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课堂练习
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
东北全境(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国 民 党 军 队 主 力 收 缩 示 意 图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北平 徐州
沈阳
主力决战 时机成熟!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2.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参战部队 指挥者 结果
辽沈战役

了根本性变化;②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

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战 阵 的 胜 利
三大 战役
渡江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时间:1949年4月
战役 结果:占领南京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农民丈量土地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4. 意义:
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 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 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高一历史25课《人民解放战争》实用教学课件

高一历史25课《人民解放战争》实用教学课件

①中共: 和平、民主、团结,主张建立联合政
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国民党: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 和内战的方针
和 平 建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 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 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
令长官密电

假和平,真内战
幕。
(2)信誉崩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国
11月16日,周民恩党来信在南誉京一梅落园新千村丈举行记者招待会,散发书面声明,
表示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大”。12月21
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声明中国人民不承认伪宪。
2.政治上: 国民大会召—开—:《1国94民6政.1府1时—期1立2月法院,的通地过位《与权中限华》
北平谈判破裂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材料:李宗仁虽然求和心切,但绝非准备投降,看到《协定》内容,一时竟然全无主 张,只好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看罢,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认为“共匪 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
——秦立海《毛泽东、斯大林与国共北平和谈》
♦ 迫于内外压力,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 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斯·斯特朗的谈话》
方针: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 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史料实证
毛泽东在动员大家撤离延安的时候就极为豪迈地说,“蒋介石是为了争地盘,我们 就给他地盘,我们打仗是为了消灭他的有生力量,今天我们放弃延安,是为了拿延安 换取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何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收复延安》
1946年3月至11月,而宋、孔两家族利用特权套购 (外汇)3亿3千多万美元……蒋介石对这样的官倒违法事 件,不是惩办贪官,而是想方设法欺骗人民,利用小数 点做文章。结果,宋、孔两家族套购的3亿3千多万美元, “由于漏列小数点”而“更正”为334万5多美元,减去了原 来的99%。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优质教学课件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优质教学课件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优质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历史》教材第九章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内容主要包括:解放战争的背景、战略防御、战略决战、渡江战役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掌握其主要战役及战略。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历史规律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战略决战及渡江战役。

重点:解放战争的背景、主要战役、胜利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讲解:(1)背景:讲解国共内战的背景,分析国内外形势。

(2)战略防御:介绍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为例,分析解放军的战略战术。

(3)战略决战:讲解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重要战役,如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4)胜利意义:阐述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解放战争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2. 内容:(1)背景(2)战略防御(3)战略决战(4)胜利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解放战争的背景。

(2)分析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

(3)阐述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2. 答案:(1)背景:国共内战,国内外形势。

(2)战略战术:辽沈战役采取包围、分割、歼灭敌人的战术;平津战役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淮海战役采取大兵团作战、速决战、分割包围的战术。

(3)意义:解放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贡献。

【统编教材】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统编教材】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统编教材】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教材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内容包括第一章“解放战争的背景与战略部署”,详细讲述解放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以及我军的战略部署;第二章“三大战役”,重点分析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第三章“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影响”,阐述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掌握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及我军战略部署;2. 理解并掌握三大战役的经过、历史意义及其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3. 分析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认识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大战役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

教学重点:解放战争的背景、战略部署,三大战役的地位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解放战争相关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2. 教学视频:播放三大战役相关纪录片片段;3. 学具:学生分组讨论时使用的便签纸、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解放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战争?”2. 新课内容:(1)解放战争的背景与战略部署:讲述解放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分析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介绍我军的战略部署。

(2)三大战役:播放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解放战争的胜利与影响:分析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阐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分析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大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

六、板书设计1. 一级人民解放战争二级(1)背景与战略部署(2)三大战役(3)胜利与影响2. 提纲:按照教学内容,列出解放战争的背景、战略部署、三大战役、胜利原因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解放战争的背景与战略部署;(2)分析三大战役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3)阐述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30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30张PPT)

课后习题
解析:选C。内战期间,国民政府大肆发行金圆券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故 A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搜刮社会财富会导致经济凋敝而非恢复黄金、白银的货 币贸易,故B项错误;国统区货币严重贬值是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 确;材料中现象是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的表现,故D项错误。
课后习题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民主同盟已和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B.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发动人民彻底打败蒋介石 D.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政治危机 1946年11至12月,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 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 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 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 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 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 日) 因此,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解放区的发展, 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课后习题
5.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
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
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课后习题
解析:选B。 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该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 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故B项正确。

2023华师大版第6册第二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ppt

2023华师大版第6册第二单元《中国人民解放战争》ppt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内战开始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等解放区
中原


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东北解放军
范汉杰
廖耀湘
BACK
黄百韬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黄维
BACK
平津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东北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陈长捷
BACK
时间
战役 名称
作战部队
指挥员
歼敌和
改编敌 解放地区 历史影响
人数
辽沈 战役
1948
年9月
至 淮海
1949 年l月
战役
林彪、 47万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PPT演示文稿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PPT演示文稿
单元复习课— 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
成村学校 薛 旭 峰
复习本单元的步骤:
(1)明确单元主线;连接历史时空 (2)熟悉三维目标;知道考纲范围 (3)突破重点难点;避免知识死角 (4)回顾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5)联系已学知识;进行知识整合 (6)精选例题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明确单元主线 连接历史时空
3.抗日战争时期 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 斗争对象 日本侵略者

