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断标准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①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周内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
②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③实验室主要检查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
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
核酸检测阳性;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病毒分离阳性;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④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
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
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2、诊断标准:
①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或有流行病学史。
②确诊病例: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
(耿占印供稿)。
流行病学论文

学号:M13505 姓名:孙中涛专业:预防兽医学一、收集和综述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资料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
均为散发病例。
一、病原学特征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任何一对HA和NA均可组合成一个亚型,如HINl、H5N1、H7N9等。
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根据宿主的不同。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avian innuenza,AIV)、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等。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而对于H7亚型的感染人类病例报道只有 H7N2、H7N3、H7N5 和 H7N7 亚型,其中 2003年 H7N7 亚型流感病毒在荷兰造成了 89 人感染,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感染 H7 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
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前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报道过,共发现25株,但是均为LPAI,且无感染人病例。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只含1-2个碱性氨基酸.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则至少含4个碱性氨基酸。
此次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E-I-P-K-G-R-G,仅含赖氨酸(K)和精氨酸(R)两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因此该毒株对禽类而言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致病性不强。
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流行特点分析

染_ 1 I 4 j 。自2 0 1 3年 2月 以 来 ,我 国上 海 市 、安 徽
省 、江苏省 和 浙江 省先 后发 生人 感染 H 7 N 9禽流 感 病例 ;4月份 以来 ,疫 情更 是 播 散 到北 京 市 、河 南
省等 华东 以外 地 区 ,其 中浙 江 省 确 诊 病 例 不 断 增 多 ,发 病 率 上 升 迅 速 。 同 时 ,浙 江 省 的 人 感 染
浙 江预 防医学
2 0 1 3年 1 2月 第2 5卷
第 1 2期
Z h e j i a n g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D e c . 2 0 1 3 , V o l 2 5 , N 。 . 1 2
。3 7・
・
疾 病 预 防与 控制 ・
息 系统 ” 人 感染 H 7 N 9禽 流感病 例个 案 和突 发公 共
卫 生事 件数 据库 ,时 间 为 2 0 1 3年 4月 1日以来 的
2 结
果
所 有人 感染 H 7 N 9禽 流感 监测病 例 、疑 似 病 例及 确
诊 病例 。
2 . 1 基本 情况 截 至 2 0 1 3年 4月 2 4 日,浙江省 累 计报 告人 感 染 H 7 N 9禽 流感 监 测病 例 2 8 0例 ,经实
根据 国家卫 生 与计 划 生育 委员 会
下发的 《 人 感染 H 7 N 9禽 流感 疫 情 防控 方 案》,人
感染 H 7 N 9禽 流感 监 测 病 例 定 义 : ( 1 )发热 ( 腋
下 体 温 ≥3 8℃ ) ; ( 2 )具有肺炎 的影像学特征 ; ( 3 )发 病 早 期 白细 胞 总 数 降 低 或 正 常 ,或 淋 巴细
禽流感生物学特征

禽流感生物学特征
禽流感,也被称为鸟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
以下是禽流感病毒的一些生物学特征:
1. 病原体:
病毒类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属于A型流感病毒,其中H5、H7、H9是与家禽相关的亚型。
2. 抗原变异性:
抗原演变:禽流感病毒的表面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容易发生抗原演变,使得人类和动物难以对抗不断变异的病毒。
3. 宿主范围:
禽类: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包括家禽,如鸡、鸭、鹅等。
哺乳动物:在某些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也可能传播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4.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通过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禽类之间通过飞沫传播是常见的感染方式。
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感染源、污染物或患病的动物也是一种传播途径。
5. 致病性:
变异性致病性: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对鸟类和人类的致病性有所不同,某些亚型可能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6. 潜伏期:
潜伏期短:禽流感病毒通常具有较短的潜伏期,病情发展较快。
7. 症状:
鸟类症状:在家禽中,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导致高死亡率。
人类症状: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症状可变,从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到重症甚至死亡。
8. 预防和控制:
疫苗研发:针对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进行疫苗研发是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手段。
动物卫生措施:通过动物卫生措施,如隔离、检疫、清洁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了解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其传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农业和公共卫生领域。
随着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对其进行监测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特点初步分析

