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油气成藏特征_以济阳坳陷为例

合集下载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勘探成效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勘探成效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勘探成效
张晓红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3(034)004
【摘要】陡坡带砂砾岩体是济阳坳陷的重要勘探增储类型.通过对“十一五”以来砂砾岩体探井成功率、勘探效益、及地质风险分析,明确了陡坡带砂砾岩体勘探效果,指出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砂砾岩体,勘探地质风险不同,加强针对性科技攻关,注重规模储量发现,可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不同区带、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砂砾岩体储量开发效果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中浅层砂砾岩体及深水浊积扇开发效果好,但是勘探目标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中深层近岸水下扇开发效果相对较差,但储量规模大,只要深化有效储层判识、应用新的开采技术,可获得较好的勘探开发效益.
【总页数】2页(P142-143)
【作者】张晓红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57000山东东营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济阳坳陷探井地质风险评价方法——以陡坡带砂砾岩体为例
2.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体期次划分——以济阳坳陷车西洼陷北带中浅层为例
3.基于地震影像学的砂砾岩体多属性融合裂缝预测——以济阳坳陷车西地区北部陡坡带沙三段为例
4.济阳坳陷陡坡带沙河街组砂砾岩体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
5.济阳坳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沉积学特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岩石类型主 要包括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和深灰色 泥岩。砾石成分复杂,以灰岩为主,亦有泥砾、碎屑 岩砾石。其中内扇为巨厚的砾岩沉积,砾石富集且 粒径大,一般在!.4 以上,最大可达7#.4,可见少 而薄的灰色泥岩夹层。砾岩分选、磨圆差,多为次棱 角状,层理不发育,为厚层块状,具有近源快速堆积 的特点。底部见冲刷面,泥岩夹层处伴生小型的同 生正断层,是断裂带活动的遗留标志。中扇为砾岩 层与薄层深灰色泥岩层、砂质泥岩层间互出现,砾石 粒径相对内扇明显减小,泥岩夹层在岩心中频繁出 现,反映了沟道的频繁改道,常见冲刷构造和强烈的 同生变形构造。外扇为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粗砂岩、 含砾砂岩,为扇体沉积末期小型沟道的延伸。
的正旋回,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陈南断层东段下降盘和滨县凸起东南侧紧邻凸起的地区,其扇体根部为巨厚的砂砾岩
沉积,砾岩体积分数超过*".,砂岩和砾岩总体积分数超过%".。受断层活动期次和横向活动差异的影响,近岸水 下扇具有在平面上与扇三角洲间互出现,剖面上与扇三角洲相互叠置的特点。尽管近岸水下扇的形成受古构造、古
$"#以上,并且与深大断层的形成时期和发育位置 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沙三早、中期的滨南断裂带附近 和陈南断裂带东段,而北带其他地区的砂砾岩体则 为扇三角洲沉积,从而出现平面上近岸水下扇与扇
形进积体。扇体发育的中心地带砂砾岩体积百分含 量一般高达 !"# 以上,砾岩 体 积 百 分 含 量 也 多 在
三角洲间互出现的现象(图%,图&)。
万方数据
图#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下沉积相平面分布
第#+卷 第’期
鄢继华等: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

