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血小板的药物

合集下载

升血药物

升血药物
升血药物的种类及使 用注意事项
介入小讲课
吴望歌
升血药物的种类
升血小板 升白细胞 升红细胞
一、升白细胞药物—惠尔血、瑞白
【别名】 别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惠尔血,赛格力, 赛强,吉粒芬 、瑞白
【适应症】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 (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的恢复。 (2)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治疗伴随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之中性粒细胞减 少症。 (4)治疗伴随再生不良性贫血之中性粒细胞 减少。 (5)治疗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用法用量】使用本品时,用1ML注射用水溶
解,皮下注射;骨髓抑制性化疗时,如认为所用 的化疗药物与剂量有可能引起血小板明显减少及 诱发出血,可在化疗药物结束后24-48小时起皮下 注射本品,每日一次,每次剂量为25-50µg/kg, 连用7-14天。用药过程中应检查患者末梢血液血 小板数,待血小板恢复至100000/mm立方以上时 即应停药。大剂量化疗后,本品剂 量可适应增大。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少数患者有轻度骨痛、腰痛、胸痛、关节痛的情况发生,亦有少数 出现暂时性的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增高,停药后可恢复。有 时会有恶心、呕吐、SGOT、SGPT升高;皮疹偶有发生。 2.对本品 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骨髓中的芽球并没有明显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末 梢血液中可看到骨髓芽球之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禁用。 3.本品使用中,须定 期进行血液检查,要特别注意不可让中性粒细胞增加到必需数量以上,否则 须采取适当的减量或停药措施。 4.为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使用前须详细 询问病史,必要时要预先进行皮试。 5.对进行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 者,应先给予化疗药物后再注射本品,须避免在化疗前使用。 6.已知骨髓 异常增生综合征,伴随芽球增加的病例,有转移致骨髓白血病的危险,所以 在使用本品时,应先采样细胞,确认并经过体外试验,未见有芽胞之增多, 方可使用。 7.儿童使用本品时,应谨慎并仔细观察。 8.孕妇、早产儿、 新生儿、婴儿均不宜使用。 9.静脉注射时,应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等渗 盐水混合使用,但不宜与其他注射液混合注射。

升血小板胶囊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升血小板胶囊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升血小板胶囊的功能主治和用量功能主治升血小板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调节和提高人体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以及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以下是升血小板胶囊的主要功能和主治疾病。

1. 提高血小板数量•升血小板胶囊中的药物成分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从而提高血小板的数量。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血小板计数不足的情况,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抑制性贫血等。

2. 改善血小板功能•升血小板胶囊中的活性成分可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提高血小板的活性和功能。

•对于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症状,如血友病、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紫癜等有较好的疗效。

3. 增强免疫力•升血小板胶囊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的人群,如白血病、感染性疾病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升血小板胶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与血小板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

•适用于一些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性紫癜、血栓性疾病等。

用量升血小板胶囊的用量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而定,一般情况下建议按照以下用法和用量进行使用:1. 成人用量•初次使用:口服,每次2-3粒,一日3次。

•维持治疗:口服,每次1-2粒,一日2次。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有权调整剂量。

2. 儿童用量•儿童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量根据儿童体重、年龄和病情确定。

3. 注意事项•用药前请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请勿超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遵守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剂量和用法。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在使用升血小板胶囊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请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请将升血小板胶囊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以免误食。

以上为升血小板胶囊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介绍,仅供参考。

血小板密度低的原因

血小板密度低的原因

血小板密度低的原因
血小板是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在人体中主要起止血作用。

血小板密度一般指单位体积内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密度低通常表示血小板的数量减少。

造成血小板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有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多、消耗过多等。

血小板生成减少可能是由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原因导致的,破坏增多可能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原因导致的,消耗过多可能是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等原因导致的。

血小板密度低可能会导致全身凝血功能下降或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可以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升血小板药物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牛肉、鱼肉、西蓝花等,能够缓解血小板密度低的状况。

另外,其他情况也会导致血小板密度低,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说明书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说明书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核准日期:2010年12月06日修改日期:2015年12月31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Injection 汉语拼音:Chongzu Ren Xuexiaoban Shengchengsu Zhusheye 【成份】主要成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由含有高效表达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经细胞培养、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制成)。

