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学复习资料 清华版

合集下载

电影色彩学题库

电影色彩学题库

1.光是什么:能作用视网膜,刺激视觉神经引起视觉感受的电磁辐射。

2.单色光:经三棱镜分解的七色中一种色光,再经三棱镜不再分解,仍是原色光。

3.光源:广义: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波的物体,狭义:指照明,在可见光整个波段范围内提供较均匀分布的光能辐射体。

4.色温:光源颜色的物理量之一,某一光源发射的颜色与黑体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辐射光的颜色相同,黑体的温度就称光源色温5.物体色:由投射光和它自身表面两个因素决定。

表面的物理特性不同,反射情况不同。

6.选择性吸收:光的照射下,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吸收能力的特性7.柱体细胞:在视网膜上有1亿多个,对光有很强的敏感性人眼靠柱体细胞看物体,产生的视觉叫暗视觉。

很敏感,发出信号,对单一光子吸收。

杆,锥通过触突与双极细胞相接触,传递给视网膜神经细胞,细胞长纤维传给大脑。

8.锥体细胞:700万个在视网膜黄斑的中央窝分布最为集中,对光的敏感不如柱体,分辨影像细部比柱强得多,只有锥体细胞产生的视觉,叫明视觉。

感色纤维红绿蓝9.明适应与暗适应:黑暗的地方叫做暗适应。

10.同时对比:物体色受其相邻色或包围色的影响而在视觉上产生变化(向相邻色的补色发展),总结,也叫“色的旁色对比”11.冷暖感:冷色调增加视觉冷感。

进退轻重12.涨缩感:暖色,浅,亮,膨胀感。

兴奋沉静13.色相:色的本质差别,七色不同感受是相14.明度:基本属性眼对色明暗深浅感知尺度15.饱和度:一种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相差别的程度。

1.卡拉瓦乔之酒窖光线:对绘画最大的贡献是用光。

他创造的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画法,使得形体结实厚重,是对油画技法的一大贡献,他喜欢纵深感,又打破了文艺复兴惯用的平列物体的手法。

圣母升天基督下葬2.伦勃朗紫金色的黑暗:他用光的明暗强烈对比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弱化暗部和消融次要因素,使受光部分的质感极为强烈,造成心理刻画效果神圣的家族把基督从十字架上放下。

3.视觉后像:眼注视一个彩色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再移视另一个均匀表面时,就会在视野中产生一个形状与之相似的彩色影像,该影像色为原物的互补色;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视网膜的影像不会立刻消失,总结。

色彩学课后复习参考题.docx

色彩学课后复习参考题.docx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1•什么是可见光?为什么说有光才有色?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答:1)光是指能够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

在整个电磁彼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刺激人眼引起视觉的光辐射又叫可见光辐射, 简称可见光。

2)光是人们感觉所有物体形态和颜色的唯一物质。

色是由物体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一种光学特性,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在没有光线的暗室中,人是什么都看不到的。

而所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只有在光线的作用下才能呈现颜色。

所以,一切色彩都离不开光。

不同的光作用在物体表面后会发生不同的反映,从而形成不同的色彩。

光作用在透明物体上,除部分光被反射.吸收外,相当部分的光能透过物体,物体的颜色由透过来的光谱成分决定。

光作用在不透明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则由反射的光谱成分决定。

可见颜色是光作用于物体后的结果,没有光就没有色。

3)要严格确定可见光的彼长范围是很用难的,一般來说,人们把波长在380到780nm 作为可见光的范圉,然而当光线很强,眼睛对接收到的彼长范围至少可以扩大到350到900nm o 2•什么叫光谱?答:人眼感受口光是白光,而当口光通过二•梭镜时,由于口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系数不同, 折射后投射在白屏幕上的位置也不同,从而形成彩色的带光,我们也把它们称为光谱。

