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测试题D卷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测试题D卷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测试题D卷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测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14题;共36分)

1. (2分)画一画。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如图,摆第1条小鱼用了________根火柴棒,摆第2条小鱼用了________根,摆第3条小鱼用了________根,照这样摆下去,第5条小鱼要用________根火柴棒。

3. (2分)用2、0、3、5、8这五张数字卡片组成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然后用计算器算一算他们的差与和各是多少?________ ________

4. (2分)一些小球按如图的方式堆放。

那么第⑤堆有________个小球,第⑩堆有________个小球。

5. (2分)(2018·浙江模拟) 观察下图分别有几个三角形,并用发现的规律填空:

(1)第四个图形中三角形有________个。

(2)第行个图形中三角形有________个。

6. (2分)(2019·济阳) 如图,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cm,第2个图形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第n个图形一共有________个小正方体。

7. (2分)(2016·湖里模拟) 如图:用火柴按照如图的方法摆正方形,照这样,摆n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根火柴,如果n=15,则需要________根火柴.

8. (8分)探索与发现。

用一根长96厘米的绳子在地上摆正方形。

正方形个数1234

正方形边长/厘米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点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用这根绳子摆出48个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厘米;当用这根绳子摆出n个正方形时,顶点数是________个。

9. (1分) (2019六上·嘉兴期末) 观察下图,按此规律,第十幅图下面的数应该是________。

10. (2分) (2019五下·顺义期末) 观察下图中的变化规律,第五幅图中有________个○,第六幅图中有________▲。

图1图2图3图4

○○▲

○○

○▲▲

○▲▲

○ ○ ○

○▲▲▲

○▲▲▲

○▲▲▲

○ ○ ○ ○

11. (5分)(2010·安徽) 根据图中数字的规律,在最后一个图形中填空.

12. (1分)如图,第一个图形有1个正方形,第二个图形中有5个正方形,第三个图形中有14个正方形,第四个图形中有30个正方形,第五个图形中有________正方形.

13. (2分)把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按下面的规律拼成长方形。

(1)用5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用m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14. (1分)(2015·广东期末) 如图中每一个图形都是由一些小△组成的,从第一个图形开始,小△的个数

分别是1,4,9…,那么第八个图形的小△个数.共有________个.

二、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按规律填数或画图形。

(1) 2285,________.2295,________2305,2310。

(2)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6. (5分)一张桌子坐8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12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16人…,照这样,如果要坐75人,最少要并多少张桌子?

17. (5分)(2015·揭东) 探索规律.

正方体个数123456…N…

正方形个数6101418…62…

18. (5分)探索规律.

正方体个数123456…N…

正方形个数61014 18…62…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4题;共36分)

答案:1-1、

考点: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1题;共5分)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书写正确、端庄、整洁3分,书写一般2分,书写差0-1分。 一、积累· 运用(共44分) 1.给多音字组词。(12分) 模mú()露lù ()应yīnɡ()mó() lòu() yìnɡ()处chǔ()背bēi()假jiǎ()chù()bèi() jià() 2.(8分) (1)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轻情意重。 (3)久旱逢甘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难见真情。

3.用横线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6分) 面面具到()遍遍起舞()厉厉在目()峦峦不舍()蹈蹈不绝()承承日上() 4.选择合适的词语,打“√”。(6分) (1)近年来,祖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就)。 (2)我们不能(轻易容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3)大家决定(运用利用采用)课余时间排练文艺节目。 (4)星期天,我们到动物园去玩,心里多么(欢笑欢畅欢快)。 二、阅读·感悟(共27分) (一) 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可以用这面旗子换面包。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反应,以为我嫌少,又拿起两块面包递给我。 “可以吗?交换吧。”老板冲我打着手势。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七单元找规律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规律) Xx的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学习。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 首先我来自己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杨村第四小学的刘老师。你想介绍一下自己吗? 请这位男生来---女生来----男生来----女生来------男生来, 师:如果再来一名同学站在这里,是男生女生?你是怎么想的? 生:女生,一男一女 从左面开始,男女男女男女 师:把6名同学分组,怎么分? 学生来分组 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重复 第三组两名同学交换位置,还是重复吗? 只是一组,还是重复吗?(至少三组) 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重复排列的叫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

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新授 1、6个人找规律 我们除了可以从左到右,还可以从右到左来找规律。大家看一下,从右到左有规律吗? 生:女男女男女男 师:从左面再补一名同学,应该是(女生)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我们都能找到规律。下面围成一个圈,你还能找到规律吗? 生回答 2、9个人找规律 再叫上来三名男生,排位女男男女男男女男男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围成一圈找规律 小结:无论是2个人一组还是3个人一组,只要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的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长方体和圆柱 师:排列的有规律吗? 生:有 师:按照什么顺序重复排列的?

