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水杨酸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a d bo h mi lrs os eae wi ls n ic e c e p ne rltd t pa mame rn a h mba e,ad alvae te me rn 叫 l c ue ysrs . n l it h e mba ed a a sd b l s e
byn .  ̄o L g mntnad ot occm e s dwr dmae gic t .Cnl i ] acl i c fe eh hs li l e d10 r l , e i i wh f u br e e e ds n a l [oc sn Slyc c ni un epyo ga o 0r / r ao n g u e e e s i f ny i uo i ia d a n c t l io c
L igzi ta ( oe o otutr,Sax A r ut a U i rt,Ti ,Sax 38 1 ILn -h l c u fH rcl e hni gi l rl nv sy a u hn i O O ) e i u c u ei g O
[ b c v] O j te e i r e c a e t r i a u leh l y c c n r ut n [ e o J h cl e s d J 7 Xnl e 2 e a h i d o a o l t z t s i l i o co . t d 1 e u n r e (i s r m tn i i e a c i a di p d i M h c u b e I , i an ) xf g t a d i f r t ocn ao ly c c . n e em ao cm e s da ss d n o t w r s d d [ e l Sly c c r t t d e n c et t n f acl i A dt r i t n f uu br e di elgg w e ui .R s t acl i ee w h i e n r i o si ia d h g ni oc e n t e i r h e t e u ] i ia d ( A p m t r i tn n ot o ccl e s d i c d w e i a l e c c t t n G r i tnre gr i t n nr , i rne , S ) r o dg m a o dg w u br e g a y h n t So r o e r o . e ni t e n i e y v o i x o e e ni a h fu n e s 血 n w w n na i m a o a , m ao e g g d
萘乙酸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萘乙酸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作者:孙睿邵红李秀霞刘方明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3期摘要: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黄瓜种子,从中筛选出适合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浓度,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极低浓度的NAA(10-10~10-8mg·L-1)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指标增加;中高浓度(10-6~10-2mg·L-1)的NAA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黄瓜种子;萘乙酸;发芽率;叶绿素;根系活力中图分类号:S682.19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黄瓜(Cucumis sativus L.),也称胡瓜、青瓜,为葫芦科黄瓜属攀援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其果实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清火解毒的功效。
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通过提高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完整性来促进种子萌发。
为此,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黄瓜种子,从中筛选出适合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浓度,从而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实验以市售黄瓜种子为材料。
2.2 实验方法2.2.1 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测定随机选取饱满黄瓜种子120粒,用50~55℃温开水烫种消毒10min,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烫伤,再放入40℃恒温条件下浸泡6 h,为保证温度均匀,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浸泡完成后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备用。
取6套洁净干燥的培养皿,放入与皿底等大的纱布,各皿中放入20粒种子,其中一组用10mL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标记为1号,2~6号为处理组,分别用10mL浓度为10-2、10-4、10-6、10-8、10-10mg·L-1的NAA处理,以上每组重复3次。
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作者:于明艳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年第04期摘要:在查阅国内影响黄瓜种子萌发因素的文献基础上,综述近几年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介绍浸种、种衣剂、光质、增氧灌溉、温度、重金属等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黄瓜种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种子萌发;黄瓜;影响因素;发芽指数中图分类号:S60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4-0003-02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葫芦科黄瓜属植物,是我国普遍种植的大众化蔬菜,适应性广,高产、省工、易种,深受人们青睐。
同时,黄瓜也是一种药材,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黄瓜种子发芽除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适当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大量研究表明,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有处理浸种、种衣剂、光质、增氧灌溉、温度、重金属、高压静电场等。
在查阅收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进展,旨在为黄瓜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不同试剂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外源性试剂有水杨酸、硫酸铜、磷酸钠、高锰酸钾、γ-氨基丁酸、聚乙二醇、硝酸钾、赤霉素、双氧水等。
