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合集下载

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

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

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急危重病人是指那些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抢救和高度关注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常处于生死关头,身体的状况不仅需要医疗人员的亲切照顾和治疗,更需要心理护理的干预和关注。

在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除了做好治疗之外,更需要医护人员关心与关注。

只有通过心理护理,才能让这些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病情,更好地完成治疗,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心理护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沟通支持患者在病情凶险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害怕等强烈情绪。

而一些普通的言语,比如:“别害怕,我们一起面对”等,可以让患者在这些强烈的情绪中得到一些宽慰,并从而减轻一些痛苦。

沟通不仅可以让患者感到安慰,还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从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二、情感理解医护人员应该耐心地聆听患者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

由于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无法自我控制情绪,有时需要依赖医护人员的安慰以减轻情绪压力。

患者需要得到情感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三、精神疏导医护人员在进行精神疏导时,应将患者视为家人,以患者的感受为重。

在关心和宽慰患者的同时,也需要准确地、理性地、合适地引导患者,帮助患者真正了解自己,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治疗过程。

四、家庭支持急危重病的患者往往需要家庭的鼓励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经常拜访患者,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关注。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关怀和陪伴,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温暖,从而增强患者的意志力和治愈的信心。

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一、尊重患者的权利患者是独立、自主的人,医护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遵循患者的意愿和感受。

在进行干预时,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主观意愿,给予患者充分的自主权。

二、细心体贴在给患者做心理护理时,需要注意细致的关怀和体贴。

医护人员在关心患者的同时,也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不把患者当做对象,要将他们当做人看待,并给予充分的关爱。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爱与关怀,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决心。

icu患者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icu患者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icu患者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1. ICU 患者心里得多脆弱呀,这时候心理护理可太重要啦!就像给他们黑暗中的一束光。

比如说,患者老张刚转到 ICU,面对陌生的环境特别害怕,这时护士温柔地握住他的手,轻声说:“老张,别担心,我们都在这陪着你呢。

”这简单的话语和动作就是最好的心理护理呀!2. 你想想,在 ICU 里的患者多无助,沟通技巧就是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呀!像有一次,小李情绪很低落,医生就坐在他床边,耐心地听他倾诉,时不时回应一下,这不就让小李感觉好多了嘛!3. 对于 ICU 患者,我们得像对待宝贝一样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理呀!好比小王醒来很迷茫,护士就详细地给他解释每一项治疗,让他心里有底,这多重要啊!4. 沟通技巧在 ICU 里简直就是魔法呀!举个例子,小赵紧张得不行,护士就用轻松的语气和他开玩笑:“小赵,等你好了咱一起去吃好吃的呀!”瞬间就让小赵放松了不少呢。

5. ICU 患者的心理护理,那可是能给他们力量的源泉呢!就说那次,老孙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医护人员就不断鼓励他,给他讲好多康复的例子,老孙不就又有信心了嘛!6. 哎呀,和 ICU 患者沟通可得讲究技巧呀!比如有个患者总是担心费用,医生就明确告诉他都有哪些保障,让他别乱想,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嘛!7. 对 ICU 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就像给他们温暖的拥抱嘛!像有个患者术后很疼,护士就一直陪着她,安慰她,这就是最好的支持呀!8. 沟通技巧在 ICU 真的太关键了呀!有一回,患者家属很着急,医护人员就详细地给他们讲解病情,让他们放心,这不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嘛!9. ICU 患者多需要我们用心去沟通和护理呀!比如有个患者对治疗有疑虑,医生就仔细地给他解释每一步,让他安心接受治疗,多好呀!10. 咱可得重视 ICU 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技巧呀!这就像给他们注入了活力一样。

就像有个患者情绪特别差,医护人员就想尽各种办法逗他开心,最后患者终于露出了笑容,这多棒啊!总之,对 ICU 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是非常必要的,能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更快地康复呀!。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急症患者是指患者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

