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图层混合模式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图层之------图层样式和27种图层混合模式(最常用到的就是正片叠底,例如将一个章盖到一。。。

图层之------图层样式和27种图层混合模式(最常用到的就是正片叠底,例如将一个章盖到一。。。

图层之------图层样式和27种图层混合模式(最常⽤到的就是正⽚叠底,例如将⼀个章盖到⼀。

@图层样式是Photoshop中⼀个⾮常常⽤的功能,⽤户时常需要其中的投影、外发光和描边功能为图层添加效果,⽽图层样式的第⼀项混合选项⼜有多少⼈留意过呢?@混合选项--->混合模式--->滤⾊1,定义:在整体效果上显⽰由上⽅图层和下⽅图层的像素值中较亮的像素合成的效果,得到的图像是⼀种漂⽩图像中颜⾊的效果。

---例如,同⼀张图⽚,复制⼀个图层出来,混合模式选择滤⾊,然后两个图层都显⽰,这张图⽚的显⽰效果就⽐原来亮多了。

如果不选择滤⾊,则显⽰效果和单张效果⼀样。

---注意,滤⾊的调整是针对图层的,对于单图层是没效果的,混合模式的其他⼀些选项同理。

2,“滤⾊”混合模式效果与“正⽚叠底”的效果相反。

滤⾊是加亮,正⽚叠底是变暗。

3,副本图层调为滤⾊,然后和原图层合并,能整体调⾼图⽚亮度。

@27种图层混合模式:1.正常模式(Normal) 默认模式,显⽰混合⾊图层(蝴蝶图层)的像素,没有进⾏任何的图层混合。

这意味着基⾊图层(背景图层)对蝴蝶层没有影响。

2.溶解(Dissolve) 将混合⾊图层的图像以散乱的点状形式叠加到基⾊图层的图像上,对图像的⾊彩不产⽣影响,与图像的不透明度有关。

在图像的填充和不透明度都是100%时,边缘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像下图的蝴蝶图层中,蝴蝶的边缘点状像素效果就⽐较明显。

 3.变暗(Darken) 在该模式下,对混合的两个图层相对应区域RGB通道中的颜⾊亮度值进⾏⽐较,在混合图层中,⽐基⾊图层暗的像素保留,亮的像素⽤基⾊图层中暗的像素替换。

总的颜⾊灰度级降低,造成变暗的效果。

如下图中,相对应区域中基⾊图层中较暗的铁锈就会被显⽰出来。

4.正⽚叠底(Multiply) 将上下两层图层像素颜⾊的灰度级进⾏乘法计算,获得灰度级更低的颜⾊⽽成为合成后的颜⾊,图层合成后的效果简单地说是低灰阶的像素显现⽽⾼灰阶不显现(即深⾊出现,浅⾊不出现,⿊⾊灰度级为0,⽩⾊灰度级为255)。

Photoshop 颜色混合模式(全为计算公式)

Photoshop 颜色混合模式(全为计算公式)
B=141-159=18(绝对值)
该模式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不同版本的图片。如果两者完全一样,则结果为全黑。
21、排除——结果R=(混合色R+基色R)-混合色R*基色R/128。
举例
(1):
混合色: E8 8D 8D(十进制为:232 141 141)
结果颜色:R=255-(255-232)*(255-166)/128=239
G=255-(255-141)*(255-162)/128=172
B=255-(255-141)*(255-159)/128=169
16、亮光——当混合色R<=128,结果R=255-(255-基色R)/(2*混合色R)*255,
13、叠加——当基色<=128时,结果R=混合色R*基色R/128 (很像正片叠底),
当基色>128时,结果R=255-(255-混合色R)*(255-基色R)/128 (很像滤色)。
与强光不同的只是决定色是基色。
举例
(1):
混合色: E8 8D 8D(十进制为:232 141 141)
G=162+(162*141)/(255-141)=255(因为大于255,故取255)
B=159+(159*141)/(255-141)=255(因为大于255,故取255)
11、线性减淡——结果R=基色R+混合色R。
举例
(1):
混合色: E8 8D 8D(十进制为:232 141 141)
举例
(1):
混合色: E8 8D 8D(十进制为:232 141 141)
基色: A6 A2 9F(十进制为:166 162 159)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加减乘除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的加减乘除

