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54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详解

233054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详解
233054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详解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电话采用的律13折线8位非线性码的性能相当于编线性码位数为()。

. 8位

. 10位

. 11位

. 12位

正确答案:

2. 以下属于恒参信道的是()。

. 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

. 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信道

.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 微波中继信道

正确答案:

3. 以下属于码元速率单位的是()。

. 波特

. 比特

. 波特/s

. 比特/s

正确答案:

4. 模拟调幅中S、SS、VS的已调信号所占用带宽大小关系为()。

. S>SS>VS

. S>VS>SS

. SS>S>VS

. VS>SS>S

正确答案:

5. 若采用4进制码进行基带传输,其无码间干扰时能得到的最高频谱利用率为()。. 2 it/s.Hz

. 3 it/s.Hz

. 4it/s.Hz

. 5 it/s.Hz

正确答案:

6. 以下不能无限制地增大信道容量的方法是()。

. 无限制提高信噪比

. 无限制减小噪声

. 无限制提高信号功

. 无限制增加带宽

正确答案:

7. 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具有()。

. 占用频带小

. 抗干扰能力强

. 传输容量大

. 易于频分复用

正确答案:

8. 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字转换后会产生()。

. 失真

. 干扰

. 失真+干扰

. 无失真和干扰

正确答案:

9. 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

. PM传输方式

. PM传输方式

. PSK传输方式

. ⊿M传输方式

正确答案:

10. 按信号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以下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是()。. 采用PM方式的通信系统

. 采用SS方式的通信系统

. 采用VS方式的通信系统

. 采用PM方式的通信系统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关于M、S、SS、F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SS的有效性最好

. FM的可靠性最好

. FM的有效性与S相同

. M的有效性与S相同

正确答案:

2. 作为传输码型应具有()。

. 易于时钟提取

. 无直流、高频和低频分量要少

. 尽可能提高传输码的传输效率

. 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正确答案:

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 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 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能力强

. 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正确答案:

4. 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传输的基本方法有()。

. 脉冲编码调制(PM)

. 调幅(M)

. 调频(FM)

. 增量调制(ΔM)

正确答案:

5. 模拟调制方式有()。

. M

. FM

. PM

. FM

正确答案:

6. 设某样值为-2048⊿,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其律13折线8位码为01111111

. 译码后输出的样值为-2016

. 其律13折线8位码为01111110

. 译码后输出的样值为2016

正确答案:

7. 帧同步的方法主要有()。

. 起止式同步法

. 连贯式插入法

. 间隔式插入法

. 终止式同步法

正确答案:

8.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体现为两类干扰,分别是()。. 非线性

. 线性

. 乘性

. 加性

正确答案:

9. 位同步的方法主要有()。

. 插入导频法

. 直接法

. 间接法

. 加入差错控制

正确答案:

10.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与()有关。

. 单位时间传送的符号数目

. 信息源的概率分布

. 信源编码

. 信道干扰的概率分布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不会对模拟信号带来任何影响。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幅度调制方式的解调可以采用包络检波方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当传输信道的带宽一定,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容量将固定为一常数。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表示该事件的信息量越大。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通常将输入信噪比下降到某值时,若继续下降,则输出信噪比将急剧恶化的现象称之为门限效应。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采用非均匀量化是为了解决均匀量化时的小信号量化误差过大。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7. 模拟通信的多路复用多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数字通信的多路复用多采用时分复用技术。.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8. 有些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线谱分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9. 当离散信源中每个符号等概出现,而且各符号的出现为统计独立时,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最大。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10. 升余弦滚降时的频谱利用率为1it/s.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以下不能消除码间干扰系统传输特性为()。

. 理想低通特性

. 升余弦特性

. 匹配滤波特性

. 线性滚降特性

正确答案:

2. 根据信道的传输参数的特性可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恒参信道的正确定义是()。. 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 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

. 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变化

. 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快速变化

正确答案:

3. 采用非均匀量化可以使得()。

. 小信号量化SNR减小、大信号量化SNR增加

. 小信号量化SNR增加、大信号量化SNR减小

. 小信号量化SNR减小、大信号量化SNR减小

. 小信号量化SNR增加、大信号量化SNR增加

正确答案:

4. 在等概的情况,以下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离散谱的是()。

. SK

. OOK

. FS

. PSK

正确答案:

5. 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 PM传输方式

. PM传输方式

. PSK传输方式

. ⊿M传输方式

正确答案:

6. 各模拟线性调制中,已调信号占用频带最小的调制是()。

. M

. S

. SS

. VS

正确答案:

7. 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字转换后会产生()。

. 失真

. 干扰

. 失真+干扰

. 无失真和干扰

正确答案:

8. 设某传输码序列为0-20+2+2000-2-2-2,该传输码属于()。

. 相关码

. 差分码

. 双相码

. 绝对码

正确答案:

9. 若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抗选择性衰落较差合并方式为()。

. 最佳选择方式

. 最大功率合并方式

. 最小色散合并方式

. 最大信噪比合并方式

正确答案:

10. 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基带传输方式的是()。. PSK传输方式

. PM传输方式

. QM传输方式

. SS传输方式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关于PM30/32基群帧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M30/32基群帧结构中一共划分有32时隙

. 同步码在TS0时隙

. PM30/32基群帧结构中一共划分有30时隙

. 同步码在TS1时隙

正确答案:

2. 常规双边带调幅可以采用()方法解调。

. 包络检波

. 异步解调

. 同步解调

. 同步检波

正确答案:

