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4.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5.四大名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根据民间故事创作,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的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是说在我国的古代每一个时期都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你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吗?()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7.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他是()A.方苞 B.吴汝纶C.方以智D.孙家鼐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9.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A.①②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11.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心动魄,出神人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及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在何时排印面世( )C.顺治时期D.康熙时期3.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兴衰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A.《窦娥冤》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4.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阅读连环画中度过的。

下面搭配错误..的是( )5.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有( )①徽调②评剧③汉调④豫剧⑤昆曲⑥秦腔⑦京调A.①③⑤⑥⑦B.②④⑤⑥⑦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6.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迨长生还四川,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

”材料反映的是( )A.清兵入关B.军机处的设立C.八股取士D.徽班进京二、材料分析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

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2)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吗?它出自哪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3)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命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小诗材料二某古典名著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佛祖……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精品练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精品练习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1分)以下是某一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A. 行书书法形成B. 瓦子出现C. 小说开始流行D. 京剧诞生2.(1分)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④③B. ①③④②C. ③②①④D. ④②①③3.(1分)某班筹划出一期“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主题板报、可以入选的一组历史人物是()A.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B. 玄奘鉴真郑和C. 祖冲之贾思勰徐光启D. 李白苏轼曹雪芹4.(1分)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经历的有()①闲暇之余,为强身健体,练习“五禽戏”②七夕节听汤显祖编写的昆曲《桃花扇》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④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⑤酒酣之时与朋友吟唐诗、聊《红楼梦》A. ①⑤B. ②③C. ③④D. ②⑤5.(1分)嘉兴乍浦有座海红亭。

它是一座纪念《红楼梦》首次流传海外的建筑。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带有九部《红楼梦》的一艘南京船从乍浦港出发,抵达日本长崎港。

下列为这一事件所拟标题,最恰当的是()A. 闭关锁国下的《红楼梦》出海B. 中日传统友谊的首次见证C. 受各国人民热捧的《红楼梦》D. 东西方文化的激荡与碰撞6.(1分)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国粹”的剧种是()A. 杂剧B. 豫剧C. 京剧D. 川剧7.(1分)《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评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 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B. 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C. 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D.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8.(1分)如图对联所引典故出自()A. 《牡丹亭》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9.(1分)一位学者在评价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时说:(它)有时是“暴力”的蒙汗药,有时是“极权”的挡箭牌,有时又是“诡计”的密钢机,而这段动乱历史的创伤记忆被装潢为“分合之道”。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训练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训练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训练题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A. 王羲之《兰亭集序》B. 关汉卿《牡丹亭》C. 顾恺之《女史箴图》D. 曹雪芹《红楼梦》2.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深受人民喜爱,主要是因为()A. 人民文化素质很高B.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C. 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 题材高雅不落俗套3.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下列属于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A. 《三国演义》和散曲B. 《水浒传》和昆曲C. 《西游记》和杂剧D. 《红楼梦》和京剧4.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敏俊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的。

如果当时他到达中国,最有可能的是()A. 在澳门发现葡萄牙人长期居住B. 观看京剧C. 见证驻藏大臣上任D. 翻阅《红楼梦》5.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A. 昆剧B. 徽剧C. 川剧D. 京剧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些朗朗上口的词句出自歌曲《说唱脸谱》。

这首歌曲的创作是基于清代的哪艺术形式的形成()A. 蹴鞠B. 杂技C. 杂剧D. 京剧7.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A. 诗歌不再重要B.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C. 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D. 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8.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高峰,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

“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A. 李白关汉卿苏轼曹雪芹B. 苏轼曹雪芹李白关汉卿C. 苏轼李白曹雪芹关汉卿D. 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9.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A. 乾隆时期正式形成B. 剧目单一脱离现实C. 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 仅受统治阶层喜爱10.清代,小说创作继续发展,某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为世人熟知,一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画面,更是预示着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卷(含答案)

《现代文学、艺术和体育》练习一、选择题1、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奥斯特洛夫斯基B.高尔基C.罗曼·罗兰D.德莱赛2、下列人物对中国版画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A.珂勒惠支B.毕加索C.高尔基D.梵高3、对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肖洛霍夫——《等待戈多》B.毕加索——《记忆的永恒》C.德莱塞——《美国的悲剧》D.贝克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下列作品中属于欧美现代派文学的是()①《变形记》②《老人与海》③《美国的悲剧》④《母亲》⑤《静静的顿河》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5、.下列作品,属于现代西欧、北美现实主义文学范畴的是()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静静的顿河》③《美国的悲剧》④《约翰·克里斯朵夫》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下面关于摇滚乐的表述,正确的是( )A.摇滚乐起源于黑人音乐B.即兴演奏使摇滚乐形成了多种风格C.摇滚乐先在欧洲流行,而后传到美国D.摇滚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7、下列作品中反映了反法西斯的大型壁画是()A.《和平鸽》B.《向日葵》C.《最后的晚餐》D.《格尔尼卡》8、下列表述符合现代西欧、北美文学中传统文学特点的是()A.侧重表现欧美社会中被扭曲了的人的危机意识、自我追求和“异化”现象B.剖析社会,针砭时弊,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C.继承和发扬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传统,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D.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文学9、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B.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C.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D.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10、1945年的某一天,生活在美国的约翰不可能做的是()A.阅读报纸新闻《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B.演唱时尚的摇滚乐C.欣赏风靡全美的爵士乐 D.观看好莱坞的影片二、简答题11.简述爵士乐的主要特征?12.简述爵士乐的发展的背景?13.简述现实主义文学主要特征?三、材料分析14. 材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 A.《西游记》 B.《三国志通俗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魔术B.绘画C.戏剧D.杂技3.昆曲的代表作品不包括()A.《牡丹亭》B.《长生殿》C.《桃花扇》D.《窦娥冤》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戏说脸谱》所唱的是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一种戏曲,它是()A.秦腔B.京剧C.昆曲D.汉调5.下列小说章节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D.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生、旦、净、末、丑”等资料。