3•什么是光源相对功率分布曲线?答:相对光谱能量分布表示辐射能量和波长Z间的关系。

实践屮通常取彼长为555nm的可见光的辐射能量为100,以此作为参考点,其他波长处的能量由比较而得出。

4•常见的光源相对能量功率曲线分布有哪些类型?答:常见的相对能量功率曲线分布类型有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连续光谱和混合光谱。

5•光的相对能量功率曲线与其颜色有什么关系?答:知道了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就可以知道光源的颜色特性。

反过来说,光源的颜色特性取决于在发出的光线中不同波长上的相对能量比例,6•什么叫光谱反射比?答:在波长为入的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在整个2H立体角范围内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称为光谱反射比。

2024版《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色相饱和度调整
在保持色调不变的前提下,调整色彩的饱和度,以改 变图像的色彩鲜艳度。
局部色相调整
对图像中的特定区域进行色相调整,以实现局部色彩 的改变或突出。
2024/1/26
26
对比度优化技巧
增加对比度
提高图像中明暗区域之间的差异,使图像更加 清晰、分明。适用于需要增强图像清晰度或突 出主题的场景。
视觉感知
人眼对色彩的识别与感知过程。
心理效应
色彩对人的情感、心理产生的影 响。
色彩心理学
研究色彩与人的心理关系的学科。
2024/1/26
7
02
常见色彩类型及其特点
2024/1/26
8
无彩色系
黑色
深沉、庄重,具有收缩感和神秘感。
灰色
中性、沉稳,具有平和感和优雅感。
白色
明亮、纯净,具有扩张感和清新感。
光作用于人眼后引起的除 位置、形象以外的视觉特 性。
2024/1/26
色彩属性
色相(Hue)、明度 (Value)、饱和度 (Saturation),即HSV 模型。
色彩三要素
光源、物体、观察者,三 者缺一不可。
4
色彩三原色理论
三原色
红(Red)、绿 (Green)、蓝(Blue), 即RGB模型。
2024/1/26
三原色理论
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三原 色的不同组合得到。
加色法与减色法
RGB为加色法,CMYK为 减色法。
5
色彩混合与对比
色彩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结果不同。
2024/1/26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 等。
对比效果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影响视觉感 知。

2020~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复习策略、参考书及真题、经验

2020~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复习策略、参考书及真题、经验

2020~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艺术理论复习策略、参考书及真题、经验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20年2月15日星期日一、专业课全年复习方法和技巧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原因:考研复习比较好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

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这是无数学子的血泪教训。

重点任务: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

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对于这一点,育明教育团队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

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

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

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

这一任务的实现,一般需要有考研经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

这一点也是育明教育专业课授课的重点之一。

5.制定复习计划。

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寻宝图”。

没有好的复习计划,只能每天手忙脚乱的复习,昏昏然,却没有丝毫进步的感觉。

6.在整个过程中,数学和英语都要一步步的安排复习。

数学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通过做题积累知识点。

英语,主要以单词和真题为主,真题要每做一套就分析透彻。

专业课的复习,主要以掌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架为主,不需要去费力的记忆。

电影色彩学打印版

电影色彩学打印版

第一章认识色彩红色:是最初的颜色,最早被命名,波长最长,古人尚红,《包着红头巾的男子》《红色沙漠》《红》《红气球》蓝色:最晚被命名,《去年夏天,宁静的海》《蓝》黄色:《黄土地》《末代皇帝》第二章光与色光源:广义上的概念,一切能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辐射电磁波的物质都可以称为光源,狭义上的概念则是指照明,是能在可见光整个波段范围内能提供较均匀分布的光能辐射体色温:某一光源发射的光颜色与黑体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辐射光的颜色相同,黑体此时的温度就称该光源的色温。

