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分析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解读-推荐课件

OCEANIA
N. AMERICA S. AMERICA
1. Peppas G, et al. BMC Gastroenterol. 2008 8:5.
中
4
发病率
危害
指南变 迁
我国慢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乌鲁木齐21.05%
北京6.07%
西安16.8% 重南庆昌3.31.93%%
天津4.43%
上海10.5% 杭州17.6%
2
中
6
发病率
危害
指南变 迁
慢性便秘的危害
生活质量
•腹痛、腹胀、恶性、呕吐、疲倦和头 痛等
•并发症:肛裂、直肠脱垂、粪便嵌 顿、大便失禁及泌尿系统功能紊乱等
•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工 作能力
疾病负担
•直接经济损失:就诊、检查、治疗 和住院 •间接经济损失:工作生产力下降、 旷工
• 美国每年有250万患者因便秘而就医,92 000人 住院治疗。平均每个病人的花费达到7 522美元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解读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 王景杰
2
中
1
目录
1 指南修订背景概述
发病率 危害 指南的变迁
2 慢性便秘的诊断
分型 诊断及鉴别诊断 功能检测
3 慢性便秘的治疗
治疗目标和原则 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 分级诊治
2
中
2
目录
1 指南修订背景概述
发病率 危害 指南的变迁
2 慢性便秘的诊断
分型 诊断及鉴别诊断 功能检测
3 慢性便秘的治疗
治疗目标和原则 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便秘的治疗 分级诊治
2
慢性便秘中国专家共识意见PPT课件

05
04
03
02
01
促动力药
通过增强肠道动力和协调性,促 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如莫沙必利 、伊托必利等。
刺激性泻药
通过刺激肠道黏膜和肠壁神经,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如比沙可 啶、酚酞等。但长期使用可能导 致肠道黑变病,加重便秘。
容积性泻药
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和水分,促进 肠道蠕动和排便,如甲基纤维素 、车前草等。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内毒素吸收增加,进而对全身健康产 生不良影响。此外,慢性便秘还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痔疮等 疾病的患病风险。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慢性便秘患者需长期治疗和管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 经济负担。同时,因便秘导致的劳动力丧失和生产力下降也 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02
慢性便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排除标准
在诊断慢性便秘前,需排 除由器质性病变(如肠道 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引 起的便秘。
诊断流程
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最后根据症状标 准和排除标准做出诊断。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
患者症状较轻,不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
患者症状较明显,对日常 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
重度
患者症状严重,明显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需 要药物治疗。
排除器质性病变
肠道肿瘤
其他器质性病变
通过肠镜、C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肠道 肿瘤。
如肠道狭窄、肠梗阻等,通过相应检 查进行排除。
炎症性肠病
通过肠镜、活检等病理检查排除炎症 性肠病。
04
慢性便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一般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和严 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国慢性便秘指南

1、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便 功能性排便障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2、器质性疾病 3、药物
目前按病理生理学机制,将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 分为
1、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 2、排便障碍型便秘(defecatory disorder) 3、混合型便秘 4、正常传输型便秘(normal transit constipation,NTC)。
药物治疗:便秘药物应用得循证医学等级水平
容积性泻药 欧车前 聚卡波非钙 麦麸 甲基纤维素
渗透性泻药 聚乙二醇 乳果糖
刺激性泻药 比沙可啶 番泻叶
促动力药 普芦卡必利
容积性泻药 Ⅱ类, B级 Ⅲ类, C级 Ⅲ类, C级 Ⅲ类, C级 渗透性泻药 Ⅰ类, A级 Ⅱ类, B级 刺激性泻药 Ⅱ类, B级 Ⅲ类, C级 促动力药 Ⅰ类, A级
其她治疗
1、精神心理治疗 2、生物反馈治疗 3、中药、针灸、按摩推拿及骶神经刺激 4、手术治疗
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病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 等其她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得背景。
功能性便秘合并焦虑抑郁得特点
性别
年龄
程度
病程
功能性便秘 老年人比其 便秘严重程 取决于患
多重造影
能够显示泌尿、生殖、直肠及盆腔腹膜得组织 关系,在国内已应用于临床 与排粪造影比较清晰度差,不能动态反应盆底结 构间得关系
磁共振动态排粪造影
能动态观察排粪过程中整个盆底,包括泌尿、生殖, 消化系统及腹膜四个隔室得情况,在国外应用于临 床,国内报道极少,具有无辐射、分辨率高得优点。
肛门直肠测压
中国慢性便秘指南
二、病因及分型
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 器质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在慢性便秘得 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慢性便秘的概述 • 慢性便秘的病因学 • 慢性便秘的诊断 • 慢性便秘的治疗 • 慢性便秘的预后 • 慢性便秘的临床实用指南
01
慢性便秘的概述
慢性便秘的定义
症状
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 便费时费力等。
时间
病程至少为6个月。
病因
功能性疾病为主,少数为器质性疾 病。
增加心理支持
对于严重的便秘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增加 心理支持,缓解症状。
05
慢性便秘的预后
Hale Waihona Puke 性便秘的病程及转归慢性便秘的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为间断性发作
慢性便秘的病程较长,患者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确诊。症状发作形式以间断性为主,患者症状时轻时 重,呈周期性变化。
便秘的转归与病情有关
患者的生活方式对预后也有影响
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便秘症状加重,而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 方式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如何改善慢性便秘的预后
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便 秘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病
继发性便秘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肠道疾病、糖尿病等,以改善 便秘症状。
慢性便秘的分类
• 功能性便秘 • 慢传输型便秘 • 出口梗阻型便秘 • 混合型便秘 • 器质性便秘 • 肠道疾病 • 神经系统疾病 • 代谢性疾病等
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特征
年龄
中老年人高发。
性别
女性多见。
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
并发症
肛门直肠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 性疾病等。
慢性便秘诊治指导建议

