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技术(二)

污染防治技术(二)
污染防治技术(二)

污染防治技术(二)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

1.下列关于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 A. 所谓生物降解是指有机化学物在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 B. 生物降解能使复杂的有机化学物转化为简单的有机或无机化学物

? C.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只与生物本身的种类有关

? D.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只与生物本身的种类有关外还与化学物结构、毒性、环境(温度、pH值、浓度)等有关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只与生物本身的种类有关外还与化学物结构、毒性、环境(温度、pH值、浓度)等有关。

2.生物膜系统中起主要代谢作用的有{{U}} {{/U}}。

? A. 流动水层

? B. 好氧层和厌氧层

? C. 生物滤料

? D. 附着水层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生物膜系统中起主要代谢作用的是微生物,生存于好氧层和厌氧层。

3.吸附法的主要应用于去除{{U}} {{/U}}。

? A. 重金属

? B. 分散油

? C. 悬浮物

? D. 病毒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吸附法的主要应用于脱色,除臭,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4.假定煤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 84.54%;H 4.84%;N 1.26%;S 1.32%;O 8.04%。计算这种煤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U}} {{/U}}。

? A. 6.59m3/kg煤

? B. 7.865m3/kg煤

? C. 8.61m3/kg煤

? D. 10.01m3/kg煤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以1kg煤为基准,列表如下:

(70.45+12.1+0.4125-1.256)=81.7mol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氧气的3.78倍,所以理论空气量为

81.7×(1+3.78)=390.58mol

转化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

V=390.58×22.4/1000=8.61m3/kg煤

故选(C)。

5.下面关于催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 A. 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催化剂的老化和中毒

? B. 活性和选择性是催化剂最基本的性能指标

? C. 催化剂的稳定性包括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

? D. 工业催化剂多数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复杂体系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催化剂的稳定性包括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6.关于沉砂池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效容积按最大时流量设计

? B. 有效容积按最大秒流量设计

? C. 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0min

? D. 平流和辐流式是最常用的两种形式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沉砂池有效容积按最大时流量设计,平流和曝气式是最常用的两种形式,停留时间分别为不小于30s 和1~3min。

7.已知在入射波频率为时500Hz时,几种常见建筑材料的吸声系数分别为:混凝土的吸声系数为0.01、玻璃窗(关闭时)吸声系数为0.18,木板为0.15,硬质纤维板为0.14,则这四种建筑材料中,对400Hz声波的吸声性能好的是{{U}} {{/U}}。

? A. 混凝土

? B. 玻璃窗(关闭时)

? C. 木板

? D. 硬质纤维板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8.酸性废水的中和池的形式有{{U}} {{/U}}。

? A. 固定床过滤

? B. 降流式膨胀过滤

? C. 移动床过滤

? D. 流化床过滤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中和池的形式有:固定床过滤中和池、升流式膨胀过滤中和池、滚筒式过滤中和池。

9.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具有选择性,对于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与水中下列阳离子交换的选择性次序为{{U}} {{/U}}。

? A. Fe3+>Ca2+>Al3+>Na+>H+

? B. Al3+>Ca2+>Fe3+>Na+>H+

? C. Al3+>Fe3+>Ca2+>Na+>H+

? D. Fe3+>Al3+>Ca2+>Na+>H+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与原子量和电荷有关。

10.热解污泥技术利用热化学作用,在{{U}} {{/U}}条件下,将有机物质转换。

? A. 厌氧环境

? B. 好氧环境

? C. 缺氧或无氧环境

? D. 常温下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11.某污水厂处理水量10000m3/d,曝气池HRT=6h,污泥浓度4000mg MLSS/L,二沉池底部沉淀污泥浓度8000mgMLSS/L,假设进、出水中的SS可忽略不计,请计算将活性污泥系统污泥龄控制在15d时,每天应从二沉池底部排出的剩余污泥量是{{U}} {{/U}}。

? A. 45.0m3/d

? B. 53.3m3/d

? C. 83.3m3/d

? D. 120.0m3/d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剩余污泥量等于曝气池总容积(2500m3/d)除以污泥龄(15d)和二沉池污泥浓缩倍数(2),故选

