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和印度

合集下载

南亚与印度

南亚与印度

季风环流2.swf
性 质 影响地 成 因 区 冬 偏 西北风 东亚 季 北 海陆热力差异 低温干燥, 风 风 东北风 南亚 风力强劲。 夏 偏 东南风 东亚 季 南 风 风 西南风 南亚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 高温湿润, 夏季多雨。 季节性移动
南亚气候
【思考】
从纬度位置看,南亚大 部分地区应属于热以及亚 热带气候,但实际上南亚地 区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偏 高,热带气候占了大部分面 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世界地理
南亚与印度
世界分区(13个)
南亚与印度的考点
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南亚的人口问题 印度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 印度的资源与工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分布 印度的农业地域类型和“绿色革命” 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原因
位置和范围
70°
80°
90°
不丹
克什米尔
30°


孟加拉国
20°
阿 拉 伯 海
马 尔 代 夫
孟加拉湾
斯里兰卡
10°
南亚的地形分为三 部分: 北部 :喜马拉雅
山地
中部 :印度河-恒河
平原
南部 :德干高原 (东、西两侧为东 西高止山)
1、东亚季风是 比较东亚与南亚 海陆热力差异造 成的; 的季风: 2、南亚冬季风 1、东亚季风的成 是源于蒙古高原, 因是什么? 夏季的西南风是 2、南亚季风的成 来源于印度洋上 因与东亚相比 北移的东南信风; 有何异同? 3、季风的主要 成因是海陆热力 3、请总结季风环 差异,气压带风 流的成因有哪 带移动也是重要 些。 原因。
由于南亚北部有高 大的山脉屏障,阻挡了 北方冷空气,所以气温 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 高。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2、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3、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 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 多.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终年高温,一年 分热季、凉季和雨季三季。
10—5月南亚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降 水少,形成旱季。其中10—2月气温较低,形成凉 季;3—5月气温较高,形成热季。
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
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
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4.地质——多火山、地震
①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平坦, 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小。 ④受季风活动的影响,降水集中 在夏季。
(4)南亚季风气候引起的水旱灾害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原因: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
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水灾。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水系特征 河网密布、支流多、河道弯曲
成 因 人为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河床抬高)
原因
河道占用 (河湖面积缩小, 调蓄洪水能力减弱)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特殊性(一):
凉季:10月—次年2月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 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凉季 热季 雨季 凉季
1、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
①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 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 坡,多地形雨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优秀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

2. 掌握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南亚及印度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难点:1. 印度的地理特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地图:南亚地区地图、印度地图。

2. 图片:南亚地区风光、印度名胜古迹等。

3.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

4.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南亚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印度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引导学生掌握印度的地理特点。

4. 分析印度的人口分布,让学生了解印度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5. 讲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佛教等,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

6. 讲解印度的历史文化,如古印度文明、莫卧儿帝国等,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历史发展。

7. 课堂互动: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和图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南亚和印度的认识。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南亚地区地图,标注印度的主要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南亚地区风光和印度文化的纪录片,增强学生对南亚与印度的直观认识。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

悠久历史传承和灿烂文化遗产
古老的印度文明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如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建筑和艺
术。
丰富的历史遗迹
南亚地区遍布着众多历史遗迹,如 印度的泰姬陵、恒河文明遗址等, 见证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 文化。
多样的民族和语言
南亚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多样,包 括印地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等, 展现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日益密切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南亚地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印度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 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Chapter
总体经济水平及产业结构
南亚地区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但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 逐渐显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服务业和工业 逐渐崛起。近年来,信息技术、旅游、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比较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均居领先地位。其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
信息技术、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输标02入题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服 务业增长迅速,尤其是电信、金融等领域。
01
03
斯里兰卡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 一。此外,斯里兰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
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多元,主要宗教有 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
02
印度地理环境
Chapter
地形地貌特征

南亚与印度

南亚与印度


) B.棉花、黄麻、茶叶 D.甘蔗、茶叶、大豆


读图,回答第3~4题。 3.图中的古老高原的名称及所对应的矿产是( A巴西高原——铁、锰 B德干高原——煤、石油、铁 C德干高原——煤、铁、锰 D.青藏高原——盐、石油、铅锌

4.图示范围的地势特点是( ) A.东北高西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4、注重相关人才的教育培养
5、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
南亚和印度
小 结
三类国家 三个亿国 三 大 宗 教 三 大 地 形 三



河 流
气 候
三 大 经 济 作 物
实战演练: 1.亚洲计算机软件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巴基斯坦 D.哈萨克斯坦

2.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A.棉花、水稻、茶叶 C.茶叶、甘蔗、小麦
达卡


临海国: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人口均超过一亿)
斯 里 马 尔 科伦坡 兰 卡 代马累 夫
岛国: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二、南亚地形与河流
阿富汗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雅鲁藏布江
三大地形
1、地形
北部:
恒 河 平 原
喜马拉雅山
中部:

度 德 干 高 原
半岛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河平原 恒河平原
南部:

