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穴位按压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经常自我按摩四个穴位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好

经常自我按摩四个穴位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好经常自我按摩四个穴位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好2018、5、2日题目:经常自我按摩四个穴位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好作者:程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提示:上苍保佑我们人世间的每个人,我们与生俱来自带了“四颗降糖药”(糖尿病患者有其相对应的“药之四穴位“),让我逐一介绍给大家。
第一颗降糖药:然谷穴有效降血糖程凯教授介绍: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
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取穴: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方法:每天晚上洗完脚,我们可以用大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第二颗:鱼际穴除烦解渴程凯教授介绍:除了然谷穴可以降血糖以外,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也各有治疗的穴位。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
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常掐鱼际穴。
取穴: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我们每天看电视或者开会(偷偷的按摩哦经常自我按摩四个穴位辅助治疗糖尿病效果好)的时候,用手的食指关节点按鱼际穴,以感觉酸胀为好,两手互相点按。
第三颗:内庭穴控制食欲程凯教授介绍: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常掐内庭穴。
取穴: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掐揉内庭穴,可以很好的控制食欲,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第四颗:关元穴解尿多程凯教授介绍: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经常按摩关元穴。
自我按摩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治疗糖尿病

自我按摩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治疗糖尿病核心提示:糖尿病迄今尚无根治的方法,但它是可以控制的,其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
通过试验观察发现,按摩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糖的利用,使糖的吸收降低同时可以改善微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介绍一套自我按摩手法,可以对糖尿病起到辅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作用。
糖尿病自我按摩的具体操作1、推擦胸骨下至中极穴。
用手掌掌面紧贴腹部,两手交替地自胸骨下至中极穴稍用力推擦2分钟左右。
中极穴位于肚脐下方一横掌处。
2、横推腹。
用手掌的掌根自腹部一侧用力推擦至对侧,然后改用五指指腹勾擦回原处,按摩3分钟左右。
3、振腹部。
双手自然叠放,掌根对准肚脐,轻轻下压有规律地振动腹部5分钟左右。
4、点揉腹部穴位。
用拇指点揉中脘穴、气海穴、天枢穴各1分钟左右。
中脘穴的位置在肚脐上方一横掌处气海穴在肚脐正下方两横指处;天枢穴的位置在肚脐两旁两横指处。
5、擦揉脚踝内侧。
用大拇指在内踝和跟腱处进行擦揉,每侧4分钟左右。
6、擦肾俞。
用双手掌自上而下,擦双侧包括肾俞在内的腰肌2分钟左右。
肾俞的位置在两侧腰眼附近。
糖隶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自我按摩方法1、放松腿部肌肉。
用拿法或者揉法放松腿部肌肉,自上到下,约5分钟。
2、点揉腿部穴位。
用手指按揉每侧足三里、血海穴、梁丘穴、承山穴各1分钟左右。
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血海穴的位置在大腿绷紧外侧肌肉最高点;梁丘穴的位置在大腿绷紧内侧肌肉最高点;承山穴的位置在小腿绷紧外侧肌肉最高点下面凹陷处。
糖尿病并发症——眼病症的自我按摩方法1、分推前额。
用双手手掌分推前额2分钟左右。
2、刮上下眼眶。
双手食指弯曲,自眼眶内侧向外侧刮动上下眼眶各1分钟左右。
3、按揉睛明穴。
用拇指指腹按摩四白穴、睛明穴、攒竹穴、印堂穴、太阳穴各1分钟左右。
睛明穴的位置在眼角内侧半横指处;四白穴的位置在眼眶底下一横指处;攒竹穴的位置在眉毛的内端;印堂穴的位置在两个眉毛的中间;太阳穴的位置在眼角外侧一横指凹陷处。
“四高”特效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

“四高”特效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四高”特效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一、降压穴——百会太阳风池穴、足弓穴1、健神养脑“敲三关”。
用十指尖有节奏地轻敲3个穴位,最初每次敲36下,然后加到99次。
敲的时候一定要静心、闭眼,舌头抵上颌,心里只默念数字。
第一关是敲头顶的百会穴,第二关是敲太阳穴,第三关是敲风池穴(脖后发际线下)。
工作间隙,不妨坚持做做,可保持精气神好,耳鸣脑晕也不会有了,对预防高血压非常有效。
敲敲打打的功夫,就是活血,流水不腐的道理,一定要坚持。
2、定位于足弓(见图)即为此穴。
解剖:布有趾长屈肌腱,足底内侧动静脉,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高血压,以针刺足底内侧神经之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对急性病人可以留针。
针感:局部酸麻胀。
功能:调节神经,降低血压,兴奋镇静。
二、降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
局解:指浅屈肌,深层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取穴原则:左右交替。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
对于久病体虚重症病可采滞针功能:益气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消炎,镇痛,镇静。
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酯,高血糖。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溃疡,膈肌痉挛,神经衰弱,低血压,失眠等。
按语:从中医心理学观点认为糖尿病属于心理性疾病范畴。
从大量的病因学调查90%以上的病人却有一定的环境诱发因素。
此穴从中医角度讲具有理气,益气,活血,却瘀之功效。
临床多以平衡针灸为主配合平衡火罐,平衡推拿,综合治疗糖尿病。
要求合理调节饮食,减少病人并发症发生。
此外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康复治疗。
对糖尿病合并的脑血管病,冠心病,白内障,颈肩腰腿通,痛风,还必须配合相应穴位综合治疗。
百防不如一按,藏在手上的降糖穴,早晚各按一次,让你血糖平稳不再高

百防不如一按,藏在手上的降糖穴,早晚各按一次,让你血糖
平稳不再高
现在糖尿病都已经是每个人很熟悉的病了,这种慢性病,就是平时的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注意的情况下,得了糖尿病。
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征兆,但是糖尿病一系列的并发症对身体的威胁非常大,不容忽视!
怎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经是近些年来一个大家都熟悉也经常提到的话题,下面给糖尿病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控制稳定血糖,那就是早晚按压自己的手部穴位。
