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实习报告

电控发动机实习报告
电控发动机实习报告

电控发动机实习报告

篇一: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实训教案

叀安职专蓝翔

实训一、电控发动机的认识

一、实训目的

熟悉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各部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

二、实训内容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2.分析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三、设备与器材

1.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四、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

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2)找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3)找出电子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比较D型和L型控制方式;

2)比较组成部分及安装位置。

学生“电控发动机的认识”实训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1.实训的目的:

2.实训的要求:

3.实训的仪器与器材:

4.电控发动机与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有何优点?

5.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各有何优缺点?

6.汽油机电控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

实训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一)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电控燃油

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空气供给、燃油供给子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二、实训要求

1.实训在实训车或电控汽油发动机台架上分组进行,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动手为主;

2.确保实训安全:若在实训车上进行,使用驻车制动器,可靠制动车辆。起动发动机时,提示学生远离运动部件;

三、实训内容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

2.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四、设备与器材

1.五台不同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2.拆装工具5套。

五、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观察各部分的安装位置及结构(可以拆下来观察)。

2)熟悉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连接关系。

3)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不同工况下空气的流通路径。

观察与思考:

★进气量是如何控制的?

★进气量是如何计量的?为什么计量进气量?

★在节气门体上设置有冷却水流经的通道,其目的是什么?

★空气和汽油在什么地方混合?

★整体式进气管和分开式进气管各有何优缺点?

★进气系统漏气对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有什么影响?

(2)找出燃油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观察各部分的安装位置及结构(可以拆下来观察)。

2)熟悉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连接关系。

3)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汽油的流通路径。

观察与思考:

★汽油滤清器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否保持燃油分配管中的油压恒定不变?他有几个端口?分别于什么相通?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系统油压一般为多大?

★将电动汽油泵置于汽油箱内部的目的是什么?

★你所拆的电动燃油泵是哪种类型?

★电动汽油泵作为运动件,如何冷却和润滑?

★发动机熄火后,汽油喷射管路中如何保持残余压力?

★电喷车为什么不能长时间的在少油状态下行驶?

★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主喷油器与冷启动喷油器有何区别?

学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一)”实训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1.实训的目的:

2.实训的要求:

3.实训的仪器与器材:

4.电喷车为什么不能长时间的在少油状态下行驶?

5.取消冷启动喷油器后,如何改善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

6.进气系统漏气对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有什么影响?

实训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二)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二、实训要求:

1.实训在实训车或电控汽油发动机台架上分组进行,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动手为主;

2.确保实训安全:若在实训车上进行,使用驻车制动器,可靠制动车辆。起动发动机时,提示学生远离运动部件;

三、实训内容

1.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2.熟悉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四、设备与器材

1.五台不同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2.拆装工具5套。

五、实训步骤

(1)找出电子控制系统典型的传感器

1)熟悉传感器的作用、安装位置及结构(可以拆下来观察)。

2)分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易发生的故障。

观察与思考:

★传感器的性能对发动机有何影响?

(2)找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执行器

(3)找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控单元

学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二)”实训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1.实训的目的:

2.实训的要求:

3.实训的仪器与器材:

4.分析翼片湿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

理。

5.分析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分析氧传感器对控制汽油喷射量的作用。

实训四、电动汽油泵与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电路认识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电路的组成及电路连接;掌握并能够分析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

二、实训要求:

1.实训在实训车或电控汽油发动机台架上分组进行,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讲解为主;

2.确保实训安全:若在实训车上进行,使用驻车制动器,可靠制动车辆。起动发动机时,提示学生远离运动部件。

三、实训内容

1.熟悉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组成、

电路连接及工作过程;

2.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电路的组成、电路连接及工作过程。

篇二:电控发动机实训报告

09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电控发动机拆装实训小结

××学院拥有完善的汽车教学设备,并且种类繁多;还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些都给我们学生制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次实训有两个方面:一是:汽车传感器的学习,二是:四轮定位的操作,由老师授课,在老师的讲解和耐心指导下使我们对这两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个实训项目是:针对大众桑塔纳2000AJR型发动机的传感器展开学习,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传感器在汽车上作用:汽车传感器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发动机处于最

佳工作状态。然后了解它们的位置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例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及作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水套或节温器内并伸入水套中。作用:检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输入ECU 用于修正喷油量。进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进气管上,作用:检测进气温度输入ECU用于提供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正时依据。转速传感器:安装在飞轮旁。作用:采集曲轴转动角度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并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以便确定点火时刻和喷油时刻。霍尔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凸轮轴上,作用:采集配气凸轮轴的位置信号,并输入ECU,以便ECU识别汽缸1压缩上止点,从而进行顺序喷油控制、点火时刻控制和爆燃控制。此外,凸轮轴位置信号还用于发动机启动时识别第一次点火时刻。因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能够识别哪一个汽缸活塞即将到达上止点,所以也被称为汽缸识别传感器。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管上,作用:测定发动机燃烧

后的排气中氧是否过剩的信息,即氧气含量,并把氧气含量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到发动机计算机,使发动机能够实现以过量空气因数为目标的闭环控制。以上是对传感器的位置及作用进行了了解,老师要求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指出来并进行考核,老师以他一贯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一一指导我们。

第二个实训项目是:进行四轮定位的操作,在这之前我们先要知道四轮定位,定位哪些东西?1、主销外倾2、主销内倾3、车轮外倾4、前轮前束。在四轮定位前需做哪些准备?1.轮胎气压和轮胎胎面磨损2.车轮振摆和跑偏3.轮毂和轴承4.球头的检查5.转向横拉杆6.随动转向臂7.减振器8.减振器9.控制臂轴套。了解这些基本概念之后,开始安装四轮定位检测仪然后按电脑指示进行操作,要求每位同学了解操作步骤,对四轮定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次实训还有一个很大的意义在于为8月份参加的高级工奠定良