3. 脉冲调制方式有()。

. 脉冲幅度调制(PM)

. 脉宽调制(PM)

. 脉位调制(PPM)

. 脉冲编码调制(PM)

正确答案:

4. 关于M、S、SS、F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SS的有效性最好

. FM的可靠性最好

. FM的有效性与S相同

. M的有效性与S相同

正确答案:

5.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最佳接受准则有()。

. 最大预估概率准则

. 差错概率最小准则

.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正确答案:

6. 脉冲编码调制(PM)由哪几部分组成?()

. 抽样

. 滤波

. 量化

. 编码

正确答案:

7.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时频特性不理想

. 角频特性不理想

. 幅频特性不理想

. 相频特性不理想

正确答案:

8. 关于PM30/32基群帧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TS0时隙主要用于传输帧同步码信号

. TS16时隙主要用于传输标志信号

. TS0时隙主要用于传输标志信号

. TS16时隙主要用于传输帧同步码信号

正确答案:

9.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体现为两类干扰,分别是()。

. 非线性

. 线性

. 乘性

. 加性

正确答案:

10.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与()有关。

. 单位时间传送的符号数目

. 信息源的概率分布

. 信源编码

. 信道干扰的概率分布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幅度调制通常称为线性调制是因为频带的搬移过程是线性的。.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数字信号是指具有时间上和幅度取值上离散的信号。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5,4)奇偶监督码实行偶监督,则信息元1011对应的监督位为1。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理想低通时的频谱利用率为2it/s.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幅度调制通常称为线性调制是因为调幅器是一个线性电路。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由于调制信道属于模拟信道,而编码信道属于数字信道,所以调制信道引起的失真不会影响编码信道。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7. 幅度调制方式的解调可以采用包络检波方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8.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不会对模拟信号带来任何影响。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9. 有些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线谱分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10. 所有单极性二元码的功率谱中都存在位定时分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 有效性

. 可靠性

. 适应性

. 标准性

正确答案:

2. 改善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

. 提高信噪比

. 采用分集技术

. 采用均衡技术

. 降低信息速率

正确答案:

3. 以下无法通过观察眼图进行估计的是()。

. 抽样时刻的偏移情况

. 判决电平的偏移情况

. 码间干扰的大小情况

. 过零点的畸变情况

正确答案:

4.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受到“三要素”的限制,其“三要素”是()。

. 带宽、信号功率、信息量

. 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

. 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 信息量、带宽、噪声功率谱密度

正确答案:

5.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带宽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 可靠性

. 有效性

. 适应性

. 标准性

正确答案:

6. 模拟调幅中S、SS、VS的已调信号所占用带宽大小关系为()。

. S>SS>VS

. S>VS>SS

. SS>S>VS

. VS>SS>S

正确答案:

7. 设某传输码序列为+1-100-1+100+1-1000-1+100-1,在接收端正确恢复出的数字序列为()。

. 110011001100011001

. 201102112011102110

. 110001000100001001

. 100000000100001001

正确答案:

8. 采用非均匀量化可以使得()。

. 小信号量化SNR减小、大信号量化SNR增加

. 小信号量化SNR增加、大信号量化SNR减小

. 小信号量化SNR减小、大信号量化SNR减小

. 小信号量化SNR增加、大信号量化SNR增加

正确答案:

9. 差错控制编码可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 信噪比

. 传输带宽

. 可靠性

. 有效性

正确答案:

10. 以下属于恒参信道的是()。

. 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

. 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信道

.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 微波中继信道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传输的基本方法有()。. 脉冲编码调制(PM)

. 调幅(M)

. 调频(FM)

. 增量调制(ΔM)

正确答案:

2. 以下关于热噪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 热噪声的频域特性表现为均匀无限宽

. 时域特性表现为杂乱无章

. 统计特性表现为正态分布

. 统计特性表现为高斯分布

正确答案:

3.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体现为两类干扰,分别是()。. 非线性

. 线性

. 乘性

. 加性

正确答案:

4. 随参信道所具有的特点是()。

. 多经传播

. 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

. 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

. 传输损耗不随时间变化

正确答案:

5. 帧同步的方法主要有()。

. 起止式同步法

. 连贯式插入法

. 间隔式插入法

. 终止式同步法

正确答案:

6.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最佳接受准则有()。

. 最大预估概率准则

. 差错概率最小准则

.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 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

正确答案:

7. 分集技术中信号的合并方式有()。

. 最佳选择合并

. 最大功率合并

. 最大信噪比合并

. 最小噪声合并

正确答案:

8. 模拟调制方式有()。

. M

. FM

. PM

. FM

正确答案:

9. 作为传输码型应具有()。

. 易于时钟提取

. 无直流、高频和低频分量要少

. 尽可能提高传输码的传输效率

. 具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正确答案:

10.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与()有关。

. 单位时间传送的符号数目

. 信息源的概率分布

. 信源编码

. 信道干扰的概率分布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满足无码间干扰的条件下,频谱利用率最大可达到2/s.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升余弦滚降时的频谱利用率为1it/s.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所有单极性二元码的功率谱中都存在位定时分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采用非均匀量化是为了解决均匀量化时的小信号量化误差过大。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有些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线谱分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模拟通信的多路复用多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数字通信的多路复用多采用时分复用技术。.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7. 采用2PSK传输中由于提取的载波存在相位模糊现象,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差分编码方式加以克服。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8. 按照抽样定理要求进行抽样后即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9. 在信道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信道带宽可以换取减小对信噪比的要求。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10. 带通型抽样定理可以适用于低通型信号的抽样。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设某传输码序列为+1-100-1+100+1-1000-1+100-1,在接收端正确恢复出的数字序列为()。

