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问题分析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问题分析作者:陈明威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对城市建设而言,实施节能建筑设计,显得突出重要,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低碳Abstract: As the world's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measure is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 building use the energy generated by the carbon dioxide is the main source of climate warming. Before grim situation,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appear outstanding and important, 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oes some research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Keywords: ec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low carbon中图分类号:TU2一、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1、发展绿色建筑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可以通过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通过就地取材来节约建筑的运输成本;通过使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体内的保温节能;通过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降低生活热源的成本;通过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来达到降低建筑成本及降低环境成本的作用。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近年来,人们不断研究有利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生态建筑”的设计概念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主流,绿色环保生态型住宅小区也就应运而生了。
笔者认为,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这才是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要保持生态系统内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规划建设生态住宅小区,可改善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
生态住宅小区是多维、立体、环保的工程、具备实用功能、环境效益、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模式,并将该居住建筑融于地域的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中。
生态住宅小区需要即适应生态环境,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筑,还有着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低污染、无毒无害、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表达人性化设计,通风和采光良好,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环境,使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好循环。
2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特点与功能分析2.1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特点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除了要注意达到舒适、健康外,还应体现绿色生态效益,并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特点表现在:1提高绿化率,但是这种环境绿化绝非简单的栽种花草,而是结合生态学、建筑与美学、生物工程学、地理学、城市和小区环境规划、水资源等科学,妥善处理好生态平衡并充分利用绿地建设。
2节约土地资源。
重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这样可以节约土地。
将有限的土地面积归还人类并合理利用其为当代和后世子孙造福。
3节约水资源,这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开放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对于雨水和中水资源的收集利用远不如西方和一些发达国家。
我们不要等到水资源专家所预测的,到2025年水资源危机空前爆发的时候方才研究水资源的节约问题,到那时候为时晚矣。
4充分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方法分析--以昆明万科白沙润园项目为例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方法分析 --以昆明万科白沙润园项目为例摘要: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绿色生态建筑,推动了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施工设计中的应用深度,为人们创建更加舒适、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压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本文主要结合昆明万科白沙润园项目为例详细阐述绿色建筑理念在生态宜居住宅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服务。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宜居;住宅;设计方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是节能环保,其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对房屋建筑进行优化设计,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合理控制环境污染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生态宜居住宅,更加强调人们的健康、舒适居住体验。
昆明万科白沙润园项目围绕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核心,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住宅设计理念,并把绿色生态理念很好的融入到生态宜居设计方案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应用意义绿色生态宜居建筑,主要是围绕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优化建筑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建筑的的紧密联系,在节能环保理念指导下,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自然环境、自然要素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融入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更加舒适、协调、健康的居住环境。
[1]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应用,能够解决环境、资源问题,保障城市高质量建设的同时,构建均衡化的生态环境系统,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建设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被随意堆放,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土地浪费问题。
同时部分建筑表面使用的反光材料,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基于此,在生态宜居住宅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理念,需要在住宅全生命周期基础上,减少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尽量使用环节节能材料进行使用,既可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同时还可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浅谈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针对目前提出的绿色生态低碳的建筑设计做出了一些简要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前言我国在《绿色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生态建筑则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及对自然的破坏并能从自然摄取能源的概念被提出,可见“绿色”和“生态”都旨在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则更是对建筑设计集成化、多元化、整体化的诠释(图1),而面对这样趋势,建筑师更多的是需要权衡各方面的要素.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和谐的关系。
1 绿色生态规划设计师必须将城市、建筑及周边环境看成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物质能量系统,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必须保持能量摄取与消耗的和谐。
规划设计可采用高效而密集的集成设计手法,综合考虑建筑、材料、设备、朝向、风速等因素,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日照、主导风向,以及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真正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
同时,考虑城市功能共存,社区共融,以减少交通量,优先考虑步行交通,优惠公共交通。
随着科技的发展,借助各种动力分析软件使能量流动可视化和数据化,以帮助设计者思考。
2 平面布置的绿色生态思考建筑的平面布局直接影响使用空间的微气候,对日照以及通风的考虑已是每一幢建筑都需要涉及的问题。
然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服务核(即楼梯、电梯、卫生间及管道井)的定位却可决定楼层周边的开窗位置,并能起到“遮阳”与“挡风”的过渡性空间的作用。
服务核可以布置在建筑的东、西侧以遮挡日晒。
研究表明,当采用东西双核的布置方式,窗户设于南北端时,能节省空调负荷20%之多;而在气候寒冷地区,这些服务核还能起到挡风的屏障作用。
中庭及边庭的设置亦可为高层建筑的使用者创造一个开敞的情趣空间,这种空中庭院通过绿化及景观设计,不仅使建筑竖向产生变化,且在温和气候地区的夏季,能使建筑外表皮比街道处的环境温度降低5℃之多,冬季的热量损失能减少30%。
现代住宅绿色生态设计

现代住宅绿色生态设计摘要:新型的绿色生态住宅目前在世界各国可谓方兴未艾,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概念、要求、以及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旨在为今后的绿色生态住宅建设提供参考。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适型转变,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
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居住着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
l 绿色住宅的基本概念绿色生态住宅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就是绿化较好的住宅,实际上较高的绿化率只是绿色生态住宅内容的一个方面,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的内函是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
“绿色生态住宅”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并组织居住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居住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侯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它所代表的是多功能、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把居住建筑共生共融于地域的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中,与自然共同自由健康地生长。
它是既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还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并具有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和闭合性良好循环的特征。
2绿色生态住宅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是开发商不能随意自封的。
