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 规划方案 • 实施效果与反馈 • 经验总结与展望 • 相关法规与政策
01
规划背景与目标
规划背景
城市发展需求
01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原有城市规划无法满足新的发
展需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政策法规要求
02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对城市规划进行更新和完善,以
改进建议
加强规划监管
为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应加强对规划执行的监管力度,防止违 规行为的发生。
持续优化规划方案
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方案,以更好地 满足居民需求。
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规划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使规划更加贴近 民意,提高规划的社会认可度。
04
经验总结与展望
景观设计
注重建筑、道路、绿化等元素的协调统一,营造优美 的城市景观。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地块周边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教育设施规划
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幼儿园 等教育设施。
医疗设施规划
根据居民需求和医疗资源分布,合理规划医院、 诊所等医疗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03
实施效果与反馈
实施效果
城市环境改善
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城 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包括绿 化覆盖率提高、城市景观美化等。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更加合理 和高效,减少了土地浪费现象, 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规划促进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和完善,包括学校、医院、公园 等,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于某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地情况介绍与案例分析报告0907-最终

关于某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地情况介绍与案例分析报告0907-最终

关于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情况介绍与案例分析广州市目前共有138条“城中村”,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已全面开展“城中村”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部分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共有110条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规划部门批准,并以槎龙、棠溪、三元里、文冲、沥窖、茶窖、石牌七条“城中村”作为试点,进一步深化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

近几年,广州市对广州市“城中村”的改造进行了大量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与办法,认为广州市“城中村”的改造应具有各村自身的特点:1、分批分期,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逐步改造;2、因时制宜,降低政府改造经济成本;3、实行先试点,后改造,再推广的政策。

一、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城中村整合规划与改造:以白云区棠景村为例(一)棠景城中村形成原因棠景城中村包括棠溪村和远景村,位于广州市建成区西北部。

棠溪村总用地面积250.40公顷,共有常住人口6177人,其中农业人口2861人,非农业人口3316人。

远景村总用地面积123.38公顷,共有常住人口4815人,其中农业人口19141人,非农业人口3001人。

棠景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如下:1、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土地管理二元机制的存在,加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过快,对农村建设用地缺乏有效的管理控制,导致原农村居民点违法违章建设现象十分普遍,各种性质用地相互交错,布局混乱。

形成了建筑密度高、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人居环境恶劣的城中村。

2、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以白云区为例,全区常驻人口160万人,流动人口就占到一半),突出的如远景村,外来流动人口大大超过本地居民,这部分外来务工人口由于收入相对较低,加上政府尚不能提供大量的廉租房,只能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村民屋,一方面解决了暂住问题,但另一方面为城中村的违法建设提供了市场,加快了城中村形成时间,加大了城中村的建设规模。

(二)政府改造工作重点1、改造工作,规划先行。

针对棠景街远景城中村建设无序、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在过去几年,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大量的规划,为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①路网调整规划。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2
二、区位分析
规划基地
规划区域位于宝鸡市最东端,其中有陇海线和西宝高速穿过,可作为宝鸡联系东部的 门户。其地处陈仓区南部,渭河以南,秦岭北侧,处在陈仓组团的边缘地带。其东临天王 镇,西邻八鱼镇,北临虢镇。
3
三、高新区发展条件分析
渭河 办公 高新西区 高新大道 东区一期 东区二期 三期西 片区
商业 居住
14
六、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科技新城:面积35.3 平方公里。科技创新、 高科技产业、居住商 务、文化教育、文娱 会展、行政服务 (2010年)
宝鸡高新区规划建设沿高新大道依次向前推进,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西片区、 高新东片区一期、高新东片区二期和高新东片区三期。由此形成了自西向东的发 展趋势。
4
四、上层次规划分析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未来的 宝鸡高新区…… 城中高科积聚处 市上商贸活跃中 梦想实现之地 创意汇聚之处 悠然栖居之家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1
一、项目概况
宝鸡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科技创业园和新区两部 分。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内居住和工业类用地开始向外迁移,城市边缘 大规模拓展新区,主要为居住区和工业区。同时老城区局部地段也开始进行旧城改造,城市 内部出现了大量现代化商贸设施,城区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多中心组团城市结构初步显现。 在最新版总规指导下,城市建设重点开始东扩南移,先后发展建设了高新西区,高新东 一期,高新东二期,形成了宝鸡城区向东发展的趋势。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_案例1. 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个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探讨该城市的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和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2. 规划目标该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供给,满足居民需求;•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3. 规划内容3.1 用地分区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规划目标,对城市的用地进行细致的划分,并规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使用标准。