病毒的感染 , 9 例死亡。@2 0 1 3 年2 月_ _ 4月 2 2日 中国 6省市报 道 已有 1 0 4例散发 性人感染 H 7 N 9 禽流感病例 , 其中1 3例康复, 2 1 例死亡。 以上疫情 的不断出现提 示: 新( 突) 发病毒性传染病事件始终 没 有停 息 过 , 一 直是 全 球 性 的 威胁 ; 这 些 新 病 毒 非 常容 易突变 ; 在 面对这些“ 流感” 新病原 的战争 中,
H3 N 2及各 国 当地 的季 节 性流 感病 毒混 杂传 播 。③ 2 0 1 2年 1 O月一 2 0 1 3年 3月发 生 了 l 7例 新 型冠 状
应 尽 早 明确 这 些 病 毒感 染 的潜 伏 期 、 传染期 、 标 本 采集 和检 测 的正确 方 式 , 以及 它们 的临 床症状 谱 。 在 治疗和预 防方面 , 根据 诊治 S A R S 、 H 5 N1 、 H1 N1 的经验来 看 , 越早使 用 抗病毒 治疗 , 预 后越 好。建 议
[ 关键词】 流感病毒 A型, H 7 N 9 亚型; 禽流感; 流行病学; 疾病特征
F o c u s o n e me r g i n g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a n d c o n q u e r i n l f u e n z a A( H7 N9 ) v i r u s
W ANG Yo n g - y i , L I J u n , Z HANG L i n g — x i a
韩 明锋 , 冉献 贵 , 赵 凤德 , 程 国玲 , 申 辉, 王瑞 瑞
[ 摘要】 目的 初步总结人感染 H 7 N 9 禽流感 的特点。方法 利用 目前国家 和各省市卫生部门及国家媒 体网站公 布的人 感染 H 7 N 9禽流感病例的有关资料 , 用描 述性 分析方法 , 总结该病 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结果 人感染 H 7 N 9禽流感传 染 源可 能为携带 H 7 N 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 目前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情 况。 人发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 但是重症患者病情发 展 迅速 , 多在 5 — 7 d出现重症肺 炎 , 病死率较高。用神经 氨酸酶抑制剂早期抗病毒治疗有效 。结 论 人感染 H7 N 9禽流感是人类 新发传染病 , 病情 较凶险。应重视动物和人间疫情防控以及 疾病 的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治疗 。
2024版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

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目录•引言•H7N9禽流感概述•流行病学调查方法•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分析•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防控策略与措施建议PART01引言了解h7n9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和传播途径分析h7n9禽流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探讨h7n9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目的和背景为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预测未来疫情提供数据支持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供参考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PART02H7N9禽流感概述H7N9禽流感病毒特点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节段组成,编码10种以上的蛋白质。
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能力,可能发生抗原性变异和毒力变异。
H7N9禽流感病毒可感染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
病毒类型基因组结构病毒变异宿主范围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少数病例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潜伏期症状表现并发症呼吸道传播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引起感染。
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
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密闭空间内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病毒环境中,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性。
消化道传播垂直传播人际传播PART03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疫情报告,核实和确认病例信息,包括病例数量、时间、地点等。
疫情报告和确认病例调查接触者追踪对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等。
H7N9禽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别