以下手部穴位,每天早晚按按,保证让你的血糖稳稳妥妥一整天!培希元主食面条,糖尿病专用主食,控糖好,营养均衡,血糖能正常。
第一个位置,就是左右手无名指下雨感情线交叉的地方
按的方法:用手指先揉三四次,再根据自身接受能力来回用本身能接受的力度按,每天的早晚各按30下左右。
第二个位置:是小拇指垂直下方,手腕的第一条横纹交接处的穴位
按的方法:先揉揉,然后用适当能承受的力度按30下左右,左右手都要按,这个地方按按对睡眠也有帮助。
最适合糖尿病吃的主食,连吃15天血糖恢复正常,保证身体所需
营养
全方位血糖综合指导平台。
糖尿病:手部穴位按摩治疗

糖尿病:手部穴位按摩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失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糖尿。
临床表现以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为主要特征。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利用障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引起血管损伤,尤其是小血管,从而产生各种并发症,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
手部按摩对轻型或中型糖尿病具有满意的疗效,但需坚持长期治疗。
对重型糖尿病或用药患者,不可随意停药,必须听从医师的安排。
手部按摩。
穴位选择:
揉按曲泽、间使、内关、曲池、合谷、劳宫、四缝、中泉、夜尿点等穴位。
反射区选配:
按摩胰腺、垂体、甲状腺、胃、十二指肠、肾上腺、脾、肾、膀胱、输尿管等反射区,尤其是胰腺、垂体、甲状腺、十二指肠反射区。
注意事项: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避免过劳;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糖的摄人,忌食肥甘厚味;避免精神紧张,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各种感染。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作为一名按摩师,我深知穴位按摩对于身体健康的巨大潜力。
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地辅助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按摩神奇穴位,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的详细指导。
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这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个穴位是胰俞,位于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胰俞可以刺激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第三个穴位是曲池,位于肘关节内侧,当肘横纹上缘凹陷处。
按摩曲池可以清热解毒,调节气血,对于控制血糖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个穴位是太冲,位于脚背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可以疏肝理气,调节内分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使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
每个穴位按摩约12分钟,每天按摩12次。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应保持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或损伤。
除了按摩穴位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降低血糖水平。
我要强调的是,按摩穴位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胰俞、曲池和太冲等,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平衡,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特效穴位按摩,让你的糖尿病症状一扫而空

特效穴位按摩,让你的糖尿病症状一扫而空特效穴位按摩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缓解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
特效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帮助调节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从而缓解这些症状。
在进行特效穴位按摩之前,您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
特效穴位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地找到穴位,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按摩的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手法会对穴位的刺激程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特效穴位的定位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望诊是通过观察身体的形态、肤色等来确定穴位的位置;闻诊是通过闻气味来确定穴位的位置;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感受来确定穴位的位置;切诊是通过触摸皮肤的温度、湿度等来确定穴位的位置。
在进行特效穴位按摩时,按摩的手法也是非常关键的。
不同的手法会对穴位的刺激程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常用的手法包括按压、揉搓、摩擦等。
按压法是通过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进行按压,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揉搓法是通过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进行揉搓,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摩擦法是通过用手指或手掌对穴位进行摩擦,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在进行特效穴位按摩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也不宜过重。
过轻的力度无法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过重的力度则会造成身体的损伤。
按摩的时间也要掌握好,一般每次按摩的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
过长的按摩时间会导致身体疲劳,过短的按摩时间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特效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缓解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希望我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愿您早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
在漫长的探索中,我发现特效穴位按摩对于缓解糖尿病症状有着显著的效果。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惊喜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惊喜作为一个长期糖尿病患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最近,我了解到了一种被称为“特效穴位”的按摩方法,据说这种方法能够帮助降低血糖。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开始尝试按摩这些特效穴位,结果让我大感惊喜。