急诊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必须要有效的措施缓解症状,维持器官功能。

作为护理,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科学护理很关键。

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紧张、恐惧和焦虑。

此反应是人在某种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多见于慢性病、创伤、急诊患者,其原因为突发疾病或慢性病加重。

比如,创伤多为遭遇天灾,对创伤所致残疾、疼痛缺乏准备。

再加上对医院环境陌生,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急腹症发病突然,疼痛剧烈,产生紧张、焦虑心理,迫切需要止痛。

(2)烦躁、抑郁。

这种心理多发于慢性病时间长,病情反复的患者。

受自身病情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躁心理。

还有部分年轻人,由于感情、学习受挫,产生悲观、抑郁心理。

(3)愤怒、急躁。

此心理多见于打架斗殴、酗酒的患者,发生原因为难以承受当前受到的创伤,从而产生急躁心理。

一旦稍有不顺,就会出现脾气暴躁,甚至攻击他人的现象。

比如,酗酒者会失去理智,过于兴奋且伴有创伤,受伤后不了解原因就暴怒,常借机寻找发泄机会或对象,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影响临床治疗的进行。

(4)迁怒。

由于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常将自身痛苦迁怒他人,一旦个别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

若接诊时稍有疏忽,患者就会有很多怨言,拒绝配合治疗。

(5)绝望自杀。

此类心理常见于青年女性,她们心胸狭窄,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得失,用安眠药、喝农药的方法自杀。

出现这类心理的患者,通常会拒绝治疗,需要他人协助才能施救。

2、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1)热情服务,快速接诊。

急诊患者病情凶险,发展快速,渴望尽早得到确诊和治疗。

当患者进入诊室后,护士要快速接诊,耐心、热情的询问病情,安排其在候诊椅上候诊。

同时,用关切、礼貌的口吻安慰患者,根据病情妥善处理。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护士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首先,充分尊重和关心患者,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科室环境,多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和沟通技巧培训ppt课件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和沟通技巧培训ppt课件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和沟通技巧
1144
§ 其他由于外伤原因不同,也就有各种不同 的心理活动,如有的患者因车祸或打架致 伤,除有以上心理活动外,还可能担心医 护人员不能根据病情做出正确处理或有偏向。
§ 还有的个别患者不能如实叙述病情或故意 把病情说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因 此,对一些有纠纷因素存在的患者,除积 极给予治疗外,还应针对其心理活动,高 度热情地对待患者,耐心向患者讲明救死 扶伤、一视同仁、秉公办理的原则,取得 患者信任。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和沟通技巧
77
§ 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特殊性时急诊科护士常 常接触与法律纠纷有关的各种意外伤害事 故,急诊科被称作是医院的“火药桶”
§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费用往往成为引发医 疗纠纷的原因,而直接的导火索可能是某 句解释不当,或认为护士行动迟缓,不够 迅速。
§ 所以作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要善于揣摩 患者心理,察其颜,观其色,随机应变, 运用心理护理技巧,即减轻患者痛苦,又 减少自己的麻烦。
§ 患者希望引起接诊者的重视,迅速行动, 药道病除;由于身体的痛苦使他失去冷静 与理性,如果不能使他满意的速度为他治 疗护理,即使这并非主观而是客观原因造 成,他也会觉得委屈甚至愤怒,从而引发 纠纷。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和沟通技巧
33
§ 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 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 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 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 绝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 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 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 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和沟通技巧
2233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巧课件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巧课件
除患者难以承受的信息外,一般信 息应如实告诉患者,使其对诊疗情况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5、满足心理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患病后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 绪,如悲伤、抑郁、愤怒等。这些往往 与患者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关。生病 后生理需要层次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高 层次减弱低层次需要增加。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4、加强沟通与交流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启发患者交 谈,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建 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沟通交流是不断发展的、 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使沟通有 效,达到交流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神贯注 2)谈话要适度 3)注意倾听 4)注意收集反馈 5)对病人同情而体贴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8、加强针对性 心理护理不能千篇一律
个体(文化层次、思想水平、性格 气质、年龄状况、心理反映特征) 疾病(疾病种类、患病的长短、病 程进展、疗效状况) 环境
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小结
心理护理的要点 1、主动关心患者 2、体察患者情绪采取有效对策 3、巧妙积极暗示 4、重视语言和非语言作用 5、改善病房环境 6、学好沟通技巧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3、创造良好的环境
尽力创造优 美、 舒适的治疗环境, 要 保持室内安静,创造 一个安全、可靠、 和谐的气氛和环 境。源自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主动介绍监护室环境,消除 患者对ICU的陌生感。
在不影响诊疗规程的情况下, 尽量将诊疗操作集中完成,减少 不良刺 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沟通技 巧

