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探源——以《文选》为中心
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

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钱志熙内容提要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以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题作《古风》,意为效古风人之体,含有视自己这一组诗为“希圣”的“删述”事业之意。
它反映出李白在诗学上并不简单附合当时推崇建安的流行风气,而是努力上溯风骚、尊复风雅,深化了初盛唐以来的复古诗学。
其第一首为总纲,而与其他各首在主题、立意、风格及诗学渊源上都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是李白在较为集中的时期内专力创作的组诗,而非不同时期作品的集合。
关键词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组诗性复古诗学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是盛唐复古诗学深化的重要成果,也很有可能是李白整个复古诗学的开端与奠基。
历来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阐述其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这一言志比兴的咏怀诗传统的关系,这是属于诗学渊源的探索;二是探寻具体作品中的讽喻时事的内容,这是实证性的研究。
笔者认为,《古风》五十九首是集中体现李白复古诗学的宏伟组诗,从诗学渊源到取材、立意及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整体性的特点。
对此古今学者还没有加以充分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有关《古风》五十九首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组诗内部的各种联系,以揭示其整体的特点。
一要研究《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创作上,它们是不是具有组诗的性质。
诸家所作的李白年谱、诗文系年,根据具体作品中所反映的及可能讽喻的时事,来确定其中一部分作品的创作年月。
《古风》中所讽时事,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
这个事件发生于开元十二年,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
其最晚的作品,据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1]。
如果相关考证属实,则《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作品,创作时间上的跨度有三十多年。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古风》五十九首在创作形态上就不能视为组诗体制;所以现代的学者,大多数都不将其视为在某一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创作出来的组诗。
论李白 《古风》的社会现实性(一)

论李白《古风》的社会现实性(一)论文关键词: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社会现实性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其中包含有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由开明到黑暗腐朽的;有反对不义战争的;有天宝时期的政治和政策脱离社会现实的;有李白个人怀才不遇,说明当时轻视贤才、重用小人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社会现实性。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前期写出了无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美丽诗篇。
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变化,李白的笔触逐渐由浪漫主义的高峰融进更多现实生活的气息,笔端上饱醮着天宝以后现实生活的灰暗色彩。
诗篇里流露着忧愤和控诉,揭示着唐王朝由腐败走向没落的社会现实。
“古风五十九首”就是这样的佳作。
“古风五十九首”并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各个时期作品都有。
