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构形理据在对外汉字教学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如何将汉字结构规律应用在对外汉字教学中

如何将汉字结构规律应用在对外汉字教学中

写 法和 意义 的 时 间 ,还 能够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效 率, 是 今 后对 外汉 语教 学发 展 的重要 趋势 。
三 、巧妙认知字词结合的语义系统
字词 组合 的语义 系统不 仅是 中 国汉 字系 统的重 要组成 部分 而且成 为对外 汉 字教 学中相 当难 的一部 分。 中国文化 的丰 富性 使 中 国汉字 出现很 多 同形 异义 字 、同形 异音 字 , 或 者说 同样 的字用 在不 同 的场 合读 音可 能不 同,意义 也可 能发 生变 化 ,导 致 中国汉 字 学起 来较 为 费力 ,较 为 复杂 。 可见这 就 需要在对 外汉 字教 学过程 中巧妙 认知 自此结 合 的 语 义系 统 。何 为语 义系统 ?一 个字 ,有属 于他 的独特 的意 义 ;一个 词 ,有属 于他 的不可 替代 的 内涵 ,这在 对外汉 字 教 学 中是极为 重要 的 。汉 字 的学 习,其 目的就是 为 了在 生 活 中合理 应用 ,达 到交 际交流 的 目的,如 果我们 不知道 汉 字 的意义 ,就 不可 能实现 汉字 的价值 。因此 ,了解 汉字 的 语 义 系 统 ,极 为必 要 。汉 字 的语 义 系统 , 有其 特 殊 的 规 律 ,汉字 中 ,一个字 不止 有一个 意义 ,一个 意义 也不止对 应 一个字 ,这 也是汉 字难 学的重 要原 因。在 对外汉 字教 学 中,我 们可 以树枝 式学 习的方 法进 行 讲解 说 明 ,以 “ 难” 为例 ,“ 难 ”有 两个 读音 ,对 应 两个 意 思, 当难 读 四声 的 时 候 ,是 患难 的意 思 ,如 :奉 命 于 危难 之 间 《 出 师表 》 ; 当难 读 二 声 的 时 候 ,是 困难 的意 思 ,如 :天 下 事 有难 易 乎 ?《 为学 》 。我 们在 教学过 程 中,遇到 此类 的多音 字 ,一 定要将 所有 的读 音和 意义 归纳总 结出来 ,集 中讲授 ,否则 容 易造 成学 生记忆 的分散 ,影 响记忆 效果 和学 习水平 。完 善 汉字 的语 义系 统,并将 这种 汉字 结构规 律巧妙 地融入 对 外 汉字 教学 中 ,才 能规 范对 外汉字 的教 学方法 ,拓展对 外 汉 字 的教学 范 围,明确对 外汉 字 的教学方 向 ,为 对外 汉字 教 学水 平的提 高奠 定坚实 的基 础 。 总之 ,对 外汉字 教学 不是 一朝一 夕 的,不是 一蹴而 就 的,更不 是轻 而 易举 的 ,想提 高对外 汉字教 学 的水平和 质 量 ,要将 汉字 结构规 律巧 妙融入 对外 汉字教 学过程 势在 必 行 , 充分 了解 到汉 字 结 构规 律 并 且 灵活 应 用 汉字 结 构 规 律 。这样 才能把 握汉 字教 学的命 脉 ,才 能扼住 对外 汉字 教 学 的脉搏 。教 师有意 识提 高对外 汉字教 学 的灵活性 与主动 性 ,帮助 学生提 高学 习能 力和接 受能力 ,从 而促进 对外汉 字教 学整 体的发 展和 提高 。 参考文献 : [ 1 】 胡文 华 . 汉 字 与对 外 汉 字教 学仁 嗍 . 上海 : 学林 出 版社 ,2 0 0 8 . 【 2 1 孙德金 . 对 外 汉 字 教 学研 究 . 北京: 商务 印书 馆 ,2 0 0 6 . f 3 1 张德鑫 . 关于汉 字文 化研 究与汉 字教 学的几 点思考 Ⅱ ] . 世界汉 语教 学 . 1 9 9 9 : 3 5 8 3 .

