)。
师:谁能用“一束鲜花”说一句话?生1:我买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师:很爱你妈妈,是个好孩子。
还有谁说?生2:今天是母亲节,我买了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师:呦,都很爱你们的妈妈。
我是个男老师,感到很遗憾,有谁买束鲜花送给爸爸的吗?(众笑)生3:……教师通过“图示法”,用图画将“束”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悟出“口”字是根绳子,“束”是用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
这样的识字教学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因而形象、具体,使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不但加深了对“束”字本义的理解,其探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
而教师通过简笔画勾勒出“一朵花”、“一枝花”,与“一束花”进行对比,一方面适度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对比中,对“束”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加准确。
◇一顶帽子师:“帽子”为什么说“一顶”?(教者结合第二组学生代表的解说引导学生分析形声字“顶”。
“顶”的形旁是“页”,“页”的繁体字是“頁”,“頁”实际上是“首”的倒写。
“頁”中有“目”,“目”在人的头部,所以“页”和页字旁的字与人的头部有关。
帽子戴在头顶上,所以帽子的量词用“顶”。
)师:注意看“帽子”的“帽”,(老师书写“帽”的右上部分),这一部分有很多人写错。
(边说边写)第一种写法是缺口框里两横悬空;第二种写法是缺口框里中间一横悬空,下面一横封死;第三种是缺口框里中间两横全封死。
哪种写法正确?认为第一种正确的举一个手指,认为第二种正确的举两个手指,认为第三种正确的举三个手指。
(学生举手示意)师:(教师板画“冒”的古文字进行解说)缺口框就是帽子的象形,中间两个短横像帽里的头发,下面“目”是眼睛,缺口框里的两横封死的话就像把帽子上下封死了,这样就戴不进去了。
所以“帽”字右上的中间两短横左右两边不封,以此表示帽子戴在头顶上。
和它相关的字还有“冕”,也是帽子的意思,所以上面的两短横也是左右两边不封的。
理解了吗?生:理解了。
师:帽子戴在——生:头顶上。
师:所以帽子就说——生:一顶帽子。
识字教学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能力。
当学生学了“首”字,并懂得“首”作形旁时变写为“页”,那么,当学到“顶”时,学生就知道“顶”与人的头部有关,帽子戴在头上,自然用“顶”,久而久之,就会“无师自通”,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
黄老师在教学中,正是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引导学生弄清楚了“帽子”为什么要说“一顶”。
“帽”字,在书写时,人们常常把右上部分写成“曰”字,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虽注意到缺口框里两横悬空,却很少知道其中的道理,更谈不上讲给学生,因此学生只是机械记忆。
黄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字理知识,以“冒”的古文字进行解说,生动形象,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并由此推理到“冕”字等与帽子有关的字。
这样的教学,不仅传授了知识,渗透了文化,更培养了学生的情智,使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的奥秘充满了向往。
◇一面镜子,(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面”字中间的部件是“頁”少了下面的两点,“頁”是人的头部,那么,在它两边的“[ ]”写成“()”就像人的左右脸面了。
)师:我们理解了“面”原来就是指人的脸面。
那么,“镜子”为什么说“一面”?镜子是拿来干什么的?生:照脸面的。
师:对啊,镜子是用来照脸面的。
人的脸面又是比较平、薄的,镜子也一样,所以镜子说——生:一面。
……师:镜子的“镜”为什么是金字旁?生:因为镜子是用金属做的。
师:这是什么金属呀?是金?是银?是铁?还是铜?生:是铜。
师:是的。
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古人曾打磨铜片作镜子,所以“镜”字用“金”作偏旁。
齐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齐读“一面镜子”。
“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是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
黄老师对“面”字的分析,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汉字无比美妙的构形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易于联想的线索,此时,学生眼中的“面”字,不再是由几个笔画构成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动感的“脸”。
