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米长安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最有哲理的成语故事

最有哲理的成语故事成语则是汉语的精髓,小小的故事,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有哲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成语一】:纸醉金迷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
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
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
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荒淫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
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
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
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
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成语二】:糟糠之妻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
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很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封为太中大夫。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
刘秀和她谈论了满朝的大臣,想看看她爱慕哪一位,以便给她改嫁。
湖阳公主说:“满朝大臣,只有宋弘才貌双全。
”为此,刘秀召见了宋弘,对他说:“俗话说,一个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一批富朋友;发了财就要停妻另娶,这可是人之常情啊!”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一个人在贫贱时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记的;和自己共患难的结发之妻是不能抛弃的。
”刘秀见此情形,对湖阳公主说:“看来没有什么希望使宋弘停妻另娶了。
”【成语三】:一箭双雕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
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人。
他曾被派遣护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
突厥族国王摄图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来,常让他随自己一起去打猎。
56个关于索的成语及解释

56个索的成语及解释56个关于索的成语及解释以“索”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索隐行怪] 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
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
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索然无味]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索然寡味] 寡:少,缺少。
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索垢寻疵] 犹言吹毛求疵。
[索垢吹瘢] 犹言吹毛求疵。
“索”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一索得男] 旧时指头胎生子。
[一索成男] 旧时指头胎生子。
同“一索得男”。
[朽索驭马]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
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
多含戒惧之意。
亦作“腐索御马。
”[悉索薄赋] 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
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
薄,谦词,指不精良。
[悉索敝赋] 悉:全部;索:尽;敝:谦辞,谓不精良。
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
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
[搜索肾胃] 形容竭力思索。
指构思诗文。
[搜索枯肠] 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
形容写作时苦思苦想。
“索”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擿埴索涂] 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
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
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
[摘埴索涂] 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
比喻盲目的行为。
[澡垢索疵] 犹言吹毛求疵。
指刻意寻人过错。
[寻弊索瑕] 犹言吹毛求疵。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寻瘢索绽] 指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
瘢,皮肤斑痕。
[兴致索然]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兴味索然] 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洗垢索瘢] 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
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同“洗垢求瘢”。
[探赜索隐] 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
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探幽索隐] 探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同“探赜索隐”。
[敲冰索火]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关于长安的成语典故

关于长安的成语典故因长安是古都,源于长安的成语及典故也有好多,接下来请欣赏:一、泾渭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曰:“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即泾水因渭水流入而变浊,水底却清澈如鉴。
著名的八水绕长安,泾水、渭水是其中两条最大的河流,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经陕西渭南市潼关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渭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
"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
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二、买东西因为唐长安城有东、西两市,西市卖胡人商品,东市卖汉人商品,所以购物就称“买东西”。
唐代长安城已有百万人口,是同时代全球最大、最繁荣的经济文化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当时整个长安城设置东市和西市,分别位于朱雀街两侧相同的位置,左右对称。
东、西两市搭建起了唐长安城的商业格局。
东市紧邻皇宫兴庆宫,居住的人主要是达官贵人和皇亲国戚,人口密度较低,购物环境好,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为主,“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以带来的香料、药物卖给中国,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西市相当于现在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集合,衣食住行日用百货应有尽有,非常接地气。
三、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故事。
事发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冷面王妃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骊山烽火台,古代烽火就是军情告急信号,各路诸侯见都城告急于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弄而回懊恼不已。
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
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再点燃烽火却再无人来救,不久便亡于刀下,西周遂亡。
鲜为人知又有趣的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简短故事

鲜为人知又有趣的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简短故事成语典故是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到过的成语很多,其中就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典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鲜为人知又有趣的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简短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鲜为人知的成语典故【1】百步穿杨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
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
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更大。
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形容大城市物价昂贵,意思是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
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用法:作谓语,指居住生活很不容易。
出处:出自唐代张固《幽闲鼓吹》,“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翻译:米价比较贵,在京城居住不容易。
)
扩展资料: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则成语与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有关。
白居易小时候就很有才华,深得周围人的赞赏。
古代有才能的人想要获得功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等待考试,即通过乡试、举试等方式,最终能金榜题名;另一种就是通过拜见当时的名士或大臣,只要得到他们的认可,也可以获得推荐的机会。
白居易十六岁那年,为了应举,从江南到京都长安。
由于当时应试的举子拜见大臣名士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白居易也带着自己的诗歌拜见大名士顾况。
顾况看到“白居易”这个名字时,开玩笑地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
”等到他翻看诗稿,顾况忍不住连声叫好,说道:“能作出如此有文采的诗作,在长安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
从此,白居易便一举成名。
后来,白居易又写了很多非常好、非常通俗的诗作,成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而顾况与他说的那句玩笑话——“长安米贵”也流传下来,成为后代形容在大城市里物价昂贵的专用成语。
历史上5个字的成语故事典故