论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汉字是有理据性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构形规律,能较好地援助留同学记忆和理解汉字,提高教学效率。

中国汉字数量繁多、结构繁复,且对于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是一种生疏而特别的文字,因此,如何才能学好汉字、记忆更多的汉字是外国留同学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通过字形与字音、字义相联系,而汉字字形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具有肯定的联系,从汉字字形能够径直获得其所表达的意义的相关信息。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汉字的造字理据和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解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汉字造字法,能使留同学不仅了解其构造原理,领悟汉字的理据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构形规律性和汉字的系统性,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所以,讨论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必定有助于提高对外汉字教学效率。

一、汉字形体的理据性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跟拼音文字不同的是它有自己非常的形体结构、独特的表意性。

从符号阐述学的角度看,汉字是一种艺术型的象征性表意符号,“它永久不是完全任意的;它不是空洞的;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根基”。

〔索绪尔〕汉字的象征结构本身就有“能指”意味,用直观分析的方法就能把握其“所指”为何。

汉字所运用的符号是构形部件,其构意的表达是通过它的构形部件来承受的。

汉字形体中可分析的'意义信息,来自原初造字者的一种主观意图,称作造意。

造意一旦为运用的群体所公认,便成为一种可分析的客体,称作造字理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论述了汉字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是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理据而归纳出来的,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为用字之法,因此在讨论造字理据时,仅涉及“六书”理论中的前四种。

象形字、指事字是“依类象形”,会意字“比类合谊”,形声字“形声相异”,这些就是构成汉字字形的理据所在。

汉字形体及其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

汉字形体及其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

172汉字形体及其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文/王诗惠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的形体是研究汉字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汉字形体特点和难点的浅要分析,简要地阐释了汉字形体在对外汉字中的教学,希望对以后对外汉字的教学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笔画;笔顺;部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文字,每种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形体。

汉字的本体是字形,也是汉字学习与研究的基础。

汉字的形体特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结构单位,二是书写顺序,三是整字。

这些形体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外国学习者学习汉字的难点,所以帮助外国学习者怎样掌握好汉字形体的特点与规律,克服学习的难点,是我们现代语言学界的研究重点。

一、汉字形体的特点与难点(一)汉字的结构单位1.笔画笔画是汉字的书写单位,也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汉字字形主要有“横、竖、撇、点、折”这五种基本笔形,又被称为“札”字法,或“顺序”字法。

除了汉字的基本笔形之外,还派生出许多复合笔形,如:一折的“横折竖”(“口”字第二笔 )、二折“横折钩”(“门”的第二笔)、三折的“横折竖弯横钩”(“亿”的第三笔)等等,复合笔形种类繁多,同一种复合笔形在书写上还会有灵活的变式。

除此之外,汉字笔形的辨识度也是比较低的,这又增加了汉语学习者的困难,如:“横折折”(“凹”的第二笔)与“横折弯”(“朵”的第二笔)、“竖折”(“发”的第一笔)与“竖弯”(“四”的第四笔)等。

这些笔形的区别很小,要是不了解它们的规律与依据,是很难分辨与记忆的。

笔画主要有三种组合方式。

一是相离的组合方式,如“川”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没有接触;二是相接的组合方式,如“入”字,笔画之间相互连接,汇于一点;三是相交的组合方式,如“又”字,笔画之间相互交叉。

虽然笔画的组合方式只有三种,相对它的种类来说比较少,但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也有一个难点,那就是有些汉字虽然笔画相同,可是它的组合方式却不一样,如“人”“八”“入”这三个字,虽然都是由撇捺这两个笔形组成,但是却属于相交、相离、相接三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牛”“午”这两个字,一个是笔画的相交,一个是笔画的相接,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

