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铁水预处理技术
2250mm热轧水处理系统简介

太钢2250mm热轧水处理系统简介摘要:太钢2250mm热轧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加热炉冷却水系统、主电室马达通风、液压站润滑系统、空调等设备的冷却水系统;带钢层流冷却水系统、轧线的直接冷却水和冲氧化铁皮水系统、污泥处理系统。
关键词:水处理冷却循环水系统污泥处理加热炉及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A系统)一、加热炉却循环水系统:1、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系统工艺主要供加热炉冷却使用,一期冷却水量为600 m3/h二期冷却水量为800 m3/h,使用后的水仅水温升高。
工艺流程如下:●加热炉冷却使用后的水自流进热水池,经提升泵(P103泵组)加压一部分进过滤器过滤,再余压上冷却塔冷却,然后进入冷水池;一部分直接进入冷却塔冷却,然后进冷水池,再用水泵(P101泵组)加压供加热炉冷却使用。
●加热炉的安全供水采用柴油机泵和安全水塔联合供水的方式。
在加热炉给水管道上设置1座200m3的安全水塔,事故发生时安全水塔可保证供给加热炉前15分钟用量的冷却水,同启动柴油机泵,●在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冷却塔的飞溅、蒸发,以及系统排污,造成系统的水量减少,需要不定时的向系统按比例补充除盐水和工业新水。
加热炉冷却水工艺流程图:2、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系统主要设备:3、加热炉冷却循环水系统系统控制:3.1加热炉供水泵:●运行方式:2用1备●操作方式:正常时手动启动、停止水泵,当工作泵故障停止时,自动启动备用泵。
3.2加热炉安全供水泵:●操作方式:正常情况下根据自动连锁条件启动或手动启动,停止时手动操作完成●自动连锁条件:加热炉冷却水供水压力3分钟平均值低于0.48 MPa;或停电时,自动启动柴油机泵。
●水泵停止操作由操作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当电源恢复正常供电或运行泵运行正常时)手动停止3.3加热炉供水管道过滤器●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运行。
●管道过滤器运行和故障信号远传。
3.4加热炉冷却塔:●操作方式:由操作者手动控制运行或停止。
●自动连锁条件:当风机振动开关动作时,风机自动停止并报警。
4-铁水预处理工艺