•居住区:合理划定居住区的范围,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并规定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

•商业区:确定商业区的位置和规模,促进商业发展和消费活动。

•工业区:规划工业用地,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公共设施区:划定公共设施区,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分布和配置。

•绿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地比例。

3.2 建筑控制规定规划对于城市建筑的控制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建筑控制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建筑高度和容积率:规定不同区域的建筑高度限制和容积率限制,控制建筑的体量和密度。

•建筑外立面与风格:规范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和风格,保持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

•建筑用途和功能分区:划分建筑的用途和功能,保持合理的用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3.3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城市的交通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道路网络规划:规划合理的道路网,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公共交通规划: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优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非机动车交通方式。

天津高铁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高铁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张家窝总体规划确定了城镇性质: • 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 天津市重点建设示范小城镇 • 西青区经济强镇 • 张家窝镇的经济、文化中心
规划范围
——
张家窝镇是天津市西南部中心城镇,努力 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型文化城镇。
1.3 基地区位
天 津 市 高 铁 南 站 周 边 地 区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项 目 背 景 西青区
西青新城
辛口片区
南河片区
大寺片区
区域文娱核心
受益于高铁站的辐射作用,张家窝 镇片区起到了区域文娱核心的作用, 便捷的交通体系以及大量的流动人 口势必会使地区文化产业兴盛,其 服务半径除了西青区其他组团外, 还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群。
王稳庄片区
2.4 居住环境
天 居住·景观·城市 津 市 社区环境 高 铁 南 站 交通联系 周 边 地 服务配套 区 控 制 性 景观系统 详 细 规 文教卫体 划 项 目 定 位
天津市在全国的位置
西青区
西青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门户区, 紧邻中心城区。西青区富有自己的特色 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作为重点发展的 新城,西青区疏散了中心城区的人口。 中心城区
——
区位优势
西青区与中心城区关系紧密,交通便利, 区内交通便捷,区外交通四通八达。
西青区
西青区与中心城区位置关系
1.2 上位规划
2.1 交通枢纽
天 津 市 高 铁 南 站 周 边 地 区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项 目 定 位
轨道交通
规划中的轨道交通M3、M8、 Z1线都经过张家窝 镇,并且高铁站作为M8线的总站。
8号线
3号线
•天津地铁三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 南北骨干线。地铁3号线可与多条地铁线实现换 乘,乘换2号线可以直达天津机场。 •天津地铁八号线主要加强了城市外围西北部各 大居住区、工业区间的联系,服务区有西横堤 外居住区、铁东居住区、北仓工业区、铁东工 业区。作为中心城区外围地区远景控制线。 •天津市域轨道交通走廊规划Z1线:海河南岸的 快速客运主通道,带动沿线发展,在新区内经 过重点发展区域,线路可实现滨海新区与中心 城区天钢柳林副中心、友谊路行政文化中心直 达联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

规划理念
1.精神之城――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儒学研究 参观旅游、朝圣之路 祭祀活动、祭祀大典、教师节、修学活动 文化旅游 2.文化之城――教化曲阜 教育产业:加强大学、研究院带来经济动力 文化产业:博览业、出版业 3.生活之城――和谐曲阜 具有活力的:有活跃的经济活动 宜人的环境 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内容 平等和谐的:社会的平衡 老人关怀、学生活动场所 安全通达的:公共交通、旅游交通、 步行交通、控制停车 具有社区意向的:社区中心、公共空间、 社区归属感 生态的:绿化指标、社区绿化、泮池绿化、 环城墙绿化带、庭院绿化

游客类型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有四种类型的游客,分别是学者型、大众型、学 生性、享受型。对曲阜旅游来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对象是学者型和学 生型。与其它城市相比,这两类的游客应得到重视。这与曲阜本身的旅 游资源特点有关,因为曲阜最突出的特点不是自然风景,历史街区,优 秀建筑或是民族文化,而是作为孔子的故乡,儒教的起源地所具有的历 史意义。这个历史意义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就是具有原真性的三孔。而曲 阜的这个特色是学者型和学生型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对于大众型和享 受型的游客来说,可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而将其旅游方式偏向学 者型,此外这两类游客还可能带来其它类型游客。 规划从旅游需求的角度配置更好的设施,以满足以学者型和学生型为 主,大众型和享受型为辅的各类旅游者的需求。
明故城格局特色与演变
明故城风貌特色研究
地理环境:外围山水形成的大风水格局、泮池、古泉 城市格局:孔庙居中、以城卫庙 建筑物:各类府第、庙宇、民居等 构筑物:牌坊、水井、城墙 传统街巷:街、胡同形成的“丁”字型街巷体系 历史遗址:府第、庙宇、古河道、古城门、古牌坊 建筑肌理:传统公共建筑多进院落,传统居住建筑单进院落 建筑色彩:传统公共建筑色彩辉煌,居住建筑淡雅

