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你的语言

合集下载

诗化思维与语言诗化

诗化思维与语言诗化

诗化思维与语言诗化作者:章璐玮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年第12期一、什么叫“诗化思维”1,经典借鉴(1)对称所谓语言的对称,就是指语言的排列、组合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语言的对称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出句,一是应句。

出句和应句在某一方面存在对应关系。

语言“形的对称”包括三方面的对称:一是出句、应句的字数相等或相近,构成外在的对称;二是出句、应句的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构成内在的对称;三是外在内在都相同的对仗似的严格对称。

例如:一群白色的绵羊,/团团睡在天上,/四围苍老的荒山,/好像瘦狮一样。

——郭沫若《夕暮》[点拨]外在上形成了对称,内在上也相似,一三分句结构相同,二四分句相异,基本对称,再加之韵律上的对称(押韵)、意义上的对称(绵羊对应瘦狮),所以,读来饶有诗趣。

(2)倒错“倒错”是一种重组、创新的语言技巧,有时仅仅将词或句子的语序倒装、错位、重新组合,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却完全变了。

例如: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点拨]这句也不能还原回“峨眉山秋月半轮”。

古典诗歌中,这种倒错手法用得相当普遍,如“黄叶蝉吟晚”就比“黄叶晚蝉吟”好,因为“晚”的情景得到了凸现;“花落一溪春水香”就比“一溪春水落花香”好,因为“落花香”组合太俗,不如倒错将“春水”与“香”组合新异;“烟生墟落垂垂晚,雁下陂(bei)塘处处秋”自然也不能还原为“垂垂晚烟生墟落,处处秋雁下陂塘”,因为还原后“垂垂晚”、“处处秋”分别成为“烟”、“雁”的修饰语,强化的效果、形象感远不如独立句末的时候。

语序倒错使读者大脑有了再行创造的巨大空间和自主加工的快感。

(3)换元换元是对语词进行替换。

数学中常用换元替代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替代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

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想象和再加工的空间。

诗化语言营造诗意课堂——谈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一课的语言艺术

诗化语言营造诗意课堂——谈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一课的语言艺术
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着锦缎, 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 一 会儿捉蝴蝶, 一会儿捉迷藏, 汉子们正挑
着水。 一家人做好饭后 , 围在一起 , 喝酒
聊天。
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 注意词当中的
生字和多音字 ,要把词念得字正腔
圆;读后两遍 的时候 , 注意把它念通
(生伴随着乐曲《 琵琶语》想象写 , 话, 教师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插话。 )
了几个刚出笼的馒头,放在嘴里, 正 当 我高兴之时, 不知哪个缺德鬼把香
蕉皮不偏不倚地扔到我的脚下。 我
课时,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 了, 肚子咭咭地叫起来, 好像在说: “ 你
为什 么不给我吃的?”我只好忍饥换饿
课时好好地表扬表扬, 并且叫班长把 这篇习作贴到了班级的 (优秀习作园 地》 吴嘉是这样写的: 中。 今天, 我真倒翅 我妈妈真是个“ 妈妈, 懒” 每天不 不仅能够与词人产生共鸣,而且会有
一种感染,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
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 ,用自己的脑去 思言之妙, 用自己的口去评言之美 , 学生
心灵的工具, 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
的艺术。课一开始 , ” 王老师就以凝练
教学月刊
学版
评析
洛.卜 协』
关于小学生纪实作文的思考
口 赵赛君
批改习作时, 我欣喜地发现吴嘉 写的( 今天, 我真倒霉》 这篇文章语言 生动幽默, 条理清楚, 富有感情。 作为
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
境中。 在王老师动情而流畅的教学语
言引导下, 学生沉浸在“ 故园” 二字所 承载的情意之中。
生: 一个晚上 , 月光皎洁, 星星一闪 一闪的。 他的亲人坐在窗前, 望着圆圆的
月亮。 鸟儿不再“ 哪卿喳喳” 地叫, 花儿合

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
引用古诗文,化用古诗文,引用历史人物。

一、我很忧愁。

我忧愁地站在一棵树下。

(增加意象,突显意境)
我忧愁地站在一棵孤单的树下。

(增加形容词)
方法之巧用意象,情境烘托。

我的忧愁是一棵树。

(比喻,使作者的忧愁更具体化,化抽象为具体)
方法之善用修辞,新颖,富于创造性。

我的忧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忧愁无尽,“我”无奈于此,它已无了时空界定)
我的忧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长在……(无人经过的路边/苍茫的大地上/过去和未来之间/月影下,倾听流水的叙语/北京幽暗的小巷)
练习:围绕一个词进行诗化。