古风,即古诗。
李白的“古风”是以五言古诗形式表现的诗歌。
《诗经》中把采集的民歌称作“风”,“风”又作为诗歌的同义语,而后人把凡是带有民歌特点的诗都称为“风”,因而诗人又称为“风人”。
“古风”也就是古诗的同义语。
“古风五十九首”就思想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论诗,揭露现实,咏史,感遇等几个方面。
论诗公认的是第一首(大雅久不作)和第三十五首(丑女来效颦)。
其它各篇无论是游仙或咏史都联系着诗人的遭遇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
首先直接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并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的诗,在“古风五十九首”中约占三分之一。
这些诗构成了李白诗歌思想内容上最光辉的一部分。
例如《古风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患干虹蜕,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诗中诗人用极其鲜明地笔调刻画了当时京城长安官僚“中贵”的骄横形象。
而斗鸡正是当时以玄宗为首的腐朽统治阶级荒唐生活中的典型事实。
十三岁的斗鸡儿贾昌即因这一技之长而受到与公卿同等的待遇(陈鸿《东城老父传》),使得当时京城的人们传唱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狗胜读书。
古风-其五十九阅读答案-李白

古风-其五十九阅读答案-李白(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古风-其五十九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五十九①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李白诗集之古风篇(五十九首)

李白诗集之古风篇(五十九首)「古风」李白据《全唐诗》李白古风诗共59首。
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其二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其三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其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手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其五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其六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其七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风作文之李白《古风》诗叙事艺术探析

李白《古风》诗叙事艺术探析摘要: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具有鲜明的叙事特色。
从叙事方式看,《古风》诗主要有场面式叙事和全景式叙事;从叙事视角看,《古风》诗主要采用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以及二者间的相互转换;从叙事手法看,《古风》诗主要运用了比兴叙事和用典叙事;从叙事风格看,《古风》诗具有情、事、理浑融的中和之美。
关键词:李白古风叙事艺术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①此论述强调了各式各样的事(事情、事件、事故、事变等)构成了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因。
虽然说诗歌创作中纯粹抒情议论的作品不是没有,但绝大部分还是不同程度“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结果;作为读者,从诗中读出那些“事”,并分析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诗的意蕴与作者的诗心。
《古风》五十九首是李白诗歌中一组内容多样,艺术成就很高,又极富现实政治意义的巨型组诗。
清陈《竹林答问》云:“太白《古风五十九首》是被放逐后蒿目时事,洞烛乱源,而忧馋畏讥,不敢显指。
故首章以说诗起,若无与治乱之数者。
而以《王风》起,以《春秋》终,已隐(然)自寓诗史。
”②此论述指出《古风》“蒿目时事,洞烛乱源”,具有诗史性质,并且往往不敢显指,而“以《王风》起,以《春秋》终”,则留下了反映时事的路标。
正如房日晰先生在《论李白的〈古风〉》中所说:“如果用‘史诗’或‘社会缩影’这样的词来概括这些诗(《古风》五十九首)的思想内容,是不为过誉的。