以绝对温度K来表示物体色:一个物体的色彩由投射光和它自身的表面两个因素决定,物体表面的物理特性各不相同,即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反射情况均不同卡拉瓦乔酒窖光线:他创造了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法,把物体完全沉于黑暗中,用集中的光把主要部分突出出来,使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形体结实厚重,构图简洁单纯伦勃朗,紫金色的黑暗:他用光的明暗强烈对比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弱化暗部和消融次要因素,使受光部分的质感极为强烈造成心理刻画的效果第三章色彩生理学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含感红色,感蓝色和感绿色纤维,具有精细的分辨力和很好的颜色分辨能力,但必须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分辩颜色和物体细节。

杆体细胞只能提供亮度信息,产生亮度视觉,而不能提供颜色信息和颜色视觉,而且杆体细胞对视觉影像细部的分辨能力较差,因此在暗视觉条件下,眼睛只能看见物体的轮廓和少量细节,对物体的颜色没有辨别能力视觉残像(视觉后象):眼睛注视一个彩色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再移视另一均匀表面时,就会在视野中产生一个形状与之相似的彩色影像,该影像色大体为原物的互补色当外界物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这种视觉现象称为视觉残像,也叫视觉后象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残像,或正后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残像同时对比:物体的颜色因为受其相邻色或包围色的影响而在视觉上产生变化(物体色大致向相邻色或包围色的互补色的方向变化)这一现象叫做色的同时对比,或色的旁侧对比第四章色彩表情与象征什么是色彩的表情与象征:色彩表情即指借助同视觉经验相一致的简化色彩,来传达人们思想感情或精神愿望,色彩象征产生于色彩色彩经验的普遍化,色彩心理效果的抽象化绿色:大自然,生命,春天,生意兴隆,希望,处于萌芽阶段的爱,不成熟的青春,和平,低贱,毒药紫色:1象征高贵,权利,虔诚和信仰,阴森可怕,神秘,不忠实,性,2在中国古代,紫色象征权贵,紫色为无比神圣的颜色,秦汉时期以紫为天之色,含有权贵,神秘,庄重,高雅的意思3在欧洲普紫红色是教皇专用的色彩,是教皇权利的象征4不纯洁的暗紫色预示着不祥之兆,是一种污晦的色彩,5同等份额相互混合的淡紫色也有很大的矛盾性,不纯的淡紫色在大面积使用时给人一种暧昧不清,不愉快的感受6紫色与金色的结合代表舒适生活的腐败,紫色则为事情不利的一面,无节制和自负7紫色因与夜空阴影相联系,所以富有神秘感8紫色易引起心理上的犹豫和不安灰色:不显眼,不自信,沉默寡言是灰色的表情,灰色在象征学上引申为矛盾的感情,灰色的感情便是逃避这一切的事物,保持着虚幻的阴影,幻觉和幻影,年老,混沌,过去,贫穷,秘密,非法,谦虚也是它的象征意义。

电影色彩学复习资料

电影色彩学复习资料

电影色彩学复习资料1、阿尔莫多瓦的《高跟鞋》用红色贯穿影片。

2、拉斐尔用蓝色表现圣母形象3、毕加索蓝色时期,代表作《悲剧》《人生》《拥抱》4、黄色代表黄色之尊的颜色。

5、凡.高阿尔的阳光和雷米尔的麦田(黄色)6、提香的金色7、摄影师威利斯为著名的《教父》选择了金琥珀色作为电影色彩基调8、黑色吸收所有的光线,它产生于外在色彩信息全部消失的条件下9、卡拉瓦乔之酒窖光线10、伦勃朗紫金色的黑暗,代表作品《神圣的家族》11、柱体细胞产生的视觉称为暗视觉,锥体细胞产生的视觉称为明视觉。

12、当视觉神经兴奋尚未达到高峰,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残像,也叫正后像;13、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诱导出相反地结果叫负残像,也叫负后像。

