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复习资料-学生(含部分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

复习资料

第1章材料的力学性能

疲劳断口的三个区域。

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三部分组成

5.金属塑性的2个主要指标。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6.金属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_物理___性能、_化学_性能和__工艺_性能。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

包括铸造性、焊接性、锻压性、切削性以及热处理性。

第2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二、问答题

1.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γ-Fe是分别是什么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体晶格、面心立方体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 是体心立方体晶格结构γ-Fe是面心立方体晶格结构

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和区别。

2.实际晶体的晶体缺陷有哪几种类型?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点缺陷分为: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4.固溶体的类型有哪几种?

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5.纯金属的结晶是由哪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晶体的形成、晶体的长大

6.何谓结晶温度、过冷现象和过冷度?

纯金属液体在无限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的结晶温度,称为理论结晶温度

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叫做过冷度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结晶时冷却的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越低。

7.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就越好。

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或搅拌

8.什么是共析转变?

在恒定温度下,有一特定成分的固相同时分解成两种成分和结构均不同的新固相的转变成为共析转变

二、填空题

1.珠光体是由___铁素体__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析组织)。

2.莱氏体是由_____奥氏体___和____渗碳体_____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共晶组织)。

3.奥氏体在1148℃时碳的质量分数可达____2.11%______,在727℃时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0.77%___。

4. 根据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可分为___共_____钢、____亚共____钢和____过共___钢。

5.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为_____珠光体______;亚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为_______珠光体和铁素体_____;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为____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_______。

6.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__0.77%_____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其奥氏体冷却到S点(727℃)时会发生____共析_______转变,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_____铁素体______和___渗碳体________的混合物,称为____珠光体_______。

7.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晶产物称为_____莱氏体______,其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4.3%_______。

8.亚共晶白口铸铁碳的质量分数为___2.11%~4.3%_____,其室温组织为_________。

9.过晶白口铸铁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4.3%~6.69%____,其室温组织为_________。

10.过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0.77%~2.11%_____,其室温组织为__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_______。

11.亚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为___0.0218%~0.77%______,其室温组织为__珠光体和铁素体_______。

三、选择题

1.铁素体为____ A____晶格,奥氏体为____B___晶格。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 密排六方

D. 复杂的

2.Fe-Fe3C状态图上的ES线,用代号___B ___表示,PSK线用代号__ A ___表示。

A. A1

B. A cm

C. A3

3.Fe-Fe3C状态图上的共析线是_____ C _____,共晶线是___ A ______。

A. ECF线

B. ACD线

C. PSK线

四、判断题

1.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故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

2.渗碳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69%。( √)

3.Fe-Fe3C状态图中,A3温度是随碳的质量分数增加而上升的。(×)

4.碳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

第4章钢的热处理(重点掌握C曲线中各区域和温度点的意义)

1.何谓钢的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热处理是指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2.简述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过程。

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奥氏体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成分的均化

3.为什么要控制奥氏体晶粒大小?如何控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将影响冷却转变后钢的组织和性能,若奥氏体晶粒越小,则冷却转变后钢的组织晶粒也越细小,其力学性能也越高。若奥氏体晶粒越粗大,则冷却转变后钢的组织晶粒也越大,其力学性能较差,特别是冲击韧性下降很多。

要控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刚在热处理加热过程中,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第5章工业用钢

一、杂质元素与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二、钢的种类有哪一些。

三、指出下列各钢牌号的名称及各符号的含义

08 优质碳素钢45 0.45%的碳素钢65Mn合金弹簧钢T12A碳素工具钢ZG230-450 铸钢Q235A 普通碳素钢Q345优质碳素钢40Cr合金调质钢20CrMnTi 60Si2Mn 合金弹簧钢GCr9滚动轴承钢CrWMn 9SiCr Cr12MoV 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

高速工具钢3Cr2Mo 1Cr13 不锈钢0Cr19Ni9 不锈钢4Cr9Si2 ZGMn13 3.含碳量对钢的性能影响很大,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______小于0.25____、_____0.25~0.6_____、_____大于0.6_____。

4.钢中常存的杂质元素为___磷____、____硫___、____锰___、____硅___,钢的质量等级主要以____硫____和____磷____的多少划分。

5.合金钢按主要用途可分为____结构钢____、___工具钢_____、___特殊性能钢_____三大类。

第6章铸铁

一、填空题

1.铸铁与钢相比,具有_良好的铸造性能______、___良好的减震性____、____较低的缺口敏感性___、___良好的切削加工性____和___良好的减摩性___等优点。

2.碳在铸铁中主要有____石墨______和____渗碳体______两种存在形式。

3.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是____化学成分______和____冷却速度______。

第7章非铁金属

一、填空题

1.白铜是铜和___镍____金属组成的的合金。

2.青铜是除_____锌____和_____镍____元素以外,铜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

3、目前常用的滑动轴承合金组织有_____软基体硬质点组织____和____硬基体软质点组织_____两大类。

4.通用硬质合金又称__万能硬质合金____。在钨钴类硬质合金中,碳化钨的含量越多,钴的含量越少,则合金的硬度、红硬性及耐磨性越__高___,但强度和韧性越___低___

第9章铸造

二、填空题

1.收缩的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2.型砂和芯砂主要由_____原沙______、____粘剂_______和______水_____组成。

3.造型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有__可塑__性、___耐火__性、__透气__性、__退让__性、__溃散__性等。

4.手工造型方法有:__整模___造型、__分模___造型、__挖沙___造型、___假箱__造型、__活块___造型、__三箱__造型和__刮板__造型等。

5.浇注系统由___浇口杯____、___直浇道____、___横浇道____和___内浇道____组成。

第10章锻压

二、填空题

1.___塑性__与__变形抗力___是衡量锻造性优劣的两个主要指标,__塑性__愈高,_变形抗力___愈小,金属的可锻性就愈好。

2.随着金属冷变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__提高__,塑料和韧性___下降__,使金属的可锻性__变差___。

3.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实质就是__位错沿着滑移面的运动___过程。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位错密度__提高__,塑性变形抗力__加大__。