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字形体理据性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应用
2 1 第2 考 试字 形 体 理 据 性 在 x  ̄ 汉 语 词 语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b ,, l
白 雪
( 安 外 事 学 院 国际 交 流 与 合 作 处 , 西 西 安 7 0 7 ) 西 陕 10 7 摘 要 : 字 是 有 理 据 性 的 。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 用 汉 利 汉 字 的 造 字 理 据 和 汉 字 中所 蕴 含 的 文 化 信 息 , 析 汉 字 的 解 构 形 规 律 . 较 好 地 帮 助 留 学 生 记 忆 和 理 解 汉 字 , 高教 学 能 提 效 率。 关 键 词 :对 外汉 语 教 学 汉 字形 体 理 据 性 具 体 应 用 中 国汉 字 数 量 繁 多 、 构 复 杂 , 对 于 大 多 数 外 国 学 习 者 结 且 来 说 . 字 是 一 种 陌 生 而 特 别 的 文 字 , 此 , 何 才 能 学 好 汉 汉 因 如 字 、 忆 更 多 的 汉 字 是 外 国 留 学 生 学 习 汉语 的一 大难 题 。 字 记 汉 是 形 音 义 的 统 一 体 , 过 字 形 与 字 音 、 义 相 联 系 , 汉 字 字 通 字 而 形 与 客 观 事 物 之 间往 往具 有 一 定 的 联 系 ,从 汉 字 字形 能 够 直 字 形 、 音 、 义 方 面 发 生 了 很 大 的 改 变 。 形 方 面 , 形 由 圆 字 字 字 笔 转 弯 曲 的线 条 变 成 方 折 平 直 , 画 总 体 减 少 , 构 简 化 ; 音 笔 结 字 方 面 ,声 韵 调 与 古 汉 字 的声 韵 调 之 间 也 存 在 很 多 不 一 致 的现 象 ; 义 也 在 原 来 的 基础 上 发 生 了 意 义 扩 大 、 小 、 失 、 转 字 缩 消 或 化 的现 象 。 因此 , 代 汉 字 与 古 代 汉 字 已相 去甚 远 , 现代 汉 现 使 字 的构 字 理 据 已经 变 得 不 像 以 前 那 样 明 显 ,不 能 完 全 反 映 出 传 统 的 “ 书 ” 论 了 。虽 然 汉 字在 发 展 过 程 中 已有 相 当 大 的 六 理 改 变 . 它 也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保 持 了古 代 汉 字 的 特 征 , 间并 不 但 中 是 断 开 的 , 是存 在 连续 性 的 。 而 二 、 字 的 理 据 性 分 析在 对外 汉 字教 学 中 的具 体 应 用 汉 首 先 , 外 国 留学 生 的 汉 字 理 据 性 教 学 应 该 从 “ ” 开 对 一 就 始 , 他 们 了 解 汉 字 形 体 的 特 点 , 理 据 性 所 在 , 样 可 从 心 让 其 这 理 上 减 轻 学 生 汉 字 难 的 负 担 , 增 强 其 学 习 汉 语 的信 心 和 兴 趣 ; 他 们 知 道 汉 字 的 数 量 是 有 限 的 , 且 其 内 部 规 律 性 很 让 而 强 , 不 像 想 象 中 的 那 么 难 认 、 记 、 读 、 写 。教 师 在 讲 解 并 难 难 难 汉 字 理 据 性 的 时 候 , 遵 循 汉 字 自身 的 规 律 , 学 地 讲 解 字 应 科 义 字 理 , 里 的科 学 性 指 的是 , 如 : 字 隶 变 以后 . 些 来 这 例 汉 有 源 不 同 的偏 旁 写 法 相 同 , 由 于 其 来 源 不 同 , 义 自然 不 同 。 但 意 因 此 在 讲 解 的时 候 要 提 醒 学 生 适 当 地 注 意 这 一 区别 例 如 最 典 型 的例 子 是 : 语 中 和 人 体 部 位 有 关 的词 及 指 有 关 人 体 某 汉 些 性状的词都是 “ ” 月 字旁 , 脑 、 、 、 、 胖 、 胀 等 。这 如 肌 腿 背 肥 肿 里 的 “ ” , 意 义 实 际上 是 和 肉有 关 系 。 肉 , 篆 像 一 块 肉 月 旁 其 小 的样子 。 作偏 旁 时 写 作 月 , 做 “ 月 ” 以 “ ” 偏 旁 的字 多 叫 肉 。 月 为 是 与 天 文 时 令 有 关 的 词 , 明 、 、 、 等 , 里 的 “ ” 小 如 期 望 朗 这 月 , 篆 像 弯 月 形 。因 此 , 肉” “ ” 然 在 作 偏 旁 时都 写 作 “ ” “ 和 月 虽 月 , 但意义不 同。 另 外 , 符 相 近 的字 也 可 向 学 生 说 明它 们 各 自的 来 源 和 义 不 同意 义 , 方便 学 生 记 忆 。 符 与 客 观 事 物 之 间 的 联 系 以各 种 义 方 式 体 现 出 来 . 它们 之 间 的 联 系 并 非 一 定 是 相 关 的东 西 , 如 “ ” “ ” “ ” 类 的 事 物 。 讲 解 汉 字 理 据 性 的 同时 . 于 泪 、江 、 汤 之 在 对 汉 字 义 符 的表 意 程 度 和 表 意 方 式 也 应 一 并 进 行 解 释 。 其 次 , 汉 字 教 学 过 程 中还 应 注 意 的 是 在 不 同 的 教 学 阶 在 段 , 对 不 同 层 次 和 年 龄 的学 生 , 师 也 应 采 取 相 应 的 教 学 方 针 教 法 , 如 : 初 级 阶 段 , 生 学 习 的 内容 多 为 独 体 字 和 偏 旁 部 例 在 学 首 , 于 形 体 与 客 观 事 物 比较 接 近 的 象形 字 , 师 可利 用 现 代 对 教 化 多媒 体 , 向学 生展 示 独 体 字 的 字 形 ,其 所 代 表 的 事 物 的 形

