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万马奔腾》教案1
万马奔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1.理解“旋律”的概念;2.学习“万马奔腾”的曲调和节奏;3.能够较为熟练地吹奏/演奏“万马奔腾”;4.听懂单个音符和琶音等音乐元素,并掌握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1.旋律的概念和构成;2.琶音的表现;3.吹奏/演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教师: 篮球, 讲课PPT; 学生:乐器(吹口琴/小号/大号等),乐谱(有可视谱、纸质谱)。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篮球比赛中的快节奏和激烈气氛,吸引学生们的参与。
让他们通过篮球比赛的声音感受到“旋律”的概念。
呈现(10分钟)展示“万马奔腾”的乐谱,解释曲调的构成。
引导学生听“万马奔腾”的旋律,同时用手拍节奏。
让学生们听听旋律的起伏,加强对旋律构成的理解。
掌握(15分钟)知识点一:琶音表现教师带领学生演奏“万马奔腾”,讲解过程中强调琶音的表现。
同时让学生们通过练习琶音来逐渐掌握琶音的表现技巧。
知识点二:演奏技巧的掌握引导学生们集中注意力,重点突出演奏技巧,例如长音、短音、延音等。
教师可以演示些特别的演奏技巧,或者让学生们自己探索音乐中的技巧。
延伸(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们用所学的技巧演奏自己喜欢的曲目。
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所学的知识整合来创作自己的曲子。
总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吹奏“万马奔腾”了。
请他们回想一下整个教学过程,简单表述一下旋律、琶音以及吹奏技巧的概念。
同时,鼓励学生们多多练习,多发掘自己的音乐潜能。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提供更丰富的音乐教材,让学生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学习兴趣;2.通过在参观音乐厅、音乐会、音乐展览等活动中来加深学生们的音乐感知能力;3.更多的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效果。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知《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基本曲式特点;•能够理解《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韵律和节奏;•能够领略《万马奔腾》这首曲子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化情感。
2.技能目标•能够自己演唱《万马奔腾》这首曲子;•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分析《万马奔腾》的乐曲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万马奔腾》的韵律和节奏特点;•教授学生如何自己演唱这首曲子。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领略龚一老师所体现出的个性化情感;•让学生在自己的音乐表演中更好的理解乐曲丰富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介绍,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这首曲子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乐曲故事背景、介绍作曲者或演唱者等等。
(二)乐曲欣赏老师首先给学生听这首曲子,让学生们自然地感受曲子中所体现出的韵律、情感和氛围。
(三)曲式分析老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万马奔腾》的曲式特点及演奏细节,比如其基本音乐结构、音调特点、韵律和节奏特点等等。
(四)表演训练老师通过演唱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让学生们自己跟着演唱,加深对曲子的理解与感受。
(五)创作表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在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曲调下编写自己的歌词,再自己演唱,练习自己的表演能力。
(六)总结老师在课堂结束时,可以和学生们简单的总结下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记住课程所掌握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评估考察学生对这个乐曲的掌握程度和表现能力,并给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技能。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万马奔腾教案

4、播放音频,并提出问题:前后速度上发生了生么变化,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情境?
1、学习、了解。
2、聆听、感受,并回答问题:A、力度变化B、(略);C、四四拍、四六拍、四五拍。
3、了解变换拍子。
目
标
一
目
标
一
详细了解音乐,体验其中速度、力度、节拍等方面的变化,更好的把握音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2、播放音频《赛马》片段,设问。
1、共同学习目标;
2、聆听音乐片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学生们日常熟悉的音色入手,引起学生兴趣。
整体感受
(环节二)
1、认识马头琴;
2、播放乐曲《万马奔腾》,提出问题:A、这首作品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B、马头琴的音色如何?