三、判断题

1.细晶粒组织的可锻性优于粗晶粒组织。(√)

2.非合金钢(碳素钢)中碳的质量分数愈低,可锻性就愈差。( ×)

3.零件工作时的切应力应与锻造流线方向一致。( ×)

4.常温下进行的变形为冷变形,加热后进行的变形为热变形。 ( ×)

5.因锻造之前进行了加热,所以任何材料均可以进行锻造。( ×)

第11章焊接

3.焊条由___焊芯__和___药皮_____两部分组成。

4.焊接电弧包括___阳极区___、____阴极区___和___弧柱_____三部分。

5.按焊条熔渣的碱度,可以将焊条分为_____碱性______和____酸性_______两大类。

6.焊接电源的种类:电源有交流和直流两类。

8.气体保护焊的保护气体有:(CO2、氩气)。

9.常用的电阻焊方法有:(a)对焊;(b) 点焊;(c) 缝焊

复习题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奥氏体与渗碳体均为面心立方晶格。

2、F与P是亚共析钢中室温时的主要组成相。

3、金属的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4、钢淬火时的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的硬度越高。

5、合金中,一个晶粒内的成分不均匀现象称枝晶偏析。

6、一种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三相组成。

7、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3之间的温度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

8、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4.3%C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

9、20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10、再结晶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效果,是一种软化过程。

11、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的存在使钢的硬度和塑性均上升。

12、正火是将钢件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13、65Mn是合金调质结构钢。

14、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明显优于奥氏体等温冷却直接所得到的片层状

索氏体的性能。

15、T10A和60号钢均属于高碳钢。()

16、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17、位错是实际金属晶体的一种面缺陷。

18、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74%。

19、塑性变形指的是外载荷撤销后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

20、当过冷度较大时,纯金属晶体主要以平面状方式长大。

21、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22、一般来说,钢的强度高于铸铁的强度。

23、65Mn的淬透性比65号钢的淬透性差。

24、从C曲线中分析可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1-550℃的范围内

发生贝氏体转变。

25、共析反应就是在某一温度时,从一种固相中同时结晶析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26、包晶偏析可以通过回火的热处理方法消除。

27、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发生粗化的钢。()

28、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Ⅱ+(α+β),它由两相组成。()

29、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是一种扩散型转变。

30、60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31、标识为100HBS的材料硬度大于标识为60HRC的材料硬度。()

3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33、再结晶过程是有晶格类型变化的结晶过程。

34、当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温度越低,其转变产物组织越粗。()

35、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产物,在转变过程中,碳原子能进行扩散,而铁

原子不能进行扩散。

36、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37、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38、经退火后再高温回火的钢,能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39、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

40、在正常加热淬火条件下,亚共析钢的淬透性随碳的增高而增大,过共析钢的淬透性随碳

的增高而减小。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铁素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

2、细化晶粒可以通过增大过冷度 _和__加入变质剂__两种途径实现。

3、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为结晶;而

把金属从一种固态晶体结构过渡为另一种固态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4、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珠光体,其组成相是__铁素体__和渗碳体。

5、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表面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内部粗大等轴晶。

6、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7、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含量为80%,则此钢的碳含量为62%。

8、金属材料热加工和冷加工划分是以再结晶温度为界限的。已知铁的T再=600℃,铅的T再=-33℃,那么在室温下,铁的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铅的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9、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C曲线的位置越向右(填“左

或右”)。

10、HT200牌号中“HT”表示灰口铸铁,数字”200”表示最低抗拉强度。

1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羽毛状状,而下贝氏体则呈针状状。

12、金属凝固时,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称为过冷度,冷却速度愈大,凝固时过冷度就愈大。

13、奥氏体是___C在γ-Fe__ 的间隙固溶体,马氏体是___C在α-Fe___的过饱和固溶体。

14、合金钢的__淬透性___比碳钢大,其原因是大部分合金元素都使钢的临界冷

却速度__降低___。

15、按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进行分类,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三类。

16、QT600--3牌号中“QT”表示球墨铸铁数字”600”表示最低抗拉强度,”3”表示延伸率。

1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据含碳量的多少,马氏体的组织特征有板条状状,和针状状

其中板条状的力学性能要好。

18、衡量金属材料的塑性好坏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个参数。

19、渗碳体是___Fe和C具有复杂结构_ 的间隙化合物,珠光体的本质是__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_。

20、铸铁中的石墨有球状、团絮状和__片状__、__蠕虫状___等四种。

21、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莱氏体,其组成相是奥氏体和渗碳体。

三、单项选择:

1、制造弹簧应选用:

a. 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b. Cr12MoV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c. 65钢经淬火后中温回火。

2、为消除T12钢中的网状碳化物, 选用的热处理为。

a. 球化退火

b. 正火

c. 调质处理

d. 回火

3、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

a.非扩散型转变 b.扩散型转变 c.半扩散型转变

4、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淬硬性好的钢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b.具有高的碳含量;c.具有低的碳含量。

6、制造手用锯条应选用

a. 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b. Cr12MoV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c. 65钢经淬火后中温回火。

7、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相同。

a、溶质

b、溶剂

c、不同于溶剂和溶质的其它晶型

d、a、b、c都有可能

8、T10钢的含碳量为

a、0.10%

b、10.0%

c、1.0%

d、0.01%

9、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c.淬火后进行。

10、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

a.降低; b.提高; c.不改变。

11、挖掘机的挖斗要求表面具有高耐磨性和高的疲劳强度,最好应选用

a、20CrMnMo

b、65Mn

c、ZGMn13

d、T8

12、铁碳合金中,随着碳质量百分数的增加,硬度增加,强度。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3、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a、低塑性、高强度

b、高塑性、高强度

c、高塑性、低强度

d、低塑性、低强度

14、钢经低温回火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

15、0Cr18Ni9Ti不锈钢中的含Cr量为:

a.0.18%; b.1.8%; c.18%。

1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

a.索氏体; b.下贝氏体; c.上贝氏体; d.珠光体。

四、名词解释题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原子(离子、分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地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体。其排列的方式称为晶体结构。

非晶体是原子(离子、分子)在三维空间无规律地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体.

