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原理综述报告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行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程控软交换系统作为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软件的电话交换系统,通过数字化和程序控制的方式实现电话交换和传输。
本文将从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展开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程控软交换系统的特点和作用。
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化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网络技术。
硬件平台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传输设备等。
计算机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核心设备,它负责管理和控制电话交换和传输过程。
交换机是连接用户电话线路的设备,通过它可以实现电话通信和交换。
传输设备负责将电话信号传输到目的地,保障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系统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通信控制软件、交换软件、信令软件等。
通信控制软件负责处理呼叫请求、建立连接、传输数据等通信过程;交换软件负责实现电话交换和路由功能;信令软件负责处理用户之间的信令交换,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还涉及到网络技术,它包括传统的电话网络技术和现代的互联网技术。
传统的电话网络技术主要是指TDM(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和SS7(信令系统第七层)技术,它们主要用于电话交换和信令传输;而互联网技术则主要是指IP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协议,它们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实现电话交换和传输,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电话信号的传输和接入,从而实现通信的过程。
它具有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传统电话交换系统的重要替代品。
它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传统的电话交换系统主要是采用模拟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但是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增加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电话交换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程控软交换系统应运而生。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实验⽬的1、了解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
2、熟悉程控交换实验系统的连接,电话交换过程。
⼆.实验内容1、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空分交换⽅式进⾏通话。
2、初步建⽴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及电话交换、中继接续通信的概念。
三.实验仪器:LT-CK-02E程控实验箱⼀台,电话机两部,数字⽰波器⼀台四、实验步骤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输⼊电路加电,电源发光指⽰⼆极管亮。
2、⽤数字万⽤表测量TP12、TP13、TP14、TP15、TP16的电压值;3、按⼀下薄膜输⼊开关“开始”键,进⼊显⽰菜单状态。
4、熟悉菜单的主要⼯作状态,分“⼈⼯交换”,“空分交换”,“数字时分交换”三种⼯作⽅式。
5、以“空分交换”⽅式为例,对“甲⽅⼀路”与“⼄⽅⼀路”正常呼叫,熟悉信令程控交换与话⾳信号通信交换的全过程。
6、呼叫时,甲⽅⼀路电话号码初始值设置为:8700,甲⽅⼆路初始值设置为:8701。
⼄⽅⼀路电话号码初始值设置为:8600,⼄⽅⼆路初始值设置为:8601。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初步了解了LT-CK-02E程控实验箱的使⽤⽅法,各个观测点的位置,以及电话交换过程,为下⾯的实验操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实验⼆信令信号的产⽣与观测⼀.实验⽬的1、了解常⽤的⼏种信令信号⾳和铃流发⽣器的电路组成和⼯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实验内容1、⽤万⽤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忙⾳、回铃⾳及铃流控制信号的电压。
2、⽤⽰波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忙⾳、回铃⾳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
3、各测量点说明如下:TP05:回铃⾳信号TP06:铃流信号⾳信号TP10:拨号⾳信号TP11:忙⾳信号三.实验仪器:LT-CK-02E程控实验箱⼀台,电话机两部,数字⽰波器⼀台四.实验步骤1、将四部电话机⽔晶头连接到程控交换实验箱的电话机插座中,打开交流电源开关,任选⼀种实验项⽬进⾏实验。
2、在甲⽅第⼀话路接上⽤户单机,按照正常呼叫程序⽅式,测量各点波形。
程控交换原理综述报告

综述报告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史——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交换机”是一个舶来词,源自英文“Switch,原意是“开关”,我国技术界在引入这个词汇时,翻译为“交换”。
第一个研究发明自动电话的人是一个名叫阿尔蒙.B.史端乔的美国人,他是美国堪萨斯城一家殡仪馆的老板。
他发觉,电话局的话务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常常把他的生意电话接到他的竞争者那里,使他的多笔生意因此丢掉。
为此他大力恼火,发誓要发明一种不要话务员接线的自动接线设备。
从1889年到1891年,他潜心研究一种能自动接线的交换机,结果他成功了。
1891年3月10日,他获得了发明“步进制自动电话接线器”的专利权。