(C),83.3m3/d。

12.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表面负荷采用q0=1.5m3/(m2·h),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h,则该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应为{{U}} {{/U}}。

? A. 2m

? B. 3m

? C. 4m

? D. 3.4m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H=q0×T=3m

13.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对象为{{U}} {{/U}}。

? A. 仅限于农业固体废物

? B. 仅限于生活垃圾

? C. 仅限于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有机固体废物

? D. 可以是有机固体废物、也可以是无机固体废物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微生物既可以降解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也可处理重金属等无机物。

14.决定烟气抬升高度的因素不包括{{U}} {{/U}}。

? A. 烟气出口流速

? B. 大气稳定度

? C. 地表温度

? D. 地表状况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烟气抬升高度与周围的大气温度而不是地表温度有关。(A)、(B)、(D)都是影响因素。

15.某煤质资料为(以质量计):C87%;H5.5%;O4.4%;N1.5%;S1.6;灰分含量25%;求这种煤干燥基的燃烧理论空气量{{U}} {{/U}}。

? A. 6.94m3/kg煤

? B. 9.25m3/kg煤

? C. 8.64m3/kg煤

? D. 12.33m3/kg煤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经计算每kg干燥无灰基燃料的各元素的量为C72.5mol,H55mol,S1mol,O1.75mol,理论需氧量为(72.5+55/4+1-1.75/2)mol/kg=86.38mol/kg转化为空气体积

86.38×4.78×22.4/1000m3N/kg=9.25m3/kg(干燥无灰基)干燥基的燃烧理论空气量6.94m3/kg煤。

16.对于焚烧法和热解法,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U}} {{/U}}。

? A. 焚烧法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 B. 热解法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H2、CH4、CO、乙醛、焦炭…)

? C. 焚烧法吸热,热解法放热

? D. 焚烧法产生的热量就近利用,热解法便于贮藏和远距离运输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焚烧法放热,热解法吸热,选项(C)叙述相反,而(A)、(B)、(D)三项均正确。

17.下面哪种条件不容易形成逆温{{U}} {{/U}}。

? A. 多云的夜晚

? B. 晴朗少云的夏季夜晚

? C. 冷暖空气团相遇时

? D. 冬季中纬度地区,沿海冷空气流到大陆上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晴朗少云的夏季夜晚易出现辐射逆温;冷暖空气团相遇时易出现锋面逆温;冬季中纬度地区,沿海

冷空气流到大陆上易出现平流逆温。而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逆温。

18.影响大气能见度的污染物不包括{{U}} {{/U}}。

? A. VOCs

? B. 总悬浮颗粒(TSP)

? C. SO2和其他气态含硫化合物

? D. 光化学烟雾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19.下列关于磁流体分选错误的是{{U}} {{/U}}。

? A. 磁流体动力分选优点是分选介质为导电的电解质溶液,来源广,价格便宜,黏度较低,分选设备简单,处理能力较大,处理粒度为0.5~6mm的固体废物时,可达50t/h,最大可达100~600t/h ? B. 磁流体静力分选优点是分选介质为导电的电解质溶液,来源广,价格便宜,黏度较低,分选设

? C. 磁流体动力分选优点是介质黏度较小,分离精度较高,缺点是分选设备较复杂,介质价格较高,回收困难,处理能力较小

? D. 磁流体分选是一种重力分选和磁力分选联合作用的分选过程,可以分离各种工业废物和从城市垃圾中回收铝、铜、锌、铅等金属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磁流体静力分选是在非均匀磁场中,以顺磁场液体和铁磁性胶体悬浮液为分选介质进行分选的过程,

(B)错。

20.以下关于对流层说法正确的是{{U}} {{/U}}。

? A. 大气圈对流层的对流程度寒带比热带强烈,因此昼夜温差大,四季温差大

? B. 对流层的下层,厚度约为1~2km,气流受地面阻碍和摩擦影响很大,称为大气边界层

? C. 大气边界层从地面到50~100m左右的一层称为近地层,以上的气流称为自由大气

? D. 近地层上下气温之差很大,可达5~10℃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大气圈对流层的对流程度热带比寒带强烈,大气边界层以上的气流称为自由大气,近地层上下气温之差很大,可达1~2℃。

