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重点整理
中药商品学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1统货:对品质基本一致或部分经济价值低、优劣差异不大的药材,常部分规格等级,成为统货。
2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3林下参:栽培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4潞党:栽培于山西晋东南地区及河南新乡等地的党参。
5蛋吉:挑选大黄原药材中个大者,置竹笼中撞光,加工成卵圆形。
6蔸朴:厚朴靠近根部的干皮,呈靴形,一端呈卷筒状,另一端宽大似喇叭口。
7凤丹皮:主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8通天眼:羚羊角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9荔枝黄:指牛黄胆黄的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形似荔枝,故名。
10道地药材:产于一定地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久负盛名的优质药材。
11四大南药:槟榔、巴戟天、砂仁、益智仁12星点: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
13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14乌金衣:指牛黄胆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5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刻划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16绵芪:主产于山西绵山的蒙古黄芪。
17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
18春七:栽培3到7年的7到8月未开花前采收的为春七。
19狮子盘头: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20济银花:(即东银花)产于山东平邑.苍山等地的称为济银花。
21规格:中药材行业当中对中药的别名,行业当中通用的名称。
二单选、质量相关的,药材性状(1)白芍(1、性状评价以根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断面粉白色者为佳)(2)白芷(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3)川贝母(外观评价以根条单枝、粗壮、质硬体重、色白、粉性强、气香味浓者为佳。
)(4)大黄(1、性状评价以色黄棕、体重质坚实、锦纹星点明显、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黏者为佳。
)(5)当归(性状评价以主根粗长、油润、色黄棕、断面黄白、气香浓郁者为佳)(6)党参(性状评价以条粗长、皮细、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中药商品学复习知识点

总论名词解释1、中药商品学:研究中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与管理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保证药材商品、饮片商品和中成药商品。
3、中药生产企业:从事中药商品生产的企业。
4、商标:为商品的标志,表明特征的符号,用文字、符号图形或其组合构成,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5、道地药材的含义:①产地历史悠久,具有相对固定产地和生长区域②品种优良,具有产量高、能抗旱③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④生产技术成熟⑤加工技术成熟6、成方资源的含义:历代方书著作和民间单方、验方及秘方成了中成药生产的源泉,这与药材商品多来源于天然药源的情况相似,是我过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称成方资源。
7、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某一种不同厂家生家的产品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特好,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著名中成药8、盛装材料:直接盛装药品的包装材料,再分为包装和小包装两种,常见的见P22。
9、规格:一个品别的药材,人为的改变了原生药材的形态等。
这种不同形态等方面的商品称为规格。
10、等级:统一规格商品的药材,区别其大小,好坏的标准称为等级。
11、中药市场研究: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是中药经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12、对流:同种药品在同条运输线上进行先对方向的运输13、倒流:同种药品由产地运到销售地,再有销售地运会原产地。
【中药商品学的主要任务】1)经营管理:A研究中药商品的管理规律,实现管理现代化;B研究中药商品的经营规律,实现经营现代化 2)品质优劣:制定和完善中药商品的品质、规格标准、提高药品质量3)规格等级4)市场行情:加强中药市场的调查与预测,不断开拓新市场5)价值规律:研究中药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商品学》的发展和成就有哪些】1、秦汉时期。
1)等级的研究:柏子仁分三等2)价格的研究3)已有专营中药的商人4)重视中药商品品质的研究5)第一部中药商品学专著《范子计然》。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中药商品学老师划得知识点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整理(按老师所划)第一章:1、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2、中药商品学任务是1、研究和制定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2、鉴别中药商品的品种和质量3、中药商品学的研究内容:真伪鉴别、采收加工、商品流通、质量管理。
4、影响中药商品质量的因素有:药材的产地、生境、采收时间、产地加工、药用部位、炮制、调剂、运输、贮藏和中成药的处方、生产工艺、原料、检验、包装等。
5、《新修本草》(《唐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作者是唐朝的李勣、苏敬等。
6、《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作者是宋朝的唐慎微。
7、《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108年,载药材1892种,药方1746种,集明代以前中药学知识之大成,是我药学发展史上的传世巨著,是当代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文献。