辅料为:人血白蛋白、氯化钠。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肉眼可见不溶物。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2、本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辅助治疗,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20×109/L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包括初始治疗无效、或有效后复发而再度治疗无效)的未接受脾切除治疗的患者。

本品仅用于血小板减少及临床状态具有增加的出血风险的患者,不应用于试图使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数值的目的。

【规格】每瓶装量1.0ml。

7500单位/1毫升(7500U/1ml);15000单位/1毫升(15000U/1ml)。

【用法用量】本品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

具体用法、剂量和疗程因病而异,推荐剂量和方法如下:1、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血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本品,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0 U,每日一次,连续应用14天;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应停用。

当化疗中伴发白细胞严重减少或出现贫血时,本品可分别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合并使用。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临床研究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临床研究

口服,一次7-9丸,一日3次,饭后服用。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
药物剂型与使用方法
升血小板胶囊
复方皂矾丸
02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的药理作用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研究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的过程,包括对复方皂矾丸和升血小板胶囊的药效进行科学验证和评估。
通过药效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靶点、药效强度、作用特点等,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6个月的试验,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情稳定,无严重出血症状。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病情反复或不良反应。
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与结果
根据血小板计数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的疗效。具体评价标准为:显效(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有效(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减轻);无效(血小板计数无变化或下降,出血症状无改善)。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记录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及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对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疗效评价
安全性分析
疗效评价与安全性分析
04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改善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度,患者耐受性好。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但大多数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少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使用不当或个体差异有关,需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安全性总结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主要涉及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

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分为两类: 一类是促进骨髓产生血小板的药物,另一类是增加血小板寿命的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一、促进骨髓产生血小板的药物:1. 激素类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这些药物能够刺激骨髓中的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血小板,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使用方法是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副作用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消化道不适等。

2. 血浆制品:主要是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

适用于急需提高血小板数的患者,如出血严重或手术前。

具体使用方法是将新鲜血浆中的血小板通过输注的方式输送到患者体内,以补充患者体内缺少的血小板。

副作用较少,主要是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3.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如培美曲塞(Romiplostim)和厄洛替尼(Eltrombopag)。

这些药物能够模拟体内的血小板生成素,直接作用于骨髓的干细胞,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应用范围较窄,适用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使用方法是皮下注射,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血小板计数而定。

副作用主要包括皮肤瘀斑、头痛等。

二、增加血小板寿命的药物:1. 免疫球蛋白:包括静脉免疫球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从而增加血小板寿命。

适用于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使用方法是静脉注射,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副作用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和肝肾功能异常。

2.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和甲氨蝶呤。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血小板破坏,从而增加血小板寿命。

应用范围较窄,适用于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

使用方法是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副作用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和消化道不适。

综上所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促进骨髓产生血小板的药物和增加血小板寿命的药物。

升血小板胶囊的说明书

升血小板胶囊的说明书

升血小板胶囊的说明书心脏和血管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血器官之一,人们的血管和心脏有多年轻,这个人的身体就有多年轻。

心脑血管疾病是现在老年人发病率越老越高的疾病之一,有着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所以对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刻不容缓,升血小板胶囊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非常不错的药物,我们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升血小板胶囊商品名称:升血小板胶囊拼音全码:ShengXueXiaoBanJiaoNang【主要成份】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黑蓝色至黑蓝色的粉末;微有草腥气,味微苦而略甜。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

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症见全身瘀点或瘀斑,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见鼻衄,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规格型号】0.45g*24s【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1.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型的血小板减少症及白细胞减少者慎用。

2.定期复查血象。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铝塑板及纸盒装,2×12粒/板/盒。

【有效期】18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029【生产企业】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到底心脑血管疾病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多大的威胁,我们看过上边介绍后相信都清楚了解了,也知道了升血小板胶囊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不二之选。

老年人健康了,子女的负担也轻了,关心老年人健康也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常用升血小板药物

常用升血小板药物

常用升血小板药物关于《常用升血小板药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升血小板的药品也是比较多的,西医方面的药品和中医学的药品都具备一定的升血小板的功效,较为普遍的有凝聚力量,有益血生胶囊这些,病人假如出現血小板低,一定要到靠谱的三甲医院开展选购。