好的基础。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四轮定位的概念和操作流程有了很好的掌握,我们的进步离不开老师对我们的认真负责,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谢谢。

以上是我对此次实训的总结,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望老师们能给予批评指正。

篇三:电控发动机实训报告

电控发动机实训报告

实训的目的:

一,了解五菱456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执行器,ECU,的安装位置,作用,

工作原理。

二,了解各传感器,执行器的线束颜色,及线束走向与ECU的关系。三,明确电控发动机各控制系统的名称,功能,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四,学会看懂汽车电路图,分析电路图,利用电路图分析故障。五,懂得利用试灯,数字万用表等检测工具测量分析故障,排除

故障。六,懂得使用故障诊断仪,检测故障,分析故障,排除故障。

实训的主要内容:

电动燃油泵:安装在油箱内,作用是将燃油从油箱中吸出,流经油管,燃油虑清器,输送到化油器浮子室内。

电动燃油泵的测量;

①油泵继电器控制油泵的工作,因用试灯检测继电器的好坏,继电器不拆,点火开关ON档,试灯一端搭铁一端接检测继电器30,85,86,87端口,30,85,86接口亮,87不亮,继电器为好。同时也可以用试灯检测,试灯一端搭铁,一端接ECU,A12端口,试灯亮继电器线路接触良好。

②如油泵不工作,测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束接触是否松动,安装是否正确,与ECU的导通情况。

③用数字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油泵插拔器,红黑导线与搭铁的电压,正常值为12v。若电压值正常,油泵良好;若被测电压值异常,因检查电瓶的电压,油

泵线路与ECU的导通情况,如电压,线束导通良好,则为电动油泵发生故障。

④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档200K测量油泵电阻,正常电阻为2-7欧;小于2欧油泵电机线圈短路;大于7欧油泵电刷接触不良;若电阻无穷大,为电动机线圈短路。

⑤油泵油压测量,正常值;

起动油压:kg/cm工作油压:kg/cm

加速油压:kg/cm 堵短油压:kg/cm

残余油压:kg/cm

油泵常见的故障:①油泵继电器故障②油泵开关接触不良③油泵线束,插拔器接触不良④电动油泵内部故障喷油器:安装在进气管上;作用根据ECU给定的信号,把燃油喷入进气管内。喷油器的检测:

①起动发动机,拔下喷油信号插拔器,试灯一端接正极,一端接信号端口,查看试灯是否闪烁,闪烁为有喷油信号,不闪为无喷油信号。

②检查喷油器线束接触及与ECU的导通情况。

③起动发动机,拔下某缸喷油插拔器,使之断电断油,倾听发动机运转情况,转速变慢倒动,喷油器良好;若无变化,为喷油器发生故障。同时也可以测量喷油器的电阻,根据测量电阻与正常电阻比较,确定喷油器的好坏。喷油器不工作的原因主要有:

①喷油器的电磁线圈断开,内部接线脱落。

②喷油器线束,插拔器松动。

③电子控制ECU故障。

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飞轮盖平面上;作用是采集曲轴转角的信号转化电信号,传给ECU。曲轴位置传感器间接控制着喷油执行器,点火模块,燃油泵。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①用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ECU,A16,B14接口,有电压显示,为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良好。

②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线束接触与

ECU的导通情况。

③用数字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电阻,根据测量电阻值与正常电阻值比较,确定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好坏。

④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否垫高,安装是否正确,及曲轴正时带轮信号齿是否正常。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①曲位安装不准确,线束接触松动,被垫高或下陷。

②曲位内部线圈断开,ECU故障或因安装下陷磨损严重。

点火模块:五菱456发动机为无分电器电子控制模式。作用是根据ECU对收集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转角信号和负荷信号进行处理,发出点火命令,点火模块执行命令,点燃气缸内空气燃油混合气体。

点火模块的检测:

①曲轴位置传感器间接控制点火模块,因优先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是

否正常。

②起动发动机,拔下点火模块插拔器,试灯一端搭铁,一端接点火模块插拔器信号线,查看试灯是否亮,试灯亮为有点火信号。

③检查点火模块的线束接触与ECU 的导通情况。

④检查点火高压线接触是否牢固,有无破损。

⑤拆下点火高压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点火高压线的电阻,确定点火高压线的好坏。

⑥检查火花塞好坏和火花塞是否有机油,及点火高压线是否接触准确。点火模块的常见故障:

①点火模块线束接触松动断开②点火高压线与火花塞接触不良或接错③火花塞坏了或有机油。

怠速控制阀:安装在进气歧管节气门体上;作用是由ECU控制怠速控制阀,使发动机能在最佳的转速下运转。

怠速控制阀的检测:

①检查怠速控制传感器线束接口与ECU,A1,A2,A3,A4的导通情况,检查线束接触是否松动。

②测量怠速控制传感器信号电压,正常值为5V。

③点火开关ON档,用手触摸怠速控制阀电机是否有震动,有震动怠速控制阀工作良好,不震动可能怠速控制阀电机坏了。

④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怠速控制阀传感器电阻值,测量值与正常值比较,确定其好坏。

怠速控制阀常见故障:怠速过高,怠速熄火。原因:由于灰尘,油气等堆积造成旁通空气道部分堵塞,而导致电动机怠速调整不正常。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进气歧管;作用是把节气门的开度转化为电信号传给

ECU。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①检测节气门插拔器与ECU,B2,

D5,D8的导通情况。

②万用表检测传感器插拔器黄,蓝白接口与B2,D8的电压,正常电压5V,信号电压随节气门的开度大小变化。

③万用表检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电阻值,蓝红信号端的电阻随节气门的开度增大而增大,从而根据测量电阻值与正常值分析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好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加速不圆滑,发动机加速熄火和怠速运转不平稳。电子控制单元ECU:安装在发动机舱或驾驶室仪表左右侧。作用是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对执行器发出指令。C6,C5端口ECU的正极,B1,C7,D16,D7端口为ECU的负极;断开C16接线,各传感器无电压,执行器无信号。故障诊断仪KT600的使用:起动发动机-接上故障诊断仪-开机-普通模式-汽车检测-五菱车标-德尔福20系统-选项(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读取数据流等等)从而进行故障检测。同时也可以在开机-普通模式-示波测试,检测

