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进展_孙华燕
“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

2 0 1 7年 1月 来自激 光 与 红 外 L AS ER & I N F RARE D
Vo 1 . 4 7, No. 1
J a n u a r y, 2 0 1 7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0 7 8 ( 2 0 1 7 ) O 1 - 0 0 9 8 - 0 5
Ab s t r a c t : I n f r e e s p a c e o p t i e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l i n k b a s e d o n e a t — e y e mo d u l a t i n g r e t r o — r e f l e c t o r , i n c i d e n t l i g h t i s mo d u — l a t e d b y r e t r o — r e le f c t o r , a n d i t i s r e t r a c e d t o t h e t r a n s mi t t e r b y t h e s a me l i g h t p a t h, S O s e a r c h , c a p t u r e a n d t r a c k i n g s y s — t e n r i s u s e d o n l Y i n o n e e n d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t e r mi n a l , i t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i g h t we i g h t , l o w e n e r g y
测试 。
“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

“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任建迎;孙华燕;张来线【摘要】“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通过逆向调制器对入射光调制并使其原路返回到发射端,链路只需要在一端使用搜索、捕获、跟踪系统,和传统终端相比重量轻、能耗小、费用低、组网灵活。
文章首先对“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原理进行分析,介绍了“猫眼”光学系统和逆向调制器等核心元件的作用及特点,重点对“猫眼“光学系统优化方法及多量子阱电吸收型调制器和MEMS 调制器的特点做了介绍,最后对MEMS 调制器进行了简单的性能测试。
%In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 based on cat-ey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incident light is modu-lated by retro-reflector,and it is retraced to the transmitter by the same light path,so search,capture and tracking sys-tem is used only in one e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rminal,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weight,low energy consumption,low cost,flexible networking. Firstly,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based on cat-ey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was analyzed,and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t-eye optical system and retro-reflector modulators were introduced. Cat-eye optical system optimization method,multiple quantum well absorption modulator and MEMS modulator we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Finally,the performance of MEMS modulator was tested.【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7(047)001【总页数】5页(P98-102)【关键词】逆向调制;猫眼光学系统;多量子阱调制器;MEMS【作者】任建迎;孙华燕;张来线【作者单位】装备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1416;装备学院光电装备系,北京101416;装备学院光电装备系,北京1014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利用逆向调制器对入射光束进行调制并使其沿原路返回到发射端,完成自由空间光通信[1]。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技术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技术
佚名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9.11世贸中心倒塌.使一种无线连接传输服务技术浮出水面。
这个扮演世界经济拯救者角色的无线连接方式.不是谈了很久却一直鲜见其迹的蓝牙.也不是微波.而是一种虚拟光纤(FSO)传输技术。
中科院江亿院士在本期专家答疑解答FFSO相关内容。
【总页数】2页(P4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2
【相关文献】
1.“猫眼”逆向调制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 [J], 任建迎;孙华燕;张来线
2.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J], 章志坚
3.自由空间光通信串行级联译码技术 [J], 王德令
4.基于FSO自由空间光通信中自动伺服系统的研究 [J], 邹延聪;陆绮荣
5.一项值得重视的低压低功耗超高速集成电路技术——TFSOI技术 [J], 沈文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研究背景:随着信息传输量呈指数级增长,目前以微波通信为主的卫星通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空间激光通信以其高容量、窄波束、轻载荷的技术优势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作为全球最早开展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实施了空间光通信方面的研究计划。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激光技术和关键器件的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空间激光通信的应用研究和工程试验工作开始加速。
美国、欧洲、日本等制定了多项有关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计划,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所涉及到的各项关键技术展开了全面研究,并开展了多次在轨实验验证。
我国在“九五”期间开展了空间激光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其后在关键技术、样机设计、地面试验、在轨试验方面均逐步取得重大进展,为未来空间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技术和工程试验基础。
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我国关键技术攻关的技术路线是与国外基本保持同步的。