历史上5个字的成语故事典故从成语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学问,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无论您是莘莘学子,还是已为人父母之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养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浩瀚。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成语故事典故,便利大家学习。
《更上一层楼》唐朝时期,闻名诗人王之涣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成名,他曾经担当过文安县尉,他常与王昌龄、高适等人在一起。
鹳雀楼是唐朝的一个风景名胜,共有三层,气概壮丽,南望中条山,俯瞰黄河。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他心情特别感动澎湃,便写成《鹳雀楼》这首闻名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思是说:我登上鹳雀楼,看到夕阳挨着远山渐渐的落下,黄河水奔腾地流向大海。
想要看得更远的地方,就必需要再登高一层楼。
王之涣用这首诗写出了自已远大的理想。
《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轻人意重》唐朝一地方官为表达对皇帝的敬意,派缅伯高给皇上进贡一只天鹅。
缅伯高爬山涉水,经过沔阳湖时给天鹅洗澡,天鹅逃跑,只剩下一根鹅毛,只好写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没有怪罪并奖赏他。
《不打不相识》中国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
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
才饮得两三杯,又遇到李逵后来,三人又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去喝酒。
吃喝间,宋江嫌送来的鱼汤不甚好,叫酒保去做几碗新奇鱼烧的汤来醒酒。
正好酒馆里没有新奇鱼,于是李逵跳起来说:“我去渔船上讨两尾来与哥哥吃!”戴宗怕他惹事,想叫酒保去取,但李逵肯定要自己去。
李逵走到江边,对着渔人喝道:“你们船上活鱼把两条给我。
”一个渔人说:“渔仆人不来,我们不敢开舱。
长安的成语

长安的成语
1. 长治久安:长安一直以来都是长治久安的象征啊!就像咱们现在的生活,稳定又安心,多好呀!比如咱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地出门、回家,这就是长治久安的体现嘛!
2. 长安道上:你看那长安道上,曾经来来往往多少人啊,他们不都怀揣着梦想嘛!就好像现在奋斗的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3. 长安居大不易:哎呀,在长安生活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就跟咱在大城市打拼一样,处处都有挑战,真是长安居大不易啊!
4. 日近长安远:有时候感觉目标就像日近长安远,明明就在眼前,却好像怎么也够不着。
就像我一直想减肥,可总也坚持不下来,哎呀!
5. 久安长治:咱都希望国家久安长治呀,这样大家才能安居乐业不是?就像咱们的小日子,稳定了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6. 长安棋局:这人生就像长安棋局,变化莫测呀!你看那职场上的竞争,不就跟下棋一样,得步步为营嘛!
7. 长目飞耳:嘿,要是咱有长目飞耳就好啦,能知道更多有趣的事呢!就像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啥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8. 长辔远驭:要想管理好一个团队,就得学会长辔远驭呀!就像将军指挥打仗一样,得有策略。
9. 长算远略:做事情得有长算远略,不能只看眼前呀!就好比规划未来,得想得长远点,不是吗?
10. 长绳系日:哎呀,真想长绳系日,让时间慢点走呀!这样就能多享受一些美好的时光啦,你们说是不是呀?
我觉得长安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些成语很好地体现了它的特点和人们对它的情感寄托。
文言文长安米贵翻译