第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ace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基础知识。(35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他说话风趣yōu mò( ),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 )的印象。他常常xuàn yào( )自己丰富的经历,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 )卖弄的感觉。 (二)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xiànɡ)了。 2.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3.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bào)十寒。 4.汤.(tānɡshānɡ)汤乎若流水。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轻歌慢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公 B.惟妙惟肖无穷无尽嘎然而止 C.字正腔圆曲终人散天籁之音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2分) 改“把”字句: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改陈述句: 4.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4分) 改转述句: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4分) 1.“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说明《月光曲》的来历是有确切依据的。( ) 2.书法中的“颜筋柳骨”分别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宗元。( ) 3.“压轴、跑龙套、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跟戏曲有关。( ) 4.《书戴嵩画牛》告诉了人们不要迷信权威、不懂装懂的道理。( ) 二、积累运用。(10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3.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三、阅读感悟。(25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汇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汇总 第7单元找规律 第1课时找规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投影出示:一串美丽的珠子图。 师:有一串珠子,不小心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 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要给予表扬。老师还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找规律。(出示课题) 2.猜图形。 □○□○□○□

师:猜一猜,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 生:○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这排图形是按规律排列的。 生2:因为□后面的是○。 生3:因为这一排图形是按□○重复出现的,○在后面。 师:有道理!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新年要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生2: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3: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找其中的规律。(出示课题)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认识彩旗图的规律。 课件演示:彩旗一面一面地闪动。

师: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1、3、5、7、9……面旗子的颜色一样,第2、4、6、8、10……面旗子的颜色一样。 生2: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生3:小旗的规律是1面黄色、1面红色,又1面黄色、1面红色重复出现的。 生4:小旗的规律是按照“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彩旗图的规律是按“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猜一猜,最后面这面没有涂色的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是黄色的。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变为黄色,学生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重复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2)认识图中其它的排列规律。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 课件演示:彩色灯笼一盏一盏闪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新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练习题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找规律练习题集锦 一、找规律(图形) 试一试:请你仔细观察这列图: △○□△○□△○□△○□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 找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现规律。 例 1、根据规律接着画练 1、 2、◆□◆□◆□◆□◆□ 3、★☆☆★☆☆★☆☆★☆☆★☆☆ 例 2、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练 2、

例 3、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 1 ↓) 2 □□○○○□□○○○□□ ○○○○ ○○○ 3、涂一涂。 ?? 4、画一画。 (1)♀♂♀♂♀♂ (2)○○◇○○◇○○◇ (3)请你用任意3种颜色的彩笔,用今天学会的方法帮小兔在墙上的格子里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5、按顺序仔细观察下图,第三幅图?处怎样填? 6、○●○○●●○○○●●●○○○○ 7、请你来指挥 8、按规律给小树添上叶子。 9、画一画 10 ■○○☆☆▽ △☆■△○■ 11、按规律、接着画

12、按规律画图 (1) (2) (3) (4)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第3幅图“?”处应填什么图形?(5)观察下图的变化,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 二、找规律(数) (1)出示:1471013□□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相邻的 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2)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01030________100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七单元语文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A、而以奴骖乘( ) B、即以头击楹( ) C、杀而鬻( )之 D 、恶吏苛刻( ) E、死不得葬大茔中( ) F、家无jī( )侍 G、主上宵gàn( ) H、必cù( )额曰 J、hàn( )山易 K、衣zī( )衣而返 二、默写(12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脉脉不得语。(2)白头搔更短,。 (3)散入珠帘湿罗幕,(4),清风半夜鸣蝉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 (3)《春望》的颔联是,。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关于 ..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 ....,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 ....,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六、学校文学社正在进行“我所知道的名著人物”调查,按要求填写下来。(8分) 人物故事(各写两个)性格特点(每个人物答两点即可) 孙悟空⑴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与资源应用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2、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