同素异构转变

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2.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的符号及组织。

铁素体是碳溶解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F)

奥氏体是碳溶解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A)

渗碳体是Fe与C形成的一种复杂结构的间隙固溶体(Fe3C)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P)

莱氏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Ld)

1、固溶强化:在合金中,随溶质原子的加入发生晶格畸变,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

2、热硬性(红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3、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

4、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时,随变形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5、马氏体:碳原子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6、变质处理:在液体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的处理方法。

7、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方式。

8、相: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9、残余奥氏体: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马氏体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10、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

11、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格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

12、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

13、奥氏体:奥氏体是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

14、铁素体:铁素体是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

15、同素异构转变:由于条件(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转变,称同素异构转变。

七、简答题:

1、某汽车重负荷齿轮选用合金渗碳钢20CrMnMo材料制作,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热处理① →切削加工→热处理②→热处理③→热处理④→喷丸→磨削加工。试分别说明上述①②③④四项热处理工艺的名称、目的及热处理后的组织。

答1)正火的目的:使网状碳化物分解;细化晶粒使组织正常化;消除应力。

正火后的组织:索氏体。

2)渗碳的目的:提高工件表面含碳浓度,经过淬火和回火处理,从而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使心部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渗碳不改变组织

3)淬火加热的理论温度:Ac1以上30-50℃。

淬火后的组织: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4)低温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和提高韧性;

低温回火后的组织:回火马氏体。

2、试各举出一类钢材,说明通过热处理方法,可在室温下得到下列组织:

①粒状珠光体②针状马氏体③回火索氏体④回火马氏体

1粒状珠光体:T12A等过共析钢,球化退火

2针状马氏体:65等高碳钢,淬火

3回火索氏体:45等调质钢,调质处理

4回火马氏体:T10等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

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有何异同?

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有何异同?,

答:都是一种奥氏体

奥氏体: 碳在伽马铁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过冷奥氏体: 处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M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4、下列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说出其名称、至少一个钢号以及其热处理方法:手锯

锯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弹簧钢。

答:

手锯锯条采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如T10A,采用淬火+低温回火

普通螺钉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制造,如Q235,在热轧状态下使用

普通弹簧采用弹簧钢制造,如65Mn, 采用淬火+中温回火

车床主轴中碳调质钢制造,如45,采用调质处理

5、用一根冷拉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当出炉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其原因。

答:

冷拉钢丝绳是利用加工硬化效应提高其强度的,在这种状态下的钢丝中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增加,处于加工硬化状态。在1000℃时保温,钢丝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组织和结构恢复到软化状态。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冷拉钢丝的加工硬化效果将消失,强度下降,在再次起吊时,钢丝将被拉长,发生塑性变形,横截面积减小,强度将比保温前低,所以发生断裂。

6、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模浇注与砂型浇注;

2)变质处理与不变质处理;

3)铸成薄件与铸成厚件;

4)浇注时采用震动与不采用震动。

答:

金属模浇注比砂型浇注晶粒细小;变质处理晶粒细小;铸成薄件的晶粒细小;

浇注时采用震动的晶粒较细小。

7、何谓共晶反应、包晶反应和共析反应?试比较这三种反应的异同点。

8、答

共晶反应:指一定成分的液体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和晶格均不相同的两种晶体的反应。

包晶反应:指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外一种固相的反应过程。

共析反应: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的反应。

共同点:反应都是在恒温下发生,反应物和产物都是具有特定成分的相,都处于三相平衡状态。

不同点:共晶反应是一种液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应;共析反应是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两种固相的反应;而包晶反应是一种液相与一种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种固相的反应。

9、以共析钢为例,说明过冷奥氏体在高温(A1—550℃)、中温(550℃—Ms)、低温(Ms以下)三个温度阶段等温转变时,转变的组织及性能特点。

答:高温转变组织为珠光体类组织,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相间的片层状组织,随转变温度的降低片层间距减小,分别生成P、S、T,这三种组织的片层粗细不同,片层越细,强度硬度越高;

中温转变产物为B,B是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非片层状混合物,按组织形态的不同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下贝氏体的强度硬度高于上贝氏体,塑韧性也较上贝氏体要好。

低温转变产物为马氏体,马氏体是含有大量过饱和碳的α固溶体,马氏体分为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强度硬度很高但很脆,板条马氏体强度硬度高而塑韧性也较好。

9、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渗碳体(网状),其中珠光体占 93% ,问此碳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

答:属于过共析钢。

Wp=93% =(6.69- WC)/(6.69-0.77)*100% 则:WC=1.18%

10、在铸造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

10、答题要点:

①采用的方法:增大过冷度,钢模铸造以及在砂模中加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的方法来控制晶粒大小。

②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

③机械振动。④搅拌方式。

11、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

(1)三种。分别是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2)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550℃以上等温停留时发生转变,它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

成的片层相间的组织。索氏体是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

氏体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珠光体片间距愈小,相界面

积愈大,强化作用愈大,因而强度和硬度升高,同时,由于此时渗碳体片较薄,易随铁

素体一起变形而不脆断,因此细片珠光体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1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

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2)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3)加工硬化与变质处理;4)热脆与冷脆

1)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拆去后前者可恢复原来的形状及尺寸,而后者却不能。

2)前者在断裂前产生了大量的塑性变形;且在正应力的作用下,金属晶体常发生脆性断裂;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则发生韧性断裂。

3)前者是由于变形使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后者使晶粒细化,使强度硬度提高,且塑性韧性增加。

4)热脆:S在钢中以FeS形成存在,FeS会与Fe形成低熔点共晶,当钢材在1000℃~1200℃压力加工时,会沿着这些低熔点共晶体的边界开裂,钢材将变得极脆,这种脆性现象称为热脆。

冷脆:P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13、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