危重病人心理危机处理要点

危重病人心理危机处理要点

危重病人心理危机处理要点心理健康对于危重病人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病情的不确定性、疾病的痛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危重病人常常会面临心理困惑、焦虑、沮丧等心理危机。

因此,在危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处理和疏导他们的心理危机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人心理危机的处理要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关心和照顾这些患者。

一、积极有效的沟通沟通是处理危重病人心理危机的重要手段。

医护人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与危重病人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困惑,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在与危重病人交流时,需要讲清楚医疗知识和治疗计划,解答他们的疑惑,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同时,鼓励病人与亲友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二、提供情感支持危重病人常常面临着身体疼痛、生命威胁等困境,情绪低落是难以避免的。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提供情感支持。

在与危重病人交流中,需要表达出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安抚他们的不安情绪。

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助危重病人缓解压力,激发积极情感。

三、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危重病人常常会面临着自卑、无助、失落等负面情绪,需要医护人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在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的个人隐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医护人员还可以帮助危重病人确立目标,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积极应对疾病。

四、提供信息和教育危重病人往往对疾病和治疗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提供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通过提供准确、直观的信息,可以帮助危重病人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五、建立支持系统在危重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建立支持系统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帮助危重病人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其他病友等。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急诊病房是一个人们可能经历的最紧张和紧急的情境之一。

对于急诊患者,他们可能正在经历痛苦、无助、恐惧和不安等情绪,急诊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是一些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要点和沟通技巧。

一、要点1. 给予患者安全感急诊患者通常会很惊恐,因此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可以通过告诉他们医护人员正在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治疗和照顾,以及告知治疗方案和病情变化等来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2. 关注患者情绪急诊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例如愤怒、焦虑、恐惧等。

医护人员应该仔细倾听患者的话语,认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放松技巧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提供安静的环境等。

3. 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患者和家属对于治疗的信息非常敏感。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包括治疗计划、病情变化、预后和康复方案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进程和医护人员的工作。

二、沟通技巧1. 温和友好的语气沟通是急诊护理的重要环节,急诊医护人员应该用温和友好的语气与患者交流。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焦虑感,增加他们的信任和满意度。

2. 适当的目光交流适度的目光接触可以增加与患者的互动感,表达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

但是,过分的目光接触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和不安,因此要适度掌握。

3. 简明扼要的语言急诊患者通常处于紧张和不安的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尽可能减少专业术语和太多的信息量,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情感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同情。

可以使用一些关心的话语、拥抱或握手等方式来表达关心,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不安。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医护人员应该注重心理护理的工作,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沟通技巧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沟通技巧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沟通技巧1. 引言在医疗实践中,急危重患者是指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病情迅速恶化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常需要紧急而专业的护理和治疗,同时也需要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提供相应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讨论急危重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与他们进行沟通的技巧。

2.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急危重患者在面临生命威胁或身体状况严重恶化时,往往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反应。

以下是急危重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2.1 恐惧与焦虑由于自身疾病严重,急危重患者常常感到恐惧和焦虑。

有些患者可能害怕自己的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害怕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这种焦虑和恐惧会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2.2 绝望与沮丧对于一些急危重患者来说,他们可能感到绝望和沮丧。

这些患者可能对未来感到无望,认为自己无法恢复健康或重返正常生活。

这种绝望和沮丧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2.3 焦虑与挫折急危重患者面临疾病的挑战,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挫折的心理反应。