Photoshop CS5有27个图层混合模式,分6大类:(一)普通模式•正常(Normal)•溶解(Dissolve)(二)变暗模式•变暗(Darken)•正片叠底(Multiply)•颜色加深(Color Burn)•线性加深(Linear Burn)•深色(Darker Color)(三)变亮模式•变亮(Lighten)•滤色(Screen)•颜色减淡(Color Dodge)•线性减淡(添加)(Linear Dodge)(Add)•浅色(Lighter Color)(四)对比度模式•叠加(Overlay)•柔光(Soft Light)•强光(Hard Light)•亮光(Vivid Light)•线性光(Linear Light)•点光(Pin Light)•实色混合(Hard Mix)(五)比较模式•差值(Difference)•排除(Exclusion)•减去(Subtract)•划分(Divide)(六)成份模式•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颜色(Color)•明度(Lumonosity)图层混合模式是指当前图层和其下方图层的相互作用关系,即它们的颜色(包括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的。

可以把与当前图层紧邻的下方图层看作基本图层,图层中的颜色看作基色(base color);当前图层看作混合图层即用来和下方图层做混合用的图层,该图层中的颜色叫作混合色(blend color)。

混合模式决定混合色如何作用于基色。

也可以把上边的图层想像成颜料,以一定的混合模式在下边图层的基色上修描。

基色和混合色通过一定的算法得到最终的颜色(叫结果颜色),算法就是通常的加减乘除(颜色以数值表示)。

为了理解混合模式,我们要先搞清楚颜色的运算。

假设有两个RGB颜色: Color1 = (R1, G1, B1), Color2 = (R2, G2, B2), 其中数值R、G、B满足0≤R,G,B≤255。

【Photoshop实例教程】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Photoshop实例教程】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Opacity 不透明度 (2)Darken 变暗 (2)Lighten 变亮 (3)Multiply 正片叠底 (3)Screen 滤色 (3)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4)Color Burn 颜色加深 (4)Linear Dodge 线形减淡 (4)Linear Burn 线形加深 (4)Overlay 叠加 (5)Hard Light 强光 (5)Soft Light 柔光 (6)Vivid Light 亮光 (6)Linear Light 线形光 (6)Pin Light 点光 (7)Hard Mix 实色混合 (7)Difference 差值 (7)Exclusion 排除 (8)Hue 色相 (8)Saturation 饱和度 (8)Color 颜色 (8)Luminosity 亮度 (9)Dissolve 溶解 (9)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

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

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下面所介绍的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

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在之前文章,我们大概的聊了一下如何利用计算命令精确的选出图片的中间调,高光,阴影。

里面有讲到一个图层混合模式的计算公式,正片叠底:结果色=基色X混合色再除以255。

我们知道,PS的混合模式不仅仅只有正片叠底一种,一共有27种混合模式,这27个混合模式各有其计算公式。

注释: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3.在公式中——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基色;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也成为混合色;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结果色;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当然了,我们今天不是要去研究这么复杂的计算公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工作内核,我们仅仅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大致了解一下它们的计算公式,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并运用在我们日常的修图中。

首先,我们先明确三个概念:基色,混合色,结果色。

图层混合模式是作用在两个图层之间,单一图层是没有混合效果的(跟空气混合?),如上图,下面一个图层,我们称为基色,基色上面的一层,我们称之为混合色,就是将这个图层通过不同的混合模式混合到下面一层(基色)中去,而两个图层混合后的效果,就是结果色了。

在27种混合模式中,系统会默认将其分成六大类,分别是:一、组合模式(正常、溶解)二、加深混合模式(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深色)三、减淡混合模式(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浅色)四、对比混合模式(叠加、柔光、强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五、比较混合模式(差值、排除)六、色彩混合模式(色相、饱和度、颜色、亮度)我们就顺着这个六个分类的顺序分别聊一聊:1、组合模式(a)正常正常模式是没有计算公式的,只有不透明度会对其有所影响,不透明度为100%的时候,结果色=混合色,不透明度为0%时,结果色=基色。

这个没什么特别好聊的。

(b)溶解溶解模式其实也没什么大用途,原理就是混合色会以一种点状喷雾式的形式混合在基色上,随着不透明度的降低,混合色中的像素点会越来越分散。

PS图层模式大全

PS图层模式大全

PS图层模式大全PS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photoshop)作者:姜飞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是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darken 变暗b<=a: c=bb>=a: c=a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lighten 变亮b<=a: c=ab>a: c=b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multiply 正片叠底c=a*b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screen 滤色c=1-(1-a)*(1-b)也可以写成 1-c=(1-a)*(1-b)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ps中的混合模式公式

ps中的混合模式公式

ps中的混合模式公式正常模式:混合色*不透明度+(100%-混合色不透明度)溶解模式:溶解模式下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话,我们就看不到基色图层。