1、观察、了解,学习马头琴相关知识;
2、聆听音乐,思考并回答问题:1、万马奔腾的宏伟场面(答案不一)2、苍劲、深沉,激昂、柔和等等
4、聆听、感受,并试着说出前后速度的变化情况。
对比分析乐曲前后速度的变化。
表现与创编
(环节三)
1、再次完整播放乐曲《万马奔腾》,引导学生边聆听,边体验音乐情绪
2、出示乐谱和图谱,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或舞蹈动作表现音乐。
3、归纳总结,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并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1、再次完整聆听、体验音乐情绪,并试着表演后半部分模拟声响的部分。
2、能否掌握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辨别马头琴音色;
3、能否根据音乐特点结合图谱创编律动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
《万马奔腾》是马头琴弹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万马奔腾》是一首马头琴独奏曲,主题奔放,情绪热烈。全曲自始至终都是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在乐曲的后半段,还出现了模拟风声和马嘶的声音,表现手法直观、易觉。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气氛热烈,表现了“马背民族”的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万马奔腾》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万马奔腾》教案《万马奔腾》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3、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创设环境:用凳子围成两层半圆圈,形似蒙古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在上课之前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我来做,你来猜》。
(老师来跳民族舞蹈:(1)藏族舞蹈。
(2)维吾尔族舞蹈《大阪城的姑娘》。
(3)蒙古族舞蹈。
二、聆听《万马奔腾》1、说的不错,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了解他们的音乐以及特有的民族乐器,咱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吧!看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告诉老师。
播放乐曲(第一遍聆听)。
2、这就是由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
3、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自由交流,师补充。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三、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吗?2、聆听二胡曲《赛马》。
3、你喜欢哪首作品?(自由畅谈)四、创编1、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表演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1、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下节课交流。
2、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万马奔腾-教案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赏析《万马奔腾》【设计思路】我通过“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等环节对作品进行赏析,本课设计意在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演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马的这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1、听一听: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大草原的美,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特别是万马冲刺嘶叫的壮观场景,体会“马背上的民族”那种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2、唱一唱: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为后面的演一演打好基础。
3、演一演: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的理解,感受万马奔腾的亲身体验、身临其境般【教材分析】教材选自人教版八年纪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四)欣赏课2《万马奔腾》,作品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以及保留曲目,是一首马头琴独奏曲,由2段组成,第一段旋律悠长,展示大草原辽阔美丽,是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第二段情绪热烈,节奏紧凑,主体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马头琴的华彩演奏展示了马头琴的各种复杂技巧,展现了一幅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从而体现出蒙古人的豪爽和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在乐曲的后半段出现了马嘶叫、马蹄、马铃的声音、风声等,画面壮观。
【教学目标】1、欣赏《万马奔腾》,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绪情感,进一步体验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2简单了解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3、通过反复聆听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
4、通过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学习马的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万马奔腾》,感受蒙古族乐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了解《万马奔腾》这首作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聆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编创等【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林老师的课堂,今天我要送同学们见面礼物,我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不过同学们欣赏完后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问题(1):这段舞蹈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放音乐教师表演蒙古族舞蹈)对了,这一段是蒙古族舞蹈,你是怎么辨别的呢?我想请同学来表演几个动作好不好?(可以提学生从舞蹈动作上、音乐上入手),这个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自古就以能歌善舞著称,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美好生活,它的舞蹈动作多是以手臂和肩部为主,比如硬腕、硬肩、柔肩、抖肩等等。
欣赏 万马奔腾-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欣赏万马奔腾-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和认识6/8拍子。
2.学习和演唱《万马奔腾》这首著名的战斗之歌。
3.能够唱出这首歌的主旋律和和声部分。
4.学习交响乐队的各种乐器,如小号、大鼓、钹等。
5.学习和了解《万马奔腾》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6/8拍子。
2.学习和演唱和声部分。
3.学习乐曲的创作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内容
1.介绍《万马奔腾》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学习和演唱这首歌的主旋律部分和和声部分。
3.学习6/8拍子的节奏和节拍,了解如何运用6/8拍子编写音乐。
4.学习乐队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如小号、大鼓、钹等。
5.收听和欣赏其他类似的战斗之歌。
四、教学方法
1.介绍教案的目标和内容。
2.唱歌和学习歌曲的节奏和和声部分。
3.了解6/8拍子的节奏和节拍,了解如何运用6/8拍子编写音乐。
4.制作教学资料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6/8拍子以及和声部分,同时他们也了解了乐队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
通过学习《万马奔腾》,学生们了解了这首经典战斗之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在学习与欣赏《万马奔腾》的过程中,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也认识到了音乐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万马奔腾-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万马奔腾》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基本情感和意义;2.能够听懂并模仿《万马奔腾》的旋律,并能够演唱歌曲;3.了解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概念;4.发展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万马奔腾》的情感和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唱;2.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理解半音阶和调性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对歌曲的旋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2.带有歌曲的音频设备和幻灯片展示设备;3.学生合唱指挥棒;4.学生合唱指挥器。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10分钟)1.老师播放《万马奔腾》的音乐,并告诉学生这首歌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陈述歌曲所涉及的情感和意义;3.带领学生听歌,通过情感渲染和节奏感受来理解歌曲。
