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浙美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教学设计(表格式)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 上册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纹样的基本特征,感受纹样的造型美、色彩美、寓意美和形式美。
2.能用平板、绘画、剪纸、版画等形式设计寓意吉祥的民族纹样并用它美化生活。
3.感受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美化生活的意识。
(五)读纹样——我是文化宣传员(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纹样设计和生活创意,并向大家展示和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同学之间互评,教师点评结合。
2.学生活动:欣赏同伴的作品,阐述自己的设计心得,自评和对他人评价。
【设计意图】运用民族纹样设计生活物品,并进行设计理念的解说和分享,让学生感知纹样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纹样融入新时代设计,继续美化我们的生活。
石榴纹:民族纹样中的石榴纹也表示了苗族人追求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花草纹和几何纹:在民族纹样中几何纹和花草纹图案生动形象,造型概括流畅,对称和谐精美,充满了乡土气息。
(2)美在色彩搭配——色彩鲜艳,喜庆热闹
苗族的盛装以刺绣为主,刺绣中多以红色、绿色、黄色、紫色、蓝色等对比色为主,辅以其他颜色,而且花纹稠密,色彩更显艳丽浓烈、富丽堂皇。苗族人追求色彩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喜欢用强烈的对比色,但是在色彩的安排上采用细碎均匀的小面积,使色彩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
1.教师活动: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有故事的衣服,这是刘老师在贵州支教的时候当地一位苗族姑娘的盛装!
2.学生活动:哇!她们的服装造型好特别,和我们穿得不一样!为什么她们的衣服上有这么多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呢?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案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学目标:1. 了解民族纹样的定义和作用;2. 探索生活中的不同民族纹样;3. 学习如何设计和绘制简单的民族纹样。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民族纹样的材料;2. 白板、彩色粉笔或幻灯片投影仪;3. 美术用品,如彩色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民族纹样的概念,并解释其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展示一些不同民族纹样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民族纹样的兴趣。
探索不同民族纹样:3. 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民族纹样进行研究;4.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民族纹样,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或其他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记录下他们所了解到的民族纹样的特点、历史和文化背景。
分享和讨论:5.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民族纹样,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6. 全班共同讨论不同民族纹样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设计和绘制民族纹样: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和绘制简单的民族纹样;8. 提供美术用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并绘制一个简单的民族纹样;9. 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彩色铅笔、彩色纸剪纸等不同材料进行绘制。
展示和评价:10.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绘制的民族纹样作品,并向全班解释其设计理念和灵感来源;11. 全班共同评价和讨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课堂延伸活动:12. 邀请学生在家中或社区寻找更多的民族纹样,并与同学分享;1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不同民族纹样的运用,增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民族纹样的理解和认识的口头表达;2. 学生设计和绘制的民族纹样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教学扩展:1. 邀请当地的民族文化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民族纹样的认识;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了解更多关于民族纹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民族纹样,生活中的文化传承。
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纹样无处不在,它们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服饰、建筑、工
艺品甚至日常用品中。
这些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民族纹样是一种特定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每一个
纹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它们代表着民族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纹样,我们可以窥探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世界。
在服饰方面,民族纹样常常出现在传统服饰中。
比如中国的汉服、藏服、蒙古
服等,都以独特的纹样装饰,展现出各自民族的风采和魅力。
这些纹样不仅美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扬。
在建筑和工艺品中,民族纹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中国的古建筑中常常出现的螭首、凤凰、云纹等,都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纹样,它们不仅美化了建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工艺品中,民族纹样更是发挥了无限的创意和想象,比如蒙古族的刺绣、藏族的唐卡等,都以独特的纹样展现出民族的艺术魅力。
民族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它们承载着民族的
历史和传统,传达着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民族纹样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珍惜和传承民族纹样,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闪耀。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纹样,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材通过图片展示、文字介绍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纹样的特点、意义和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对于民族纹样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充满热情,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纹样,认识纹样的特点、意义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民族纹样的特点、意义和应用。
2.难点:能够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体现个人的独特见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纹样图片,直观地展示纹样的特点和应用;同时,采用分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民族纹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的新知识:介绍各民族纹样的特点、意义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纹样的基础知识。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纹样的规律,然后进行实践活动,亲自动手制作纹样。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各民族纹样的特点、意义和应用,以及实践活动的要求。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民族纹(课件)

美在构图饱满——对称和谐,形态自然。 美在自由组合——不同形态的物象自由组合,情趣盎然。
美在一针一线,一笔一画皆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温度。
思考:如何让美丽的民族纹样 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
白族刺绣小围兜
白族扎染方巾彝族刺绣肚兜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试一试: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利用平板 电脑进行一个再创作,设计一件或者一系列作品参加我们班级的 “文博会”。
第5课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穿在身上的史诗”
你们是怎么理解?
