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服务水平划分
运输组织学道路服务水平的划分

运输组织学道路服务水平的划分道路服务水平的划分,简单来说就是评估和衡量一条道路的“服务质量”。
这东西一听就觉得好像挺高大上的,实际上啊,它关系到我们每天出门的体验。
大家有没有发现,某些路段车开得特别顺,没红灯,没堵车,真的是一种享受;而有些路段呢,哎呀,真的是一条“煎熬之路”,红灯不断,车子一个个像蜗牛一样慢慢爬,简直心情都跟着低落。
那这就是道路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啦。
简单来说,道路服务水平不光是看你路上有没有车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看你开车的感觉怎么样。
你想啊,服务水平高的路段,车速快,车流畅通,没啥大问题,能让人享受驾驶的乐趣。
换句话说,如果你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路面平整,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甚至信号灯也不那么密集,那这条路就可以算得上是服务水平高的道路。
想想你早高峰时走在一条畅通无阻的路上,那简直比中彩票还爽!但是反过来,如果路面一片破败,红绿灯多得像做数学题一样,车流又很密集,那你就知道,自己遇到的绝对是低服务水平的路段,走得心里那个烦躁啊。
咱们说到道路服务水平,也不能光看“车流”这么简单,还是得分几个等级,不能光凭个人感觉来评判。
一般来说,服务水平可以分成五个等级,最顶级的叫做A级,简直就是“王者级”的存在。
就像你走在高速公路上,车少、路宽、信号灯不多,开得跟飞一样,简直是人生巅峰。
然后呢,B级稍微低一点,车速还是挺快的,就是比A级稍微有些堵,偶尔得忍一忍。
再到C级,哎呀,差不多就开始进入“煎熬模式”了,车流密集,速度慢。
D级就是真的难受了,车动得慢,时不时就卡住,心情一下子就down了。
E级那简直就是“大难不死”的水平了,车子一点都不动,堵得像停车场,唉,谁能忍得了啊?那说到底,究竟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些等级呢?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交通流量”。
就是那条路上有多少车,车越多,肯定堵得越厉害,服务水平就越低。
再来就是“路面状况”,如果路面坑坑洼洼,开车像坐过山车,谁能爽呢?然后就是“交通信号”了,信号灯的频率高,车速自然下不来。
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交通量、服务水平、预测年平均日交通量

通行能力、交通量与服务水平等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以高速公路为例1、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即道路和交通都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以最小的车头间距连续行驶的理想交通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断面的最大车辆数,又称理论通行能力。
一般指在一定时间段(取15min或1h)和理想的道路、交通及管制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个断面所容许通过的最大持续交通流,为四级服务水平上半部的最大交通量。
表1 高速公路基本通行能力B01-2003)》第45页(未自编页码,以PDF文本页码计,下同),《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7页。
2、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即用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标准而要求道路承担的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每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即二级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表2 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6页,《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10页。
3、服务交通量服务交通量是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表3 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A)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5页,《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7页。
表3 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B)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5页,《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7页。
4、服务水平(V/C)服务水平(V/C,即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行车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服务水平的实质是描述车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驾驶员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一般分为四级,具体参数指标见表3。
5、年平均日交通量(适应交通量)高速公路按单向单车道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考虑,为与我国一直沿用的适应交通量指标相衔接,仍沿用高速公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指标,计算公式为:表4 高速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8、49页。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是指为满足行车旅客在高速公路休息、就餐、加油、购物等方面的需求而设立的专门服务设施,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质量,规范服务区的建设和管理,相关部门发布了《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区的基本要求、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程序和结果公示等内容。
首先,服务区的基本要求包括服务区的位置、布局和面积要求,服务设施的配套要求,服务质量管理和安全防范要求等。
服务区的位置要满足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泛等要求;布局要合理,设施便利;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能够容纳行车旅客的需求;服务设施要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如餐饮、加油、卫生间等;服务质量要有一定的管理标准,保持清洁、整洁;安全防范要求要满足交通安全和旅客财产安全的需要。
其次,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包括服务设施、服务项目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服务设施主要包括餐饮设施、加油站、卫生间等;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就餐、加油、购物等;服务管理主要包括服务质量、安全防范、人员素质等方面。
评定标准要求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评估服务区的整体水平。
评定程序包括初评、复评和集中评定三个环节。
初评是服务区申请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第一步,评定机构对服务区进行初步评估;复评是根据初评结果,对服务区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查;集中评定是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区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服务区的服务质量等级。
最后,评定结果公示是保证评定工作的公正和透明的重要措施。
评定机构要将评定结果在服务区的显眼位置公示,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以上是《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的主要内容。
该办法的出台,对于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服务区管理者和经营者也应该积极配合和执行相关规定,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旅客的需求。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