汽车发动机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第 2 页 二、实习内容..................................第3—6页 三、实习总结及体会............................第 7 页 四、润滑系统循环图(附件一)..................第 8 页 五、冷却系统循环图(附件二)..................第 8 页 六、发动机拆装场记(附件三)....................第9-10 页

一、实习目的 第一、加深我们对汽车发动机的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对常用工具的使用得到初步的锻炼,培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结局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三、提高我们对专业的兴趣,能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自发的,持续的,深入的研究。

二、实习内容 (一)化油器的实习 化油器式发动机在过去的若干年曾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其主要的部件是化油器,所以很有必要对化油器做深入的研究。它主要有浮子系统、怠速系统、主供油系统加浓系统与加速系统等组成,其主要功用是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任何负荷、任何大气状况下,向发动机提供一定数量且成分符合发动机工作状况要求的可燃混合气。 浮子系统有浮子室、浮子和进气阀等组成,它是存储汽油并使浮子室内油面保持恒定的装置。当油面低于规定高度时,浮子下沉,带动进气针阀将进油孔开启,汽油充入浮子室;如果油面达到了规定高度,浮子升起并带动进气针阀将进油孔关闭,中断向浮子室供油。 怠速系统有怠速油道、怠速量孔、怠速喷口、怠速空气道、怠速空气量孔、过度喷口、怠速调整螺钉和节气门最小开度限止螺钉等组成,其功用是向在怠速工况工作的发动机提供浓混合气。 主供油系统有主喷管、主空气量孔和油井等组成,其功用是在怠速以外的所有工况都起供油作用,而且其供油量随发动机负荷的增加或节气门开度的增大而增加。 加浓系统按照其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和真空式加浓,当发动机由中等负荷或全负荷工作时,通过加浓系统额外的供给部分燃油,使混合气由经济混合气加浓到功率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满足理想化化油器特性在大负荷段的加浓要求。 加速系统又称加速泵,它有活塞式和膜片式两种,其功用是当节

汽车电控系统

课题项目四十八汽车电控系统2课时教学内容传感器、执行器的作用、类型 教学目的掌握汽油机电控系统主要传感器、执行器的作用和类型。 重点难点作用、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讲授新课 传感器 一、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的概念: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汽车传感器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因此,传感器能否精确可靠地工作至关重要。在该领域中,理论研究及材料应用发展迅速,半导体和金属膜技术研究及材料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半导体和金属膜技术、陶瓷烧结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将是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测量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能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部分。有些敏感元件可以直接输入电量。测量电路是指将转换元件输入的电量经过处理,以便进行显示、记录和控制的部分。测量电路中较多的使用电桥电路。比如后面要讲到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二、空气流量传感器 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混合气,使空燃比达到最佳值,我们就必须对发动机进气空气流量进行精确控制。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空气流量传感器。 1、风门式空气流量计 这种空气流量计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之间。

作用:检测吸入空气量的多少,并把检测结果转换成电信号。 组成:风门式空气流量计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担任检测任务的风门部分,二是担任转换任务的电位计。 2、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涡流式空气流量传 超声波或光电信号,通过检测旋涡频率来测量空气流量的一种传感器。众所周知,当野外架空的风吹时,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且风速越高声音频率越高,这是气体流过电线后形成旋涡(即涡流)所致。液体、气体等流体均会产生这种现象。同样,如果我们在进气道气流过时,在涡流发生器后部将会不断产生如图所示的两列旋转方向相反,并交替出现的旋涡。这个旋涡就称为卡门旋涡。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就是利用这种这种旋涡形成的,并通过流速的测量直接反映空气流量。 3、热线式(热膜式)空气流量 主要用于高级轿车,为了满足精度高,结构简单,造价又便宜的要求,德国博世公司厚膜工艺,开发出了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类似,都是用惠斯登电桥工作的。所不同的是热膜式空气流量计不用铂金作为热线,而是将热线电阻、补偿电阻和线桥电阻用厚膜工艺集中在一块陶瓷片上。这种空气流量计已大量使用于各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要由与节气门联动的电位器、怠速触点等组成。电位计的动触点(即节气门开度输出触点)随节气门开度在电阻膜上滑动,从而在该触点上(TTA 端子)得到与节气门开度成正比例的线性电压输出。如图。当节气门全闭时,另外一个与节气门联动的动触点与IDL触点接通,传感器输出怠速信号。 三、氧传感器

汽车电控实训报告

目录 实训课题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认识 (1) 实训课题2:时代超人汽车电路线路图的识别 (2) 实训课题3:空气流量计的检测 (2) 实训课题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2) 实训课题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3) 实训课题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3) 实训课题7:曲轴位置(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的检测 (3) 实训课题: 凌志400自动空调实训指导书 (3) 实训课题: 桑塔纳2000汽车ABS系统实训指导书 (6) 实训课题: 汽车电器实验 (8) 实训感受 (12) 实训课题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认识 一、实训目的 1.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2.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实训课题2:时代超人汽车电路线路图的识别一、实训目的 1.掌握时代超人电线路图的识图方法。 2.会利用线路图对实际电路进行检测。 实训课题3:空气流量计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空气流量计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 3.掌握空气流量计的检测方法。 实训课题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3.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实训课题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3.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实训课题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 3.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实训课题: 凌志400自动空调 一、实训内容与要求 1、掌握自动空调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2、理解自动空调系统故障检测流程; 3、了解自动空调系统故障检修的方法。 六、操作内容 (一)故障代码的读取与清除 AUTO和REC(再循环)开关并同时接通点火开关,指示器应在1秒内闪亮4次(若无显示,可查电源和显示器)。这时可在温度显示屏上直接读出故障代码。若按TEMP开关,将改为步进显示,即每按一次该键可显示一个代码,显示代码时,蜂鸣器响,表示该故障是连续发生的,若蜂鸣器不响即为以前发生的代码或断续故障. 若再按REC按钮便进入执行器检查,此时ECU每隔1秒顺序自动检查各风档开关、电机和继电器,用肉眼和手即可检查温度和风量,若再按TEMP开关又进入步进运转,即每按一次改变一种状态,便于检查。 按OFF键可退出诊断状态,拔下DOME熔丝10秒以上即可清除故障代码,故障代码如下表: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实训教案 叀安职专蓝翔

