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课后作业解答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16.MCS-51单片机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用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为何不会产生冲突?解: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由RD和WR信号控制,而程序存储器由读选通信号PSEN控制,这些信号在逻辑上时序上不会产生冲突;程序存储器访问指令为MOVC,数据存储器访问指令为MOVX。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虽然共用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但由于二者访问指令不同,控制信号不同,所以两者虽然共处于同一地址空间,不会发生总线冲突。
18.某单片机应用系统,需扩展2片8KB的EPROM和2片8KB的RAM,采用地址译码法,画出硬件连接图,并指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解:硬件连接电路图如图4.18所示。
各芯片的地址范围为:2764(1#):0000H~1FFFH 2764(2#):2000H~3FFFH6264(1#):4000H~5FFFH 6264(2#):6000H~7FFFH图4.18 4.18题硬件连接电路图21.8255A的端口地址为7F00H~7F03H,试编程对8255A初始化,使A口按方式0输入,B口按方式1输出。
解:程序如下: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MOV SP, #60HMOV DPTR,#7F03HMOV A,#10010100BMOVX @DPTR,ASJMP $END25.使用8255A或者8155的B端口驱动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各4只,且红、绿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各1s,不断循环,试画出包括地址译码器、8255A或8155与发光管部分的接口电路图,并编写控制程序。
解:使用8255A,电路连接图如图4.25所示。
图4.25 4.25题硬件连接电路图其中,PB0~PB3接红色发光二极管,PB4~PB7接绿色发光二极管。
设MCS-51单片机主频为12MHz。
程序如下: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MOV SP, #60HMOV DPTR, #7FFFH ; 数据指针指向8255A控制口MOV A, #80HMOVX @DPTR, A ; 工作方式字送8255A控制口MOV DPTR, #7FFDH ; 数据指针指向8255A 的B口MOV A, #0FH ; 置红色发光二极管亮LP1:MOVX @DPTR, A ; 置红色发光二极管亮LCALL DELAY ; 调用1S延时子程序CPL A ; 置发光二极管亮反色SJMP LP1 ; 循环执行DELAY:MOV R7,#10 ; 1s延时子程序D1:MOV R6,#200D2:MOV R5,#248D3:NOPDJNZ R5,D3DJNZ R6,D2DJNZ R7,D1RETEND采用定时器T0方式1中断实现1s定时。
会计-第四章筹资与股利分配管理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筹资与股利分配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吸收直接投资筹资方式特点的是()。
A.资本成本较低B.不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C.不利于产权交易D.不容易进行信息沟通2.与长期借款相比,属于发行普通股筹资的特点是()。
A.资本成本低B.筹资弹性大C.能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D.财务风险高3.与发行公司债券筹资相比,长期借款筹资的特点是()。
A.筹资费用大B.筹资弹性大C.债务利息高D.资本成本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市场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高B.债券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C.市场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D.市场利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价格就高5.某公司的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券、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占用资金分别为600万元、120万元和80万元,其中债券的年利率为12%,债券平价发行,筹资费用率为2%;普通股每股市价为40元,预计下一年每股股利为2.5元,每股筹资费用率为1.5%,预计股利每年增长5%。
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公司加权资本成本为()。
A.9.64%B.9.71%C.9.85%D.9.43%6.A公司普通股市价为10元/股,筹资费用率为3%,股利年增长率为8%,上年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15元/股,则该公司股票的资本成本为()。
A.9.55%B.9.62%C.9.67%D.9.50%7.某企业2019年的销售额为5000万元,变动成本为1800万元,固定性经营成本为1400万元,利息费用为50万元,则2020年该企业的总杠杆系数为()。
