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总汇编(含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专题24电学实验(二)-十年(2013-2022)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24电学实验(二)-十年(2013-2022)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24 电学实验(二)51.(2015·上海)如图是一个多用表欧姆档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0.5mA、内阻10Ω;电池电动势1.5V、内阻1Ω;变阻器0R阻值05000Ω.(1)该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V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V、内阻增大到4Ω时仍可调零.调零后0R阻值将变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测得某电阻阻值为300Ω,则这个电阻的真实值是________Ω(2)该欧姆表换了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0Ω的电池,调零后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其测量结果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准确”)52.(2014·重庆)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2所示,读数为V,说明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53.(2014·全国)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计算结果由x URI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 x1和R x2,则_____(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54.(2014·浙江)小明对2B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1)图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1中画出_____;(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2B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流、电压数据描到U—I图上,如图2所示.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填“О”或“×”)表示的;(3)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2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Ω。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五类题型考题归纳(有详细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五类题型考题归纳(有详细答案解析)

专题电学实验实验一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3.(山东省济南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2月份月考物理卷)“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约为0.3A)B.电流表A (0~0.6A,内阻约为0.5Ω) C.电压表V(0~6V,内阻约为5k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0.2A )F.电源(6V,内阻不计)G.开关及导线若干(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选(填“R1”或“R2”)(2)该同学设计了实验测量电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流表的读数从零开始变化,记录多组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

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U-I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试题)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绘额定电压为3.0V的小灯泡伏安特性图线,并研究小灯泡实际功率及灯丝温度等问题。

(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后,开关闭合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应置于(填“A端”、“B 端”或“AB正中间”)。

(3)闭合开关,向B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则分析电路的可能故障为。

A.小灯泡短路B.小灯泡断路C.电流表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4)排除故障后,该同学完成了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灯泡I—U图线如图乙所示。

形成图中小灯泡伏安特性图线是曲线的原因为。

(5)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时电阻是1.5Ω,并且小灯泡灯丝电阻值与灯丝温度的关系为R=k(273+t),k为比例常数。

根据I—U图线,估算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

4.(1)如图所示(2)A端(3)B (4)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977℃5.(广西区百所高中2012届高三(第三届)联考理综卷)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曲线”的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动势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要求能测出尽可能多的数据,图示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高考物理电学专题山东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物理电学专题山东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物理电学专题山东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电学专题一直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历年真题及其答案的详解是备战高考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山东卷历年的物理电学专题真题,并提供答案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

1. 2018年山东卷高考物理选择题1) 题目:【2018 山东卷】某同学在科学实验中使用一个带电体 X,通过观察他放在灯下的现象,得出了下列判断:I. X 是绝缘体;II. X 是导体。

他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分别验证了这两个判断。

实验结果——当 X 被带电后,用塑料毛刷拂过 X 时,灯泡不亮;当 X 被带电后,用布拂过 X 时,灯泡亮。

此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A. I;B. II;C. I 和 II 都正确;D. I 和 II 都错误。

2) 答案及解析:选择题的答案为B,即判断II正确,此同学得出的结论是X是导体。

解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用塑料毛刷拂过带电体X时,灯泡不亮,而当用布拂过带电体X时,灯泡亮。

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断,带电体X在布拂过的时候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导致灯泡亮起。

而当塑料毛刷拂过带电体X时,灯泡不亮,可能是因为塑料是一种绝缘体,不能导电。

因此,判断X是导体的结论正确。

2. 2017年山东卷高考物理选择题1) 题目:【2017 山东卷】下列电器中,分类正确的是A. 电子钟,石英钟;B. 导电胶,绝缘胶;C. 风机,空调;D. 电风扇,电冰箱。

2) 答案及解析:选择题的答案为A,即分类正确的是电子钟和石英钟。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选项,我们需要判断哪个选项是分类正确的。

电子钟和石英钟属于计时器类电器,都是利用电子元件来实现时间的显示和计时功能,因此归为一类,选项A分类正确。

3. 2016年山东卷高考物理选择题1) 题目:【2016 山东卷】在直流电路中,用标准电池给一段电路供电,若用电流计测得电流大小为 2 A,则段电路的电阻为A. 0.5 Ω;B. 1 Ω;C. 2 Ω;D. 4 Ω。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汇编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汇编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汇编2016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情景描述:某学生使用旧式千兆欧计测量直流电路中所接3个电阻串联组合时,计断开。

实验目的:阐明原因并解决问题。

实验装置:电源、千兆欧计、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1.先测量5个电阻的分压值,以校准千兆欧计;2.用校准值测量3个电阻的接法组合,计断开;3.将测量结果写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要求:分析计断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2017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情景描述:某学生设计一个简易电路,要求输出10V电压。

实验中,该学生接入两节干电池,但电压未达到要求。

实验目的:解释电路输出不足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实验装置:电池盒、开关、导线、千用表等。