只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纳入国家创新体系集智攻关,在未来空间宽带网络中充分利用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大有作为。
发展我国空间激光宽带网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首先是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2020年前后,大多数信息获取类卫星数据传输速率在2 Gbit/s 以上,最高要求8 Gbit/s以上。
2030 年航天器数据传输速率将向更高发展,微波手段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其次是空间高速组网需求。
天基信息系统包括环境监测、通信卫星、中继卫星、导航定位等应用卫星系统,轨道包括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大椭圆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多种轨道形式。
随着航天技术发展,各应用卫星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轨道内、轨道间卫星之间组网运行的需求日益迫切,急需构建天基一体、信息融合、互连互通的天基信息网。
利用激光作为载体,是实现大容量高速组网运行的最佳手段。
最后是技术发展推动需求。
利用微波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存在3个突出问题:1)频带受限,传输速率难有较大突破,目前微波传输的最高速率是Gbit/s 级,不能满足空间宽带组网的需要;2)轨道频率资源紧张,申请协调难度大,在已分配的GEO卫星222 个轨位中,美国占145 个,中国仅占19个;3)频谱拥挤重叠,频率干扰严重,频谱协调难度加大。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高雪松张晓娜来源:光波通信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综述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是指以激光光波作为载波,大气作为传输介质的光通信系统。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结合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点,既具有大通信容量、高速传输的优点,又不需要铺设光纤,因此各技术强国在空间激光通信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传输原理大气传输激光通信系统是由两台激光通信机构成的通信系统,它们相互向对方发射被调制的激光脉冲信号(声音或数据),接收并解调来自对方的激光脉冲信号,实现双工通信。
图1所示的是一台激光通信机的原理框图。
图中系统可传递语音和进行计算机间数据通信。
受调制的信号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使激光器发光,从而使载有语音信号的激光通过光学天线发射出去。
另一端的激光通信机通过光学天线将收集到的光信号聚到光电探测器上,然后将这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将信号放大,用阈值探测方法检出有用信号,再经过解调电路滤去基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还原出语音信号,最后通过功放经耳机接收,完成语音通信。
当开关K掷向下时,可传递数据,进行计算机间通信,这相当于一个数字通信系统。
它由计算机、接口电路、调制解调器、大气传输信道等几部分组成。
接口电路将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连接起来,使两者能同步、协调工作;调制器把二进制脉冲变换成或调制成适宜在信道上传输的波形,其目的是在不改变传输结果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激光器的发射总功率;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把接收到的已调制信号进行反变换,恢复出原数字信号将其送到接口电路;同步系统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使通信系统的收、发端有统一的时间标准,步调一致。
图1激光通信原理图关键技术分析高功率激光器的选择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信号,并形成光束射向空间。
激光器的好坏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及通信距离,对系统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因而对它的选择十分重要。
空间光通信具有传输距离长,空间损耗大的特点,因此要求光发射系统中的激光器输出功率大,调制速率高。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综述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综述一、概括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以其高带宽、低成本、抗电磁干扰等独特优势,在军事、航天、城域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光电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光通信理论的深入发展,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关键技术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研究现状方面,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的重要跨越。
光发射与接收技术、光束控制技术、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等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使得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光网络的不断发展,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在组网技术、协议设计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大气衰减、散射、湍流等环境因素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光束对准、跟踪与捕获技术的实现难度;以及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将继续向高速度、大容量、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通过研发更高效的光电器件、优化光通信算法,提升系统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光通信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
随着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将与这些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通信领域的创新发展。
1.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定义与特点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又称自由空间光学通讯,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在真空或大气中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
