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
点燃
程式为: CH4+2O2===CO2+2H2O ,可燃冰作为能 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热量 比煤和石油多,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目前能规模化和产业化 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高盐 度浓缩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分离得到粗盐;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海洋化学资源
金属镁的制取 海底矿物 海水淡化
海水中的化学 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提纯
海水“制碱” 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的性质
知识回顾
知识点1:海洋化学资源 1.金属镁的制取 (1)流程:将__石__灰__乳___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 __氢__氧__化__镁____,再加__盐__酸___生成氯化镁,__电__解___熔 融状态的氯化镁得到___镁___。 (2)化学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
(2)在含有氯化镁的苦卤中加入氢氧化钙能得到氢氧化镁 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氯化镁生成 镁和氯气,故填:Ca(OH)2,Mg(OH)2,HCl, MgCl2=通=电=Mg+Cl2↑。
【变式题】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 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 规化石燃料,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 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点未燃 来能源”,CH4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C_H_4_+_2_O__2=_=__=_C_O_2_+_2_H__2O___。可燃冰 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 ___热__值__大__,__污__染__小_____。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单元复习课件(共55张PPT)

23
精要回放(三)
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作__ __某__化__某_________, 有时还需读出_化__学__式__中_各_ _元__素_的__原__子__个__数__, 含有酸根的读作 ____某_酸__某_____,含有氢氧根的读作______氢__氧__化__某_______ 化 学 式 计算[以Ca(OH)2为例]:相对分子质量为___7_4____;钙、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5_∶__4__;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5_4_._1_%_______
⑥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⑨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6
精要回放(三)
[注意]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预先 __装__少_量__水___或__铺_一__层_细__沙____,这样做是为了 _防__止_反__应_生__成_的__高__温_熔__融_物__溅__落_瓶__底_,__使__集_气__瓶_炸__裂_______。 可见, 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比_较__活_泼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能和多种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学 式
②____二__氧__化_碳__由__碳__元__素__和__氧_元__素__组__成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1_个__二__氧__化_碳__分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1_个_二__氧__化__碳__分__子_由__1_个__碳__原__子__和_2_个__氧__原__子__构__成_____
16
精要回放(三)
五、燃烧 1.燃烧条件 燃烧需要具备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_温__度_达__到__可_燃__物_的__着__火_点___和___可__燃_物__接_触__氧_气__(_或_空__气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复习课件

②表示___元__素__符__号___ ②表示氧元素的符号为O
③表示___元__素__名__称___ ③表示氧元素
④表示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 ④表示氧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是16.00
物质)
元素符号 前面的数
表示原子的个数
Fe:表示_一__个__铁__原__子__ Fe:表示金属铁
2H:表示_2_个__氢__原__子__
表示某种离子
离子符号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正(负)
电荷数
离子符号 前面的数
表示离子的个数
O2-:表示__氧__离__子___ O2-表示_(一__个__)_氧__离__子__带___ _2_个__单__位__负__电__荷___
稳定性 不稳定 不稳定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用离子符号 用离子符
表示方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O,S 表示:如Na 号表示:
法等
+,Mg2+ 如O2-,F
,Al3+等 -,Cl-等
相互转换 阴离子
① 失去 电子 ② 得到 电子
原子
③ 失去 电子 ④ 得到 电子
阳离子
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实验突破】 分子的运动现象探究 【实验步骤】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 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溶液的颜色。从A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 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另取一 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 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2O2-表示__2_个__氧__离__子_____
①圆圈及其中数字:表 ①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
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__质__子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PPT课件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⑸、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
电子数都不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结构示意图
决定 元素 种类
+
⑥SO42-,其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不同。则 “2”用来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① (填序号同);
“2”用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⑤
;
“2”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③
;
“2”用来表示分子构成的是 ②
;
“2”用来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④
;
“2”用来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⑥
;
➢ 典型例题解析
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B
基
本
粒 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
子 酸钾、高锰酸钾等。
➢ 典型例题解析
[例2].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分子
和氯
构成的。离子
离子
二、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化学式及其意义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0 ,该原子核外
有 4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金属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
的常见化合价+为2
。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
最外层<4个电子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显正 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课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Na+ Cl-
2.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阳离子 (+)
失电子 得电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练8、习3】已知R2+核外电子数为n,仍不能确定的是原子
的( B )
A.质子数 B. 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 电子数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互关系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1)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_分__子__本__身__没__有__发__生_ 变化; 化学变化:____构__成__物__质__的__分__子____发生了变化,分裂成原 子,原子重新组合成___新__分__子_,如水的电解、蜡烛的燃烧 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或是否生成新分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__混__合__物__含有不同种分子, _纯__净__物___含有同种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复习课件(共30张PPT)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9.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氮气分子变大 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氮气分子数增多 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 成:物质是由__分__子_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很__小___。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快__。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 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的状态:_气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__体__分子间 的间隔>_固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_变__大___;温度降低,分 子间的间隔_变__小___。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 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19分31秒11:19:3122.4.1 3
7.(娄底中考)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 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 富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 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 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 的微粒( D )
9.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氮气分子变大 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氮气分子数增多 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 成:物质是由__分__子_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很__小___。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快__。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 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的状态:_气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__体__分子间 的间隔>_固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_变__大___;温度降低,分 子间的间隔_变__小___。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 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19分31秒11:19:3122.4.1 3
7.(娄底中考)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 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 富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 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 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 的微粒( D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全套