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乔发明的接线器制成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拉波特城投入使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自动电话局。
从此,电话通信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但是自动电话的大踏步发展是在20世纪。
到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还只有15%的电话是自动电话。
随着自动电话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已有77%的电话是自动电话了。
史端乔发明的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制式,为什么叫做“步进制”?这是因为它是靠电话用户拨号脉冲直接控制交换机的机械作一步一步动作的。
例如,用户拨号“1”,发出一个脉冲,这个脉冲使接线器中的电磁铁吸动一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一步。
用户拨号码“2”,就发出两个脉冲,使电磁铁吸动两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两步,余类推。
所以,这种交换机就叫做“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1919年,瑞典的电话工程师帕尔姆格伦和贝塔兰德发明了一种自动接线器,叫做“纵横制接线器”,并申请了专利。
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拥有3500个用户。
“纵横制”的名称来自纵横接线器的构造,它由一些纵棒、横棒和电磁装置构成,控制通过电磁装置的电流可吸动相关的纵棒和横棒动作,使得纵棒和横棒在某个交叉点接触,从而实现接线的工作。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一、程控交换机的概述程控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的核心设备,它通过程序控制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与释放,实现电话呼叫的自动化处理。
程控交换机具有高容量、高稳定性和灵活的功能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电话等通信领域。
二、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程控交换机采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并通过集中控制设备进行程序控制。
其工作原理分为信号处理、通路选择和呼叫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2.1 信号处理实现信号的数字化是程控交换机的基本要求。
在信号处理中,模拟信号首先通过采样和量化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经过编码来表示信号的数值,最后通过调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2.2 通路选择通路选择是程控交换机完成通话连接的重要步骤。
通路选择之前,交换机需要根据呼叫请求的信息进行呼叫处理并为其分配可用的通路资源。
通路选择则通过查找路由表和进行寻址来确定呼叫的路由路径。
2.3 呼叫处理呼叫处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呼叫处理中,交换机根据呼叫请求的信息进行呼叫转接、寻址和通话连接的建立。
同时,交换机需要实时监控通话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控制。
三、程控交换机的应用领域程控交换机由于其高效、可靠的通信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通信系统中。
3.1 固定电话系统在固定电话系统中,程控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通过实现电话连接和呼叫处理功能,支持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
此外,程控交换机还可以提供增值业务,如电话会议、呼叫转接和呼叫等待等功能。
3.2 移动电话系统在移动电话系统中,程控交换机用于处理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话呼叫。
通过与基站控制器和业务支撑系统的配合,程控交换机可以实现移动电话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短信服务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3.3 互联网电话系统互联网电话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协议进行语音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
程控交换机在互联网电话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音频编解码和数据传输,实现了互联网电话之间的语音通信。
程控交换机原理(1)

程控交换机原理1. 引言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基于数字电路的电话交换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话交换功能。
本文将介绍程控交换机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
2. 程控交换机的组成部分程控交换机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控制器程控交换机的控制器是实现交换机控制功能的核心部件。
它通常由一块主板和多块子板组成,主板上集成了程序运行和控制处理器,子板用于连接用户线路。
2.2 交换矩阵交换矩阵是程控交换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呼叫从一个用户线路切换到另一个用户线路。
交换矩阵通常分为时分矩阵和空分矩阵两种类型,根据具体的交换模式选择合适的矩阵。
2.3 接口电路接口电路是程控交换机与用户线路之间的连接部分。
它主要负责信号处理、电平匹配、阻抗适配等功能,确保交换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2.4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交换机的程序、控制数据以及呼叫记录等信息。
它包括控制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两部分,控制存储器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存储器存储交换机需要的数据。