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与美术课的整合。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四、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第七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miǎn tiǎn qíqūɡǔsuǐ (销毁)(腼腆)(崎岖)(骨髓) qīn lüètiāo tīhónɡwěi tǒnɡyī (侵略)(挑剔)(宏伟)(统一) 二、选字组词。 [壮状] 壮烈形状 [博搏膊] 搏斗胳膊博物馆 [斩崭暂] 暂时崭新斩钉截铁 三、下列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D )。 A.永往直前悬崖绝壁爱国激情严肃活泼 B.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仰首挺胸粉身碎骨 C.全神贯注热血沸腾据高临下年轻力壮 D.世外桃源举棋不定横七竖八坚强不屈 四、选词填空。 勇气英勇勇敢激励鼓励鼓舞 1.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了。 2.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承认了错误。 3.想起了张老师的话,我(勇敢)地举起了手。 4.每当我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妈妈总是(鼓励)我去克服困难。 5.战士们勇敢顽强的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进。 6.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同学们干劲倍增。 五、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这么小的事,也要父母帮你办吗?(反问) 2.你听过小溪的歌声吗?(拟人) 3.他静静地立在岗位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比喻) 4.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夸张) 5.吸烟有好处吗?没有。(设问)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毁灭是损失。 2.湖面飘来小船。 平静的湖面上不知从哪儿飘来一只小船。 3.英法联军摧毁了艺术瑰宝圆明园。 “被”字句:艺术瑰宝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摧毁了。 “把”字句:英法联军把艺术瑰宝圆明园摧毁了。 七、修改下列病句。 1.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全部完成了。 或: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基本上完成了。 2.已经加入了少先队。他已经加入了少先队。

2015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找规律

《找规律》同步检测(第1课时) 一、找规律,圈出每组图形中重复的部分。 (1) (2) (3) (4) 考查目的:通过找出每组图形的规律,圈出重复的一组,使学生感受到“一组”图形(循环组)在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它是规律的“核心”,是认识规律的根本。 答案:(1)(2)(3)(4) 解析:两种或几种颜色、形状的图形重复出现,就是按照形状或颜色的排列规律排列。 二、接着是什么?在后面的里圈出来。 (1) (2) (3) 考查目的:通过找出接着后面的正确图案,进一步感受图案的排列规律:一组图案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并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答案:(1)(2)(3) 解析:引导学生先找到每组图案的排列规律,也就是“循环单位”,在按照规律选出正确的图案。 三、摆一摆、画一画、填一填。 (1)

(2) 考查目的: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几何图形、花朵的花瓣数和数字表示的共同规律,再利用规律确定有规律的数字排列中的下一项。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并为后一课时的等差数列打好基础。 答案:(1)3、5 (2)5、8 解析:(1)数字排列的规律和几何图形的边数相对应;(2)数字排列的规律和花朵的花瓣数相对应 四、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 (1) (2) 考查目的:开放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加深对顾虑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拓宽学生思路,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案:略 解析:第(2)小题可以是整个圆形的规律,也可以是每一小格的涂色形成规律。 五、智力闯关。(最后一幅图怎么画?) 考查目的:提高题,旨在训练学生思维,打开思路,规律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单线规律,不做全体要求。 答案: 解析:解决此题,要依次观察第一幅图与第二幅图的关系、第二幅图与第三幅图的关系,以此类推,就能发现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四个图形在方格内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 《找规律》同步检测(第2课时) 一、按规律接着涂一涂、画一画、填一填。

一年级找规律练习题集汇总

找规律练习卷 班级: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找规律填空。 1.10、13、、、22、25 2.5,7,9,,,,17,19 3. 二.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 三、按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 四、找规律填数。 七、涂一涂 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1、★★☆★★☆☆☆☆☆☆☆ 2、◇◇◆◇◇◆◇◇◆◇◇◇ 3、○○●○○●○○○○○○ 八、画一画。 1、

2、□△□△□△ 3 4、♀♂♀♂♀♂ 5、○○□○○□○○□ 6 7 1.(探究题)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 3,4,5, 6 ( ) (2) 2,5,7,9 ( ) 7,8,9,10 ( ) 1,3,5,7 ( ) 1,3,2, 3 ( ) 2,4,6,8 ( ) 1,2,3, 4 ( ) 5,7,9,1l ( ) 2.(挑战题)按规律接着画。 3.(拓展题)在六组横格中涂画出不同规律的图案。 13、15、17、19、( )、( ) 、( )、( ) 22、24、26、28、( )、( ) 、( )、( ) 35、38、41、44、( )、( ) 、( )、( ) 55、50、45、40、( )、( ) 、( )、( ) 66、60、54、48、( )、( ) 、( )、( ) 21、18、15、12、( )、( ) 、( )、( )