以诗化的语言创作诗意的小说

以诗化的语言创作诗意的小说

以诗化的语言创作诗意的小说作者:蔡燕良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6期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诗化的小说,它的语言体现出了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一再强调的“言近而旨远,词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义未尽”的美学原则。

即整部小说通过诗化的语言,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既五彩斑斓而又含蓄深远的诗意的空间,给人以纯美享受和无尽遐思。

关键词:诗化的语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活动环境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但同时是一首精巧绝伦的诗。

不单因为《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曲赋,更重要的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和诗化的。

作为一部杰出的小说,书中大多不是诗词形式的笔墨,却实实在在是诗化的语言,以散文形式出现的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读后觉得情趣盎然、美不胜收。

对于小说中诗词曲赋的品评和鉴赏,历来名家颇多,此处不敢再论。

这里单以小说中散文式的语言为话题谈谈看法。

因为《红楼梦》首先是作为一部出色的小说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就谈谈小说中怎样以诗化的语言构建小说的叙事策略。

对于这部诗化小说的语言艺术,我尝试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用诗化的语言塑造诗意的人物形象。

二是用诗化的语言展开诗意的故事情节。

三是用诗化的语言构建诗意的活动环境。

一、用诗化的语言塑造诗意的人物形象许多人读《红楼梦》后,都会心动神移、不能自已,甚至在实际生活中处处以小说中心仪的人物形象为偶像,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更有甚者把自己幻想成某位主人公而如痴如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红楼梦》出现以前,没有哪部小说能对读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魅力,是因为书中塑造的许多美丽而有个性有才华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她们是一首首风格独具、百读不厌的诗。

1.用诗词里的意境描绘人物的外形。

首先我们看看小说中对第一号女主人公的肖像描写,在小说的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作文指导-诗化语言

作文指导-诗化语言

心象+物象=诗
1.例句: (1)看到妹妹泪汪汪的脸,我好心疼!-心象 (2)花儿好美丽啊!-心象 (3)好久不见,真想念你。-心象 (4)我真气他骗我-心象
心中的感觉,无论喜、怒、哀、乐皆是心象
2.物象指眼睛所见各种事物如桌、椅、草、木....。
3.当看到物象有所感动(灵感)产生心象便可成为“诗”。
诗的语言
风在水面写诗 ——诗歌的语言
散文与诗语言上的不同
1.诗句简短而意义丰富(言简义丰) 2.诗句的韵律感、节奏感较强。 3.诗需要更多的想象,散文较直接。 (想象丰富)
练习想象、表达情意:
1.以“月亮”“星星”“花”……想象 他(她)们像什么? 2.在上面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情意。
欣赏
诗歌=心象(主观情感)+物象(客观事物)
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
5、摹声法:增加趣味。模仿自 然万物的声音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 时间真是恶作剧 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 去!去!去! 逗得我们笑嘻嘻
写诗的要点
1、发现独特。眼睛或心灵里感受到的,不同 于一般人,能让人惊喜,称奇。 2、用词精准。不管是华丽的,朴素的,都应 该用最接近直接经验的词语,准确到位。 3、比喻新颖。本体和喻体之间越具有科学所 判定的差异越大,距离越远,风马牛不相及, 一竿子打不着,那么,比喻将会越精彩。
作业
诗的语言
用诗化的语言改写自己的小作 文
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

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

10、拟物式 把甲物当乙物写,让形象化的语言代 替抽象的事物,给人可以触摸的感觉。
例: 打捞学习的岁月,晾晒学习日子。 弯弯腰,拾起一片文明, 挥挥手,送去一个礼貌。
二、冲关引领