特效穴位的按摩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这些穴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天按摩两次。
我在开始按摩之前,特地咨询了一位中医专家,他告诉我,这些特效穴位位于手腕和脚踝附近,分别是“太冲”、“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
我开始按照专家的建议,每天坚持按摩这些穴位。
最初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变化,但是一个月之后,我发现我的血糖水平有了明显的下降。
我非常激动,于是继续坚持按摩这些穴位,并且逐渐增加按摩的时间和力度。
两个月后,我的血糖水平已经达到了正常范围,我感到非常惊喜。
我的医生告诉我,这是因为按摩特效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
他还告诉我,这种按摩方法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缓解糖尿病引起的一些症状,比如疲劳和疼痛。
我现在已经停止了药物治疗,完全依靠按摩特效穴位来控制血糖。
我非常感谢这位中医专家,他给了我一个健康的生活的希望。
我也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其他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也能够通过按摩特效穴位,获得健康的身体。
特效穴位的按摩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或药物,只需要坚持按摩,就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按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按摩之前,要用温水洗净双手,以免污染穴位;在按摩过程中,要均匀用力,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肤损伤;在按摩之后,要喝一杯温开水,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废物。
我还发现,按摩特效穴位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有其他的好处。
比如,它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等等。
我现在每天都坚持按摩这些穴位,不仅血糖得到了控制,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总的来说,按摩特效穴位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穴位按压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目的探讨自我穴位按压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
对照组给予低嘌呤饮食及降血糖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穴位按压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水平的变化。
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治疗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穴位按压配合低嘌呤饮食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并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标签:穴位按压;高尿酸血症;治疗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自身嘌呤代谢异常而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是指无痛风等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由于无明显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的主要原因,并常伴发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
近年来,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尤其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达5%~23.5%[2-3],已经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由于高尿酸血症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进行积极的防治非常重要。
传统医学在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治疗具有自身的特点,且疗效显著。
高尿酸血症属于中医“湿毒”范畴,通过除湿化浊、健脾益肾等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URCA)水平[4]。
本研究主要探讨自我穴位按压对URCA、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以2013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建议标准作为诊断标准[5],URCA男性>420 μmol /L,女性>360 μmol /L。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自我穴位按压干预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为32~65岁,平均54.2岁。
对照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为34~62岁,平均53.8岁。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自主能力,生活能自理,理解力正常,活动无受限者。
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使用过任何影响嘌呤代谢药物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者;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者;恶性肿瘤者。
1.3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低嘌呤饮食及降血糖治疗。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穴位按压治疗。
自我穴位按压方法为:双手指尖、指腹取足少阴经、足太阴经、任脉穴位,以平补平泻法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自我穴位按压治疗。
基础处方:足三里、三阴交;随证配穴:脾虚湿阻型加丰隆、阴陵泉,中脘肾气不足型加关元、照海。
按压治疗1次/d,得气后每穴按压10 min,10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隔3 d,连续2个疗程。
1.4 体格检查着单衣测量体重,再扣除单衣重量,脱鞋测量身高,读数分别精确至0.5 cm 和0.5 kg,采用体重/身高的平方计算体重指数(BMI)。
1.5 血清学指标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晨起抽取空腹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然后再口服100 g馒头2 h 后抽血查餐后血糖。
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抽血检查生化指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包括URCA、尿素氮(BUN)、血肌酐(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生化指标均采用自动生化仪(德国,西门子公司,Bayer ADVIA 2400)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美国,BIO-RAD)检测。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URCA降至正常或以下水平;有效:URCA水平仍在正常以上,但较干预前URCA下降50 μmol/L以上;无效:URCA水平无变化或升高[6]。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干预组有51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有50例完成研究。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的比较干预前两组间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的URC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