汉字结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汉字结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汉字的结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朴城辉摘要:汉字是语素文字,不像世界大多数音素文字那样一音表示一符,看到形体能读出它所代表的语音。

构成表音文字的字母一般只有几十个,而汉字则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

这就对留学生特别是使用拼音文字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及规律简单地总结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方法的必要性,重要性,特殊性。

关键词:拼音文字;表意文字;部件;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法地球上语言有几千上万种,文字也有数十上百,但不管其形状千差万别,无非就是表音与表意两类而已,英法德俄的字母、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都是表音,只有拼成词才有意义;而汉字的笔画是不表音,只有组合成方块字才有读音和意义。

同样一个汉字,北京话,上海话,四川话,广东话,闽南话的发音可以完全不同,但是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甚至于日本,韩国的相同汉字其意义也一样的。

所以汉字可以看做表意文字,它记录的不是某个固定的语音,而是概念,是意义。

所有语言的文字都是形、音、义结合体。

这是不同语言的文字的共性。

但是,不同语言的文字形式结构往往不同,就意味着表意和拼音的方式不同,这样就出现了文字的区别,即产生了不同文字各自的特点;1.用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的文字,通常叫做“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的字母代表一定的发音,所以它的“形”和“音”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例如:work 是一个英文词,它所代表的意思有一部分相当于汉语的“工作”。

这个英文词由w 、o、r 、k 这4 个字母构成,其中w 和k 都是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or 是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2.汉语的文字不是用字母构成的拼音文字,而是用笔画组成的方块汉字.从文字构成的角度说,汉字的笔画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处于同一个层级,只是汉字的笔画不代表发音。

汉字用特殊的方式表音和表意。

(汉字中只有少数不表意,如“琵、琶、玻、璃”等。

)拼音文字与汉字的区别是:拼音文字是线性排列,汉字是平面组合。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汉字作为中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汉字的演变历史、结构特点、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浅析,探讨了汉字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外国人学习汉字的难点在于汉字的复杂结构和丰富内涵,但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和结构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增加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更加全面地掌握汉语知识。

汉字教学应作为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交流能力。

【关键词】汉字、对外汉语教学、理据性、重要性、难点、演变历史、结构特点、造字方法、影响、教学策略、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力。

1. 引言1.1 汉字的重要性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汉字的书写方式独特且多样,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和情感。

汉字既是载体,也是工具,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之一。

汉字的学习可以增强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外国人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汉字的形体结构独特,包含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掌握汉字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汉语,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汉字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范围,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学习汉字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也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掌握好汉字的使用和规范,对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外国人学习汉字的难点1. 汉字的复杂性: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发音。

