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简称的由来

各地简称的由来

一、上海(沪):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二、重庆市(渝):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

三、河北省(冀):
说起河北省的简称,这里包含着一段史话。在中国古代的夏朝(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有一位治水的英雄叫“禹”,人们尊崇他,称他为“大禹”,又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开国君王,又称他为“夏禹”。在大禹的时代,洪水泛滥,他治理洪水以后,曾以山川大势,划全国为“九州”(这里的“州”不是行政区划,而是地理区域)。 “九州”中头一个就是冀州。河北这块土地是古冀州的组成部分,以后不少朝代都在这里设过冀州,所以河北就简称为“冀”。

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前221年),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夺霸业,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就主要的地理区域说,中北部即今保定、北京一带为燕国之区,中南部即今石家庄、邢台、邯郸一带为赵国之域,所以后世就以“燕赵”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中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辽(公元907至1125年)把北京作为陪都,此后,金(公元1115至1234年)、元(公元1271至1368年)、明(公元1368至1644年)、清(公元1644至1911)四个朝代都先后建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把北京作为首都。古时把国都附近的地方称为“畿辅”,因为河北省位于北京首都的周围,所以河北大地又有“畿辅之地”或“京畿”的美名。现在,河北省依然作为首都北京的屏护,也常常被称为“畿辅之地”或“京畿”。

值得一提的是,“冀”这个河北省的简称,蕴含和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如前所述,河北省简称“冀”是由古冀州而来。那么,“冀”是什么意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诞生于河北省顺平县,后建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亦为古冀州之地)。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活动,顺平县、定州市、唐县、望都县、隆尧县的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帝尧活动的记载。东汉(公元25至220年)时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书叫《释名》,它在解释“冀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时这样写道:冀州位于北方,这里居住过帝王,这个地方有险有易,纷乱希望得到治理,贫弱希望变得富强,荒歉希望获得丰收。 “冀”是个多义


字,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
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在汉语的书面语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这些词。《释名》解释冀州这个名称的含义,就是在“希冀”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这样,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么,如今简称“冀”的河北省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
四、河南省(豫):
“豫”"河南省的代名词,源出于古代先人们对所处地理的称谓。

上古时尧帝令铸九鼎,将国土划分为九州。因历史久远,九州之地说法不一,我认为是后来人们争伐占有到国土领地不同而形成的原因。关于九州之名称可查阅百度词条。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九州的划分,是以方位而定的。即九州代表了地理上正方向的东西南北和与之相临的四舍,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及位居四面八方之中的位置---中土!中土位置古往今来被称为豫州。

为什么被称为豫州呢?许多古书解释说是“豫”从象,本义为我和大象。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作为河南,古时黄河大象的历史并没有那么长,历史上从古到今也没有详尽的有关大象的故事与传说,何以会以象称之?完全是强牵附会其音意所造成的。

要想找出豫的本义,必须先知道九州代表了什么?其实,人们都知九州泛指国家领土。可是九州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要提起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了。

人所共知,伏羲创八卦,推演星相,教人们稼樯耕种、织网捕鱼,制定四时八节历法与婚丧嫁娶规矩等等,被称为龙师。他最大的贡献也是最玄奥的成就就是五行与八卦。五行是五种星象金木水火土,不仅指的是天体五座行星,也包含了宇宙产生的物质属性。与之对应的是北东西南中五个方位。八卦则是加上了四个与东南西北相临的地域。

伏羲在八个地方画出了他观察天象得到的星系图,这也是后人为什么说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伏羲察看天象的画卦台的根据。伏羲后来落脚中原河南,在伊洛流域定都,他在河南许多地方继续观察天象,还在太行山下建了最后一个画卦台,在此他把其它地方观察得到的星象与在此地得到的星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就是我们所说的八卦图,八个方位为震、离、兑、乾、巽,坎、艮、坤,代表了天地水火山泽风雷。而中心卦为人卦。因此伏羲所画的天象图不应该叫八卦,也不是八八六十四卦,应该叫九卦图,九九八十一卦才对呢!

伏羲给这九卦方位配上了地域名,总冠名为九州,居中的人卦位置取名叫豫州。

予,我也。象,乃天象。“豫”的意思是:“我在这里观天象”!

