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上非课标篇目十九、干将莫邪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上非课标篇目十九、干将莫邪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上非课标篇目十九、干将莫邪

十九、干将莫邪

干宝

【原文】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译文】

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给楚王铸造宝剑,三年才铸成。楚王生气了,想杀死他们。宝剑有雌雄二剑,当时干将的妻子身怀有孕,将要分娩,干将对妻子莫邪说:“我替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会生气,我去见他,他一定会杀我。你如果生的是男孩,长大了,就告诉他:‘出门望着南山,看见一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就在那树的背上。’”于是干将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非常生气,叫人仔细察看,说:“宝剑共有两把,一把雄剑,一把雌剑,雌剑送来了,雄剑还没有送来。”楚王发怒了,立即杀死了干将。

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他长大了,他就问母亲:“我的父亲在哪里?”他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离家时嘱咐我:‘告诉我儿子:出门望着南山,看见一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就在那树的背上。’”于是儿子走出门来,向南望,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有一根松木檐柱,立在石砥上面。儿子便用斧头劈破松柱的背,得到了宝剑。他日思夜想,要向楚王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男孩,两条眉毛之间宽一尺,说要报仇。楚王就悬赏千金捉拿他。男孩听到消息,急忙逃走,躲进深山,他一边走着一边悲哀地唱歌。有一个侠客遇见他,问他:“你年纪还小,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男孩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要向他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要你的脑袋,把你的宝剑和脑袋拿来,我为你报仇。”男孩说:“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头,两只手捧着头和宝剑交给侠客,身子僵硬地站立着。侠客说:“我不会辜负你。”于是男孩的尸体才倒下去。

侠客带着人头去见楚王,楚王十分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颅,应当用大汤锅来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话去做。男孩的头煮了三天三夜,没有煮烂,头在滚水中跳出水面,瞪着眼睛,充满愤怒。侠客说:“这个小孩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汤锅边去察看,这样一定能够煮烂。”楚王就走到汤锅边上去看。侠客用宝剑向楚王的头砍去,楚王的脑袋随即掉进滚水中。侠客也挥剑砍断自己的头,他的头也掉进滚水中。三颗人头都煮得稀烂,无法分别出是谁的人头。于是,只好把那锅里的汤肉分成三份埋葬。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对干将因铸剑而被楚王杀害,其子不畏强暴、不惜生命,在侠客的帮助下除掉楚王、为父报仇的故事的描写,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愚蠢,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抗击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正义终将战胜残暴的思想。

【人物形象】楚王:心胸狭窄、残忍暴虐。赤:果敢刚毅,带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悲剧色彩。侠客:不负重

托、沉着勇敢、无私无畏。

一、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1)比.后壮

古义:__及,等到__ 今义:比较

(2)王即购.之千金

古义:__重赏捉拿__ 今义:购买

(3)当于汤.镬煮之

古义:__热水,开水__ 今义:煮食物的汁水

(4)王如.其言

古义:__按照,依照__ 今义:如果,假如

(5)客以剑拟.王

古义:比画,用兵器

作杀人的样子今义:设计;打算等

2.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大.,告之曰

原意:与“小”相对,在文中的意思:__长大__

②比后壮.

原意:壮实,在文中的意思:__成年__

(2)名词用作动词

入山行歌.

原意:歌曲,在文中的意思:__唱__

3.一词多义

(1)大①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__长大__

②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__很,非常__

(2)子①汝若生子.是男__孩子__

②莫邪子.名赤__儿子__

4.其他实词

(1)剑在其背.背:__后面__

(2)王大怒,使相.之相:__仔细察看__

(3)儿闻之,亡去

..亡去:__逃离__

(4)入山行.歌行:__从事__

(5)两手捧头及剑奉.之奉:__进献__

(6)于是尸乃仆.仆:__倒下__

(7)愿王自往临.视之临:__靠近__

二、文言虚词

1.乃三年乃.成__才__

此乃.勇士头也__是__

乃.分其汤肉葬之__于是__

2.之王怒,欲杀之.__代词,他们,代指干将夫妇__

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__助词,的__

何哭之.甚悲耶__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无实义__

3.即以.斧破其背__用__

三、句子翻译

1.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课下注释)

__只看到庭院前有一根松木柱子竖立在石头上面。__

2.王即购之千金。(省略句)

__楚王随即悬赏千金捉拿。__

3.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省略句)

__他立即割颈自杀,双手捧着自己的头颅和剑进献给侠士,(尸体)直立不动。__

四、文意理解

1.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而干将反遭杀身之祸。结合课文,谈谈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课后习题) __铸剑“三年乃成”只是楚王杀干将的借口,楚王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其“唯我独尊”的地位,满足其虚荣心,害怕干将以后再铸成更锋利的剑。这充分暴露了其贪婪、残忍的本性。__

2.干将、莫邪的儿子不惜牺牲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怎么看?(课后习题)

__示例:他们的行为在古代是可取的,值得学习的;而在今天,我们处理问题要有法律意识,要依法办事,不能单凭个人意愿行事。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