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利信息化
甘肃省水利厅关于认定第一批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的通报

甘肃省水利厅关于认定第一批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
程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水利厅
•【公布日期】2024.08.29
•【字号】甘水建管发〔2024〕380号
•【施行日期】2024.08.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甘肃省水利厅关于认定第一批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的通
报
甘水建管发〔2024〕380号
各市(州)水务局、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厅属有关单位:
根据《甘肃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细则》(甘水建管发〔2023〕141号),省水利厅组织对各地、各单位申报的第一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省级评价。
经审查和公示,昌马水库等29处工程通过省级评价,认定为第一批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现予以通报(名单见附件,排名不分先后)。
市县水务部门、厅属有关单位要学习借鉴本次认定的省级标准化管理单位经验,结合实际全力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本次认定的工程管理单位,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标准化管理工作成果,保障工程良性运行,效益充分
发挥。
对本次省级评价未通过和2023年列入计划但未提交省级评价申请的工程,要与本年度计划创建任务一并推进实施,确保完成标准化管理计划任务。
附件:第一批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名单
甘肃省水利厅
2024年8月29日。
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

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水利行业也在逐步进行信息化改革。
2024年,我们水利部门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下面就对这一年的水利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建设与完善水利信息化平台2024年,我们在水利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完善的水利信息化平台,并逐步推进了平台的升级和优化。
平台的建设使得水利部门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实现互通互联,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数据共享和查询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二、推动水利监测系统的信息化在水利监测系统的信息化方面,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
通过信息化技术,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情变化,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为水利调度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开发了一系列的监测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利用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
三、推进水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四、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力度。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了水利部门的信息化素质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人才的全面管理和评价,为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2024年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在建设和完善水利信息化平台、推动水利监测系统的信息化、推进水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以及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水利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水利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人才培养和管理问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解决。
石羊河流域自流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与探讨

枢 纽 安 全 监视 系 统 、信 息 传 输 子 系 统 、 据库 管理及 信 息处 理 子系 统等 数
子 系统组 成 系统 共 分为 三个 层 次 ,
二、 系统 建设
从 20 0 3年 以来 .这
环 境 脆 弱 区 。 流 域 涉 及 4市 9县 ( 区1 2 3 0万 人 . 土 地 面 积 41 2. 2 总 .6万 k 2 m,
到 数据 库 服 务 器 .建 立 统 一 的数 据 表. 供上层 应 用软 件共 享 数据 。系统 中各子 系统 在结构 上 相 互独 立 . 于 易
d v lp a a p iain s se b sn n c re ti o ain s se o ce t mo en e eo n p l t y tm a ig o urn n r t ytms t rae a c o f m o d r ma a e n lt r r n g me tpafm f o o
维普资讯
水利 信 息 化
C IA WA E E OU C S HN T R R S R E
石羊河流域 自流灌 区 水利信息化建设与探讨
杨 东
( 甘肃省武威 市凉 州 区水 利局) 摘 要 : 石羊 河流域 西营 河 自流灌 区研 发 了水利信 息化 系统 , 在 建立 了灌 区水雨情 自动测 报 系统 、 水库 大坝 安全 监 测 系统 、 区 自动 量 水 系统 、 区 闸门 自动 控制 系统 、 灌 灌 重要 枢纽 安全监 视 系统 等 , 通过 对各 子 系统进行 有 机 并 整合 , 高 了灌 区 自动化 水 平。在现 有信 息 系统基础 上 开发 了上 层应 用 系统 , 实现 石 羊河 流域 综合 治理 目标 , 提 为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

中国水利信息化现状及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可以说是国家水利事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那么,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呢?接下来,本文将从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中国水利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水利领域的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水利建设体系初步形成数字水利建设体系是数字水利信息化的基石,目前已初步形成。
中国水利系统建立了涉水部门的联合沟通机制,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优越性。
同时,数字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也逐渐完善,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政策和法规制度。
2、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在数字水利建设的推动下,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中国水利系统逐渐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水利决策信息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和水利监测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
在水利科学研究方面,逐渐展开了以模拟、预测和调控水资源为主体的水利信息技术研究。
3、水利实体设施信息化程度提高在水利领域,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实体设施的信息化程度。
例如,水文遥感等技术可以帮助水利行业更好地监测雨量、流量等信息,以便及时预警和防御可能发生的水灾。
二、中国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水利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有:1、信息共享平台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目前,对于数据的格式、结构与精度等方面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标准化,这导致信息共享的效率不高。
同时,在信息共享平台上,缺乏智能搜索与查询的技术,使得信息展现的效果并不理想。
2、信息安全问题引起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相应日益重要。
中国水利安全系统的成熟度较低,网络安全防范也相对滞后,对于数据的备份、安全保护、故障恢复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浅谈引大灌区的水利管理信息化