A.1.78B.1.03C.1.83D.1.888.某公司2019年的边际贡献为400万元,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则该公司2020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倍。
A.1.33B.0.33C.4D.19.根据剩余股利政策,假设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70%的权益资金,30%的债务资金。
资本结构保持不变,公司管理层决定明年扩大投资,需增加资金800万元,今年年末报表显示税后利润为1000万元,则今年可以发放的股利为()万元。
第四章课后作业

第四章课后作业练习一一、判断题(T 或F )1、溶质再分配既受溶质扩散性质的制约,也受液相中的对流强弱等诸种因素的影响。
2、溶质再分配只影响凝固过程溶质宏观及微观分布及最终成分偏析现象,而不影响凝固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也不影响热裂、气孔等凝固缺陷的形成。
3、图4-1所示成分为C 0的合金熔体,实际凝固结束时,其组织中只有单相固溶体。
4、虽然实际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成分不可能完全遵从平衡相图来分配,凝固理论认为,固-液界面处成分C ∗与C 的比值在任一瞬时仍符合相应的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 S ∗L 0(处于局部平衡状态)。
这被称为“界面平衡假设”。
图4-1成分为C 0合金的凝固5、“平衡凝固”条件下,凝固后零件断面的成分均匀地为C S =C 0。
所以“平衡凝固”开始时晶体析出的成分即为C 0。
6、对于“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前沿不存在溶质富集层,即界面处及其前方的液相成分处处相同。
7、在“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 ∗、C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均始终在不断升高。
S L 8、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 “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 ∗、C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始终不断升高。
S L 9、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液相容积很大的“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界面处及其前方液相成分均符合0)'(=∂∂t x C L ,且溶质富集层以外的成分均为C L =C 0。
二、解答题1、图4-2所示,为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
(1) 分别指出图(a )及图(b)各属于哪种溶质再分配情况。
(2) 简述图(b)中C s C S =∗、C 的物理内涵及原因。
L L C =∗(a)(b) 图4-2 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2、图4-3为液相只有有限扩散凝固条件下溶质再分配。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

其次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开展的影响课后作业根底训练一、选择题以下图中甲、乙两市之间的M跨海大桥建设施工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M大桥的主导因素是()A.海洋气象B.科学技术C.环境爱护D.社会经济2.M大桥投用后,它将有利于()①促进两市的经济联系②扩大甲市的效劳范围③带动建材工业的开展④扩大乙市的效劳范围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第2题,两地交通线的建设必定会促进两地的联系;另外,留意图中甲城市为副省级城市,乙为地级市,那么甲市等级高于乙市,M大桥投用后会扩大甲市的效劳范围,便利与西南部的联系。
答案哈大客运专线是指在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辽宁省大连市之间建设的高速客运专用铁路。
据此结合以下图完成3~4题。
3.哈大客运专线修建的打算性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技术因素D.政策4.哈大客运专线修建的经济意义有()①有利于缓解沈大铁路运输紧急状况②有利于加强东北与北京、天津等地区间的联系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④有利于国防的平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此题组主要考查交通线路的布局。
东北地区经济兴旺,客货运输量大,致使铁路运输紧急,由此可知经济因素对哈大客运专线的修建具有打算性作用。
哈大客运专线的修建,将特地用于旅客运输,与既有的哈大铁路实行“客货分线〞运营,有效缓解沈大铁路运输紧急状况,将大大拉近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进东北主要城市与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联系。
民族团结、国防平安等不属于经济意义。