. 110011001100011001

. 201102112011102110

. 110001000100001001

. 100000000100001001

正确答案:

2.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受到“三要素”的限制,其“三要素”是()。

. 带宽、信号功率、信息量

. 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谱密度

. 带宽、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 信息量、带宽、噪声功率谱密度

正确答案:

3. 通过抽样可以使模拟信号实现()。

. 时间和幅值的离散

. 幅值上的离散

. 时间上的离散

. 频谱上的离散

正确答案:

4. 以下属于模拟信号是()。

. PM信号

. PM信号

. ⊿M信号

. PM信号

正确答案:

5. 改善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

. 采用分集技术

. 提高信噪比

. 采用均衡技术

. 降低信息速率

正确答案:

6. 调制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好将对编码信道产生影响,其结果是对数字信号带来()。. 噪声干扰

. 码间干扰

. 突发干扰

. 噪声干扰和突发干扰

正确答案:

7. 采用非均匀量化可以使得()。

. 小信号量化SNR减小、大信号量化SNR增加

. 小信号量化SNR增加、大信号量化SNR减小

. 小信号量化SNR减小、大信号量化SNR减小

. 小信号量化SNR增加、大信号量化SNR增加

正确答案:

8. 根据香农公式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越小

. 信道的容量与信道的带宽成正比

. 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越高

. 信道的容量与信噪比成正比。

正确答案:

9. 以下不属于线性调制的调制方式是()。

. M

. S

. SS

. FM

正确答案:

10. 按信号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以下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是()。. 采用PM方式的通信系统

. 采用SS方式的通信系统

. 采用VS方式的通信系统

. 采用PM方式的通信系统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抽样过程是为了实现时间上的离散

. 抽样过程是为了实现幅度上的离散

. 量化过程是为了实现时间上的离散

. 量化过程是为了实现幅度上的离散。

正确答案:

2. 2PSK的解调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

. 同步解调

. 异步解调

. 关联解调

. 差分解调

正确答案:

3. 用来衡量位同步系统性能的指标有()。

. 相位误差

. 同步建立时间

. 同步保持时间

. 同步带宽

正确答案:

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 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 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能力强

. 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正确答案:

5. 随参信道所具有的特点是()。

. 多经传播

. 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

. 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

. 传输损耗不随时间变化

正确答案:

6. 常规双边带调幅可以采用()方法解调。

. 包络检波

. 异步解调

. 同步解调

. 同步检波

正确答案:

7. 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传输的基本方法有()。

. 脉冲编码调制(PM)

. 调幅(M)

. 调频(FM)

. 增量调制(ΔM)

正确答案:

8.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时频特性不理想

. 角频特性不理想

. 幅频特性不理想

. 相频特性不理想

正确答案:

9. 分集技术中信号的合并方式有()。

. 最佳选择合并

. 最大功率合并

. 最大信噪比合并

. 最小噪声合并

正确答案:

10. 关于PM30/32基群帧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M30/32基群帧结构中一共划分有32时隙

. 同步码在TS0时隙

. PM30/32基群帧结构中一共划分有30时隙

. 同步码在TS1时隙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幅度调制通常称为线性调制是因为调幅器是一个线性电路。.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当信道带宽趋向无穷时,信道容量趋向一常数。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不会对模拟信号带来任何影响。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当信道带宽趋于∞时,信道容量不趋于∞。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设码元的速率为2.048M/s,则α=1时的传输带宽为2.048M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采用相对调相可以解决在载波恢复中出现的相位模糊带来的问题。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7. 升余弦滚降时的频谱利用率为1it/s.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8. 幅度调制方式的解调可以采用包络检波方式。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9. 在信道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信道带宽可以换取减小对信噪比的要求。.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10. 理想低通时的频谱利用率为2it/s.Hz。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是()。

. 幅频畸变

. 相频畸变

. 多径传播

. 瑞利衰落

正确答案:

2. 对于M进制的离散消息源,其平均信息量最大时的概率分布为()。

. 均匀分布

. 正态分布

. 瑞利分布

. 指数分布

正确答案:

3. 若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抗选择性衰落较差合并方式为()。

. 最佳选择方式

. 最大功率合并方式

. 最小色散合并方式

. 最大信噪比合并方式

正确答案:

4. 在等概的情况,以下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离散谱的是()。. SK

. OOK

. FS

. PSK

正确答案:

5. 以下不属于线性调制的调制方式是()。

. M

. S

. SS

. FM

正确答案:

6. 根据香农公式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越小

. 信道的容量与信道的带宽成正比

. 信道容量一定,信道的带宽越宽信噪比的要求越高

. 信道的容量与信噪比成正比。

正确答案:

7. 以下属于恒参信道的是()。

. 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

. 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信道

.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 微波中继信道

正确答案:

8. 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

. PM传输方式

. PM传输方式

. PSK传输方式

. ⊿M传输方式

正确答案:

9. 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字转换后会产生()。

. 失真

. 干扰

. 失真+干扰

. 无失真和干扰

正确答案:

10. 模拟调幅中S、SS、VS的已调信号所占用带宽大小关系为()。. S>SS>VS

. S>VS>SS

. SS>S>VS

. VS>SS>S

正确答案:

北交《通信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时频特性不理想

. 角频特性不理想

. 幅频特性不理想

. 相频特性不理想

正确答案: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调制制度增益G越大表示该调制方式的抗干扰性能越好