五、云南省(



):
第一说,因庄峤至滇池而立国,因滇池得名滇国。滇池因滇池上源深广
,下流浅狭,如倒流,谐颠倒之意,故名滇池。如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回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 范晔《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以其地为益州郡……有池,周回二百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曰滇池。”王先谦《汉书校补》则认为“滇”作顶颠讲,他说:“《说文》顶颠也,言益州各水下注于卑地,此县(滇池县)之地与池独居高顶”。

第二说,滇国和滇池之“滇”,来自古代少数民族。方国瑜《滇史论丛》指出:“‘滇’字当是土语音译,并不必从字面附会解说”。此说又有两种说法:

一是认为“滇”为古代部族之称,即滇部落。部落之称又往往来自部落酋长之名,如安宁来自彝族男子“阿宁”和开远前身阿迷州来自彝族“阿迷”之名一样。《华阳国志》和王先谦《汉书补注》均记有“颠歌”、“颠县”。因该部落居于大湖周围,更多的则加水旁译作“滇”,称其为“滇人”,称所居地的湖泊为“滇池”,称当地出产的马为“滇马”,将该族奴隶主贩卖的奴隶称为“滇僮”,称其地方王国为滇国(详见1987年拙作《云南地名探源》)。刘琳《华阳国志校注》亦说:“按‘滇’与‘颠’音同字通,故有写‘滇池’作‘颠池’者(《上林赋》‘文成颠歌’,文颖曰:‘颠,益州颠(池)县,其民能作西南夷歌也。’颜师古曰:‘颠即滇字也。颠,倒也,故谯周、常璩以‘倒流’释‘滇’字之义。然此实牵强附会。盖‘滇’(音)本当地少数民族对此湖的称呼,汉人译其音加水旁作‘滇’耳。”

二是认为“滇”是来自彝语的“甸”,意为坝子,因滇池周围是个大坝子而得名。

第一说以汉语来解释,是不可信的,确如刘琳所说“然此实牵强附会”。因云南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庄峤到来之前就有“滇池”的称谓。第二说符合历史事实。

滇池的面积,是在不断缩小之中。元、明、清时期挖海口河,泄滇池水,“得壤地万余顷”,是消除水患、造福人民之举;而在几百年后,再向滇池进军,“围湖造田”,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干的错事。

经过13世纪至16世纪多次疏挖海口河,加上河水带沙入湖,使滇池不断缩小变浅。而1938年~1978年间近40年围湖垦殖,使湖泊面积减少38.7平方公里,占

19

8年湖面积的12%。

“围海造田”,仅草海就被围去21平方公里,占草海面积的70%。1970年在“向海
要田,向海要粮,向滇池进军”的口号下,开山炸石,筑坝排水,围填滇池草海浅水区,历时213天,投入劳力初期3.5万人,中期最多时达10万余人,围湖造田3万余亩,使滇池草海丧失了净化能力,破坏了滇池的生物链和原有生态系统,是滇池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云南高原湖泊已进入消退期,本身就在不断萎缩中,其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干预,加速了湖泊的老化衰亡过程。据20世纪70年代统计,全省有37个1平方公里上的湖泊,5个50~500平方公里的中型湖泊,总蓄水量达290亿立方米。这些湖泊,包括十大高原湖泊,是高原上的珍宝,现在都不同程度面临着与滇池类似的问题。解决好这类问题,实在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之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地方对保护天然湖泊开始重视,加大了退田还湖、治理污染、保护湖泊的力度。通海县人民政府和江川县人民政府早在1981年和1986年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为此,专门对杞麓湖、星云湖立下了《拯湖碑》和《保湖碑》,其碑文说:“违背自然规律,屡次开湖泻水,盲目围湖造田,导致湖缩水减,气候异常,农业生产屡受旱灾严重威胁。此湖再不拯救,大有涸竭之势……事关重大,为尊民意,勒石为志,共同信守”。

六、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七、安徽省(皖):
“八皖”作为安徽省的代名词,常见于诗词、楹联作品之中。那么安徽省为什么又可称为“八皖”呢?这要从安徽建省说起。

据《清史稿》记载:清初以前,安徽、江苏(包括现在的上海市)是一个省——江南省。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为了减轻“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为两,设安徽、江苏两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正式定省会于安庆府治怀宁(即现在的安庆市)。由于安庆府境内有皖山、皖水,春秋时还有皖国,所以从那时起,安徽省又被简称为“皖”。雍正十三年(1735)以后,安徽省由原管辖的七个府,三个直隶州,增至八个府(即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颍州