他们可能因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无力感而感到焦虑,也可能因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而感到挫折。

3. 急危重患者沟通技巧与急危重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还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以下是一些与急危重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3.1 真诚倾听与急危重患者沟通时,重要的是要真诚地倾听他们的言辞和情感。

当患者表达自己的恐惧、焦虑或困惑时,护士应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们的感受。

通过倾听,患者可以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3.2 温暖的陪伴急危重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需要得到温暖的陪伴。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护士对患者的态度应该是温暖友善的,让患者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

3.3 清晰的沟通与急危重患者进行沟通时,护士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的词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过去认为急诊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因为急诊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转危为安。

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急诊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

但急诊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

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诊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急诊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1对待急诊病人和亲人一样
急诊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入围与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使急救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是非常重要的。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当一个人带着疾病来急诊就医时,其处于一种急躁、忧虑、恐惧、担心、期望的状态之中,这时对护士的每句话都是洗耳静听的。

所以在和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要讲究艺术,将心比心,态度和蔼,用友善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同时注意语气,因为它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即既可治病,也可以致病。

3使病人感到安全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对急性急诊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急诊病人发病多突然,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

绝不能在病人面前谈论“你不交钱就停止抢救与治疗”等,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及与病人家属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影响。

有少数急诊危重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护士在通知其家属时,应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使家属有一定的心理、思想准备后再告之死亡的消息。

对因车祸、工伤死亡者,如家属未及时赶到,要做必要的妥善处理。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高心理和业务素质,在积极施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1,善于感知接纳病人是医患沟通的前提
2,能够感知、理解、同情病人,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3,要富于同情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病人的悲观、快乐、愤怒。

4,文明规范的语言是医患沟通的基础多说一个请
5,在交流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避免套用生硬的医学术语。

6,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运用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缓和病人因紧张造成的紧张
心理,使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提高自身素质是医患沟通的关键
应该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在第一时间给予病人最佳的救治。

8,沟通形式有两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契机:首次接诊病人关切的询问患者的病情
在为病人实施医疗护理治疗时与患者交谈。

既可以分散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又能进一步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便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准确实施。

9,眼神的沟通
眼睛是心灵之窗。

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目光,特别是情绪状态即可得到信息。

若患者表现出柔和热诚的目光,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代表他情绪良好,对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目光呆滞、浑浊暗淡代表他情绪欠佳,谈话的内容不能使其动心 10,距离沟通
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话,一次小小的幽默,常能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渠道得以沟通,消除患者疑虑、恐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1,对于所受到的无理对待也要去合理的理解和对待;我们没有错,而是我们管理上或者就医环境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去说声“对不起”,消除病人的对立和紧张。

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不要忽视病人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劝慰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避免引起家属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势。

否则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治疗。

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

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

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

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

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

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

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非语言沟通技巧
1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

不同的目光可以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

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倾听患者述说,并表示同情、关心,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

如车祸患者恐惧心理尤为突出,护士镇定的目光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

2 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

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够在危、急、重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会使患者的情绪由恐
惧、焦虑到平静、镇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例如:在抢救一名腹部刀刺伤患者时,护士从容、镇定,各种操作有条不絮,动作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穿刺一针见血,妥当固定穿刺肢体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护士娴熟的技术能够使恐惧、失望的患者和家属重新得到希望,增加治疗信心。

3 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护士接诊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的方
式进行非语言交流。

如对急诊外伤患者,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患者双手,可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清创时产生的疼痛感;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摸摸脉搏,测测血压,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4 沉默的作用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为“三大”特点。

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

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论分诊制度,根据来就诊患者的病情轻重,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

病情危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啥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

护士说了: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
病人希望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及时为他们解除躯体上的痛苦;而且也希望医务人员以实际的态度与行为来表示对他们真诚关心。

在短时间内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依赖尽可能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迅速分诊和处置的能力,充分利用短暂有限的时间,合理安排与多个危重患者的沟通,使急救工作迅速、准确、有序的展开,使患者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