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后,我们就会发现结果色中出现了很多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会随着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变化。

不透明度越低混合色图层就被溶解的越多。

剩下的部分就越少。

不透明度越高混合色图层被溶解的部分就越少,剩下的部分就越多,结果色就越接近混合色。

变暗模式:变暗混合模式下,她会把混合色与基色进行对比,分别选择R,G,B三组数值中最小的数值,也就是最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的数值。

这样整个画面会变得更暗,如果是彩色图像,颜色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位置互换不发生变化)正片叠底:正片叠底混合原理:她是按照混合色与基色中的各R,G,B值计算,计算公式:结果色R=混合色R * 基色R / 255,G值与B值同样的方法计算。

最后得到的R,G,B 值就是结果色的颜色。

由于各通道的最大值是255,因此结果色的数值比混合色及基色的数值都要小,也就是结果色要暗。

(位置互换不发生变化)颜色加深:颜色加深可以快速增加图片的暗部。

她的计算公式: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 255 / 混合色。

其中(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出现负数就直接归0。

因此在基色与混合色都较暗的时候都是直接变成黑色的。

这样结果色的暗部就会增加。

整体效果看上去对比较为强烈。

线性加深:线性加深的计算公式是: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基色+ 混合色的数值小于255,结果色就为0。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画面暗部会直接变成黑色。

因此画面整体会更暗。

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位置互换不发生变化)深色模式:深色混合模式比较好理解。

它是通过计算混合色与基色的所有通道的数值,然后选择数值较小的作为结果色。

因此结果色只跟混合色或基色相同,不会产生出另外的颜色。

白色与基色混合色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

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

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

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1.正常模式〔Normal〕默认模式,显示混合色图层〔蝴蝶图层〕的像素,没有进展任何的图层混合。

这意味着基色图层〔背景图层〕对蝴蝶层没有影响。

2.溶解〔Dissolve〕将混合色图层的图像以散乱的点状形式叠加到基色图层的图像上,对图像的色彩不产生影响,与图像的不透明度有关。

在图像的填充和不透明度都是100%时,边缘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像下列图的蝴蝶图层中,蝴蝶的边缘点状像素效果就比拟明显。

3.变暗〔Darken〕在该模式下,对混合的两个图层相对应区域RGB通道中的颜色亮度值进展比拟,在混合图层中,比基色图层暗的像素保存,亮的像素用基色图层中暗的像素替换。

总的颜色灰度级降低,造成变暗的效果。

如下列图中,相对应区域中基色图层中较暗的铁锈就会被显示出来。

4.正片叠底〔Multiply〕将上下两层图层像素颜色的灰度级进展乘法计算,获得灰度级更低的颜色而成为合成后的颜色,图层合成后的效果简单地说是低灰阶的像素显现而高灰阶不显现〔即深色出现,浅色不出现,黑色灰度级为0,白色灰度级为255〕。

如下列图中,蝴蝶图层中较浅的颜色由下一图层较深的颜色显现。

计算公式:结果色=基色*混合色/ 2555.颜色加深〔Color Burn〕使用这种模式时,会加暗图层的颜色值,加上的颜色越亮,效果越细腻。

让底层的颜色变暗,有点类似于正片叠底,但不同的是,它会根据叠加的像素颜色相应增加比照度。

和白色混合没有效果。

计算公式:结果色 = 〔基色 + 混合色 - 255〕 * 255 / 混合色,其中如果〔基色+混合色-255〕出现负数则直接归零。

6.线性加深〔Linear Burn〕和颜色加深模式一样,线性加深模式通过降低亮度,让底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彩。

和白色混合没有效果。

计算公式:结果色 = 基色 + 混合色 - 255,如果得出数值小于0,则直接归零。

7.深色〔Darker Color〕深色混合模式比拟好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otoshop技巧教程:图层混合模式公式大全
下面是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1.Opacity 不透明度
C=d*A+(1-d)*B
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
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2.Darken 变暗
B<=A 则 C=B
B>=A 则 C=A
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
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3.Lighten 变亮
B<=A 则 C=A
B>A 则 C=B
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4.Multiply 正片叠底
C=A*B
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5.Screen 滤色
C=1-(1-A)*(1-B)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从第二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图层反相后,采用Multiply模式混合,则将和对这两个图层采用 Screen
模式混合后反相的结果完全一样
6.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C=B/(1-A)
该模式下,上层的亮度决定了下层的暴露程度。