李艳等以黄瓜品种碧秋和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申嗪霉素(10,50,100,125,175 mg/L)、氨基酸母液(50,333,833,1 250,2 000 mg/L),以及适宜浓度的复混液对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胚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氨基酸母液和申嗪霉素能显著提高番茄、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促进胚根和下胚轴生长。
其中,黄瓜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申嗪霉素50 mg/L;番茄和黄瓜种子的胚根及下胚轴生长最适浓度均为氨基酸母液333 mg/L、申嗪霉素50 mg/L。
臭椿canthin-6-one对黄瓜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臭椿canthin-6-one对黄瓜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李永春;赵美荣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38)9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臭椿canthin-6-one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探讨其在植物生长生理方面的作用,以黄瓜为研究材料,采用浸种处理法,通过测定黄瓜种子的萌发、黄瓜幼苗生理指标,分析臭椿canthin-6-one对黄瓜生长生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0~6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臭椿canthin-6-one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可提高幼苗可溶性糖、脯氨酸、维生素C等物质的含量,在浓度为32μg·mL^(-1)的canthin-6-one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3.7%和32.2%。
综上所述,臭椿canthin-6-one可以维持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正常生长,促进黄瓜幼苗保护性物质及保护性酶活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活性。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李永春;赵美荣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5.3;S642.2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对臭椿4种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玫烟色棒束孢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4.腐胺对等渗NaCl和Ca(NO_(3))_(2)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不同水质对延安设施栽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ph值处理对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以黄瓜、大叶菠菜和大叶空心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pH值为4、6、8、10、12等5种不同浓度的水进行处理,同时设置对照组。
观察不同处理下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以确定3种蔬菜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要的最适pH值。
结果表明,黄瓜种子发芽和生长适宜在pH值为4的酸性环境和pH值为8的碱性环境;大叶菠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宜在清水的中性环境;大叶空心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最适宜在pH值为4~6的微酸性环境。
关键词:pH值;蔬菜;幼苗;株高;发芽;叶绿素含量蔬菜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及各种土壤环境污染,导致可利用的土地日渐减少,这些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开始人工创造蔬菜生长的最适环境,发展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蔬菜从土壤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土壤是蔬菜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对蔬菜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影响。
酸性土壤pH值一般为4.5~6;碱性土壤中因为氢氧离子浓度高[1~5],指pH 值大于7的土壤。
本试验旨在为黄瓜、大叶菠菜和大叶空心菜集约化生产所需要的配套基质及浇灌肥水的pH值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黄瓜为1年生攀缘植物,葫芦科甜瓜属。
黄瓜种植容易,产量大,口感佳,同时富含维生素,多吃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蔬菜,需求量很大。
黄瓜生长需水量大,适宜在富含有机质的湿润肥沃土壤中栽培,但空气相对湿度过大时很容易感病,造成减产。
大叶菠菜营养价值高,多吃有利于身体健康。
大叶菠菜的主根非常发达,应选择在土层深厚、排灌方便、pH值6~7的土壤环境中进行种植。
大叶空心菜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功效,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
前人对蔬菜发芽和生长发育适宜pH值的研究不是太多,仅见番茄有所报道,还有不同营养液的pH 值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6],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其他蔬菜上还是空白,所以,对以上3种常见蔬菜发芽和生长发育最适pH值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磁场条件下赤霉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及成苗的影响

收 稿 F蜩 :0 0 0 t 2 01 9 5
且 曲线 的起点 较低 、 明这两 种处 理 种子发 芽较迟 , 说 发芽速度 较慢 , 发芽不 整齐 . . 2 1 2 对发 芽率的影 响 由表 2可见 , . 黄瓜种 子经
赤 霉 素 是 一 种 常 用 的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 促 进 可
种子 吸水 、 萌发 , 进胚 芽 生 长 发 育 和根 的活 动 , 促 提
高 种 子 生 活 力 、 长 势 。 磁 场 对 种 子 萌 发 和 幼 苗 生 生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磁场 和 赤霉素 处理 对种子 萌发 的影响 . 2 11 对发 芽势和 发 芽速 度 的 影响 表 l为各 处 ..