天津市高铁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

天津市高铁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
Weakness 劣势:
规划用地被高速公路围绕,容易受到噪声及空气污染的影 响,同时高速公路易与周边地块产生分割,不利于该地区 同周边的联系。高铁线纵穿基地,使铁路东西两侧的组群 产生分割。另外,基地东侧的三角地带被高速公路包围, 不宜搞建设。
Opportunity 机遇:
之所以将基地内两个地块分别定义为地区的文化中心与交 通中心正体现了高铁的带动作用。作为天津南端的重要客 运枢纽,必将极大带动区域发展。而未来地铁性过境将进 一步加强区域与主城区的联系。
地 最底层是地铁站,地下一层至三层是商业建筑,三层以上是呈围合布局的高层居住建筑,
区 中间是居住区的中心花园。
控 -交通状况:青衣城商场基层接驳东涌线的地铁站,与机场快线在此交汇,12条巴士线路
制 和小巴线路途经此站,交通十分方便。
性 -人流动线:通过地铁出入口直接进入购物中心;通过全封闭天桥与街对面的写字楼、住
天津南站位于基地东侧,目前京沪高 铁轨道已全面贯通,已于2011年全面 通车,每日客流量很大。
上海虹桥站
天津南站是天津市铁路系统“四主七 辅”的七辅客运枢纽之一,中心城市 西南部重要的综合客运枢纽。
高铁京沪线
——
2.1 交通枢纽

津 北京南站




天津南站












项 目 定 位
交通枢纽
土地 基地北部有一块 盐碱地,土质较 差,日后有必要 通过换土等措施 使土地重获生机。
——
1.5 SWOT分析





社会山住区

控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控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控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一、项目背景某小区位于某市区,占地面积约2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规划总户数为600户,为一处具有商住混合功能的综合性小区。

小区周边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是该市一处热门的生活居住区域。

为规划该小区的建设,需要进行控规可行性研究,确定可行的规划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小区规划的可行性,评估小区建设的可行性,为小区的控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小区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交通、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影响。

2.评估小区建设土地利用情况,确定合理的建设用地分配方案。

3.分析小区规划的经济效益,评估建设投资与收益的匹配程度。

4.确定适合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方案,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5.提出合理的控规建议,为小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综合分析小区规划与建设的相关问题,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获取可靠的研究数据。

问卷调查:通过向周边居民、业主、规划师等相关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小区规划的看法与建议。

实地考察:走访小区周边环境、观察周边交通、商业配套、绿化等基础设施情况,为规划研究提供实地数据支持。

文献资料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小区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研究结论1.小区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区建设将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但也可能对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噪音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科学规划,保障周边居民生活品质。

2.小区建设土地利用情况: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分配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确保小区土地利用率合理,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生活服务。