14、暖色、浅、亮的色彩都有膨胀感,而深色、冷、暗的色彩有收缩感。

15、明度对比中,亮色为进,暗色为退;饱和度对比中,高饱和度色是前进色,低饱和度色是后退色。

16、粉红色具有典型的女性特征。

17、黄色是可见光谱中最明亮的颜色;红色是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的颜色。

18、阿.凯拉达的实验:十个受验者,听十种声音,让他们挑选与声音相适应的色彩。

结果大都倾向于:低音选红色,中音选橙色,高音选黄色或橙色,而且低音都是暗色,高音则为亮色。

19、五色体系中的赤黄青就近似于现代色彩科学里的色彩三原色:红黄蓝。

20、越南导演陈英雄的电影关注柔和、温顺的女性,在清新的《青木瓜之味》里,他将美好的女性比喻为绿色的植物。

21、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22、橙、绿、紫称为间色,间色的由来(黄+红=橙黄+蓝=绿红+黄=紫)23、对比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在120°左右的对比。

24、神的和谐:拉斐尔;野兽的和谐:马蒂斯25、第一批手工这着色,非常短小的试验影片出现在1895年(埃居松的《列奥.费列尔德舞蹈》)26、摄影大师奥特金为《走出非洲》选择了阿克发320胶片27、电影《费里达》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电影手法28、电影制作分为三个阶段:拍摄前、拍摄中、拍摄后29、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结构上(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30、爱森斯坦着重研究黄色,在中国,不能忽视的色彩导演是张艺谋31、灰色起着抑制、加强、暖和、调节黑白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32、法国电影《夜与雾》是电影史上开创黑白、彩色片段混合使用的作品一、白色代表了一种什么象征的结果?白色是七彩光全部反射的结果,能给人宁静、清洁、光亮、平淡、休止、肃静、平坦、无味、平淡、清香等联想二、克利绘画作品《鱼的循环》,生动的黄与暗淡的黄,都有象征和暗示意义。

【精品】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精品】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重点讲义资料

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重点讲义资料色彩学基础知识有时候,观察我们拍完的照片,会发现,整体色调和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可能有点偏红,或者偏蓝,或者偏其他色彩,这是为什么呢?色不同,其实是光在作怪。

光与色摄影作品主要是借助光完成的,没有光就没有摄影。

我们能看到被摄体及被摄体的颜色,就是光的作用。

或者说,只有被摄体使人眼有光感时,才能使人眼有色觉。

有光有色,无光无色,在漆黑一片的屋子里,根本谈不上看到被摄体的形状和颜色。

物体有两种,一种为发光体;一种为不发光体。

我们所讲的多是不发光体,发光体极特殊,对摄影作用不大,故不在论述之中。

光分为两种,一种为可见光;一种为不可见光。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光一般为白色,实际上光不是单纯的白光,而是一种混合光。

当日光通过三棱镜时,才能分解成一系列色光,这也称为色散现象。

日光分解后大部分光人眼看不见,人眼能看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凡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就称为不可见光,凡是人眼能看到的光,就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谱的色光有七种: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都是按照不同的波长排列的。

也可以说,光是按波长辐射的一种电磁能,就如水的波纹一样,是波浪式进行的。

日光辐射的电磁能有伽玛线、X光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波的波长极其微小,以毫微米为单位,每一毫微米等于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mm/1.000.000)。

人眼对波长辨别的范围,大约在380毫微米(光谱中紫色)到760毫微米(光谱中红色)。

但是,当波长小于400毫微米时大于700毫微米时,人眼对这两端光的感受能力接近于零,所以把可见光谱定在400到70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

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色光,最短的是紫色光。

其实在整个光谱中,波长为700~600毫微米的光,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在600毫微米左右为黄色,然后为绿色;500毫微米左右为青色,最后转为蓝和紫色。