21.关于水解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 A. 水解反应是指在环境介质中有机化学物分子RX与水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

? B. 水解反应中,原来分子中的碳-X键被打断并形成了新的碳一氧键,通常是原来分子中的基团X 被基团OH所取代

? C. 研究表明,一些有机化学物在水环境中的水解反应多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

? D. 研究表明,有机化学物在水环境中的水解反应遵循多级动力学规律,即消失速率与化学物浓度成正比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有机化学物在水环境中的水解反应多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即消失速率与化学物浓度成正比。22.对于中水平放射性废液处理,主要采用的方法是{{U}} {{/U}}。

? A. 膜分离技术

? B. 蒸发浓缩

?

? D. 混凝沉淀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23.根据逆温的生成过程,可将逆温分成五种,不包括以下的{{U}} {{/U}}。

? A. 辐射逆温

? B. 上升逆温

? C. 锋面逆温

? D. 平流逆温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应为下降逆温。

24.下列选项中,{{U}} {{/U}}不是固体废物一般具有的特点。

? A. 资源和废物具有相对性

? B. 固体废物扩散性大、滞留期短

? C. 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是污染环境的“源头”

? D.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固废污染环境的滞后性非常强,但一旦发生固废对环境的污染,后果将非常严重,(B)项错误。

25.下列哪项不是斜板沉淀池提高沉淀池去除效率的原因{{U}} {{/U}}。

? A. 斜板沉淀池的颗粒沉速大,因此提高了效率

? B. 斜板沉淀池中的颗粒沉降高度短,大大缩短了颗粒分离所需的时间

? C. 在沉淀池中布设斜板,增大了沉淀池的沉淀区面积,降低了表面负荷,增大了去除效率? D. 与普通的沉淀池相比,水流为层流状态

(分数:1.00)

A. √

B.

D.

解析:沉淀池的处理能力与全池水深和水力停留时间无关,在沉淀池中布设斜板,形成池长很短的多层沉淀池,增大了沉淀池的沉淀区面积,所以降低了表面负荷,斜板沉淀池中的颗粒沉降高度短,大大缩短了颗粒分离所需的时间,增大了去除效率。此外,与普通的沉淀池相比,斜板内水流的水力半径很小,水流为层流状态,水流的稳定性也较好,从而改善了颗粒分离的水力条件。

26.下列有关化学沉淀法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 A. 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等溶解性杂质的废水

? B. 钡盐沉淀法用于处理含硫酸盐的废水

? C. 磷矿石是最常用的沉淀剂

? D. 硫化物沉淀法可用于处理含铬的废水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化学沉淀法是化学处理方法之一,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等溶解性杂质的废水;钡盐沉淀法用于处理含六价铬的废水;石灰是最常用的沉淀剂;硫化物沉淀法可用于处理含汞的废水,生成硫化汞沉淀。故选(A)。

27.下面关于大气污染物危害的描述错误是{{U}} {{/U}}。

? A.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水和食物,吸入污染的空气,其中以第一条途径最为重要

? B. NOx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与碳氢化合物混合时,在阳光照射下发现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

? C. 高浓度的CO能够夺去人体组织所需的氧,引起人体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变化,甚至死亡

? D. SO2会使支气管收缩,甚至出现严重的支气管痉挛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水和食物,吸入污染的空气,其中以第三条途径最为重要。所以选项(A)错误,其他三项关于大气污染物危害的描述均正确。

28.噪声的三要素是指( )。

? A. 波长、频率和波速

? B. 声压、声强和功率

? C. 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

? D. 周期、频率和波长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见定义。

29.关于煤叙述不正确的是{{U}} {{/U}}。

? A. 煤中的碳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

? B. 相同热值条件下,煤中的挥发分越高越容易燃着

? C. 煤燃烧时其中含N以N2形式排放,少量转化成NOx

? D. 低硫煤中主要为无机硫,不参加燃烧,是灰分的一部分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低硫煤中主要为有机硫,能燃烧释放能量。

