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8单元 第16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8年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8单元 第16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18年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8单元 第16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探索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

1.国民经济恢复

(1)时间:1949—1952年。

(2)背景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长期掠夺、压迫。

②国民政府肆意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3)完成: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意义: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4)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

①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易误辨析]“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时间:1956年9月。

(3)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

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地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但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2.探索的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特点

a.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②危害:违背了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导致国民经济建设出现混乱,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成效

①从1962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易误辨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表现,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1)“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

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三、“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原因:1966年爆发“文革”动乱并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文革”十年,国民收入损失约5 000亿元。

(3)调整

①1971年,周恩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和调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

②1975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好转。

[轻巧识记]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的十年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一五”计划

史料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①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史料二“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②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