既然镜子是用来照“脸”的,亦平如“脸面”,故而称谓它的量词用“面”。
由“一面镜子”,孩子们又懂得了古人曾磨铜为镜,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这样的教学,孩子们犹如在悠悠文化的长河中涵泳,聆听着一段段美丽的汉字故事,感受着祖先的无穷的智慧。
◇一杯牛奶师:“牛奶”为什么说“杯”?“杯”字为什么用“木”作形旁?(教师根据小组代表的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远古的杯子曾用木头制作,所以“杯”用木字旁。
后出现陶瓷器具后,“杯”曾写成上“不”下“皿”,声旁“不”古音与“杯”的读音同,现仍具有双声关系。
)师:除了说“一杯牛奶”,还可以说“一杯”什么?生1:一杯奶茶。
生2:一杯果汁。
生3:一杯饮料。
生4:一杯清茶。
生5:一杯红茶。
师:谁要喝红茶呀?生5:妈妈要喝红茶。
师:能连起来说一句话吗?生5:妈妈工作很辛苦,她下班回到家,我给她倒上一杯红茶。
师:爸爸也下班回来了——生5:爸爸下班回来了,我给爸爸倒上一杯清茶。
师:你真细心,知道妈妈爱喝红茶,爸爸爱喝清茶,真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
学了“杯”字,学生懂得了古人曾“以木为杯”。
不仅如此,黄老师又从一个“杯”字,引导学生说出“一杯××”等词语,进而引导学生用“一杯××”说一句话,从而把识字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一轮朝阳师:“朝阳”为什么说“一轮”?要理解这个说法首先要理解什么叫“朝阳”——(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阳”的形义,把“阳”横倒就像旭日从两座山岭中升起的样子,由此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左耳旁的字与山岭高地有关,并旁延列举了“险、阵、陆、阻”等字,这些字都与山岭有关。
)师:“阳”是太阳,“朝”是什么意思?生:早晨。
师:从“朝”字的字形可以看出是早晨的意思吗?生1:“朝”字有个“早”,所以是早晨的意思。
生2:“朝”字还有个“月”字,很“早”,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
(教师通过板画对“朝”字进行形义析解:)“朝”左边“日”的上下的“十”表示草。
正是:“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
”)师:月亮快要落下去了,太阳很快就要从草丛中升起啦,这是什么时候?生:清晨。
师:清晨的太阳就叫做——生:朝阳。
师:朝阳又大又圆,圆得像什么?生:圆得像车轮。
师:所以我们就称早上的太阳叫——生:“一轮朝阳”。
一个“朝”字,黄老师却讲得有声有色,顺口溜“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不仅详解了“朝”的字义,还在孩子们面前勾勒了一幅“旭日东升”图,唤起了无尽的遐想。
由朝阳又大又圆,黄老师又引导孩子们想象日圆如轮,如此得出“朝阳”要说“一轮”。
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
汉字象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黄老师在依据字理教汉字的同时,不断启发学生想象,既教知识,又培养能力,同时也使语文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串珍珠(小组代表说自己对“串”字形义的认识:“口”像珍珠,“丨”似穿珍珠的绳子。
教师提示“串”可泛指穿起其它的东西。
“珍珠”二字都有个“王”,“王”是“玉”字的省写,俗称斜玉旁,有斜玉旁的字跟玉有关。
)师:除了“一串珍珠”,还可组成什么词语呢?请你拿出纸笔,想组什么词就把它画出来。
(生画。
几分钟后汇报。
)生:一串葡萄生:一串鞭炮生:一串羊肉串……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黄老师由“一串珍珠”拓展开来,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组词”,激起了学生广泛参与的兴趣。
第一,这样的训练形式避免了因少数人发言,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表达机会的可能,使教学更加面向全体;第二,最好的理解是会运用,每个人不同的“组词”,正检验了这种运用能力。
同时,孩子们相互的交流,又进一步拓展了他们对“串”字的理解。
◇一副球拍,师:“一副球拍”的“副”为什么用立刀旁的“副”?(教师从“券”字为什么是“刀字底”说起——古人借钱物把数据写在木简上,然后用刀从中间剖开,借债和放债的各持一半,还债时两半木简相合数目才完整显现,互相符合。
因而,“债券”的“券”是“刀字底”,由此又把具有“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事物用立刀旁的“副”做量词。
板书:一分为二,合二为一。
)师:球拍为什么说“一副”?生:因为要两人对打。
师:眼镜为什么说“一副”?生:因为眼镜有两块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