第五节 南亚和印度
考点: 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2.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3.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4.南亚的人口问题。 5.印度的工农业类型及分布。 6.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南亚和印度

(完整版)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

(完整版)世界地理分区:南亚和印度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思考
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冬季南亚地区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东北风影 响,形成旱季;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形成 雨季。 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的成因是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与旱季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10°N~30°N, 70°E~90°E,热带和北温带, 板块位置: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
亡边界
2、范围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1988年8月20日: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发生里氏6.6级地震,造成至少 1450人死亡。 1991年10月19日:印度北部发生烈度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 2000人丧生。 1993年9月30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拉杜尔发生烈度6.0级地震,导 致1万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1997年5月22日: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发生地震,43人死亡,1000 人受伤。 1999年4月23日:地处北方邦喜马拉雅山的杰莫利发生里氏6.8级地 震,110人死亡,300人受伤。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者逾 8.6万人
喜马拉雅山 恒 河(印) 南坡(印度)
孟加拉湾
900E
➢下游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 后,流入孟加拉湾 ,大部分
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 国
3、河流 思考 3.印度河、恒河补给有何不同?
印度河
高山冰雪融水 为主

南亚和印度资料.

南亚和印度资料.

佛教
斯里兰卡
3.三大宗教 印 度 教 伊斯兰教
印度、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4. 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
5.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人口都超过1亿 6、( )是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二语言。
六、南亚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
1988年8月20日: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发生里氏6.6级地震,造成至少 1450人死亡。 1991年10月19日:印度北部发生烈度7.0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 2000人丧生。 1993年9月30日: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拉杜尔发生烈度6.0级地震,导 致1万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1997年5月22日: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发生地震,43人死亡,1000人 受伤。 1999年4月23日:地处北方邦喜马拉雅山的杰莫利发生里氏6.8级地 震,110人死亡,300人受伤。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死者逾8.6 万人
二、地形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 原; 南部德干高原,沿海 是东、西高止山
2、地势特征:
北部地表崎岖,起伏 大; 中部地势平坦; 南部高原较平坦,西 部略高,东部略低。
三、气候
1、主要类型与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 分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 部印度河流域;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 都库什山脉等。
②空间分布: 西高止山的濒海一侧和北部山地的南坡为迎风坡,
多地形雨。如乞拉朋齐(世界雨极)
世界绝对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阿萨姆 邦的一个村庄——乞拉朋齐,1861年出现了年降雨 量20447毫米的高纪录。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 降雨量达24461毫米。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 现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成为世界“雨极”。

南亚及印度地理知识点

南亚及印度地理知识点

南亚及印度地理知识点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南亚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欢迎大家踊跃阅读!(1)悠久的历史边线范围:坐落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坐落于10°n~30°n 之间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绣、巴与我国相连)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居多;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居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居多。

居民为白色人种(2)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转化成孟加拉湾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西南季风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之原始森林遭到毁坏构成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地形地貌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的大陆部分被称为“南亚次大陆”。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它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而“南亚”则是由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的。

北部为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低地,而南部则是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

南亚地区界线显著,年长的褶皱山脉(例如西北部的苏来曼山脉,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巴达上开山脉和阿拉干活山脉等),紧紧围绕在半岛的北面,南临大海。

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变成。

印度河来源于我国西藏,流经南亚西部干旱地区,转化成阿拉伯海;恒河来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转化成孟加拉湾,河口存有恒河三角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升高;
10 (月) 0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③、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 少,天气晴朗,对太阳削弱少,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
④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 印度半岛沿海多,内陆少
a.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 西侧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b.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 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大的东、西高止 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进入。 c.为何这部分降水也较多? 夏季西南季风受喜马拉雅山阻挡后产生一支 气流沿其南坡向西北运动;地形抬升。
10 (月) 0 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30 1
4
7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1)气候特征: (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
旱季后期(3至5月),气温迅速升高,半岛内部可达45℃以上;
(2)成因

