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应用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那么“值钱”。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需求拉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大幅增加,超过了社会的供给能力,就会拉动物价上涨。
比如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过热等,都会导致对原材料、劳动力等的需求急剧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扬。
其次,成本推动也不容忽视。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随着工人工资的提高、福利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为了保持利润,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如果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或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最终反映在物价上。
再者,货币供应量过多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关键。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或者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而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没有相应增加,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此外,外部输入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都会传导到国内,引发通货膨胀。
比如,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会导致国内运输成本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升;汇率贬值会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
面对通货膨胀,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借贷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减少货币需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可以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降低货币乘数,收缩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影响经济。
例如,增加税收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可以降低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多因子模型解析与应用

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多因子模型解析与应用在投资组合管理中,多因子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解析和应用投资组合中的各种因素。
多因子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的因素对投资组合收益的影响,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风险,并提高收益。
多因子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假设投资组合的收益可以解释为多个因素的线性组合。
这些因素可以是宏观经济因素,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也可以是市场因素,如股票市盈率、市场流动性等,还可以是公司特定因素,如财务指标、管理层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对投资组合表现影响最大的因子。
在实际应用中,多因子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从而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
首先,通过对不同因子的分析,可以确定影响投资组合收益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是宏观经济因素,如国内经济增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是市场因素,如股票市场的波动和行业的走势;还可以是公司特定因素,如公司的盈利和负债情况。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因子,并建立相应的投资策略。
其次,多因子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通过多因子模型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因素对投资组合表现的影响最大,从而优化投资策略。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市盈率和市净率是两个常用的因子。
如果市盈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影响较大,那么投资者可以选择更多的低市盈率股票,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反,如果市盈率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较小,那么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其他因子,如市净率或企业盈利能力。
除了研究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外,多因子模型还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特征。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组合,可以模拟出各种不同的投资组合,并对其进行风险和收益分析。
这样一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多因子模型并不是一种完美的工具。
它建立在各个因素对投资组合收益的线性关系上,而实际市场往往存在非线性的因素和不确定性。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对中国通货膨胀建模并预测

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对中国通货膨胀建模并预测Modeling and Forecasting Inflation in China:A BayesianModel Averaging Approach陈伟指导教师姓名:牛霖琳助理教授专业名称:金融学摘要本文使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建立模型,并对2007年1月到2009年6月的通货膨胀进行样本外预测。
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是一种模型综合的方法,本文中被综合的模型是基于28个解释变量的正态线性回归模型,这些解释变量涵盖了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28个变量进行组合,可以衍生出228个线性回归模型,每一个模型或多或少能够对通货膨胀做出解释。
但是对于如此庞大的备选模型,实证上不可能对所有模型进行加权平均,因此本文采用了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型综合算法对模型进行选择,选择次数为1000万次。
对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型综合算法的收敛性,通过比较模型后验概率的解析值和模拟值相似性可以得到证明。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一阶滞后作为预测因子包含在所有预测模型中;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于通货膨胀的样本内拟合优于单一最优模型和五变量简单回归模型;对于样本外预测,在RMSE 标准下,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预测能力优于AR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单一最优模型和五变量模型。
关键词:贝叶斯模型平均,通货膨胀,蒙特卡洛模拟,MC3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ecasting of inflation out-of sample in China using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 method. The general framework model is a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a large set of potential indicators, comprising some 28 monthly time series covering a wide spectrum of Chinese economic activity. I will use the MC3 method to choose the model which can best forecast inf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MA method do better than the Philips curve model, term structure model, the AR model and the model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eyWords: BMA, Inflation,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MC3。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数据中的主要因素,并将原始变量转化为更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从而简化数据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介绍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一些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基于一种潜在变量模型,假设观察到的一组变量是由少数几个潜在的因子所决定的。
这些潜在因子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观察到的变量来推断。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找出这些潜在因子,并将原始变量转化为这些因子的得分。
在因子分析中,我们假设每个潜在因子与一组观察到的变量相关联,这些变量称为因子载荷。