复兴之路活动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复兴之路活动方案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因此,我们策划了本次“复兴之路”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复兴之路三、活动目的1. 回顾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3. 促进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地址]六、活动对象全体公民七、活动内容1. 举办“复兴之路”主题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开展“复兴之路”主题演讲比赛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解和思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3. 举办“复兴之路”文艺演出通过歌曲、舞蹈、戏剧等形式,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复兴的精神风貌,让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自豪。
4. 开展“复兴之路”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职工等群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5. 举办“复兴之路”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进行国际研讨会,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和策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八、活动宣传1.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
3. 邀请媒体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及时发布活动进展情况和成果。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慢性便秘是指在至少6个月的时间内,每周发生少于3次的排便,伴有排便努力、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异常(如硬大便、干燥便、大便断裂、排便感觉不充分等)以及排便不舒畅的主观感受。
慢性便秘的诊断要点包括:1.排除器质性疾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结肠镜等),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
2.确立诊断:需要了解患者的排便习惯、排便困难的详细描述、大便特征、排便频率和排便过程等信息。
3.定量评估:通过评估粪便排出、排便频率等客观指标来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
慢性便秘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生活方式改变和腹部按摩等措施。
1.饮食调整:鼓励摄入足够的水分和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食物等。
禁止暴饮暴食及食用过多的高糖、高脂肪和低纤维食物。
定期餐时,避免饮食过快。
避免吃辛辣食物和致便干燥的食物。
2.生活方式改变: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持适度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加运动量。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3.腹部按摩:每天进行腹部按摩,可以帮助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药物治疗包括轻度便秘、中度便秘和重度便秘的治疗。
1.轻度便秘:可选用温和的刺激性泻药,如大蒜、大黄等。
也可以选择益生菌、膳食纤维、滑肠剂等。
2.中度便秘:可选用温和的刺激性泻药,如芒硝、大黄等。
同时可以选择益生菌、膳食纤维、滑肠剂等。
3.重度便秘:可选用刺激性泻药,如含有苯酚酸钠等。
也可以选择益生菌、膳食纤维、滑肠剂等。
如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试用嗜盐性泻药,如硫酸镁等。
药物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来定,避免滥用泻药和长期依赖泻药,以免造成肠道功能障碍。
总结起来,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包括:排除器质性疾病,确立诊断和定量评估;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和腹部按摩;药物治疗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便秘的不同药物选择。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泻药,同时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来改善排便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汇报人:
2023-12-13
•引言
•慢性便秘概述
•诊断方法与评估手段目录
•治疗方法与策略探讨
•预防措施与健康管理建议
•总结与展望
01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慢性便秘的诊治水平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慢性便秘的规
范化诊治方法,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
能力。
推动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通过总结和归纳慢性便秘的最新研究
成果,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患
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和治疗慢性便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用于各类医生
本指南适用于各类医生,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医生,以及全科医生、基层医生等。
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
本指南适用于慢性便秘患者,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等。
指南适用范围
02
慢性便秘概述
定义与分类
慢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两者兼有,且病程较长(>6个月)
的临床症状。
分类
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2.药物治疗: ①选用通便药时应考虑循证医学证据、安全性、药物依赖性以及价效比。 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容积性泻药(膨松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 积从而起到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 体。常用药物有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渗透性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 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 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聚乙二醇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 谢,其含钠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乳果 糖在结肠中可被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可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 过量应用盐类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包括比 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 药。
慢性便秘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与工作压力、精神心 理因素有关。 女性、低BMI、文化程度低、生活在人口密集区者更 易发生便秘。 低纤维素食物、液体摄入减少可增加慢性便秘发生的 可能性。 滥用泻药可加重便秘。 便秘与肛门直肠疾病(如痔、肛裂及直肠脱垂等)关系 密切。
慢性便秘在结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 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 便甚至可导致死亡。 便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滥用泻药或反复 就医,增加了医疗费用。
②促动力药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 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 肠道动力,对STC有较好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高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 普芦卡必利能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安全性和耐 受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