结 特
策 同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果 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台湾,成为中华
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点 国共第二次合作
4.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斗争对象 国民党反动派

点 共产党和各革命阶级和阶层结成人民民
有关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围 锦 打 援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辽 西 走
林彪、罗荣桓 解放了东 北全境 歼敌47万多
辽沈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
至11月2日,历时52天,共消灭 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不仅使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而且使敌 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国 民党军队下降到 290 万人,人 民解放军增加到 300万人。
主统一战线
结 果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 中国
熟悉三维目标 知道考纲范围
本单元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 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 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了解中 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 别山的史实,知道解放战争从此开 始转入战略进攻。了解三大战役及 渡江战役的时间、结果;掌握三大 战役的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

专题12 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专题12  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目的
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欺骗人民, 赢得政治主动(实质:假和平,真内战) 中国共产党: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戳 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代表:周恩 来、王若飞
概况 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时间 1945年10月10日
签署 名称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结果 “双
①双方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材料二: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 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 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在不损害 人民的基本原则下,容许作一些 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 民需要的和平民主。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史 一
中物理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 ——考点讲与练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专题12 人民解放战争
目录/CONTENTS
01专题视角 02专题目标
03专题时空
04专题梳理 05专题整

06核心素养
07专题总结
08中考预测 09典例引
领 10中考实战
明确目标 找准方向 掌握方法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⑥区分: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而不是 重庆谈判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考点2-1:国民党发动内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作战原则方法: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

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粉碎国民党的 重点进攻
中转彭多共 战 德 次中 陕 怀 战央 北 率 斗主 , 西 ,国 攻解动 指 北 粉民 陕放撤挥野碎党甘区离解战了进宁延放军敌延安战经人安,争过的; 进攻
西安
国民党进攻方向
解放区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来”从哪一年开始?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 对峙局面
拓展练习
1.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
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
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
D.渡江战役
2.右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
千里跃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重点阐述
重庆谈判
背景 (抗战胜利后
的形势 )
目的
时间 中共代表
结果
人民强烈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坚决反对国共再 次内战;国民党确定内战方针,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 结口号。
国民党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 的阴谋
北平
陈毅等率华东野战军取
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粉碎了国敌民人党的进进攻。
攻山东解 放区
郑州 武汉
南京 上海
千里跃进大别山
延安
晋冀鲁豫解放军 太岳兵团
西安
解放军进攻方向 国民党进攻方向 解放区
北平
郑州 武汉
华东解放军
南京 上海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战役 名称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复习课件
单元核心概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光明前 途,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很大努力。蒋介石集团却一 意孤行,悍然发动内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 民党统治区危机深重,民怨沸腾。中国共产党在人 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由战 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国民党主力部队被基本消灭。人民解放军百 万雄师横渡长江,攻克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 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自《扬子晚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或“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亦可)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 渡江战役
(3)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有何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 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知识网络
解放战争时期
1945.8 1945.10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9




















谈判桌上的较量 全面内战爆发
解 粉碎全面进攻 放 战 粉碎重点进攻 争
转入战略进攻 主力大决战 胜利
重庆谈判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运动战 陕甘宁解放区:转战陕北 山东解放区:孟良崮上火如潮
1946年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或解放战争开始)
(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件为开端?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五四爱国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7.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他的一生参与 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战线:西→江西湖口,东→江苏江阴
结果
①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②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 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③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综合比较
国共关系变化表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打 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
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A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中国革命史上有许多著名战役,其中刘伯承、邓小平共同指挥
的有( )
①挺进大别山 ③淮海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④平津战役
C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4.小华假期去下图所示事件发生的地方参观,他似乎又听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2)重庆谈判达成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双十协定》或《会谈纪要》
(3)从周恩来经历的以上事件中,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心为国为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无私奉献; 维护和平;团结协作;爱国主义等。
地区
歼敌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共歼灭改编 国民党军队 150万人,基 本消灭了其 精锐部队, 大大加速了 人们解放战 争在全国的
胜利
背景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 打到长江北岸。

时间
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
江 战 役
经过
①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 的命令。 ②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结果
1948年9-11
1948年9月1949年1月
1948年9月1949年1月
林彪
东北 关门打狗
罗荣桓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中原、华 中间突破 东解放军 分割歼灭
谭震林
聂荣臻
林彪
东北、华 先打两头 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罗荣桓
歼敌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歼敌55.5万 基本解放长江以 北的华东和中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 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材料二: 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 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 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
谢谢
了战争的隆隆炮声。这一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D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占领南京总统府
5.右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日历上的
时间,应是公元( )
A.1938年
B.1948年
C
C.1949年
D.1950年
小月四年八卅國民華中
23
六期星 大月三年丑乙曆農
六廿
6.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 压人民,导致大革命失 败
形成十年内战局面 ,日本
乘机大举侵华,给人民带来 灾难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合作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 衰败走向振兴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 动全面内战
1945年 8月
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 同国民党 进行谈判。
签订《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 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拒绝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内战爆发时间:1946年6月 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