8、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第二章:1、中药商业企业的分类:①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为: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②按照经营方式,分为:专营、代营、联营企业;③按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批发、零售、批零兼营、行栈企业。
2、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持有的“三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书、营业执照。
3、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4个环节。
4、中药商品在储存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保证供应、分类储存、保证质量、以销定进。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分类储存。
5、中药的价格:按照中药价格管理形式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按照中药商品流通的过程分为:收购价格、调拨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
其中(零售价格)是价格体系中政策性最强的价格。
6、中药商业的竞争有:销售品种的竞争、商品质量的竞争、商品价格的竞争、时间竞争、服务竞争。
7、一类毒剧药:信石、水银;二类毒剧药:众多生药(指带生字的药品,如生附子)、斑蝥、红娘虫、洋金花、闹羊花、蟾酥、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九分散、龙虎丸、九转回生丹、四生散。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部分:1.广药:主要指产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道地药材,如砂仁、穿心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等。
2.关药:主要指产于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道地药材,如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等。
3.北药:主要指产于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的道地药材,如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4.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5.藏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优质药材。
著名的“四大藏药”为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6.江南药: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优质药材。
如安徽的毫菊、滁州的滁菊、宣城木瓜。
7.通天眼: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8.挂甲:是中药鉴定学中牛黄的一种鉴定方法,是指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9.牡丹皮、麻黄、冰片、西红花、蟾酥、丁香、沉香、蛤蚧的性状鉴别牡丹皮:1、原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长5~20cm,直径0.5~1.2cm,厚1~4mm。
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
质硬而脆,断面淡粉红色。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有麻舌干。
2、刮丹皮:外表面淡灰黄色、粉红色或淡红棕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纵细的纹理及白色结晶。
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cm。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与重点详细讲解(李金荣版)

、填空题(1'*15=15 分)1、 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 值的应用科学。
2、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是记载中药商品学鉴别知识的首推本草著作 。
3、 《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
4、 〈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596年。
5、 最早并具有较完备鉴别内容的本草首推 吴普本草》,增加了水试和火试方法。
6、 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7、 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 &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 、运输、储存、销售4个主要环节。
、分类储存(最主要原则)、保证质量、以销 、国家指导定价和市场调节价;按照中药商品 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是价格体系中政策性最强目的是提高产品知名度、树立品牌。
12、〈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我国最高的全国性药品标准 目前执行的是2010版。
它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法定依据13、制定中药商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技术先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原则9、 中药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定进的原则。
10、 按照中药价格管理形式可分为国家定价流通的过程可分为收购价格、调拨价格、 的价格)。
11、 广告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促销工具 ,14、在中药商品鉴定工作中,应首先进行品种鉴别,其次进行纯度、质量等项目的检查。
15、药材种类分布规律是从东北至西南逐渐增多,蕴藏量是从北方至南方逐渐减少。