1、2、1、2、1、2、1、2、( )、( ) 、( )、( ) 1、2、4、7、( )、( ) 、( )、( ) 找规律2 、4 、7、11 、( )、( ) 、( )、( ) 找规律3、 4、 7 、11 、( )、 ( ) 、( )、 ( ) 一、找规律画图 (1)———— (2—————— (3—————— ——— —————— 二、涂色 (1) (2) (3) 三、请你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1)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五篇)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1、主题图课件、格子条、三角形条、手工裙子。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森林舞会) 1、小精灵:我参加智慧我参加智慧森林舞会的裙子被弟弟弄坏了,这可怎么办啊? 小精灵:别着急,咱们想想办法吧! 2、学生活动 3、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像这样同一种现象连续重复出现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 ,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知识运用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总结。 3、做动作,猜规律。 四、作业布置 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第89页练习二十,第1题、第2题。 第90页练习二十,第10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活动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现象,以及类似现象 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现象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中,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广泛联系。 2、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 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 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同伴合作,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创造规律,展 现聪明才智,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语,你们 用一个具体的动作来表示一下,准备好了吗?(拍手——拍手——跺脚)(3次)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 哇,猜得真准,那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的呀?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活动内容

1、找规律 猜表情:首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调皮。(演示课件)它可淘气了,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又 大笑。我们来学一下小调皮的表情好吗?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像! 你知不知道小调皮接下来会是什么表情呢? 噢,小调皮正微笑着大家说,小朋友真聪明! 放气球:小调皮又到公园里放气球了,观察一下气球,你发现了什么呀?下一只气球是什么颜色呢? 解密码:气球放玩了,小调皮准备回家了。可他碰他了一道难题,他把门上的密码给忘了,小朋友愿意帮助他对吗? 2、画规律 师:小朋友真棒,能够找到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我们会找规律了,你会画规律吗?(出示一组圆形)你能用你手中的水彩 笔使它们有规律吗?(同桌交流,实物展示) 3、算规律 师:小朋友画的规律可真漂亮,老师想用这些有规律的圆形串成一串美丽的项链。接下去,老师该怎么串呀?那你知不知道从第一颗 红色开始往下数第20颗是什么颜色?第31颗呢?这串项链一共可以 串43颗珠子,你知不知道最后一颗也就是第43颗会是什么颜色吗? 4、生活中的规律 师: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家看,(课件演示:家具装饰——古文物——少数民族的服饰——跳舞的小 朋友—一—年四季)除了老师说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规律吗?看看我们身边的,再想想我们平时看到过的,还有哪些? 5、创造规律 师:原来啊,我们的规律无处不在,想不想自己也来创造一些规律。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找规律练习题集锦 一、找规律(图形) 试一试:请你仔细观察这列图: △○□△○□△○□△○□ 这是用△○□这3个图形按一个△、一个○、一个□的规律排列的,你还能用这 3种图形排出和上面不一样的规律吗? 找图形排列规律的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呈现出的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来发 现规律。 例 1、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1、 2、◆□◆□◆□◆□◆□ 3、★☆☆★☆☆★☆☆★☆☆★☆☆ 例 2、画出盒子里串的珠子 练 2、

例 3、根据规律接着画: 练 3: 1、圈一圈。 ○△○△○△○△○△(△○) ↓↑↓↑↓↓↑(↑↓) 2、摆一摆。 □□○○○□□○○○□□ ○○○ ○○○○ ○○○ 3、涂一涂。 ◇◇◆◇◇◆◇◇◆◇◇◇ ? ★★☆★★☆★★☆☆☆☆ ?? 4、画一画。 (1)♀♂♀♂♀♂ (2)○○◇○○◇○○◇

(3)请你用任意3种颜色的彩笔,用今天学会的方法帮小兔在墙上的格子里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5、按顺序仔细观察下图,第三幅图?处怎样填? 6、○●○○●●○○○●●●○○○○ 7、请你来指挥 8、按规律给小树添上叶子。 9、画一画 10、仔细看观察下图,想一想,第四幅图应画怎样的图形? ■○○☆☆▽ △☆■△○■ 11、按规律、接着画