3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U}} {{/U}}。

? A.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

? B. 过剩空气系数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

? C. 随着燃料中的氢相对含量的减少,碳相对含量的增加,理论空燃比随之增加

? D. 煤燃烧生成的NOx含量少于重油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31.在振动各种控制手段中,最有效的办法是{{U}} {{/U}}。

? A. 消振

? B. 隔振

? C. 吸振

? D. 阻振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控制振动最彻底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振动源振动,即消振,来消除或减弱振源。

32.对光化学烟雾描述不正确的是{{U}} {{/U}}。

? A. 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 C. 刺激性和危害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 D. 无色,对大气能见度没有影响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光化学烟雾产生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对大气能见度有严重影响,刺激性和危害要比

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故(D)错误。

33.严格的厌氧环境是产甲烷菌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 )。

? A. -150~-400mV

? B. +100~-100mV

? C. -150~-330mV

? D. +150~-400mV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氧化还原电位值越低,厌氧环境越严格。

34.氧垂曲线中的最低点C p表示{{U}} {{/U}}。

? A. 水体的最大缺氧点

? B. 溶解氧的最大复氧点

? C. 溶解氧为零的点

? D. 溶解氧饱和点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氧垂曲线图,又称溶氧下垂曲线。表示水中溶解氧含量沿河道的分布呈下垂状曲线。在排污口下游河水中,溶解氧含量因有机物生物氧化的脱氧作用而显著下降,又由于下游大气复氧和生物光合作

用等而使溶解氧含量增加。下垂曲线的临界点(氧垂点),其溶解氧含量最小。故选(A)。

35.如果填埋场场地高于地下水水位,或低于地下水水位但地下水的上升压力不至于破坏衬垫层,宜采用( )。

? A. 单层衬层防渗系统

? B. 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 C. 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 D. 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见规定。

36.影响燃料过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U}} {{/U}}。

? A. 温度条件

? B. 空气供给量

? C.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 D. 废气排放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还包括时间条件。

37.生物除磷{{U}} {{/U}}。

? A. 包含厌氧吸磷过程

? B. 包含好氧释磷过程

? C. 是城市污水化学除磷工艺的补充

? D. 可采用A2/O和A/O工艺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生物除磷包含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过程;是城市污水有效的除磷方法,化学除磷工艺可作为补充措施;A2/OT艺和A/O工艺都是最常用的生物除磷工艺。

38.拖拽容器系统分析。从一新建工业园区收集垃圾,根据经验从车库到第一个容器放置点的时间t1以及从最后一个容器放置点到车库的时间t2分别为30min和40min。假设容器放置点之间的行驶时间为6min,在垃圾填埋场逗留的时间为8min。工业园到垃圾处置场的单程距离为30km(垃圾收集车最高行驶速度为

88km/h),试计算每天能够清运垃圾的次数及每天实际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h,非生产性时间因子为

0.15){{U}} {{/U}}。

? A. 每天清运5次,每天实际工作时间8.6h

? B. 每天清运5次,每天实际工作时间7.6h

? C. 每天4运4次,每天实际工作时间7.6h

? D. 每天清运4次,每天实际工作时间8.6h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①计算装载时间。

p c+u c=0.4h,d bc=6min=0.1h,P hcs=p c+u c+d bc=0.5h

②每趟运输时间。

s=8min=0.133h,a=0.016h,b=0.01125h/km,

T hcs=P hcs+s+a+b x=0.5+0.133h+0.016+0.01125×(30×2)=1.324h

③每天能够清运垃圾容器的数量

N d=[H(1-ω)-(t1+t2)]/T hcs=[8×(1-0.15)-(0.5+0.67)]/1.324=4.3次/d,取4次/d

④实际工作时间。

4=[H(1-0.15)-(0.5+0.67)]/1.324,故H=7.6h

故选答案(C)。

39.3m/s,有效源高30m,地面轴线污染物最大浓度为ρmax1,试问将有效源高提高到50m,风速2m/s,地面轴线污染物最大浓度阳ρmax2是ρmax1的几倍?假设扩散参数不变{{U}} {{/U}}。

