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肽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放线菌孢子丝的形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之分,孢子丝的排列方式有______、______或______。
2、血凝抑制试验是根据特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蛋白作用可能抑制______性质设计的。
3、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______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______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______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4、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
5、真菌的特点有:①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和⑥ ______等。
6、现代微生物学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干燥对微生物影响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 和______等方法保存食物。
8、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______与其周围的______和______环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9、普通性转导的基本要求是______,它可能出现的三种后果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常用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剂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二、判断题11、芽孢杆菌必须处于不利的环境下才形成芽孢。
()12、有些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多达90种以上的碳源物质。
()13、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各个肽聚糖单体间的交联仅靠转肽作用即可完成。
()14、一步生长曲线是用于描述温和噬菌体生长规律的一种实验曲线。
()15、游动孢子只存在于鞭毛菌和子囊菌的无性世代中。
()16、“三域学说”是根据对大量微生物DNA的测定后而提出的。
云芝糖肽水提醇沉提取工艺

云 芝糖 肽 系从 云芝 或培 养 的菌 丝 的 生物 效应 调节 剂 ,对 迁 延性肝 炎 、 慢性 肝 炎有 良好 的疗效 ,能 抑制癌 细 胞的增生 , 属 于国家 I I 类新药。目前 ,
2 结果与讨论
的 影 响
糖 肽提 取率 随着提 取 时间 的增 加 而增 约为 4 8 . 3 m g / g ;当继 续增大时 ,云芝
的增加 而增大 ;当料水 比为 1 :6 时 ,提
1 试 验部分
1 _ ] 仪器 与试 剂
洁 净 工 作 台 、 分 析 天 平 、 电热 恒 阶段 云芝 糖 肽 水提 醇 沉 提 取 方式 。
温培 养 箱、分 光光 度计 和高速 冷 冻离 2 . 2 提取 温 度 对 云 芝 糖 肽 提 取 率的 取率最高,为 4 { 3 . 6 m c y g ;当料水比继续增 心 机。 经优 选 L N — C V 0 7 0 7云 芝 菌株 液 影 响 体 发酵菌丝体 …。 牛血清白蛋白、 福林 一 酚试剂 、无水 乙醇均为分析纯 。 1 . 2 云芝糖肽水提醇沉提取 准确 称取 1 g( 精度至 0 . 1 m g) 大时,云芝糖肽提取率却呈逐渐 下降趋
m L ,按 一 定 温 度 、 时 间 、 料 水 比 ,置 提取 率仅约为 B O。 c 的一半 ;当温 度升 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明:当提取 次数为
m i n离 心 2 0 m i n ,上清 液 转入 旋 转蒸 而且趋于平缓。考 虑温度过高可引起变 提取次数为 2次时,提取率约 占总量 的 约 占总 量的 9 8 . 6 % 。继续增加提 取次数
时 ,会 消耗 能 源 和成 本 ,并 增 加 后续 工 艺 难度 ,故 选择 提 取 次 数为 2次 。
一种磷酸化肽聚糖制备方法

一种磷酸化肽聚糖制备方法
磷酸化肽聚糖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可以如下:
1. 蛋白质磷酸化:首先选择一种适合的蛋白质作为原料,常用的原料包括胶原蛋白、酪蛋白等。
然后将蛋白质与磷酸化剂(如磷酸二氢钠)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使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反应。
2. 氨基糖基化:然后,将磷酸化的蛋白质与氨基糖(如葡萄糖胺)在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形成磷酸化肽聚糖。
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调整,包括温度、pH值等。
3. 分离纯化:制备好的磷酸化肽聚糖通常会夹杂有其他杂质,需要通过分离纯化的方法得到纯净的产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柱层析、凝胶过滤等,可以根据具体的产物性质和杂质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纯化方法。
4. 表征鉴定:最后,需要对制备好的磷酸化肽聚糖进行表征鉴定。
常用的表征手段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这些手段可以确定磷酸化肽聚糖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磷酸化肽聚糖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磷酸化的目的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介绍的方法仅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实验条件