因子载荷可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结构,反映了变量与潜在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因子载荷矩阵来评估这种关系。
同时,我们还假设观察到的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会使得因子分析的结果不准确,因此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二、因子分析的应用场景因子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心理学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心理学家理解人类行为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人格心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研究人格特征的结构,并找出彼此相关的因素。
2.市场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市场研究人员理解消费者行为的背后因素。
例如,在消费者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提取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选择。
3.经济学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经济学家理解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提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变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4.社会科学研究:因子分析可以帮助社会科学家理解社会现象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教育研究中,我们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研究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在因子分析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第一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1)、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
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价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
3、供求混合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生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
5、通货膨胀预期说: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是把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强制储蓄效应2、收入分配效应3、资产结构效应4、产出效应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和增加赋税。
紧缩性货币政策既控制货币供应量,缓减货币的增长速度,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第二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摘要:作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1

计量经济学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几年,国内物价水平飞速上涨,物价的上涨让居民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也带给政府很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是不能避免的经济现象,但是必须得尽力减小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所以找出这些通货膨胀产生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二.理论综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发生原因分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
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为垄断引起工资水平或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型。
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混合型。
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型。
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
信用扩张型。
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国际传播型。
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开放型。
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
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爬行式。
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
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飚升式。
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
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现象,指的是全社会货币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货膨胀率也成为了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货膨胀的数学模型,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通货膨胀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物价水平的平均增长率。
其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率=(当前物价水平-上一时期物价水平)/上一时期物价水平×100%。
其次,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需要考虑一定的时间范围,比如一个月、一季度、一年等。
通货膨胀的数学模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另一种是现代的货币经济学模型。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是基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来解释通货膨胀现象。
在这种模型中,通货膨胀率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如果需求增加,供给不变,那么价格就会上涨;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那么价格也会上涨。
现代的货币经济学模型则更加复杂,它考虑了货币供给、利率、经济增长、通货紧缩等多个因素。
在这种模型中,货币供给是决定通货膨胀率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上升;如果货币供给减少,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下降。
在实际应用中,通货膨胀的数学模型也经常与其他模型结合使用,
比如金融模型、投资模型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数学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通货膨胀现象,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模型,以达到更好的分析和预测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
金融危机后新全球经济背景 , 都为通货膨胀的研究提
供 了一 个新 的研究 背景 。 错综 复杂 的新 的经济 背景 在 下 , 新 审视 影 响通货 膨胀 的根本 性 因素 是非 常 重要 重
的一项 研究 。
上式 中 , k a是公共 因子 的 负载 , 体 来说 , m< ;i i 具 是
21 0 2年 第 8期
经 济 市 场 1.6%、. 8 累 计 为 8.7%。虽然 四个 因子 造 019 96 %, 0 5 5 6 成 的 1. 5 43 %的 信 息 损 失 。这 和 碎 石 图 的结 果 一 样 2 ( 1 。如 果我 们想得 到 10 图 ) 0 %的信息 量 , 图中可 以 从 知 , 们必 须选 择 1 以上 的 因子 , 不 符合 因子 分 我 2个 这
注的问题 , 因为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要 的宏观经济指 标, 与宏观经济 的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它关 系 到国家的经济持续的发展 、 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
平 的提 高 。近年 来 , 国的通货膨 胀均 呈上 升 的趋 势 , 我 尤其 2 0 0 8年金 融危 机 的影 响 ,我 国为经 济 复苏所 制 定 的非 常规 政策 ( 4万亿 投 资计划 ) 如 ,而到 了 2 1 01 年底 为 止 , 些 政 策 为 复 苏起 到 一 定 的作 用 , 这 再加 上
用有 以下几 方面 :
了将 2 指标变量降至 4 2 维度的 目的。采用上表的信
息还 可 以得 到各变 量对 应 的公 共方 差 和剩 余 方差 , 对
于 CI P 这个 变量 ,
1 )它 能够 对通 货膨 胀 不 同侧 面 的众 多指标 进 行 综合 , 在保 留尽 可 能 多 的信 息 前 提下 , 原 始数 据 进 对 行 压缩 , 高维 的数 据进 行 降级 处理 , 数 据更 加 准 将 使 确直 观 , 于我们 对 问题进行 合理 分析 。 便
析 降维 简化 指标 的 目的 。 从表 4中可 以看 出 : 公共 因子 对原 始 变量 的 4个 方 差 的 累计 贡献 为 8 .7 %, 以通 过 因子分 析 实 现 5 5 可 6 间相关关 系 的方法 。
因子分 析属 于描 述性 分析 , 它能 够保 证 数据 在 损 失 最小 的情 况下 , 大规 模 的原 始数 据 中迅 速将 重 要 从 的信息 提取 出来 , 原来 具有 一 定程 度相 关 关 系 的变 把 量 转 换 成 数 量 较 少 的 由 原 始 变 量 组 合 而 成 的新 变 量 —— 公共 因子 , 用它 们 来 代 替 原 始 变量 , 我 们 对 使 研 究 的问题 达到更 加充 分 的了解 。它在 本篇 文章 的作
假设用 e表示 , i 其两两之间互不相关 , 且只对相应的
起 作用 。 同时 , F与 e 相互 独立 。 于是 因子 分析 的数
学 模 型可表示 为 :
{ =1+ + + + l , , …, P f f : l
…
() 1
l = +七 + , 1 『 …+ 2
商 业 经 济研 究 ,0 18 2 1 ,.