自古长安,繁华似锦。
汉唐盛世,帝王之都,商贾云集,车水马龙。
然而,世间万物,皆有盈虚。
至若长安米贵,亦非一日之故。
自秦汉以来,长安城内人口日益繁盛,农业生产虽盛,然地狭人稠,米粮供应渐显不足。
加之四方贡赋,运输劳顿,米价遂涨。
至唐宋,长安城内米价更上一层楼,百姓苦不堪言。
长安米贵,有其因由。
一则地少人多,土地有限,而人口激增,粮食需求日增,米价自然上涨。
二则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四面环山,交通运输不便,米粮运输成本高昂,加之官府征收重税,米价更是水涨船高。
三则长安为帝王之都,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众多,他们竞相攀比,豪奢之风盛行,米粮需求量大增,导致米价昂贵。
昔时长安,米价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一斗米价,竟高达数钱,甚至数十钱。
寻常百姓,若非家有巨富,难以负担。
彼时,长安城内,富家豪族争相购买米粮,堆砌如山,以为长久之计。
而穷苦百姓,则艰难度日,朝不保夕。
长安米贵,亦有其时。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国家强盛,粮食丰收,米价相对较低。
然而,自唐中叶以后,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米价再次攀升。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后,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但长安米贵之现象依然存在。
长安米贵,亦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沧桑。
在封建社会,农民负担沉重,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悬殊。
长安城内,米贵如珠,百姓疾苦,而官府却视若无睹。
此情此景,令人感叹不已。
岁月如梭,长安城历经沧桑,早已不复往日之盛。
然长安米贵之景象,却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永恒的记忆。
今日之西安,虽已不再是古都长安,但那繁华与沧桑,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长安米贵,亦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贫富差距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物价昂贵,民不聊生。
今日我国,虽已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历史教训仍需铭记。
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总之,长安米贵,既是历史的一页,也是对现实的警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米长安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汉朝时期,有一个名叫东方朔的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且性情诙谐。
起初在京城长安做公车(一个很小的官),起初还非常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东方朔就犯嘀咕了。
眼看董仲舒、公孙弘官居显赫,自己却仍然是个小小的公车待诏,无权无势,自然很不甘心。
东方朔想吸引住皇帝的眼球,以便得到重用,便谋划了一个点子。
当时为皇家照看马队的都是些侏儒。
尽管这些侏儒官阶很低,但他们却可以经常接近皇帝。
一天,东方朔对看马的一个侏儒说:皇上最近说啊,你们这些人,身材矮小,耕田种地,力气不如别人,从军打仗也打不过别人,做地方官也管不住别人,白白消耗国家的财物,他准备把全国的侏儒都杀掉。
侏儒听闻后,吓得不得了,居然痛哭流涕。
东方朔见此情景,赶紧说:别害怕,我给你们想个办法吧。
那侏儒非常感激,连忙问是什么办法。
东方朔说:你应该联合所有的侏儒,一见到皇帝就长跪不起,请皇帝宽恕你们的小个儿。
果然,所有的侏儒在皇帝出行时,齐刷刷地跪在皇帝面前请罪,一个劲儿地说着: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这可把皇帝整晕了,便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帝要杀掉我们。
皇帝于是召见东方朔,质问他为何造谣惑众。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臣朔饥欲死。
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也。
意思是说,反正我可能被杀头,那我就直说吧。
这些侏儒们身高不到一米,每月的俸禄是一袋米、二百块钱。
我身高差不多两米,每月的俸禄也是一袋米、二百块钱。
结果侏儒们快撑死了,我却要饿死了,这是不合理的。
如果皇帝认为我说的有道
理,就先让我吃饱饭。
如果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
皇帝听后怒气顿消,还开怀大笑,不久便让东方朔从公车待诏转到金马门待诏。
从此,东方朔收入提高了,和皇帝接触的机会也明显多了。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索米长安的故事。
《汉书东方朔传》【求解驿站】求取米粮。
后多用来形容谋生。
【活学活用】东方朔靠着~,让皇帝给他升了职,加了薪。
【妙语点拨】从东方朔索米长安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东方朔并非一个中规中矩的读书人,他的身上不仅充满诡诈之气,而且还有一股诙谐之风。
东方朔故意吓唬侏儒将有杀身之祸,借侏儒和自己身高悬殊,却享受同等俸禄一事,表达对皇帝分配方案的不满。
这种对比极富喜剧性,东方朔一没求官,二没要地,只求填饱肚子。
他言语得当,诙谐幽默,惹得汉武帝乐不可支,不仅化解了对东方朔造谣惑众的愤怒,还提拔了东方朔,可谓一石二鸟!【成语接龙】索米长安安居乐业业精于勤勤兵黩武武不善作作壁上观观变沉机机变如神神安气定定国安邦邦家之光光被四表表里如一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