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精品文档10页
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

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作者:卡罗林·布莱特尔目前阅读88人次1899年,福莱德利克·梅特兰写下了经常被后人引用的宣言:"不远的将来,人类学将选择要不然成为历史,要不然什么也不是"(1978:295)。
尽管人们不同意他的观点,梅特兰的断言给十九世纪的进化派学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进化派学者认为,跨文化结构变迁的阶段是广泛的和一致的,形成了普同的历史。
梅特兰曾在人类学家中间引起了一场争论并延续至今,每当学科范式更换的时候,它就表现为一种新的形式。
二十世纪早期,博厄斯的历史特殊论(强调社会是由历史环境造成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梅特兰挑战直接的回应。
与之相对照的是,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功能主义范式是与历史无关的。
譬如,拉德克利夫·布朗争辩说,"无文字记载历史"的社会通常是人类学调查和历史研究的对象,在这种社会里只有猜测和怀疑。
功能主义立场的含义是很清楚的。
正如博克(1992:13) 所说,"很难说是田野工作的扩展导致了功能主义的兴起还是相反。
人们要是滑向功能主义的习惯用语,他们会说新的解释和新的研究方法相互很合适。
不幸的是,他们支持社会理论家把过去忘记。
"其结果是产生了一种常把"无历史民族"置于固定的、静态的分析框架中的实在论。
E.E.伊文思·普利查德在一篇关于人类学和历史的论述中评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非历史主义,他的这篇评论或许至今与梅特兰的宣言同样有名。
伊文思·普利查德争辩说,人类学是"一种特别的编史工作",只此"才是经验主义的,真实地讲,才是科学的"(1962:26)。
他问到人类学家习惯于研究的小型社会隔离性的问题:"尽管这些社区的结构依然相当简单,但它们组成了大的历史社会之一部分……人类学家不能再忽视历史……要么明确地拒绝它,要么承认它的关联"(P21)。
历史学及其研究方法PPT教学课件

历史研究方法
2020/12/10
13
五、历史研究方法: 大体讲有以下几种:
1.最基本的方法是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即考据。
考据的基本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比较法等
2.历史比较法。
3.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
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
2020/12/10
10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
思考: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 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2020/12/10
从革命史观—— 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
从现代化史观—— 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 从文明史观——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的地方。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2020/12/10
3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实物史料: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精选文档】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学的基础知识一.历史是什么?关于“历史",有四种解释:1.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2.过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通常说的“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区别下面两类历史:(1)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
历史记载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2)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写成的历史著作。
历史撰述有规范性的特点.书写的历史不同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经过史学家的思考和编撰而呈现出来的。
客观历史是书写的历史的基础,书写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的反映.二.历史学是什么?研究和认识历史的科学1.从宏观上分,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自然史又包括天文、地理、海洋、生物;人类史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民族、城市、社区、村镇、移民、工业、农业、个人传记。
2.从世界范围内分,可以分为地区史、国别史、国际关系史。
3.根据研究方法分,可以分为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
4.从时间分,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历史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栽体;是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的宝库;是启迪人生的导向。
四.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
主要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史实发生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研究历史时的根据。
1、历史资料的分类:(1)按是否为文字记载可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
①文字资料: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述史料。
其他:包括如碑刻、墓志、家谱等等。
②非文字史料:A.有图像类(如绘画、壁画、刺绣图案);B.有实物类(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
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学科,它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来深入了解人类的行为、思想、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这些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多样性,还能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特定的社区或群体中,进行长期的实地观察和参与式研究。
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地点、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况等。
一旦进入研究地点,研究者就要尽可能地融入当地社区,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参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研究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
田野调查的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亲身参与到当地人的活动中,观察他们的行为和互动。
深度访谈则是通过与当地人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的个人经历、观点和感受。
问卷调查可以用来收集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田野调查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真实、具体的资料,让研究者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内部逻辑和运作方式。