如果上层越亮,下层获取的光越多,也就是越亮。

如果上层是纯黑色,也就是没有亮度,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如果上层是纯白色,则下层除了像素为255的地方暴露外,其他地方全部为白色(也就是255,不暴露)。

结果最黑的地方不会低于下层的像素值。

7.Color Burn 颜色加深
C=1-(1-B)/A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如果上层越暗,则下层获取的光越少,如果上层为全黑色,则下层越黑,如果上层为全白色,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结果最亮的地方不会高于下层的像素值。

8.Linear Dodge 线形减淡
C=A+B
将上下层的色彩值相加。

结果将更亮。

9.Linear Burn 线形加深
C=A+B-1
如果上下层的像素值之和小于255,输出结果将会是纯黑色。

如果将上层反相,结果将是纯粹的数学减。

10.Overlay叠加
B<=0.5 则 C=2*A*B
B>0.5 则 C=1-2*(1-A)*(1-B)
依据下层色彩值的不同,该模式可能是Multiply,也可能是Screen模式。

上层决定了下层中间色调偏移的强度。

如果上层为50%灰,则结果将完全为下层像素的值。

如果上层比50%灰暗,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暗地方偏移,如果上层比50%灰亮,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亮地方偏移。

对于上层比50%灰暗,下层中间色调以下的色带变窄(原来为0~2*0.4*0.5,现在为0~2*0.3*0.5),中间色调以上的色带变宽(原来为2*0.4*0.5~1,现在为2*0.3*0.5~1)。

反之亦然。

11.Hard Light 强光
A<=0.5 则 C=2*A*B
A>0.5 则 C=1-2*(1-A)*(1-B)
该模式完全相对应于Overlay模式下,两个图层进行次序交换的情况。

如过上层的颜色高于50%灰,
则下层越亮,反之越暗
12.Soft Light柔光
A<=0.5 则 C=(2*A-1)*(B-B*B)+B
A>0.5 则 C=(2*A-1)*(sqrt(B)-B)+B
该模式类似上层以Gamma值范围为2.0到0.5的方式来调制下层的色彩值。

结果将是一个非常柔和的
组合。

13.Vivid Light 亮光
A<=0.5: C=1-(1-B)/2*A
A>0.5: C=B/(2*(1-A))
该模式非常强烈的增加了对比度,特别是在高亮和阴暗处。

可以认为是阴暗处应用Color Burn和高亮
处应用Color Dodge。

14.Linear Light 线形光
C=B+2*A-1
相对于前一种模式而言,该模式增加的对比度要弱些。

其类似于Linear Burn,只不过是加深了上层的
影响力
15.Pin Light 点光
B<2*A-1 则 C=2*A-1
2*A-1<B<2*A 则 C=B
B>2*A 则 C=2*A
该模式结果就是导致中间调几乎是不变的下层,但是两边是Darken和Lighte年模式的组合
16.Hard Mix 实色混合
A<1-B 则 C=0
A>1-B 则 C=1
该模式导致了最终结果仅包含6种基本颜色,每个通道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255。

17.Difference 差值
C=|A-B|
上下层色调的绝对值。

该模式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不同版本的图片。

如果两者完全一样,则结果为全黑。

18.Exclusion 排除
C=A+B-2*A*B
亮的图片区域将导致另一层的反相,很暗的区域则将导致另一层完全没有改变。

19.Hue 色相
HcScYc =HASBVB
输出图像的色调为上层,饱和度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对于灰色上层,结果为去色的下层。

20.Saturation 饱和度
HcScYc =HBSAVB
输出图像的饱和度为上层,色调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21.Color 颜色
HcScYc =HASAYB
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下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上层。

22.Luminosity 亮度
HcScYc =HBSBYA
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上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下层。

23.Dissolve 溶解
该模式根本不是真正的溶解,因此并不是适合Dissolve这个称谓,其表现仅仅和Normal类似。

其从上层中随机抽取一些像素作为透明,使其可以看到下层,随着上层透明度越低,可看到的下层区域越多。

如果上层完全不透明,则效果和Normal不会有任何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