①晶粒越细,强度硬度逾高,这是因为晶粒越小,单位面积上晶粒的数量越多,晶界的总面积越大,因晶界变形的抗力较大,所以整个金属的强度水平较高。

②晶粒越细,塑性韧性逾好,这是因为晶粒数愈多,金属的总变形量可分布在更多的晶粒内,晶粒间的变形不均匀性减小,使塑性较好;晶界的影响较大,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变形量差减小,晶粒变形也较均匀,所以减小了应力集中,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③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强度较高,塑性较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所以韧性较好。

14、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和用45钢制造较重要的螺栓,工艺路线均为:锻造―热处理㈠―机加工―热处理㈡―精加工,对俩种工件:

说明预备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及其作用;答:退火―调制、淬火+低温回火

2制定最终热处理的工艺规范(温度、冷却介质),并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答:20钢:渗碳,表面淬火+低温回火,表面组织:P+Fe3C网

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从对Fe3-Fe3C相图分析可知,在一定的温度下,合金的成分决定了组织,而组织又决定了合金的性能。任何铁碳合金室温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但成分(含碳量)不同,组合字中俩个相的相对数量,相对分布及形态也不同,因而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具有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0、××√×√×√××√

11-20、×√×√×√××√×

21-30、√√××√××√××

31-40、××××√××××√

三、单项选择:

1-10、cabcb,abccb,

11-16、cdcacb。

五、材料判别

a-3; b-10; c-9; d-6; e-7; f-8; g-2; h-5; i-1 j-4

7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 2、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2、合金强化:在钢液中有选择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 4、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5、细晶强化: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理,使得金属强度提高的方法。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时间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回 四、选择填空(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 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 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 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二、合金相图自主测试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1分,共37分) 1. 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碳质量分数为4.3%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晶反应。【X】 2. 合金元素在固态下彼此相互溶解或部分地溶解,而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固态合金称为金属化合物。【X】 3.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X】 4.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X】 5. 渗碳体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容易分解成铁和石墨。【X】 6. GS线表示由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通称Acm线。【X】 7.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 8. ES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变化曲线,通称Acm线。【 】 9. ES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变化曲线,通称A1线。【X】 10.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X】 11. 在Fe-Fe3C相图中的ES线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变化曲线,通常称为A3线。【X】 12. 共析钢结晶的过程是:L—L+A—A—P。【 】 13. GS线表示由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通称A1线。【X】 14. 铸铁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 15. 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 16. 过共析钢缓冷到室温时,其平衡组织由铁素体和二次渗碳体组成。【X】 17. 过共析钢缓冷到室温时,其平衡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组成。【 】 18.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X】 19. ES线表示由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通称Acm线。【X】 20. GS线表示由奥氏体冷却时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通称A3线。【 】 21. 金属化合物的性能特点时硬度高,熔点低、脆性大。【X】 22. 在亚共析钢平衡组织中,随含碳量的增加,则珠光体量增加,而二次渗碳体量在减少【X】 23. 合金中各组成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固溶体。【X】 24. 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碳质量分数为0.77%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X】 25. 在亚共析钢中含碳量越多,则其组织中的珠光体量减少,而铁素体量在增多。【X】 26. 铁碳合金的室温的相组成为铁素体和渗碳体。【 】 27. 在过共析钢中含碳量越多,则其组织中的珠光体量减少,而铁素体量在增多。【X】 28. 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 βⅡ+ (α+ β),它由三相组成。【X】 29. 亚共析钢的冷却转变过程是:L→L+A→A→A+Fe3CⅡ→P+ Fe3CⅡ【X】 30. 45钢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是:L→L+A→A→A+F→P+ F 【 】 31. 过共析钢结晶的过程是:L—→L+A—→A—→A+Fe3CⅡ—→P+ Fe3CⅡ。【 】 32. T12钢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是:L—→L+A—→A—→A+Fe3CⅡ—→P+ Fe3CⅡ. 【 】 33. 莱氏体的含碳量为6.69%。【X】 34. 珠光体的含碳量为0.77%。【 】 35. 珠光体的含碳量为6.69%。【X】 36. 铁素体是碳在γ-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X】 37. 亚共析钢缓冷到室温时,其平衡组织由铁素体和二次渗碳体组成。【X】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复习资料及答案(1)

注意:括号内的黑体字是上面部分的答案!! 单词 1. airport 2. business 3. company 4. file 5. equipment 6. staff 7. product 8. department 9. 市场分额10. 总经理11. agreement 12. board 13. customer 14. pricelist 15. flight 16. post 17. quality 18. warehouse 19. 船公司20. 总销售额 21.printer 22. catalog 23. advertisement 24.market share 25.quality control 26.business competition 27. personnel department (1 机场 2 生意3公司4卷宗,文件 5 设备 6 员工7产品8 部门9 market share 10 general manager 11. 协议12. 董事会13. 顾客14. 价目表15. 航班 16. 邮件17. 质量18. 仓库19. shipping company 20. total sales 21。打印机22。目录23。广告24。市场份额25。质量控制26。商业竞争27。人事部) 单项选择题 1. I’m in computers. What about you? ___B____ A. Oh, I live in London. B. Well, I work in Sales. C. Oh, I’ve been here for years. D. I am getting on very well. 2. Quite often I meet our customers, especially some important ____B____. A .people B. ones C. one D. customer 3. When you are seeing a customer off at the station, you will say “___C___”. A. Sorry to say bye-bye B. Sorry, enjoy yourself. C. Have a good journey back. D. Many thanks. 4. How do you do? ___A___ A. How do you do? B. How is your family? C. How are you? D. Fine. 5. Businessmen have to spend ___D______ time finding a customer. A. a few B. lots of C. a number of D. a great deal of 6. The flight was cancelled __B____ the snow.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so that D. why 7. Let’s have a meeting, ___B_____? A. will we B. shall we C. must we D. do we 8. Mr. Wang spent a lot of time __B____ the letters and faxes. A. in B. on C. with D. for 9. Do you mind if I use your computer?D A. At ten past eight B. Well. I am in a bit of hurry. C. Sorry, I’m not free. D. Sorry, I’m using. 10. Why not ___B____ some A4 paper in the next room? A. go and getting B. go and get