3.小区规划的经济效益:小区建设将带动周边房地产市场活跃,对当地经济有一定贡献,但也需要风险评估,避免建设投资过大导致运营风险。

4.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方案:根据小区居民需求,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等,确保小区居民生活便利,提高小区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城除了居住功能还设有一些公共设施,如 医院、中学(已迁)等,此外西城改造得比较大, 不少新建地块的建造方式完全以现代建筑和住宅 区的设计方式建造,体量较大,对整个明故城的 风貌造成影响。
鼓楼南北街贯穿明故城,是一条重要的轴线, 沿线现有大量商业设施,街道较宽,沿街建筑的 体量也较大。
现状问题: (1) 基本上延续历史走向,路网密度基本上满足了现代城市的标准。 (2)丁字路、断头路较多,部分旧街道断面过窄,不利于交通。 (3)古城区人口集中,路面普遍狭窄,交通拥挤,部分地段消防通道无法贯通。 (4)交通较为混乱,机动车、非机动车、人力车、马车混杂,互相影响较严重,影响了市区 交通顺畅和安全。交通管理不力。停车场布局不合理。
关怀。
原一中地段文化教育功能维系
原一中地段虽然学校已经迁出,建筑物基本 存留且质量较好。在历史上这里也是县学和 四氏学所在地。由此可以发现这一地段源远 流长的文化教育积淀。现在虽然一中迁出, 但文化教育功能在规划中希望得到维系。规 划在此设置教育博物馆、图书馆、培训中心
等文化教育功能来延续历史。
县衙地段历史功能再现
曲阜的县衙不是曲阜县城的核心,这在全国范围 内也是一个特色,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曲阜都在 孔姓人的管理之下,直到1756年(清乾隆21年), 县官才改由流官担任。旧县衙现为党校所在,党 校迁出后,规划建议对县衙进行历史再现,作为
一处旅游景点,使旅游发展到城西部。
用地布局调整规划
人口:7000人 社区中心建设 居住环境改善
曲阜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汇报稿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内容
► 历史和现状 ► 明故城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 规划理念与功能定位 ► 总体规划布局结构 ► 用地布局调整规划 ► 道路交通规划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整体风貌与景观控制 ► 旅游发展 ► 控制图则 ► 详细规划
历史和现状
曲阜市城市历史文化
► 明故城在曲阜城市的角色定位 ► 明故城内部的功能定位研究 ► 明故城的社会生活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 ► 明故城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 ► 明故城的教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 明故城物质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明故城非物质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城市总体结构
城市中心的南移
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保护规划:两城、两片、三轴、四山
►对明故城保护的意愿
► 对古城范围了解占45% ► 对孔子非常了解占29%,了解一点占50% ► 认为明故城保护非常重要占91% ► 认为明故城保护是“大家的事”占62%,25%认为是“政府
的事” ► 很愿意参加明故城保护活动占37%,51%如果有邀请,就会
参加
明故城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内容
明故城的现状
明代曲阜城建成后,以孔庙 为中心,以城卫庙。孔庙南北几 乎贯穿明城,将城市分为东西两 片。到了清代,城市逐渐繁荣, 城内孔家各系府第相继建立,基 本上都集中在东城。而西城集中 一些公共功能,如县衙、粮仓、
各类教育机构等等。
现状明故城的结构分为东中西三段,中部是
孔庙和孔府作为明故城的灵魂,东城现在大部分 是居住,不过都是居民自建,一般每户一个院子。
规划理念
1.精神之城――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儒学研究 参观旅游、朝圣之路 祭祀活动、祭祀大典、教师节、修学活动 文化旅游
2.文化之城――教化曲阜 教育产业:加强大学、研究院带来经济动力 文化产业:博览业、出版业
3.生活之城――和谐曲阜 具有活力的:有活跃的经济活动 宜人的环境 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内容 平等和谐的:社会的平衡 老人关怀、学生活动场所 安全通达的:公共交通、旅游交通、 步行交通、控制停车 具有社区意向的:社区中心、公共空间、 社区归属感 生态的:绿化指标、社区绿化、泮池绿化、 环城墙绿化带、庭院绿化
明故城风貌特色研究
地理环境:外围山水形成的大风水格局、泮池、古泉 城市格局:孔庙居中、以城卫庙 建筑物:各类府第、庙宇、民居等 构筑物:牌坊、水井、城墙 传统街巷:街、胡同形成的“丁”字型街巷体系 历史遗址:府第、庙宇、古河道、古城门、古牌坊 建筑肌理:传统公共建筑多进院落,传统居住建筑单进院落 建筑色彩:传统公共建筑色彩辉煌,居住建筑淡雅
►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曲阜的游客大都是慕孔子之名而来,根据曲阜旅游资源
的特点及现状情况,其客源市场可定位为:同时以国内和国 际游客组成的文化旅游者。
孔子不仅在国内具有知名度,在其它亚洲国家及欧美国 家都很有地位。在东亚、东南亚,甚至欧美国家都有孔庙, 在很多国家还有教授汉学的孔子学院。虽然国际游客对孔子 的兴趣非常大,但曲阜的现状显示尚未做好迎接国际游客的 准备。国际游客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应得到极 大的重视并做好市场营销。
文化旅游者消费理智,更多地偏好参观和体验。这一群体对于脆弱的世界 文化遗产地来说是受到鼓励的。为了满足文化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仅需要保 护工作者的耐心工作,同时也要求借助旅游专家的经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曲阜正是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合适的遗产地城市。虽然游客的兴趣有多种 多样,对于曲阜而言,孔子文化是吸引游客来的文化因素,旅游服务所要满足 的是以谒见孔庙、感受孔子的文化需求。