( 直 接融 资 比例 。 扩
参考文献:
『1殷 盂波.西南经济发展 的金 融支持》M】 5 《 【 . 成都 : 南财经 大 西
学 出版 社 , 0 . 2 2 0 『 6 1谢 丽霜.西部开发 中的金 融支持 与金 融发展 》M】 《 【 .大连: 东 北财 经 大学 出版 社 ,03 20. [】 7刘学梅, 郭立宏. 浅谈 西部金融环境的现状及其优化 思路 U_ J 西 安邮 电学院学报 . 0 , 2 : — 3 2 6( ) 0 5 . 0 0 5
… 【 雷蒙德. 戈德史密斯. 美】 w. 《 金融结构与发展》M】 【 . 北京: 中国 社会科 学出版社,93 19 . 【 美】 钱 纳里等.工业化和 经济增长的比较研 究》M] 2 】【 H_ 《 【 . 上海:
上 海 三联 书店 , 8 . 1 9 9
【】韩廷春 . 3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理论 、实证 与政 策》M】 I . 北 京 : 华 大 学 出版社 , 0 . 清 2 2 0 【1陈先 勇.中国区域金 融发展 与 区域经济增长》M】 4 《 【 .武汉: 武
为 了方便 对 因子分 析 的计 算 结果 作解 释 , 这里 在
做两 点说 明 :
因子的负载矩 阵 L中第 j 列元素 的平方 和 , 即 V j+ j …+ l s+ 垴 表示为公共因子 F Y的贡献。即 j2 2 2 对 表示 同一公共因子 对各个变量所提供的方差贡
献 的总和 , 它是衡 量公 共 因子相对 重要 性 的指标 。 有 时 由于初始 因子 的负载 矩 阵综 合性 太 强 , 因 各
-
() 2
法, 全面且深入的综合研究我 国通货膨胀 的诱 因以及
通货 膨胀 与其 他宏 观 经济 变量 之 间 的关 联性 , 以后 为 的抑 制通 货膨 胀对 经 济发 展 的 冲击 、 防范 经 济风 险 以 及经 济政 策制定 提供 科学 的依 据 。
示为 :
1 LF e +
第i 个变量在第 个因子上的负载。
ll , l 1 2 ,l ,2 2 2
…
, l , 2
● - ● ● ●
…
基 于 这种 认识 ,本 文 拟 以通货 膨 胀 为研 究对 象 , 在 基 础理 论 与现有 文 献研 究基 础 上 , 引入 多元 统计 方
矩阵 L=
3 结 论 本 文 主要 采 用 因子 分 析方 法 进 行 研 究 ,总 的看 来, 因子分 析 是一 种处 理 高维数 据 的常用 的 多元 统计 方法 , 是一 种 探索 不易 观测 或 不 能观测 的潜 在 因素之
f1姜 宁, 5 张承业. 民消费价格指 数的 因子分析模 型及应 用U. 居 】
协方差关系)这些随机变量称为因子。 , 为了使得这些 因子能够给更好的替代原始数据 , 需要对这些因子做 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为了使用这些因子 , 还需要对提
取 的结果 进行评 价 。 假设 有 Ⅳ个 样本 , 于 多 指标 问题 y , 2… , 对 ( y,
子的典型变量代表性也不很突出, 因而使 因子意义含 糊不清 , 不便于对 因子进行解释。因此需要通过旋转 负载矩阵, 使负载尽可能向 ±10 、 的方向靠近。 从而降
载荷 的平方按列 向 0 1 或 两极分化 , 达到使结构简化
的 目的 , 得到 更有 意义 的 因子 模式 。 由 因子旋 转 过后 的 结果 显 示 ,公 因子 F 对 通 货 l 膨 胀 的说 明能 力 最 大 , 是 相 比未旋 转 之 前 , 所 下 但 有 降 。而 F 对 通货 膨 胀 的解 释 能力 增 加 了 ,从 原来 的 2 013转 变 的 了 03 。与此 同时增加 的有 。所得 到 . 9 .7 通 货膨胀 的因子分 析模 型 为 :