北回归线

南亚一月季风
1月份:东北季风
冷干
赤道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亚欧大陆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在南亚地区偏转成 东北 风,为旱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是 。
需水、肥、热量大,气候温暖, 降水量大
甘蔗 主要分布在恒河
根据印度的气候特征和人口特征,阅读教材并分析 探究: 1、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解 决 措 施
北部兴 修水利 南部修建 贮水池
受西南季风强弱 变化影响,降水 年际变化大
人口众多,粮 食需求量大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著名经济作物--- 茶叶、黄麻、棉花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棉花的耐旱能 力较强,分布 在少雨的地区; 棉花黑土
棉 德干高原 花 西北部
东北部低 茶 山丘陵
茶叶
茶树适宜生长 在降水多、且 排水好的坡地
黄麻适宜分布 在低湿的地区
棉花
黄麻
黄 麻
恒河三 角洲
笔记: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尼泊尔 印度 不丹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印度有祖先变牛的说法
人种:以白人为主
纱丽-印度传统服饰
四、南亚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严重:地震、滑坡、泥石流 2、旱涝灾害频发
3、孟加拉国多受热带风暴、飓风袭击
分析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⑴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水流 速度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夏秋多飓风活动; ⑶水文: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河流经入海,水网密布;6—9月 的雨季,孟加拉湾潮水上涨,多风暴潮; ⑷植被: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
南亚和印度
知考纲
明考向
1.南亚次大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2.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3.南亚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4.南亚的人口问题。 5.印度的工农业类型及分布。 6.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
1、位置和范围
30°N
23°26′N
10°N
(1)经纬度位置:10°N-35°N,60°E-97°E 大部分位于 热带和亚热带带
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降水季节变化,且因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
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也很大,所以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思考:南亚的西南季风对农业有何影响?
(6)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早到迟退 西南季风
降水多,洪涝
持续长,势力强
迟到早退 持续短,势力弱 降水少,干旱
流经 国家 注入地
中国、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印度、
中国、印度、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恒河下游
700E
900E
补给 类型
高山冰 雪融水
降水 补给
高山冰雪 融水、降 水补给
思考:印度河有哪些主要的 补给类型,汛期在什么季节? 上游水量比下游大还是小? 冰川融水及雨水补给
夏汛
大(下游为沙漠,蒸发 下渗及灌溉用水量大)
孟加拉国


达卡
东 南 亚
斯里兰卡
尼泊尔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__ _ 的交界处
马尔代夫
马累
科伦坡
思 考
南亚次大陆
≠ 南亚
喜马拉雅山脉以南 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
南亚次大陆:范围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尼泊尔、
不丹等五国,斯里兰 卡,马尔代夫等岛国 不在其内。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特征
三大气候区:
①热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
②热带沙漠气候
(西北部印度河平原)
③高原山地气候
(北部高山: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兴都库什山脉)
特殊: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尔代夫群岛 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①热带季风气候
30
20
气温(0C)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10
0
400
300
-10
-20
200
100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泰姬陵的主人公

穆 莫 泰 姬 玛 哈 尔
·

印度国宝级美女大学生
印度人用餐
思考:
三、印度的农业
印度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业大国有哪些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耕地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印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什么?
(二)主要农作物 (三)农作物分布
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茶叶、黄麻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农 作 物 水 稻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水稻需水量大, 分布在降水丰 富的平原地区
东北部、 半岛沿海
小 麦
德干高原 西北部、 恒河上游 地区
小麦的耐旱能 力较强,分布 在少雨的地区
北部有高大的山脉屏障, 阻挡了北方冷空气,所以气温 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高。
想一想
(3)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 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30 20 10 0
气0 200 100
-10
①、东北季风减弱,难以越过 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20 -30 1 4 7
3、板块位置
地处印度洋板块
北部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 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消亡边界,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二、国家与范围
西 范围:7国 亚
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
伊斯兰堡 新德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加德满都 廷布
尼泊尔
不丹
南亚的三类国家: 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 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几个? 4个—巴、印、尼、不丹
一、地形地势
北中南三大地形区
①北部 喜马拉雅山地 (地势高,地表崎岖,起伏大)
②中部 印度河-恒河平原
(地势低平) ③南部 德干高原、沿海是东、西高止山
(高原起伏较和缓,西 部略高,东部略低。 )
西高止山
德 干 高 原
东高止山
孟买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特征
2、气 候 特 征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一)农业生产优势条件
1、耕地面积广大,地形平坦 2、土壤肥沃 3、季风气候影响,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4、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能满足精耕细作需要 农耕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5、
不利条件有哪些呢?
自然条件:南亚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旱涝灾害频发 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水平低 该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过快,使人均产量不足
乞拉朋齐: 1861年年降雨量20447毫米。 1890年8月到1891年7月,降雨 量达24461毫米。 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出现 26461.2毫米的最高纪录。
(5)乞拉朋齐有“世界 雨极”之称, 分析原因?
原因:(1)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水汽充沛; (2)当地离海近,水汽消耗少。 (3)北部山地高大,位于山脉迎风坡多地形雨;
700E
流经 国家
注入地
900E
补给 类型
高山冰 雪融水
降水 补给
高山冰雪、 降水融水
思考:恒河的水文特征?
3、河

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 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3、河 流
印度河
印度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 拉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
发源地
中国西藏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 (狮泉河) 北侧(雅鲁 南坡 冈底斯山 藏布江)
地势高峻!
二、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特征
印度河
3、河 流
印度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 拉河
恒河
发源地
中国西藏 喜马拉雅山 (狮泉河) 喜马拉雅山 北侧(雅鲁 南坡 冈底斯山 藏布江) 中国、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印度、 中国、印度、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 孟加拉湾 恒河下游
2、气 候 特 征

北回归线

南亚七月季风
7月份:西南季风 湿热
赤道
东南信风
每年6月到9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气压带、风带也随 之北移,赤道以南的 东南信 风越过赤道偏转成南亚的 西南 风, 降水丰富,为雨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成因是 。
想一想
从纬度位置看,南亚大部分地 区应属于热带以及亚热带气候, 但实际上南亚地区冬季比同纬 度其它地区温度偏高,热带气 候占了绝大部分,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