( = ) 灌溉管理水平的提 高依赖信 息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近年来 ,我们首先 进 行 管 理 体 制 的 改 革和 经 营 机 制 的 创 新 , 旨在 为信 息 化 建 设 奠 定可 靠 的基 础 , 按 照 国家 对 事业 单 位 的定 性 , 灌 区实 行“ 事企” 分
设为依托 , 以经济 、 社会、 生态效益最大化为 目标 , 统筹农业 、 工 业、 城 乡生活、 生态用水 , 面 向市场的多元化的供水格局 , 为兰州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是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跨庄浪 河流域东调至距兰 州市以北 6 0 k m处秦 王川地区的大型 自流 灌
溉 工程 。灌 区设 计 灌溉 面积 为 8 6万 亩 , 工 程 设 计 年 引 水 水 总 量 为4 . 4 3亿 m 。 , 总 干 渠 设 计流 量 3 2 m Vs , 加大流量 3 6 m 。 / s 。 东 一 千 渠设 计 流量 1 4 m Vs ,灌溉 面积 3 1万 亩 ; 东 二 干 渠 设 计 流 量 1 8 m 。 / s ,灌 溉 面 积 5 0 . 7万 亩 ; 东 二 干 电 灌 工 程 设 计 流 量
一
、
灌 区概况
间化 、 超市化 ” 管理, 信息技术 的引入 已成为必然 。 也就足要通过 信 息技 术, 把水 商品管理的更好 , 让 用水户更放心 、 更满 意 。因 此, 水利信 息化是灌溉水销售管理的必然选择 。 从商品管理的流
程 上看 , 水 商 品 的管 理 与 一 般 商 品 的 管 理 一 样 , 存在着对物流 、
引大灌区实际, 主要探讨水利信 息化 的重要性 , 水利信息化要 解决的问题 以及水利信 息化建设要 达到的 目标和效果。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水利厅拟认定甘肃省2019年节水型企业名单公示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水利厅拟认定甘肃省
2019年节水型企业名单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水利厅
•【公布日期】2019.09.24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9.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
正文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水利厅拟认定甘肃省2019年
节水型企业名单公示
为大力推动工业节水行动实施,加强相关重点行业节水型企业培育创建工作,经企业申请,市、州相关部门初审推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水利厅对有关企业创建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共同组织了专家评审。
经专家评议,拟评定甘肃省2019年节水型工业企业9户,现予以公示。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通过电话、来信、面谈等形式反映,我们将认真受理。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
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
3、嘉峪关索通预焙阳极有限公司
4、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景泰发电厂
5、甘肃金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6、兰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8、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
9、张掖市云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公示时间:2019年9月24日至9月30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循环经济发展处
省水利厅节约用水办公室
联系人:任俊凯丁毅
联系电话:************、8411332
邮箱:****************
通讯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中央广场1号
兰州市城关区广场南路13号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水利厅
2019年9月24日。
甘肃省水利厅信息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TOP1
兰州银声印务有限 甘肃省水利厅信息中心定点印刷 公司
9.1
2022-09-19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1 日 生成
4/12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6)文艺创作与表演(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甘肃省水利厅官方抖音号“甘肃 甘肃新时代文化传 水利”日常内容服务项目成交公 播有限公司
2.5
2023-05-01
(8)办公消耗用品及类似物品(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甘肃至诚恒兴信息 甘肃省水利厅信息中心网上商城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
2022-12-16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9)汽车、摩托车修理与维护(1)
重点项目
序 号
项目名称
1 甘肃省水利融媒体宣传项目 招标代理服务项目成交公示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节支率 公告时间
同致诚工程咨询有限 公司
4.2
5.6% 2023-06-09
*按近 1 年可计算节支率的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其他工程服务
序 号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节支率 公告时间
2022-08-12
(4)其他工程服务(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甘肃省水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编 甘肃农业大学 制服务成交公示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5.06•【字号】甘水办建管发〔2024〕61号•【施行日期】2024.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甘水办建管发〔2024〕61号各市(州)水务局、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厅机关各有关处室、厅属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年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现将《2024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
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2024年5月6日2024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2024年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利建设管理,守牢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底线,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激发水利建设市场活力,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1.强化建设管理。
督促各市县水务部门、各单位严格落实项目法人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首要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认真履职尽责,严格按照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和有关规定,开展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2.强化建设进展调度。
紧盯省政府确定的景电二期提质增效等重大水利工程,以及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小型水库、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加大跟踪调度工作力度,实行进展月报,确保如期实现、年度建设目标。
3.推进项目验收工作。
有序推进已完工重大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组织完成引洮供水二期等省列重大水利项目验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发表时间:2009-4-24 作者(来源):甘肃省水利厅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推进全省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切实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水利信息化是推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甘肃省水利厅党组对水利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就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