同时,田野调查也有助于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隔阂,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人类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不同文化、社会或群体进行比较,来揭示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比较研究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包括跨文化比较、跨地区比较、跨历史时期比较等。
在进行比较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并确定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比较的标准可以是文化特征、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比较的方法可以是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比较研究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拓宽研究者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通过比较研究,研究者可以发现人类行为和文化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三、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来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历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历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对于深入理解过去、揭示历史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历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史料收集与整理1.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包括史书、档案、方志、回忆录、日记、书信等。
研究者需要广泛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
在整理文献资料时,要注意版本的选择、真伪的鉴别以及史料的校勘等问题。
2. 实物资料实物资料如考古遗址、文物、古建筑等也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实物资料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实物资料的收集需要借助考古学、文物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
3. 口述资料口述资料是指通过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的历史资料。
口述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不足,为历史学研究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历史画面。
在收集口述资料时,要注意采访对象的选择、采访技巧的运用以及资料的整理和保存等问题。
二、历史考证与分析1. 史料考证史料考证是历史学研究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可以确定史料的真伪、年代、作者等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史料考证的方法主要有版本考证、文字考证、史实考证等。
2. 历史分析历史分析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历史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历史心理分析等。
通过历史分析,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历史现象的发展规律等。
三、历史叙述与阐释1. 历史叙述历史叙述是指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进行叙述和描述。
历史叙述的方法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
历史叙述要做到客观、准确、生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2. 历史阐释历史阐释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进行解释和说明。
历史阐释的方法主要有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历史文化阐释、历史心理阐释等。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历史人类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对过去人类社会的考察和研究,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变迁动因,从而为当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材料搜集、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等方面,探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
1. 材料搜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首先离不开材料搜集。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材料搜集要注重对历史文献、考古遗存等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还原过去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面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在材料搜集过程中要着重考察这些方面的信息,以深入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2. 数据分析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种规律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因此,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重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剖析各种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等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以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性。
3. 实地考察除了对文献和遗存进行研究外,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而人类的生活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因此,通过实地考察可以深入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生产活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而言,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包括材料搜集、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三个方面。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深入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更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推动历史人类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历史学研究方法(历史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学研究方法引言概述: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研究历史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获取准确的历史信息并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历史学研究的不同方法,并详细阐述每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文献研究方法1.1原始文献的获取:通过考古发掘、档案馆调查等手段,获取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