答案近年来“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企业已经让大多数中国青年人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对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奉献。
与此同时,各家快递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消失。
据此答复5~6题。
5.电商企业的消失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开展对我国商业网点最大的影响是()A.转变了商业网点的区位布局原那么B.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C.转变了商业网点的密度D.促进了传统商业活动的开展6.“甘青宁新藏不包邮〞被称之为快递行业的“不公平条约〞,要想转变这一“不公平条约〞这些省区应当()A.加快本地区的交通等根底设施的建设B.开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企业C.与这些电商企业洽谈,设立省级分公司D.大力开展本地区的工业生产解析第5题,电商企业的消失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开展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所以B项正确。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四版)_第四章_课后作业题答案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四版)_第四章_课后作业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4-8】 实心圆盘在r ρ=的周界上受有均布压力q 的作用,试导出其解答。
【解答】实心圆盘是轴对称的,可引用轴对称应力解答,教材中的式(4-11),即22(12ln )2(32ln )20AB CAB C ρϕρϕσρρσρρτ⎫=+++⎪⎪⎪⎪=-+++⎬⎪⎪⎪=⎪⎭ (a) 首先,在圆盘的周界(r ρ=)上,有边界条件()=r q ρρσ=-,由此得-q 2(12ln )2AB C ρσρρ=+++= (b)其次,在圆盘的圆心,当0ρ→时,式(a )中ρσ,ϕσ的第一、第二项均趋于无限大,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有限值条件(即,除了应力集中点以外,弹性体上的应力应为有限值。
),当=0ρ时,必须有0A B ==。
把上述条件代入式(b )中,得/2C q =-。
所以,得应力的解答为-q 0ρϕρϕσστ===。
【4-9】 半平面体表面受有均布水平力q ,试用应力函数2(sin 2)ΦρB φC φ=+求解应力分量(图4-15)。
【解答】(1)相容条件:将应力函数Φ代入相容方程40∇Φ=,显然满足。
(2)由Φ求应力分量表达式=-2sin 222sin 222cos 2B C B C B Cρϕρϕσϕϕσϕϕτϕ⎧+⎪⎪=+⎨⎪=--⎪⎩(3)考察边界条件:注意本题有两个ϕ面,即2πϕ=±,分别为ϕ±面。
在ϕ±面上,应力符号以正面正向、负面负向为正。
因此,有2()0,ϕϕπσ=±= 得0C =; -q 2(),ρϕϕπτ=±= 得2qB =-。
将各系数代入应力分量表达式,得sin 2sin 2cos 2q q q ρϕρϕσϕσϕτϕ⎧=⎪⎪=-⎨⎪=⎪⎩ 【4-14】 设有内半径为r 而外半径为R 的圆筒受内压力q ,试求内半径和外半径的改变量,并求圆筒厚度的改变量。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3化学键课后作业含解析第一册

化学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B)A.氯化氢是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化合物B.氯化氢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氯化氢分子比氯原子和氢原子都稳定D.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对共用电子对解析: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项错误.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C.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解析:构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不一定都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也可以是带电荷的原子团,如NH错误!、SO错误!等;共价化合物是由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但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中也具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必须有离子键,也允许有共价键,故全部以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有作用,不相邻原子之间也有作用,化学键是指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3。
下列数字代表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各组中相应的元素能形成XY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D)A.3和8 B.1和16 C.12和17 D.6和16解析:题干要求有两点:一是形成XY2型;二是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
