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ppt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小学版第1单元ppt课件

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农用机器人
移栽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如下: 用拔苗器的抓手将插盘中的籽苗拔 出,放在穿过插盘传送带移动到盆 传送带上的一排杯状容器内。在杯 状容器移动的同时,由光电传感器 探测有无缺苗,探测之后,栽培器 的抓爪只拿起籽苗。每个栽培头分 别接近一只杯,在所有栽培头都夹 住籽苗之后,所有栽培头同时栽培 籽苗,确保无空盆,最大栽培速度 为每小时6000棵。该机器人是第 一台能识别缺苗的机器人。利用这 种机器人,栽培者只移栽真实的籽 苗,并使全部籽苗都移栽到盆里, 减少寻找和填充空盘的必要。
格林系统是让外科医生 坐在一个大操纵台前,带上 三维眼镜,盯着一个透明的 工作间,观看手术室内立体 摄像机摄录并传送过来的手 术室和病人的三维立体图像。 与此同时,外科医生的两手 手指分别勾住操纵台下两台 仪器上的控制环。仪器中的 传感器可测量出外科医生手 指的细微动作并把测量结果 数字化,随后传送到两只机 械手上,机械手随外科医生 动作,为病人作手术。声频 部分能同时传来手术所发出 的所有声音,使人有亲临其 境之感。.. Nhomakorabea.
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工业机器人
便携式机器人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 究所研制的便携式机器人, 可实现六自由度弧焊机器人 的全部功能,同时可作为通 用机器人完成其它工作,可 任意位置安装。机器人本体 自重30Kg,便于拆装携带。 便携式机器人可以作为一个 流动的焊接机器人到不同的 场所进行作业,特别是在一 些工作空间狭小,周围环境 恶劣,工人无法作业的地方。
.
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农用机器人
嫁接机器人
嫁接机器人能完成砧木、 穗木的取苗、切苗、接合、 固定、排苗等嫁接过程的 自动化作业。操作者只需 把砧木和穗木放到相应的 供苗台上,其余嫁接作业 均由机器自动完成,从而 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 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嫁接机器人可以进行黄瓜、 西瓜、甜瓜苗的自动嫁接, 为蔬菜、瓜果自动嫁接技 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可靠条 件。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ppt

需要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风险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 护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失业问题
随着机器人的普及,一些传统的工作岗位可能被替代,导致失业 问题的出现。
技术依赖风险
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一些潜在的风险,如系统故障 、恶意攻击等。
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领 域,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生产出一种能以人类智 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早期的符号主义到 现在的深度学习,不断发展壮大。
机器学习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为人类带来巨大便利
生产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应用在生产制造领域,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医疗技术的革新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 案等,为人类带来了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改善生活品质
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第三代机器人还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它们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身体结构和感知能力,可以 与人类进行更紧密的协作。
云机器人(Cloud Robots)
第三代机器人还包括云机器人,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实现全球范围 内的协作和共享。
0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关系
人工智能为机器人提供“大脑”
人工智能技术
2. 更高级别的认知能力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图谱等技术的不断 进步,未来的机器人将 能够理解人类语言,掌 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更 好地与人类进行交互和 协作。
2024版智能机器人介绍ppt课件

计算机视觉
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对 图像的理解,识别环境中 的物体、场景和行为。
应用
目标检测与跟踪、场景理 解、三维重建等。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
自然语言处理
研究计算机处理、理解和 运用人类语言的一门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
让机器能够理解人类语言 的含义和语境,实现人机 交互。
烹饪机器人 自动完成食材处理、烹饪等过程,提供便捷的餐饮服务。
智能家居控制机器人
通过语音或手势识别,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07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 提高,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泛。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在医疗、教育、物流等 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02
感知与认知技术
传感器类型及作用
内部传感器
检测机器人自身状态,如位置、 速度、加速度等。
外部传感器
感知外部环境信息,如距离、温度、 声音、光线等。
传感器的作用
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和自 身状态信息,是实现自主导航、环 境感知、人机交互等功能的基础。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01
02
03
图像处理
协同规划与决策
协同控制与优化
探讨多机器人协同规划与决策算法的设计和 实现,如任务分配、路径规划、协同避障等。
分析多机器人协同控制中的优化问题,如一 致性控制、编队控制、最优资源分配等,并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04
人工智能算法应用
深度学习在机器人领域应用
1 2 3
机器人感知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可以更加准确地感知 周围环境,包括识别物体、检测障碍物、定位自 身等。
2024版《人工智能》PPT课件