在光谱中红、绿、蓝这三个色段均为主要色,也叫摄影三原色。

大学艺术色彩学复习资料

大学艺术色彩学复习资料

色彩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西方色彩理论概述●西方色彩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理论探索和实践1、对色彩原理的探索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假设亚里士多德光即色彩猜想帕特农神庙色彩对色光的补偿中世纪色彩玻璃装饰8——9世纪僧侣细密画12世纪《不同技艺论》文艺复兴对色彩运用的探索,乔托、凡爱克兄弟、提香、格列柯、达芬奇2、对色彩原理的认知德米那斯关于光的三棱镜现象的论文牛顿解开色彩由来之谜、写出著作《光学》,提出光的性质的科学发现和推断,即光有粒子和光波。

布鲁斯特(英)建立了颜料三原色学说马里奥提(法)建立了色光三原色理论托马斯·扬(英)提出了“三感受器”理论,对色视觉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歌德(德)写出了《色彩论》著作,开辟了色彩心理学。

将色彩建立一个符合逻辑秩序的标识系统的研究牛顿将光谱分7色组成色相环莫塞斯·哈里斯将光谱分18色组成色相环歌德将光谱分6色组成色相环拉姆伯特圆锥色立体龙格与冯特圆球色立体奥斯瓦尔的色立体门塞尔色立体日本新色系对色彩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谢佛勒尔(法国)出版《论色彩同时对比规律与物体固有色的相互配合》著作麦克斯韦(苏格兰)确立色彩波动学说,并用托马斯·扬的色彩理论对彩色摄影进行研究,证明用滤色片把物象分离成红绿蓝三种原色,就可以拍摄彩色照片。

亥姆霍兹(德)进一步发展了杨的学说,“三感受”器不仅对三色光产生反应,而且对其它色光产生反应。

爱因斯坦认为波动理论不完全,光还有粒子特征,现代物理学家用量子力学得出结论,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种性质是同一现实的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

赫林(德国)提出色视觉四种原色的理论,即人的色视觉是由四色的色对构成的(红绿、黄蓝),成功揭示了视觉残象麦克尼科尔(美)等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三感受器”理论,赫维奇夫好(俄)进一步证实了“四色色对”的理论,两种理论都具有科学性,也许将两种观点合成一个理论是最科学的。

3、对色彩原理的实践色彩学理论对西方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改变了绘画的色彩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三原色1、三原色的定义,包含的颜色,三色的分别属性(可从波长、明度、冷暖对比)三原色是指颜色中最基本的三种色彩,包括红黄蓝,三原色是所有颜色的基础。

三原色的属性:红色波长最长,黄色明度最亮,蓝色的色温最冷2、光的三原色、三间色与颜料的区别。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间色是黄青紫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三件色是橙绿紫3、三原色的象征意义有哪些?红色:正面与负面各种激情的象征色(1)女性(红娘,红颜,红楼,红妆,红粉,红泪,红袖)(2)爱情,性(红豆,红丝),激情(3)仇恨,愤怒(4)禁止的色彩:危险,禁止,恐怖,死亡,紧张黄色:温暖、欲望、警告。

蓝色:自由,宁静,收缩(1)天空之蓝:遥远而高贵(2)象征之蓝:忠诚,渴望(3)女权之蓝:蓝袜子俱乐部(4)政治之蓝:理性,包容(5)负面之蓝:冷漠,忧伤(6)青出于蓝4、马蒂斯、基耶斯洛夫斯基、毕加索、北野武。

马蒂斯:《红色的和谐》《红色画室》基业斯洛夫斯基:《红》《白》《蓝》之《蓝》代表自由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忧伤,孤独,痛苦北野武:《菊次郎之夏》《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蓝色的大海,童话般的纯净与感动第二章色彩物理学1、感觉色彩的两个基本条件:光线、正常的视觉器官。

2、光的物理性质由: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决定。

3、七色光波长排序:红橙黄绿青蓝紫4、色温与光冷暖?色温:是标度光源颜色的物理量之一,某一光源发射的光颜色与黑体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辐射光的颜色相同,黑体此时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以绝对温度K表示。