”③由此可见,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具有鲜明的叙事特色。
从叙事的角度去研究李白的《古风》诗,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
一、叙事方式:场面与全景明人胡震亨说:“太白六十篇,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
”(《李诗通》)④“指言时事”也就是说诗的内容可以和时事直接联系起来,翻开《古风》五十九首,唐玄宗王朝的盛衰以及重大事件都会从中觅到踪迹,这些事件在诗中,或以场面式叙事呈现或以全景式叙事呈现。
古风李白 李白“古风型诗”的本体考究

古风李白李白“古风型诗”的本体考究关键词:李白古风本体摘要:李白的“古风诗”在李白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中对它们的著录情况来看,所谓的“古风型诗”不仅指现存已题作“古风“的作品,还应包括那些曾经题作或今传仍作“感寓(遇)”、“感兴”、“咏怀”、“寓言”、“杂诗”的五言古诗。
而通过对诗题命名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古风”这个诗题能够比较明确地界定本类型诗歌在内容题材及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内质要素,体现了李白对“古风型诗”从载体到实质的本体把握。
1.从“古风型诗”的著录情况考察其界定今传李白诗文集的最早版本是“宋蜀本”,它是由宋敏求在乐史本基础上增订的,后来又经曾巩考次分类。
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的第一卷便是“古风”,录有五言古诗五十九首。
宋敏求在《李太白文集》里说过,他是“沿旧目而厘整其汇次,使各相从”。
可见他在编辑时完全继承了乐史本的“旧目”,而且曾巩“考次其作之先后”的工作也根本没有涉及‘‘古风”、“乐府”之类。
而根据乐史《李翰林别集序》中所说:“李翰林歌诗,李阳冰撰为《草堂集》十卷,史又别收歌诗十卷,与《草堂集》互有得失,因校勘排为二十卷,号日《李翰林集》。
”测他的这个版本是在十卷本《草堂集》的基础上,再新增自己搜集的十卷集合而成的。
从他的序言中可以看到他对于《草堂集》的原本也只是做了校勘而没有进行大的改动。
因此很有可能宋蜀本中所列‘古风”的体例是保留了《草堂集》原貌的。
但也或许是《草堂集》原本里本来没有“古风”卷,而是乐史从他处搜罗来的“新增项目”。
可从现存资料来看,李白“古风诗”这一名称早在唐代就已确定并流传开来了,张枯的《梦李白》中记道:“匡山夜醉时,吟尔古风诗。
”韦觳《才调集》卷六选录时也题作《古风三首》,这三首均见于宋蜀本所列“古风五十九首”中。
所以,即使“古风”卷是乐史后添的,这诗题也不可能是他擅做主张加上的。
更重要的是,《才调集》选录的第一首《古风》日:“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揭露的社会现实

作者: 李如雪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128-12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X期
主题词: 李太白 古风 社会 黑暗
摘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之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做过的诗非常多,而且也非常有名气,我们今天来了解的是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这五十九首诗强烈的反应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大的社会背景,对于我们今天来去研究李白生活时期的唐朝有很大的帮助,这五十九首诗歌详细的反应出了当时的朝政的黑暗,以及当时天宝年间的社会黑暗的现实。
论李白_古风_五十九首的整体性

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钱志熙内容提要 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以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题作《古风》,意为效古风人之体,含有视自己这一组诗为“希圣”的“删述”事业之意。
它反映出李白在诗学上并不简单附合当时推崇建安的流行风气,而是努力上溯风骚、尊复风雅,深化了初盛唐以来的复古诗学。
其第一首为总纲,而与其他各首在主题、立意、风格及诗学渊源上都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是李白在较为集中的时期内专力创作的组诗,而非不同时期作品的集合。