砂砾岩扇体油藏测井解释难点与对策

砂砾岩扇体油藏测井解释难点与对策

砂砾岩扇体油藏测井解释难点与对策刘传虎;高永进【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1(018)006【摘要】济阳坳陷具有北断南超的构造特征,在北部陡坡带广泛发育类型多样、储层复杂、油水关系特殊的砂砾岩扇体油藏,由于极端的非均质性和油气分布的复杂性,其常规测井曲线特点与一般的砂岩储层存在明显不同,过去的解释方法也不适用.通过分析砂砾岩扇体油藏的储层岩性变化,提出了1套相对适用有效的储层识别、油水层判识和油藏参数的解释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精度明显提高,为砂砾岩扇体油藏的深化勘探和储量计算奠定了基础.%Jiyang depression is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faulting in the north and overlapping in the south, having multiple categories of complicated glutenite fan reservoirs with special oil - water relationship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steep slope. Due to extreme heterogeneity and the complexity of oil/gas distribution, the conventional log features of these reservoirs differ greatly from those of the ordinary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the existing interpretation methods are not applicable. In this paper, a set of methods that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reservoirs, oil and water formations and interpret reservoir parameters have been propos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lithology of the glutenite fan reservoirs.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obviously the accuracy has improved, which has laid a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of glutenite fan reservoirs.【总页数】5页(P10-14)【作者】刘传虎;高永进【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42;TE122.2【相关文献】1.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沉积特征及扇体分布规律2.冲积扇低孔、低渗砂砾岩油藏产能指标预测--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Y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为例3.岩心图像砾石分析技术在砂砾岩扇体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为例4.砂砾岩油藏已开发区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及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五3中区三叠系克下组油藏为例5.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随钻测井和测井解释的难点以及相关对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岩差异研究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岩差异研究

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岩差异研究中深层砂砾岩体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济阳坳陷深部砂砾岩体不同成岩作用类型的发育特征。

并指出深层砂砾岩体成岩差异性主要受沉积相、物源、流体活动、断层活动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砂砾岩体存在以微裂缝或次生溶孔为主导的储集空间类型的差异。

因此,精细研究砂砾岩体的成岩差异可以为深层砂砾岩体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标签: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济阳坳陷前言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济阳坳陷砂砾岩从沉积相、层序地层、测井、地震、成藏、油藏开发等多方面做过研究[1]。

但对于砂砾岩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演化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深层(3500米以下)由于其成岩作用复杂更是很少涉及。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储层与一般砂岩储层相比,陡坡带砂砾岩体具有至湖盆中心距离短,断裂构造发育,圈闭丰富,油源充足且与油源沟通较好等优越条件,但也存在低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的组构特征、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及相变迅速等特点[2]。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深层砂砾岩体的储层产能差异主要受控于储集层次生孔隙和裂缝的发育状况即储层的成岩改造状况,因此研究济阳坳陷的砂砾岩体的成岩作用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质概况济阳坳陷是以前寒武系和古生界为基底的中、新生代盆地。

中生代后期至早第三纪是济阳坳陷的主要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坳陷内的东营凹陷、车镇凹陷、沾化凹陷等凹陷北部的大断裂通常处于强活动期,断层落差大;而南部断层活动则较弱,落差小,因此,在每个凹陷内均形成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湖盆沉积。

陡坡带是指以上各次级凹陷的北部陡坡带部分,具有坡度陡、近物源、古地形起伏较大和构造活动强烈等特点,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体极为发育。

二、砂砾岩成岩作用差异分析济阳坳陷砂砾岩成岩现象丰富,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自生矿物的沉淀作用(包括胶结、交代和重结晶作用)、溶蚀作用及粘土矿物的成岩作用等。

1. 机械压实和压溶作用。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精选文档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精选文档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引言东营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东营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西起滨南凸起,东到青坨子凸起,南起民丰洼陷带,北至陈家庄凸起,呈近东西向展布,勘探面积约2000km2。

北邻陈南断层,东部为青西断层,西接利津断裂带,南部由一系列同生断层与民丰洼陷相沟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既是砂砾岩扇体发育区,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4种沉积体系,扇体规模较大,纵横向叠合连片,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多样,加之邻近民丰生油洼陷,油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

