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吨的概念,理解吨的大小及特点。

2.能够简单计算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3.能够应用吨的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知道吨的概念。

2.熟悉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吨的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学习吨的概念在引入吨的概念之前,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观察有关重量的实践问题。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和重量,让学生理解大小和重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吨的标志和相关图片,引导他们理解吨被用来表示非常大的重量,例如汽车、货车等。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如一个袋子,以示一个吨的重量。

2. 学习吨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列出各种不同物体的千克和吨的重量,并要求学生计算各物体的重量转换为吨的数量。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例子,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讨论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常用的计算公式,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3. 应用吨的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吨的概念。

例如:1.如果一个货车一次可以运输20吨的货物,那么需要多少辆货车才能把100吨的货物运走?2.如果一个箱子重50千克,那么它的重量是多少吨?3.如果一辆车每升油可以行驶10千米路程,那么在行驶一吨货物的距离中,需要花费多少升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他们学到的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推理。

五、教学方法1.教师主导教学,在介绍吨、计算吨和千克转换时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和技巧。

2.采用群体讨论、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学生互动,询问和回答问题,以加强交流和沟通。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渐进式的评估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1.面对面的口头测试,询问学生有关吨和千克的知识。

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吨的概念和计算的理解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谢 谢 观 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探索新知
数一数有几袋大米。 10个100千1克0个是110000是0千多克少。?
1吨就是1000千克。
探索新知
4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 这千名克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呢?
40名这样重的同学 约重1吨!
25千克
探索新知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 作单位。
拓展新知
4吨=( 4000 )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强化练习
正确解答: 1000+1000+1000=3000(千克) 3000+2500=55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500>5000 答:汽车过桥不安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跟踪练习
1. 你能进行千克与吨的换算吗? 3吨=( 3000 )千克 6吨=( 6000 )千克 4000千克=( 4 )吨 8000千克=( 8 )吨
强化练习
解题思路:
比较数量大小时不能只看数字的大小, 在比较大小前应统一单位,吨与千克之间的 进率是1000,即3吨=3000千克。因此,6500千 克>3000千克>500千克。
强化练习
正确解答: 6500千克>3吨>500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强化练习
一辆自重2500千克的汽车,车上装有 3台机床,每台机床重1000千克,要通过 一座限重5吨的桥,是否安全?
第3单元 测 量
第3课时 吨的认识
学习目标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 量概念,创设生活常见情境,学会估计生 活中物体的质量。

3.2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 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的教案:3.2 吨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单元《质量》中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吨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来理解吨的概念,学会使用吨作为质量单位进行计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吨的概念,认识吨的符号。

2. 能够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并进行换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吨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吨与其他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质量计。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比如超市购买水果,来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我会介绍吨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比如称量一些常见的物品,来理解吨的大小。

3. 知识讲解:我会用课件来展示吨的符号,并且讲解吨与其他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吨作为单位来进行质量的计算。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吨的概念吨与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下家里的家具的总质量,用吨作为单位。

答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2.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进行换算的呢?答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吨的概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吨来进行质量的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吨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一个重点。

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我通过实际情景的引入,比如超市购买水果,让学生感受到质量的存在,再通过实际的称量体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吨的大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和光盘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

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 千克的面包。

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1000千克=1吨(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换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换算
➢ 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
吨换算成千克,在吨数的末尾添上3个0; 2吨=2000千克
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5000千克=5吨
课后作业
测量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也就是( 6 )吨。
就是(5000)千克。
课堂练习
测量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 3000 )千克 800克+200克=( 1 )千克 3000千克=( 3 )吨 2吨-1000千克=( 1000 )千克
课堂练习
测量
填空
(1)吨是比千克( 大 )的质量单位, 1吨=( 1000 )千克。
(2)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 25 千克,40 个小朋友的体重约 1000 千克,也就是 ( 1吨 )。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3 测量
测量
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换算
情境导入
测量
你们知道世界上体 重最大的动物是什 么吗?它的体重大 约是多少?
成年蓝鲸的体重大约是120吨。
情境导入
测量
要想知道它们能 不能同时过桥, 我们要解决什么 问题?
什么是“吨”?
探究新知
测量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 作单位。
(3)在我的生活中( 10袋100千克的大米 ) 大约重1吨。
课堂练习
测量
比较大小,用“>”“<”“=”表示。
5吨( > )50千克 4100千克( > )4吨 2000千克( = )2吨 800克( < )8千克 1吨( > )999千克
课堂练习
测量
春光水果超市3天出售的水果够1吨吗?
第一天
315千克
探究新知
测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一. 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吨这一质量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吨与其它质量单位(如克、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吨来描述生活中较大的质量。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但对吨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吨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吨的概念,知道吨与其他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吨描述生活中较大质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吨的概念及其与其他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吨描述生活中较大的质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吨的概念。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吨的图片、实例、换算关系等。

2.实物道具:如货物、称重仪器等。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货物和场景,如货物运输、超市购物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吨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介绍吨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吨的大小。

通过展示实物道具,如货物和称重仪器,让学生了解吨的实际应用。

同时,介绍吨与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质量的换算和描述。

例如,一组学生负责称重货物,另一组学生用吨、千克、克进行换算和描述。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涵盖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运用吨的场景,如农田里的农作物、工厂里的产品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_第3课时 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_第3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反思
(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的进率。
学情分析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二年级就有接触,但学生在列举时可能会有遗漏。应指导学生有序思考,让学生有条理地说说思考过程,体会“不重复、不遗漏”在列举过程中的重要性。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例9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保证每次运煤的车都装满)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一. 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单位,并能够进行质量的简单换算。

在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千克的概念,而吨是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