合工大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B 卷)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2小时学号: 命题教师:徐光青姓名: 适用专业:机械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卷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3分×10) 1. 空间点阵 2. 结晶潜热 3. 固溶强化 4. 固溶体 5. 包晶相图 6. 过冷奥氏体 7. 珠光体转变 8. 淬透性 9. 起始晶粒度 10. 淬火

二、填空(1分×20) 1. 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______、______和_____等 2. 液态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为______和_______,微观过程为_______和_______。 3. 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子所处位置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两类。 4. 碳素钢按质量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 滑移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片状珠光体按照其片层间距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珠光体片间距越小,其强硬度_____,塑韧性_____,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珠光体的强硬度______,塑韧性_______。 三、请从金属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要“趁热打铁”?(10分)

四、根据Fe-Fe3C平衡相图,分析含碳%的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并写出其室温组织(共10分) 1 2 3 4

五、请指出下述牌号钢的具体种类,并写出其主要成分(15分)T12 40CrMnTi 60Si2Mn GCr15 00Cr18Ni9Ti 六、一根Φ10的含碳量为%的圆钢棒,初始状态为退火态。然后从一端加热,依靠热传导使圆棒上各点达到如图所示的温度。试问(15分): 1. 初始状态的组织是什么,加热后各点所在部位的组织是什么? 2. 整个圆棒自图示各温度缓慢冷却到室温后,各点部位的组织是什么? 3. 整个圆棒自图示各温度水淬快冷到室温后,各点部位的组织是什么? A B C 初始态 1 2 3 《机械工程材料》标准答案(B 卷)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 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亲水性、憎水性; 3.吸水率、含水率; 4.耐水性、软化系数; 5.抗渗性; 6.抗冻性; 7.强度等级、比强度; 8.弹性、塑性; 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抗渗系数、抗冻等级和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耐久性越好。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差、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被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抗压强度于体积密度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微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类。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质和热变形两种性质的 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 和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宏观、细观和微观三个结构层次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A. 96 B. 95.5 C. 96.15 D 97 2.建筑上为使温度稳定,并节约能源,应选用 C 的材料。 A.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小 B.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均大 C.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大 D.导热系数大而热容量小 3.对于组成相同具有下列不同特性的材料一般应有怎样的孔隙结构(均同种材料):⑴强度较高的应是BDF ;⑵吸水率小的应是BD ;⑶抗冻性好的应是BDF ;⑷

机械精度复习资料带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按照零部件互换性的程度,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 2.优先数系R10系列中>1~10的区段中包含 10 个优先数。 3.滚动轴承分为 5 个公差等级,其中最高等级是 5 级、最低是 2 级。 4.某轴尺寸为Φ20 0 -0.1mm ,遵守边界为 最大实体边界,边界尺寸为 20 mm ,实际尺寸为Φ20mm 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 0 mm 。 5.齿轮副的侧隙可以分为 法向侧隙 和 圆周侧隙 。 6.φ30+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7.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系统___,__随机____和___粗大误差___三类。 8.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的基本尺寸等于_最小实体尺寸 9.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 基轴 制配合。 10.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装配前 不挑选 ,装配时 不调整或修配 装配后 满足使用要求 。 11.R5系列中10~100的优先数是10、 16 、 25 、 40 、 64 、100。 12.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半径差为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13.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0.01mm_。 14.系统误差可用__修正法__________,__抵偿法__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φ80Js 8,已知IT8=45μm ,其基本偏差为 ±22.5μm ,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为 79.9775 mm ,最小实体尺寸为 80.0225 mm 。 16.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规有切向综合误差F i '、齿距累积误差F p 、齿圈径向跳动F r 、径向综合 误差F i ''、公法线长度变动F w 。17.作用在轴承套圈上的径向负荷可以分为 、 、 三类。 19.按GB10095-2001的规定,圆柱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 13 个等级,其中 5 级是制定 标准的基础级。 2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__制造误差_____;按等使用时, 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_测量误差____。 21.测量mm 019.060-φ轴用工作量规止规的最小极限尺寸为__.φ59.981 mm ,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 为__.φ59.994__________mm 。(已知量规制造公差T=6μm ,位置要素Z=9μm )。 22.当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按最大实体原则相关时,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实效尺寸 ,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 极限尺寸 。 23.孔、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称为 最大实体状态 ,它是指孔的 最小极限尺寸 尺寸,轴的 最大极限尺寸 尺寸。 24.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测量对象 , 测量单位 , 测量方法 ,和 测量误差 。 二、判断题: 1.公差等级的选用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 ) 2.φ30JS6与φ50JS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30G6与∮50G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时,只标轴颈的公差代号。 (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模拟试题