A、B、C、D分别可形成Li2O(X2Y型离子化合物)、H2S (X2Y型共价化合物)、MgCl2(XY2型离子化合物)、CS2(XY2型共价化合物).4。
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解析:A项,共价键的形成不符合,B项,AlCl3为共价化合物,C项,NH4Cl为离子化合物.5.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B)A.CaCl2B.KOH C.H2O D.HF解析:CaCl2、KOH属于离子化合物,前者只有离子键,后者电子式为K+[错误!错误!错误!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项错误,B项正确;H2O、HF属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无离子键,C、D 两项错误.6. 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B)解析:B项中,H2S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错误!错误!错误! H。
第四章课后作业

(a)(b)图4-2 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第四章课后作业练习一一、判断题(T 或F )1、溶质再分配既受溶质扩散性质的制约,也受液相中的对流强弱等诸种因素的影响。
2、溶质再分配只影响凝固过程溶质宏观及微观分布及最终成分偏析现象,而不影响凝固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也不影响热裂、气孔等凝固缺陷的形成。
3、图4-1所示成分为C 0的合金熔体,实际凝固结束时,其组织中只有单相固溶体。
4、虽然实际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成分不可能完全遵从平衡相图来分配,凝固理论认为,固-液界面处成分C *S 与C *L 的比值在任一瞬时仍符合相应的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 0(处于局部平衡状态)。
这被称为“界面平衡假设”。
5、“平衡凝固”条件下,凝固后零件断面的成分均匀地为C S =C 0。
所以“平衡凝固”开始时晶体析出的成分即为C 0。
6、对于“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前沿不存在溶质富集层,即界面处及其前方的液相成分处处相同。
7、在“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 *S 、C *L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均始终在不断升高。
8、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 “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 *S 、C *L 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始终不断升高。
9、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液相容积很大的“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界面处及其前方液相成分均符合0)'(=∂∂tx C L ,且溶质富集层以外的成分均为C L =C 0。
二、解答题1、图4-2所示,为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
(1) 分别指出图(a )及图(b)各属于哪种溶质再分配情况。
(2) 简述图(b)中C s C S =*、C L L C =*的物理内涵及原因。
初级会计·课后作业·第四章

第四章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应该计入〔〕。
2.以下关于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冲减“发出商品〞科目,增加“库存商品〞科目B.所有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都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C.如果销售退回已发生现金折扣,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D.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应同时扣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方应该在〔〕时确认收入。
4.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下,应在〔〕时确认收入。
5.以下关于收入确认的表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A.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B.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应该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C.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在收到全部货款时确认收入D.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6.甲企业某月销售商品发生商业折扣40万元、现金折扣60万元,该企业上述业务不计入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金额为( )万元。