. 通常FM的调制制度增益G要大于M的调制制度增益G

. 调制制度增益G越大表示该调制方式的抗干扰性能越好

. 通常FM的调制制度增益G要大于M的调制制度增益G

正确答案:

3. 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传输的基本方法有()。

. 脉冲编码调制(PM)

. 调幅(M)

. 调频(FM)

2015版第1次作业讲解

第1次作业 《钢结构的材料》 一、选择题 1、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下列哪些力学性能的保证?( ) A 、屈服强度、伸长率 B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C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 D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推荐采用的钢材是( ) A 、3号钢、16Mn 、15MnVN B 、HPB235、HRB335、HRB400、RRB400 C 、Q235、Q345、Q390、Q420 D 、Q235、Q345、Q390 3、对于同一种钢材,5δ与10δ的关系是( ) A 、总有105δδ> B 、总有105δδ< C 、通常105δδ= D 、无法确定 4、对于Q235系列钢材,下列钢号中不能用于焊接承重结构的是( ) A 、Q235A B 、Q235B C 、Q235C D 、Q235D 5、钢材经冷作硬化后,屈服点( ),塑性、韧性降低。 A 、降低 B 、不变 C 、提高 D 、视情况而定 6、依据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分为A 、B 、C 、D 四个质量等级,其中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是( ) A 、A 级 B 、B 级 C 、C 级 D 、D 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个钢材牌号,厚度越小,其强度设计值越高 B 、钢材的化学成分中,碳含量越高,可焊性越好 C 、钢材的化学成分中,糖含量越高,塑性越好 D 、应力集中对构件受力产生有利影响 8、钢材的伸长率是用来反映材料的( ) A 、承载能力 B 、弹性变形能力 C 、塑性变形能力 D 、抗冲击荷载能力 9、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v f 与f 有关,=v f ( ) A 、3f B 、f 3 C 、3/f D 、f 3 10、某构件发生了脆性破坏,经检查发现在破坏时构件内存在以下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 )对该破坏无直接影响。 A 、钢材的屈服点过低 B 、构件的荷载增加速度过快 C 、存在冷加工硬化 D 、构件由构造原因引起的应力集中 11、应力集中越严重,钢材就变得越脆,原因是( ) A 、应力集中降低了钢材的屈服点 B 、应力集中产生同号应力场,使塑性变形受到限制 C 、应力集中处的应力比平均应力高 D 、应力集中降低了钢材的抗拉强度 12、当温度从常温下降为低温时,钢材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随钢号不同,可能升高,也可能下降 13、在钢结构的构件设计中,认为钢材屈服点是构件可以达到的( ) A 、最大应力 B 、设计应力 C 、疲劳应力 D 、稳定承载应力 14、当钢材内的主拉应力y f >1σ,但折算应力y red f <σ时,说明( )

最新整理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资料

第一章习题 1、试举出若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内电话、调频广播、移动电话、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市内电话:双绞线 调频广播:无线信道 移动电话:无线信道 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 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 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答:1)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 4)误信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 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

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序号相连。这些数据包各自独立地经过可能不同的路径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然后按照序号重新排列,恢复信息。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 8、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用的时间为1ms,1、0等概率出现,求(1)码元速率,(2)每秒钟的信息量,(3)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每秒钟信息量=Rmlog2m=1000*1=1000(bit) 3)r=Rmlog2m=1000*1=1000(bit/s) 9、同上题,如果码元速率不变,改用8进制传输,且各码元等概率出现,求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r=Rmlog2m=1000*3=3000(bit/s)

计算机通信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计算机通信技术基础期末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只在______________上发生,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在______________上同时传输信息,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必须______________进行。 2.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3.在同一种媒体中传输信号时,如果信道长度固定,为了增加传输容量,不可能通过减少______________来解决,而只能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来实现。 4.在通信中,TCP协议是______________的,UDP协议是______________的。 5.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几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__________,在同一建筑或覆盖几公里内范围的网络称为______________,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______________。 6.从支持应用的角度看,传输层应该向高层提供的服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输层的连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实施控制、实现______________通信控制并保证传输的______________。 7.在信道传输中,从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号每秒种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称为______________,而表示每秒传送的构成代码的比特数称为______________ 。 8.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____________ 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_____________比特。 9.现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接入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Ethernet 2.LAN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第1次作业详解

第十三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一、填空、选择、思考题 1.下列各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场强为0的地方,电势也一定为0。电势为0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0。 (2)电势较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较大,电场强度较小的地方,电势也一定较低。 (3)场强相等的地方,电势相同,电势相同的地方,场强也都相等。 (4)不带电的物体电势一定为0,电势为0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5)带正电的物体,电势一定为正,带负电的物体,电势一定为负。 解:(1)错。场强是矢量,场强的叠加符合矢量叠加原理,而电势是标量,其叠加结果是代数和。 (2)错。场强与电势是微分关系,不是成正比关系,某点电势高,不能说明该点的电势的变化率大,而U 与E 是积分关系,即,场 中某点电势的高低是由式? ∞ ?=a dl U E 所决 定。而不由该点场强大小决定。 (3)错。场强相同,则)(a b E U U b a -=-可见场强相同电势不一定相同。如平行板电容器。而U grad Ε-=,所以,只有电势梯度相同的地方,电场才相等。 (4)(5)错。物体若是处于正电荷产生的电场,则电势为正,否则为负。电势零点理论上可以任意选取。 2.一个点电荷位于一边长为a 的立方体高斯面中心,则通过此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通过立方体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是???,如果此电荷移到立方体的一个角上,这时通过(1)包括电荷所在顶角的三个面的每个面电位移通量是???,(2)另外三个面每个面的电位移通量是???。 解:根据高斯定理可得 εq , 6εq ,(1)由于电场线平行与它相连的三个面,所以电位移通量为0。(2)电荷为8个立方体平分, 所以,每个立方体的电位移通量为8q ,与电荷不相连的每个面的电位移通量为24 q 。 3.电量都为+Q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l ,连线的中点为O ,另有一点电荷-q ,静止地放在连线的中垂线上距O 为x 处,则点电荷所处的状态为: (1) 保持静止不动。 (2) 作均加速直线运动 (3) 作均速直线运动 (4) 作周期性振动。 图13-1