)和
五个
直隶州(即滁州、和州、广德、六安、泗州)。这样,人们便把拥有八个府的安徽称为“八皖”。

在中国,类似这样称谓的还有好几个省。如福建称“八闽
”,广西称“八桂”,湖南称“三湘”,陕西称“三秦”等等。

“八皖”一词为何在诗词、楹联中最为多见呢?我以为,主要与诗词、楹联需要严格对仗有关。宿松县文昌殿有一副联:“凿山外,耸出文峰,星入文昌,八皖文光射牛斗;大江中,凭临天堑,势参天半,一枝天柱拱龙湖”。作者贺欣是前清进士,那时候他就用了“八皖”一词,可见“皖”或“八皖”作为安徽的简称,由来已经很久了。

八、山东省(鲁):

山东简称"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有两个主要诸侯国,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鲁国.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封齐地于姜尚,后来发展成为齐国.周成王封周公旦于鲁地,发展为鲁国.
在春秋时期,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且齐桓公是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齐桓公时期有管仲,鲍叔牙等人辅佐成就了霸业.在齐景公时期,齐国又达到了一次辉煌,有晏婴,司马穰裾辅佐.齐桓公,齐景公时期,齐国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整个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并列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而当时鲁国只是一个小国,其地位和影响力远不及强大的齐国.
在战国时期,齐国虽然已不如秦国,但也是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国和楚国联合具有牵制秦国的实力.在齐威王时期,孙膑统率齐军在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两次打败魏国,使齐国在战国中威望大增.在战国末期,秦国灭了东周后称"西帝",齐国也称"东帝"(尽管当时齐国的实力已远不如秦国,后来秦国很快也统一了六国).而鲁国在春秋末期就已经被吞并.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有很多名君良将,而鲁国只是一个小国,实力根本不能和齐国相提并论.
山东为什么不简称"齐"而简称"鲁"呢??
从历史上说,因为鲁比齐更正
首先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也就是姬姓,与王室关系更近,在礼法地位上比由臣下而封的姜姓齐国,甚至后来典型下克上,窃国而侯的田姓齐国要高的多.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其次,鲁国也是相对周礼更加完备,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最后孔子在后世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无论文化\礼仪\地位等等,鲁国更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ps指出一个错误,后代分封在鲁的很多,西汉就有,吕后封自己的外孙\鲁元长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之后,汉景帝之子刘馀都

曲阜,
为第一
位西汉鲁王。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睃相继袭封,总共有14王
孙权的儿子孙霸是鲁王,刘备的儿子刘永也是鲁王
连少数民族建立的前赵也有分封鲁王德
明朝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世封山东兖州,称鲁王,末
代的朱以海就是南明的鲁监国
而且啊..从文化来说的,鲁包括今天的临淄,济宁等地,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影响深远。。。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孔子是鲁国人..
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姬姓(周天子姓)。齐是姜太公的封地,姜姓。

鲁国是周礼的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这点《礼记·明堂位》里有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在春秋时期鲁国也是众多诸侯国中比较强盛的国家之一,虽然不及齐国强盛,但是鲁国代表的是山东的和整个中国的礼仪和文化,同时鲁国的地域位置在山东中部,比齐国所在的山东东部位置更优越。而且鲁国在文化上也更加发达,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

九、江西省(赣):
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唐朝时因省境隶属于江南西道,故名江西。赣江是江西境内主川,故简称"赣"。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接部的南部,位于113°3436"~118°2858"和北纬24°2914"~30 °0440"之间,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4%。省境东与浙江、福建为邻,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面与湖北、安徽毗邻,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是我国东南沿海的腹地,与东南沿海各港口或江北重镇的直线距离大多在600~700公里之间。

十、湖北省(鄂):

湖北历史源远流长。夏商(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以前,南方民族长期在这里劳动和生活。春秋时(前770-前476年),国土主要在今湖南、湖北地区的楚国在南方诸国中最为强盛。战国时(前475-前221年),南方诸国统一于楚。公元前221年,统一的秦朝分天下为四十郡,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和黔中等郡。西汉划天下为十三部(州),湖北以汉水为界,西为南郡,东为江夏,均隶属于荆州。三国时,吴魏分治湖北,都称荆州。经两晋至南北朝,刘宋置荆州、郢州,又侨置雍州,萧齐继承了刘宋建制。梁以后建制紊乱,至隋统一,仍称荆州,一度称鄂州,故湖北简称鄂。

十一、广西壮族(桂):


广西历
史悠久,
早在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个行政区域,其中桂林郡包括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广西简称“桂”,即因此而得名。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设置广南西路(行政机构),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
”名称的由来。元朝(公元1279年-1368年)设置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广南西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从1336年起,设置广西行中书省,省治在今桂林市。
195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在南宁市。

十二、山西省(晋):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风唐疏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喂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中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誉为“晋祠三绝”。

十三、福建省(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