其核心技术在于以激光光波作为载波,通过空气这一传输介质,实现设备间的宽带数据、语音和视频传输。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不仅继承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势,如大容量、高速传输等特性,更在铺设成本、机动灵活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空间激光通信发展现状及组网新方法

空间激光通信发展现状及组网新方法任建迎; 孙华燕; 张来线; 张天齐【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9(049)002【总页数】8页(P143-150)【关键词】空间激光通信; 星间激光通信; 空间中继; 逆向调制; 激光通信组网【作者】任建迎; 孙华燕; 张来线; 张天齐【作者单位】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14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91 引言随着空间信息获取及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如高分辨相机、合成孔径雷达、超光谱成像仪等,卫星或航天器所获取的及需要传输的信息量成指数级增长,未来空间载人航天需要实时视频通信、高质量高清图像传输等,由于无线电通信带宽限制,目前的通信手段已无法满足人类大宽带、高速率、实时性的通信需求,因此寻找更高速率、更高带宽的通信手段成为必然趋势。
由于激光通信将光束作为载波在空间中传输,比无线电频率高4~5个数量级,因此信息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由于激光束的方向性更好,受空间电磁环境影响小,抗干扰能力强,安全保密性好。
激光通信终端设备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耗更低,符合空间平台对有效载荷小型化、轻型化、低功耗的需求。
因此激光通信技术成为解决现有通信方式带宽不足、速率不高、实时性不好的有效方法,因此空间激光通信成为国际上空间通信重点研究和发展领域。
以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开展空间激光通信研究较早,已经实现了点对点的大宽带、高速率的通信。
EDRS/Serinal、LCRD等项目标志着空间通信已经走向空间通信网路研究和实验阶段。
随着人类对数据传输的高速度、实时性要求越高,空间全链路高速信息网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激光通信组网技术是构建空天一体化高速通信网络的有效方法。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空间激光通信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问题,针对空间激光通信小型化、一体化问题,提出逆向调制体制的空间激光通信及组网构想。
2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国外开展自由空间激光通信试验较早,特别是以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开展了多次空间激光通信试验,如美国的月地激光通信演示项目(LLCD)、欧洲的卫星数据中继(European Data Rrelays System,EDRS)项目、日本的小型光通信终端(Small Optical TrAnsponder,SOTA)、俄罗斯的(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试验,并制定了后续发展规划。
7逆向调制激光通信作用距离及误码率分析_任建迎

Analysis on distance and BER of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laser communication
REN Jianying, SUN Huayan, ZHAO Yanzhong, ZHANG Laixian
(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bit error rate( BER) characteristics of OOK modulation in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 is established by Optisystem simulation softw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cho power model and BER performance. The communication speeds of 100 Mbps and 1 Gbps under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distances and visibilities were simulated by using NRZ, and then BE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SNR. Finally, the retroreflector communication distanc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gain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ye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munication dis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 km atmospheric visibility, th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system can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rate of 100 Mbps and communication distance of 2 km. Key words: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laser communication; OOK; SNR; bit error r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Laser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C2013 《中国激光》杂志社
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进展
孙华燕1 张来线2* 赵延仲1 郑勇辉2
( ) 1 装备学院光电装备系,北京 101416 2 装备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1416
Progress of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odulatingRetro-Reflector
Sun Huayan1 Zhang Laixian2 Zhao Yanzhong1 Zheng Yonghui 2
( ) 1 Department of Photoelectric Equipment,Academy of Equipment,Beijing 101416,China 2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 Management,Academy of Equipment,Beijing 101416,China
互作用的激光性质。目前用于 MRR 的 光 调 制 器 包 括 声
光 调 制 器 、铁 电 液 晶 (FLC)调 制 器 、微 机 电 系 统 (MEMS)
调制器和多量子阱 (MQW)调 制 器 等。 逆 向 反 射 系 统 通
过特定的光学系统结构使其对入射激光具有原路返回特
性。逆向反射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角反射器型逆向反射
and hollow corner-cub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3.1.2 透射开关型 MRR 系统
利用角反射器的逆向反射特性,在角反射器入瞳处放置透射开关型光调制器,通过控制开关型光调制器可
以实现对反射光调制的目的。目前该类调制器包括铁电液晶调制器、多量子阱调制器和电光相位调制器等。
