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老年学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合集下载

老年学专业认识

老年学专业认识

老年学专业认识概述老年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老年人相关问题的学科,涵盖了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学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老年学专业的基本信息、学科内容和就业前景,以及对老年学专业的个人认识。

老年学专业基本信息老年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医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目前,国内的老年学专业主要设立在医学院、护理学院、社会学院等相关学科的学院或研究机构。

老年学专业的学制一般为本科四年制,也有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

老年学专业学科内容老年学专业的学科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人的生理学:研究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变化、养生保健、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2.老年人的心理学:研究老年人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干预等内容;3.老年人的社会学:研究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老年人群体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的社交网络等方面的知识;4.老年人的经济学:研究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养老金制度、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等内容;5.老年人护理学: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护理技术、养老院管理等知识。

老年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老年护理机构、老年行业咨询公司等单位的工作。

目前,我国对老年人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具备老年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将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此外,老年学研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老年人群体规模的扩大,对老年学研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学术研究、政策制定、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个人对老年学专业的认识老年学专业以研究老年人相关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门具有社会意义的学科。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的健康、幸福和社会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过学习老年学专业,可以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关怀,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考研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考研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考研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指培养具备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涉及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福利、社交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将学习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问题,并学习如何提供合适的服务和管理。

课程内容可能包括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还可能接受实习培训,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就业方面,考研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社区机构、养老院、医疗机构、非营利组织等机构从事老年服务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成为老年社工、老年护理员、老年健康管理师、老年法律咨询师等职业。

总之,考研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他们将为老年人的福利和服务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老年学专业介绍和简介

关于老年学专业介绍和简介

关于老年学专业介绍和简介老年学专业介绍和简介专业介绍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化规律的学科。

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的经济和自然的诸问题,以及老化现象本身规律的一门综合学科。

老年学最初主要是研究人类衰老的生物和医学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从生物、医学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并与生物学、医学共同构成对人的老年、老龄过程和老龄问题的综合研究,发展为现代老年学。

培养目标老年学专业在培养能够从事老年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教学、管理、对外交流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既具有扎实而深厚的老年学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研究能力和实际组织工作能力。

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是"母机型"人才,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外国语。

老年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分析老年服务社会化的人才需求所催生的老年服务教育事业必然是生机盎然、大有可为的。

除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养老模式。

老年学专业可以去专业的调查公司。

包括媒体调查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例如央视零点调查公司。

这类是主流的社会学就业对口渠道。

因为社会学专业系统学习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及“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和SPSS等课程,可以很好的胜任此类工作。

老年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老年学专业可以去专业的调查公司。

包括媒体调查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例如央视零点调查公司。

这类是主流的社会学就业对口渠道。

因为社会学专业系统学习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及“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和SPSS等课程,可以很好的胜任此类工作。

老年学专业专业好不好有前途吗老年学专业工作的方向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及未来愿望。

总的趋势看,这个专业在文科中算是一个求职处于中等难易度的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介绍_人大考研网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介绍一、专业概况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专业方向设立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开展精算教育和研究的院校之一,2004年在应用经济学下设立风险管理和精算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在统计理论和模型应用方面的强大背景,本专业在精算模型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和精算软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精算研究和实务方面的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本专业现有四个研究方向:养老金与社会保障精算方向,寿险精算方向,非寿险精算方向和风险管理方向。

三、研究内容1.养老金与社会保障精算方向主要研究: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和应用,社会保险精算和监控系统,养老基金资产负债管理,职业年金精算管理控制系统。

2.寿险精算方向主要研究: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中的生存分析,生命表和人口分析,人寿保险公司国际会计准则,精算控制循环在保险公司管理中的应用等。

3.非寿险精算方向主要研究:风险分析,损失模型,非寿险准备金评估,分类费率模型,经验费率模型,汽车保险的奖惩系统等。

4.风险管理方向主要研究:风险度量方法,金融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

四、专业培养目标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必要的统计和精算知识,能够为实际问题建立精算和风险管理模型,并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实施模型的测算和结果分析,毕业生应成为精算模型和应用方面的高级人才。

五、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形成结构合理,师资强大的教学科研团队。

六、主要专业课程风险模型、随机精算模型、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实务、养老金计划精算管理、精算管理控制系统、风险管理、再保险、统计和精算中的Excel VBA应用。

七、毕业生去向升学(攻读博士学位);出国留学;金融和保险部门;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高等院校、各类公司等。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045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0070606
0552新闻与传播硕士
20100902
0651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20100902
0852工程硕士
200805
095110农业推广硕士
20070606
125101工商管理硕士
1990
125102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200207
1252公共管理硕士
20000425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交叉学科设置一览表(2011年)
交叉学科代码及名称
相关一级学科
博士点批准时间
硕士点批准时间
99J1金融工程
0202应用经济学
0701数学
2011自
2011自
99J2风险管理与精算学
0202应用经济学
0701数学
2011自
2011自
99J3劳动关系学
0202应用经济学
0301法学
2011自
硕士点批准时间
0251金融硕士
20100902
0252应用统计硕士
20100902
0253税务硕士
20100902
0254国际商务硕士
20100902
0255保险硕士
20100902
0256资产评估硕士
20100902
0257审计硕士
20110819
0351法律硕士
1996
0352社会工作硕士
20090721
19840113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060620
19811103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20030901
19860728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老年学本科专业

老年学本科专业

老年学本科专业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老年学本科专业应运而生,旨在培养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为老年人的健康与幸福提供支持和服务。

一、老年学本科专业的设置背景与意义1.1 老年人口增长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2 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老年人的健康、心理、社会等需求与年轻人不同,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研究和提供相应服务。