对于外国人来说,不仅需要记住大量的汉字,还需要理解汉字的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会给他们学习汉字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汉字的多音字和多义字:汉字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和多义字,一个汉字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发音和意思。

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

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

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第一篇: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从汉字构形特点看对外汉字教学王传东,王晓丽(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以形表义具有内在的理据性,字与字之间在构形上又是有联系的。

分析构成汉字的笔画、部件、组合规律,归纳其系统性和层次性,在适合的教学阶段加以展示,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汉字;构形特点;对外汉字教学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08)01-0129-04 收稿日期:2007-06-10 作者简介:王传东(1982-),男,山东莒县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王晓丽(1983-),女, 山东平度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不同。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长期以来,以外国留学生为对象的汉字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对滞后,可以说是处于一种附属地位。

赵金铭先生在《“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中曾提出:“以汉字研究为突破,加强书面语教学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研究教学法的较多,对留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得不够。

张惠芬先生在《汉字教学及教材编写》中总结说:“汉字构造复杂,符号繁多,每个汉字具有多层次的分析性和高度的综合性,信息量很大。

一个汉字的信息量包括:1.语音信息。

2.语义信息。

3.图形整体特征信息。

4.部件种类信息。

5.部件组合结构信息。

6.笔画种类信息。

7.数量(笔画数量多少)限制信息。

8.度量(笔画长短)限制信息。

9.笔顺限制信息。

10.部首选择信息。

11.其他相关信息。

”由于汉字蕴含着如此大的信息量,因此对留学生来说,汉字识记和书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鉴于汉字的独特性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对外汉字教学必须突出汉字表意的本质特征和汉字构形的规律性、理据性。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汉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部件
的理据性指的是汉字部件的选择和使用是否符合汉字的书写原则和规范。

在外国人学习汉
字的过程中,理据性的汉字部件选择和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加深他们
对汉字的印象,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汉字的学习和书写。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助于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组成和结构。


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意义和构造。

通过学习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外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形成过程和内在结构,
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和方法。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于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具有辅助作用。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面
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学习汉字的笔画顺序、构造和区别。

而合理选择和使用汉字部件可以
帮助他们减少学习负担,更加轻松地学习和记忆汉字。

学生学习“学”字时,可以通过学
习其部件“子”的形状和构造,来帮助记忆和书写整个汉字。

汉字部件的理据性对于外国学生的汉字识别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外汉语的过程中,外国学生需要通过识别汉字来理解语言和语境,因此准确地
识别汉字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而合理选择和使用汉字部件可以帮助外国学
生理解和记忆汉字,从而提高他们的汉字识别和阅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字构形理据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

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

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汉字构形理据形义形音汉字教学[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20-02文字记录语言,就是使文字符号(形)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音、义)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如果是任意的、不可解释的,就是无理据的,如果不是任意的、是可解释的,就是有理据的。

汉字是意音文字,大部分有表音和表义的偏旁,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是三者的统一体。

现代汉字的理据性要从分析研究汉字的内部结构开始,主要表现为部件与整字之间所具有的“形—义”“形—音”两方面的联系。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长期使用表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们在初学汉字时常常会被汉字纷繁复杂的结构搞得晕头转向,觉得无章可循。

的确,由于汉字在历史演变中整体结构几经变化,许多字从构形上已很难找到理据了。

但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由音符和意符组成,其声旁、形旁与字音、字义密切联系,是汉字理据性的重要表现。

有研究表明,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通用汉字中,形声字共占5631个,占通用字总数的80.5%,有绝对优势。

此外,一些半理据的会意字也同样有理据可循,这就给我们的汉字教学带来了方便。

实践证明,在汉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理据性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汉字识记能力。

下面将主要从字形与字义间的联系及字形与字音间的联系两方面展开讨论,将甲级汉字中能找出理据性的字按部系归类并举例分析。

一、从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来看(一)口系字口旁的字往往与口这一人体器官有关,主要有:唱、吃、吹、告、哈、喊、喝、号、叫、咳、口、哭、嘴、喂、咱、响、听、和、名、加。