九江学院《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期末模拟 池茶永 2011-01-01 一、填空题(20×1%=20%)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2、常见的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面淬火和表面化学热处理。 3、铸铁是含碳量在大于% 铁碳合金,单铸铁中的碳大部分不再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游离的石墨状态存在。 4、铸铁根据石墨形态不同可分为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四大类。它们在石墨的形态分别为_片状、棉絮状、球状和蠕虫状。 5、常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有回火、正火和淬火、退火。 6、合金常见的相图有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7、实际金属中存在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类晶体缺陷。 8、过冷度是指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其表示符号△T 。 9、钢的热处理工艺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 10、零件失效的形式有:变形失效、断裂失效及表面损伤失效。 12、根据晶胞的几何形状或自身的对称性,可把晶体结构分为七大晶系、十四种空间点阵。 13、热滞是由于过热和过冷现象的影响,加热时相变温度偏向高温,冷却时相变温度偏向低温的现象。 14、细化铸态金属晶粒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增大金属的过冷度、变质处理。 15、合金钢按用途可分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二、选择题(10×2%=20%) 1、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的主要区别是( C ) A 组织变化 B 加热温度 C 改变表面化学成分 D 添加剂不同 2、调质处理就是( A )的热处理。 A 淬火+高温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低温回火 D 淬火+低温退火 3、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过( A )才能达到表面硬度高而且耐磨的目的。 A 淬火+低温回火 B 正火 C 调质 D 淬火+高温回火 4、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 C )。 A.Acm以上(30—50℃) B.Ac3以上(30—50℃) C.Ac1以上(30—50℃) D.Ac1以下(30—50℃) 5、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 B ) A.α-Fe,铝 B.α-Fe,铬 C.γ-Fe,铝 6、淬火的目的是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成( A )。 A.马氏体 B.铁素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7、刀具、量具淬火后,一般都要进行低温回火,使刀具、量具达到( B )。 A.低硬度而耐磨的目的 B.高硬度而耐磨的目的 C.中硬度而弹性高的目的 D.高硬度而弹性高的目的 8、C曲线右移使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A ),淬透性()。 A 减小、增大 B 减小、减小 C 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材料得性能及应用意义 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状与尺寸得变化。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与断裂得抵抗能力。(对塑性变形得抗力) 比例极限(Qp) 弹性极限2 e) 屈服点或屈服强度(os. 0 0. 2) 抗拉强度2 b) 比强度:各种强度指标与材料密度之比。 屈强比: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塑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得能力,即材料断裂前得塑性变形得能力。硬度:反映材料软硬程度得一种性能指标,表示材料表而局部区域内抵抗变形或破裂得能力。韧性:材料强度与塑性得综合表现。 布氏硬度HBW 洛氏硬度HR (优点:操作迅速简便,压痕较小,几乎不损伤工件表面,故而应用最广。) 维氏硬度HV 疲劳断裂特点:①断裂时得应力远低于材料静载下得抗拉强度甚至屈服强度;②断裂前无论就是韧性材料还就是塑性材料均无明显得塑性变形。 疲劳过程得三个基本组成阶段:疲劳萌生、疲劳扩展、最后断裂 第二章材料得结构 键:在固体状态下,原子聚集堆枳在一起,苴间距足够近,它们之间便产生了相互作用力,即为原子间得结合力或结合键。 根据结合力得强弱,可把结合键分为两大类:强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与弱键(即分子键)。 共价键晶体与离子键晶体结合最强,金属键晶体次之,分子键晶体最弱"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则得周期性重复排列得物质。 各向异性:晶体具有固建熔点且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得性能。 晶格:晶体中原子(或离子、分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规则排列得方式就称为晶体结构。 结点:将构成晶体得实际质点抽象成纯粹得几何点。 体心立方晶格:晶胞原子数2 面心立方晶格:晶胞原子数4 密排六方晶格:晶胞原子数6 晶体缺陷:原子得排列不可能像理想晶体那样规则完整,而就是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得区域,这就就是晶体缺陷。 晶体缺陷按几何特征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位错)与而缺陷(如晶界、亚晶界)三类。 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程换原子 线缺陷特征:两个方向得尺寸很小,在另一个方向得尺寸相对很大。 位错:晶体中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得错排现象。 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得位错等晶体缺陷,晶体得强度值降低了 2-3个数量级。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第三章材料得凝固与结晶组织 凝固:物质从液态转化为固态得过程。 结晶:物质从液态转化为固态后,固态物质就是晶体,这种凝固得过程就就是结晶。 过冷:金属得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得现象。二者之差称为过冷度(△T),Z\T=Tm-Tn。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大学物理B1复习资料(含答案)

质 点 运 动 学 选择题 [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6+3t -5t 3 (SI),则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2、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v dv k t dt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0221v kt v += B 、022 1v kt v +-= C 、021211v kt v +=, D 、02211v kt v +-= [ ]3、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 质点的速率) A 、dt dv B 、R v 2 C 、R v dt dv 2+ D 、 242)(R v dt dv + [ ]4、关于曲线运动叙述错误的是 A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 B 、圆周运动的速率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是ωr v = C 、质点作曲线运动时,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沿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D 、速度的方向一定与运动轨迹相切 [ ]5、以r ρ表示质点的位失, ?S 表示在?t 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质点在 ?t 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 、t S ??; B 、t r ?? C 、t r ??ρ; D 、t r ??ρ 1-5:DCDAC (第二题答案C 已改为正确的) 填空题 6、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6(34)r t i t j =++r r r (SI),则该质点的轨道方程

为 2)4(3 2-=y x ;s t 4=;方向 与x 轴夹角为arctan(1/16) 。 7、在xy 平面内有一运动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j t i t r ???5sin 105cos 10+=(SI ),则t 时刻其速度=v ? j t i t ? ?5cos 505sin 50+- ;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t a 0 ;该质点运动的轨迹是 10022=+y x 。 8、在x 轴上作变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已知其初速度为v 0,初始位置为x 0加速度为a=C t 2 (其中C 为常量),则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3031Ct v v += , 运动方程为x= 400121Ct t v x x ++= 。 9、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a = 3+2 t (SI) ,如果初始时质点的速度v 0为5 m/s ,则当t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23m/s 。 10、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 223t +=θ (SI) , 则t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为a n = 216Rt ; 角加速度β= 4 rad/s 2 。 11、飞轮半径为0.4 m ,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20.2rad s β-=?,当t =2 s 时边缘上某点的速度大小v = 0.16m/s ;法向加速度大小n a = 0.08 rad/s 2 ;切向加速度大小t a = 0.064 rad/s 2 ;和合加速度大小a ?= 。 牛顿运动定律 选择题 [ ]12、用水平压力F ?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 ?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 A 、 恒为零 B 、 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试卷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试卷