(1)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B 。 (2)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C 。 (3)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香 C 。 (4)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钢瓶中 B 。 (5)假如一滴水的分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地数,需3万年才能数完 A 。 (6)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C 。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氢原子 ,氯分子变成 氯原子 ,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氯化氢分子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氢分子 ,氯气在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氯原子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 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氯分子 。
10.为了解释下面(1)~(6)项事实,请在后面空格里选择填写有 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科学家已经可以移走原子“画出”最小的中国地图(如图)。
根据这一事实,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D)
A.原子的体积很小
B.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C.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知识点3: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D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
B.矿泉水 D.河水
2.(邵阳中考)2017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
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
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
)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知识点2:原子 3.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D )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6g
11、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 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 子数为114 ,中子数为175 ,核外电子数为 114 。
1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则质量为nkg的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n—/—m—
13、下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_6___,核外有_3___ 个电子层,第二层有__8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6_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得__到_电子。
元素种类___质_子__数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_最__外__层__电_子__数__; 离子所带电荷__最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 ; 相对原子质量_质__子_数__、__中__子__数_;
23、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B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0、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 _1_0_,该原子的符号是N_e___。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 电荷的阳离子,X值为1_2__,符号 是_M_g_2_+ 。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 电荷的阴离子,X值为_8__,符号 是_O_2_- _。
21、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4、下列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 图
对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合
原子
得失 失得 电电 子子
离子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电荷数
电子层
Na
该层电子数
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E
(1)A~E共有 4 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B D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A E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C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C ;E (6)与硫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B 。
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区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别
符 用元素符号 用离子符号 用离子符号
号 表示
表示
表示
相互 转化
阳离子 得到电子 原子 得到电子 阴离子
失去电子
失去电子
5、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定义 区别 适用范围
C.氢元素
D.两个氢分子
知识网络
物质的宏观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
元素符号
分子
质子
原子核
元素 物质 原子
中子
电子
元素周期表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物质及其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
结合
原
结合
子 分解
得到或 失去电子
分子 离子
金刚石、汞、 氦气等
聚集
氧气、水、 二氧化碳等
结合
氯化钠等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 的含义: ((13) )H2C2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HS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CO2_________________(6)2OH-________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钾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2)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7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4)4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氖气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
有哪些规律?
堂清: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这说
明了( B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2、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对比 粒子
相同点
不同点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分子
质的最小粒子,在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
1、都是构成物质 分。
的基本粒子,都
能直接构成物质。 是化学变化中的
原子
最小粒子,在化
2、基本特性: 小、动、间。
学变化中不能再 分
是带电的原子或
离子
原子团。
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
分子
重
分 裂
新 组
1、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N______________ (3)2N2_______________
((24))N2C2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Cl2___________________(6)3CO32-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元 素
8个(氦为2个)难得失电子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电子 形成阳离子
一般多于或等 易得到电子
于4个
形成阴离子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化学符号含义大盘点
1、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表示一种物质。(原子构成的物质)
+b
c+
aAdBe
2、化学式的意义(由分子构成):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分子的构成。
14、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小__于_ 4个,在化 学变化中一般较容易_失__去电子;非金属的最外层电
子数目一般 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容易
得__到__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8_个电子 【氦有_2_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硫 +16 2 8 6 S
1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__子__ 、分_子___、离__子___等。氢气 的构成粒子是_氢__分__子_,汞的构成粒子是汞_原__子_, 氯化钠的构成粒子_钠__离__子_和 _氯__离__子__。
5、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 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纯净物、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6.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正__电___的原子核和核外 带__负__电__ 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_质__子___和_中__子___ 构成。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相__等___ ,电性_相__反__,所 以整个原子_不__显___(填显或不显)电性。 7、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__子___;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原__子___;原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 是_原子__核__、__质__子_;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中子 、质量最 小的粒子是_电__子__;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_原__子__核_。
是 A ,最易得到电子的是 E , 属于
同种元素的是A——B——,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的是—A—F——.。
A +11 2 8 1 B +11 2 8
C +10 2 8
○ D +12 2 8 2 E +17 2 8 7 F +1 1
22、下列微粒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 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 关,请你用它们填空
8、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
的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中子161个,则该元素核外 电子数是_1_1_1__个
9、填表:
原子种 类 H
Mg
核电荷 数 1
12
质子 数 1
12
中子 数 0
12
电子 数 1
12
相对原子质 量 1
24
Fe
26
26 30 26
56
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 A、16g B、16 C、2.657×10-26kg
(1)、最外层电子数一定 改变
。
(2)、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定 不变
。
(3)、电子层 可能改变
。
(4)、化学性质 改变
。
19、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 子数为13,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_1_0__,该离子的名称是_铝_离__子__, 符号是_Al_3_+_,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是:
+13 2 8
16、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正___电荷,成为阳___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____电负荷,成为___离阴子。 带电的原子叫做____离。子
17、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D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18 、请思考下列问题:Na变成Na+有哪些变化?Cl变成 Cl- ?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 荷数的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是宏观概念, 用来描述物质 的组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是微观概念, 用于描述物质 的微观构成
元素和原子之间就像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