色温越高,光越偏冷;色温越低,光越偏暖。

5、光线和阴影的作用光线的作用a 制造幻觉以达到描述目的 b 设计 c 还原真实色彩酒窖光线法:即把物体完全沉于黑暗之中,然后用集中的光把主要的部分突显出来,使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形体结实厚重,构图十分简洁而单纯。

第三章色彩生理学1、视觉适应?人的眼睛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变化、光线变化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功能在视觉生理上叫做视觉适应。

2、视觉适应包含:暗适应和明适应,色彩的恒定性,色彩的适应性3、视知觉:冷暖、胀缩、进退、轻重、动静法国国旗的红白蓝比例是33:30:37,这是由于色彩的胀缩感造成的。

4、《暖》冷暖运用的目的?冷暖的运用的目的是区分时空,暖色基本属于过去的时空,冷灰的蓝则是现实。

第四章色彩生理学1、人的色彩感觉分为:直觉反应、思维反应(心里)两个阶段。

2、冷色、暖色、中性色的象征意义p127暖色系的红、橙具有温暖、干燥、锐利、扩大、华丽的感情冷色系的蓝绿、蓝、蓝紫具有清凉、潮湿、坚硬、收缩、沉重的色感中性的绿湿润、无刺激3、陈英雄电影《青木瓜之味》的绿色、白色象征意义。

白色隐喻着小女孩梅朴素纯洁的内心绿色表示小女孩的青涩,清纯第五章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又称色别或者色调,是颜色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

明度:是色彩的亮度在人们视觉上的反映,是从人的感觉上来说明颜色的性质饱和度:是色的基本属性之一,指一种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相差别的程度。

在视觉上就是色彩的鲜艳程度。

2、色彩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间色:橙绿紫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间色:黄青紫复色:假如一个原色加上一个间色,或者两个间色相加再调配,那么调配出来的颜色则称为“复色”。

色彩对比:当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求得异同,得出色彩之间的矛盾、差别以及互相间的关系,就称为色彩对比关系,简称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黄紫、红绿、蓝橙)3、色彩调和:是从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方面通过艺术加工处理而求得变化统一。

4、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邻近色:在色环上相差60度的两个颜色就叫邻近色对比色:在色环上相差120度到180度的两个颜色叫对比色互补色:在色环上相差180度的两个颜色就叫互补色(红和绿,橙和蓝,黄和紫)第六章电影色彩特性1、电影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的时间与代表人物爱森斯坦1925,《战舰波将金号》手染了一面红旗,电影色彩第一次显示了自己的威力1935《浮华世界》第一部彩色片,1939《乱世佳人》黑白走向彩色的旗帜,从而带领色彩这个造型元素走进电影世界。

1948年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片《生死恨》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2、电影色彩的特性?P184客观性、电影色彩的出现首先表现在电影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复制,是在线客观世界的技术条件,之后才是表现任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

技术性、电影色彩受电影胶片,洗印条件,光源色温等方面的影响时间和运动性: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性是指电影通过不断变换的画面,表现运动着的任何事物的特性视听联觉性:视听之间的廉洁现象不是依靠想象,而是直接通过画面色彩与声音形象的直接连接体现出来。

相继对比性、色彩蒙太奇的定义:(相继对比性)色彩的相继对比性,色彩蒙太奇是随着电影蒙太奇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色调的对比、调和、统一、流畅的基础,同时也对影片的思想、意念、象征、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3、电影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气氛的烘托、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节奏的变化、构图的运用、主客观情绪的表现。

5、绘画与电影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两者都是重要的艺术形式,属于视觉艺术,都离不开色彩的认知、色彩的生理效果、对比、和谐、色彩构成法则以及色彩的情绪、象征意义绘画是最先出现的艺术形态,其次是摄影,最后发展处电影。

区别:1)电影是在借用、融合与改变传统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以来的,但它拥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魅力,无论在形式、创作手法、还是制作手段上都有很多不同。