1.2文献的鉴别和整理: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并进行鉴别真伪、辨别真实性和可信度。
1.3文献的解读和分析:对文献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以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意义。
1.4文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文献的比较,找出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二、口述历史研究方法2.1口述资料收集:通过访谈、采访和录音等方式,获取相关历史事件的目击者或当事人的口述资料。
2.2口述资料的审核和整理:对所收集到的口述资料进行审核、整理和分类,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2.3口述资料的辅助研究:将口述资料与其他文献材料相结合,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
三、考古学研究方法3.1考古发掘:通过地表勘探、挖掘和探察等手段,发掘历史遗址和文物,获取相关的考古资料。
3.2考古资料分析:对所获得的考古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鉴别,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演变过程。
3.3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考古学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地质学、物理学等,以获取更全面的历史信息。
四、比较研究方法4.1地域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历史资料、文化遗存和社会发展等,揭示地域间的差异和联系。
4.2时间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等,揭示时间的推移对历史的影响。
4.3社会群体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等,揭示社会群体间的异同。
五、理论分析方法5.1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5.2结构功能主义:运用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研究历史事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
人类史的研究方法

人类史的研究方法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这几个史观侧重点不同。
由其体现在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者论述一个历史事件产生的根源的时候。
比如说评价工业革命。
文明史观会强调它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现代化史观会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全球史观会强调工业革命对别国对世界的影响,比如殖民主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愈演愈烈,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发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遭到日益残酷而深重的灾难,从而引发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全球和其内部利益分配不均,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等等。
社会史观则会强调工业革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传统价值观也遭到冲击,从而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
文明史观详细介绍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一、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一)实例举证1、史马迁《史记》的田野考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史记》中汉高祖的出生,用以证明其真命天子的出身;关于汉高祖轻蔑儒生,与接见“高阳酒徒”蒯通的记载等等,均来自于他的田野调查。
2、马克思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学说是依据摩尔根对北美易洛魁人的人类学调查。
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开篇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1888年的英文版中,恩格斯在一切社会的历史后加了一个注: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状态,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完全没有人知道。
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所有制是一切条顿民族的历史发展所由起始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土地公有的村社是从印度起到爱尔兰为止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
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和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出来了。
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
关于这个解体过程,我曾经试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加以探讨。
恩格斯依据摩尔根的研究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始社会史说。
3、我系的著名中国民族史专家方国瑜、江应梁先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及其史学成果江应梁先生对西双版纳的社会调查,方国瑜先生50年对楚雄、大理、西双版纳、德宏、凉山等地的社会调查,学术成果:《彝族史稿》、《族史》(二)历史学与人类的联系与区别——共同点与不同点1、联系(共同点):(1)研究的对象相同,都以人的活动作为其研究对象。
(2)研究的目的相同,都以解释、说明人的活动为目的。
2、区别(不同点)(1)研究方法的不同:历史学重视主要以对史籍、文献的考订,建立可信的史实;人类学以田野考察为主要方法来搜集素材,构建理论。
(2)研究层次的不同:历史学注重对重大事件、伟大人物活动的背景、历史地位、意义和后果的分析,以此建构社会发展的编年史;人类学注重的是对社会整体的研究,建构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论模式,在人类学进行的抽样调查、采访、统计数字、问卷调查等等方法中精英人物和芸芸众生都是搜集素材的对象,都被纳入研究考察的对象。
(3)表述方式的不同历史学重视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重在理情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历史的真相;人类学重视理论的构建,以构建社会运行模式见长。
结论: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相同之处是内在的、是学科定位方面的根本性联系;而不同点是相对的、是历史形成的,人为的,也就是说是可以由学科的发展而由区别、划分而走向沟通与融合的。
二、吉尔茨的“深度描述”(一)吉尔茨其人克里福德·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美国加利福利亚洲旧金山人,1926年生,二战中入伍,参加对日作战。
战争结束后根据《老兵福利法案》进入俄亥俄州安蒂奥克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后入哈佛大学师从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攻读人类学博士。