实训一、电控发动机的认识 一、实训目的 熟悉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各部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 二、实训内容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2.分析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三、设备与器材 1.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四、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2)找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3)找出电子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比较D型和L型控制方式; 2)比较组成部分及安装位置。 学生“电控发动机的认识”实训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1.实训的目的: 2.实训的要求: 3.实训的仪器与器材: 4.电控发动机与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有何优点? 5.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各有何优缺点? 6.汽油机电控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

实训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一)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空气供给、燃油供给子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二、实训要求 1.实训在实训车或电控汽油发动机台架上分组进行,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动手为主; 2.确保实训安全:若在实训车上进行,使用驻车制动器,可靠制动车辆。起动发动机时,提示学生远离运动部件; 三、实训内容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2.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四、设备与器材 1.五台不同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2.拆装工具5套。 五、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观察各部分的安装位置及结构(可以拆下来观察)。 2)熟悉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连接关系。 3)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不同工况下空气的流通路径。 观察与思考: ★进气量是如何控制的? ★进气量是如何计量的?为什么计量进气量? ★在节气门体上设置有冷却水流经的通道,其目的是什么? ★空气和汽油在什么地方混合? ★整体式进气管和分开式进气管各有何优缺点? ★进气系统漏气对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有什么影响? (2)找出燃油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观察各部分的安装位置及结构(可以拆下来观察)。 2)熟悉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连接关系。 3)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汽油的流通路径。 观察与思考: ★汽油滤清器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否保持燃油分配管中的油压恒定不变?他有几个端口?分别于什么相通?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系统油压一般为多大? ★将电动汽油泵置于汽油箱内部的目的是什么? ★你所拆的电动燃油泵是哪种类型? ★电动汽油泵作为运动件,如何冷却和润滑? ★发动机熄火后,汽油喷射管路中如何保持残余压力?

汽车电控实训报告

汽车电控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空气流量计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 3.掌握空气流量计的检测方法。 实训课题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 3.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汽车故障诊断仪是维修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一般具有如下几项或全部的功能: ①读取故障码。②清除故障码。③读取发动机动态数据流。④示波功能。故障诊断仪大都随机带有使用手册,按照说明极易操作。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步:

1、在车上找到诊断座;选用相应的诊断接口;根据车型,进入相应诊断系统;读取故障码;查看数据流;诊断维修之后清除故障码。尽管故障诊断仪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要充分发挥仪器的各项功能,快速找准故障,维修人员在使用中还有一些需注意的地方,下面做一些说明。 1.故障内容与故障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迅速确定故障成因所在 使用故障诊断仪的故障码查询功能,可以对故障车辆的电控系统进行扫描。大部分情况下,故障记录并不是故障成因。但是故障记录的内容,给我们提供了确定故障所在的范围,结合故障现象和其他辅助检查,可以迅速排除故障,在此举例说明。 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读取故障码功能进行故障查询时,会调出多个有关故障记录,有时这些故障内容并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由一个隐藏的故障造成的,或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这个角度分析故障存储的内容,再结合其他检测方式和维修经验,可以迅速判断故障。 桑塔纳2000 GSi轿车,经常无法起动,而起动后则一切正常。使用故障诊断仪进入发动机电控系统查询,发现个4故障码,分别“发动机转数、喷油脉宽、空气流量、节气门体没有进行基本设置”,使用清除故障码功能清除故障记录,并对节气门进行基本设定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简介 摘要:现如今车辆的普及以及交通的发展,造就了我们对于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在车辆更新换代如此频繁的时代,也造成了车辆品种多,繁杂等特点,针对市场如此多的车,我着重讲述车辆的控制系统,它就如同车的灵魂。 关键词:车辆,控制系统。 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是指借助车载设备以及路测,路标的检测设备周围形势环境的变化情况,自动控制驾驶已达到行车安全和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目的的系统。该系统的本质就是在车辆与道路系统中将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加以集中,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驾驶环境,在特点的条件下,车辆将在自动控制下安全行驶。其目的是开发帮助驾驶员实行车辆控制的各种技术,从而使汽车安全高效行驶。 它是ITS的一个子系统,又可以称之为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是借助于车载设备及基础设施或其协调系统中的检测设备,来检测周围行驶环境对驾驶员和车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使行车安全高效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的系统。它由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胎压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盲区探测系统,事故自动通报系统,汽车导航和定位系统,道路环境警告资讯系统,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构成。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功能:该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前方的雷达探测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跟车模型,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自动的调节自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当车辆处于危险状况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或采取紧急制动。前方碰撞预警系统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