2)电影色彩比绘画色彩更高昂强烈、流畅,更富有动感的变化与和谐。

3)电影是运动的,绘画室静止的4)电影包含了绘画所有的艺术结构。

第七章电影色调及色彩构成1、电影色调(p211)及划分方法。

按色相分为红调子,黄调子,蓝调子按色彩明度分为:暗调子,亮调子按色彩饱和度分为:浓调子,淡调子按色性分为:暖调和冷调2、“主观色彩的运用”的定义及包含的三个层次。

定义:当创作者不依据色彩客观实际状况,而凭个人创意对色彩重新组织而构成的场景乃至全片的色彩主调或总调,就称为主观色彩的运用。

三个层次:(1)指艺术家本人的色彩素质,趣味,色彩和谐感在作品中的独特表现(2)创作者为了在影片中突出情绪含义与理性象征意义所运用的特殊效果(3)指任务在特定的情境下色彩视觉的畸变,如梦境,幻想,回忆等3、色彩基调p228:色彩构成的影片总调,是在不同的场景色调、色彩主题的对比、联系与发展中形成的,它有利于表现情绪、情感、使影片形成自己的风格。

4、段落色彩的作用首先、色彩段落将零散的细节组成一个整体,并与其他段落形成区别其次、色彩段落使得复杂的时空关系变得比较清晰电影色彩构成分为三个阶段:拍摄前、中、后6、总体立意的重要性(1)总体立意对光线、色彩的表现和运用起着决定、指导的作用,并促使影片最终实现预定的色彩构想(2)总体立意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它决定全片的色彩风格,是写实还是写意,是客观还是主观等等。

7、色调由导演、摄影师、美术师共同完成,三人具体分工p238.导演负责基调色和语言色摄影师负责光色、画色和片色美术师负责形色、光色和语境色8、选择控制主要表现在?p242(1)选择外景和环境色彩(2)选择拍摄季节(3)选择光线(方向和亮度)(4)选择镜头、机位和角度(5)通过服饰道具的选择来控制色调第八章电影色彩的象征1、电影色彩的作用和功能:视觉真实、情感宣泄、象征意义。

2、“电影色彩象征”的定义:用一定的色来隐喻某种理性和观念的含义。

电影色彩作为象征语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通过对比,或者放入一定的“环境”)2)要有色彩附着物3、姚一苇:符号性、比喻性、暗示性。

(认为这三种性能是构成象征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4、色彩象征的分类:独立象征、段落象征(局部象征)、整体象征5、独立象征:色彩与人、道具;6、色彩整体象征的必备条件:色彩线索、色彩仪式。

7、色彩的整体象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使之趋向于一种倾向,来达到象征目的;系列与色彩相关的符号、服装、场景、线索、仪式聚合成了色彩整体象征,是色彩象征中最高级、最复杂的层次,它决定了电影的品质。

8、张艺谋的电影《英雄》色彩运用为什么有章法?1)色彩分区有章法,秦主黑,赵主红,黑白分明。

2)黑、红前后运动并置,统领全屏色彩造型。

3)三个故事三种色彩,利用色彩区分故事与情节。

4)大面积的纯色并置,脱离写实色彩,呈现大写意的色彩布局。

第九章黑白影像一、黑白片相对于彩色片的优势和劣势?优势:1)黑白影像把色彩缤纷的世界转化为黑白灰单纯的世界,产生和谐对比的多层影调。

2)黑白、彩色影像转化以免视觉疲劳。

3)黑白片段是传递“时间”、“记忆心理”等的特殊表现手段劣势:相对单调、乏味、无趣、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色彩。

二、灰色在黑白电影中的作用它起着抑制、加强、缓和、调节黑白之间关系的作用黑与白之间可以划分600对个度。

第十章1、电影作者:是指电影创作者的个人气质、爱好、才华会在他的几部作品中不断出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气派的电影导演。

2、封闭性空间:人物的视野被层次空间的内容部分或全部遮挡,形成阴暗狭小的空间,使人产生一种压抑和悲愤的视觉感受和艺术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