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副厅长任副组长,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为推进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根据厅党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认真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甘肃省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精神,全省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必须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列入项目建设内容,为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以水利项目建设带动水利信息化发展
近几年来,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依托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先后开展了抗旱防汛指挥系统,水文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灌区信息化、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建设等到一批水利信息化项目,极大地推进了我省水利信息化水平。
(一)抗旱防汛指挥决策系统。
2003年,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启动实施,带动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指挥系统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已建成省级计算机网络中心、工情中心和水情中心,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平台。
与此同时,充分挖掘硬件资源潜力,建成省防办与14个市州防办虚拟专网,开发防汛水情接收服务软件,实现了水情自动上报服务和可视化查询。
围绕水库防洪调度和除险加固,加大水库水情信息化发展步伐,先后建设了双塔堡、巴家嘴、鸳鸯池、南营、西营、锦屏6座大中型水库洪水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水雨情自动接收处理、洪水预报和辅助决策调度。
(二)水文信息系统。
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要求,建成了包括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应用服务4个子系统在内的全省水文信息系统。
水情信息及时通过骨干网专线传输,初步实现了以水情信息接收处理为突破口,组织开发雨情、水情接收处理系统,提高应用水文、气象产品的水平。
为领导及时掌握水情信息、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电子政务系统。
近几年,随着水利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厅机关和厅属各单位办公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甘肃水利门户网站开通运行,厅水保局、水管局等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省景电管理局、疏勒河流域管理局等大型灌区管理单位以及14个市州水利部门门户网站相继开通,水利信息化工作迈出重大步伐,各单位
门户网站的开通,成为水利系统为全社会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和方针政策、普及水利知识和提供水利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
(四)灌区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自1998年国家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来,我省根据水利部关于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景电一期、白银市兴电灌区、民乐县洪水河灌区、金塔县鸳鸯灌区等4处大型灌区先后列入全国信息化建设试点,白银市靖会、凉州区西营等2处大型灌区列入省级信息化建设
试点,6处大型灌区先后投资4325.7万元,陆续实施了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
灌区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灌区工程管理状况,为促进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和高效利用,充分发挥灌区工程效益,提高灌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甘肃省疏勒河流域信息化工程开通运行。
疏勒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属三大内陆河之一。
为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经省政府同意在疏勒河项目建设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了流域管理局。
为加强流域和灌区的有效管理,多方筹资2500万元,于2008年9月建成并开通了由三大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地下水三维仿真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灌区闸门监控系统、灌区水量采集系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工程。
不仅实现了对流域内昌马、双塔、赤金峡3座水库的联合调度,确保了灌区137多万亩的农业灌溉,同时,还具有地下水监测、防洪预报、灌区闸门监控、用水计量、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的综合功能,为防汛抗旱、节水灌溉、水力发电、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可靠的保证。
(六)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自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千吨万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了先进的无线遥测压力水位监控仪,实现了上水自动化,保证了工程供水的及时准确,实现了泵站的无人或少人值守。
按照“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系统采用现场手动、自动,远程全自动控制的运行控制模式,主要设备有中心监控台、工业计算机、UPS电源等设备及系统软件。
服务器申请配置固定IP地址,与GPRS网络相连。
当系统监控点数量增加,中心不用扩容即可满足需求。
监控中心接受到GPRS网络传来的数据后先进行AAA认证,后传送到监控中心计算机主机,通过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还原显示,并进行数据处理。
目前,已有130处工程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累计完成投资3100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对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
按照水利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切实把水利信息化工作摆到水利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健全水利信息化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加大水利信息化投入,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是进一步加快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和兄弟省区水利部门的联系和协作,组织各种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能管理的水利信息化业务和技术骨干,不断提升水利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
除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列入信息化建设资金外,采用项目列一点、地方政府投一点、工程建设单位筹一点的办法,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快机关政务信息化建设。
完善厅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省与市、省厅机关与厅属单位互联互通平台,全省水情查询、会商、发布系统和水利信息数据库,实现水、雨、工、灾情图文信息化,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管理规章制度。
要完善水利信息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畅通。
切实管好、用好已建成的抗旱防汛指挥系统、水文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及水利部门网站等信息载体,发挥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