1砂砾岩体演化主控因素断陷湖盆中砂砾岩体纵横向演化往往具有明显规律性,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砂砾岩体沿陡坡带演化、组合形式的不同,并以构造演化、断裂活动发育程度、古气候变迁、湖平面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1.1断裂活动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和发育是断裂活动的结果,盆地陡坡带断裂活动对沉积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表现为构造控制地层沉积与分布,因此,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断裂活动发育程度:断裂活动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形态和规模,北部较强的断裂活动形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箕状湖盆,北部陡坡为砂砾岩扇体近物源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有利的搬运条件;断裂控制沉积物源与水系,断裂活动使地形出现高差,断裂上升盘成为剥蚀区,而沿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横张断裂决定了上升盘水系的流动方向,并在下降盘沉积一系列扇体;断裂活动强度和边界断裂结构直接影响砂砾岩扇体类型、规模、形态和分布,不同类型陡坡带将发育不同的扇体组合。

1.2古气候古气候的变迁对沉积物类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表干湿度、植被和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条件差异明显,最终必然导致沉积物类型不同。

当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幕式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层序体系域分布及内部构成时,不同时期沉积的砂砾岩扇体成因类型、发育程度等将产生明显区别。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为例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为例

准 面 所形 成 的 复合 基准 面控 制 了砂砾 岩体 发 育 层 位 。 图 5 l参 2 表 o
关键 词 : 陷湖 盆 ;陡坡 带 ;砂 砾 岩 体 ; 序 构 型 ;分 布 规 律 ; 制 因素 断 层 控 中图分类号 : l13 TE 2 . 文献标识码 : A
Di t i to nd c nt o lng f c o s o l tnie b d e n t e a tc r g o s r bu i n a o r li a t r f g u i t o i s i h c i e i n o i tb sn:a x m pl r m e h n S g,Bo iBa sn f a r f a i ne a ef o Ch z e a ha y Ba i
Sce tfi Ree r h I siue,Sh n l Oif ed C mp n d. ini c sa c ntt t e g i l il o a y Lt ,Sio e n p c,Do g i g 2 7 1 n y n 5 0 5,Ch n ia;3 .Sc o l h o o ors u csa d I fo ma in,C ia Unv ri f to e m ,Do g n 5 0 l fGe —eo re n n r to h n iest o Per lu y n yig 2 7 6 ,Ch n ) ia
Ab ta t Th e l g c rl n n e p y ia a a o h e h n S g,Jy n p e so sr c : e g o o i ,d i i g a d g o h sc l d t f t e Ch z e a l i a g De r s i n,a e u e O i v si a e t e r s d t n e tg t h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
况等 的分 析 , 阐述 了 3种 类 型 沉 积 砂体 的 特 征 ,并 进 一 步 对 3种 沉 积 砂 岩 的储 集 性 能 及 其 油 气 分 布 进 行 论 述 ,从 而 为该 地 区的 油 气 勘 探 开 发提 供 依 据 。
[ 关键 词 ] 砂 体 沉 积 ;储 集 性 能 ;油 气 分 布 ; 泌 阳 凹 陷
泌 阳 凹 陷南 部 陡坡 带核 三段 砂体 沉 积 和油气 分 布 特征 分 析
刘 良 刚 ,罗 顺 社 ,刘 启亮 ,伍 媛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 学院, 湖北削州442) 30 3
[ 要 ] 泌 阳 凹 陷 南部 陡坡 带 核 三 段 发 育 了 3种 不 同 类 型 的 沉 积 砂 体 :扇 三 角 洲砂 体 、 辫 状 河 三 角 洲 砂 摘 体 、 曲流 河 三 角 洲 砂体 。 不 同类 型 的 砂 体 分 布 在 凹 陷 区域 的 不 同位 置 , 受 物 源 等 地 质 条 件 的 影 响 ,其 砂 体 沉 积 特 征 及 储 集 性 能和 油气 的分 布 均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 通 过 对 岩 石 组 成 、 层 理 类 型 、 内 部 相 带 的 发 育 情
水 下分流 河道沉积 、水下 分流河 道间沉 积及河 口砂坝 、席 状砂沉 积组成 。碎 屑流为平 原环境 中灾害事 件 形 成 的泥 石流在水 下 的延 伸 ,其沉 积特征 类似 于泥 石流沉 积 ,但颜 色 多 为浅灰 一 色 。其 由砾岩 、砂砾 灰 岩 构成 ,砾石大小 不等 ,分选差 ,含 量在 4 %~6 左右 ,其 填 隙物 为不 等粒 砂 级颗 粒 及 泥质 。水 下 0 O
2 1 扇 三 角 洲 砂 体 .
扇 三角洲 主要发 育于靠近 南部边界 断层 的陡坡 带 ,如井 楼 、长桥 、桂 岸 、平 氏和杨 桥扇 三 角洲 群 ,

