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医学急救知识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是当前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打造“健康镇江”三大工程之一。现介绍常用“十大急救”。

一心肺复苏(CPR)

【病例介绍】李某,男31岁,某学校电工,工作中不慎遭电击倒地后心跳呼吸骤停,该校老师立即对其就地进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并随即送本院救治,经抢救12分钟心跳呼吸恢复,5小时后神志清醒,治疗两周痊愈出院。

该病人因电击伤后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表现为“假死状态”。急救的关键是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不能等待专业人员。该病人之所以抢救成功,是由于事故发生后,该校老师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立即进行了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为医院进一步抢救奠定了基础。下面介绍关于心肺复苏的方法。

1、如何判断心跳呼吸已停止任何一种原因(常见原因有:心脏疾病、各种中毒、意外伤害等)导致突然意识丧失,没有呼吸,面色苍白等就是心跳呼吸已停止的征象。

2、如何进行心脏挤压立即将病人就地仰卧,解开衣领。

操作步骤:急救者用左手紧贴病人胸骨(胸前正中一块骨)中下1/3处,右手重叠交叉左手手背上,用上半身重力垂直下压5cm。要求:肘关节不能屈曲,用力勿过猛,防止肋骨骨折。每分钟100次。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

面色改善视为有效。

3、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首先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后仰,同时必须用手予以清除口腔、咽喉部有呕吐物、血液、痰液等后,方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操作步骤:急救者用左手捏住病人鼻,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吹入病人口内,此时应见病人胸部抬高,视为有效,吹气完毕,放松左手,反复进行。

(具体见图解)

通过上述方法可迅速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保证心脏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因为心跳呼吸停止在4分钟内抢救时成功率可达30-50%,4---6分钟抢救成功率为10%; 6--10分钟存活率仅1%;10分钟以上存活率几乎为0。所以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急救,必须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

二创伤急救

【病例介绍】谢某,男,29岁,司机,于某年10月某日下午4:20因饮酒后驾车而发生车祸事故。伤后头部有一大血肿伴昏迷和呕吐,左胸壁有一创口出血,左前臂呈畸形改变并有创口出血。于下午4:00送本院救治。经检查发现伤者呼吸已停止,口腔、咽喉、气管内有许多呕吐物堵塞,心音微弱,心率158次/分,血压40/0毫米汞柱,经抢救无效死亡。诊断:(1)呼吸道窒息;(2)失血性休克;(3)重型颅脑损伤;(4)左侧开放性气胸;(5)桡骨开放性骨折。急性死亡原因为呼吸道窒息、失血性休克。

本病例是严重创伤而致死。创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虽然该伤者为全身多处损伤,伤者生命垂危,,但如在伤口后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再送医院可能会有转机。那么在现场如何急救呢

一、保持气道通畅头颅外伤后昏迷、呕吐,说明颅脑有损伤,一般为颅内出血或严重脑挫裂伤引起颅内血压升高所致。急救要点:将伤者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流出口腔外,同时用手抠出口腔内积存呕吐物,防止流入气管内导致窒息死亡。

二、开放性气胸的处理胸壁的创口不仅有出血,同时外界气体直接进入胸腔内,使胸膜腔负压消失,肺受压迫影响呼吸。

急救要点:立即用纱布或较清洁多层布类压迫伤口,使开放变闭合,不仅能防止气体进入胸膜腔,而且又能减少出血。

三、外出血的处理外出血时大量血液流失,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而致死。

急救要点:(1)用纱布或较清洁布类将伤口加压包扎。勿在伤口上撒糖、面粉以及草药外敷,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同时给医生进一步清创处理增添麻烦。

(2)四肢部位出血时,在出血的近端用止血带法止血。最好用橡皮管(带),还可用布带,勿用绳索、电线等,以免勒伤皮肤。如止血带时间超过1小时,应放松1-2分钟,防止被结扎的远端肢体缺血缺氧坏死。

(3)手指出血的处理。手指外伤最多见,出血亦多。发生后立即用另一只手指压迫伤指根部两指蹼之间或用橡皮筋束在伤指根部。

四、骨折的处理凡疑脊柱骨折时必须将伤者卧于木板上,使身体保持一直线。切勿一人抬头部,另一人搬下肢,使身体弯曲或扭曲搬运造成脊髓损伤导致截瘫。四肢骨折时用夹板或木板及硬纸板将伤肢固定后再送医院。

五、失血性休克处理:伤者如有面色苍白,额部冷汗,脉搏细速,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应考虑为失血性休克。立即将伤者平卧,下肢抬高20-30度,口服含盐饮料,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三中毒急救

【病例介绍】王某某,女,42岁,昏迷、抽搐约30分钟,于某年12月某日21时急诊入院。患者因在家洗澡后突发呕吐、意识障碍,家人发现昏迷后送往医院救治:查体:BP138/84,P110次/min,R32次/min。口唇稍红,浅昏迷状态,有抽搐,两瞳孔稍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心率110次/min,心音低,早搏3-4次/min,而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四肢无异常,有病理反射。急诊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经急诊抢救后,住院两周治愈出院。