H7N9禽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别H7N9也是一个甲型流感病毒,他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等,跟一般的普通流感也是相似的,那么H7N9感染和普通感冒的感染症状有什么不一样呢?·病因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感冒在临床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两种,都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都以空气中飞沫形式传播,但它们之间是有不同之处的。
普通感冒可以由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而流感的病原体仅为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对人们的影响较小,多为散发在一个单位,也可同时或先后有多人感染发病。
而流感常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会造成地区流行,甚至可引起世界大流行。
普通感冒常常先始于打喷嚏、咽部痛,然后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发热较低,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而流感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出现高热、发冷、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肺炎等其它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人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普通感冒在冬春季节,气候冷暖骤变时,最容易发生。
流感也好发冬春季节,但它同一个地区流感病毒流行有关。
流感往往同时患病人数众多,甚至发生患者死亡。
因此一旦出现流感人群和感染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禽流感不同于人患流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主任李燕婷医师介绍,禽流感就是鸡鸭类“感冒”,主要在禽类中传染,鸡鸭等感染后会产生呼吸、神经等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
因此过去一度把它称为鸡瘟。
其实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H5、H7亚型等)引起的。
禽流感和人患的流行性感冒不同。
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分为三种:A型、B型和C型。
B型和C型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
在鸟类禽类中传播的流感主要是A型,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近年已发现也有禽流感病毒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类的病例。
但至今仍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治疗区别临床症状普通感冒以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为主,有的发热但较低。
n7h9症状