毕业后,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任教和做研究工作。
他的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的印尼的爪哇、巴厘两岛和非洲的摩洛哥进行的。
出版了多种著作:《爪哇的宗教》、《旧社会与新国家》、《农业密集化》、《商贩与王子》、《文化的解释》、《地方性知识》、《历史学与人类学》、《地方性知识及其界线》、《破碎的世界》等等。
他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学会索罗金奖、美国人文—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美国图书评论奖、日本亚洲奖大奖,是公认的国际人类学的最高代表。
其影响远远超出人类学,而渗入到社会科学其他领域。
美国《1995年度社会科学引用索引》,在人类学杂志上,人类学家萨林斯的引用率略高于吉尔茨,而在全面社会科学杂志上,吉尔茨的引用率是萨林斯的两倍多。
(二)“深度描述”理论1、吉尔茨对“眨眼皮”的举例浅度描述(thin description):“迅速抽动眼皮”。
深度描述(thick description):把各眨眼的意义还原。
2、吉尔茨在《深奥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的深度描述。
斗鸡在巴厘岛的盛行。
斗鸡的深层心理:雄鸡是男性的象征,是自我陶醉的男性的自我;雄鸡是巴厘人惧怕的兽性的象征。
每逢疾病、欠收、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时都要举行斗鸡,以平息魔鬼的愤怒。
“在斗鸡中,人与兽、善与恶、自我与本我、激昂的男性的创造力和放纵的兽性的毁灭力融合成一幕憎恶、残酷、暴力和死亡的血的游戏”。
斗鸡的过程:对手在现场寻找,雄鸡脚上绑上四五英寸的钢刀,激烈厮杀,负重伤后,进行治疗,服药,继续再战,直至死亡。
那怕只有一口气之差,也以后死的鸡为胜。
围绕斗鸡的赌博:赛圈进行的赌博,两只鸡的主人亲朋好友各组成一方,赌金较高,赌注数额相等;赛圈外观众个人的赌博,赌金较低,赔率不同,有10:9,9:8,8:7……2:1。
可以叫赌和还赌,成交即进入赌博,游戏结束现金支付。
中央赌博决定周围的赌博。
中央赌博的赌注越大,周围赌博的赔率越接近。
为了使中央赌博的斗鸡实力接近,在绑在鸡腿上的钢刀进行调整。
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从经济上来说,高赌注斗鸡输赢比例十分接近,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利益可言。
巴厘人在斗鸡中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荣誉、尊严、名望和敬重。
斗鸡是对巴厘岛的社会形态的模拟,对社会层级结构的移植。
吉尔茨对社会各个集团、各种人参加斗鸡赌博进行了考察。
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在斗鸡中起的作用越大,左右斗鸡过程的人就是左右当地社会的人。
他所考察的村庄由四个父系集团支配,集团内实行部分内婚,每个集团中还有小宗派、更小的宗派,大小宗派间或者竞争,或者结盟,村与村间也是如此。
由此而形成了各个宗派与集团、村与村间的多层次的对社会地位的竞争。
在斗鸡中:推出的雄鸡的主人往往有相互对立的社会背景,周围的赌博没有人会把赌注押在与自己宗派对立的一方,如果没有自己宗族的雄鸡则押在同盟的雄鸡。
遇到斗鸡的主人间有仇,赌金特别高;高声叫赌和还赌的人不是在评判雄鸡的实力和计算输赢的概率,还是在公众面前表示自己对集团的效忠。
总结:斗鸡表现了巴厘的时间观,巴厘人把时间看作是意义与虚无间的来回跳动和转换;斗鸡反映了巴厘人重视社会威望的心理,反映了巴厘人复杂的性格:嫉妒与沉静、羡慕与优雅、残忍与妩媚。
斗鸡赋予巴厘人一个情感的意义结构,使巴厘人看到了通常所看不到的社会现实。
总之,斗鸡的作用在于它的解释作用:“它是巴厘人对自己心理经验的解读,是一个他们讲给自己听的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3、对深度描述理论概括吉尔茨对深度描述的总结:第一是解释性的;第二它所解释的对象是社会的话语流;第三,解释在于努力从一去不复返的场合抢救对话语的言说,把它固定在阅读形式中;第四,它是微观的描述。
韦伯:人是悬置于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网络中的动物,文化即是那些网络。
对文化的分析不应当像寻求规则的实验科学那样,而应当是寻求意义和阐释性的。
文化是一个有意义的脉络(context),或者说文本集,深度描述就是去发现这个意义的脉络。
所谓“深度描述”是人类学家吉尔茨创立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是在自己编织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网络中进行活动和思考的,这种象征性意义的网络即是文化,深度描述就是去发现和解释象征性意义的脉络。
这个定义中包含这样三层意思:第一,人们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中的。
人们的一切行动,一切思考都是在这个网络的相互关系中进行。
这就是文化对人们的作用和意义。
更确切地说,这里的文化,不是指文学艺术之类的高级文化,也不是指器物、制度、传统等等人类社会内容的文明,也不是比如风俗、惯例、传统等人们具体行为模式,而是指支配控制人们行为的知识、价值、行为规则的体系。
这里的文化不是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相互影响着的人群的集体行为,并且在社会中进行着交换,也就是说文化是具有社会性。
第二、对意义的表述是通过象征来进行的,无论什么样的物质、行动、事件或语言,只要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就是象征。
各种象征的无限组合,构成了人类文化的象征体系。
第三,对文化的分析不应当像寻求规则的实验科学那样,而应当是寻求意义和阐释性的。
三、史学的“人类学转向”——历史人类学新趋向人类学的新发展,尤其是吉尔茨的“深度描写”对历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史学领域中发生了被人们称为“人类学转向”的现象,推动史学走向人类学式的历史学。
海伊指出:“人类学转向是新的叙事史的形式之一……这种人类学取向更主要的影响是,促使历史学更关注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事物”。
(海伊:《何谓历史社会学》,载S·肯德里克编、王新慧等译:《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历史人类学的兴起及其成果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人类学家普里恰德(E.Evans-Pritchard)和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就呼吁人类学家关注历史的研究,他们说:anthropology is history or nothing。
六十年代以来,新史学开始用脑吸收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1966年社会人类学家学会在爱丁堡召开会议,主题就是“历史和人类学”。
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是两者平等的结合,既不人类学抽取史料为自己的人类学理论作点缀,也不是历史学套用人类学理论为自己的历史学装点门面。
一批人类学家出身的历史人类学者写作了历史人类学的著作,如文思理:《甜与权:糖在现代历史中的地位》(Siney Minze,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结合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来描述18—19世纪欧洲糖的消费。
萨哈林斯的《历史的隐意和虚构的现实:萨得维奇岛王国早期历史的结构》(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研究夏威夷群岛土著社会;科奇与萨哈林斯合著的《阿纳胡努——夏威夷群岛的历史人类学》(Patrick. V. Kirch and Marshall Sahalins, the anthropology of history in the Kingdom of Hawaii)。
历史学家出版的历史人类学著作有:1975年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学者马纽埃尔·勒·胡瓦·拉杜里出版了一本描述中世纪法国南部一个村庄中的异教徒的著作《蒙塔尤——1294—1423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前不久,他还宣称唯有计量史学才是真正科学的历史学,但他在这本书中放弃了计量史学通常使用的数字图表模式等,转而对几百个村民的生存方式、家庭生活,以及他们对婚姻、爱情、财富、人生的看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