统,自车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跟车距离时,给驾驶员警告,丰田汽车把该子系统称之为预碰撞系统,采用激光雷达。应用技术:利用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进行车辆距离的探测,并根据逻辑判断,达到警告的作用或进行辅助驾驶。 胎压监控系统的功能:通过在每一个轮胎上安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在行车或静止的状态下实时监视轮胎的压力、温度等数据,并通过无线方式发射到接收器,在显示器上显示各种数据变化或以蜂鸣等形式提醒驾车者,并在轮胎漏气和压力变化超过设定值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应用技术:胎压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技术。 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功能:车辆若能维持在该行驶的车道中行驶,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此系统利用安装车辆前部的视频系统采集车道信息,当车辆发生车道偏离,而驾驶员并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时,发出警告,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应用技术:利用CCD取得摄象头或利用道路路面与车辆间的磁性信号用,采集车辆行驶时的位置信息,然后利用图象识别技术及逻辑判断,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加以警告,以达到车道偏离警示的作用。 盲区探测系统功能:车辆在行驶、转向或倒车过程中,该系统实时探测车辆盲区内的环境情况,把车辆盲区的信息以声音或者图像的形式传递给驾驶员,提醒驾驶员在盲区内是否有车辆或者其他物体出现,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险,便会通过警示音,或者后视镜闪烁,甚至座椅振动来提醒驾驶员。应用技术:对于测后方盲区探测一般是在后视频上安装CCD或CMOS装置,在车辆先进过程中,给驾驶员提供驾驶员死角处的环境资讯。对于后方一般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或者是CCD装置进行实时探测,为驾驶员提供后方盲区环境资讯。

汽车实训报告

《汽车电控技术综合实训》项目技术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汽营1211 姓名:汤婷婷 学号:1201503145 指导教师:倪志兵丁世清庞宏磊 提交日期:2014年 6月 6 日

概要 通过本实训项目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在前期已进行过《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汽车底盘综合实训》和《汽车电气系统综合实训》三个综合性项目课程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等课程中已初步掌握的汽车电气电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单项能力等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典型的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的拆装、检测、维修项目,再结合一个汽车典型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装、检测、维修项目,最后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完整工作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装调、测试、检修项目的综合职业能力:(1)汽车车身典型电控系统及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电路原理图绘制能力;(2)控制系统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控单元的检测方案设计及监测数据分析能力;(3)汽车车身典型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检修方案设计、拆装检测机故障排除能力;(4)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检修方案设计、拆装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力;(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常用检测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技能;(6)项目检测检验分析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能力。

目录 概要 (2) 第一章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任务的主要措施 (4) 1.1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4) 1.2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4) 1.3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4) 1.4 完成项目任务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 1.4.1 技术方法 (5) 1.4.2 主要手段 (5) 第二章汽车电控舒适与安全系统检测与故障排除 (6) 2.1 汽车CAN-BUS系统的认识及数据检测 (6) 2.2 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的检测 (8) 2.3 电控车窗和后视镜的检测 (10) 2.4 电动座椅的检测 (11) 2.5防盗控制系统的检测 (13) 2.6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 (14) 2.7 汽车音响系统的检测 (15) 2.8 汽车电子巡航系统的检测 (16) 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17) 3.1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17) 3.2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常用仪器及工具 (17) 3.3 汽车空调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内容 (17) 3.4 汽车手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18) 3.5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21) 项目任务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3 / 26

电控发动机实训报告

电控发动机实训报告 实训的目的: 一,了解五菱456电控发动机,各传感器,执行器,ECU,的安装位置,作用,工作原理。 二,了解各传感器,执行器的线束颜色,及线束走向与ECU的关系。 三,明确电控发动机各控制系统的名称,功能,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 四,学会看懂汽车电路图,分析电路图,利用电路图分析故障。 五,懂得利用试灯,数字万用表等检测工具测量分析故障,排除故障。 六,懂得使用故障诊断仪,检测故障,分析故障,排除故障。 实训的主要内容: 电动燃油泵:安装在油箱内,作用是将燃油从油箱中吸出,流经油管,燃油虑清器,输送到化油器浮子室内。 电动燃油泵的测量; ①油泵继电器控制油泵的工作,因用试灯检测继电器的好坏,继电器不拆,点火开关ON档,试灯一端搭铁一端接检测继电器30,85,86,87端口,30,85,86接口亮,87不亮,继电器为好。同时也可以用试灯检测,试灯一端搭铁,一端接ECU,A12端口,试灯亮继电器线路接触良好。 ②如油泵不工作,测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束接触是否松动,安装是否正确,与ECU的导通情况。 ③用数字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油泵插拔器,红黑导线与搭铁的电压,正常值为12v。若电压值正常,油泵良好;若被测电压值异常,因检查电瓶的电压,油泵线路与ECU的导通情况,如电压,线束导通良好,则为电动油泵发生故障。 ④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档200K测量油泵电阻,正常电阻为2-7欧;小于2欧油泵电机线圈短路;大于7欧油泵电刷接触不良;若电阻无穷大,为电动机线圈短路。 ⑤油泵油压测量,正常值; 起动油压:3.0 kg/cm 工作油压:2.5 kg/cm 加速油压:3.0 kg/cm 堵短油压:6.0-9.0 kg/cm 残余油压:2.0 kg/cm 油泵常见的故障:①油泵继电器故障②油泵开关接触不良 ③油泵线束,插拔器接触不良④电动油泵内部故障 喷油器:安装在进气管上;作用根据ECU给定的信号,把燃油喷入进气管内。喷油器的检测: ①起动发动机,拔下喷油信号插拔器,试灯一端接正极,一端接信号端口,查看试灯是否闪烁,闪烁为有喷油信号,不闪为无喷油信号。 ②检查喷油器线束接触及与ECU的导通情况。 ③起动发动机,拔下某缸喷油插拔器,使之断电断油,倾听发动机运转情况,转速变慢倒动,喷油器良好;若无变化,为喷油器发生故障。同时也可以测量喷油器的电阻,根据测量电阻与正常电阻比较,确定喷油器的好坏。 喷油器不工作的原因主要有: ①喷油器的电磁线圈断开,内部接线脱落。