A.60B.40C.50D.1007. A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产品每件100元〔不含增值税〕,假设客户购置200件以上〔含200件〕产品可给予客户10%的商业折扣。
某客户2021年12月8日购置该企业产品400件,按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假设买卖双方约定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该企业于2021年12月20日收到该笔款项时,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的金额为〔〕元。
A.360B.468C.478.6D.8.甲公司2021年销售商品发生商业折扣100万元,现金折扣200万元,销售折让150万元,其中销售折让为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发生的折让,那么上述业务发生时应该冲减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是〔〕万元。
A.100B.200C.150D.3509.某工业企业以下各项实现的收入中,〔〕不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课后作业解答练习一一、判断题(T 或F )1、T;2、F;3、F;4、T;5、F;6、T;7、T;8、F;9、T; 10、二、问答题 1、答:(1)图(a )及图(b)分别属于“固相无扩散而液相充分混合均匀”及“平衡凝固”溶质再分配情况。
(2)图(b)中: C s C S =∗的物理内涵为:液固界面上刚刚析出的固相成分与固相整体平均成分一致。
从另一角度说,固相不同部位的成分处处相同。
C 的物理内涵为:液固界面上的液相成分与液相整体平均成分一致。
从另一角度说,液相不同部位的成分处处相同。
L L C =∗上述物理内涵的原因在于,在图(b)描述的 “平衡凝固”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固相、液相的成分在凝固过程的任一瞬间(或温度)与平衡相图的固相线、液相线吻合,固相及液相成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均匀化。
2、答:(1)、(2)、(3)、(4)的内容见下图。
C 0C 0 K C 0/K 0X(5)若凝固速度R 突然降低到R 12定值时,在新、旧稳定状态之间,由于<K C ,所以C ∗L C S <C 0。
重新恢复到稳定时,C S 又回到C 。
如右图所示。
03、答:在“液相中部分混合”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由于C 表达式右端分母必然大于平衡分配系数K ∗L ,所以其C ∗值必然小于C /K 000L ,即稳定状态时,其C ∗值小于“液相只有有限扩散”的C ;又因为C = K ∗L L ∗S 0 C ,所以其时C 也小于C ∗L ∗S (“液相只有有限扩散” 稳定状态的C ∗)。
0S 从实际物理过程看,由于“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件下液相无对流存在,而“液相中部分混合”条件下液相有对流作用,界面前沿溶质更易于向前方远处输运,后者的凝固界面前沿液相成分C ∗(溶质富集层最高成分)必然小于前者的值C /K 00L ,界面的固相成分C ∗也因之小于C 。
0S 4、参见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练习二一、判断题(T 或F )1、T;2、T;3、F;4、F;5、T;6、T 二、解答题⎥⎥⎦⎤⎢⎢⎣⎡′−+=−x e K K C x C L D R L 00011)'(,将数据带入分别计算出各处的'x 1、解:(1)根据公式)'(x C L 见下表。
将各处的值带入得到的也在表中。
'x )'(x T L )'(x C L )'()'(x C m T x T L L m L −='x 0 20 40 60 80 100 200 500 600 ,μm,%'(x C L ) 43.0110 2.34801.90361.60571.40601.0549 1.0004 1.0000o )'(x T L ,C654 655.5 656.5 657.1 657.6 657.9 658.4 658.5 658.5(2)根据计算结果,作图如下。
可见,离开界面处,由于液相浓度随距离逐渐降低,液相线温度T )'(x C L 'x ()也逐渐上升。
'x L1.01.52.02.53.03.54.0C L (X ') ,%X ', μmC 0100200300400500600651652653654655656657658659660T ,oCX', μm(3)作图可见,G =80K/mm 时无成分过冷,而G =25K/mm 时出现了成分过冷。
L1L200)1(K K D C m L L −RG L2、解:(1)根据“成分过冷”判别式:, 将数据带入有,<当C =1%时:0(100.4234)/(25)/K 1010m SK S m m μμμ⋅−×−×=(RG L =, 左端项:000)1(K K D C m L L −(/6.05000)6.01132S m K μ×−××()(100.424m S K μ⋅−×==, 左端项:000)1(K K D C m L L −即:RG L,表明在=0处温度梯度G 'x =L 正好与曲线相切,不会出现成分过冷; )'(x T L 000)1(K K D C m L L −)(/6.05000)6.01232S m K μ×−××()(100.824m S K μ⋅−×当C =2%时:==, 0000)1(K K D C m L L −RG L,所以在C =2%时出现成分过冷。
即:<0(2)在上述合金原始成分为C =1%条件下,若分别使R 变大或G 0L 变小,都将出现成分过冷。