《人工智能》PPT课件•人工智能概述•机器学习原理及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智能推荐系统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目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技术科学。
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符号学习到现代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专家系统、知识工程、机器学习等。
重要事件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事件包括图灵测试、达特茅斯会议、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等。
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包括感知、思考、学习和行动四个方面,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实现智能化。
技术原理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是让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具有智能,包括理解、推理、决策、学习等能力。
核心思想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包括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等多种方法,其中深度学习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实现方式技术原理及核心思想前景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医疗诊断、金融风控等。
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原理通过最小化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均方误差,学习得到最优的线性模型参数。
应用预测连续型数值,如房价、销售额等。
原理在特征空间中寻找最大间隔超平面,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能够被正确分类。
应用分类问题,如图像识别、文本分类等。
原理通过递归地选择最优特征进行划分,构建一棵树状结构,用于分类或回归。
应用分类、回归问题,如信用评分、医学诊断等。
原理将数据划分为K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数据尽可能相似,不同簇间的数据尽可能不同。
应用数据挖掘、图像压缩等。
原理通过计算数据点间的相似度,将数据逐层进行聚合或分裂,形成树状结构。
应用社交网络分析、生物信息学等。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创新案例培训ppt

智能检测与质量监控
智能检测与质量监控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实现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和监控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智能检测与质量监控可以通过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产品外观、尺寸、缺 陷等的自动检测和分类,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检测与质量监控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降低 生产成本和减少质量损失。
法规与伦理问题
法规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守相关 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需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来规范技术的应用 。
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涉及到一些 伦理问题,如机器人是否应该拥有权利和责 任、机器人的行为是否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 约束等。
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人工智能
指通过计算机程序和算法,使机器能 够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实现人机 交互和自主决策的技术。特点包括自 主学习、推理判断、自适应环境等。
机器人技术
指通过机械、电子、控制等技术,制 造出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装置的 技术。特点包括精确性、高效性、可 编程性等。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 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 预,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 争力。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精确的制造和检测 ,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 性。
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 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升 级,促进产业转型和升 级。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制造 04 业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成熟度与可扩展性
机器人课程ppt课件(2024)

当前面临挑战分析
01 02
技术瓶颈
机器人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集成度高, 目前仍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如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方面的准确性问题 。
法规政策
机器人产业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涉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 失,给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03
市场应用
机器人市场应用广泛,但不同领域的需求差异大,定制化程度高,如何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 地位,拥有众多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和研究机构。这些国家在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都有较为成熟 的应用和产业化经验。
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到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再到第三 代智能型机器人的演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02
03
内部传感器
检测机器人自身状态,如 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外部传感器
检测外部环境信息,如距 离、温度、声音、光线等 。
传感器融合技术
将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 融合处理,提高检测精度 和鲁棒性。
控制技术
开环控制
根据预设的指令或程序, 对机器人进行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
通过反馈机制,实时调整 机器人的行为,以达到预 期目标。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社区互动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和交际圈
优秀案例展示和评价标准探讨
案例一
学生自主研发智能小车,实现自动寻 迹、避障等功能
案例二
学生利用Python编程实现人脸识别系 统,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ppt

后汉三国时期,《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九 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 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即不能动弹;再扭回 来,复奔跑如飞。”
“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 搬运不绝也”。
7
1.1.2 近代机器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进入自动机械时期
第一次机器人和小型计算机结合
1978年 美国万能自 动化Unimation公司推 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 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 已经成熟。PUMA至今仍 然工作在工厂第一线。
20
1978年,第一台PUMA机器人在Unimation公司诞生。 1982年,Westinghouse公司兼并Unimation公司,随后 又卖给了瑞士的Staubli公司。 1990年,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被瑞士ABB公司兼并。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 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 进食和排泄。
8
❖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
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 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 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 学上的分析。
24
1998年世界著名玩 具厂商丹麦乐高(LEGO) 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 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 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 拼装,使机器人开始走 入个人世界,同时掀起 了机器人教育的热潮。
25
1999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机器人爱宝(AIBO),创造过 20分钟内卖掉3000只的纪录,被抢购一空,从此娱乐机器人成 为目前机器人迈进普通家庭的途径之一。
人工智能PPT