16、麦冬按产地不同分为浙麦冬和川麦冬。
17、目前药品规格和等级划分以性状为指标。
18、有害物质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黄曲霉素检查、砷盐和重金属检查。
19、中药仓库必须具有防潮、隔热、避光、密闭的功能。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及重点详解(李金荣版)

《中药商品学》复习要点及重点详解(李金荣版)一、填空题(1'*15=15分)1、中药商品学: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科学。
2、《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专著,是记载中药商品学鉴别知识的首推本草著作。
3、《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
4、《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明·李时珍著,成书于1596年。
5、最早并具有较完备鉴别内容的本草首推《吴普本草》,增加了水试和火试方法。
6、中药商业的机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机构两大类。
7、中药批发企业是中药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中药零售企业是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终点。
8、中药市场流通规律一般经过采购、运输、储存、销售4个主要环节。
9、中药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必须遵循保证供应、和重金属检查。
19、中药仓库必须具有防潮、隔热、避光、密闭的功能。
按商品性质分为普通药品仓库和特殊药品仓库。
20、东北寒温带、温带地区有“世界生物资源金库”之称。
二、单选题(1'*10=10分)(设置选项略)1、(《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746种,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2、(《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是清代新增药品最多的一部本草著作。
3、(《本草图经》)为本草图说的范本。
4、色标管理:绿色,合格区;红色,不合格区;黄色,待检验区。
5、中药商业的经营特点:必须按照GMP、GSP的要求组织生产和经营;重视信息:为患者提供三小(毒性、剂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生产、运输、携带和保存方便)。
6、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规定药品广告不能含有以下内容和表述:①对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如广告中不得有“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等语言;②有效率或治愈率的说明:药品的有效率或治愈率不仅与药品的真实性与质量有关,还与患者的身体及疾病有关;③与其他药品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④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对病人来说,具有权威性,利用那个他们的名义做广告,具有误导性;⑤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如广告中标明有获奖内容,专用与性功能障碍的内容,不得发布;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行政部门已明令禁止销售的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有超出规定的副作用的药品不得做广告。
中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特殊名词:1.狮子盘头(党参):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2.豆豉尾(党参):尾部及断口处大多有的黑色胶状物为糖粘质干燥后的特征。
3.蚯蚓头(党参):根头下有致密的横环纹,4.菊花心:药材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
5.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门呈新月形。
6.开口笑(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残茎。
7.马牙嘴(炉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8.虎皮斑(炉贝):棕色斑点9.鹦哥嘴(天麻):红棕色顶芽(芽苞)10.芝麻点(天麻):潜伏芽形成的点状横环纹。
11.肚脐眼(天麻):圆脐形疤痕12.马尿味(天麻):体重、质坚实、气味特异13.蟾蜍皮(天麻):芝麻点不明显,皱纹粗长14.铜皮铁骨(三七):体重坚实,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断面灰绿色,味苦回甘15.珍珠疙瘩(人参):有明显的疣状突起16.雁脖芦(人参):芦头长而弯曲17.蟋蟀纹(人参):黄色与红棕色交错18.将军肩(人参):芦头与主根连接,平直不凹陷19.疙瘩丁(白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散生多数横长皮孔20.金井玉栏(桔梗):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21.过桥(黄连):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痕,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22.朱砂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23.起霜/吐脂: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24.翻皮突肉(甘草):外皮松紧不等25.白云纹(肉桂):桂树生长时间长,树上长藓苔(地衣)干死后,而形成的灰白色斑纹26.油果(枸杞子):枸杞受潮后,颜色变深,质地返软,糖分外渗,表面呈油状,手感粘腻,产生泛糖27.响果(罗汉果):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是果瓤脱离果壳,吃起来响28.冬瓜果(罗汉果):果形圆形稍长,两端略呈截平状,表面有6-11条隐约可见的深色纵棱线29.铁皮枫斗(耳环石斛):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30.蟾蜍皮(茯苓):表面黑褐色,擦之显光泽,皮较厚而明显皱缩,粗糙不平31.沙纸皮(云苓):表面棕褐色,皮薄,微皱缩32.翘鼻头(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33.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34.连珠斑(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3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36.骨斗(鹿茸):鹿茸渐变坚硬的特征,多在下部出现形状微突起的小疙瘩37.窜尖(鹿茸):鹿茸渐老时,大挺顶端破皮窜出瘦小的角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商品学第一章中药商品学的定义及任务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中药商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传统药物商品。