砂砾岩储层影响因素,以利津油田为例

砂砾岩储层影响因素,以利津油田为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利津油田为例前言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成熟化, 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地位日益重要。

砂砾岩体油气藏是近年来胜利油田众多隐蔽性油气藏的一种重要类型, 具有很大勘探潜力与重要的研究意义。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多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 近年来一直是寻找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利津油田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沙四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各类成因的砂砾岩储层,其中以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最为常见,是当前的主要勘探目标。

该类型储层复杂, 平面变化较大, 储层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难度大。

1、区域地质概述图1 利津油田区域位置图利津油田位于东营凹陷陡坡带西段, 滨南——利津断裂带东端。

该区东为胜坨油田, 西为滨县凸起,北为郑家、王庄油田, 南临东营凹陷最大的生油洼陷——利津洼陷。

总的构造特征为北高南低。

区内发育利津、胜北两个断裂带,对地层和沉积起控制作用。

以胜北断层为界, 将本区划分为断层上升盘和下降盘两个区域, 受断裂、沉积物源、湖盆演化阶段等因素控制, 断层上升盘和下降盘沉积特征迥异。

上升盘以发育大套厚层砂砾岩体为特征, 而下降盘则发育薄层扇体。

油层主要集中在沙二段, 而沙三下—沙四段砂砾岩扇体勘探潜力巨大, 是当前主要勘探目标, 其类型为以近岸水下扇为主的砂砾岩扇体沉积, 沉积相带变化较快, 储层埋深大、非均质性强。

2、储层特征(1)储层岩石学特征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沉积母岩主要来自周围凸起上的中古生界沉积岩和喷出岩。

岩性主要以含砾不等粒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另见砾状不等粒砂岩、砾岩、中细砂岩、中砂岩。

碎屑颗粒为次棱角状,分选差至中等,泥质杂基含量较高,以孔隙式胶结为主。

由于该套储层是断陷内多物源、近距离、快速堆积的碎屑产物, 因此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在不同地区和层位其分布特征及组成有所不同。

(2)储层物性特征砂砾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残余粒间孔和充填孔隙的泥质晶间微孔,未见明显的溶蚀孔隙,吼道类型主要为片状或弯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1441(2003)03-0313-05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油气成藏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姜素华1,林红梅2,王永诗2(1.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1;2.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摘要:由于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其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极为发育,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以济阳坳陷为例,按成因把陡坡带分为断阶型陡坡带和单断型陡坡带2种类型,并研究了不同类型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以地震、测井等新技术为手段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综合勘探方法,对类似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济阳坳陷;陡坡带;单断型;断阶型;综合勘探中图分类号:P63114文献标识码:A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glutenite fan at steepslope belt:An example of Jiyang depressionJiang Suhua1,Ling Hongmei2,Wang Yongshi2(1.Department of Petroleum Resources Science,University of Petroleu m,Dongying257061,China; 2.Geological ScientificResearch Institute,Shengli Oilfield Limi ted Company,Dongying257015,China)Abstract:Glutenite fans are rich at the steep slope belt of terrestrial faulted lake basin due to i ts special structural setting.These fans are targets of hydrocarbon exploration.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steep slope bel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terrace faul t and single fault,according to the genesis of the steep slope bel t.T he types of glutenite fans in differen t steep slope belts and factors controlling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A suite of methods,which combine seismic,logging and geological analysis,were developed.T he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basi ns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Key words:Jiyang depression;actic reg i on;single fault;terrace fault;integrated exploration济阳坳陷箕状断陷湖盆的陡坡带广泛发育着砂砾岩扇体,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陡坡带找油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例如,在东营凹陷北部的陡坡带内,先后发现了永北、胜坨、宁海、利津、单家寺和王庄等一系列油田。