生成对抗网络
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之间的竞 争,生成高质量的数据。
自然语言处理
文本分类
将文本分类到不同的类别中, 如情感分析、主题分类等。
信息抽取
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命 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等。
机器翻译
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自动翻译成 另一种语言。
语音识别
将语音转换成文本,并识别说 话人的意图。
特点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力,能够 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解决各种问题,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人工智能的类型
基于问题类型的分类
分为确定性推理问题和不确定性推理 问题,分别对应于传统的人工智能和 现代的人工智能。
基于问题复杂性的分类
分为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简单问题 可以通过基于规则的方法解决,而复 杂问题则需要通过基于统计的方法解 决。
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进行 学习,以实现长期目标
。
迁移学习
将在一个任务上学到的 知识应用于另一个任务
。
深度学习
01
02
03
04
神经网络
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 通过多层网络结构处理和传递
信息。
卷积神经网络
适用于图像识别和处理等任务 ,能够有效地提取图像特征。
循环神经网络
适用于序列数据和时间序列数 据处理,如语音识别和自然语
计算机视觉
图像分类
将图像分类到不同的类别中,如人脸识别、 物体识别等。
图像分割
将图像中的每个对象或区域分割出来。
目标检测
在图像中检测并定位目标对象。
立体视觉
通过多视角图像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
03
人工智能机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73年,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
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他们连
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制成的.
• 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 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
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1.1 机器人发展史 1.2 机器人的定义 1.3 机器人分类 1.4 机器人化机器 1.5 机器人的优缺点 1.6 机器人相关主要技术与学科 1.7 机器人技术指标指标体系与评价内容 1.8. 机器人技术展望
2
机器人的模样一定要像人吗?
• 有些人认为,最高级的机器人要做的和人一模一样, 其实非也。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 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 进食和排泄。
8
•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
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
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 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 上的分析。
•
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现代微电子技术
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他是
在电子、机械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然而,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自主
完成人类所赋予他的任务与命令,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
成员。
3
1.1 机器人发展史
1.1.1 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1066-前771,《列子·汤问篇》记载,我国西周时代, 木偶工匠偃师,向周武穆王献上“木制伶人”,能歌善舞,栩栩 如生。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 家,公元前400至350年,《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子(鲁班) 削竹木以为鹊,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自动机---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可以自己开门、 借助蒸汽唱歌。
1960年,Conder公司购买专利并制造了样机。
14
1959年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1年,Unimation公司(通用机械公司)成立,生产和销售了 第一台工业机器“Unimate”,即万能自动之意。
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美国万能自动化 (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长期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被 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2
1950年,美国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 《I,Robot》中首次使用了“Robotics” ,即“机器人 学”。 机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6
后汉三国时期,《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九 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十二年春,亮悉大 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即不能动弹;再扭回 来,复奔跑如飞。”
“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 夜搬运不绝也”。
7
1.1.2 近代机器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进入自动机械时期
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 命令。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4
公元25-220年,东汉时期,发明了“记里鼓车”,它靠传动 齿轮和凸轮杠杆等机械驱动,车行一里,车上木人受凸轮的牵动, 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无需人手工测量计程。
5
指南车,它与指 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 同,它是利用齿轮传 动系统,根据车轮的 转动,由车上木人指 示方向,不论车子转 向何方,木人的手始 终指向南方。
11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卡佩克在剧本中把捷克语 “Robota”写成了“Robot”,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1939年 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 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 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 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 加具体。
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0
• 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 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 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 1927年美 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 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 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 走动。
13
1.1.3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 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 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 发展。
1954年 美国人(George C. Devol)乔治·德沃尔 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在1956年获得 美国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 作,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62年,美国万能自动化(Unimation)公司的第一台机器 人Unimate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