n7h9症状
一、n7h9症状二、h7n9禽流感防治的常识三、怎样预防N7H9禽流感
n7h9症状1、n7h9潜伏期症状
H5N1亚型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呼吸困难肌肉酸痛。
2、n7h9次要症状
次要症状:(消化道的症状)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
有些患者有结膜炎。
患者体温大多持续在39℃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
得了这种疾病,我们整个人都没有精神。
还有就是我们的皮肤会变得十分差。
整个人看起来也特别憔悴的。
所以还是不要轻易的这种病。
还有就是这种病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治疗的。
所以平时按时去医院体检。
这个是最重要的。
3、n7h9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
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
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病程早期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应该是一般的病毒性感冒的症状。
按照一般的感冒治疗试试。
除非是你有禽类的接触史,而且当地有禽流感流行,才考虑禽流感,也就应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并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外界环境导致发病之间的关联进一步了解。
方法分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人感染H7N9病毒流行特征的特点、影响因素。
结果收集我科室6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根据地区分布有3例死亡;根据年龄比较,≥60岁的有45例,≤60岁的有23例;根据性别:男性38例,女性30例;根据职业:离退休人员有22例,农民有26例,其他职业有20例;根据接触禽类史情况:确定与禽类接触史的有14例,剩余为不确定是否有接触史的有54例;根据按月份:3月21例,4月47例;比较发病至入院隔离时间:有33例入院时间明确,当天入院患者有11例,最长在12 d后入院;比较发病时间和检测时间:在进行H7N9检测中,有21例是在4 d内,47例在9 d内。
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经过分析后,未能明确传染和流行特征。
因此,需要对疫情加强监测,对自然、社会因素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nfection with the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and avian influenza H7N9 infection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onset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Method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on the prevalence of H7N9 virus in humans.Results A total of 68 cases of human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 were collected in our department.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re were 3 deaths.According to the age,45 cases wer e≥60 years old and 23 cases were≤60 years old.According to the gender:38 males and 30 females;According to occupations:22 retired workers,26 farmers and 20 occupations in other occupations.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exposure to poultry,there are 14 cases of history of contact with birds and the rest are not sure whether there is history of contact with 54 cases;according to the month:March 21 cases,April 47 cases;comparison of onset to admission isolation time:33 cases of admission time clear,the day admission of patients in 11 cases,the longest in 12 d after admission;comparison of onset time and detection time:in the H7N9 test,21 cases were within 4 d,47 cases within 9 d.Conclusion After analysi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H7N9 avian influenza virus,the infection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clea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epidemic situation and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role of natural and social factors.Key words:Human infection with H7N9 bird flu;Viruse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我国于2013年2月19日发生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并且也是世界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通過调查显示,在活禽市场等地方是导致人受到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1]。
并且H7N9所感染人群的性别、年龄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都较为独特[2]。
所以,在病毒的来源、传播、发病机制等方面的认知是极为缺乏的。
此外,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而新的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不同的甲型病毒的抗原漂移、抗原转换重配,进而导致其他物种受到感染。
由于甲型流感的宿主范围极为广泛,包括的种类较多,所以及时掌握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学特征,对于分子进化规律的意义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本文现对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中2014~2016年所进行治疗的68例人感染H7N9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
1.2调查项目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禽类接触史、发病、入院、检测时间、症状体征、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查看其结果及治愈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本次文中的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若本文中的所有数据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地区分布目前病例多数发生在浙江、上海、江苏等三个城市,有病例57例,占总发病的83.82%,其中有3例死亡,死亡率为4.41%。
2.2年龄分布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7.31±4.06)岁,其中≥60岁的有45例,占66.18%,≤60岁的有23例,占33.82%。
2.3性别分布经过有效统计,男性38例,占总人数的55.88%,女性30例,占总人数的44.12%。
2.4职业分布经过统计,其中离退休人员有22例,占总人数的32.36%;农民有26例,占总人数的38.24%;其他职业有20例,占总人数的29.41%。
2.5接触禽类史情况确定与禽类接触史的有14例,占总人数的20.59%;剩余为不确定是否有接触史的有54例,占总人数的79.41%。
2.6按月份发病情况3月发病21例,发病率为30.88%,4月发病47例,发病率为69.12%。
发病至入院隔离时间:有33例入院时间明确,当天入院患者有11例,最长在12 d后入院。
发病时间和检测时间:在进行H7N9检测中,有21例是在4 d内,47例在9 d内。
症状与体征情况:呼吸道感染为早期表现,主要是以咳嗽、咽喉痛、畏冷、发热等,而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呼吸紧迫综合征、病毒性肺炎症状等。
3讨论3.1环境关系与地区、季节分布分析经过相关资料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发生率最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
主要因素是由于三个省市的环境气候相互连接,在生活、地貌环境上极为相似。
而且,经过农业部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发现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从野鸟中传播出来的,在全球的检测中有25株,而在泸浣苏等地方的家禽中并未发现有该病毒,这也就说明了我国H7N9亚型病毒传染的重要途径来源于候鸟迁徙。
3.2分析年龄、性别分布特点经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該病毒的高发人群主要是在高年龄上,经过研究分析,对于这次疾病起着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这一重要社会因素[3]。
老年人群的早间、晚间的休闲活动方式主要是组队散步,在草地河边或者湖边等地,这样则导致容易接触到野外环境携带的病毒,致使受到感染。
而从结果中看出,男性的感染率相较于女性的感染率较高,有关部门也在支持这一观点[4]。
3.3接触禽类史与职业的分布特点在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容易引发疾病的职业中居于高数的是农民、离退休人员,这也就反映了引发感染与农田活动、户外活动息息相关。
另外,导致人们受到病毒感染的还有与禽类接触,因此,以上所讲均属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5]。
而且,经过农业部门的报道中,对于户外活动容易接触病毒这一观点也给予重要支持[6]。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所提出的“活禽市场是人感染主要来源地”观点有差异,经过分析,导致人感染的途径较多,而活禽市场只是其中之一。
3.4分析发病、入院、检测时间通过研究结果说明,随着我国相关部门对情况的报道、病毒的认识和了解,对以上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处置能力、认识水平均能够有效应对,由于警惕性高、反应快、处置得力,因此,能够快速推进有效措施、检测手段,通过卫生、农林、工商等部门与各级政府领导的共同配合、协助下,全面有效控制疫情疫变化[7]。
3.5自然与社会因素H7N9的引发与自然与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气候的温度、湿度、雨水等因素都是发病季节性与地区特征性的主要表现。
病毒的最佳生存场所就是沼泽地、绿化早地、潮湿农场等地方。
而自然因素是由于老年人群的生活习惯、活动场所、生活周围环境等地,从而导致病毒的感染容易引发。
参考文献:[1]孙海燕,童海江,崔大伟.2013至2015年浙江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蛋白关键位点分子特征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04):330.[2]李宗,张勇,李熠,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4,37(01):25.[3]虞竹溪,徐颖,陈鸣,等.人感染H7N9 禽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06):636.[4]柴程良,陈恩富,陈直平,等.浙江省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5):443-445.[5]李鹏媛,徐浩,顾豪高,等.中国大陆H7N9 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分子进化[J].中山大学学报,2014,35(06):932.[6]陈恩富,柴程良,孙继民,等.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5):625-627.[7]晁湘琴.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策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