“穿在身上的史诗”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漂亮?
生活中的民族 纹样
轻轻的摸一摸,仔细的看一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
·苗绣
·蜡染
美在纹样造型——夸张生动,种类丰富,寓意吉祥。 美在色彩搭配——色彩鲜艳明快,爽朗炽热。
五年级美术第5课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课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第5课 生活中 的民族纹样
计、制作: 应爱娜 姚玉明
美在变化与统一
白族刺绣小围兜
猜一猜:这个小围兜为谁设计?美在 哪里?
小围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动物纹样 植物纹样
局部对称 【
适合纹样
01
彝族刺绣肚兜
02
看一看: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
03
美在对比与调和
找一找: 这个蓝底白花的图案中有哪些植 物和动物? 想一想: 美观的图案有什么寓意?
石榴——多子多福 喜鹊——吉祥
猫——耄耋富贵(民间有
将猫、蝶和牡丹组合在一起, 称为“耄耋富贵”,作为对 长寿和富足的祝福)
民族纹样在生活 中的应用。
民族纹样在生 活中的应用。请你选择自己 喜欢的民族图 案来试着画一 画纹样。
肚兜上有什么纹样?
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选用哪些颜色搭配的?有什么寓 意?
04
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
中间——人物纹样、花、草纹样。
周围——连续花草纹。
红色象征热情、豪放。
黑色象征严肃、尊贵。
黄色象征和平、亲切。
美在对称与平 衡
01. 白族扎染方巾 02. 想一想: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 03. 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04. 用什么颜色搭配的? 05. 本图案是圆形放射的骨式,主要由几何纹和花草纹组成。 06. 典雅的蓝底白花源于植物染料蓝草的应用。
学生作品赏析 这两件作品美在哪里?
学生作品赏析: 变中求整,平中求奇
作业要求:
试一试: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画民族 纹样的本领,设计并装饰在平面的 图形中,美化生活物品。
拓展:民族纹样在 生活中的应用。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浙美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五课《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认识民族纹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民族纹样的创作和设计,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纹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民族纹样的创作和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 通过对民族纹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 民族纹样的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和掌握。
2. 民族纹样创作和设计的技巧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纸、剪刀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民族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民族纹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民族纹样有初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民族纹样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创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民族纹样的创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2. 副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53. 内容:民族纹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民族纹样的创作和设计技巧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民族纹样的作品。
2. 让学生收集一些民族纹样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民族纹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民族纹样的创作和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纹样,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如汉族的云纹、回族的缠头纹、藏族的八宝图案等。
这些纹样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图案和纹样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民族纹样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纹样,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和评述民族纹样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各民族纹样的特点和寓意。
2.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民族纹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纹样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各民族纹样的寓意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纹样文化。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纹样的看法和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民族纹样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图片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民族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族纹样的美。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纹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各民族纹样的寓意和创作方法,如汉族的云纹代表吉祥如意,回族的缠头纹象征团结等。