中药商品学:研究中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经营与管理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商业: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行业。
商业三大要素:商人、商品、物资技术设备。
使用价值: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互交换量的比例关系。
商标:商品标志,表明特征的符号,用文字、符号图形或其组合构成,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注册商标: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依法核准注册的商标,受法律保护。
中药商品的特点:中药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外,还具有:质量即生命的特点;来源复杂,品种繁多,“道地”特点;经营特点:取决于临床需要;生产特点:中药材属农副产品,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为制药企业工业化生产。
中药商品学的任务:研究和制定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保证中药商品质量;鉴别中药商品的真伪及优劣,保证中药商品安全有效;研究和掌握中药商品的流通和管理规律,构建现代中药商品体系;研究和掌握国内外中药市场的动态及信息,积极推进现代中药商品贸易。
第二章中药商品学的历史及发展一、中药商品的发展历史(各个时期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重视中药商品等级的研究--柏子仁分三等;开始重视中药商品价格的研究;已有专营中药的商人;开始重视商品品质研究。
《后汉书》记载了韦彪、张楷等有名的采药、卖药之人。
第一部中药商品学专著《范子计然》有了药价、等级之分。
载药87钟。
晋唐时期经营的品种及数量不断扩大,《唐本草》载844种;已重视中药商品的道地研究;加强了中药商品的对外交流,引进了外来药物:阿魏、龙脑、安息香。
宋元时期宋朝兴起“太医局卖药所”是我国官办的第一个中药经营机构,在全国陆续推广,形成了庞大的官营中药工商体系;出现专事经营川广道地药材的“川广生药市”—最早道地药材批发市场;官药局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视为当时中成药配制的国家标准;广州设置“市舶司”统管海外的贸易机构明清时期扩大对外交流及进口药物品种进一步研究了药材及道地的关系,及中药商品采收与品质的关系著名店铺相继成立,如同仁堂、万锦堂等;出现区域性、垄断性的“十三邦”全国性高级药材集散市场,百泉、樟树等在明初初具规模,清代后期达盛世。
现代对中药商品的产、供、销、存及质量进行了统一管理和经营。
1954年后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先后成立中药材公司(药厂)、中药经营管理机构及药检所。
并有关专著的出版。
中国道地药材之父—胡世林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第三次全国普查:12807种第三章中药商品学的管理与经营管理:对中药商业企业管理者在一定经营方式下,以一定规律、原则、程序及方法,对中药商品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以最低消耗环旭最佳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经营:购、销、运、存,保证市场供应以获取利润。
中药商品学经营的主要环节收购、销售、调运和贮存28种有毒中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一、中药商品市场1市场:(广义)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商品交换的具体场所国内市场东汉—韩康—在长安街卖药达三十多年;三国—江西“樟树镇”建立了“药圩”,中国早期药材市场雏形;南宋—生药铺、熟药铺;川广生药铺;明清—四大药市成型;河北安国,河南禹县和百泉,江西樟树,安徽亳州祁洲十三邦—药邦为地方药材行业借同乡或同行联合起来的团体,带有明显竞争和垄断资本性质。
经整顿,1996年国家仅批准保留了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山东舜王城、哈尔滨三棵树、河边蕲春、江西樟树、广州清平、广东普宁、成都荷花池、湖南廉桥、河南禹州、西安万寿北路、广西玉林、重庆解放西路、昆明菊花园、湖南岳阳花板桥、兰州黄河。
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中外,此处的药王是邳彤。
特点:①药材加工贸易为其优势(如黄芪药材,加工贸易)②药物的种植为其特点(如西洋参的引种),为我国主要药材市场之一。
江西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历史悠久,称“药都”。
以其精湛的炮制技术,形成全国闻名的“樟树邦”。
特点:①长于饮片加工②长于制剂的研究。
比如槟榔不见边,白芍飞上天,甘草柳叶片,半夏鱼鳞片。
安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药材之乡”,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
河南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华药城”,我国历史上东南西北药材的集散市场。
门店固定。
禹南星、禹白附、禹白芷、禹余粮。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西部地区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全国第三大。
国际市场:日本(为我国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80%从中国进口)、韩国、越南、北美、西欧、东南亚及其他。
口岸药检所(建立于口岸城市的药检所,如成都、广州)所出具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进口药销售有效文件。