1.3 社会对老年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对于老年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老年学本科专业的设置提供了市场需求。

二、老年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2.1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

2.2 课程设置:老年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老年生理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老年护理学等多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三、老年学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3.1 就业前景广阔: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毕业生可以在养老院、医院、社区等机构从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工作。

3.2 发展方向多样化:老年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老年疾病防治、老年心理咨询、老年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四、老年学本科专业的特点与优势4.1 专业性强:老年学本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特点的深入了解,使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4.2 实践性强:老年学本科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习、社会调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3 综合性强:老年学本科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年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符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通过培养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为老年人的健康与幸福提供支持和服务。

老年学专业学什么

老年学专业学什么

老年学专业学什么1. 引言老年学是一门以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等方面为主的学科,它涵盖了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老年学专业学习的内容和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2. 主要内容2.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老年学专业学习的基础。

学习者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包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下降、运动障碍等,以便能够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2.2 心理健康与老年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老年学专业学习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学习者需要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孤独感、抑郁症、焦虑等。

此外,还需要学会运用心理干预和辅导技巧,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3 社会问题与老年人老年学专业也着重研究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需求。

学习者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社会问题,如老年孤独、社会歧视等。

他们还需要学会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和保障。

2.4 护理与老年人护理是老年学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学习者需要学会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照顾。

这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饮食、卫生、活动能力等。

学习者还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失能老人的护理、老年人疼痛管理等,从而能够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2.5 研究方法和实践老年学专业也涉及研究方法和实践。

学习者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与老年学相关的数据,并撰写研究报告。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践,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习的意义老年学专业的学习对于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老年学能够提高人们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怀,促进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重视。

其次,老年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技能,为他们提供在老年人护理、医疗和社工等领域就业的机会。

最后,老年学的学习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老年阶段的变化,提高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杜鹏

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杜鹏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杜鹏
教师
党政教辅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教职员工杜鹏
教师?杜鹏
杜鹏,教授,199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人口与发展。

主要著作:《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合著)、《社会老年学》(副主编)、《中国谁来养老》(主编)、《欧盟国家的老龄问题与老龄政策》、《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高级公务员读本》(主编)、《老年学课程教学大纲》(主编)、《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合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老年学专业介绍
1.本专业是老年学硕士点和博士点
2.专业概况
老年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科。

按照国家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老年学目前归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并置身于法学学科门类。

老年学是一门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

尽管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关注老年人问题,但是现代意义上的老年学到20世纪才初露头角。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老年学标志着老年学学科的最终完成。

老年学有学名Gerontology,有国际性和各个国家的学会以及协会,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都设有老年学专业并授予相应学位,也有专门的学术杂志.学术著作和教材。

老年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的现象.过程.规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老年学由于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是21世纪的朝阳学科。

老年学的学科特点主要包括:多学科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老年学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老龄问题的演变及其对策研究相关联,所以老年学包括了研究人口老龄化过程与研究老龄问题与政策两大部分。

研究人口老龄化过程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社会经济影响,而研究老龄问题与政策则偏重于探讨老年人的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健康长寿.代际关系.精神文化生活.合法权益等问题。

从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老年学研究实际上已经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老年学基础学科如老年医学.衰老生物学.社会老年学.老年心理学.老龄经济学.老龄人口学等更加成熟,而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如老年护理学.老龄工作管理.老龄政策等也正在兴起。

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增长快.地区差异大和“未富先老”等特征。

老龄问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否能够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个正式设立老年学专业的高校研究机构,专门培养老年学硕士和博士。

已经形成了一支有影响的学术梯队和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成为我国政府制定老龄政策的重要咨询机构。

老年学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社科.教育部.联合国人口基金.亚太经社会.国家统计局以及北京市老龄协会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获得过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老年学研究所培养的老年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近百名,正在为国家和各地区老龄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3.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培养老年学(二级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老年学.老龄人口学.老龄经济学.老年心理学。

4.研究内容
社会老年学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老龄问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点.规律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其中还包括老年学理论.调查研究方法.老龄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老龄人口学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外老年人口的比较分析。

老龄经济学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老年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老年群体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调适问题。

5.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老年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和实际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要求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至少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口头.书面)和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热爱老年学
事业,具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奉献精神和较强的团队意识。

6.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七名。

其中有我国老年学教学与研究领域最知名的专家.教授。

该所教师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绝大部分有国外留学.访问的经历。

如:
邬沧萍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著名老年学家,老年学学科开拓者。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老年学.老龄政策。

主要著作:《老年学概论》.《社会老年学》.《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等。

杜鹏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老龄人口学.老龄经济学.老年学理论。

主要著作:《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欧盟的老龄问题与老龄政策》.《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高级公务员读本》.《老年学教学大纲》.《21世纪老年学译丛》等。

姜向群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人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问题.老年社会保障。

主要著作:《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老年学概论》等。

孙鹃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社区服务。

主要著作:《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独著).《老年学概论》(合著).《老年学:多学科的视角》(译著).《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高级公务员读本》(合著)等。

张文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人口.老年健康与社会支持及相关社会公共政策分析方向的定量研究。

主要著作:《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研究》等。

唐丹讲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心理健康.认知老化.中年空巢等方向的定量研究。

7.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

除了经常召开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讲座外,还与国内外的一些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8.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方法课:从数据到结论.调查的组织与设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学科基础课:经济学基础.SbrSS软件应用.衰老生物学
专业课:老龄人口学.老龄经济学.老年心理学.老龄社会学.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学经典文献选读9.毕业生去向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老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政府决策.调研.管理部门以及涉老机构公务员;老龄工作的事业单位,如杂志社.报刊.出版社.老年福利机构;老年产业有关部门。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