特别是近几年来,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测井约束反演等地震新技术,在沾化凹陷北部的陡坡带发现了埕913和车57等高产区块,这说明陡坡带勘探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因此,对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尤其是通过对陡坡带勘探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和工作流程。

这对丰富陆相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勘探的理论,指导类似盆地陡坡带的勘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1陡坡带的类型与成因分析陡坡带是特指凹陷内的深凹陷边缘主断层与凸起之间的过渡带,具有断阶结构。

在平面上,它的走向随主断层线和下第三系超覆线(或剥蚀线)的走向而变化,并构成一个蜿蜒而狭长的区带[1]。

从三维空间来看,仿佛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巨大的沉积棱柱体,镶嵌在深凹陷边缘主断层与基岩凸起之间。

另外,也有一些凹陷与凸起,仅仅是由其间的边界大断层分开的。

陡坡带具有坡度陡、物源近、收稿日期:20020929;改回日期:20021212。

作者简介:姜素华(1963)),女,高级工程师,博士在读,现在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第42卷第3期2003年9月石油物探GEOPHYSICAL PROSPEC TING FOR PETROLEUMVol.42,No.3Spet.2003古地形起伏变化大及构造活动强烈等特点。

在济阳坳陷内,陡坡带的形态各异,结构不同,但与组成边界断层密切相关,它主要沿4个方向展布,即NE 向,NEE 向,NW 向和NWW 向,结合它们的成因和构造原型,可以初步分为单断型陡坡带(或称持续下陷型陡坡带[2])(图1)和断阶型陡坡带(或称有限后退型陡坡带[2])(图2)。

1.1 单断型陡坡带陡坡带边界受NE 向和NEE 向扭张正断层的控制,断面几何形态多为犁式或面式,形成Heward (1978)所描述的/持续下陷型0凹陷边界。

它的形成早期是边界断层的拉张和沉积物充填,后期是沉积物在断面(不整合面)上的超覆。

这种类型比较简单,可细分为高角度和低角度2种陡坡带,形成持续下陷型边界,表现为一条持续多期活动的主断层控制了地层层序的形成及沉积体系域构成,如五号桩、义东、滨南、高青等地区。

1.2 断阶型陡坡带陡坡带边界由NW 向负反转正断层和NW W 向张性正断层组成,常是多条断层向洼陷内依次发育,形成He ward(1978)所描述的/有限后退型0凹陷边界,剖面上呈阶状,受NE 向张扭性正断层的改造,横向上呈现沟谷相间的古地貌特征。

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沉积的加积。

在凹陷与凸起发生分异以后,凹陷中的早第三纪沉积愈来愈厚。

沉积载荷的增加可以促进凹陷的进一步下陷,加上沉积物向凹陷中心的重力滑动,在凹陷与凸起之间拉张成一系列断层。

断层的活动时间从凸起向凹陷方向变新,在断阶带内,断层几乎都没有(或很少)切穿基岩面,如东营、车镇和沾化凹陷陡坡带。

2 成油条件与油藏分布由于陡坡带内各种类型圈闭的复合和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运移及储集条件,常常是油气聚集和富集的有利场所,但受以下因素控制。

2.1 砂砾岩扇体分布的控制因素陡坡带断裂的活动强度、活动时期和断面倾角,对砂砾岩扇体的时空展布具有控制作用,控制了洼陷的形态和规模,洼陷的大小及规模控制了扇体的分布,而不同类型的陡坡带具有不同的扇体组合形式。