1.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A.强度B.硬度C.塑性D.弹性 2.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点缺陷的有()。 A.间隙原子B.位错C.晶界D.缩孔 3.铁素体是碳溶解在()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 .α-FeB .γ-FeC .δ-FeD .β-Fe 4.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壹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A .基体组织B .A 体组织C .P 体组织D .M 体组织 5.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壹定温度,保温壹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随炉冷却B.在风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 6.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D.所有钢种 7.除()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A.CoB.CrC.MnD.Ti 8.珠光体是壹种()。 A.固溶体B.金属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单相组织金属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A:越高B:越低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D:不变 10.在金属结晶时,向液体金属中加入某种难熔杂质来有效细化金属的晶粒,以达到改善其机械性能的目的,这种细化晶粒的方法叫做(): A:时效处理B:变质处理C:加工硬化D:调质 11.钢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C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12.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 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 13.扩散退火的目的是:() A消除和改善晶内偏析;B消除冷塑性变形后产生的加工硬化;C降低硬度以便于加工。 14.主要用于各种弹簧淬火后的处理。()

汽车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剖析

汽车工程材料总复习基本知识 ?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指? 通用塑料:PE、PP、PVC、PS及ABS 工程塑料: PA、PC、POM、PPO、PBT ?四大合成纤维:涤纶、腈纶、丙纶、锦纶 ?常见聚合物的中文简介、英文缩写及结构式

?聚合物按用途,分五大类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 ?常见塑料和橡胶的英文简写、中文简称及结构式 见上表 ?高分子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 以分子量分布指数表示,即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Mw /Mn

?结晶对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晶度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度提高,拉伸强度增加,而伸长率及冲击强度趋于降低;相对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能也有提高。一般地说弹性模量也随结晶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冲击强度则不仅与结晶度有关,还与球晶的尺寸大小有关,球晶尺寸小,材料的冲击强度要高一些。 结晶对透明性的影响 物质折光率与密度有关,因此高聚物中晶区和非晶区折光率不同。光线通过结晶聚合物时,在晶区界面上必然发生折射和反射,故通常呈乳白色,不透明,如PE、PA 等。结晶度减小,透明度增加,完全非晶的高聚物,通常是透明的,如PMMA、PS。 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概念 通用塑料: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但性能一般,主要用于非结构材料 工程塑料: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PC、PA、POM、PPO、PBT ?LDPE、LLDPE和HDPE在制备方法、结构及性能上的差异? 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温低压法 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温高压法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与α-烯烃共聚 LDPE:20~30个侧甲基/1000个主链C HDPE:5个侧甲基/1000个主链C LDPE含有更多的支链(乙基、丁基或更长的支链) ?聚丙烯的三种空间异构及其相应的性能 按结构分为等规、间规、无规三种 等规PP占到90%以上,熔点160-176℃ 无规PP呈粘稠状,不能用于塑料,只用于改性载体 间规PP属于高弹性塑料。 ?聚丙烯的缺陷、主要添加剂及改性方法。

c++复习资料及答案

《C++〉复习资料及答案 判断题 1 在变量定义int sum , SUM;中sum和SUM是两个相同的变量名。(N ) 2、字符串” china在'内存中占据的存储空间是5个字节。(N ) 3、在C++语言中,” A和’A是等价的。(N ) 4?、C++表达式4/7和4.0/7的值是相等的,且都为double型。(N ) 5、关系表达式a=b>c等价于a=(b>c),同时也等价于a==b>c。( N ) 6、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区别是:break语句提前跳出switch结构或结束循环的执 行;continue语句只结束本次循环,而不是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Y ) 7、数组是一种构造型数据,即是若干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 8、C++语言中,二维数组中元素排列的顺序是:按行存放,即在内存中先顺序存放第一行 的元素,再存放第二行的元素。() 9、#include “ iostream的作用是将说明标准输入输出流对象的头文件包含到当前源文件中来。(Y ) 10、C++语言中允许函数“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所谓“递归调用”就是指:在调用 一个函数的过程中又出现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该函数本身。(Y ) 二、选择题 1由C++源程序文件编译而成的目标代码文件的缺省扩展名为( C ) A) .cpp B).exe C).obj D).lik 2、设x和y均为bool类型(bool类型:1或0),则x&&y为真的条件是(A ) A).它们均为真B).其中一个为真 C).它们均为假D).其中一个为假 3、设有int i ;则表达式i=1,++i,++i||++i,i 的值为 (C ) A).1 B).2 C).3 D).4 4、设有int i ;则表达式(i=1,i=10)i++||++i:++i 的值为 (A ) 解析:(i=1,i=10)i++||++i:++i (i=1,i=10) 是真的情况表达式的值=i++||++i 是假的时候=++i (i=1,i=10) 这个是最终i=10,是真 所以表达式的值是i++||++i = 10 ||12 = 1 A).1 B).2 C).3 D).10 5、设有int a[ ]={10,11,12},*p=&a[0];则执行完*p++;*p+=1;后a[0],a[1],a[2]的值依次是() A).10,11,12 B).11,12,12 C).10,12,12 D).11,11,12 6、设a、b和c都是int型变量,且a=3,b=4,c=5,则下列表达式中,值为0的表达式是( ) A).'A'&&'B' 1 B).a<=b 1 C).c>=b||b+c&&b-c 1 D). a<=b+c&&c>=a+b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完整版)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一、名词解释(20分)8个名词解释 1.过冷度:金属实际结晶温度T和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称为过冷度△T,△T=Tm-T。 2.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金属溶剂中形成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 3.固溶强化:固溶体的强度、硬度随溶质原子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而塑、韧性稍有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4.匀晶转变: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的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5.共晶转变:从一个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 6.包晶转变:由一种液相和固相相互作用生成另一种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包晶转变。 7.高温铁素体:碳溶于δ-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δ表示。 铁素体:碳溶于α-Fe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α或F表示。 奥氏体:碳溶于γ-Fe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用符号γ或 F表示。 8.热脆(红脆):含有硫化物共晶的钢材进行热压力加工,分布在晶界处的共晶体处于熔融状态,一经轧制或锻打,钢材就会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为钢的热脆。 冷脆:较高的含磷量,使钢显著提高强度、硬度的同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并且还提高了钢的脆性转化温度,使得低温工作的零

件冲击韧性很低,脆性很大,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氢脆:氢在钢中含量尽管很少,但溶解于固态钢中时,剧烈地降低钢的塑韧性增大钢的脆性,这种现象称为氢脆。 9.再结晶:将变形金属继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就会在金属中发生新晶粒的形核和长大,最终无应变的新等轴晶粒全部取代了旧的变形晶粒,这个过程就称为再结晶。 10.马氏体:马氏体转变是指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产生的无扩散型的相变,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 含碳量低于0.2%,板条状马氏体;含碳量高于1.0%,针片状马氏体;含碳量介于0.2%-1.0%之间,马氏体为板条状和针片状的混合组织。 11.退火: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改善组织提高加工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2.正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ccm A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珠光体类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3.淬火:将钢加热到3c A或1c A以上的一定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4.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临界点1c A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 15.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其冲击韧性并非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地提高,在250-400℃和450-650℃两个温度区间内出现明显下降,这种脆化现象称为钢的回火脆性。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卷.