和步骤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草分枝杆菌胞壁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和鉴定

草分枝杆菌胞壁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和鉴定王小柱【摘要】本试验以草分枝杆菌为研究材料,扩大培养后采用超声波破碎从草分枝杆菌中分离提取得到大量细胞壁,然后经三氯乙酸、乙醚、胰蛋白酶缓冲液处理等操作,分离得到较纯净肽聚糖并对其组成成分和结构展开了分析.通过称重计算提取肽聚糖得率为13.33%.溶菌酶溶解试验9h后眼观变为澄清.红外光谱(IR)分析,提取的肽聚糖样本与肽聚糖已知结构特征相一致.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经溶菌酶水解后的肽聚糖分子量约为62ku.【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草分枝杆菌;肽聚糖;提取;分离;鉴定【作者】王小柱【作者单位】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沈阳 1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1草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hlei,M.phlei)是一种从牧草中最先分离纯化出来的耐酸杆菌,在土壤、植物和饮水中广泛分布。
灭活后的草分枝杆菌对人畜无致病性,具有抗菌、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免疫力、提高食物消化利用率等功能[1]。
分枝杆菌细胞壁由肽聚糖(PG)、脂多糖(LPS)、磷壁酸(TA)、类脂A 相关蛋白(LAP)、表面相关物质(SAM)等多种活性成分构成。
肽聚糖是革兰阳性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壁特有的组分,可作为真核免疫系统识别的理想靶位[2-3]。
目前,肽聚糖提取分离均采用Sekine建立的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提取法。
但该法试验步骤繁琐,整个过程需要15 d左右,耗时长,得率低。
宋晓玲等在试验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孟凡伦的方法,只用1周时间即可制得双歧杆菌的粗提肽聚糖产品[4-5]。
此法既节约时间又简便易行。
本试验在此方法上对超声破碎辅助提取草分枝杆菌肽聚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草分枝杆菌在工业、农业、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材料:以实验室冷藏斜面保存草分枝杆菌为试验材料。
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与分离

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与分离多肽是由若干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其分子量通常在1,000 ~ 10,000之间。
多肽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激素、抗生素、酶、生长因子等。
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作用,多肽成为了新药研发的热点。
而提取与分离是多肽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多肽的提取方法1.枸橼酸盐缓冲液法枸橼酸盐缓冲液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多肽提取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加入枸橼酸盐缓冲液中,通过离心、过滤等操作,将细胞碎片和大分子蛋白质沉淀去除,获得含有多肽的上清液。
2.无机盐极性溶剂法无机盐极性溶剂法是一种常用的多肽提取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加入含有足够浓度的盐的极性溶剂中,多肽便会溶于极性溶剂中,大分子蛋白质则很容易发生沉淀而被去除。
3.小分子有机溶剂其基本原理在于用某些小分子有机溶剂或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样品,溶解蛋白质后经离心或其他分离手段获得含有多肽的上清液。
二、多肽的分离方法1.凝胶过滤色谱法凝胶过滤色谱法是利用多肽和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加入凝胶柱中,在重力或压力的作用下,多肽会被分离并筛选到相应的孔隙,大分子蛋白质则被滞留在柱床上。
2.酸性离子交换色谱法酸性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多肽和蛋白质表面电荷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加入多层电荷的树脂固相柱中,因为多肽对树脂的亲和性比较小,所以多肽很容易从固相柱中流出,而大分子蛋白质则会被树脂的吸附作用所捕捉,从而分离开来。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多肽和蛋白质在疏水性介质中的溶解度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加入具有疏水性的C18柱中,多肽和蛋白质分子在柱中和流动相之间的化学平衡会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分离。
总之,通过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与分离,可以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多肽,为其后续的药理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肽研究也将会迎来更多的突破。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支撑的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