? A. 50/27

? B. 27/50

? C. 27/20

? D. 20/27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40.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的曝气池中的微生物生长处于活性污泥增殖过程的{{U}} {{/U}}。

? A. 适应期

? B. 对数增殖期

? C. 减速增长期

? D. 内源呼吸期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处于对数增殖期的微生物不易沉降;其他阶段代谢能力很差,减速增长期最适宜。

41.下面论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 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越有利于隔振

? B. 阻尼有助于提高机械结构的共振振幅

? C. 防振沟越宽,隔振效果越好

? D. 橡胶隔振器最大优点是本身有一定的阻尼,在共振点附近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阻尼有助于降低机械结构的共振振幅;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越有利于隔振;阻尼有助于提高机械结构的共振振幅。

42.关于普通快滤池说法错误的是{{U}} {{/U}}。

? A. 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

? B. 采用无烟煤滤料

? C. 运行方式为减速过滤或是几个滤间为一组的恒水头恒速过滤

? D. 设有滤池进水、滤池出水、反冲洗进水、反冲洗排水四套管道系统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应采用石英砂滤料或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

43.哪项不是固体废弃物的来源{{U}} {{/U}}。

? A. 工业废弃物

? B. 农业废弃物

? C. 城市生活垃圾

? D. 林业废弃物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林业废弃物属于农业废弃物。

44.热化学方法进行固体废物处理时,处理的对象为{{U}} {{/U}}。

? A. 限于生活垃圾

? B. 限于有机固体废物

? C. 可以是生活垃圾、废塑料、废橡胶等有机固体废物,但不能处理热值过低的无机固体废物? D. 可以是有机固体废物,可以是无机固体废物

(分数:1.00)

B.

C. √

D.

解析:

45.关于厌氧消化的三阶段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 {{/U}}。

? A. 第一阶段为“水解发酵阶段”,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脂肪酸和醇类

? B. 第一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参与的微生物为产氢产乙酸菌

? C. 第二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物主要是甲烷

? D. 废水中的脂类物质被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是在厌氧消化的第二阶段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厌氧消化的三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为“水解发酵阶段”,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

46.以下哪些选项不符合运输危险废物应遵守的原则{{U}} {{/U}}。

? A. 危险废物的运输车需经过主管单位检查.并持有相关单位签发的许可证,负责运输的司机应通过专门的培训,持有证明文件

? B. 盛载危险废物的车辆无需任何标志

? C. 盛载危险废物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需持有运输许可证,其上应注明废物来源,性质和运往地点,必须要有专门单位人员负责押运

? D. 组织危险废物的运输单位,事先需做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路线,其中包括有效的废物泄露的应急措施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盛载危险废物的车辆必须有明显的标志或适当的危险符号。

47.关于固体废物预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U}} {{/U}}。

? A. 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原料满足后续处理或最终处置的要求,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利用的效率? B. 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压实、破碎、分选等单元操作

? C. 预处理操作技术主要运用的是物理、化学手段

? D. 预处理操作有时可以不设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预处理操作技术主要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操作,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固体废物中某些目标物质的分离和集中,同时可以对其中的有效组分进行回收。这对于以资源化为最终目的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48.酸雨现象属于( )。

? A. 区域性大气污染

? B. 面源污染

? C. 一次污染

? D. 主要由NOx引起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酸雨现象属于区域性大气污染,主要由SO2引起的二次污染。

49.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一般堆存的固体废弃物是{{U}} {{/U}}。

? A. 溶解度极低的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 B. 化学反应性强的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 C. 不散发恶臭或毒气的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 D. 不飞扬、不腐烂变质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根据危险同废的定义,(B)项属于危险同废,故不能简单堆存。

50.下面关于粉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 A. 粉尘的堆积密度用于研究尘粒在气体中的运动、分离和去除

? B. 荷电可以增加袋式除尘器的捕集效率

? C. 粉尘的流动性是设计除尘器灰斗的重要参数

? D. 低温条件下,主要依靠粉尘表面吸附的水分或其他化学物质中的离子导电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应为真密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