一、选材的盲区 1、写什么不像什么 2、没什么写什么 二、选材的原则 1、大学生些小事——真 2、小学生写小事——假
第六节 选材关

一、打造亮点
语言如何诗化
打造亮点——语言诗化十法
考文语言的三大特色:形象、流畅、诗化。 诗化语言富于诗情画意,令人回味,给人启示。
1、比喻式 由此及彼,表面中内含人生之理,富有 哲理性。 例1: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5、比兴式 由此及彼,由物及人,是陕北信天游的 一种表达方式 例:高山在无声中诉说着巍峻, 江河在蓝天下袒露着旷远, 人亦在漫漫岁月中反思走过的人生。
6、含蓄式 借助景物描写,托物言志,给人以含蓄之 美,引起人的无限遐想: 例:杏树的枝头 挂满五颜六色的目光 每一阵风里 都有数不清地追寻
7、梦幻式 借助梦境表达内心的情感,适合写人为主
2、仿创式 借用约定俗成的名言警句,变化一种说法, 给以其乐无穷的感觉。
例: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聚莫言醉。
3、联想式 运用相近、相关、相似的甲乙两物引起联 想: 例:我播下了一粒种子,不!是一片希望。
4、想象式 放飞想象,打开时空坐标,收到意想不到 的结果。 例: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水。不!温暖 的春天。
例1:那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 蜂。 例2:我终于当了一名幼儿老师,欢快的起舞, 虽然是梦……
8、哲理式 从表面到本质,给人以鼓舞,令人启迪: 例: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再长的路。 是树不要和花比美,是花不要和树比高。

语言的诗化理论名词解释

语言的诗化理论名词解释

语言的诗化理论名词解释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而诗则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字词和句子,将情感、思想和美感传达给读者或听者。

语言的诗化理论探讨了诗歌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解释了为何诗歌对人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1. 语言的诗化:语言的诗化是指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具备诗歌的特质。

这种诗化的语言使用富有音韵和节奏感的词汇和结构,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隐喻来传达情感与意义。

通过诗化,人们可以更加直观而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使传达的信息更加生动、美感更加突出。

2. 感染力:感染力是指诗化的语言所具备的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力量。

当我们阅读或听到一首诗歌时,其中蕴含的感情会犹如一股力量,穿过语言的界限,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

这种感染力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使他们深入体验诗歌所传递的情感,从而对诗歌产生共鸣,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

3. 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诗化的核心特征之一。

诗歌作者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用形象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情感与思想。

他们可以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创造新颖的比喻和隐喻,以及编织富有节奏感的句子结构来打动读者或听众。

这种创造性的语言使用使诗歌与日常用语区别开来,使其更富有诗意和艺术性。

4. 形象生动的描绘:诗歌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来表达情感与意义。

作者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创造形象,使读者或听众能够在心灵中形成一个更加清晰的画面。

这些形象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体验,使诗歌更具感知性和表现力。

5. 隐喻与比喻:隐喻和比喻是语言诗化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们通过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比较,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隐喻是通过比较不同领域的事物来传递含义,而比喻则是明确地使用“像”或“比如”来进行比较。

这些比喻和隐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含义和象征性,加深了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6. 音韵与节奏:语言的诗化离不开音韵与节奏。

音韵是指语言中音节的韵律和押韵的使用。

诗词的诗化语言

诗词的诗化语言

诗词的诗化语言
1、什么是诗化语言
运用诗化语言写成的文章叫诗化文章,亦即具有古典诗词之意境、韵味、体式的文章,巧妙化用古典诗词写成或大量引用诗词的文章亦可称之为诗化文章。

诗化语言的第二个特征是运用诗体,所谓诗体即文章的体式或句式与古典诗词相仿,一般大量运用短句,运用排偶句式,运用对联形式。

2、诗词的诗化语言的过程
唐代是五、七言诗全盛的黄金时代,而五、七言的成熟发展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也就是它的诗化过程。

首先五、七言是从当时的日常散文中提炼出来的,而它又不完全同于作为基础的散文,这不但是在形式方面,而且涉及语法和词汇,整个都要求更为诗化。

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言即为诗化语言。

3、诗化语言的特点: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言即为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二是形象描绘,感情丰富,内涵深刻;三是句式灵活,运用排偶,整散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诗化语言之一:将抽象变为形象“在我看来,所谓的散论就是把抽象的主题、抽象的论述变成形象化的东西,变成可知可感的具体形象,从而使文章从里到外、从头到尾都美起来,这大概就是散论的基本形态了。

而要达到这么一个文笔的高度,就要有美丽的主题、漂亮的标题、抒情式的材料叙述和用来升华各个材料及文章主题的诗化语言,使文章在散在的结构中通过抒情来完成说理。

”、“由浅入深地进行想像语言、语言节奏、句式转换、诗化语言、诗歌的训练。

”,可见,诗化语言对于散文之类的文章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诗化语言对小说的作用也是异乎寻常的。

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转自博客心语如诗)这就不能说不是诗了。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语言得到了诗化,你看,抽象的岁月幻化成溪水边,诗行还能用手捡起来,梦是有航线的(因为他是一个小船)。