单断型陡坡带由于断层长期活动,沉积区的沉降速率与沉积速度大致相等,纵向上扇体沿古断剥面不断加积和退积,平面上呈裙带状分布。

断面缓,则扇体向凹陷推进距离长;断面陡,则扇体向凹陷内推进距离短。

该类陡坡带扇体类型简单,以近岸水下扇为主,局部发育扇三角洲或陡坡深水浊积扇,单扇体规模小,粒度粗,相变快,顶部往往遭受剥蚀;在相剖面序列上,由盆缘到洼陷,依次发育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近源浊积扇,相序发育通常不完整。

在断阶型陡坡带上,扇体类型多,单扇体的规模中等偏小,常沿陡坡上的沟谷集中发育,形成复合扇体群。

在次级断层的上升盘易形成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砂体,坡降较大的低洼处易形成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和浊积扇。

在二台阶断层的上升盘和下降盘,砂砾岩扇体发育,特别是二台阶断层的上升盘,既是一个剥蚀面,同时又是一个活动的断层,其沉积类型由洼陷至盆缘有规律地组合叠置,断阶外侧斜坡以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砂体为主,断阶上发育扇三角洲及水下扇,断阶下发育水下扇及浊积扇。

剖面上从凹陷边缘向洼陷中心方向,呈现由冲(洪)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较完整的组合序列。

古气候的变迁主要影响沉积物的类型,如沙四沉积早期,古气候属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砂砾岩扇体以洪积扇为主,而到沙四沉积晚期至沙三沉积中早期,气候逐渐变为潮#314#石 油 物 探 第42卷湿、多雨,陡坡带则形成了灰绿色至灰色的粗碎屑沉积体系,以近岸水下扇为主。

2.2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油源丰富、油气运移动力足、通道多是陡坡带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陡坡带内侧是箕状断陷盆地下陷最深的部位,烃源岩最发育,转化条件最好。

如东营凹陷发育了利津及民丰洼陷,主要有沙河街组四段和三段2套烃源岩,由深灰色的泥岩、油页岩酸盐岩组成,厚度分别为300~1400m和200~800m,有机质类型ÑÒ1型,有机碳为0.5%~3.5%,最大埋深大于4 000m,是盆地内最好的生油洼陷[3]。

该生油洼陷区的陡坡带具有丰富的油源条件。

从油气运移条件看,陡坡带具有动力足及通道多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

如东营凹陷在沙河街组四段沉积后期补偿性沉积及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的早、中期非补偿性条件下,发育了巨厚的暗色泥岩,并导致大面积范围内的大段地层呈欠压实状态。

欠压中最高压力数可达1.79 kg/cm2(坨71)。

因此,深洼陷区及其周围具有这种特殊的油气运移的动力条件,对于盆地北陡坡带上发育的各种砂砾岩扇体,尤其是对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的砂砾岩扇体储层油气藏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陡坡带油气运移的通道主要有3类,即断层、地层不整合及扇体内的孔隙。

陡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断层和不整合面发育,再与砂砾岩扇体在空间上相互配合,构成了油气运移的立体通道。

2.3扇体和沉积相带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扇体的成因类型决定了其生、储、盖配置关系,一般来说,砂砾岩扇体与生油岩的接触方式、扇体间是否有泥岩隔层等直接影响了成藏。

不同成因的砂砾岩扇体的岩石组成、颗粒大小及分选、物性及含油性均不同。

根据扇体成因、扇体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及扇体的相带变化可以推断出:近岸水下扇和陡坡深水浊积扇最为有利成藏,深水浊积扇及一些具滑塌性质的扇体,深入到生油岩之中,成藏条件最为有利;近岸水下扇直接与生油岩接触,也是很好的储集类型;扇三角洲扇体,一般不与生油岩直接接触,成藏条件略差,但当通过断层使其生、储盖配置得当时,也是好的储集类型;而靠近岸边的以红色沉积为主的冲积扇(洪积扇),物性差,远离油源,不利于成藏。

砂砾岩扇体的非均质性造成了不同相带物性的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含油性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