12、按规律画图 (1) (2) (3) (4)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第3幅图“?”处应填什么图形? (5)观察下图的变化,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 二、找规律(数) (1)出示:1471013□□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相邻的 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2)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部编五下第七单元评价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单元评价测试卷1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哗.笑(huá)船艄.(shāo)羞愧.(kuì) B.公爵.(jué) 牲畜.(chù) 吆.喝(yāo) C.泛滥.(làn) 精湛.(shèn) 刀刃.(rèn) D.遐.想(xiá) 牛犊.(dú) 黏.着(ni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仪态棉羊铃铛威尼斯 B.船梢窗帘板凳恢复 C.飞弛保拇笼罩码头 D.遮掩簇拥床垫翘起 3.“眺”字的意思与()有关。(3分) A.耳朵 B.眼睛 C.嘴巴 D.鼻子 4.威尼斯小艇的行动特点是()(3分) A.又小又长 B.又窄又深 C.轻快灵活 D.操纵自如 5.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A.因为……所以…… B.如果……就…… C.虽然……但是…… D.即使……也…… 6.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夜已深,水面上渐渐,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笼罩着这座城市。看见小狗非常地趴在我的脚边,我的内心格外。 A.沉寂静寂安静平静 B.沉寂静寂平静安静 C.安静沉寂静寂平静 D.安静沉寂平静静寂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骏马在辽阔无垠 ....的大草原上奔跑。 B.成群结队 ....的一只山羊正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自己的王国。 C.临近出发,他才手忙脚乱 ....地收拾东西。 D.爷爷在河边一边钓鱼一边欣赏景色,真是悠然自得 ....。 8.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老的桥梁 B.新鲜的空气 C.漆黑的光芒 D.金色的夕阳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C.“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句话体现出金字塔建筑工艺精湛。 D.《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1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改为感叹句) (2)古埃及人掌握了精致的造船技术。(修改病句) (3)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11.默写《乡村四月》。(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规律题大全

1、按规律填数。 (1)1、4、9、16、()、36、()。 (2)1、6、16、31、()、()。 (3)5、6、8、11、()、()。 2、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 (2)7+8+9+11+12+13=() (3)11+13+15+17+19=() 3、猜一猜,每个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 4爱爱=()3好好=() +数2+朋8 70数=()8友朋=() -2学-好6 45学=()27友=() 4、1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 一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5、14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经捉住了4个小朋友,还藏着()个小朋友。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年级练习卷二 1、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2、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兔、小鹿参加50米的赛跑。小兔用12秒,小鹿用8秒。()跑得快,快()秒。 3、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西,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有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4、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5、妈妈从家到单位上班,要经过电影院。从家到电影院有2条路,从电影院到单位有3条路。妈妈从家到单位有()种走法。 6、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8辆,共20个轮子。自行车()辆,三轮车()辆。 7、爸爸今年40岁,妈妈今年38岁,当爸爸妈妈两人的岁数合起来是82岁时,爸爸()岁,妈妈()岁。 8、小朋友排队看电影,从排头数起,小华是第18个,从排尾数起,小兰是第28个。已知小华的前三个是小兰。这队共有()人。

第七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个体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的是() A.克隆绵羊 B.嫁接的柑橘C.试管婴儿 D.组织培养的小麦幼苗 2.人体有23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主要是( ) A.糖类和蛋白质B.DNA和蛋白质 C.DNA和糖类D.蛋白质和脂肪 3.要使一株桃树上结出几种不同品质的桃,应采取的方式是()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 4、果树嫁接时,成活的关键是() A、选择接穗 B、选择砧木 C、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捆扎紧 5、将国光苹果的芽嫁接到富士苹果树上,由国光芽长成的枝上结() A、富士 B、国光 C、一半是国光,一半是富士 D、不一定 6.下列繁殖植物的方法中,那些运用了无性生殖的原理()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前三项都是 7、以下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蝼蛄 B.蚊子 C.苍蝇 D.蜜蜂 8.目前,一些地方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9.下面是家蚕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图,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0.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