同时,展示各民族纹样的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纹样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纹样的看法和创作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对比中悟出民族纹样的美——《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学设计(温州开发区)一、本案特色民族纹样,在我们生活中逐渐被潮流的卡通、漫画、动画形象所代替,出现的并不多。
如果让五年级的学生让他去了解民族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可能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何去发现民族纹样的纹样特征、设计独特魅力却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本案第一特色:采用“画——赏——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让孩子们在“看”中学,在“画”中创新,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艺术课的主体。
本案第二特色:采用“二次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学,放手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民族纹样刺绣、蜡染等不同方法作品,设置悬疑,让学生认识民族纹样由繁到简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方式的变化,让学生学会设计源于生活,敢于通过认知水平的提高,不断的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产生摩擦,迸发“创新花火”。
设计个性的民族纹样,美化生活。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知识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纹样的特征,但是对于民族纹样了解甚少,不能直观的通过简单的图片欣赏与引导就能了解民族纹样的特征。
但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与众不同的意趣。
所以本课教学着重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从学生已有知识上,深入认识生活中的民族纹样内容美、形式美等特征,引导学生从形的特征,形的组合、形的方向等方面欣赏民族纹样的简约之美。
三、学习目标: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民族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民族纹样内容美、形式美。
2、学习民族纹样的基本特征、规律,运用民族纹样的元素进行设计练习。
3、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纹样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民族艺术,传承传统的民族艺术。
重点:学习民族纹样的内容美、形式美,以及基本的设计规律。
难点:运用民族纹样的元素,大胆有创意地设计一件生活用品。
四、教学学具准备:(学生)铅画纸、铅笔、橡皮擦、黑色中性水笔一支、马克笔、剪刀。
(教师)清代苗族刺绣一件,范作、PPT、50张15cm*15cm正方形纸、铅画纸、铅笔、马克笔、剪刀。
五、教学设计(一)、巧设情景,激发兴趣1、师问:(出示图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块布,想请你们帮我设计一下,有哪位小设计师愿意帮助我,将它变美?怎样变美?我们大家试一试,比一比,谁能够用3分钟的时间,将这张方形纸(布的代替品)装扮漂亮?”师略评图1 图22、师问:“我们看看设计师运用美的方式去装饰这块布?”(出示实物反面如图二:清代苗族刺绣一件,)美吗?说说当你第一眼看到它时有怎样的感觉?生说师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生活民族纹样,学做一个传统的民族小设计师,为我们的生活中装点色彩。
揭题(板书——《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儿童的认知组织里建立起内在的动机是首要的。
“画”开头的挑战作业,可以激活学生课堂的兴趣,能以快、准方式引导学生轻松地步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通过第一次作业,使我们直接了解学生的“现状”,有效的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对比、思考、谈论,大胆的说出自己对这件清代苗族刺绣的第一眼感觉:色彩鲜艳、纹样多样等等。
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欣赏与讨论中,运用“已有经验”去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所以儿童在欣赏作品时,需要尊重并抓住儿童的直觉认识,就可有的发矢地将儿童由对“民族纹样”外在直观形象的兴趣,提升到对“民族纹样”所透视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围绕要点,扣紧重点认识传统纹样的内容美、形式美、方法美等特征1、师问:(出示图3彝族刺绣肚兜)“赏一赏,说一说它的名字?”“它跟我们平时见过的肚兜有什么区别?”生答师总结:内容、方法、色彩、纹样不同。
图3 图4(1)、师问:“色彩有什么独特之处呢?”生答师总结:色彩丰富,主要有三种颜色:红色表示热情、豪放;黑色表示严肃、尊贵;黄色表示和平、亲切。
(2)、师问:“纹样有哪些特征呢?”生答师总结:人物、植物纹样组成,看似“繁琐”。
(板书:繁)(3)、师问;“这些纹样组织在画面上有什么规律呢?”生答师总结:中间是直立对称式,四周有大小适中的图案围绕,显得对称与平衡,统一与变化。
(板书:对称与平衡、统一与变化)2、师问:(出示图4白族刺绣小围兜)“这是什么?生答。
师问:“比一比,说一说它与肚兜纹样设计有什么不同?”生答师总结:内容不同——动物纹样,纹样造型设计比较概括、简单构图局部对称,显得均匀与和谐。
(板书:均匀与和谐)3、师问:(1)“找一找,图3和图4有什么相同的纹样”生答——牡丹(2)“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纹样装饰?”(同步出现局部图)如下图:师总结:民族纹样——不同的花卉装饰都有不同的寓意,如牡丹花表示“富贵”、莲花表示“吉祥如意”等等。
4、师问:(出示图5苗族蜡染)“比一比,说一说,这件作品与前面的两幅刺绣作品,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回答(1)、从色彩上去分析有什么变化?(2)、从纹样上去观察你发现了哪些纹样?(3)、从制作方式、构图上有什么不同?生答师总结:颜色蓝底白纹、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构图全局(4)师问:“想想,内容上有什有什么特殊寓意?”师总结:民族纹样内容广泛,取自动物、人物、植物、花卉等图5来装饰不同的物品。