关键词 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 组诗性质 复古诗学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是盛唐复古诗学深化的重要成果,也很有可能是李白整个复古诗学的开端与奠基。
历来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阐述其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这一言志比兴的咏怀诗传统的关系,这是属于诗学渊源的探索;二是探寻具体作品中的讽喻时事的内容,这是实证性的研究。
笔者认为,《古风》五十九首是集中体现李白复古诗学的宏伟组诗,从诗学渊源到取材、立意及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整体性的特点。
对此古今学者还没有加以充分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有关《古风》五十九首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组诗内部的各种联系,以揭示其整体的特点。
一要研究《古风》五十九首的整体性,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创作上,它们是不是具有组诗的性质。
诸家所作的李白年谱、诗文系年,根据具体作品中所反映的及可能讽喻的时事,来确定其中一部分作品的创作年月。
《古风》中所讽时事,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
这个事件发生于开元十二年,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
其最晚的作品,据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如果相关考证属实,则《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作品,创作时间上的跨度有三十多年。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古风》五十九首在创作形态上就不能视为组诗体制;所以现代的学者,大多数都不将其视为在某一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创作出来的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笑倾城欢” 此 即《 , 东城高且长》 燕赵多佳人 , “ 美者颜如玉” 就其所处空 间位置看 , ; 李诗中的“ 绮楼青 云端” 乃 出胎于《 ,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 , “ 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 阿阁三重阶。 如此“ 秀色 ” ” 有
一
的佳 人 , 内心 却充 满 了 “ ” “ ” 李 白通 过 “ 恐 和 怨 , 坐泣 秋 风寒 ” 清晨 起 长 叹 ” “ 的神 态 , “ ” “ ” 个 用 泣 和 叹 两
肯 之说 。
阮籍《 咏怀》 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钟嵘《 品》 诗 将其列入上 品, 谓其“ 以陶性灵 , 可 发幽思 , 言在 耳 目之内, 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 《 , 风》 雅》 使人忘其鄙近 , 致 远大。颇 多感慨 之词。厥 旨渊 自 放, 归趣难求 ”4 。《 _( ] 文心雕龙 ・ 明诗》 篇亦谓“ 阮旨遥 深 , 故能标焉 ”5 。《 _( j 文选》 编者则通过选录 《 咏怀十七首》 并冠于“ , 咏怀 ” 为次类名 , 充分肯定了阮籍《 咏怀》 组诗在诗史上的艺术地位 。
上 柏 》 今 日两宴 会》 及《 近似 。
在艺术上 ,古诗十九首》 《 也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 , 为古代抒情诗 的典范。许多诗篇达到了抒情与 成 写景、 议论与叙事的高度融合 ; 语言质朴而有韵味 , 形成含蓄隽永的“ 古诗体” 风格。这些在李 白《 古风》 组诗中都得到了很好 的继承 。试看《 古风》 其二十七 : 燕赵 有 秀 色, 绮楼 青云 端 。眉 目艳 皎 月 , 笑倾 城 欢 。 常 恐碧 草 晚 , 一 坐泣秋 风 寒 。 纤 手 怨 玉琴 , 清晨 起 长叹 。 焉得 偶 君子 , 乘双 飞 鸾。 共 诗中抒写的闺怨情思与《 古诗 ・ 东城高且长》 《 、 西北有高楼》 及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 一脉相承。在表现 手法上 , 也与前三诗有异 曲同工之妙。诗中塑造的抒情女主人 为燕赵佳丽 , 就其外表言 , 眉 目艳皎月 , “