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Lioyd(1997)试验证明,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有颉颃作用。
Schillinger(1989)发现,乳酸菌可预防消化道疾病并有促进宿主生长的作用。
Sorokulova(1998)研究发现,饲喂益生菌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 CO)(1989)规定了43种允许饲喂的微生物。
我国微生态制剂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部(1999)第105号文件公布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是12种。
目前,我国的年使用量已超过l 000 t。
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较早被称作益生素和促生素,国内亦称为微生态制剂。
在美国被命名为DFMs(直接饲用微生物)。
欧盟委员会将其命名为微生物制剂。
根据《动物微生态学》(何明清,1998)理论,机体通过补充外源有益菌群,使消化道内有益菌群迅速生长繁殖,并建立种群优势。
微生物制剂的抗病促生长机制尚处于假说阶段,即菌体自身的蛋白质、维生素及代谢产生的多种抑菌物质和酶类共同实现其促生长作用。
1.2微生态制剂的分类1.2.1 按成分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大类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
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
益生元是能有选择性地刺激宿主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对动物产生有利作用的食品或饲料中的不可消化成分,包括低聚糖、微藻(如螺旋藻和节旋藻)及天然植物(如中草药和野生植物)等。
从活化酵母中提取葡聚糖的工艺研究

从活化酵母中提取β-葡聚糖的工艺研究[摘要]笔者采用酸法、碱法和酸碱融合法提取酵母细胞壁中的β- 葡聚糖,对得率和纯度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用碱法浸提工艺从破壁酵母中提取碱不溶性β- 葡聚糖效率最高。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在75°C 条件下、0.75mol/L 的碱液处理15min。
不同脱水和干燥条件的对比实验表明:脱水和干燥条件影响产品的色泽;溶剂和水分蒸发得越快,产品最终含水率越低,产品颜色越白。
[关键词]酵母细胞壁β- 葡聚糖碱法酸法酸碱法0.引言β- 葡聚糖作为活性多糖不仅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而且具有抗癌、抗肿瘤、提高抗病能力和降低胆固醇等生理活性,是一类研究较多的活性多糖。
由于其具有高粘性、高持水性和热稳定性,以及制备工艺简单等方面的优点,在食品、医学、化妆品、造纸和建筑材料等行业得以广泛应用。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中,对于β-葡聚糖的制备,有酸法,碱法,以及酸碱、有机溶剂和酶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碱法由于其浸提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是从废弃酵母中有效提取高纯度β-葡聚糖的理想途径。
本文在对比酸法、碱法和酸碱法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用碱法工艺提取β- 葡聚糖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不同提取条件对产物得率和纯度的影响,以及干燥和脱水条件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为啤酒生产中的废酵母泥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和试剂酵母粉,乙酸,NaOH, 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硫酸等,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1.2.1 酵母破壁盐法破壁:在酵母菌体浓度 10%,氯化钠浓度 2.5%,破壁时间2.5h,破壁温度70℃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破壁。
1.2.2 酸法配制 1.0mol/L 醋酸溶液 60mL,加入酵母粉 3g,在70℃下水浴 1- 2小时。
3000r/min 离心 15min,沉淀物水洗 2 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无水乙醚脱水,在37℃条件下干燥至恒重。
1.2.3 碱法配制 1.0mol/L NaOH 溶液 60mL,加入酵母粉 3g,在70℃下水浴1- 2 小时。
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也备受关注。
而抗菌肽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由于其广泛存在于食品中,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提取食品中的抗菌肽是研究者的首要任务。
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是酶解法,即利用特定的酶将食品中的蛋白质酶解为多肽或抗菌肽。
酶解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原料中的蛋白质资源。
此外,还有氨基酸浸提法、酸碱法等提取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科研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
提取得到的抗菌肽常常需要经过纯化工艺,以得到高纯度的抗菌肽。
纯化工艺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层析、透析和反硅胶层析等。
离子交换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通过样品中的抗菌肽与固定在柱上的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凝胶过滤层析则是利用尺寸排斥效应分离不同分子量的抗菌肽。