汽车电控系统

课题项目四十八汽车电控系统2课时 教学内容传感器、执行器的作用、类型 教学目的掌握汽油机电控系统主要传感器、执行器的作用和类型。 重点难点作用、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讲授新课 传感器 一、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的概念: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汽车传感器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因此,传感器能否精确可靠地工作至关重要。在该领域中,理论研究及材料应用发展迅速,半导体和金属膜技术研究及材料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半导体和金属膜技术、陶瓷烧结技术等得到迅猛发展。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将是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测量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能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部分。有些敏感元件可以直接输入电量。测量电路是指将转换元件输入的电量经过处理,以便进行显示、记录和控制的部分。测量电路中较多的使用电桥电路。比如后面要讲到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二、空气流量传感器 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混合气,使空燃比达到最佳值,我们就必须对发动机进气空气流量进行精确控制。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空气流量传感器。 1、风门式空气流量计

这种空气流量计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之间。 作用:检测吸入空气量的多少,并把检测结果转换成电信号。 组成:风门式空气流量计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担任检测任务的风门部分,二是担任转换任务的电位计。 2、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涡流式空气流量传 超声波或光电信号,通过检测旋涡频率来测量空气流量的一种传感器。众所周知,当野外架空的风吹时,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且风速越高声音频率越高,这是气体流过电线后形成旋涡(即涡流)所致。液体、气体等流体均会产生这种现象。同样,如果我们在进气道气流过时,在涡流发生器后部将会不断产生如图所示的两列旋转方向相反,并交替出现的旋涡。这个旋涡就称为卡门旋涡。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就是利用这种这种旋涡形成的,并通过流速的测量直接反映空气流量。 3、热线式(热膜式)空气流量 主要用于高级轿车,为了满足精度高,结构简单,造价又便宜的要求,德国博世公司厚膜工艺,开发出了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类似,都是用惠斯登电桥工作的。所不同的是热膜式空气流量计不用铂金作为热线,而是将热线电阻、补偿电阻和线桥电阻用厚膜工艺集中在一块陶瓷片上。这种空气流量计已大量使用于各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要由与节气门联动的电位器、怠速触点等组成。电位计的动触点(即节气门开度输出触点)随节气门开度在电阻膜上滑动,从而在该触点上(TTA 端子)得到与节气门开度成正比例的线性电压输出。如图。当节气门全闭时,另外一个与节气门联动的动触点与IDL触点接通,传感器输出怠速信号。 三、氧传感器

汽车电控实训报告实操模板

汽车电控实训报告 实操 1

目录 实训一: 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 一、汽车电源系----------------------------------- 2 二、汽车起动系----------------------------------- 4 三、汽车点火系----------------------------------- 6实训二: 照明、信号、仪表、车身辅助电器 一、照明设备和信号系统---------------------------- 8 二、仪表----------------------------------------- 9 三、车身辅助电器---------------------------------- 9实训三: 发动机解体与测量 一、发动机的解体和装配---------------------------- 10 二、发动机各部件的基本测 -------------------------- 12实训感受: --------------------------------------------------------- 13

实训一: 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 一、汽车电源系统 1、电源系统的组成: 电源由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组成, 其在汽车电路中的连接关系, 两电源并联后与用电设备相连。 2、电源系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正常运行时, 发电机向点火系统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 并同时向蓄电池充电。汽车的用电设备用电量过大, 超过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时, 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向点火系统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行时, 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很低, 起动机、点火系统及其它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 全部由蓄电池供给。 3、电源系的故障特点原因及解决方法: ( 1) 电源充电指示灯不亮故障: 故障现象: 闭合点火开关和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充电指示灯一直不亮。 故障原因: 充电指示灯灯丝断路;熔断丝烧断使指示灯线路不通;指示灯或调节器电源线路导线断路或接头松动;蓄电池极柱上的电缆 线头松动;点火开关故障;发电机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 调节器内部电路故障,如调节器内部电子元件损坏而使大功率三极管不能导通。 解决方法:首先启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然后检查发电机充电系统能否充电。将充电指示灯不亮分为充电系统能充电和不能充电两种情况分别进

最新优秀范文: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训报告 心得 总结 范本 模板.doc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训报告 实训总结 通过这一个月的汽车电气及车身电控技术的实训,让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汽车面的了解,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电气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汽车电气设备修理作业是现代汽车修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次实训加深我们对汽车构造的认知。随着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汽车电气、电子设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功能集约化、控制电子化和连接标准化上。 己去探索,然后去完成所要做的项目,可以说这是认真后的成果,让我们感受多多啊。 第二章实习心得 生产实习是大学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很是重视,每年都批下大批资金安排学生到各个工厂参观实习,增长学生的见识,巩固课本知识,让我们了解工厂的一些基本运作过程,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电能表的认识电能表,通常被电工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俗称电度表、火表。有功电能表:电能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如:通过电炉转换成热能,通过电机转换成机械能,通过电灯转换成光能等。在这些转换中所消耗的电能为有功电能。

电工原理告诉我们,有些电器装置在作能量转换时先得建立一种转换的环境,如:电动机,变压器等要先建立一个磁场才能作能量转换,还有些电器装置是要先建立一个电场才能作能量转换。建立磁场和电场所需的电能都是无功电能。而记录这种电能的电表为无功电能表。无功电能在电器装置本身中是不消耗能量的,但会在电器线路中产生无功电流,该电流在线路中将产生一定的损耗。无功电能表是专门记录这一损耗的,一般只有较大的电单位才安装这种电表。感应式电能表: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把电压、电流、相位转变为磁力矩,推动铝制圆盘转动,圆盘的轴(蜗杆)带动齿轮驱动计度器的鼓轮转动,转动的过程即是时间量累积的过程。因此感应式电能表的好处就是直观、动态连续、停电不丢数据。电子式电能表运用模拟或数字电路得到电压和电流向量的乘积,然后通过模拟或数字电路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由于应用了数字技术,分时计费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多用户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纷纷登场,进一步满足了科学用电、合理用电的需求。目前从总体来看,感应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相比,感应式电能表生产的数量为多。 2.按测量电能的准确度等级划分,一般有 1级和2级表:1级表示电能表的误差不超过1%;2级表示电能表的误差不超过2% 3.按附加功能划分,有多费率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多用户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载波电能表等:多费率电能表或称分