实验步骤:1.按设计连接电路,测量输出电压;2.分析不足的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使电路输出电压达到10V;3.记录调整后的电路连接方式和输出电压。

实验要求:解释电路输出不足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并记录调整后的电路连接方式及输出电压。

2018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情景描述: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电学实验,将电阻R1、R2和R3连接起来,观察电压表和安培表的读数。

实验目的:分析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实验装置:电源、电压表、安培表以及电阻R1、R2、R3等。

实验步骤:1.按要求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电压表和安培表的读数;2.改变电阻的连接方式,再次观察并记录电表的读数;3.总结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实验要求:分析电路中元件连接方式的变化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并给出结论。

通过以上三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的汇编,我们可以看到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着重考察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

在实际的学习和备考中,同学们应多加练习,掌握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电学实验水平,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物理电学实验高考真题汇编(含答案),推荐文档

电学实验1.【2017·天津卷】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 kΩ,电阻R1=9.0 kΩ,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 Ω的电阻。

①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

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建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___导线断开。

②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

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右图。

由I1–I2图象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

【答案】①aa'bb'②1.41(1.36~1.44均可)0.5(0.4~0.6均可)【考点定位】实验——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名师点睛】由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关键是要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纵轴截距和斜率表示什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核心。

2.【2017·新课标Ⅰ卷】(10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V d 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 d(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带详细解析)(20201222182815)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学实验(带详细解析)(20201222182815)

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一一电学实验(全国卷1) 23. ( 16分)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 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 m 。

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 ,内阻「1=10.0门,量程标称为5.0mA ;标准电流表 A 2,内阻「2=45.00,量程1.0mA ;标准电阻R ,阻值10.00 ;滑动变阻器 R ,总电阻为300.00 ;电源E ,电动势3. 0V ,内阻不计;保护电阻 R 2 ;开关S ;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1)在答题卡上(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应滑动至 ___________________ 端。

(3)开关S 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满偏;若此时电流表 A 2的读数为12,则A 的量程I m = ____ 。

(4)若测量时,A 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 A 的示数I 1 = ___________A 的示数I 2 = _________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l m = ________ 。

(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2但图中A 1的示数3.0mA 量程为5.0mA ,根据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则准确量程为 6.05mA ⑸略(全国卷2)23.(13分)如图,一热敏电阻F T 放在控温容器 M 内:① 为毫安表,量程 6mA 内阻为数十欧姆;E 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 3V,内阻很小;R 为电阻箱,最大 阻值为999.9 Q ; S 为开关。

已知 F T 在95C 时阻值为150 Q,在20C 时的阻值约为 550 Q 。

现要求在降温 过程中测量在95C 〜20C 之间的多个温度下 Rr 的阻值。

(5) 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答案】⑴连线如图 ⑵阻值最大1 2(R 1'「2)⑷ 6.05mA【解析】⑴连线如图 ⑵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 中在接通开关前需要将滑动触头 滑动到阻值最大端⑶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待测表满偏,流过的电流为I m 。

专题17 电学实验 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实验题汇编(原卷版)2020年高考物理

专题17 电学实验  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实验题汇编(原卷版)2020年高考物理

2019年高考物理实验真题分类汇编解析二、电学实验1.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第23题.(10分)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的电流表。

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

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b)中的实物连接。

(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18 mA A.21 mAC.25mA D.28 mA(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00 ΩC.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D.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都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的电阻即可,其中k= 。

2. 2019年高考全国2卷23题.(10分)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U与温度t的关系,图中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阻值100 Ω);S为开关,E为电源。

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温度t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

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μA 时得到的某硅二极管U-I关系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50.0μA,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mV;根据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t升高时,硅二极管正向电阻(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V1示数(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R的滑片向(填“A”或“B”)端移动,以使V1示数仍为U1。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一到电学实验,考查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和实
验操作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试题内容及解析。

第一题: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灯泡发光。

\\
实验装置图中连有一台电池和一根导线。

这种电路称为“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进入电路,经过每个元件后再返回电池的负极。

因此,无论是在小灯泡内部还是外部观察,小灯泡都会发光。

第二题:小灯泡接在直流电路中,变换电路连接情况如图所示,
A,B两位置之间穿过电流强度范围为零。

\\
根据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多少。

在A和B两位置之间电流强度为零,说明这两点之间没有电荷通过,即电路中断。

因此,只有当变换开关接通时,电路才是通的。

第三题:做电学实验时,注意事项如下:\\
1. 使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导线,避免短路或漏电现象。

2. 接线前确保电源处于关闭状态,避免触电危险。

3. 接触元件表面的金属部分时,避免直接用手触摸电路,以免产生
电击。

4. 在实验室内不要随意把手伸入电路中,以确保安全。

总结: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真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学生在备战高考时,应该比较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遵守实验室规定,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实验1.【2017·天津卷】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 kΩ,电阻R1=9.0 kΩ,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 Ω的电阻。