2通过对 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 ) 可以利用公 因
子对 全体 指标 变量 进 行分 类 , 索 通货 膨 胀 的潜 在 因 探 素, 思考通 胀 的成 因 , 并对 此进行 合理 的总结 。 本文 选取 2 0— 0 00 2 1 1年季 度数 据 指标 , 究通 货 研 膨 胀 的影 响 因素 , 虑 数据 的可 取 性 , 在 综合 前 人 考 并 对 通货膨 胀 的研究 的基础 上 , 选取 2 2个指 标 , 该 问 对 题 进行研 究 。为 了避 免单 指标 的片 面性 , 过对 通货 通 膨 胀 的因子 分析 ,在 2 2个指 标 中提 取 出 4个公 共 因
C I= 0 8 +0 3 一O 0 4 +0 1 3 P .6 .7 . 5 Fs .9 F ̄
子, 根据公共 因子及其相应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各个因 子 得分 。从 结果 看 , 通 货膨 胀 影 响最 大 的是成 本 的 对
上 涨 。其次 是货 币类 因素 , 正与 现在 的新背 景相符 。 这
参考文献 : 『 1 1马庆 国詹 理统计[ .科学 出版社,20 . M】 02 【 2 】纪荣芳 . 市居 民消费结构 的因子分析模型及 应用U. 东 城 1山 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0 7 82 . ,20 , ( ) 3 1 3 1张月, 曲坤, 美艳 . 林 因子分析在 我 国城镇居 民消费结构研 究 中的 应 用 E. 铁 道 学院 学报 , 0 , ( ) 1大连 ] 2 62 1. 0 7 『 4 1汪红艳, 刘振 忠, 李维屿 . 主成分分析在居 民消费价格分类指 数 中的 应 用 【. 肃科 技 , 0 8 4 9 . I甘 1 20, ( ) 2
,l
2
…
为公 共 因子 的负载 矩 阵 , 因此 分析 模 型也 可 以表
() 3
1 因子 分 析 模 型 的建 立
因子 分 析 的思 想 来 源 于 10 查 尔 斯 ・ 皮 尔 94年 斯 曼 ( hr sS er n 对 学 生考 试 成绩 的研 究 。因 子 C al pama ) e 分 析 的实 质 是 用 几个 潜 在 的但 是不 能 观 察 的互不 相 关 的随机 变量 去 描述 许 多变量 之 间 的相 关关 系 ( 者 或
J =0 1 + . 3 +( . )+ -. 5 i ; , . 3 O1 - 1 。 ( 1 ) 。 9 9 07 0 2 。
同时 , 上 表 可 以看 出 : 表成 本 因素 的 价格 指 从 代 数在 公 共 因子 F 的 载荷 比较 多 , 以称 为成本 因子 , l 可 其 中也 有些 代 表 国 际因 素 的变量 在 公 共 因子 上 有 较 高的载 荷 , 为 国际 因子 , 表 4中可 以证 明 。 表 称 从 代 货 币因素 在 有较 高 的载荷 , 称为 货 币因子 。代表 需 求 因素 的城 镇 家庭 可 支 配收 入和 职 工报 酬 在 F 有 较 4 高 的载 荷 。 因为还有 一些 变量 并 不是 非 常 明确 , 足 不 对 因子进 行 解 释 , 因此 , 本文 通 过 因子旋 转 , 使得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