3. 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呼叫建立当用户拨号发起呼叫时,程控交换机的控制器接收到呼叫请求并进行呼叫建立流程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信号检测、号码解析、用户鉴权等环节,确保呼叫请求的合法性。
3.2 呼叫路由在呼叫建立成功后,程控交换机根据呼叫目的地的地址信息进行呼叫路由。
这一步骤涉及到交换矩阵的使用,通过矩阵的切换功能将呼叫从一个用户线路切换到另一个用户线路。
3.3 呼叫连接呼叫路由完成后,程控交换机将呼叫连接到目的终端设备上。
这需要通过接口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匹配,确保通信质量。
3.4 呼叫清除当呼叫结束时,程控交换机会进行呼叫清除处理,释放相关资源,并将交换机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便接收新的呼叫请求。
4. 程控交换机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人工交换机,程控交换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自动化程度高:程控交换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呼叫处理,大大减轻了运维压力。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1.1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构建的通信交换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系统而言,程控软交换系统具有灵活性高、扩展性强、成本低等优势。
该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令控制和数据交换,实现电话呼叫的接通、管理和转接等功能。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呼叫的接通和管理。
其基本工作流程分为信令处理和数据交换两个方面:- 信令处理:当用户发起呼叫时,系统通过信令处理软件解析呼叫号码并进行寻呼,一旦被叫用户接听,系统则通过信令控制软件建立通话连接;- 数据交换:通话连接建立后,系统通过数据交换软件实现语音数据的传输,保证通话质量和稳定性。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令处理、数据交换、呼叫控制、故障恢复等多个方面。
信令处理技术是保证通话接通的核心技术,而数据交换技术是保证通话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程控软交换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未来,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虚拟化、软件定义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程控软交换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性,促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
程控软交换系统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应用在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等多个方面。
通过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部署,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
2.2 程控软交换系统在企业通信中的应用除了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还被广泛应用在企业通信中。
通过部署程控软交换系统,企业可以实现电话呼叫的自动转接、话务管理、计费管理等功能,提高企业的通信效率和管理水平。
随着新型通信服务的不断涌现,程控软交换系统也在新型通信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电话、语音信箱、智能通话、视频通话等多种新型通信服务都离不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支持。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联网的发展,程控软交换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

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
数字程控交换机是一种使用数字技术进行通信连接的交换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将输入的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进行处理和转发。
具体而言,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信号采样和抽样:数字程控交换机会周期性地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采样和抽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2. 数字信号编码:采样后的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处理,将其表示为一系列的二进制码。
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和线性编码。
3. 数字信号处理:经过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被发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该单元会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包括去除噪声、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等。
4. 交换矩阵:数字信号处理后,交换矩阵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由表来决定信号的转发路径。
交换矩阵是交换机的核心部件,它由一系列交叉开关矩阵组成,能够实现信号的多路复用和分路。
5. 数字信号重新合成:交换矩阵根据路由表将信号转发到指定的输出端口,再经过数字信号合成器将数字信号重新合成为模拟信号。
6. 输出信号传输:合成后的模拟信号会通过输出端口发送到目标终端或下一个交换机,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原理通过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使用交换矩阵实现信号的转发和路由,实现了高效可靠的通信连接。