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并不是说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 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 母鸡产的所有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 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12.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 ) A.25%B.50%C.O%D.75% 13.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B.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C.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D.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14.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46条B.23对C.46对D.23条 15.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Rr、Rr B.RR、RR C.RR、rr D.Rr、RR 16. 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遗传的特性C.变异的特性D.自然选择的特性 17、决定豌豆外形是圆滑还是皱缩的是( ) A.精子B.卵细胞C.染色体D.基因 18、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 19.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化石证据B.分类学上的证据 C. 胚胎学上的证据D.遗传学上的证据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找规律 优秀课件 本单元教材集中安排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以下特点:(1)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教材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如穿手链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摆放规律的观察上,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知识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课时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难点: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学具。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师:学校买来红、蓝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蓝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蓝的交错排。 师:大家排得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摆得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 学生汇报:我发现了彩旗是有规律的。 师:它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电脑出示彩旗) 生1:它是按照黄色、红色、黄色、红色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得不错,谁还会说?(电脑展现彩旗规律)还有其他有规律的物体吗? 生2:灯笼挂得也有规律。 师:说说看。 接着学生逐一汇报灯笼、小花以及跳舞小朋友存在的规律,教师用电脑加以辅助演示规律。 设计意图:在逐步认识了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列后,教师尝试让学生先找规律,以教材例题为主,让学生随机找出舞会现场中的有规律的排列。由于有了之前的引导,学生在汇报时,已能用上“规律”二字,能初步说清自己发现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为后面的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舞会现场中有规律的排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教师收集了一些图片,看谁是火眼金睛,能最快找到图片中的规律。(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

1 《找规律》教学设计 2 濮阳开发区五一路小学李坚 3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4 课改要求教师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而进一步转向关注“人” 5 的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 6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 7 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节课 8 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从事物中发现简单的规律,然后能准确清楚的表述规律,最 终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9 10 教学背景分析 11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 12 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 13 化规律。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 14 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本节课没有把握好, 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影响。 15 16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所以教学时要 17 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 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本课我以庆祝六一节活动为背景进行教学,不仅激18 19 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另外,还有让学生找 20 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 21 22 教学内容:人教版85------86页

2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 24 25 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26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27 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8 29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30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31 32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课前谈话,参与游戏 33 34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35 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下面老师先做一次。 口念:(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36 37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38 把动作重复3次。 39 谁来接?他接的对吗?那下面我们一起接一次好吗? 40 2.感知规律,揭示课题: 41 好,都会玩这个游戏了吗?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是不是发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j ī础ch ǔ知zh ī识sh í 。(60分) 1.把b ǎ生sh ēn ɡ字z ì 和h é相xi ān ɡ对du ì应y īn ɡ的de 音y īn 节ji é连li án 起q ǐ来l ái 。(10分) 2. 读d ú拼p īn 音y īn 写xi ě词c í 语y ǔ 。(16分) p ín ɡ ch án ɡ d ì ɡu ā zh ōn ɡ t óu j ìn l ái h ái y ǒu y ǐ j īn ɡ w én m ín ɡ li án zh ǎn ɡ 3.在z ài 下xi à面mi àn 的de 的de 两li ǎn ɡ个ɡè框ku àn ɡ里l ǐ各g è选xuǎn 一y ī个g è字z ì组z ǔ成ch én ɡ词c í语y ǔ写xi ě在z ài 田ti án 字z ì格ɡé里l ǐ 。(6分) 往 空 下 人 包 开 让 找 天 书 来 坐 x īn bi àn y ì zhu ī h óu h ǔ ch í g āng di ū y ì 新 刚 丢 意 遍 猴 追 虎 迟 新

4.选 xuǎn 字zì填 tián 空 kōnɡ 。( 5分) (1)兔子跑得(),乌龟爬得慢。 (2)在广场的中间有一()巨石。 (3)听到响声,狐狸飞()地跑了。 (4)这本书,我已经看到一()页了。 (5)()云在蓝天上飘来飘去。 5.把bǎ相 xiānɡ 对duì应 yīnɡ 的de词cí语yǔ连 lián 起qǐ来lái。(5分) 6.照 zhào 样 yànɡ 子zǐ,看kàn图tú写xiě词cí语yǔ。(6分) 又大又红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仿 fǎnɡ 照 zhào 例lì子zǐ,用 yònɡ 带dài点 diǎn 词cí说 shuō 话huà。(6分) 例1:歌唱音乐课上,我们尽情地歌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告诉妈妈告诉 ..我,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 书包 背 玉米哈欠 桃子 块 百 快 眨 玉米 掰 白 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