这些单个与多个不同事物组合,寓意也就不同。
石榴——多子多福喜鹊——吉祥猫——耄耋富贵(民间有将猫、蝶和牡丹组合在一起,称为“耄耋富贵”,作为对长寿和富足的祝福)。
5、师问:(出示图6白族扎染方巾)“这张与图三苗族蜡染有什么不同?”生答师总结:内容不同——纹样简单重复与调理(简单几何与花草纹样重复组成)(板书:重复与条理)设计不同——对称6、师问:“欣赏这么多民族作品,我们来总结一下他有哪些特征?”生答师总结:生活中的民族纹样作品通过不同的不同的方法体现民族纹样的图6内容美、形式美、方法多样。
(板书:内容美、形式美)但是这些纹样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源于实物而非写实自然的变形纹样。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传统艺术形式,美化他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从感知为基础,有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的一种活动过程。
当一件“似曾相识”的民族纹样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时,通过作品的对比讨论,牵引出许多“问号”,而这些问号层层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本课欣赏内容相互发生联系、作用时,才能使学生认知得到不断地深化。
(三)、设问质疑,突破难点生活中民族纹样的设计特征:概括、夸张、变形、大小、方向。
1、师问:(出示图7、8)“想一想、找一找,这些传统的民族纹样在我们生活中发生了怎样变化?”生答师出示(图9、10、11)(1)、从纹样的造型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2)、从构图设计的角度思考,有什么区别?生答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师总结:纹样概括、简单(板书:简)重复组织连续纹样构图:局部设计(注意物体色彩、纹样搭配,适应我们的周边环境)2、师问:(出示图10“和谐中华,多彩贵州”图片)“这张图片与图9、10作品相比,它的纹样设计发生哪些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回答问题:(如下图10)(1)、从纹样造型设计角度出发,有什么新颖之处?(2)、从纹样的组织角度出发,有哪些巧妙的地方?生答云勾纹云头纹图10师总结: 变形的三角形与云头纹进行组合一个单独纹样(板书:单独纹样),通过变形、大小、方向等变化组合而成。
(板书:变形、大小、方向等)背景图为云勾纹样,显得简单、概括富有创意。
(3)、“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民族作为主题图案,它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呢?”生答师总结:有登青云而直上的寓意,3、师问:“思考:如何让我们把民族纹样运用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为一件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你会怎么设计?”生答师总结:民族纹样的美,不在于复制原本的面貌,它的美在于如何大胆地创新,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它可以通过单一纹样形状、大小、方向变化,进行巧妙的设计,美化我们的生活。
4、师问:想知道我是怎样运用民族纹样元素来设计生活中一件用品。
设计要点:(1)、纹样选择:(结合传统纹样如图11,创新图如图12)(2)、起稿定构图(注意纹样的大小、位置、方向摆放)(3)、色彩搭配:红黄蓝等色彩巧妙搭配,注意冷暖对比图11 图12 5、师问:“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我们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设计的?(出示图11、12、13、14)比比说说你最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生答图11 图12 图13 图14师总结:民族纹样设计不管从内容、形式上都发生变化,从繁到简的简约之美,让民族纹样变得更加魅力。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经典范例启示、鼓励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民族纹样的魅力,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为自己设计所用。
并通过学生对同龄人的作品评价,可以让教师直接反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教师的如何更有效地示范提供更好的空间。
(四)、学生创作,释放个性师问:“请同学们围绕传承传统艺术形式,试试有个性运用民族纹样的元素为一件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要求:构图巧妙纹样设计新颖色彩搭配合理【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能让学生在学习初步认识中体验民族纹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不仅让教师直接通过学生的二次作业,反馈自己的课堂成效,而且拉进师生的关系,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创作上遇到的困难并帮助与指导。
(五)、展示作品,多元评价生生评:你喜欢这件作品吗?为什么?自评:说说你这样画得理由?你满意你的作品吗?说说理由?师评:以鼓励评价为主,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将重点放在学生对民族纹样的内容美、形式美,以及基本的设计规律与规律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作激情;同时鼓励学生在原来的设计画面上进行巧妙的借鉴优秀的民族纹样来加深自己作品的传统性等方面激励学生,在传统中创造自己的个性艺术!(六)、趣味拓展,深度发展师问:“这样的画面,让你产生创新的灵感吗?我们不妨说说,这些民族纹样还可以变成哪些作品?”(同步将学生的作品根据色彩、纹样、构图不同进行归类与拼组。
)教师将准备的不同造型的空心生活用品套上去,让学生欣赏不同艺术美感。
【设计意图】这种游戏似的套图,启示、鼓励学生自己独到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不同的美。
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传承传统美的艺术,而且可以为生活创造更多美的艺术。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民族纹样繁——简内容美对称与平衡变形形式美统一与变化单独纹样大小均匀与和谐方向条理与重复等等构图全局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