技 巧等 多个方面受到《 文选》 古诗 十九首》 阮籍《 《 、 咏怀十七 首》 左思《 史八 首》 郭璞《 、 咏 及 游仙诗 七首》 的影 等 响。藉此 不难 发现 , 李白和杜甫一样 “ 熟精《 文选》 ” 理 。 关键词 : 白; 古风 》 《 李 《 ; 文选》; 艺术渊源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1 62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9 2 1 )2—07 17 0 2 (0 2 0 0 2—0 7
翁 氏立 足 于李 白的 “ ” “ ” 与方 回 、 士祯 等 诸 家 论 者 立 足 “ ” “ ” 变 和 革 , 王 因 和 复 的角 度 不 同 , 其 观 点 有 故
别 于后 者 。
具体说来 , 李白《 古风》 组诗主要受到 《 文选》 古诗十九首》 阮籍 《 《 、 咏怀》 左思 《 、 咏史》 郭璞 《 、 游 仙》 等五言古诗的影响 。同时 ,古风》 《 组诗还大量化用《 文选》 其他作品的语句。下面试作分析 :
我如遗迹” 其十七“ ; 扰扰何所迫 ” 本《 , 青青陵上柏》 戚戚何 所迫” 其二十三“ “ ; 三万六千 日, 夜夜 当秉
・
73 ・
烛”本《 , 生年 不 满 百》 昼 短苦 夜 长 , 不 秉 烛 游 ”; 二 十 六 “ 根 未得 所 , 托华 池 边 ”, 《 冉 孤 生 “ 何 其 结 愿 本 冉
收 稿 日期 :0 1 2—1 2 1 —1 3
作 者简介 : 林英德 (9 4 ) 男 , 17 一 , 华侨 大学文学 院副 教授 、 士生导师 , 士 。研究方 向 : 硕 博 中国古代 文论 。 基金项 目: 华侨大学 引进 人才科研启 动项 目(6 S0 ) 0B 27 。
・
72 ・
《 古风》 五十九首在李 白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清代陈廷焯谓 “ 白一生大本领全在《 太 古风》 五十
九首” 盯 。从艺术渊源角度看 ,古风》 …¨ 《 组诗深受《 文选》 的影响 , 是李 白《 文选》 接受的重要体现。对 此, 元代方 回早有发论 :李 白初学 ‘ “ 选体 ’ 第一卷 《 , 古风》 是也 。 _( ) 《 ”23 ( 刘元辉( 田夫) ]2 9 问 诗评》 清代 )
重庆师 范大学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21 0 2年第 2期
李 白 《古 风 》五 十 九 首 探 源
— —
以《 文选》 中心 为
林
( 华侨 大学
英
德
泉州 32 2 ) 6 0 1
文学院 , 建 福
摘
要 : 文选》 李白《 《 是 古风》 五十九首 的一 个重要 艺术 渊源 。具 体地说 , 古风 》 诗在 主题 、 《 组 风格 、 创作
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 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 , 荣名 以为宝。 太 白此诗 , ’ 亦此之意。《 古诗》 欲用世 而留名 , 白则欲学仙以离世 , 太 其见趣又出乎流俗矣 。 _( 又《 ”8’ ” J 古风》 其二 十二 : 秦水别陇首 , “ 幽咽多 悲 声 。胡 马顾 朔雪 , 蹀长 嘶 鸣 。感 物 动我 心 , 然 含归 情 。昔视 秋蛾 飞 , 躞 缅 今见 春蚕 生 。袅 袅桑 柘 叶 , 萋 萋柳垂荣。急节谢流水 , 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 , 恻怆何时平 。 其抒写羁旅怀归之情本于《 ” 古诗 ・ 明 月何皎皎》 及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 古风》 。《 其二十三 :秋露白如玉 , “ 团团下庭绿。我行忽见之 , 寒早悲 岁促。人生鸟过 目, 胡乃 自 结束。景公一何愚 ,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 得陇又望蜀。人 心若波澜 , 世 路有屈 曲。三万六千 日, 夜夜当秉烛 。其抒写岁华易逝 , ” 人生苦短和及 时行乐的主题与《 古诗 ・ 青青 陵
九首》 选人 《 文选》 并将此后的一些优秀拟作如 陆机《 , 拟古诗十二首》 刘烁 《 、 拟古》 二首 ( 拟行行重行 《
行》 拟 明月何 皎皎》 等一并编人卷二十九和三十“ 及《 ) 杂诗” 杂拟” 从而确立 了《 和“ 门, 古诗》 的经典化 地位 , 并深刻地影响到后人 的五言诗创作 。如 阮嗣宗 《 咏怀》 陈子昂《 遇》 李 太 白《 , 感 , 古风》 韦苏州 , 《 拟古》 “ , 皆得《 十九首》 遗意” 宋荦《 ( 漫堂诗说》 J" 。 ) ( 在主题上 ,古诗十九首》 大率逐 臣弃妻 , 《 “ 朋友 阔别 , 死生新故之感” 7 。李 白《 _ 古风》 组诗 中的
一
些诗篇表达 了同样的主题 。《 古风》 其十一 : 黄河走东溟 , 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 , “ 白 飘忽不相待 。