中毒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有关急救介绍如下:

一、中毒的途径和症状:

中毒途径有:经口(摄入)中毒;呼吸道(气体)吸入中毒;皮肤(接触)中毒。经口中毒者,常常表现为呕吐、腹泻、口唇发紫,如食入河腾中毒者还可出现口唇麻木,继之呼吸困难、直止呼吸、心搏停止。呼吸道中毒者,常有呼吸困难、气急、咳嗽、直止昏迷。经皮肤中毒者,有的局部皮肤有损伤表现外还可有全身症状,呼吸困难、头痛、头昏、昏迷等。

二、急救措施

1、经口中毒者首先要喝200-300ml温水后催吐,用筷子等刺激咽喉促使呕吐,而后再服用牛奶或蛋清,在保护胃粘膜的同时,减少毒素在胃内的吸入。呼吸道中毒者,首先阻断毒源后,迅速成将病人转移至上风或侧风方向。经皮肤中毒者,迅速脱去染毒衣服,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清除口、咽部呕吐物,防止窒息而致死。

3、如心跳呼吸已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四电击伤急救

【病例介绍】赵某,男,32岁,建筑民工,去年4月工作中不慎钢管接触空中裸露高压电线被击伤后摔倒昏迷。急送本院救治。查体:血压87/540毫米汞柱,心率136次/分,心音低钝,呼吸弱,意识模糊,双手掌皮肤灼伤呈黑色,左上腹壁皮肤有约2×2cm大小创口与腹腔相通,并有较多出血。后经抢救而治愈出院。

电击伤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发生。电击伤是指一定量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伤,甚至死亡。人体接触一定量电流时,即成为导电体的一部分,电流通过入口后迅速向体内邻近组织扩散导电,然后通过一出口使电流导入体外,在引起进出口处皮肤、皮下组

织、肌肉等灼伤,甚至炭化。同时,电流在人体内发生微电击,电流沿动脉前进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房颤或室颤。夏季闪电为静电放电,电能在1/2秒内以100亿伏的静电放电,峰值电流可达2万mA,可击毙在电路中的任何生物体。电击的高热与机械暴力,使击中者炭化,组织撕裂、死亡。经脑组织、神经系统的电流,可引起神经功能抑制,如累及脑干、迅速致呼吸停止。

预防方法:

1、掌握安全用电知识,严格用电操作规程;

2、勿闯高电压、高电场区域;

3、雷雨季节勿在野外作业、劳动,勿在树底下避雨;

4、忽用手直接拖拉触电病人(指电源未切断前或遭雷击时)。

急救要点:

1、切断电源;

2、如心搏呼吸停止者,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其方法见急救知识一);

3、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方法见急救知识一);

4、用纱布等包扎电流进、出口处灼伤身体的部位;

5、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对心搏呼吸已停止者,途中必须坚持心肺复苏)。

五烧伤急救

【病例介绍】患儿,女,3岁,某年7月某日晚,不慎跌于热水盆中,右面部、右上肢被烫伤。急救来院救治。查体:患儿哭闹不安,右侧面部、右手及右前臂有散在水泡,部分区域表皮已剥脱。入诊诊断:右面部、右上肢烧伤(9%,浅Ⅱ°),住院三周痊愈出院。

烧伤分为火焰烧伤和热力烧伤等。热力烧伤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夏季烧伤更为多见。其急救方法介绍如下:

1、迅速脱离热源和消灭身上的热源。紧急情况下,应倒地慢滚灭火,或用大衣、棉被覆盖灭火,也可用水浇淋或跳入水中灭火,不应在火场奔跑和用手扑火,也不要呼叫,以免呼吸道烧伤。

2、避免再损坏局部。伤处衣裤袜类应立即剪开取下,不可剥脱,以免加重损伤局部,并立即用冷水浸泡或湿敷伤处,缓解疼痛,勿在创面自涂任何药物及所谓“验方”处理,以免给医生处理创面时增加麻烦和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

3、保护创面、减少污染。用清洁的被单、毛巾等覆盖创面。

4、适量口服镇痛、镇静药物,使之减轻疼痛和减少恐惧。

5、损伤面积多,需要口服含盐饮料,补充创面的渗出而损失的水分。

6、火焰烧伤者,可能存在吸入性损伤,特别注意呼吸道通畅,包括已昏迷的烧伤者。

7、对酸、碱烧伤创面,应立即用水冲洗,勿用中和剂,以免加重烧伤的深度。

8、经上述快速急救处理后,迅速送往有烧伤专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正规的治疗。

六淹溺急救

淹溺(drowning)指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泥沙、杂草等堵塞,引起窒息与缺氧,并由此而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出现的心搏、呼吸骤停而致死。

临床表现昏迷、面色苍白、紫绀、四肢厥冷,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污泥,腹膨隆,心律失常、室颤、心衰、脑水肿、ARDS、溶血性贫血、ARF、DIC、呼吸系统感染