通过学习吨的认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质量的概念,并能够将质量单位进行换算。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他们对吨这个质量单位可能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质量单位换算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并能够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我将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和练习题来进行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吨的概念;实物道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换算;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生活情境来导入课程,比如超市购物时商品的质量标签。

我会让学生观察商品的质量标签,并引导他们发现质量单位的变化。

2.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吨的概念,让他们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并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3.教学互动: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比如“如果一件商品的质量是2千克,那么它的质量是多少吨呢?”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计算来回答这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吨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 p11 吨的认识二、教学准备学生:感受 1 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 5 袋每袋 10 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一)、目标确定“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怎样将抽象的“ 1 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 1 吨的概念。

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 1 吨的观念。

2)知道 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 ,通过让学生“搬一搬” 、“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吨的概念。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 、“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引人1、创设情境(课件)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

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 1 吨。

(根抓住孩子的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

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童心”,由孩子是什么?限重 1 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们喜爱的小动物2、了解学习起点去森林公园玩的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生活情境导入,(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激发学习兴趣。

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了解学生的认知还知道 1 吨等于 1000 千克。

)起点,根据学生3、谈话揭题已有的知识经验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 1 吨”到来确定教学的侧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点,做到有的学习“吨的认识”放失。

二、展开(一)、亲身体验,建立“ 1 吨”的概念师:“1 吨”到底有多重呢?1、搬一搬( 1)师提出 1 袋 10 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 2)每组发给 1 袋 10 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吨”对孩子们说感受。

来说是抽象的,(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通过让学生搬 10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千克的大米,抱(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

要求其他一抱同桌等实践学生喊“加油” ,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

搬后请“大活动。

让学生推力士”说说感受。

)算、估计、想象。

(4)想象推算。

并通过“大力士(让学生想象如搬 2 袋、3 袋感觉如何 ?引导推算 100 搬大米”、“全班袋共重同学加老师跳一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 板书: 1 吨 =1000 千克 ) 跳”的游戏活动。

2、抱一抱。

让学生在亲身体(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验的基础上,借( 2)想象:如一起抱 2 个人、 3 个人有什么感觉?助“100袋 10 千( 3)推算:如果按每人 25 千克计算,小组 4 个人共重多少千克的大米”、“ 40 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 1 吨重啊?”位同学的体重”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

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 位等具体实物帮助同学约 1 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 36 人),还请一位学生建立起“吨”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 1 吨),一起“跳一跳”。

(感的概念表象。

受一下 1 吨物体落地的感觉)3 、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 1 吨呢?介绍用字母“ T”来表示。

水泥500 千克50千克( )袋( )头1吨油( ) 桶?千克100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利用“吨”知(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 100 袋大米; 50 桶水等)识,结合生活实(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际对学生进行交(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通安全教育。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 1 吨;(大约 20 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 10 吨。

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

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单位的换算不是本节课的重难手”。

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点,因在学习“千万一超载很危险克”、“克”时学5、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生已掌握换算的( 1)卡车载重 5()(2)小明体重 35()方法,在此只让( 3)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学生在估计动物( 4)我国举重运动员丁美媛,在奥运会上三破世界记录以质量的活动的过300()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程中渗透“吨”( 5)温州港码头停泊的一艘货轮能载重30()的单位换算。

(二)、吨的单位换算1、吨和千克的关系:通过解决“过师:我们已经知道了 1 吨=1000 千克,你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桥”的问题,让换算吗?(课件出示)学生感受生活中(1)一只河马约重那 2 吨,想一想: 2 吨=()千克? 5 的数学,体验数吨呢?学的应用价值。

你是怎么想的?如何过桥是一个( 2)一只大象重约 6000 千克 =()吨你怎么想?开放的问题,让2、(课件出示)出示一幅有各种大型的动物,让学生选择自不同的学生在数己喜欢的动物,引导先估计体重再进行“吨”与“千克” 换算。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应用“数学日记” 能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课件图出示)拓展学生思维的大象小狗熊猫鲸鱼空间,激发学习50 吨80千克4吨6千克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2、解决导入时主题画的问题数学,同时渗透(出示画面并出示每只动物的体重)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节约用水的思想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让他们过桥吗?教育。

3、课后延伸(数学日记)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 1 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的方法?请写一篇数学日记。

五、总结师:学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五、教学片段实录片段一:体验“ 1 吨”的重量(抱一抱、跳一跳)师: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生 1:我的体重 26 千克生 2:我的体重 35 千克(一个胖胖的小男生)“哇”(齐喊)生 3:我的体重 24 千克(一个小女生)师: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然后互相抱一抱。

师:请说说刚才抱同桌的感受。

生 1:他比较沉,抱他有点累。

生 2:她很轻(是个小女孩),一下子就抱起来了。

生 3:他太重了,抱他连气都透不过来,人都发热。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要你一起抱 2 个同学呢?生:有的说没关系,有的说太重了。

师:如果要你一起抱 4 个同学有什么感觉?生:“哇”(齐声喊)生 1:会被压扁的。

生 2:太重了,根本抱不起来。

师:如按每位同学重 25 千克来计算,请算一算每小组 4 个人共重多少千克?生:“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 1 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

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 40 位同学约 1 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 36 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 1 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大家一起“跳一跳”。

(感受一下 1 吨物体落地的感觉)六、教学反思“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 1 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

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 1 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 10 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 100 袋这样的大米重 1000 千克既“ 1 吨”;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 千克计算,全班36 位同学在加上两位老师约重1 吨,并让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起立、一起跳一跳,体验1 吨物体落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 吨重?(如2 头牛、10 头猪、200 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

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 袋大米、全班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 1 吨的表象。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 、“货车、电梯的载重量” 、“多少物体的重量约 1 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 、“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 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困惑:( 1)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 1 吨比较难算。

(2)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 1 吨”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