透析是一种常用纯化工艺,通过溶剂的渗透压差来实现对抗菌肽等物质的分离。
反硅胶层析法是利用不同样品在透明的硅胶柱中的吸附性差异来分离物质。
这些方法在分离时可以互相搭配使用,从而得到更好的纯化效果。
抗菌肽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既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使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又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抗菌性能。
抗菌肽还具有对抗耐药性菌株的能力,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因此,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对于食品行业及医药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继续深入探索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纯化工艺。
结合新的生物技术手段,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造食品原料的基因来增加抗菌肽的含量,并提高提取与纯化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研究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对抗菌肽的活性影响,进一步提高抗菌肽的纯化度和活性稳定性。
综上所述,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和纯化工艺,可以得到高纯度、高活性的抗菌肽,为食品行业和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ies on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whole peptidoglycan
FU Yan-ru,JIN Y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hhot 010018,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whole peptidoglycan , we drawed up a set of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whole peptidoglycan. The results show: 10% TCA at 70 ℃ deal with the bacteria 1h,then skim,which can release the high phosphorus content. After trypsin and alkaline of the double-enzyme hydrolyzed ,which enzymatic hydrolysis conditions were at 60 and 12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are intact. Key words: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whole peptidoglycan;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4)最佳酶的筛选。 每组沉淀加磷酸盐缓冲液 充 分 混 匀 后 , 离 心 (8 000 g,20 min,4℃ ), 弃 上 清 , 加 入 相应的含酶缓冲液,具体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酶解条件的筛选
水平
A种类
1
胰酶
2 胰酶+碱性蛋白酶
3
胰酶+核酶
B 浓 度 (U ) 2000 3000 4000
2
3
1
2
3
1
2
3
1
3
2
3
2
1
3
3
3
2
1
510.933 580.533 573.667 582.500
685.533 586.733 597.100 593.267
563.667 592.867 589.367 584.367
174.600 12.334 23.433 10.767
结果 487.5 527.9 517.4 687.4 684.0 685.2 566.7 548.3 576
洗3次,离心(8 000 g,20 min,4 ℃),沉淀称质量。 (3)脱脂方法。 用浓度为0.05 mol/L乙酸调节浓度
为0.02 mol/L乙酸钠溶液pH值至4.6,将上述溶液混合 后再于氯仿、甲醇,三者按体积比4︰5︰10混合。 用混 合液溶解残渣,体 积 比 为20︰1。 室 温 搅 拌24 h,离 心 (8 000 g,20 min ,4℃ ) , 沉 淀 用 甲 醇 清 洗 2 次 , 离 心 (8 000 g。 20 min,4℃),收集沉淀。
收 稿 日 期 :2008-12-10 基 金 项 目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乳 业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20050201 )。 作者简介:付艳茹(1964-),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畜产品安全生产。 通讯作者:靳烨
12 2009 年第 37 卷第 4 期(总第 221 期)
WPG方法 步 骤 简 单 、周 期 短 ,为 工 业 化 生 产 奠 定 了 一 定的理论基础。
完整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脱脂和TCA顺序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肽聚糖是许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如革兰氏
阳性细菌胞壁所含的肽聚糖 占 干 重 的50%~80%,而 膜 磷壁酸和壁磷壁酸穿插于肽聚糖层间,由于磷壁酸与 细胞生长有关且能阻止胞壁通透性。 因此,去除磷壁 酸将会使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外界物质更好的作 用细胞。 而TCA是去除脂磷壁酸的有效方法。 因此, 磷质量浓度的测定能有效地反映出磷壁酸的抽提程 度。 图1为脱脂和TCA顺序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14 2009 年第 37 卷第 4 期(总第 221 期)