7月全国自考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STM-N帧结构中,为了保证信息正常灵活传送所附加的字节称为() A.信息净负荷 B.管理单元指针 C.段开销 D.通道开销 2.在移动通信中,产生慢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噪声 B.阴影效应 C.互调干扰 D.邻道干扰 3.在CDMA反向信道中,接入信道至少有一个,最多为() A.12个 B.22个 C.32个 D.42个 4.工作于SPADE方式的卫星转发器带宽为() A.26MHz B.36MHz C.46MHz D.56MHz 5.OMS是GSM系统中的() A.移动台 B.网络交换子系统 C.基站子系统 D.操作维护子系统 6.单模光纤纤芯的直径一般为() A.100μm以上 B.(70~80)μm C.(40~60)μm D.(5~10)μm 7.在同步数字体系中,STM-16的速率为() A.9953.280Mbit/s B.2488.320Mbit/s C.622.080Mbit/s D.155.520Mbit/s 8.由于通信设备均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环境中,元器件中的电子均进行随机热运动,这种热运动所形成的噪声称为() 1

A.散粒噪声 B.热噪声 C.冲击性噪声 D.交调噪声 9.ADPCM称为() A.脉冲编码调制 B.增量调制 C.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D.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10.按信令通路与电话通路的关系进行划分,信令分为随路信令和() A.共路信令 B.局间信令 C.地址信令 D.用户线信令 11.用来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不改变其时隙位置的接线器是() A.频率接线器 B.数字接线器 C.空间接线器 D.时间接线器 12.目前我国长途电话网是按照事先编制的、固定的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的,其首选路径是() A.扩展式路由算法 B.高效直达路由 C.无级动态路由 D.最终路由 13.用户线与用户直接相连的交换中心是() A.关口局 B.长途局 C.汇接局 D.端局 14.分组方式是一种() A.基于统计复用的交换方式 B.电路的交换方式 C.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D.数字传输的交换方式 15.物理层规定的重要特性有()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目前常用的多址分配制度有预分配方式和___________两种。 17.对数字通信系统而言,其主要性能指标仍然是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___________。 18.按不同的媒介,我们将信道分为两大类,有线信道及___________。 19.光纤色散的大小除了用输出脉冲的展宽来表征以外,还可用___________来表征。 20.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___________等四大部分组成。 21.接收端使用本地载波的解调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

1-作业详解

第一节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1) 1sin cos cos sin sin cos 22=+=-x x x x x x (2) 0 223322=+-+--=--x a x a a a x a x a x a a x a a a a a 【思考题】求一个二次多项式()c bx ax x f ++=2,使得()()().2833201 =-==f f f ,, 解 根据题意,有 ?? ? ??=+-=-=++==++=2839)3(324)2(0)1(c b a f c b a f c b a f 上式可看做是以a,b,c 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其系数行列式 20 1391241 11 ≠-=-=D 故方程组有唯一解。由 40 1 3281231 10 1-=-=D , 60 1 2891341 01 2==D 20 28 393240 11 3-=-=D 得 1 ,3 ,2321==-==== D D c D D b D D a 于是,所求的多项式为().1322 +-=x x x f 第二节 全排列及其逆序数 1. 计算排列的逆序数,并判断奇偶性 (1) 1 3 4 2 6 5 ; (2) 2 4 … (2n) (2n-1) (2n-3) (1) 解 (1) 逆序数t = 0 + 0 + 0 + 2 + 0 + 1 = 3 该排列为奇排列。 (2) 逆序数t = 0 + 0 + … + 0 + 1 + 3 + … + (2n-1) = n 2 当n 为奇数时,该排列为奇排列;当n 为偶数时,该排列为偶排列。 【思考题】分别用两种方法求排列 16352487 的逆序数 解 方法一:求出每个元素的逆序数(即每个元素左边比它小的数的个数), 并相加,得 t = 0+0+1+1+3+2+0+1 = 8 方法二:求出每个元素右边比它小的数的个数,并相加,得 t = 0+4+1+2+0+0+0+1 = 8 第三节 对换 1. 以下变换需要经过多少次相邻对 换才能实现? (1) 将 n 元排列 a 1, a 2, …, a n 左 右翻转得 a n , …, a 2, a 1; (2) 将 k+m 元排列 a 1, a 2, …, a k ; b 1, b 2, …, b m 的左右两部分交换,得 b 1, b 2, …, b m ; a 1, a 2, …, a k . 解 (1) 从a 1, a 2, …, a n 开始,将最左边的元素依次移到a n 的右侧,即 a 1, a 2, a 3, …, a n-1, a n ?????→?-次相邻对换 1n a 2, a 3, …, a n-1, a n ; a 1 ??????→?-次相邻对换2n a 3, …, a n-1, a n ; M M M M M M 562431M M M M M M ΛΛ1)3 2()12()2(42--n n n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三) 一、填空题。 1、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与。 2、数据的成功传输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和传输媒体的性能。 3、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主要包括和传输媒体。 4、通道的带宽是指能够通过信道的正弦信号的。 5、全双工通信方式相当于把相反方向的方式组给起来。 6、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7、频带传输的优点是克服电话线上不能传送的缺点。 8、宽带系统是指具有比带宽更宽的信道。 9、同步技术中,接收端要根据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频率和来接收信号。 10、字符同步方式中,传输方式更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11、多路复用技术通常包括、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12、波分复用就是光的。 13、异步时分复用技术能动态地按需分配时间片,避免第个时间段中出现 。 14、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15、经由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三个阶段:线路建立阶段、、线路释放阶段。 16、ATM信元是由和信息段组成的。 17、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要求误码率低于。 18、反馈重发纠错(ARQ)的实现方式分为和连续工作方式。 19、光纤通过内部光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20、无线传输介质的特点是利用在空间传播的来传送信息。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字数据的各项中,正确的是() A、数字数据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连续变化的数据 B、数字数据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C、数字数据是表现为离散量的数据,只能取有限个数值 D、数字数据只能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下列信道的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按照传输的数据类型分,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B、按照传输的媒体来分,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C、按照传输信号的种类,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D、按照使用权限,分为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等 3、()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A、信道 B、数据传输速率 C、信息 D、数据 4、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A、Hz B、MHz C、bps D、mps 5、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传输方式是() A、单工方式 B、半单工方式 C、半双工方式 D、全双工方式