这就是诗化语言。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化语言连起来,加上标点,就不是诗了,而是文(无论他是什么文体),是诗化语言的文字: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文字重新断行,还是诗,因为是诗化语言: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不仅诗里,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需要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是文学艺术的霓裳。

看下面这些话:1、情感的急流冲垮了理智的堤坝2、母爱的阳光烘干了我那潮湿的心田3、她的形象清晰地洗印在了我记忆的底片上4、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诗化语言给人的感觉很美,很形象,内涵丰富。

如果不这样说,实打实地说应是这样:1、感情用事,没了理智2、母爱使我心里很温暖,愁绪一扫而光3、我很清楚地记着她4、很有意义、很考验人、很跃跃欲试的岁月这样说话没有毛病,但是没有意思,是大白话,白开水,白菜帮子。

从上面的诗和话可以看出,诗化语言就是将甲形象变成乙形象,或者将抽象变为形象。

他的基本机制就是想像,有点像见异思迁,也似乎是在说胡话,其实是精神病的大脑——幻听幻觉。

而这种“精神病”状态正是诗化语言的温床。

下面以大树为例,看看大树是否有某些思想,或者反过来说思想、情绪、感觉等能否变成大树。

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这么说话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树,或者说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们利用思维把想象具体化之后,形象也清晰了,思想感情等也化为真实,这棵树可以是亲情树、快乐树,也可以是思念树、忧愁树、孤独树,还可以是其他任何的树。

在思维和想象的”变态“中使语言得到诗化——这棵大树变换莫测:1、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长在沙漠里的树,扎根在无边的荒漠之中,从来没有人从他身边经过。

(这是一棵孤独的树)2、我的心情是一棵树,一棵生长在亲情沃野上的大树,粗壮的树干上写满了妈妈对我的爱,就连那茂密的叶子也成了蘸满深情的笔触。

(这是亲情树)3、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舞动在山脚下小河边的树,河水为他欢快地唱歌,山冈为他起舞,树上的叶片正是清脆悦耳的音符。

(快乐树)4、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秋风里叶子哗哗作响的树,年轮里充满了对春光的思念,就连落下的叶子也巴望着蓝天。

(思念树)5、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阴霾沉沉中的无精打采的树,愁云密布在年轮里。

那枝叶也耷拉下了脑袋。

(忧愁树)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文字断行,不就是诗歌了吗?上述的心情,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不一样的形象来幻化,都能形成诗化语言,比如快乐的河,忧愁的云、孤独的鸟,等等。

诗化语言很微妙,也很奥妙,还很曼妙。

看看下面这些话,读来是不是一种享受呢?1、有的初来乍到,有的已在这座城中混籍了十多个年头。

其精神之剑的侧面已被岁月的水分锈蚀、锋面却磨砺得更显锐利。

边界的阳光褪去了原先生活的光泽,国境的劲风抖落掉了从故乡田园中带来的尘土。

对他们来说,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成了残片或碎影,就像一石击起千层浪,本是完美的碧波岩容倾刻间支离破碎,被一层层一圈圈的波环冲撞得由碎乱沦丧为乌有。

(这是我写的)2、我常常设想,像同样的阳光在不同的水分、温度及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植物一样,在我们城市的时空中生长着一棵特定的大树。

那情形,正如“后心理学理论”所主张的,精神当是一种存在,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飘浮在这些人及他们创造物的上空,每个人又都呼吸着这种飘浮物,吸取了生命的营养,于是便有了心照不宣的心灵感应。

这棵大树就是青春与生命。

(这是我写的)3、幸福是小草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是一棵参天大树能活一千年,是一个动人的神话述说着美好的未来……(我的学生写的)4、青春如朝阳,放射出希望的光芒;青春如长虹,腾起无限的光彩;青春如春笋,刺破坚土没命地疯长。

诗化语言漫谈之二:用诗化的语言评述历史人物(一)四面楚歌。

漫山遍野的凄凉的歌声侵入项王的脑海里,四年的刀光剑影在眼前闪烁不定,他想起了自己手握长剑驰骋沙场的雄姿,想起了刘邦俯首称臣的委琐的样子,想起了虞姬含情脉脉的眼神……他望着虞姬,悲叹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二)美人自刎乌江边。