它具有灵活性高、可编程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话交换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原理及实验箱简介1、程控交换原理介绍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电路交换、X.25的分组交换、帧中继、信元中继、IP交换的发展历程。
任何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均有五项基本要求:◆能随时发现呼叫的到来;◆能接收并保存主叫发送的被叫号码;◆能检测被叫的忙闲以及是否存在空闲通路;◆能向空闲被叫用户振铃,在被叫应答时与主叫建立通话电路◆能随时发现任何一方用户的挂机;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信令与终端接口、控制。
连接功能就是提供一条通路,空分的连接由半电子的金属接点和全电子的电子接点构成,时分连接由时分复用方式完成。
时分复用方式有脉幅调制(PAM)、增量调制(ΔM)和脉冲编码调制(PCM)3种方式。
目前采用PCM方式的数字交换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
交换网络除了提供用户间的连接通路外,还应提供必要的传送信号的通路,如信号音的发送、控制接续的信号的接收等。
信令与终端接口功能包括监视(呼出监视、应答与接收监视)、号码(脉冲接收、双音多频信号接收)、信号音(拨号音、铃流、回铃音、忙音等)。
数字程控的终端接口除了信令配合的功能外,还有编译码或码型转换等功能控制功能分低层控制(对连接和信令的控制,处理器发指令由硬件完成)和高层控制(呼叫控制,如号码分析、选空闲通路等)。
2、程控交换实现技术介绍程控交换机的实现在硬件上可分成用户接口模块、PCM的编解码模块、交换网络模块(空分交换模块或时分交换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
软件上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分成呼叫处理、维护处理、管理三部分。
空分交换模块由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构成,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存储器的地址变化来打通不同的电子开关。
时分交换模块的实现可以用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方式,也可采用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方式来实现时隙的交换。
也可采用TST或STS的时分交换网络。
3、JH5003交换实验箱模块及功能介绍实验箱由话机(4只)、模拟用户电路(4块)、数字用户电路(4块)、交换网络、交换控制单元、信号音产生单元、时钟信号与人工话务台单元、通信单元、局间通话、外线、信号音检测、DTMF解码、直流输出、A/D采样、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PC版中显示和键盘由PC机完成)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报告
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史——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
“交换机”是一个舶来词,源自英文“Switch,原意是“开关”,我国技术界在引入这个词汇时,翻译为“交换”。
第一个研究发明自动电话的人是一个名叫阿尔蒙.B.史端乔的美国人,他是美国堪萨斯城一家殡仪馆的老板。
他发觉,电话局的话务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常常把他的生意电话接到他的竞争者那里,使他的多笔生意因此丢掉。
为此他大力恼火,发誓要发明一种不要话务员接线的自动接线设备。
从1889年到1891年,他潜心研究一种能自动接线的交换机,结果他成功了。
1891年3月10日,他获得了发明“步进制自动电话接线器”的专利权。
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乔发明的接线器制成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拉波特城投入使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自动电话局。
从此,电话通信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但是自动电话的大踏步发展是在20世纪。
到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还只有15%的电话是自动电话。
随着自动电话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已有77%的电话是自动电话了。
史端乔发明的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制式,为什么叫做“步进制”?这是因为它是靠电话用户拨号脉冲直接控制交换机的机械作一步一步动作的。
例如,用户拨号“1”,发出一个脉冲,这个脉冲使接线器中的电磁铁吸动一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一步。
用户拨号码“2”,就发出两个脉冲,使电磁铁吸动两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两步,余类推。
所以,这种交换机就叫做“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1919年,瑞典的电话工程师帕尔姆格伦和贝塔兰德发明了一种自动接线器,叫做“纵横制接线器”,并申请了专利。
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拥有3500个用户。
“纵横制”的名称来自纵横接线器的构造,它由一些纵棒、横棒和电磁装置构成,控制通过电磁装置的电流可吸动相关的纵棒和横棒动作,使得纵棒和横棒在某个交叉点接触,从而实现接线的工作。
电信通信按传送信号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
电话是模拟通信,因为传送说话声音的电信号是“模仿”说话人的声音变化的;而电报是数字通信,因为它传送的是只有“有”和“无”两种状态的脉冲组合信号。
常见的模拟通信有电话、电视等,常见的数字通信有电报、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等。
过去,数字通信在整个通信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日益广泛应用,数字通信的需求急剧增长。
同时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话通信技术也在一步步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所谓电话的数字化就是在电话传送时先把模拟的电话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在接收时再把数字信号恢复成模拟信号。