图4 最佳酶解条件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胰酶+碱性蛋白酶的作用效果最 好,且明显高于单独胰酶或者胰酶+核酶的混酶作用, 而酶的添加量对本实验的影响不大。 碱性蛋白酶是经 细 菌 原 生 质 体 诱 变 方 法 造 育 的 2709枯 草 杆 微 生 物 通 过深层发酵、 提取及精制而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它 能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具有较强 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 在工业上已被较为广泛的应 用。 胰酶+核酶的效果与胰酶单独作用的效果基本相 同,主要是由于肽聚糖中的核酸微量。
rpgy@
中国乳品工业
dairyINDUSTRY
CHINA
完整肽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付艳茹,靳烨
(内蒙古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通过对婴儿双岐杆菌完整肽聚糖提取机理的研究,确定其工艺路线。 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TCA对婴儿双歧杆菌菌
图1 脱脂和TCA顺序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Research Papers 研究报告
由图1可以看出, 先TCA后脱脂的顺序提取效果 较 好 , 其 磷 壁 酸 的 提 取 率 比 先 脱 脂 后 TCA 的 高 10.5% , 而且后脱脂所用的有机试剂也较少。 因此,确定顺序 为 先TCA 作 用 后 脱 脂 。 2.2 不同TCA质量分数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为 了 保 证 TCA 能 有 最 佳 的 作 用 效 果 , 在 50℃ 下 将 TCA的作用质量分数依次调整为5%,8%,10%,15%,结 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TCA质量分数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 随着TCA质量分数的增加磷含 量提取率也逐渐增加。 当TCA质量分数≥8%时,磷质 量浓度提取率变化趋势变缓。 由于TCA水溶液呈强酸 性,显微镜下观察15%的TCA作用菌体30 min后,菌体 已无完整形态;而质量分数为10%的TCA作用24 h后仍 然保持形态完整。 因此,选用TCA的质量分数为10%。 2.3 TCA作用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将 质 量 分 数 为 10% 的 TCA 分 别 于 4,30,50,70 ℃ 下 作 用1,2,3,4,5,6,7,8 h, 观 察 其 磷 质 量 浓 度 的 变 化。 图3为质量分数10%为TCA在不同温度及时间下对 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体70 ℃作用1 h后,脱脂释放出的磷质量分数较高。 再经胰酶和碱性蛋白酶于60 ℃水浴12 h后,经电镜观察其冻干物细胞形态较为完整。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最佳提取工艺;
中 图 分 类 号 :Q81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2230 (2009 )04-0012-04
13 Vol.37,No.4 2009(total 221)
研究报告 Research Papers
因素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实验8 实验9 均值1 均值2 均值3 极差
表2 酶解条件的筛选
种类 浓度/NFU 温度/℃ 时间/h
1
1
1
1
1
2
2
2
1
3
3
3
2
1
2
3
2
样酶就可以畅通的进入细胞,有效分解蛋白、核酸等 物质。 实验对酶的种类、浓度、作用温度、作用时间进 行了正交实验L9(34)。 酶的种类为胰酶、胰酶+碱性蛋 白 酶 、 胰 酶 + 核 酶 ; 浓 度 分 别 为 2 000,3 000,4 000 NFU;作用温度为55,60,65 ℃;作用时间为6,12,24 h。 实验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
(1) 磷 质 量 分 数 的 测 定 采 用 国 标 GB/T1515 2002; 游 离 氨 基 氮 的 测 定 采 用 国 标 GB/T12143.2 1989。
(2)磷壁酸的去除。 用质量分数10%为TCA溶液按 10︰1(体 积 与 质 量 比 )溶 解 菌 泥 ,珠 瓶 摇 匀 后 ,分 为4 组 (4,30,50,70 ℃);分 别 在1,2,3,4,5,6,7,8 h 取 样 。 每个取样点取样1.5 mL,放入10 mL离心管中,立即离 心 (8 000 g,20 min,4 ℃),将 上 清 液 放 入 另 一 离 心 管 中保存,用于微量磷的测定。 反应结束后,终样用经灭 菌的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02 D 时 间 /h 6 12 24
按设计点取样,立即离心(10 000 g,20 min,4 ℃),
将清 液 移 至 另 一 10 mL 离 心 管 中 , 用 于 游 离 氨 基 氮
的 检 测 。 沉 淀 加 灭 菌 水 5mL,离 心 (10 000 g,20 min,
酶解条件的优化有利于进一步去除壁内蛋白和 核酸。 由表2可以看出,A2B3C2D2组合游离出的氨基氮 最高。 且酶的种类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温度,而酶 的浓度和酶解时间则对实验影响不大。 因此,确定最 佳酶解条件为胰酶+碱性蛋 白 酶 ,2000U,60 ℃,12 h。 图4为最佳酶解条件对提取肽聚糖的影响。
1实验
1.1 材料 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6069)。 三 氯 乙 酸 (TCA), 磷 酸 二 氢 钾 , 钼 酸 铵 , 抗 坏 血
酸,甲醛,无水硫酸钠,硫酸铜,硼酸,硫酸(均为分析 纯)。 胰酶,碱性蛋白酶,DNase。 1.2 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