你认为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清代的思想成就B.文学体裁的变迁C.明清的休闲娱乐D.戏曲的发展历程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现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8.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9.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A.《西游记》 B.《红楼梦》 C.《如梦令》 D.《窦娥冤》10.2010 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单项选择1.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A.吴承恩 B.曹雪芹、高鹗C.孔尚任 D.施耐庵2.清代,小说创作继续发展。

某部小说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为世人熟知,一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画面,更是预示着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这部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3.清朝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 A.昆曲、京剧 B.秦腔、汉调 C.湘剧、花鼓戏 D.徽剧、湘剧4.某县中小学校举行“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县艺术团的艺术家为学生们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长生殿》 C.《桃花扇》 D.《牡丹亭》5.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有关昆剧说法正确的是( )A.昆剧的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B.昆剧又叫皮黄戏C.由于不再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昆剧逐渐走向衰落D.昆剧就是后来的京剧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小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生、旦、净、末、丑”等资料。

你认为该“小课题”最有可能是( ) A.清代的思想成就 B.文学体裁的变迁C.辉煌的经典著作 D.戏曲的发展历程二、组合列举7.根据下列所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古典名著名称。

(1)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顾茅庐——《________》。

(2)农民起义、宋江、梁山泊——《____________》。

(3)神话小说、唐僧取经、孙悟空——《__________》。

(4)四大家族、贾宝玉、林黛玉——《__________》。

三、活动与探究8.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一、选择题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2、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下图)。

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3、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A、诗歌不再重要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4、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戏剧()A、服装鲜艳B、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C、演技精湛D、雅俗共赏5、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京剧和()A、昆曲B、越剧C、评剧D、黄梅戏6、明代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等。

清前期昆曲《桃花扇》作者是()A、汤显祖B、洪昇C、孔尚任D、曹雪芹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A、明朝时期B、清朝前期C、元朝后期D、19世纪中期8、徽剧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民间戏曲,以下不属于它吸收的地方戏的剧种是()A、昆曲B、秦腔C、河北梆子D、汉调9、新的剧种“皮黄戏”形成于______年间()A、顺治B、康熙C、乾隆D、道光10、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扶持的剧种是()A、昆曲B、京剧C、评剧D、黄梅戏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 DCBBA CDCDB二、材料解析题11、(1)《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民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西游.(4)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析】1、本题考查了明清小说内容与地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形式、内容与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
A.《西游记》 B.《聊斋志异》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2.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

你知道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吗?()
吴承恩 B. 施耐庵 C. 曹雪芹 D. 罗贯中
3.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

试试你的眼力,看看那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4.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6.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靑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时期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长恨歌》
7.下面关于四大名著的描述,错误的是()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
C.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该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D.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作品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
8. 明清时期,观赏戏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是()A.淮剧B.汉调C.越剧D.昆曲
9. 在清代,成为城乡民众一种主要文化活动的是()
A.戏剧表演B.武术表演C.诗歌朗诵D.小品表演
10.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这一时期成为昆曲传世之作的是()
①汤显祖的《牡丹亭》②洪昇的《长生殿》③王实甫的《西厢记》④孔尚任的《桃花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A.明朝后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中期 D.民国时期
12. 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举行的“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上,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

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
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
1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该艺术形式是什么吗()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京剧
14.以下脸谱来源于哪一艺术种类()
A.藏剧
B. 京剧
C. 皮影戏
D. 二人转
15.明清小说、戏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表现是()
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B. 反映西方文化的传入
C. 表达了力量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D. 反映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

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部文学名著?
(2)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吗?它出自哪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命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2019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

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荣获“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请回答:
(1)京剧大致形成于何时?其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
(2)对待京剧等传统艺术,你认为应取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C
3.C
4.A
5.B
6. B
7. C
8. D
9. A 10.D 11.C 12.D 13.D 14. B 15. A
二、材料解析题
16.(1)《三国演义》。

(2)武松打虎。

《水浒传》。

北宋。

(3)孙悟空。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玄奘取经。

(4)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
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1)十九世纪中期。

最重要的事件是“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
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等,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2)正确的态度应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对于那些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