春容 舍我 去 , 秋发 已衰改 。人 生非 寒 松 , 貌 岂长 在 。吾 当乘 云 螭 , 景 驻 光 彩 。 诗 中人 生 与 流光 、 年 吸 ” 年 貌 与荣 名 、 限与无 限的 主题 源 自《 有 古诗 十九 首 ・回车驾 言迈 》 。对此 , 元代 萧 士 赞早 有 发 现 , 《 ・ “ 选 古 诗 》: 回车驾 言迈 , ‘ 悠悠 涉 长道 。四顾何 茫茫 , 风 摇 百草 。所 遇 无 故 物 , 得 不 速老 ?盛 衰 各 有 时 , 东 焉 立
竹》 冉冉孤生竹 , “ 结根泰山阿” 其三十七“ ; 浮云蔽 紫闼, 日 回光 ” 本《 白 难 , 行行重行行》 浮云蔽 白 日” “ 等等。
二、 与阮籍《 怀十七首》 咏 的分析
李 白《 古风》 组诗中有不少典型的“ 咏怀诗” “ 、 咏史诗” 游仙诗” 这些诗篇 明显受到阮籍 、 和“ , 左思 、 郭璞等魏晋作家五言诗风的影 响。明代 陆时雍 曾谓 : 太 白《 “ 古风》 十二首 , 八 发源于汉魏 , 而托体于阮 公, 然寄托犹苦不深 , 而作用问尚未尽委蛇盘礴之妙。要之 , 雅道时存 。 (H ( 诗境总论》 严评本载 ” H ’《 J ) 明人批 : 细读《 “ 古风》 ……‘ 咏史 ’ 出左太冲 ,游仙 ’ ‘ 出郭景纯 , 余则 皆效阮嗣宗《 咏怀》 ” ( 均为 中 。 J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与《 古诗 十九首》 的分 析
在诗史上 ,古诗十九首》 《 代表了汉代五言古诗 的最高艺术成就 。钟嵘《 品上》 日: 文温以丽 , 诗 评 “
意 悲 而远 , 心 动 魄 , 谓 几 乎 一 字 千 金 ! _( 刘 勰 《 心 雕 龙 ・明 诗 》 谓 “ 其 结 体 散 文 , 而 不 惊 可 ”4 J 文 篇 观 直 野 , 转附物 , 婉 怊怅 切 情 , 实五 言 之冠 冕也 。 _( 同时代 的萧 统太 子 , ”5 J 首次 以组 诗 形式 将无 名 氏《 诗 十 古
字加 以形象化表现 , 收到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 ; 这与《 东城高且长》 驰清整中带 , “ 沈吟聊踯躅 ” 及陆机 , 《 拟西北有高楼》 伫立望 日昃 , “ 踯躅再三 叹” 的艺术处理并无二致 。最重要 的是 , 中抒情主人公的闺 诗 怨之情 , 乃通过弹琴这一典型细节加 以表现 。李 白谓“ 纤手怨玉琴 ” 《 ,东城高且长》 “ 谓 当户理清曲。音 响一何 悲 ” 《 北 有高楼 》 :上有 弦歌 声 , 响一 何 悲 !谁 能 为 此 曲? 无 乃 杞 梁妻 。清 商 随 风发 , ,西 谓 “ 音 中 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 , 慷慨有馀哀 。 陆机《 ” 拟西北有高楼》 :佳人抚琴瑟 , 谓 “ 纤手清且 闲。芳气虽风 结, 哀响馥若兰。玉容谁得顾?倾城在一弹。 四诗可谓如 出一辙 。最后 , ” 李诗的结语 , 直接胸臆 , 抒发 怨妇配得君子 , 比翼双飞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 这也借鉴 了《 古诗》 惯用 的比喻作结的方法。李 白谓 “ 焉得 偶君子 , 共乘双飞鸾” 《 ,东城高且长》 思为双飞燕 , 谓“ 衔泥巢君屋” 《 , 西北有高楼》 愿为双鸣鹤 , 谓“ 奋 翅起高飞” 陆机《 , 拟西北有高楼》 思驾归鸿羽 , 谓“ 比翼双飞翰” 。 又如《 古风》 四十 四: 其 绿 萝纷葳 蕤 , 缭绕松 柏 枝 。草木 有 所 托 , 岁寒 尚不 移 。奈 何 天桃 色, 坐叹 葑 菲 诗 。 玉颜 艳 红彩 , 云发 非 素丝 。君 子恩 已毕 , 妾将 何 为。 贱 诗 歌通 过描 述青 春貌 美 的女 子 为君 子所弃 , 发诗 人 怀 才 不 遇 的 情愫 。诗 中 比兴 寄 托 和 寓情 于 景 的表 抒 现手法 , 均本诸《 古诗 ・ 冉冉孤生竹》 。所谓 “ 绿萝缭松柏” 即《 , 冉冉孤生竹》 孤竹结根泰 山” “ “ 、 兔丝附 女萝” 之意 ; 所谓“ 奈何天桃色 , 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 , 云发非素丝 ” 即“ , 伤彼惠兰花 , 含英扬光辉。 过 时而不 采 , 随秋 草萎 ” 意 ; 将 之 而结语 “ 子恩 已毕 , 妾将 何 为 ” 与 “ 亮 执高 节 , 妾 将何 为 ” 更 是 君 贱 , 君 贱 , 异代 同调 。 《 古诗十九首》 的语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 钟嵘谓其 “ 惊心动 魄” “ 、 一字千金 ” 。它是文人 的语 言, 创造性地吸取 了民间语言的优点 , 自然浅近 , 韵律 和谐 , 平淡而有韵 味。李 白《 古风》 组诗大量化用 了《 古诗》 语句 , 古风》 如《 其六“ 代马不思越 , 越禽不恋燕” 本 于《 , 行行重行行》 胡马依北风, 鸟巢南 “ 越 枝” 其八“ ; 但为此辈嗤” 本《 , 生年不满百》 但为后世嗤” 其十五“ “ ; 弃我如尘埃” 本《 , 明月皎夜光》 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