南京大学心理测量2017年度第一次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作业名称心理测量第1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17-10-12至2017-11-9 23:59:00 通过分数60 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起着一种()作用?A、调节 ?B、中介桥梁 ?C、支撑 ?D、预算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被公推为教育测量的鼻祖?A、麦柯尔 ?B、比内 ?C、高尔顿 ?D、桑代克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作该特质的( ) ?A、真分数 ?B、观察分数 ?C、绝对分数 ?D、等距分数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从行为域中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观测对象的行为样例是() ?A、样本 ?B、行为样本 ?C、子样本 ?D、部分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用1来代表男,2来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量表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斯坦福-比内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等智力量表属于() ?A、个别测验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中)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中) 什么是移动电话网? 移动电话网就是可以使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我国自1987年开始开通移动电话业务以来,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到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五种移动电话网共存的局面,这五种网各有不同的通话范围和不同的业务功能。用户选择配备移动电话手机时,需要对现有的五种网有所了解。 我国的五种移动电话网又被称为A、B、C、D、G网,其中A网和B网是模拟网,C、D、G网是数字网。 1)A网和B网:模拟移动电话网 模拟网是我国早期建设的移动电话网。由于各地分别建设、时间先后不同,又有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两大移动电话系统等原因,模拟移动电话网形成了A网和B网系统,A网地区使用A网的手机,B网地区使用B网的手机。A网的地区是北京、天津、上海以及除河北、山东以外的全国各地。可见在大部分地区是共存的,但原来是不能互通的。B网的地区主要是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四川、黑龙江、山东等地。1996年1月起,我国各省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实现了联网,模拟移动电话已有可能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自动漫游。但是,如果要从A网区到B网区,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进行操作,将手机转换为B网,否则不能使用;如果从B网区回到A网区,也必须先在手机上操作,将手机变回才能使用。变换的方法可见说明书。 2)C网:CDMA制式移动电话网 C网是指CDMA(码分多址)制式的移动电话网,CDMA制式是接通率高、噪声小、发射功率小的新型数字网,能实现移动电话的各种智能业务。我国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市建设了C 网,沿海的10省也在建设,已经建成的城市间已联网,使用CDMA手机可以在上述地区漫游。 3)G网: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设“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这就是G网。数字网具有许多新的业务功能,特别是具有漫游范围最为广泛的特点,因而被称为“全球通”。G网工作于900兆赫频段,频带比较窄,随着近年来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长,许多地区的G网已出现因容量不足而达到饱和的状态。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近来又建设了“D”网。 4)D网:工作在DCS1800系统的移动电话网 它的基本体制和现有的GSM900系统完全一致,但工作于1800兆赫频段,需要用全球通1800的手机。如果使用双频手机,那么在G网中也能漫游、自动切换。现在有许多城市是DCS1800系统和GSM900系统同时覆盖一个地区,就称为全球通双频系统,使全球通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成倍增长。

浙江7月自考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技术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6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数字通信系统通过()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 A. 自适应增益控制技术 B. 场效应放大器 C. 高灵敏度接收技术 D. 再生中继技术 2. PCM的基群的数码率为()。 A. 34.368Mb/s B.139.264Mb/s C. 2.048Mb/s D. 64kb/s 3. 光纤的散射损耗是由于()引起的。 A. 材料的不均匀 B. 入射光的强度 C. 温度 D. 入射光的波长 4. 模拟中继接口要完成的功能是()。 A. BOSCHT B. BOS C. CHT D. OR 5. 我国数字网同步已确定采用()方式。 A. 主从同步 B. GPS同步 C. 自同步 D. 准同步 6. RF网对传输信道的要求()X.25分组网。 A. 高于 B. 低于 C. 差不多 D. 相等 7. 由于ATM采用了()技术,使用户对带宽资源的占用是动态的,提高了频带利用率。 A. 异步时分复用 B. 异步交换 C. 分组交换 D. 虚通道、虚通路 8. 目前,大部分国际通信卫星业务尤其是商用卫星使用()。 A. C波段和Ku波段 B. X波段和Ku波段 C. C波段和Ka波段 D. L波段和X波段 9. 在ATM,数据分组长固定为()。 A. 52字节 B. 48字节 C. 5字节 D. 53字节 10. 光端机LD发送电路经过()实现电/光转移。 A. 电平转移 B. 活动连接器 C. 自动功率控制 D. 对LD进行调制 11. 无线信道中传播的是()。 A. 横电波 B. 电磁波 1