处 理 在 发 芽 前 期 出 芽 早 、 度 快 , 中 后 期 能 发 芽 的 速 到
量, 最后 1d测胚 芽长度 , 计算 简 化活 力 指数 VIVI L
=
发芽率 ( X胚 芽长度 (m) 【 %) c
1 . 幼 苗生 长势的 测 定 随 机取 各 处 理 的 种 子 2 4
123 发 芽势 、 芽率 的测 定 按 国 家 《 作 物种 .. 发 农
图 1 各处 理 的发 芽 进 度
子检验规程》 进行发芽记载 , 从第 6d 测发芽势 , 起
第 l 4d测 发 芽 率 从 测 发 芽 势 开 始 , 天 统 计 发 芽 每
由阿 1可 见 , G 与 A处理 和 C K相 比, GA+B 经 处理 的种子在 发 芽前 期( ~4d 曲线 较 陡 , 3 ) 斜率 太 、 中后期 较平缓 , 率 小 , 且 该 曲线 起 点 高 , 明该 斜 并 说
植物种子萌发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常用物理方法的优缺点
物 理 方 法作 为 种 子 处理 的基 本 手段 , 在种 子 处 理 和农 业生 产 中应用 广泛 。生 产 中应用 技术 较 为成 熟 的物理 方 法有 超声 波处 理 、 等离 子体 处理 、 电场 和 静 电场处 理 等 。
超声 波 处 理 作 为广 泛 应 用 的物 理 方 法 之 一 , 在 药材 种子 处理 中应 用较 多 。超声 波处 理 利用 超声 波 产生 的强 烈震 动 和不 同处理 时 间对种 子 产生 不 同刺
李学 慧 、 阳等 利 用等 离 子 体 电磁 处理 大 豆 曹
种子 , 可使大豆种子发芽率提高 , 苗期提前 , 出芽 日 期集 中, 促进大豆 主要农艺性 状发育 , 稳产 、 增产。 王敏 、 杨思泽等¨ n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黄瓜
种子 和生 菜种 子 , 促进 黄瓜 种子 萌发 和幼 苗生 长 , 可
激 , 明显 地加 速 和诱 导植物 细胞 分裂 , 激 细胞 生 可 刺
长, 加快原生质体的蛋 白合成 , 激发种子生理活性变
化 , 而达 到提 高种 子 活力 的 目的 ] 从 。
收 稿 日期 :0 在萌发期 和生长期生命 力旺盛 , 并使农作物具有极强的耐旱 、 抗低温、 抵 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 从而达到作物稳产、 高产的目的。
段, 电场 和静 电场处 理 的研 究 和应 用 越 来 越 受 到人
2 常见化学方法的优缺点
在物 理方 法研究 取得 显著 成果并 得到 广泛应 用 的同时 , 学方 法 对 种 子 处 理 的研 究 也悄 然 升 温 。 化 化 学方法 处理 种 子 通 常是 用 不 同质量 浓 度 的 G ” A
: : : 《 : : : : 一 : : : : - : ・: t
黄瓜育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黄瓜育苗的基本方法及流程。
2. 掌握黄瓜种子浸泡、催芽、播种等关键技术。
3. 探究黄瓜育苗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黄瓜种子: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瓜品种。
2. 实验设备:育苗盘、温度计、湿度计、电热毯、剪刀、喷水壶等。
3. 育苗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等。
三、实验方法1. 种子处理(1)将黄瓜种子用清水浸泡6小时,期间不断搅拌,以去除杂质。
(2)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 催芽(1)将沥干水分的种子用湿布包裹,置于28-30℃的催芽箱中。
(2)每天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待种子露白70%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
3. 播种(1)将育苗基质均匀铺在育苗盘内,厚度约2厘米。
(2)将发芽的黄瓜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覆土0.5厘米。
(3)覆盖薄膜,保持土壤湿润。
4. 管理措施(1)保持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
(2)湿度控制: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3)通风:每天通风1-2次,每次通风10-15分钟。
(4)光照:每天保证幼苗接受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不少于12小时。
5. 观察记录(1)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时间、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
(2)观察幼苗是否出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黄瓜种子浸泡6小时后,催芽3-4天即可发芽。
2. 生长速度:黄瓜幼苗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一般30天内可达到定植标准。
3. 叶片颜色:黄瓜幼苗叶片呈绿色,叶脉明显,生长旺盛。