2. 具体讲解(30分钟)1.老师讲解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概念;2.介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让学生在幻灯片上观看歌曲的歌词;3.模仿唱歌,让学生学习和熟练唱出这首歌曲。
3. 合唱练习(30分钟)1.老师分给每个学生一个指挥指示器;2.以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模仿和演唱;3.鼓励学生根据旋律,有条不紊地合作演唱。
4. 教学反思和提高(20分钟)1.回答学生对歌曲和教学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温习;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合唱效果做出评估;3.带学生深刻地领悟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性。
五、教学总结1.学生能通过教学,理解歌曲《万马奔腾》的情感和意义;2.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成功模仿和演唱;3.学生对半音阶和调性的基本知识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4.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人音版 初音七上《万马奔腾》 教案

课题:《万马奔腾》课型:欣赏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万马奔腾》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运用了马头琴独特的演奏技法和特有的音色,描绘了马群在草原上奔,跑,经过时的壮观场景。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乐曲从羽调式起始,突出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头琴的形制和独奏、齐奏的演奏形式,通过音乐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知道作曲家齐.宝力高以及他和马头琴的深厚情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文化感兴趣,提升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马头琴的形制、音色和演奏形式,知道作曲家齐宝力高与马头琴的深厚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有一件神秘的乐器,它能传达草原的灵魂,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吗?生:马头琴2、考一考:给出三段音乐片段,说说哪段音乐是马头琴奏出的?分别是小提琴,二胡,马头琴。
马头琴音色特点:马头琴的扬长音色,带出一丝凄凉,又包含着些许感伤,还穿插着一份渴望的情绪。
马头琴声韵悠扬,音色优美,即深沉、深邃、深情,又如泣、如诉、如吟。
3、出示马头琴并分解介绍马头琴的形制。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拉弦乐器,两根琴弦,共鸣箱呈梯形,琴身顶端刻有马头做装饰,也因此而得名“马头琴”。
)过度语:马头琴在蒙古语里称莫林胡兀尔,从唐宋时期西琴演变而来,关于马头琴的来历,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4、、故事内容:在一次王爷举办的那达慕大会上,苏和骑着他的白马夺得了冠军。
贪婪的恶王爷命令家丁把白马抢走,白马宁死不从,王爷便下令射杀白马,终于主人的白马带着箭伤用尽最后一口气逃到苏和身边死去了,夜晚伤心的苏和梦见白马对他说,用它的皮和筋作成琴,这样白马就可以永远和他在一起了。
过渡语:苏和与白马真挚的友情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一起缅怀这可爱的白马,5、播放动画视频片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万马奔腾》是人音版六年级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一首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的一首马头琴独奏曲。
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
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
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
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
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
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
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作者写了《万马奔腾》这首乐曲。
至于作者有没有弦外之音,他自己没有叙说。
不过,我们完全有理由展开更广泛的想象。
齐·宝力高(1944~)马头琴演奏家。
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
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辨别马头琴和二胡的音色。
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
3、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聆听《万马奔腾》,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教学难点
使学生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激发他们喜欢蒙古族音乐的热情。
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初始阶段:(感受)
1、游戏导入
(1)猜猜看,什么变了?(请出三位同学表演不同的速度、力度、音的高低)
(2)听听想想:像什么?(教师或者用双响筒、串铃发出不同的声响,想像声音像什么?)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
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乐曲。
2、板书课题:民族乐曲
二、展开阶段:(鉴赏)
1、初听乐曲。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感受)
设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
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
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2、复听乐曲。
(PPT)(认识马头琴,听辨其浑厚、悠扬的音色。
并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
设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哪个民族的特色?
(是哪种类型的乐器?——吹管、拉弦、打击、弹拨?有哪个民族的特点?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色?(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
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
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
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
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
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3、给乐曲取名,简介作者和作品创作故事。
——这是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并用马头琴演奏的一首《万马奔腾》。
作者在一次赛马比赛场上,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它的主人飞驰向前。
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向终点跑去……他从马身上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他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创作了这首乐曲。
4、再听乐曲。
PPT(认识旋律图谱,对照欣赏)
设问:A、请看这幅图,你能看懂吗?(议论)
——这是旋律图谱,根据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画出的一种图形。
B、对照图谱欣赏乐曲。
(说说自己的感受)
5、实践与活动:以四人小组,根据乐曲和自己的理解创编伴奏(用身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
但要编配的和谐、有表现力。
如哪些像马蹄声、马铃声……)
(1)小组展示。
(2)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全体)
三、结束阶段:(演感受)
师: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不仅有万马奔腾,更有奶茶飘香;这里有诗人、歌手、有小舞蹈家、你是哪一位?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生:……
我是一位记者,我想第一时间采访大家。
(1)这首乐曲为什么要叫《万马奔腾》,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2)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
(3)那幅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听着音乐画一幅吗?
(4)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为什么叫马头琴?
小结:
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首著名马头琴乐曲,请同学下去之后继续收集马头琴曲。
收集关于马头琴的故事和知识。
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