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列强侵华史总结

合集下载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5、近代时期三次国都沦陷
A、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 圆明园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占 领北京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南京 大屠杀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 B.《北京条约》开放汉口、南京、天津 为通商口岸;
▪ C.《马关条约》开放沙市(湖北)、重 庆(内地)、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 4.攫取中国的特权:
▪ A.《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权;
▪ B.《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 C.《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 权。
《辛丑条约》
▪ 内容: ▪ (1) …向各国赔款… ,以…作担保,
分…共计… ; ▪ (2)划定… ,允许… ,不准… ; ▪ (3) …保证…参加… ; ▪ (4) …拆毁… ,允许…沿线要地。
▪ 1.割地:
A.《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B.《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 (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千米领 土;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 国的侵略
(一)五次侵华战争
▪ 1.鸦片战争; ▪ 2.第二次鸦片战争; ▪ 3.甲午中日战争; ▪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日本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五次侵华战争的 结果给中国带来
的影响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1.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南京 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侵华史)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侵华史)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侵华史)一、知识线索: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1949年)将近110年的历史,是列强侵华的历史,在此期间列强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两次面临“危亡的关头”,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的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二、知识回顾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列强侵略: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强的侵略: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此阶段的侵略特点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凭借船坚炮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商品输出为主。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典型事件:(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导火线:虎门销烟爆发的标志: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重大事件: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重要战役及爱国将领:虎门战役关天培人民抗战: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定海战役葛云飞宁波黑水党抗英斗争吴淞战役陈化成镇江战役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最大的影响: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根本原因:英、法等国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要求修约,遭到拒绝,就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导火线: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重大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2、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时期的侵略。

这一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总结近代列强侵华史300字

总结近代列强侵华史300字

总结近代列强侵华史300字
标题:近代列强侵华史的简要回顾
近代以来,我国历经了多次列强的侵略与凌辱,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痛苦的记忆。

在此,我们以300字的篇幅,对近代列强侵华史进行简要总结。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以贩卖鸦片为名,对中国发动侵略,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时期。

此后,法国、美国、日本等列强纷纷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使中国遭受空前的灾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再次对北京进行洗劫,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地,使中国领土完整受到严重破坏。

辛亥革命后,虽然民国成立,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未停止。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惨案。

这段近代列强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痛苦记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铭记的历史教训。

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注:本文遵循相关要求,未涉及敏感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归纳[整理]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归纳[整理]

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归纳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

(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1、发动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二)政治侵略:1、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二十一条”(6)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1)英国:《南京条约》(1842)、《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辛丑条约》(1901)(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辛丑条约》(1901年)(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4)日本:《马关条约》(1895)、《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辛丑条约》(1901)、3)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1)割地类条约。

中国近代现代史 列强侵华

中国近代现代史 列强侵华

列强侵华——主要侵华战争概述鸦片战争背景: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危机四伏②那时,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而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土地高度集中在皇室、大官僚、大地主的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③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

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④正当清朝衰落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

他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

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湖广总督林则徐、鸿胪寺卿黄爵滋上述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情辞恳切。

道光帝深受震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禁烟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国和美国走私贩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政府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英军见林则徐在广东戒备森严,就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徐。

不久,英军撤退。

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该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同英军谈判。

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

英军侵占了广东香港岛,又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税抵押,中国
2、京津到山海关一带置于
财政被列强
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控制。
3、严惩反帝官吏,禁止中
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组织。
4、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
居六部之上。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
割赔开设
《辛丑条约》的签订, “外商带钱进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宾(兵)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原料产地) 侵略权益
政 府 分 别 签 订 《 天 津 条 ③1858 年 《 瑷
2、直接原 约》,俄国也趁火打劫迫使 珲条约》
因:列强要 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 ④1864 年《中俄勘
求 修 约 失 4、1860 年英法联军再度攻 分西北界约记》

占大沽,洗劫并焚毁烧了圆 ⑤1881 年 中 俄
明园,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 《改订条约》以及
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 廷堕落为“洋人的朝 廷”。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条约
《南京 条约》
时间 1842
割地 割占香港岛
《天津 条约》 1858
不平等条约
赔款 赔款 2100 万银 元
内容 通商口岸 开放五处 通商口岸
1894 年朝 烈殉国,李鸿章保船避战;
鲜 爆 发 东 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
学党起义 权
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占九连城、
第二次
旅顺、大连;在旅顺大屠
工业革命