这样做看起来是增加了变换的过程,但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这样做能提高电话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还更为经济。
实现电话通信数字化的技术叫做“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脉码调制技术的应用现在已经遍及全世界,到1990年已经出现了在一对线上能传送30240路电话的脉码调制系统。
脉码调制技术使电话通信得以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它正在逐步取代模拟通信。
电话通信数字化后,使电话网不仅可以通电话,而且可以在数字化的电话网中传送各种通信,使电话网成为所谓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简称ISDN)。
这又是20世纪电信的一大成就。
二、程控交换技术
自动电话交换由“机电”方式向“程控”方式演变,是20世纪电话通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程控电话交换机就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话交换机。
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用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电话的接续工作。
1965年5月,美国贝尔系统的1号电子交换机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开通使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
但这还不是时分数字式的,而是所谓“空分”的。
空分就是用户在打电话时要占用一对线路,也就是要占用一个空间位置,一直到打完电话为止。
过去机电式的交换机都是空分方式的。
从1965年到1975年这10年间,绝大部分程控交换机都是空分的、模拟的。
1970年,法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交换机,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随后世界各国都大力开发。
进入80年代,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开始在世界上普及。
程控数字交换与数字传输相结合,可以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不仅实现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的交换。
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
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
因此,它已成为当代电话交换的主要制式。
三、程控的现状
无线电话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
无线电通信虽是1895年发明的,但无线电话却是在20世纪初发明了真空三极管之后才出现的。
1915年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话通信;1927年在美国和英国之间开通了商用无线电话。
当时的越洋无线电话通信是利用短波无线电波能从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这一特性。
30年代发现了超短波,40年代发现了微波。
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从电离层反射,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能穿过电离层;它们在地面上只能以视线距离传播。
人们利用这种特性开发了多路无线接力通信。
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传送30路以下的电话;微波接力通信可以传送几千路电话,还可以用来传送彩色电视。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或卫星转发器的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进行高质量的通信,已经成为全球远距离和洲际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70年代后期出现的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是无线电话的重大发展,迅速在世界各国投入使用。
90年代人们提出了覆盖整个地球的低地球轨道卫星移动电话系统,把移动电话系统的基站设在卫星上,可覆盖整个地球,使用户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通信的“个人通信”成为可能。
不论是人工交换还是程控交换,都是为了传输语音信号,是需要独占线路的“电路交换”。
而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需要传输的是数据,因此采用的是“包交换”。
但无论采取哪种交换方式,交换机为两点间提供“独享通路”的特性不会改变。
就以太网设备而言,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当A发信息给B 时,如果通过集线器,则接入集线器的所有网络节点都会收到这条信息(也就是以广播形式发送),只是网卡在硬件层面就会过滤掉不是发给本机的信息;而如果通过交换机,除非A通知交换机广播,否则发给B的信息C绝不会收到(获取交换机控制权限从而监听的情况除外)。
目前,以太网交换机厂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三层甚至四层交换机。
但无论如何,其核心功能仍是二层的以太网数据包交换,只是带有了一定的处理IP 层甚至更高层数据包的能力。
四、程控交换的发展前景
对于通讯设备行业,目前行业景气支撑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将有利于通讯业的升级,有利于通信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把握住行业的发展机会,从而牵引着通信设备行业的盈利能力得到增强。
二是电信业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将加大运营商对通信设备的采购量。
随着国内电信重组及3G牌照发放,国内电信投资开始加速。
这些都会加速程控交换的发展。
光交换光交换是人们正在研制的下一代交换技术。
目前所有的交换技术都是基于电信号的,即使是目前的光纤交换机也是先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经过交换处理后,再转回光信号发到另一根光纤。
由于光电转换速率较低,同时电路的处理速度存在物理学上的瓶颈,因此人们希望设计出一种无需经过光电转换的“光交换机”,其内部不是电路而是光路,逻辑原件不是开关电路而是开关光路。
这样将大大提高交换机的处理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