08机电一体化《程材料与热处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固体渗碳、__液体渗氮__和__气体渗氮_三种。 2、金属的力学性能主要有__强度__、_硬度_、塑性等。 3、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_过冷度_。冷却速度越_快_,过冷度也越大。 4、铁碳合金室温的基本组织有_铁素体___、__奥氏体__、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等。 5、实际金属晶体的缺陷有点缺陷、__线缺陷__、_面缺陷_。 6、常见碳素钢按含碳量分为高碳钢、_中碳钢__、_低碳钢_。 7、在机械零件中,要求表面具有耐磨性和__硬度__,而心部要求足够塑性和__强度_时,应进行表面热处理。 8、热处理工艺过程都由 _加热__、保温、_冷却_ 三个阶段组成.。 9、工厂里淬火常用的淬火介质有_水_、__油_和盐水溶液等。 10、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 _正火_、__淬火_ 回火等。 11、根据构成合金元素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组织可分为___纯金属___、___固溶体、混合物三种类型。 12、铸铁按碳存在形式分_灰铸铁_ _蠕墨铸铁_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等。 13、从金属学观点来说,凡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称为_冷轧_;而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称为_热轧_。 14、常用的淬火缺陷有_氧化___与脱碳、过热与_过烧__、畸变与开裂和硬度不足与软点等。 15、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_面心立方晶格___和__密排六方晶格__三种。 16、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铜合金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分__黄铜_、__青铜__ 、白铜。 17、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匀晶、__共晶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8、调质是__淬火__和_高温回火_的热处理。 19、铁碳合金相图是表示在___及其缓慢冷却__的条件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_组织状态_,随温度变化的图形。 20、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__工艺__性能和___经济__性能。 二选择 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C )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2、正火与退火比正确的是( C )。 A 正火成本高 B正火时间长 C 正火硬度高 D 正火后强度低 3、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称为( A )。 A、淬硬度 B、淬透性 C、耐磨性 D、红硬性 4、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称为( B )。 A 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 塑性强度 D 抗压强度 5、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D ) A 马口铁 B 白口铸铁 C 麻口铸铁 D灰铸铁 6、常用金属的塑性判断依据是断后伸长率和( C )。 A 硬度 B 强度 C 断面收缩率 D 屈服极限 4、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C )。 A 结构钢 B 合金钢 C 渗碳钢 D 工具钢 7、金属的韧性通常随温度降低( B)。 A 变好 B 变差 C 不变 D 都不对 8、马氏体组织有两种形态( C )。 A 板条、树状 B 板条、针状 C 树状、针状 D 索状、树状 9、铁碳合金相图中,ECF线是(D )。 A 液相线 B 共析线 C 固相线 D 共晶线 10、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的铁碳合金,一般含碳量小于( B )。 A 0.77% B 2.11% C 4.3% D 6.69%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吸湿性、孔隙率、空隙率、抗渗性、软化系数、耐久性 2、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陈伏、水硬性胶凝材料、细度、初凝时间、终凝、体积安定性、水泥石腐蚀、碱-骨料反应 3、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砂率、水灰比、最佳砂率、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徐变、混凝土配制强度 4、Q235-AZ、钢材的屈强比、时效敏感性 5、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温度稳定性、塑性;沥青混合料 二、判断题: 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表示材料的吸水率越高×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小× 材料的密度一定高于其表观密度。× 软化系数表示材料的抗渗性,软化系数大的材料,其耐水性差。× 孔隙率大的材料,其吸水性率不一定高。√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生石灰熟化时,石灰浆流入储灰池中需要“陈伏”两周以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得和易性很好的石灰膏,以保证施工质量。×

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结硬化慢,并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建筑石膏的分子式是CaSO4·2H2O。× 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所以由熟石灰配制的灰土和三合土均不能用于受潮的工程中。× 建筑石膏制品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硅酸盐水泥水化在28d内由C3S 起作用,1年后C2S与C3S 发挥同等作用。×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可以降低等级使用。 生产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调节凝结时间。 强度不合格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 硅酸盐水泥不适用于有防腐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的目的是为了延缓凝结时间,掺量越大,作用越大。 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可以选用矿渣水泥。 用沸煮法检查水泥试饼,未发现放射状裂纹,就可判定该水泥为体积安定性合格。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是总用水量的多少,主要采用多加水的办法。× 混凝土制品采用蒸汽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早期和后期强度都得提高。 混凝土拌合物中若掺入加气剂,则使混凝土密实度降低,使混凝土抗冻性变差。× 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在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大气复习资料含答案共11页

大气复习资料 一、概念解释 (1)Globe warming:Global warming is the increase in the average measured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s near-surface air and oceans since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nd its projected continuation. (2)Temperature inversions:A temperature inversions is a thin layer of the atmosphere where the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with height is much less than normal (or in extreme case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with height). (3)ESP: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which is like a gravity setter or centrifugal separator, but electrostatic force drives the particles to the wall. (4)HEPA: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5)Lean bum :Lean burn refers to the use of lean mixture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e air-fuel can be as high as 65:1 ,so the mixture has considerably less fuel in comparison to the stoichiometric combustion ratio (14.7 for petrol , for example ). (6)Plume rise: the plume rising a distance △h above the top of the stack before leveling out. (7)Wet scrubber: A device that collects particles b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