急救措施:1、迅速救离出水。

2、保持呼吸道畅通立即清除口、鼻中污泥、杂草等,解开衣领。

3、倒水处理目的去除呼吸道、胃内积水。

(1)膝顶法(2)肩顶法(3)抱腹法(4)小儿溺水可倒提双腿倒水。

4、如心搏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见急救一)。

七中暑急救

【病例介绍】某男,38岁,锅炉工。某年7月某日中午在工作中突感头昏、胸闷,继之恶心、呕吐、大汗、躁动不安。急送本院抢救。查体:血压84/64毫米汞柱,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嗜睡状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入院诊断:重症中暑(热衰竭型),经抢救后脱险。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大类型。该病发生于夏季,特别对从事高温作业、劳动强度大、年老体弱、肥胖及患心肺等慢性疾病者更易发生。

中暑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有高温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劳动或生活一定时间后感乏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胸闷、恶心、大汗、肢体发麻等症状时,即可认为先兆中暑。

2、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同时兼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为轻症中暑。(1)面色潮红、心率加快、皮肤灼热;(2)体温在38℃以上;(3)有早期循环障碍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3、重症中暑有三种类型:(1)热射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2)热痉挛:典型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及对称性肢体痛。(3)热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晕厥、低血压。

急救要点:

1、先兆中暑迅速将病人转移阴凉通风处,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休息一会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除同先兆中暑处理外,送就近医疗单位输液后可较快恢复。

3、重症中暑除同轻症中暑处理外,需立即给予头部全身冰块降温,补充水分,立即送医院抢救。

八脑内出血(中风)急救

【病例介绍】赵某,男,65岁,工人,某年1月×日21:40在玩麻将时突然昏倒,急送医院救治。原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查体:血压190/136毫米汞柱,中度昏迷状,口角歪斜,面色发红,鼾声呼吸,小便失禁,经抢救一周后神志转清,但仍偏瘫失语,一月后出院门诊继续治疗。

本病例因患高血压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时激发脑血管突然破裂而出血。近些年来,高血压病发生率日渐增多,而且趋向年轻化。其发病原因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血脂升高、运动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脑血管破裂出血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当情绪激动、兴奋过度、剧烈活动、用力排便或寒冷季节等因素时使血压再度升高而促使脑血管破裂。

急救要点:

(1)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呕吐物流入气道造成窒息。同时拉出舌头防止舌后坠堵塞咽喉而窒息。

(2)迅速降低血压,如神志清醒者加量口服降压药或舌下含化心痛定二片。

(3)如有心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九咯血急救

【病例介绍】申某,男,36岁,教师,2004年4月×日突然咯血约600ml,头昏、乏力,面色苍白,急诊来医院救治。原有支气管扩张病史。查体:血压100/78mmHg,脉膊112次/分,呼吸28次/分,精神紧张……,立即收住院治疗。在治疗第三天再次大咯血,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诊断为“右上肺支气管扩张”。

引起咯血的常见疾病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年青人咯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老年人咯血多见于肺癌;有结核病史或有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者应考虑为肺结核病。

急救要点:

(1)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2)要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躁不安情绪,可用适量镇静剂,如安定1~2片口服。但不宜足量,以防抑制咳嗽反射。

(3)防止窒息发生,大咯血窒息致死的主要死亡原因,防止的措施是体位引流,其方法让病人俯卧,头低足高,头偏向一侧并叩击背部,以利血液及分泌物排出。

(4)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十呕血(吐血)的急救

【病例介绍】姚某,男,48岁,于某年4月某日午餐后突发性呕血,量约400-500ml,继之黑便两次,伴头晕、黑蒙,在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止血药物等治疗后无效转本院救治。既往史:10年前患“乙型肝炎”,8年前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查体:血压80/53毫米汞柱,脉搏128次/分,面色发白,表情淡漠,腹部稍膨隆,腹壁静脉有曲张,肝肋缘下未触及。脾肿大2度,腹部无压痛,有移动性浊音。化验:血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诊断:(1)失血性休克;(2)肝炎后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肪曲张破裂出血;(3)脾肿大并脾功能亢进;(4)门静脉高压症。经积极抗体休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综合措施后抢救成功。

呕血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常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所致食道、胃底静脉血管破裂、胃癌等疾病引起。呕血者必然有黑便(指血液经过消化液作用后而呈黑色,如同柏油样。)如便血颜色较红,常为下消化道出血,出血位于直肠、结肠更为多见。

本病例在餐后发病是由于进食快,而且为粗糙食物,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血管被刺破而引起大出血导致休克发生,如不及时救治,必须导致死亡。

本病的预防与急救要点:

1、进食时忌过热、过快、过硬及粗糙食物,必须细嚼慢咽。

2、忌酸性较高食物以免对曲张静脉血管的刺激。

3、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护肝脏并忌酒及对肝脏有害的药物等。

4、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宜进流汁饮食,同时忌酸、忌酒。

5、一旦发生呕吐现象,立即禁食,平卧、勿慌张。出血量较大时应将头部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以防血液误咽入气管内而窒息致死,并即刻送往医院救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