Abstract The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 of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odulating retro- reflector are introduced.The principles of corner cub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and cat-ey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are introduced.Different types of both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re introduced,and then the technology of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in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The applicaitons of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are presented. The key technology and difficulty of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are discussed,and the future applications of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are prospected. Key words optical communications;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MRR);corner-cube;cat-eye effect OCIS codes 060.2605;060.4080
磁致伸缩棒的磁 化 状 态 以 产 生 微 位 移,使 角 反 射 器 的 反
射特性发生有规 律 的 变 化,从 而 实 现 回 波 光 信 号 强 度 调 制。该系统 采 用 650nm 激 光,调 制 速 率 在 约 1kHz,驱 动 电 压 1~15 V。
图3 利用 MEMS构建的 MRR FSO 链路及逆向调制器 Fig.3 MRR FSO link using MEMS modulator
摘要 介绍了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分别对角反射器逆向调制器和猫眼逆向调制器的 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归纳这两种逆向调制器的不同 实 现 类 型 及 其 特 点,对 逆 向 调 制 器 的 研 究 现 状 进 行 综 述。 概 括 了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讨论了逆向调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 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光 通 信 ;逆 向 调 制 器 ;角 反 射 器 ;猫 眼 效 应 中 图 分 类 号 TN929.1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3788/LOP50.040004
3.1.1 改变反射面反射特性的 MRR 系统
改变反射面反射特性的 MRR 主要通过在角 反 射 器 反 射 面 利 用 微 机 电 系 统 改 变 反 射 面 结 构 实 现,目 前
国内外对该技术都有研究。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 Ziph-Schatzberg等[1,2]研制了一种基于 MEMS的保密光通信器件,在角反射器一个
1 引 言
自 由 空 间 激 光 通 信 (FSO)具 有 信 道 容 量 大 、抗 干 扰 能 力 强 等 优 点 ,能 够 提 供 高 频 宽 带 链 路 进 行 实 时 的 视 频和图片传输。因此,在无线通信信道日益拥挤的今天,采用 FSO 有极大的潜力,是实现高速大容量空间光 通信的最佳方案。传统 FSO 链路需要两端都装载激光发射/接收系统,由于激光发散角小,在运动平台还需 要装载复杂的跟瞄系统,使得系 统 的 重 量、体 积、功 耗 和 技 术 复 杂 度 增 加,成 为 制 约 FSO 应 用 的 重 要 因 素。 应用基于逆向调制器(MRR)的 FSO 技术 可 以 免 去 通 讯 链 路 中 一 个 终 端 的 激 光 发 射 器 和 跟 瞄 系 统,从 而 减 轻链路一端的重量、体积和功耗,有效解决了 FSO 的 应 用 限 制。 国 外 对 该 技 术 相 当 重 视,对 调 制 器、逆 向 反 射器和通信系统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并从理论、实验和实际应用方面对 MRR FSO 技术进Fig.1 MRR FSO construction
3 逆向调制器
逆向调制器 MRR 是 MRR FSO 技术的核心,MRR 由光调制器和逆向反射系统两部分构成。光调制器
通 过 将 信 号 进 行 处 理 转 化 为 特 定 形 式 的 驱 动 信 号 ,使 特 定 材 料 或 器 件 的 性 质 发 生 相 应 变 化 ,从 而 改 变 与 其 相
E-mail:shy221528@vip.sina.com * 通 信 联 系 人 。E-mail:zhanglaixian@126.com
040004-1
50,040004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www.opticsjournal.net
2 MRR FSO 系统
MRR FSO 系统包括两个不对等的终 端:主 动 端 和 被 动 端,其 结 构 如 图 1 所 示。 主 动 端 即 传 统 FSO 的 发射/接收终端,包括激光发射系统、激光接收系统、处理系统和控制系 统 四 部 分。 被 动 端 即 逆 向 调 制 终 端, 包括 MRR 系统、信息获取系统、信号处 理 系 统 和 控 制 系 统 四 部 分,其 中 MRR 系 统 包 括 调 制 器 和 逆 向 反 射 器。MRR FSO 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发射/接收终端通过控制系统对准逆向调制终端,发射激光束,逆向调制 终端探测到入射光束时,控制信号处理系统将信息获取系统得到的信号转化为调制器驱动信号变化 ,通过调 制器将信号加载到入射光束,通过逆向反射器将调制光束原路返回到发射 端,发 射/接 收 端 通 过 接 收 系 统 获 取 调 制 光 束 ,最 后 由 信 号 处 理 系 统 对 信 号 进 行 处 理 。
液晶 MRR 微尘设计,该结构可以通过嵌 在 上 面 的 光 电 二 极 管 对 辐 照 激 光 进 行 光 电 转 换 为 MRR 微 尘 提 供
工 作 电 源 ,探 测 器 探 测 发 射 信 号 ,由 角 反 射 器 和 液 晶 进 行 信 号 逆 向 调 制 ,先 后 通 过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期 间 性 能 ,设
计制作了器件进行了30m、传输速率约为30bit/s的通信实验[8],实验中微尘功耗只有3.5μW。 随 后 他 们 详细分析了参数对性能的影响[9],并研究了利用该结构进行通信的组网方式和工作模式 。 [10]
1996年9 月 15 日,美国星火计划中犹他州州立大学航天动力学实验室与菲利普斯实验室成功进行 了
利用 MRR 进行激光通信的实验,该实验利用铁电液晶作为调制器,实现了31km 高空气球与地面基站之间 20kb/s的半双工激光通信链路,这是关于 MRR FSO 的最早报道 。 [5]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 Shay等 用 [6] 液 晶与角反射器构成的 MRR 首次实现了全双工激光通信链路。牛津大学的 O′Brien等[7]提出了一种低功耗
特性。基于角反射器的 MRR 根据调制器原理不 同 可 以 分 为 两 类:一 类 通 过 改 变 角 反 射 器 结 构 来 改 变 角 反
射器的逆向反射特性,从而使反射光束发生变化,实现强度调制;另一类是在角反 射 器 入 瞳 处 放 置 透 射 式 光
调 制 器 ,通 过 调 制 器 的 光 电 特 性 实 现 对 反 射 光 信 号 强 度 的 调 制 。
英国斯杰克 莱 大 学 的 Jenkins[3]研 制 了 一 种 微 机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