关于汽车工程实习报告

关于汽车工程实习报告 您需要后才可以 | 报告题目:电控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所属系部:汽车工程系 指导老师:姚鑫职称:助教 学生姓名:王建军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电控系统由电控单元(电脑)、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各类传感器将空气进气流量或压力、进气温度、冷却水温度、节气门位置、发动机转速、排气中氧的含量等的状况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给电脑;电脑经过处理和计算后,向有关执行器发出指令,以控制最佳喷油量和点火时刻,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处于最佳状态下工作,发挥最好的性能和最低的排放。 在冷车起动时,电脑根据有关信号,通过冷起动喷油器和怠速 控制阀等执行元件,使发动机顺利起动并控制怠速的转速。当发动机

出现故障时,电脑可自动诊断故障和保存故障代码,并通过故障指示灯发出警告,所保存的代码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还可以输出。一旦传感器或执行器失效时,电脑自动启动其备用系统投入工作,以保证车辆的安全,维持车辆续行驶的能力。 一、电控汽车的故障诊断原理 电控汽车上输入ECU的信号主要分为三类: 1)描述工作参数的信号,如空气流量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等。这类信号的特点是信号的值在一定的工作区间,通过工作区间的判定即可确定是否发生故障。 2)车辆状况信号。一般为开关信号,表示附加装置是否在工作,如点火开关、空调开关等。这类信号可凭人的直觉进行判断,自诊断系统可以不对此类信号进行检测。 3)相关的电控系统的信号和反馈信号,如点火控制系统、排气净化和爆震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等。当这类系统出现故障,自诊断系统会立即报警,有的汽车电控系统会因此而停止工作。例如: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ECU对点火进行控制,并在每次点火后对点火是否发生进行确认。如果点火器或其它元件出现故障,连续

汽车电控系统简介

项目七 单元汽车电控系统简介 课程名称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学时 6 班级:学号:姓名: 故障描述故障一:某大众系列轿车后配的钥匙不能够使用。 故障二:某大众系列轿车发动机起动时困难,而且怠速时严重抖动。 故障三:某一自动挡大众系列轿车,当挂入R挡后倒车时,发动机犯 闯,当挂入D挡时,车辆正常,没有任何犯闯的感觉。 知识准备第一节汽车电控系统发展 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为了改善 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 机;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 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 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 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第二节汽车电控的组成 汽车电控系统的功用是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 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通过性以及排放性能等。虽然汽车车型不 同、档次不同,采用电控系统的功能和多少也不尽相同,但是汽车电 子控制系统基本结构都是由传感器(传感软件)与开关信号、电控单 元ECU和执行器(执行原件)三个部分组成,这是电控系统共同的特 点。 汽车电控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宽的,几乎遍及了汽车的各个系 统,例如:电控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制制动防抱死装置、 电控安全气囊、电控悬持装置等等。本项目将就以上重点部分的基本 原理进行概括性的分析介绍。 第三节汽车电控的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电控技术 发动机电控技术包含内容也很多,主要由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电控点火正时系统、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任何一个由微型号电脑控制的装置,都不得是由以一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 传感器→控制电脑→执行器 传感器是电脑控制系统的眼睛,它用于观察各种变化的物理、化学量,并将这些物理这些物理、化学量转变为电脑可识别的电信号, 例如水温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等。执行器是电脑控制系统的手,它用

汽车实训报告

汽车实训报告

————————————————————————————————作者:————————————————————————————————日期:

《汽车电控技术综合实训》项目技术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汽营1211 姓名:汤婷婷 学号:1201503145 指导教师:倪志兵丁世清庞宏磊 提交日期:2014年 6月 6 日

概要 通过本实训项目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在前期已进行过《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汽车底盘综合实训》和《汽车电气系统综合实训》三个综合性项目课程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等课程中已初步掌握的汽车电气电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单项能力等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典型的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的拆装、检测、维修项目,再结合一个汽车典型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装、检测、维修项目,最后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完整工作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装调、测试、检修项目的综合职业能力:(1)汽车车身典型电控系统及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电路原理图绘制能力;(2)控制系统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控单元的检测方案设计及监测数据分析能力;(3)汽车车身典型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检修方案设计、拆装检测机故障排除能力;(4)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检修方案设计、拆装检测及故障排除能力;(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常用检测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技能;(6)项目检测检验分析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能力。

目录 概要 (4) 第一章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任务的主要措施 (6) 1.1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6) 1.2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6) 1.3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6) 1.4 完成项目任务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7) 1.4.1 技术方法 (7) 1.4.2 主要手段 (7) 第二章汽车电控舒适与安全系统检测与故障排除 (8) 2.1 汽车CAN-BUS系统的认识及数据检测 (8) 2.2 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的检测 (10) 2.3 电控车窗和后视镜的检测 (12) 2.4 电动座椅的检测 (13) 2.5防盗控制系统的检测 (15) 2.6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 (16) 2.7 汽车音响系统的检测 (17) 2.8 汽车电子巡航系统的检测 (18) 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19) 3.1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19) 3.2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常用仪器及工具 (19) 3.3 汽车空调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内容 (19) 3.4 汽车手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20) 3.5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 (23) 项目任务总结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电控发动机实习报告

电控发动机实习报告 篇一: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实训教案 叀安职专蓝翔 实训一、电控发动机的认识 一、实训目的 熟悉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各部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 二、实训内容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2.分析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三、设备与器材 1.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四、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