3、证:教材中(4-8)为“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溶质再分配条件下“成分过冷”判别式: R G L 000)1(K K D C m L L −<其-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x )0'(==x T T L i )'(x T L )(00C T T =,。
根据图a)有:0000000**0)1()/()(K K C m T C K C m T C C m T T L L S LL i −−=−−=−−=000)1(K K C m T T L i −=−∴ R G L LiD T T −0000)1(K K D C m L L −= ∴< LiD T T −0RG L ,得证。
即: <练习三一、判断题(T 或F )1、T;2、F;3、T;4、F;5、F;6、F ;7、F ;8、T 二、填空题1、在合金其他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若提高R G L /比值或.降低合金成分C 0,合金固溶体结晶形貌变化趋势为:平面晶→胞状晶→柱状树枝晶→内部等轴晶(自由树枝晶)。
2、研究表明,形成胞状晶的成分过冷区宽度约在0.0l~0.1cm 之间。
发展良好的规则胞状晶的横截面往往呈正六边形。
胞状晶往往源于一个晶粒,故胞状晶可认为是一种亚结构。
3、熔体内部的过冷度大于非均质生核最有效衬底大量生核所需的过冷度异T Δ时,将满足内部等轴晶(自由树枝晶)的生长条件。
4、晶体外表面通常为界面能较小的晶面(密排面)。
因此,对于立方晶体的金属固溶体,等轴树枝晶生长过程中,所形成的棱与角的狭面为界面能大的晶面,枝晶生长方向与之垂直;同理,柱状树枝晶主干及二次、三次枝晶的优先生长方向为非密排面的发线方向<100>。
5、合金固溶体的固-液界面若以平面向前推进,该界面从温度角度是一等温面,与 相图上对应于界面液相(*C L )成分的平衡温度相比,界面实际温度要低ΔT k ——凝固进行所需要的动力学过冷度。
6、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称为“外生生长”。
平面生长、胞状生长和柱状树枝晶生长皆属于外生生长。
等轴枝晶在熔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方式则称为“内生生长”。
7、枝晶间距的表达式中,R 与G L 乘积的量纲相当于冷却速度(o C/sec )。
冷却速度大,枝晶间距越小。
8、凝固过程枝晶间距越小,合金的成分偏析程度越小,凝固热裂纹形成倾向越小,显微缩松及夹杂物分布的分散度越大,材料的性能越好。
三、解答题00)1(K K D C m L L −⋅R G L,因此,若工艺因素(R 、G 1、解:(1)成分过冷判别式:<L )不变,降低合金成分C 和/或增大K ,可降低成分过冷程度,使之进行胞状晶生长。
00(2)若合金性质不变,降低G L和/或增大生长速度R,可增大成分过冷程度,促进内部等轴晶“内生生长”。
2、解:作图可知,成分过冷宽度约195μm。
在该成分过冷度下固-液界面为胞状界面'x形态,其晶体前端只可达到为195μm处。
练习四一、填空题1、根据Jackson因子,共晶的两相均为粗糙-粗糙界面的为第Ⅰ类共晶,如:金属-金属相共晶及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共晶,其典型的显微形态是有规则的层片状,或其中有一相为棒状,因此称为“规则共晶”。
2、金属-非金属共晶属于第Ⅱ类共晶体,由于小晶面相(非金属相)晶体长大具有强烈的方向性,且容易发生弯曲和分枝,所得到的组织较为无规则,属于“不规则共晶”。
3、非金属-非金属属于第Ⅲ类共晶体,长大过程两相不再是偶合的方式。
所得到的组织为两相的不规则混合物,也属于“不规则共晶”。
4、规则共晶协同生长机制:生长过程中,两相各向其界面前沿排出另一组元的原子,由于α相前沿富B原子,而β相前沿富A原子,扩散速度正比于溶质的浓度梯度,因此横向扩散速度比纵向大的多。
共晶两相通过横向扩散不断排走界面前沿积累的溶质,且又互相提供对方生长所需的组元,彼此合作,齐头并进地快速向前生长。
这种两相协同生长的方式为典型的共生生长。
5、共晶组织生长中可发生调整而细化。
例如,层片状共晶α相前沿中心处因B原子扩散困难而浓度升高,其聚集程度随生长速度R的增大而更为严重,导致α相在此处推进速度减慢而形成凹坑,凹坑处B原子扩散越发困难。
当B原子浓度升高到足以使β相生核,新的β相片层在原α相中心处形成,因此随R增大片层距减小。
共生区有“对称型共生区”、“非对称型共生区”两种类型,前者的合金两个组元熔点相近、共晶成分点在相图的中间位置附近、两相长大速度基本相同。
后者共生区失去对称性而偏向于高熔点组元一侧。
6、在冷速较快时,有些合金在共晶温度T E以下、共晶点附近一定成分范围内的区域内,可以发生共晶共生生长得到100%的共晶组织,该区域称之为共生区。
7、共晶两相没有共同的生长界面,两相的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彼此分离的,各自以不同的速度独立生长,因而形成的组织没有共生共晶的特征。
这种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离异生长,所形成的组织称离异共晶。
8、规则共晶也可能出现胞状共晶或树枝状共晶形态。
这是由于第三组员在界面前沿形成尺度达数百个层片厚度数量级的富集层,产生成分过冷而引起的。
在界面突出的胞状生长中,共晶两相仍垂直于界面,故两相的层片将会发生弯曲而形成扇形的“集群结构”。
9、规则共晶为层片状还是棒状,主要取决于两相体积的差别,当其中一相的体积分数小于1/π时,则该相倾向于以棒状方式生长。
二、判断题1、F ;2、F ;3、T ;4、F 、5、F ;6、 三、解答题1、答:此说法过于绝对。
因为箭头所示成分的合金熔体在温度降至液相线以下时,由于先共晶α相的析出,其液相成分逐步升高。
在适合的实际凝固条件下,当达到共晶温度以下某温度时,其剩余液相成分有可能进入到虚线所示的共生区(如横向箭头所示),从而发生共生共晶反应,即合金最终凝固组织中存在共晶组织。
此说法的错误在于其分析方法,简单地将表示成分的箭头延伸下来,认为在任何温度都不会与共生区相遇,或略了液相成分随先共晶相的析出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