4. 病虫害防治: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黄瓜幼苗出现病虫害。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黄瓜育苗的基本方法及流程。
2. 黄瓜种子浸泡、催芽、播种等关键技术对幼苗生长至关重要。
3. 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黄瓜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
4. 通过本实验,为黄瓜育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六、实验建议1.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瓜品种,提高育苗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8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 试 材 料 1.1.1 供 试 黄 瓜 品 种
沪 杂 三 号 ,由 上 海 市 农 业 科 学 院 园 艺 研 究 所 提 供 。 1.1.2 供 试 药 剂
25%嘧菌酯悬浮剂 (阿 密 西 达),由 先 正 达 (中 国) 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 验 方 法 1.2.1 蛭 石 引 发
Effects of Seed Treatment on Cucumber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Seedlings
WU Lingyun,LI Ming,YAO Dongwei
摘 要:研究了种子引发和杀菌剂包衣 处 理 对 黄 瓜 种 子 萌 发 和 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引 发 可 显 著 提 高 黄 瓜 种 子 发 芽势、发芽指数 和 活 力 指 数。 运 用 嘧 菌 酯 药 剂 包 衣 黄 瓜 种 子, 对黄瓜种子具有良 好 的 消 毒 效 果,可 提 高 黄 瓜 种 子 出 苗 率,对 黄瓜种子幼苗素质无明显影响。 关 键 词 : 黄 瓜 ;固 体 基 质 引 发 ;包 衣 ;嘧 菌 酯 DOI编 码 : 10.16590/j.cnki.1001—4705.2015.07.078 中 图 分 类 号 : S 642.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1—4705(2015)07-0078-02
注 :表 中 数 据 均 为 平 均 值 。 同 列 数 据 后 小 写 字 母 不 同 表 示 在 5% 水平时差异显著。下同。
2.2 种 子 包 衣 对 黄 瓜 种 子 药 剂 消 毒 效 果 结 果 如 表 2 所 示 ,运 用 嘧 菌 酯 药 剂 包 衣 黄 瓜 种 子 ,
对黄瓜种 子 具 有 良 好 的 消 毒 效 果,应 用 3.75g/100 kg、7.5g/100kg、15g/100kg 剂 量 杀 菌 剂 包 衣 黄 瓜 种 子后,带菌率分 别 下 降 为 12.5%、8.4%、4.2%,消 毒 效 果 分 别 为 57.2% 、71.2% 、85.6% 。 2.3 种 子 包 衣 对 黄 瓜 出 苗 和 幼 苗 素 质 的 影 响
6.5a 8.6a 8.0a 5.3a
2.8a 1.9a 0.59a 0.03a 3.0a 1.9a 0.58a 0.03a 2.8a 1.9a 0.56a 0.03a 2.9a 1.8a 0.57a 0.03a
3 讨 论
固体基质蛭石引 发 可 以 提 高 低 温 条 件 下 西 瓜、不 结球白菜种 子 的 活 力 。 [4-5] 本 研 究 固 体 基 质 蛭 石 引 发 提高了不同温度条件 下 黄 瓜 种 子 的 发 芽 势、发 芽 指 数 和 活 力 指 数 。 用 于 低 温 条 件 下 播 种 时 ,建 议 15 ℃ 黑 暗 条件下引发5d为宜。嘧菌酯是新型高 效、广 谱、内 吸 性 杀 菌 剂 ,其 对 几 乎 所 有 真 菌 纲 (子 囊 菌 纲 、担 子 菌 纲 、 卵菌纲和半知菌纲)病 害 均 有 良 好 的 活 性 且 与 目 前 已 有的杀菌剂无交互抗 性,目 前 国 内 还 没 有 作 为 种 子 处 理剂在黄瓜 种 子 上 使 用。 以 剂 量 为 3.75~15g/100 kg 种 子 包 衣 黄 瓜 种 子 ,对 黄 瓜 种 子 均 具 有 良 好 的 消 毒 效果,提高 了 黄 瓜 种 子 出 苗 率,对 黄 瓜 幼 苗 素 质 无 影 响 ,药 剂 包 衣 种 子 的 安 全 贮 藏 期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究 。
处理
发芽率 (% )
出苗率 (% )
株高 (cm)
根长 (cm)
子叶 子叶 长度 宽度 (cm) (cm)
鲜重 (g)
干重 (g)
ck 98.7a 80.0d T 1 98.7a 94.3b T 2 99.3a 97.1a T 3 98.7a 85.7c
7.5a 7.6a 7.6a 7.4a
问题探讨 吴凌云 等: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芽势,20 ℃ 下 第 2 天 统 计 发 芽 势,以 未 处 理 的 种 子 作 为对照。培养期间视 水 分 情 况 适 当 补 充 水 分,分 别 调 查 记 录 发 芽 势 和 发 芽 率 ,计 算 发 芽 指 数 和 活 力 指 数 。 1.2.6 种 子 出 苗 试 验