①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

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建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___导线断开。

②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

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右图。

由I1–I2图象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

【答案】①aa'bb'②1.41(1.36~1.44均可)0.5(0.4~0.6均可)【考点定位】实验——用伏安法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名师点睛】由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关键是要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纵轴截距和斜率表示什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核心。

2.【2017·新课标Ⅰ卷】(10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V d 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 d(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____W,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_W。

(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答案】(1)如图所示(2)增大增大(3)0.39 1.17【解析】(1)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故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小灯泡为小电阻,电流表用外接法,如答案图所示;(2)由I–U图象知,切线的斜率在减小,故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再由电阻定律lRSρ=知,电阻率增大;(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9 Ω时,电路电流最小,灯泡实际功率最小,此时E=U+I(r+R)得U=–10I+4,在图中作出该直线如左图所示,交点坐标约为U=1.75 V,I=225 mA,P1=UI=0.39W;整理得:1EI UR r R r=-+++,当直线的斜率最大时,与灯泡的I–U曲线的交点坐标最大,即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

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值R=0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交点坐标为U=3.67 V,I=0.32 A,如右图所示,最大的功率为P2=UI=1.17 W。

【考点定位】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名师点睛】电路图主要是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连接。

小灯泡阻值为小电阻——外接法,电压从0开始测量——分压式接法。

然后由伏安特性曲线分析阻值的变化,注意纵轴是电流。

第(3)问求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较难,因小灯泡的阻值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找到小灯泡实际的电流、电压值。

3.【2017·新课标Ⅱ卷】(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

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

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Ω(填“20”或“2 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

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

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 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

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答案】(1)连线见解析(2)①20 ②左③相等④2 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解析】(1)实物连线如图:(2)①滑动变阻器R1要接成分压电路,则要选择阻值较小的20 Ω的滑动变阻器;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左端对应的位置;③将电阻箱R z 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 1;将R 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 2的滑片D 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 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 2接通前后在BD 中无电流流过,可知B 与D 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④设滑片P 两侧电阻分别为R 21和R 22,因B 与D 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可知;z12122A R R R R =;同理当R z 和微安表对调后,仍有:z22122A R R R R =;联立两式解得:2550A R =Ω=Ω。

(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调节R 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考点定位】电阻的测量【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电阻测量的方法;实质上这种方法是一种“电桥电路”,搞清电桥平衡的条件:对角线电阻乘积相等,即可轻易解出待测电阻值;知道分压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选择的原则及实物连线的注意事项。

4.【2017·新课标Ⅲ卷】(9分)图(a )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图中E 是电池;R 1、R 2、R 3、R 4和R 5是固定电阻,R 6是可变电阻;表头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 ,内阻为480 Ω。

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 端和B 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

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 挡和5 V 挡,直流电流1 mA 挡和2.5 mA 挡,欧姆×100 Ω挡。

(1)图(a )中的A 端与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R 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 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 .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 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Gd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______Ω,R4=_______Ω。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

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黑(2)B (3)160 880 (4)1.47 mA(或1.48 mA) 1 100 Ω 2.95V【考点定位】多用电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名师点睛】会规范使用多用电表,能正确读出多用电表的示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在平时实验训练过程中要多加注意规范操作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多用电表的读数,重点是分清测量的物理量不同,读数方法不同。

5.【2017·江苏卷】(10分)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1–1图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 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 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为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R t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1(3 V,内阻不计)、电源E2(6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0~200 Ω)、滑动变阻器R2(0~500 Ω)、热敏电阻R 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选填“R1”或“R2”).(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11–2图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选填“A”、“B”、“C”或“D”).(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题11–1图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 ℃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 Ω【答案】(1)E2R2(2)C(3)不偏转偏转(4)⑤④②③①【解析】(1)由表格数据知,当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199.5 Ω,继电器的阻值R0=20 Ω,当电流为15 mA时,E=I(R t+R0)=3.3 V,所以电源选E2,80℃时,热敏电阻阻值R t=49.1 Ω,则E2=I(R t+R0+R),此时变阻器阻值R=330.9 Ω,所以变阻器选择R2;(2)多用电表做电压表测量电压,旋钮旋至直流电压挡C处;(3)若只有b、c间断路,表笔接入a、b时,整个回路断路,电表指针不偏转,接入a、c时电流流经电表,故指针偏转;(4)50 ℃时,热敏电阻阻值为108.1 Ω,所以应将电阻箱阻值调至108.1 Ω,调节变阻器,使衔铁吸合,再将电阻箱换成热敏电阻,故顺序为⑤④②③①.【考点定位】多用电表的使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传感器【名师点睛】结合表格中数据,利用欧姆定律估算电动势和电阻的数值,选择电源和滑动变阻器.明确实验的目的是实现对30~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其中30~80 ℃就是提示的信息,结合表格数据,可知电阻值的取值.23.(11分) [2010·全国I卷]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 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