0.应用文写作第1次作业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应用文写作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答案未选或未选对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第一部以应用文为主体的文章总集是( D )。 A.《史通》 B.《史记》 C.《论语》 D.《尚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用文特点的是( C ) A.实用性 B.真实性 C.艺术性 D.程式性 3.“应用文”名称的提出者是( C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刘熙载 D.文天祥 4.应用文语言应用中的第一要点就是( A ) A.准确 B.程式 C.时宜 D.实用 5.下列发文字号标注正确的是( A ) A.粤府发〔2006〕6号 B.粤府发(2006)第6号 C.粤府发〈06〉06号 D.粤府发(06)6号 6.×省交通厅以加强交通管理为内容的公文,要使全省周知执行,最适宜使用的文种是( D ) A.通知 B.通报 C.决定 D.通告 7.某县机械厂向某银行请求贷款,最适宜使用的文种是( C ) 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报 8.撰写复函时,正文的开头应首先( A ) A.写明来函日期及标题 B.阐述有关规定 C.写明具体的回复意见 D.引用重要领导人的有关批示意见 9.国家主席依照有关法律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应当用( A ) A.令 B.决定 C.通知 D.公告 10.给不相隶属机关的复函,第二人称采用( B )最为恰当。 A.你单位 B.贵单位 C.该单位 D.你们单位 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在括号中打√,不正确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类最早的写作是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3.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把《尚书》中的文章,分为五种体式。(×) 4.请求批准函用“批复”作答。(×) 5.公安厅表彰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用决定。(√) 6.综合报告可以涉及多方面的问题。(√) 7.复函一般用“特此函复”作结。(√) 8.通知可以“特此通知”结尾,也可以发出号召、抒发感情。(×) 9.政府机关不得对党组织作批示、交任务。(√) 10.批复同请示一样,也应一文一事。(√) 三.阅读下面的正文,拟定公文标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通信工程师初级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

通信工程师考试试卷 专业名称: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等级:初级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 一、判断题(共40题,每题分,共计20分) 1.(F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具有严谨性、准确性。 2.(T )通信科技工作者,在从事通信科技的职业活动中,除应具有一般通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一般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通信科技职业道德。 3.( F )不畏艰险、献身科学,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的道德要求。 4.(T )实事求是,是科技工作者探求真理,向真理靠近所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5.(T )电信用户有权知悉使用电信服务费用的有关情况。 6.(T )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问题,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7.(F )电信用户在暂停服务3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 8.(T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可以是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 9.(T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以分组交换方式工作,并向用户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电信网。 10.(T )智能网的核心思想是交换与业务控制相分离。 11.(T )TMN为电信网和业务提供管理功能并能提供与电信网和业务进行通信的能力。 12.(T )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是指在规定业务范围内的信息都可以在网内传输,对用户不加任何限制,保证用户业务信息准确、无差错传送的能力。 13.(F)传统的电话网只提供话音业务,均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14.(T )信令网管理包括信令业务管理、信令路由管理和信令链路管理三个功能过程。 15.( F )交叉连接就是把多路信号集合在一起,共同占用一个物理传输介质。 16.( F )分组交换处理每一个信息,差错小,最适合现有和未来的所有业务。 17.(T)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18.(T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技术包括宽带网络技术以及接入网技术。 19.( F )光纤通信系统只能传输数字信号。 20.(F)对于语音码组,传输中如果一个比特发生错误,不会影响它的语义。 21.(F)多模光纤的传输特性比单模光纤好。 22.( F )用户环路是指从电话端局的交换机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 23.(F )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系统都是数字系统。 24.(T )目前,在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5.(T )交换系统的功能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 26.(T )“一线通”业务即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它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承载包括话音、图像、数据在内的多种业务。

内科护理学B第1次作业讲解学习

《内科护理学B(2010新版)》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1分]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扩张 D.肺结核 E.肺间质纤维化 2. 男性,62岁,慢性咳嗽10年,近半月来出现阵发性干咳,持续痰中带血。X线胸片显示左肺下叶不张。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为: [1分]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痰细菌培养 C.结核菌素试验 D.肺功能测定 E.血清癌胚抗原测定 3. 化疗对下列哪种类型肺癌效果显著? [1分]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鳞腺混合癌 4. 氧疗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1分] A.注意密切观察氧疗效果 B.家属可自行加大氧流量 C.注意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