鲜血从虞姬的苍白的肌肤中流下,开出绝艳的玫瑰,在那团红色中,虞姬的眼神绝望而又饱含期望,手指如丝绸般滑落。

项王一手托着虞姬,单膝跪下,一手将剑深深地扎向泥土,看着虞姬渐渐暗淡的眼神,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乌江亭长在旁劝项王快渡乌江。

项王轻轻放下虞姬,突然起身,长剑直指青天。

清风吹拂着他的长发,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威武,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着:“刘邦小贼,待我卷土重来之时,用你的头颅为虞姬祭奠。

”(三)又到兵荒马乱时。

烟尘滚滚,杀声滔天。

项王挥舞着长剑,剑刃飞快地掠过一个又一个颈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光一闪,刘邦人头落地。

夕阳照着项王的脸,刚毅的面庞上刻满了沧桑与寂寞。

他的眼前浮现出虞姬清澈的眼眸和干净的笑容。

他轻声说道:“虞,我回来了。

”(四)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桌上仍摊着那本书,那篇文章叫《乌江自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项羽应成为真正的霸王。

他有着过人的才智和勇气,他有着震惊天地的英雄气概。

但为何要觉得无颜以对江东父老,他完全可以回去休养生息,重振旗鼓。

而他恰恰就缺少了这份灵动。

有了这份灵动,他仍可保持他的英雄本色,而且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英雄,一个被千古传诵的英雄。

灵动的水,仍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仍可造就一个英雄。

二、指导学生为这篇文章评分并说明评分理由,引导学生鉴赏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用诗化的语言评述历史人物。

三、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什么是诗化的语言1.举余秋雨《道士塔》为例:一箱子,又一箱子。

一大车,又一大车。

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

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

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很难得到的。

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

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2.举满分作文《项王若奈何》为例:乌江亭长在旁劝项王快渡乌江。

项王轻轻放下虞姬,突然起身,长剑直指青天。

清风吹拂着他的长发,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威武,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着:“刘邦小贼,待我卷土重来之时,用你的头颅为虞姬祭奠。

”3.概括诗化的语言的特点:(1)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凝练。

(2)以描述代替一般的叙述。

(3)在描述的过程中表达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态度。

诗化语言漫谈之三:诗化语言的写一、导入,激发写诗的热情二、有一位学生的作文《幸福是什么》中有这样一段:三、“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而且引用古诗文名句使文句充满诗意和文采。

你们想不想也写出这样优美的语句?今天我们就从仿句入手尝试着进行诗化的语言的写作,放飞我们心中的歌。

二、小试身手,挖掘诗人的潜质师:有位哲人说:每个青少年本质上都是一位诗人。

学生时代是青春勃发,诗情洋溢的时期,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诗的血液,一旦激发就会沸腾。

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两道练习题,看看我们有没有诗人的潜质。

练习1:首先阅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出示训练题):如果你是太阳,;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明确:何必为一丝乌云的遮蔽而悲伤/如果你是种子练习2: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照写两句话,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三句话的总结。

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实在没有灵感可向同桌取经。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明确: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温暖整个冬天;人人都应当这样奉献!师小结:有了仿写这一把钥匙,写作小诗就不难了,只要大家想学,就一定会写出一首首优美的小诗。

三、诗苑掘金,探究现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师:语言大师朱光潜说过,“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那么诗歌语言有哪些特点呢?老师想通过下面两个例子引导大家探究一下诗歌语言的特点。

(出示例子)例1: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例2:微笑是冬日里的一朵寒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微笑是细雨中的一只白鸽,/飞翔着生命的故事;微笑是荒漠中的一棵小草,/谱写着永恒的主题。

引导学生探究:1.说一说这两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2.讨论回答这两首小诗在写作语言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模仿。

讨论后明确:诗歌的主题是“爱心”和“微笑面对人生”。

语言凝练,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在量词和动词的使用上富于变化,讲究搭配。

四、情有独钟,诗歌语言赏析。

师: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杨光的诗歌《瞬间即景》来进一步理解诗歌语言特点。

先欣赏即景(二):石罅间的小草//探出苍白的小嘴//吮吸雨露。

小诗赏析:一个“探”字更写出了小草的不易,虽然小嘴还是那样的“苍白”,甚至于还会遭遇风吹雨打,但它还是毅然决然地在狂风暴雨中“吮吸”雨露!一个不屈不挠的勇士形象活生生的站在了你我的面前。

即景(三):树丛遮盖的嫩苗//伸出纤弱的小手//采撷阳光。

即景(四):瘦小的山径//难耐沉重的步履//肥胖的跫音//却又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