举例分析:和,形声字,相应也,从口,禾声。

本义以声相和。

名,会意字,自命也,从口,从夕。

(二)手系字手作为义符一般以五种形式出现:1.位于字左半部分的“扌”;2.位于字右半部分的“攵”,“攴”甲骨文为一只手拿着一支棍子,也是手的变形;3.“寸”,指人手一寸的位置,也是古文手的变形;4.“又”也是古文手的变形。

5.位于字下部分的“手”。

主要有:找、拾、抬、推、导、对、放、更、教、收、取、数、双、舞、有、友、又、右、左、政、支、只、举、封。

举例分析:更,形声字,改也,从攴,丙声。

教,会意字兼形声,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

(三)水系字水部的字都和水有关,作为义符一般以位于字左半部分的“氵”和位于字下半部分的“氺”形式出现。

主要有:演、洗、水、深、清、满、渴、江、酒、济、海、活、汉、河、湖、汤、永、流、消、治。

举例分析:消,形声字,从氵,肖声,义为水的缩减消退。

活,形声字,《说文》:“水流声,从水,昏声”。

(四)心系字心系字都和心情或人的心理活动有关,通常以三种形式出现:1.写在下部的“心”;2.变形成左边的“忄”。

主要有:想、思、感、念、惯、息、情、忘、愉。

举例分析:息,会意字,喘也,从自,从心。

自是鼻子的象形,古人认为气都从心出,所以喘气是从心再由鼻子呼出。

情,形声字,《说文》:“人之阴气”。

从心,青声。

(五)言系字言系字都和说话有关,都是由口发出的动作。

多以写在左边的讠出现,或写在字的下部。

主要有:言、话、访、读、说、谈、评、讲、论、语、诉、让、讨、该。

举例分析:该,形声字,军中约也,古代军中制度。

从言,亥声。

让,形声字,相责让,从言,襄声。

(六)女系字女系字都与女性有关,有的是女性称谓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在古代社会历史中的转变过程。