D.输送氧气的导管、面罩、气管导管定时更换消毒 E.遵医嘱及时调整吸氧流量 5. 肺结核的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 [1分] A.妇女月经失调 B.午后低热 C.盗汗 D.消瘦 E.胸痛 6. 下列排除痰液的护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1分] A.深呼吸后从深部咳出痰液 B.使用袪痰剂 C.行超声雾化吸入 D.翻身、拍背 E.限制水分摄入,以免痰液生成过多 7. 下列抗结核药物中哪一项属于全杀菌剂? [1分] A.链霉素 B.吡嗪酰胺 C.乙胺丁醇 D.对氨基水杨酸钠 E.异烟肼 8. 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症状是:() [1分] A.胸闷 B.胸痛 C.咯血 D.干咳 E.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9. 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是: [1分] A.低热、盗汗 B.X线胸片示有空洞 C.痰结核菌检查阳性 D.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E.咯血 10. 支气管哮喘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 [1分] A.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时其口服量不变 B.如8周无效应弃用 C.宜在餐前服用 D.指导病人喷药后用清水充分漱口 E.如有不适立即停用 11. 某患者,女,33岁,为肺结核病人,经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近来出现听力障碍、眩晕,最可能是哪种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1分] A.利福平 B.异烟肼 C.链霉素 D.吡嗪酰胺 E.乙胺丁醇 12. 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1分] A.氧氟沙星 B.溴己新 C.可待因 D.氨溴索 E.羧甲司坦 13.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保健指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 A.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

通信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标准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 2014.08.5

》课程标准《通信技术基础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 1 课程定位.1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 通信网络与设备、移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通信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使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基本的分. 析、设计方法,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系统讲述通信领域的“通信系统传输与交换原理”、“通信介质”、“光通信系统”、“通信交换系统”、“移动通信”等各类专业知识,以及“通信接入网”的专业内容,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通信系统基本概念、一般模型 能描述模拟信源数字化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的关键技术)(2掌握PCM3)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了解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掌握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知道四相调相系统和其他调制方式(4)了解同步及数字复接原理 5)()、技能目标2 (1)能熟练使用通信原理实验箱; 2具备对简单通信系统进行建立模型、定性分析、并用相关软件仿真的能力;)(能对给定的通信电路进行调试;(3))、素质目标3 (1)学会一定的沟通、交际、组织、

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3()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3、课程内容 表1 “通信技术基础”项目简表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实用技术基础模拟试题3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的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30分) 1、I/O接口在()之间。 A、主机和总线 B、主机和I/O设备 C、总线和I/O设备 D、CPU和内存 2、()是一条指令中执行功能的部分。 A、源地址码 B、操作码 C、目标地址码 D、数据码 3、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源程序 B、汇编程序 C、目标程序 D、机器语言程序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第页(共8页)

4、全双工通信支持下列()的数据流。 A、单一方向 B、多个方向 C、两个方向且同时 D、两个方向,非同时 5、下列关于基带信号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同一通道传输多重信号 B、对通道上的频率范围通常要进行划分 C、是多进制方波形式 D、信号以其原始的状态传输 6、某C类网段中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下列()与其他地址的设备不在 同一个网段。 A、202.13.129.143 B、202.13.129.136 C、202.13.129.129 D、202.13.129.175 7、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一般包括()、帧交换、信元交换三种方式。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端口交换 8、A TM传输的显著特点是()。 A、将信息划分成固定长度的信元 B、采用存储-转发原理 C、利用电话交换的原理 D、将传输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分组进行交换与传输 9、下列()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局域网中的数据冲突。 A、网卡 B、集线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10、E-mail中有古怪字符的原因是()。 A、操作系统不相同 B、传输协议不一致 C、文字编码不统一 D、有病毒发作 11、()属于交换机的功能。 A、减少数据发送冲突的发生,避免拥挤,提高网络带宽 B、放大信号 C、数据链路层控制 D、路由选择 12、下列关于无线局域网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无线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不需要任何许可证就可以使用 B、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更安全 C、远程无线网桥可以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D、无线局域网可采用点对点模式组建 13、DDN最突出的特点是()。 A、采用全数字电路 B、是一种减少节点处理时间的技术 C、数据通信的最高速率为64Kbps D、可以方便的实现LAN和WAN的互联 14、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应用层协议的是()。 A、SMTP B、A TM C、DNS D、FTP 15、下列属于性能管理的是()。 A、对所有的网络设备和网络通道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 B、负责监视整个网络的性能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第页(共8页)

通信技术基础复习资料.docx

五个框图: 1?基本通信的系统组 成: 信源将原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即基带[霍。 发送设备将该信号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递的通道,以电流、电磁波或光波的形式传播到接收端。 接收设备是将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选择和解调后恢复原来的基带信号。 信宿是将来自于接收设备的基带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 双向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链路 干扰 2?数字通信系统模 型: I ------------------------------------------ 信 源 编 码 差 错 控 制 编 码 信 道 编 码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信道 接 收 变 频 解 调 放 大 功 率 放 大 信 源 解 码 信源编码,差错控制编码,信道编码相当于信源。 信道解码,差错控制编码,信源解码相当于信宿。 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信号 信号 电信号

光纤通信系统由光发射机、光纤信道、光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发终端是产生数据信号的信源。 光发射机是一种DCE设备”其作用就是将来自DTE的数字基带信号经过编码后变为光信号” 并 将光信号耦合进入光纤中进行传输。 光接收机也是一种DCE设备,其作用是将通过光纤传来的光信号灰复成原来的电信号并进行解码。 系 统 O S S 移动台: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等功能。 (前提是必须插入SIM卡) 基站子系统:主要负责与用户进行无线通信,完成通信的分配,用户的接入和寻呼,信息的传 送等功能。 网络和交换子系统:可以提供移动用户所需的各种功能。 操作和维护子系统:主要负责GSM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A,填空。 1.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2.适用于同轴电缆传递的信息是:电。 3.通信介质中”传输频率最高的介质是:光纤。 4.波形编码(模数转换)的三个基本过程:醞、量化、编码。 5.通信系统按照信号是否经过调制,可分为基带通信系统^频率通信系统。 6.通信网络中信号交换可以分为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其中,线路交换方式一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