除开使用版药品来医治之外,平常日常生活之中要提升调理,一定要掌握一些常见问题。

常见升血小板药物西医方面中,升血小板药物优选生长激素;此外,临床医学升高血小板药品还包含巨和粒、益血生胶囊、升血小板胶襄、复方皂矾丸等。

应用这种药品的情况下要留意复诊重组人血小板细胞生长因子,那样才可以做到更强的治疗效果。

另外,病人也应当了解一般这种医治血小板低的药在一般药房是很难买到的,需要到三甲医院的血液科才可以购到,干万没办法去小诊所随便挑选药品服食。

血小板低的有什么治疗方法1、亚急性病案关键于病发1~2周毛细血管破裂较重,因而病发前期,应降低活动,防止外伤,尤其是头部外伤,尤其是头部外伤,中重度者卧床休息。

应积极主动防止及控制感染,阿斯匹林能致流血,亦需防止。

给与一定量液體和易于消化饮食搭配,防止腔黏膜损害。

为降低流血趋向,常给很多维C及p。

部分流血者被压迫活血。

一般病案不需给与独特医治。

若流血比较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主动采用各种各样活血对策。

漫性病案流血不看重或在减轻期均不需独特医治,但应防止创伤,防止感染,有时候轻度呼吸系统感染就可以造成比较严重发作。

2、血小板低的治疗方法中以肾上腺生长激素为优选,尽管生长激素能上升血小板,可是生长激素减药或终止后,血小板又会降低;常常应用生长激素,对身体副作用十分大,在医治的另外还会继续造成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

3、滴注血小板、脾脏切除等方法治疗,虽能具有一定功效,但因耗费快、花费高、副作用大,大部分病人承受不住。

选用免疫增强剂,脾切除等基本治疗法,因生长激素的禁忌和副作用而使许多病人产生生长激素撤减综合征而不可以除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血小板的药物:商品名: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包括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多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及成熟,从而升高血小板数目。

规格:7500 U/1ml或15000 U/1ml适应症: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低于50×109/L且临床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辅助治疗,血小板低于20×109/L且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未接受脾切除治疗的患者用法与用量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本品,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0U,每日一次,连续应用14天;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 时即应停用。

当化疗中伴发白细胞严重减少或出现贫血时,本品可分别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合并使用。

不良反应:偶有发热、肌肉酸痛、头晕等,一般不需处理,多可自行成恢复。

注意事项1.本品过量应用或常规应用于特异体质者可造成血小板过度升高,必须在三甲医院并在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2.本品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3.本品应在化疗结束后6-24小时开始使用;4.使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应隔日一次,密切注意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血小板计数达到所需指标时,应及时停药禁忌1.对本品成份过敏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患有其它血液高凝状疾病者,近期发生血栓病者;4.合并严重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总结:使用指征:血小板低于50×109/L(化疗);血小板低于20×109/L(ITP)使用方法:50kg计,1500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用14天;注意:化疗结束后6-24小时开始使用;隔日一次检查血常规停药指征: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或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停用升红细胞药物:商品名:益比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药品规格:2000IU/支、3000IU/支、4000IU/支、10000IU/支适应症: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叶酸盐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用量用法:肾性贫血→治疗量:血液透析100-150u/kg;非血液透析75-10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维持量:为治疗量的2/3。

围手术期→15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术前10天+术后4天;化疗引起的贫血→起始剂量15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如经8周治疗,不能有效地减少输血需求或增加红细胞比容,可增加剂量至200 IU/公斤体重/次。

当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

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初期每周、维持期每两周一次),红细胞压值在30-33%,不超过36%;2.本品调整时应以25%的剂量减量;3.可能会引起血钾轻度升高;4.对有心、肺、脑梗塞慎用;5.治疗期间,每日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可出现头痛、低热、乏力等;2.过敏反应:初次使用或重新使用时,可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后,再注射全量;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甚至可引起脑出血;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注意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和GPT的上升;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的情况发生。

禁忌1. 重度高血压未控制;2.过敏及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用总结:50kg计,7500u/kg,皮下注,每周三次;使用指征(化疗):当总体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定期(每周)检查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值在30-33%可停用;升粒细胞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与功能。

【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半衰期为1.40小时;皮下注射半衰期为2.15小时,无蓄积现象。