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与评估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亚平裴玉龙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常成利【摘要】以大量实测交通流数据为基础,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运行特性,提出等级公路服务水平衡量标准;通过双车道公路延误分析,建立了延误-流量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定模型参数,籍此确定双向双车道公路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并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实际的不同等级公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分级指标。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以及105国道广东境内中山段等公路路段进行服务水平评估,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某些瓶颈路段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延误-流量模型评估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快捷通达,人们的时效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行已不仅仅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还可能是为了旅游、娱乐和消闲。
因而,人们越来越追求出行的质量和效益。
服务水平正是这样一种衡量出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它代表着可以提供给道路使用者快速、舒适、便利和经济等指标水平的满意程度。
在实际的交通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公路服务水平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新建或扩建交通设施需要确定车道宽度和车道数;评价道路改建后的交通运行特性和服务水平,进而为确定道路使用者的费用、油耗,以及受空气、噪音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提供基本参数值。
因此对道路服务水平进行系统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衡量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以下简称HCM)把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以下简称LOS)定义为描写交通流内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与乘客的感受的一种质量标准[1]。
选择衡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应根据不同形式公路车辆运行规律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指标。
通常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车辆不成队列行驶,快、慢车在同一车道混合行驶,超车造成的被动延误较大。
道路服务水平

二级
交通流处于稳定流的中间范围。驾驶员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使速度,但是开始要注意到交通流内有其它使用者,并可能影响到行驶速度的选择。相对于一级服务水平而言,交通流中驾驶的自由度略有下降。因为交通流中其它使用者的存在,开始影响部分操作,交通设施所提供的舒适和方便变程度已经下降。
42215
道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表
等级
交通流状况
适应交通流
一级
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状态。交通量小,速度高,行车密度小,驾驶员能自由或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所需的速度,形使车辆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它车辆的影响。超车需求远小于超车能力,被动延误少。在交通流内驾驶的自由度大,为驾驶员、乘客或行人提供的舒适度和方便性非常优越。
三级
交通流处于稳定流范围下限,车辆运行明显地受到交通流内其它车辆的相互影响,速度和驾驶的自由度受到明显限制。在交通流中驾驶,要求驾驶员切实提高警惕。总的舒适度和方便性明显下降。
51450
四级
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的运行条件等于或接近通行能力值。所有车辆的速度都降到很低,但运行速度相对一致的水平,交通流中驾驶的处于自由度极少,为了适应这种驾驶,一般需要行人或车辆让路。舒适度和方便性极差,驾驶员和行人受到的限制一般都很大。在这个水平上运行通常不稳定,因为交通流中流量稍有增大或微小的波动,都会引起交通阻塞。下半部分是通常意义上的强制流或阻塞流。这一服务水平下,交通设施的交通需求超高其容许的通过量,车流排队行使,队列中的车辆出现停停走走现象,运行状态不稳定,可能在不同交通流状态间发生突变。
5804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 B01-2003)
高速公路服务等级分级
参见《公路路线设计细则》P11.
公路路线技术等级对应表

公路路线技术等级对应表
1. 一级公路,一级公路是国家级重要干线公路,连接主要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域。
这些公路通常是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设计标准高,通行能力大,交通流畅,服务水平优秀。
2. 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连接地级市和县级市的次干线公路,起到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作用。
这些公路的设计标准较高,通行能力较大,但比一级公路低一些,交通流量适中,服务水平良好。
3. 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连接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支线公路,主要用于农村交通和农产品运输。
这些公路的设计标准相对较低,通行能力较小,交通流量较少,服务水平一般。
4. 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连接农村和村庄的乡村道路,主要用于农田内部的交通和农产品运输。
这些公路的设计标准较低,通行能力小,交通流量很少,服务水平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公路路线技术等级的划分可能存在差异,上述对应表仅为一般性参考。
此外,公路路线技术等
级的划分还受到道路宽度、交通流量、设计速度、道路几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交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