► 游客类型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有四种类型的游客,分别是学者型、大众型、学 生性、享受型。对曲阜旅游来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对象是学者型和学 生型。与其它城市相比,这两类的游客应得到重视。这与曲阜本身的旅 游资源特点有关,因为曲阜最突出的特点不是自然风景,历史街区,优 秀建筑或是民族文化,而是作为孔子的故乡,儒教的起源地所具有的历 史意义。这个历史意义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就是具有原真性的三孔。而曲 阜的这个特色是学者型和学生型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对于大众型和享 受型的游客来说,可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从而将其旅游方式偏向学 者型,此外这两类游客还可能带来其它类型游客。
►居住条件
► 户籍人口:10207人 ► 人口密度:官园片区最高 ► 住房面积:100-150平方米/户,占33% ► 住房产权:私有占98% ► 住房设施:有独立厨房94%,有独立卫浴71% ► 建造年代:1980年代以后占94%
►对明故城公共设施评价
► 绿化太少占31%,居住条件差占27% ► 居民最经常购物的区域为五马祠街38% ► 居民认为明故城内应该增加文化娱乐设施69%
概念二:生活,在院子里绽放
在明故城中强化合院居 住模式,成为所有市民 的居住愿望。
1.传统组合院落保护 2.重要的府第恢复 3.新合院模式导入 织补式
更新式 整治式
概念三:从“控制性保护”到 “管理式保护”
加强保护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支持。
1.保护条例 2.“建设许可证”和“拆除许可证” 3.日常管理和服务机构 4.保护政策。如民居改善计划
模式二: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特点:以学员为核心,组织其学习、讨论、阅览、住宿、休憩等功能。 优点: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城市因为有很多年轻人而具有活力。 隐患:以学员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存有隐患。
模式三:以地产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特点:在历史地区中开发特殊地产类型 优点: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城市的绿化景观。 隐患:新兴的地产模式将会吸引高中收入阶级。
►社会调查和初步分析初步结论:277个样本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 年龄以30-45、45-60、60岁以上分别为34%、32%、20.4% ► 孔、颜、孟三姓占20% ► 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类型为主:39%和44% ► 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37%和42% ► 全职职工56%,退休23% ► 家庭人均收入500-1500元,占83%
保护主线二:传统教育文化线
曲阜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摇篮。这一线路上的 点包括: 泮池、杏坛、四氏学旧址、考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鲁故城遗址区保护 明故城传统中轴线 保护 明故城方形城墙和 城池平面保护
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类型定位:文化旅游
定义:文化旅游是一种小型的,精心经营的,教育性的,经常是质量好同 时价格高的旅游。它为具有特别兴趣的人提供特别的旅游种类。它不是大范围、 大规模的旅游,而是致力于展示或解释某种文化理念。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角 度来说,文化的含义存在于遗产地和其周围的环境。
明故城面临“贵族化”的倾向。
模式四:协调发展模式
特点:综合前三种模式,综合发展
明故城保护与发展策略
概念一:剥离和充实 明故城公共功能调整优化
1.泮池地段绿化环境更新。 2.鼓楼地段商业空间整合。 3.颜庙地段历史轴线延续。 4.天官第地段疗养功能加强。 5.原一中地段文化教育功能维系。 6.县衙地段历史功能再现。
设,复兴这一地段的活力。
鼓楼地段商业空间整合
鼓楼处于明故城交通枢纽位置,南北为 穿城的主要交通线,西接孔庙、孔府,而 东面在历史上是明故城的商业中心。现状 这一地段仍是重要区段,其东南接五马祠 商业街,东北接城东部交通要道——东门 大街,但由于这一节点本身定位模糊,与 两者联系都不强。规划对这一地段商业空 间进行整合,希望通过棋盘街历史商业地 段的功能恢复,加强这一地段对城东部的
明故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提高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综合品质,促进曲阜市社会、经
济和文化的综合发展。
目标一 通过规划规定,保护曲阜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目标二 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对遗产的综合合理利用和发展地方
经济文化。 目标三
通过规划控制,塑造独具地方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 目标四
通过规划设计,为曲阜市人民提供舒适的人居环境。
功能定位
本规划对明故城定位为中国儒学的精神 中心,文化、旅游、居住复合功能区。
总体规划布局结构
明故城因“以城卫庙” 而建,孔庙和孔府作为明故 城核心的地位是规划中保护 和强调的。在此基础上形成 “一个核心、六点一带、一 环两轴”的总体结构。
一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