二、中药商品价格药品价格:按价格管理的形式分:政府定价(中成药)、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中药材)。
按价格形成的阶段分:收购价—出厂价—调拨价—批发价—零售价。
中药商品的差价:1 中药商品的质量差价;2 中药商品的地区差价;3 中药商品的购销差价;4 中药商品的批零差价;5 季节差价;6 数量差价;7 剂型规格包装差价。
影响中药材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一)影响药材商品价格的外部因素1.与其他农副产品的比价(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内,中药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2 中药资源的减少;3 自然灾害或大的疫情出现。
(二)影响药材商品价格的主要内部因素:货源;销售量;库存量;质量三、中药市场研究中药市场研究: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是中药经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中药市场调查的内容(2015级中基班期末论述题)1 年总产值;2 全国年总销量;3 全国年出口量;4 全国库存量;5 种植面积;6 生产周期;7 当年产量;8 收购价格;9 销售价格;10 其他因素(如新的开发)中成药经营调查市场环境调查: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调查商品供需调查:供应量、需求量、同行者、消费者、产品结构、需求时间的调查商品品种调查:同类品种、品种质量、品种周期、品种开发调查产品的竞争调查:对手总体情况调查、对手竞争能力、对手潜在实力调查市场预测内容商品需求及变化预测;商品价格及变化预测;商品供给及变化预测;商品占有率及变化预测;商品周期及变化预测;国际市场及变化预测市场预测步骤明确预测目的,制订预测计划;收集资料;选择预测方法;分析判断,做出决策市场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法特点:用于中长期预测,对未来市场变化进行粗略估计,简单易行,灵活适用。
2、定量预测法特点:没有出来太大灾害或者变化,比较平稳的情况下使用第四章中药商品学的采收、加工与等级规格一、中药商品的采收中药材现代采收原则:依据有效成分积累的高峰期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高峰期判定(二者不一致时用有效成分的总量判定,对毒性药要兼顾毒性成分低时)药材采收1、不同季节,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丹参11月份丹参酮ⅡA的含量是其他季节的2~3倍。
2、不同生长时期,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同茵陈在花期至果期,有效成分最高(在花期采);益母草花盛期;薄荷花盛期;甘草在花前期采收;槐米花蕾期;金银花在花蕾期或刚开时采收;红花、菊花、洋金花、旋复花在黄盛开时采收3、同种产品,不同产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间不同麻黄:大同麻黄9月含量最高,赤峰麻黄8月含量最高。
二、中药商品产地加工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1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保持药材的纯洁性;2 防止药材变质;3 形成药材的不同规格等级;4 便于包装、贮运药材产地加工的要求:1完整性2安全含水量3色泽鲜艳4气味纯正5有效成分损失少三、中药商品的规格等级规格:一个品别的药材,人为地改变了原生药材的形态等。
这种不同形态等方面的商品称为规格。
等级:统一规格商品的药材,区别其大小,好坏的标准称为等级。
划分中药材规格等级的一般原则以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结合传统中药鉴别经验,体现按质论价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优质药材的生产,不断改进产地加工的技术,和提高生产效益。
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依据和方法按产地不同划分,如石牌藿香、海南藿香;采收季节不同,春三七-冬三七;春田麻-冬天麻;产地加工方法不同附子-附片;药材外部形态浙贝母:元宝贝-珠贝;药材大小或重量金钱白花蛇;药材的老嫩程度花鹿茸;药用部位不同当归;成分含量多少血竭;基源不同黄连;以长短不同划分山药;以颜色不同划分炉贝第五章中药商品学的包装、仓储和物流包装作用①确保中药商品的质量②防止损耗,保持数量③美化外观,指导消费,促进销售④方便运输、有利于贮存包装重要性①影响商品销路②影响商品价格及市场竞争力③影响企业成败冷库温度2~10℃,阴凉库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75%中药商品货垛间距要求:垛与垛之间不小于100cm。
垛与墙不小于50cm,与地面不小于10cm,与梁、柱不小于30cm。
库房主过道宽度不小于200cm。
发货原则①先进先出②先产先出③易变先出④近效期先出(细柱先出,易燃先出)第六章中药材商品的道地产区及品种道地药材的含义:①产地历史悠久,具有相对固定产地和生长区域②品种优良,具有产量高、能抗旱③疗效显著、临床效果好④生产技术成熟⑤加工技术成熟第七章成方资源及名优中药成方资源:历代方书著作和民间单方、验方及秘方成了中成药生产的源泉,这与药材商品多来源于天然药源的情况相似,是我过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称成方资源。
名优中成药:指某一种或在某一种不同厂家生家的产品中,具有质量优良,疗效特好,产量较大,销路较广的传统或新制的著名中成药名优中成药分级1、国优金奖产品(东阿阿胶)2、国优银奖产品(力牌玉泉丸)3、部优产品:卫生部(灌河牌乌鸡白凤丸)4、局优产品5、省优产品第八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根据植物化学成分寻找新药源:灵猫香—麝香根据亲缘关系寻找,小檗碱—小檗科;茄科—颠茄碱扩大药用部位:杜仲叶老药新用的研究,枳壳行气—提升中气综合利用的研究,如提取西药、香料、化妆品的原料或用与药膳资源保护资源普查;制定药源保护法规;建立半封闭式药源保护区;加强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严格禁止高价诱购、导购;实行科学合理的采猎。
第九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确定贮存量的原则:至少保持一年的供应货源中药商品贮存的目的:贮药等病;保证市场供应,稳定药价;保证中药商品流通的连续性;保证特殊的需要;保证国际市场的需要变质现象○1虫蛀②发霉③泛油④变色⑤气味散失⑥风化潮解⑦腐烂⑧沾结融化○9风化3风化潮解:指结晶性药品因受到风吹、潮湿空气或高温影响,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粉末的现象泛油:即走油,指药品受潮或受热变软或粘结而呈现油状物质外溢的现象变质原因㈠内因:①水分含量不当②成分成分不稳定㈡外因:⑴温度:1)库温控制2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