交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1、实际通行能力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对本项目的路段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段实际通行能力按C r=C o×f HV×f d×f w×f f式中:C r —实际通行能力[veh/(h*ln)];C o—基本通行能力(pcu/h);f HV—交通组成修正系数,按公式和表-1计算;f HV=11+∑p i(E i−1)其中:ip—车型i的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iE—车型i的车辆折算系数;f d—方向分布修正系数,按表-2取值;f w—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按表-3取值;f f—路侧干扰修正系数,按表-4取值。
表-1 二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车辆折算系数表-2 方向分布修正系数表-3 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表-4 路侧干扰修正系数根据调查资料,取定各修正值后计算得出二级公路每条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见表-7。
表-5 实际通行能力计算表2、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是指相应设计服务水平下,公路设施通过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其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按以下公式计算:AADT=C D×R D/K式中:AADT—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C D—二、三、四级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R D—二、三、四级公路的方向分布修正系数;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数据确定;方向分布修正系数R D取1,K为0.17;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表注: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二、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采用2032年预测交通量为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
3、服务水平分析公路服务水平是指驾驶员感受公路交通流运行状况的质量指标,通常用平均行驶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和交通延误等指标表征。
高速服务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速服务区等级划分标准
高速服务区是指位于高速公路沿线,为行驶中的车辆提供休息、服务和商业设
施的场所。
为了满足不同司乘人员的需求,高速服务区根据其设施、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标准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而言,高速服务区可以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以及四星级。
一星级服务区提供基本的服务和设施,如停车场、加油站、餐厅、厕所等。
这
些服务区主要满足司乘人员的基本需求,提供简单的休息和进食场所。
二星级服务区在一星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设施和服务,如提供更多的餐饮
选择、一定规模的商业设施、更加便利的停车和加油服务等。
这些服务区相对于一星级服务区来说更加舒适和便利,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服务。
三星级服务区在二星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设施和服务水平。
除了拥有更加
多样化的餐厅和商业设施外,三星级服务区还提供更加高品质的餐饮服务和休息设施。
这些服务区不仅能满足基本需求,还能提供更加舒适、高品质的用餐和休息体验。
四星级服务区则是高速服务区的最高等级,提供最全面、最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
这些服务区通常设有高档餐厅、商业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并且提供一流的停车、加油和卫生间设施。
司乘人员可以在这些服务区享受到高水准的服务和便利。
高速服务区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服务区的设施、服务种类、服务质量以及
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
这种等级划分的目的是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司乘人员的服务选择,使其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和便利。
同时,这也促使服务区的经营者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等级
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是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流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和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因此,采用四级服务水平,可以方便地评价公路交通的运行质量。
服务水平的划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主要指标;交叉口则用车辆延误来描述其服务水平。
一级服务水平:交通量小、驾驶者能自由或较自由地选择行车速度并以设计速度行驶,行驶车辆不受或基本不受交通流中其他车辆的影响,交通流处于自由流状态,超车需求远小于超车能力,被动延误少,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高。
二级服务水平:随着交通量的增大,速度逐渐减小,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人的干扰较大,驾驶者选择行车速度的自由度受到一定限制,交通流状态处于稳定流的中间范围,有拥挤感。
到二级下限时,车辆间的相互干扰较大,开始出现车队,被动延误增加,为驾驶者提供的舒适便利程度下降,超车需求与超车能力相当。
三级服务水平:当交通需求超过二级服务水平对应的服务交通量后,驾驶者选择车辆运行速度的自由度受到很大限制,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人的干扰很大,交通流处于稳定流的下半部分,并已接近不稳定流范围,流量稍有增长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服务水平显著下降。
到三级下限时行车延误
的车辆达到80% ,所受的限制已达到驾驶者所允许的最低限度,超车需求超过了超车能力,但可通行的交通量尚未达到最大值。
四级服务水平:交通需求继续增大,行驶车辆受别的车辆或行人的干扰更加严重,交通流处于不稳定流状态。
靠近下限时每小时可通行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驾驶者已无自由选择速度的余地,交通流变成强制状态。
所有车辆都以通行能力对应的、但相对均匀的速度行驶,一旦上游交通需求和来车强度稍有增加,或交通流出现小的扰动,车流就会出现走走停停的状态,此时能通过的交通量很不稳定,其变化范围从基本通行能力到零时常发生交通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