主要有:姐、妈、妹、奶、姓、姑、好、她、如、始。

举例分析:始,女之初也,从女,台声。

如,从随也。

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

(七)人系字人系字都与人的活动相关,多写作写在左边的亻旁,或写在字的下半部。

主要有:人、休、体、信、他、你、位、保、傅、何、俩、件、健、代、先、负、借、假、例、侯、化、伟。

举例分析:保,养也,从人,从宲省,宲是古文的“孚”,本义为一个人背上背了个孩子,“呆”是子的象形。

位,会意字,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从立。

(八)目系字目系字都与眼睛有关,都是眼睛所看到的,多写在左边或下面。

见的上半部为突出的目的部分,故与见相关的字都属该类,主要有:见、觉、睡、眼、相、省、睛、看、视。

(九)页系字页系字都与头有关,页(xié)义为首,即为头部。

主要有:页、须、顾、颜、题、面、首、预、顿,如:顾,本义为回头看,故从页,雇声。

(十)足系字足系字都与行走,道路等有关,和手系字相似,古文止也有很多变形,一般有:1.足字旁;2.走之低;3.疋;4.ㄔ等变形。

主要有:跟、路、跑、踢、足、跳、边、道、还、过、近、行、街、步、连、往、复。

举例分析:行,象形字,本义为十字路口。

《说文》:“人之步趋也。

”所以之后从ㄔ的字都与道路有关。

复,下部是古文脚的变形。

本义为二次,再。

(十一)石系字石系字都与地质类相关。

一般出现在字的左半部分或字的下半部分。

主要有:研、确础、破。

举例分析:研,礳也,从石,开(yín)声。

本义为打磨石头。

确,礊石也,从石,角声。

本义为敲击石头。

(十二)阜系字阜系字即为左耳朵旁,都与山崖相关。

主要有:险、阳、阴、附。

如:阴,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

(十三)宀系字宀系字,俗称“宝盖儿”,都与房屋建筑有关,甲骨文中宀为房子的象形。

主要有:字、容、富、室、宿、寄、客、家、宜、寓、定、宴、安、完。

举例分析:字,本义为生孩子,后假借为字。

从宀,从子。

完,全也,从宀,元声,古文义为宽字。

(十四)巾系字巾系字也是和布料服饰等相关,如:币、布、常、帽、带。

举例分析:币,帛也,从巾,敝声。

古帛曾用做交换物。

常,下裙也,从巾,尚声。

今义为假借义。

(十五)糸(纟)系字糸(纟)系字多与丝织品有关,很多和颜色有关的字都从糸,是因为古人对颜色的最初印象就是染布,所以颜色字多从糸。

主要有:红、纪、绿、织、给、经。

举例分析:纪,形声字,丝别也,从糸,己声。

给,形声字,相足也,从糸,合声。

(十六)弓、矢系字弓、矢系字都与兵器相关,一般写在字的左半部分或下半部分。

主要有:张、矮、短、知、族。

举例分析: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从矢,豆声。

知,从口,从矢,会意字,比喻词从口中箭般射出。

(十七)金系字金系字都与金属相关,古代的钱币都是金属,所以钱也从金。

主要有:钱、钟、铁、银、钢、锻、铅,如:锻,小冶也,义为冶炼金属,从金,段声。

(十八)贝系字贝系字都与钱币,珍贵的东西相关,因上古以贝为钱币,主要有:贵、责、赛、员、赢。

如:员,形声字,物数也,从贝,口声,东西少所以珍贵。

(十九)木系字木系字都与植物相关,或由木做成的东西,多写在左边或写在字下。

主要有:板、杯、桥、树、椅、桌、本、根、楼、村、条。

如:条,小枝也,从木,攸声,简化成“条”。

(二十)竹系字竹系字都与竹相关,因造纸术产生前,古人都将文字记载在竹简上,简用绳连接起来即为篇,毛笔,筷子都是用竹子做的,故都从竹。

主要有:笔、简、筷、篮、篇、算、箱、第、答、等、節(节)、笑。

如:等,齐简也,从竹,从寺,会意字。

(二十一)冫系字冫系字都和冷有关。

小篆写作“仌”,《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

主要有:寒、冷、凉、净、次、冬、准。

如:冬,会意字,四时尽也,古文“终”字同。

(二十二)火系字火系字都与火相关,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1.放在左半部分的火旁;2.放在字下变形了的火旁。

主要有:火、烦、熟、灯、烧、热、然、炼、照、黑。

如:然古文与燃字同,本以为燃烧,今天的意思是假借义。

(二十三)穴系字穴,土室也,从宀,八声。

穴系字都与洞穴有关,主要有:突、穿、窗、究、空、容,如:穿,会意字,通也,从牙在穴中。

突,会意字,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

二、从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来看字形中用来表示字音,跟所构字的读音有联系的部分叫音符。

汉字中,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表义的功能。

在汉字教学中,尤其是形声字的教学,可以把一些义符不同而音符相同的汉字系联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只要根据不同的义符来区别这些汉字,很容易就记住一组相似的汉字,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记忆汉字的效率。

但在讲解时要注意区别开一些转变了声调的汉字。

举例如下:“青”音符:清-晴-情-请“巴”音符:吧-把-爸-爬“包”音符:包-抱-饱“及”音符:及-级-极“方”音符:房-访-放“反”音符:反-饭-板“平”音符:评-苹-平“中”音符:中-种-钟三、一些半理据字可以用流俗法来讲解一些半意符半记号的会意字属于半理据字,教学时不好讲解,这时用适当的流俗法讲解汉字,对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帮助识记汉字有实际意义。

如:“一横”就是“一”,“两横”就是“二”,“三横”就是“三”。

两个“月”合在一起,肉多了要和朋友分享,即“朋”。

两个人对坐在地上是“坐”。

把一个整块的蛋糕从中间切开,所以是“中”。

舍得把自己的东西给予需要的人才舒服,即“舒”。

“十”字像一个十字路口,又像红十字会的标志。

“比”字是两个人并排比赛,看谁跑得快。

“音”加“十”就是“章”,十段音乐为一章。

四、结语总之,汉字是有理据性的,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利用汉字的理据性,可以增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信心,也有利于扩大汉语的国际传播。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汉字构形理据在教学中的运用,把汉字理据性作为汉语重要特点之一进行教学和研究,以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0.[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3]姚敏.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4]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5]郑继娥.汉字的理据性与汉字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