使用 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平 均数进行 Duncan’s多重比较。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蛭 石 引 发 对 不 同 温 度 下 黄 瓜 种 子 萌 发 特 性 的 影 响 由表1可知,蛭石 引 发 各 处 理 显 著 提 高 了 黄 瓜 不
同 温 度 下 的 发 芽 势 、发 芽 指 数 和 活 力 指 数 ,蛭 石 引 发 处 理 不 同 温 度 下 发 芽 率 与 对 照 差 异 未 达 显 著 水 平 。30 ℃ 下 ,P 1 处 理 、P 2 处 理 发 芽 势 、发 芽 指 数 、活 力 指 数 均 显 著好于对照。P 2处理和 P 1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5 ℃、20℃下,P 2处理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 高于 P 1处理。蛭石引发可以提高低温下黄瓜种子 发 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 P 2处理效果最好。
第34卷 第7期 2015年7月 种 子 (Seed) Vol.34 No.7 Jul. 2015
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吴 凌 云 , 李 明 , 姚 东 伟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106)
采用 PDA 平皿 检 测 法。在 超 净 工 作 台 上 将 经 过 1.2.3处理的黄瓜种子均匀摆放在直径为 9cm 培养皿 中的 PDA 平板上,以未包衣的黄瓜种子作为对照,每皿 6粒,4次重复。在25~28℃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7d 后记录种子带菌情况和药剂的消毒处理效果。 1.2.5 种 子 萌 发 试 验
黄 瓜 (Cucumis sativus L.)葫 芦 科 双 子 叶 植 物 ,又 称胡瓜和王瓜,起源 于 印 度 喜 马 拉 雅 山,具 有 喜 温、喜 湿、耐一定弱光的 特 点。 低 温 是 植 物 栽 培 中 常 遇 到 的 一种灾害,是影响 温 室 瓜 类 栽 培 的 主 要 限 制 因 子。 黄 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 作 物,近 年 来 因 病 害 等 导 致 的 连 作障碍日 益 严 重。 播 前 进 行 种 子 包 衣 和 种 子 引 发 处 理 ,可 以 减 少 种 子 带 菌 ,防 治 病 虫 害 ,促 进 其 萌 发 ,增 加 幼 苗 抗 逆 性 ,促 进 瓜 苗 粗 壮 ,达 到 出 苗 整 齐 和 迅 速 等 作 用。国内关于黄瓜 种 子 引 发 文 献 集 中 在 应 用 PEG 渗 透调节 提 高 老 化 黄 瓜 种 子 活 力[1],应 用 Vc,CaCl 2 和 PEG 的渗透调节可以提高黄瓜陈种子基因组 DNA 的 质量,修 复 贮 藏 老 化 引 起 的 DNA 损 伤 。 [2] 国 内 用 于 蔬菜种子处理的杀菌 剂 很 少,当 前 用 于 黄 瓜 种 子 处 理 的 药 剂 主 要 为 保 护 性 杀 菌 剂 福 美 双 、多 菌 灵 等 ,由 于 种 子处理时可选用的药 剂 比 较 单 一,种 子 对 多 菌 灵 等 苯 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已经非常严重 。 [3] 应用蛭 石 引 发 处 理 黄 瓜 种 子 ,提 高 低 温 条 件 下 黄 瓜 种 子 活 力 ,应 用 嘧 菌 酯 进 行 种 子 包 衣 ,可 降 低 黄 瓜 种 子 带 菌 率 ,提 高 出 苗 率 ,对 种 苗 安 全 。
设4个处理,试 验 药 剂 为 25% 嘧 菌 酯 悬 浮 剂,试 验药剂以一定量加入 自 制 的 包 衣 剂 中 进 行 包 衣,分 别 以 3.75g/100kg、7.5g/100kg、15g/100kg 种 子 剂 量 包衣黄瓜种子,各处理分 别 以 T 1 处 理、T 2 处 理、T 3 处 理 表 示 ,以 未 包 衣 种 子 作 为 对 照 。 1.2.4 药 剂 消 毒 效 果 试 验 方 法
试验在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培养室内 进行,对以上经过 引 发 处 理 的 种 子 进 行 萌 发 试 验。 回 干的黄瓜种子分别在 30 ℃、25 ℃、20 ℃ 下,每 天 光 照 12h,光 强 4 000lx 下 进 行 发 芽 试 验 。 每 个 处 理 3 次 重 复 ,每 个 重 复 50 粒 种 子 。30 ℃ 、25 ℃ 下 第 1 天 统 计 发
收 稿 日 期 :2015-03-26 基 金 项 目 :上 海 市 科 委 农 业 成 果 转 化 专 项 (编 号 :133919N0400)。 作者简介:吴凌云(1978—),女,硕 士,副 研 究 员,主 要 从 事 种 子 处 理 技
术 研 究 ;E-mail:wulingyun78@163.com。 通 讯 作 者 :李 明 ;E-mail:yy13@saas.sh.cn。
表 2 种 子 包 衣 对 黄 瓜 种 子 药 剂 消 毒 效 果
处理
ck T 1 T 2 T 3
带 菌 率 (% )
29.2b 1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