干预组治疗后的体重、体重指数、URCA、TC、TG、FPG 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URC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绝大多数是因为体检或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而发现,虽然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容忽视。
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7]、心力衰竭[8]、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9],降低URCA 水平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及左室功能,并且可以减少高血压性肾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10]。
研究显示,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独特优势,将传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高尿酸血症的分期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在患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即给予中医治疗,未病先防,可达到有效降低URCA的目的[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自我穴位按压治疗,干预组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高尿酸患者的URCA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水平,在URCA水平下降的同时,患者体重有轻度下降,血脂、血糖等水平也有一定改善,提示自我穴位按压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
周春等[13]的研究显示,采用穴位敷贴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老年人的URCA水平,因为敷帖可以通过生物波和经络穴位产生效应并发挥作用,通过促进体内尿酸排泄调节人体的嘌呤代谢,从而达到降低URCA 水平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穴位按压,也可以起到穴位敷贴的类似刺激作用,从而达到调节URCA水平的目的。
田丰等[14]通过针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研究显示,针刺穴位埋线可以使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提示通过按压、针刺等穴位刺激不但可以改善URCA水平,还具有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甚至全面改善代谢相关指标的可能性,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激素分泌有关。
按压刺激穴位可能会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轴[15],使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有所改变,如垂体、肾上腺激素等,这些均与代谢调节相关,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同时激素内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影响嘌呤的体内代谢过程,从而达到调节URCA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自我穴位按压配合低嘌呤饮食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URCA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在未来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具有明显痛风性关节炎等临床症状的患者中,还必须联合药物治疗,再配合自我穴位按压,这样更有助于症状的控制及URCA水平的下降,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4-7.[2] 阎胜利,赵世华,李长贵,等.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五年随访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7):548-552.[3] 周戈,齐慧,赵根明,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5l-355.[4] 李新强,王丽英.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3):226-227.[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1):913-919.[6] 林晟铠,黄俊香.中医养生法对社区高尿酸血症人群干预效果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78-80.[7] Stack AG,Hanley A,Casserly LF,et al.Independent and conjoint associations of gout and hyperuricaemia with total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J].QJM,2013,106(7):647-658.[8] Chiquete E,Ruiz-Sandoval JL,Murillo-Bonilla LM,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outcome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PREMIER study[J].Cerebrovasc Dis,2013,35(2):168-174.[9] Erdogan D,Tayyar S,Uysal BA,et al.Effects of allopurinol on coronary microvascular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Can J Cardiol,2012,28(6):721-727.[10] Terawaki H,Nakayama M,Miyazawa E,et al.Effect of allopurinol on cardiovascular incidence among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patients:the Gonryo study[J].Clin Exp Nephrol,2013,17(4):549-553.[11] 眭蕴慧,殷海波,石白.从中医“治未病”探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J].北京中医药,2013,32(1):44-45.[12] 郑粤湘,赵凤琴.早期干预(中医“治未病”)在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4):487-488.[13] 周春,吴玉泉,禹翔,等.穴位敷贴治疗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7):502-504.[14] 田丰,何琦.针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63-64.[15] 陈泽莉,冯祯根,徐玲娟,等.胃肠经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3):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