绿色生态住宅要求在能源、水、气、声、光和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9个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1能源系统,应该避免多条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冷热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冬季室内温度处于20℃左右。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 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
外观图
绿色建筑实例筑实例
2. 建筑节能 太阳能集热器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外墙外保温
LOWLOW-E玻璃
外遮阳
绿色建筑实例
3. 自然采光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中庭采光效果 夏季
冬季
绿色建筑实例
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 4. 绿色建材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规划
(2)构建植被网络末端,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通过植被 构建植被网络末端,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 布局和配置,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 布局和配置,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 (3)利用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用于 景观用水或 利用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 洗车冲厕。 洗车冲厕。 (4)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风环境。 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风环境。 (5)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利用周围环境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设计
绿色建筑实例
5.空调方式 5.空调方式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①冷却顶板 ②个性化送风 公共区域空调方式 ③ 置换通风
办公室空调方式
①冷却顶板 ②置换通风 ③动态送风装置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6.能源系统 6.能源系统
50kW燃料电池 50kW燃料电池 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阳能新风除湿系统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7.太阳能利用 7.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光电系统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浅析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浅析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摘要】绿色生态建筑体系是国际建筑界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绿色文化的子系统。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故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设计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未来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绿色生态建筑,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建筑。
在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建筑称为生态建筑: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所以,作为建筑设计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1 绿色生态建筑内涵与要求所谓绿色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
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
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耗、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
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
最关键的是,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2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2.1 讲求节约能源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
绿色生态化住宅其建筑设计

探讨绿色生态化住宅及其建筑设计摘要:要满足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就要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设计。
通过人性化的绿色建筑理念,结合地域整体环境和文化脉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当代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引言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仅仅凭借在住宅小区里规划的那一点绿地就谈生态化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①就绿色本身而言,要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且有完整的包括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生命周期评价,而且要和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相结合。
⑦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的就地化,实现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
垃圾就地处理及时,避免了在清运中的顷泄现象和因垃圾堆放而造成的污染等。
从大众消费心理可以分析出来,大家追求建筑的生态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人类对设计的要求(1)、生态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一座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很困难的。
生态建筑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注重效益,崇尚自然,尊重科学。
从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经历了蒙昧、野蛮而逐步走向文明,从渔猎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再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文明,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进步。
日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因此,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
整体发展模式的确立也必然会引导建筑行业的发展。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住房和工作环境、公共场合等各种硬件设施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舒适的生态建筑必定是人性化的、可持续的建筑,它既能给大家一个安适的小环境,又可以保护周围的大环境。
(3)、做好面向未来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李晓晖王晓光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下城市建筑建设工程中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文章主要对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进行相关阐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相关问题,以便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节能的技术原是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
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环境与文化属性。
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绿色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
在现代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章在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1.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
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
无辐射)。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
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
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4.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
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
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
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
建筑设计应充分结
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5.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
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三、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下边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1.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
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
(2)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
(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
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1.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
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
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
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1.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
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
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
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
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
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1.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
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
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
境绿化上边。
(1)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
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2)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
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
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
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今后的研究与探索之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世纪的主旋律。
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
参考文献:
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0,5.
甄黎,李桂英.绿色生态建筑———房地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环保视窗2002(3).283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