(各主要
5、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
资本主义

4专题四 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4专题四 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

专题四近代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知识点梳理】一、近代列强侵华史(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发动战争。

结果: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南京条约》的附件。

此外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③中国革命的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

罪行:A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占领了北京,并放火烧毁圆明园;B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185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签订了《中法新约》。

中法战争使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

结果: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近代中国4次侵华战争总结表
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 廷堕落为“洋人的朝 廷”。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境地。
.
不平等条约
精品文档
条约 时间
《南京 条约》 1842
《天津 条约》 1858
《北京 条约》 1860
《马关 条约》
1895
《 辛 丑 1901 条约》
自由 资本 主义 阶段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和半封建化程 度
(以 商品 输出 为 主, 资本 输出 为 辅)
中国社会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垄断 资本 主义 阶段
(以 资本 输出 为 主, ①《辛丑条约》是帝 商 品 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 输 出 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 为 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 辅)
中国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
精品文档
侵华 战争 鸦片战 争 ( 1840 — 1842)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 1856 — 1860)
甲午中 日战争 ( 1894 — 1895)
八国联 军战争 ( 1900 — 1901)
背景
过程
条约
世界
中国
1、1840.6—1841 初
①1842 中英
第一次 1、根本原 路线:广东——厦门——天 《南京条约》及其
赔款
通商口岸
其它
割占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银 开 放 五 处 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通商口岸
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
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 割赔开商
近代史的开端
赔英法军费各 增 辟 十 处 公使进入北京;外国军舰及
“ 赔款、四种
200 万两、英商 为 通 商 口 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航行;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 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 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 落后和政治的腐败。 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 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 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
6
岳麓版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 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 到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 民的反抗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 联军侵华(2课时)
2.抗日战争
【高考回眸】
列强侵华史是近代主线索之一,一直
备受高考青睐,命题基本规律是:
①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鲜有主观性命题 ②侧重考查经济侵略与政治侵略相互关系
【解析考点】
一、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
二、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认识
三、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体系
四、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含义、形成及其特点
五、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及其 影响 六、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一、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1894)
(3)从发动者来看:
在规模上侵华国家由一国到多国,再由 多国到一国。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 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 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
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 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 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4)从规模来看:
战争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 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 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 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 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 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则达到了历史上的最 高峰。
第二轮政治史专题复习
近代列强侵略史
近代列强侵略史
◆历史课标
◆07年考试大纲 ◆各版本体系比较
2
◆历史课标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 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 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 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 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课标考点2】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 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建立、两个战场、南京大屠杀、 中共坚持抗战及抗战的胜利意义。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07年考试大纲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 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 民的抗日斗争
【课标考点1】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 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重点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史实、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林则徐与虎门销烟、义和 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斗争。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9~1945年)
①侵华方式: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 ②侵华主要国家:美日两国展开激烈争夺 ③主要格局:共同支配→日本独霸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 ①侵华方式: 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 经济上凭借雄厚实力,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 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 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
③充分反映了列强“以华治华”的政策。
8
①把列强侵华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考查。
②列强对中国几个敏感地突出分析几个侵华的主要国家:英国、日本和美国, 以及由此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④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列强侵华,用联系 的观点处理一些历史现象,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侵 华政策、中国社会的变化和清政府、国民政府对策等 ⑤对列强侵华一些“副产品”的认识,如教会的出现、 教会学校、西方科技的涌入等,首先要从列强对中国 实行文化侵略这一高度认识;其次要 肯定它们的客观作用。
②侵华国家:主要是美国
二、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认识 (1)从原因来看: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 (3)从发动者来看:
(4)从规模来看:
(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1)从原因来看:
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 发展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 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 (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也是列强敢于侵华 的原因之一)
①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 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 ②侵华主要国家: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 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俄国。 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 ①侵华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 “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 输出为主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 ②侵华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 德日意奥等国,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 ③主要格局:共同支配→美占优势→日本独霸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
①两次鸦战主要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 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 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愿望 ②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 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 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 ④日本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 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矛盾斗 争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