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2)找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3)找出电子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比较D型和L型控制方式; 2)比较组成部分及安装位置。 学生“电控发动机的认识”实训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1.实训的目的: 2.实训的要求: 3.实训的仪器与器材: 4.电控发动机与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有何优点? 5.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各有何优缺点? 6.汽油机电控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 实训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一)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电控燃油

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空气供给、燃油供给子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二、实训要求 1.实训在实训车或电控汽油发动机台架上分组进行,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动手为主; 2.确保实训安全:若在实训车上进行,使用驻车制动器,可靠制动车辆。起动发动机时,提示学生远离运动部件; 三、实训内容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 2.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四、设备与器材 1.五台不同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2.拆装工具5套。 五、实训步骤

项目一-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一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描述】 现代汽车技术是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集中体现,它实际是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技术交叉的产物。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汽车正在向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汽车上,特别是轿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越来越多,基本上占汽车总成本的1/3还多。现代汽车实际上已经成为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放净化级舒适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3)了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控制原理。 2.技能目标 (1)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查找发动机各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2)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任务。 任务认知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 【任务目标】 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3.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原理、各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必备知识】 一、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1.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侧重于开发单独性的电子零部件,从而改善单个机械部件的性能。如整流器、调节器、晶体管无触点点火系统、电子时钟等。设计上是局部的,没有系统的观念。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侧重于一些独立的控制系统,如发动机控制系统、ABS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巡航控制系统等。该阶段是汽车电子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各个单独系统的控制技术逐渐成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更加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使汽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向汽车与社会环境的联结方向转移。 2.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1934年,德国采用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发明的向发动机进气管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架采用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军用战斗机。 1952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汽油直接喷入气缸内,利用气动式混合气调节器调节空燃比(A/F),配装在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300L型赛车上。 1958年,博世公司研制成功向进气管内喷射汽油的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采用机械式油量分配器调节空燃比,配装在梅赛德斯-奔驰220S型轿车上。 1967年,博世公司研制成功机械控制式(K-Jetronic)汽油喷射系统。1982年在机械控制式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研制出机电结合式(KE-Jetronic)汽油连续喷射系统。 1967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开始批量生产D型(D-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 1973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在D型(D-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改进发展成为L型(L-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精度大大提高。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在生产的汽车上开始将分立元件式电子点火控制器改用集成电路式(IC)点火控制器。 197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加大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采用高能点火装置,将点火线圈和集成电路式点火控制器安放在分电器壳体内。 1976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开始研制并在同年配装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命名为电子式稀混合气燃烧系统(ELBS)。 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MISAR系统。 1978年,福特公司在EEC微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空燃比反馈控制和怠速转速控制等控制内容,命名为EEC-Ⅱ系统。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同时控制点火时刻、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微机控制系统,命名为C-4系统。 1979年,德国博世公司在L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将点火控制与燃油喷射控制组合在一起,并采用数字式计算机进行控制,从而构成当今广泛采用的Motronic控制系统。

汽车发动机仿真实训报告

汽车发动机仿真实训报 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汽车发动机仿真实训报告今天是坐在有空调的教室里学习,环境是舒适的工作量是不轻松的。所以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学习。 在实习完汽车发动机实体拆装的基础上,汽车发动机仿真就更简单易懂了。通过汽车发动机仿真,使我更清楚地了解了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汽车拆装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拆装工具的用途和用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简单掌握了汽车仿真的软件,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先对发动机不同部位的局部的拆装,待完成后,我们就依照老师的方法对发动机整体进行拆装。 在仿真拆装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动机拆装的先后顺序和一些工具,比如最常用的套筒扳手,棘轮扳手,扭力扳手等等。在拆装过程中,我们记下了拆装的顺序: 1、拆下发动机外围部件,包括分电器、发电机及皮带、水泵、汽油泵、机油过滤器总成、支脚和离合器总成 2、按顺序松开气门室螺栓,卸下气门室盖,取下垫片; 3、拆下正时链上下罩,松开紧链器,拆下正时链; 4、拆下摇臂轴架; 5、拆下汽缸盖; 6、拆下活塞连杆,注意先把活塞摇到下支点; 最后拆到仅一个缸体,再对机体的各个零件进行清洗,分解,组装,抹油等工序。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简单掌握了发动机的测量,发动机的内部拆装,发动机外部件安装和卡罗拉二级维护。

在第二天的实习中,老师还分别讲了汽油喷射组件和柴油喷射组件的拆装。汽油是以汽油作为燃料的。由于汽油粘性小,蒸发快,可以用汽油喷射系统将汽油喷入气缸,经过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后,用点燃,使气体膨胀做功。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柴油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都与汽油机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是,柴油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不是点燃的。 与汽油相比,柴油机具有燃油经济性好、尾气中氮氧化合物较低、低速大等特点,因其出色的环保特性而被欧系车推崇,而对于平顺性、噪声等缺点,在欧洲先进汽车工业下,已不是什么难题,当前柴油机性能和工况已经和汽油机相差无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燃油供给系统由汽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燃油分配管、油压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喷嘴和输油管等组成,有的还设有油压脉动缓冲器。电动汽油泵: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应用的电动汽油泵通常有两种类型,即滚柱式电动汽油泵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燃油分配管,也被称作"共轨",其功用是将汽油均匀、等压地输送给各缸喷油器。由于它的容积较大,故有储油蓄压、减缓油压脉动的作用。喷油器的功用是按照电控单元的指令将一定数量的汽油适时地喷入进气道或进气管内,并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喷油器的通电、断电由电控单元控制。电控单元以电脉冲的形式向喷油器输出控制电流。当电脉冲从零升起时,喷油器因通电而开启;电脉冲回落到零时,喷油器又因断电而关闭。电脉冲从升起到回落所持续的时间称为脉冲宽度。若电控单元输出的脉冲宽度短,则喷油持续时间短,喷油量少;若电控单元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