【适应症】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2.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用法与用量】静脉给药为100-400ug/m2;皮下注射50ug/m2;用药指征为:中性粒细胞降到1000/mm3(儿童则为500/mm3)以下应给予本品。

停药指征为:当中性粒细胞数上升超过5000/mm3时,停药;如无法确认中性粒细胞数时,可用白细胞数的半数来估算中性粒细胞数。

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推荐剂量为300ug/m2,自骨髓移植后次日至第5日给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当中性粒细胞数上升超过5000/mm3时,停药;可用白细胞数的半数来估算中性粒细胞数;2.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恶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睾丸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化疗后(次日后)开始给药。

化疗后中性粒降至成人1000(儿童则500)以下应给予本品,皮下注射50ug/m2,每日一次;如皮下注射困难,应改为100ug/m2静脉滴注(成人及儿童),每日一次;B.急性白血病化疗给药结束后(次日以后),骨髓中的幼稚细胞减少到足够低的水平且外周血中无幼稚细胞时,开始给药。

成人及儿童为静脉给药200ug/m2,每日一次。

经用药后,中性粒细胞增加到5000/mm3以上,应停药;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的患者,静脉滴注100ug/m2,,每日一次;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5000/mm3,应减少剂量或终止给药,并观察病情;4.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的成人及儿童患者,静脉滴注400ug/m2,每日一次。

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5000/mm3,应减少剂量或终止治疗,并观察病情;5.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的成人及儿童患者,给予皮下注射50ug/m2,每日一次,。

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5000/mm3,应减少剂量或终止治疗,并观察病情;【不良反应】1.严重的不良反应1)休克(发生率不明):有发生休克的可能,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不明):有发生间质性肺炎或促使其加重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如发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部X线检查异常时,应停药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适当处置。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不明):有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如发现急剧加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两肺弥漫性浸润阴影等胸部X线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呼吸道控制等适当处置。

4)幼稚细胞增加(发生率不明):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患者,有可能促进幼稚细胞增多时,应停药。

2.其他不良反应LDH升高、发热、头痛、乏力、心悸、ALP升高、尿酸升高、血清肌酐升高、CRP升高【禁忌症】以下患者禁用:(1)对本药或其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敏的患者。

(2)骨髓中幼稚细胞未充分减少的髓性白血病及外周血中存在骨髓幼稚细胞的髓性白血病患者。

【注意事项】1.慎用(下列患者慎用)(1)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2)过敏体质者。

2.重要注意事项(1)本药限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2)本药应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防止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过度增加,如发现过度增加,应给予减量或停药等适当处置。

(3)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另外为预测过敏反应等,使用时应充分问诊、并建议预先用本药物做皮试。

(4)本品给药后可能会引起骨痛、腰痛等,此时可给予非麻醉性镇痛剂等适当处置。

(5)对癌症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给予癌症化疗药物的前24小时内以及给药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使用本药。

(6)对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和骨髓移植时)应用本药前,建议对采集细胞进行体外实验,以确认本药是否促进白血病细胞增多。

同时,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发现幼稚细胞增多时应停药。

(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由于已知伴有幼稚细胞增多的类型有转化为髓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因此应用本药时,建议对采集细胞进行体外实验,以证实幼稚细胞集落无增多现象。

3.应用时的注意事项(1)打开安瓿时:本品为单点式(易断)安瓿,建议用酒精棉球等消毒断点后取用。

(2)配制时:静脉点滴时,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混合后注射。

勿与其他药物混用。

(3)给药时:静脉内给药时,速度应尽量缓慢。

4.其他注意事项(1)有报告指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有转变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2)有报告指出给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有的病例发生了染色体异常。

(3)有报告指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体外或体内实验中,对多种人膀胱癌及骨肉瘤细胞株具有促进增殖的倾向。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宜用于妊娠或可能怀孕的妇女(妊娠中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定)。

【儿童用药】1.对早产儿、新生儿及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建议不用该药(使用经验较少)。

2.儿童用药时应密切观察、慎重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注意用量及用药间隔时间、观察患者的状态,慎重给药[通常老年人生理机能(造血机能、肝、肾功能等)低下]。

【规格】75μg:0.3ml150μg:0.6ml300μg:1.2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