第四章铁水预处理工艺本章要点:工艺概况(全貌、历史、现状)基本原理应用(炼钢基本理论)主要工艺过程(关键工艺技术)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兴趣点)1、铁水预处理概述铁水预处理是指高炉铁水在进入炼钢炉之前预先脱除某些杂质的预备处理过程。
分为普通铁水预处理和特殊铁水预处理两大类。
普通铁水预处理包括:铁水脱硫、铁水脱硅和铁水脱P。
特殊铁水预处理一般是针对铁水中含有的特殊元素进行提纯精炼或资源综合利用,如铁水提钒、提铌、脱铬等预处理工艺。
铁水预处理容器的选择根据铁水预处理容器的选择,脱硫工艺可分为:•混铁车喷吹法•铁水罐法•铁水包法发展趋势:采用铁水包作为铁水脱硫预处理的容器铁水脱硫喷吹工艺铁水脱硫喷吹工艺铁水预处理的化学冶金学意义化学冶金学意义:创造最佳的冶金反应环境!钢铁冶金工艺优化:高炉⎯→分离脉石、还原铁矿石铁水预处理⎯→脱硅、脱磷、脱硫转炉⎯→脱碳、升温钢水炉外精炼⎯→去夹杂、合金化铁水预处理(脱硫)的优越性(1) 满足用户对超低硫、磷钢的需求,发展高附加值钢种:如:船板钢、油井管钢:[S]、[P]<0.005 %管线钢、Z向钢、IF钢:[S] ≤0.002~0.004 % (2) 减轻高炉脱硫负担,放宽对硫的限制,提高产量,降低焦比;(3)炼钢采用预处理后的低磷、低硫铁水冶炼,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能提高转炉生产率、降低炼钢成本、节约能耗。
转炉脱磷、脱硫任务减轻,渣量大大降低,造渣料急剧减少,渣中TFe降低,铁损减少,锰回收率急剧增加,锰铁消耗降低,转炉吹炼时间缩短,炉龄延长。
(4) 炉外铁水预处理脱磷、脱硫可保持同炉内一样良好的热力学条件,还可通过采用搅拌措施,大大改善动力学条件,以较少的费用获得很高的脱磷、脱硫效率。
(5) 高炉某些特殊炉况下要造酸性渣如排碱,铁水含硫偏高,炉外要进行补充脱硫。
(6) 铁水深度预处理是目前冶炼纯净钢最经济的、最可靠的技术保障,已成为生产优质低磷、低硫钢必不可少的经济工序。
铁水预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铁水预处理安全操作规程铁水预处理是指在炉冶生产中,对由冶炼炉出来的铁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夹杂物和炉渣等,从而获得纯净的铁水。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事故发生。
下面就是铁水预处理的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说明了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铁水预处理的基本要求1.在进行铁水预处理之前,必须了解本规程,掌握铁水预处理全过程的安全要求,规定的操作方法,设备的性能和特点。
2.操作时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保证铁水预处理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3.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操作安全可靠。
4.如果操作人员在进行铁水预处理时,出现了不安全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主管人员报告。
5.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设备松散或气体泄漏等问题。
6.操作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设备,妥善存放工具和材料,确保生产现场的整洁和干净。
二、铁水预处理时的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戴好手套和鞋子,穿戴工作服,工作时必须注意个人安全。
2.设备接通电源之前,必须检查电缆、插座、开关和保险丝等设备是否完好。
3.进入操作场地之前,必须了解设备运行的方向和操作步骤,确保安全并确保自己的行动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
4.处理铁水时,必须保证操作范围、进料口及排渣口的清洁以及周围环境的整洁。
5.在未打开铁水处理设备前,必须先检查铁水是否注满设备,避免空气进入设备。
6.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排放的尾气是否超标,以及设备是否连续运行。
7.当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机,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8.清理过程中,必须避免清理剂或泥浆流入生产设备或配电室中,避免污染环境和设备。
9.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铁水预处理时注意的事项1.铁水预处理时,必须保证处理设备干燥,并保持设备及操作区域的清洁。
2.处理设备的操作功率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内,严禁自行修改设备的操作参数。
3.预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铁水温度,保持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事故。
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铁水预处理是指在铁水离合器和连铸机结合的连续铸造系统中,对铁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工艺过程。
铁水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铁水的质量和连铸机的稳定性,同时减少钢坯的次级缺陷和浪费。
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的操作规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接收铁水:接收到来自高炉的铁水后,首先要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以确认铁水的成分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然后,根据铁水的质量情况和连铸机的工艺要求,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预处理。
2. 铁水过量处理:如果铁水的成分不合格或者超过了连铸机的要求,需要进行过量处理。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加入石灰、石油焦等添加剂来减少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3. 温度控制:连铸机对铁水的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因此需要对铁水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以使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一般使用的方法有喷淋冷却、电磁感应加热等。
4. 净化处理:铁水中含有固体杂质、气体和液体杂质,对质量和连铸过程稳定性均有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净化处理,常见的方法有脱硫、脱氧、脱气等。
5. 过滤处理:通过过滤处理可以进一步减少铁水中的固体杂质,避免它们对连铸机的阻塞和钢坯质量的影响。
过滤器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铁水的成分和允许的杂质含量来确定。
6. 加样控制:加样是指向铁水中添加其它合金元素或化学剂的过程。
加样的目的是调整铁水的成分和温度,以满足连铸机的工艺要求。
加样的方法有固态加样和液态加样两种。
需要注意的是加样的量要准确、均匀,并且加样前要进行预热处理。
7. 铁水储存和运输:铁水预处理后,需要储存和运输到连铸机的喷包中。
为了保证铁水的质量不受污染和温度不受影响,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密封储存、隔热保温等。
8. 预处理设备的维护:铁水预处理设备是保证预处理工艺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设备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铁水预处理脱硫分析

铁水预处理脱硫分析【摘要】铁水预处理是现代化炼钢厂的重要工序之一,其目的主要是降低铁水中的某些有害元素含量,为炼钢提供合格的铁水,而脱硫技术更是重中之重。
,采用铁水脱硫技术已成为钢铁企业质量水平的一个标志。
本文对铁水预处理脱硫技术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脱硫剂的比较喷吹法1、铁水预处理发展概况西欧、日本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在铁水脱硫预处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工业上进行了应用。
国内武钢二炼钢1979年引进了日本新日铁的机械搅拌法(KR)铁水脱硫装置,北台,天钢,宣钢,冷水江,攀钢,酒钢等企业先后由国内自主开发了喷吹石灰、萤石的脱硫方法。
1985年宝钢一炼钢引进日本鱼雷罐车内喷吹石灰、萤石的脱硫装置。
武钢一炼钢开发的镁基混合喷吹工艺,1998年宝钢,鞍钢,包钢引进美国EMSⅡ公司镁基复合喷吹技术,本钢引进了霍戈文镁基复合喷吹法脱硫技术。
近几年我国铁水预处理有了强劲发展,随着钢产量从1996年1亿t发展到2004年的2.725亿t,近5年来全国共计建设了约80多套铁水脱硫预处理装置,处理能力近7000万t。
新建设的铁水脱硫预处理生产线使用的脱硫工艺主要有KR法和喷吹法,处理容器基本上为转炉铁水罐。
近几年来铁水脱硫预处理的发展还有以下特点:铁水脱硫每罐铁水容量从50t(石钢等)到300t(宝钢)不等。
脱硫剂主要为石灰和金属镁,既有以单独一种粉剂作脱硫剂的(如武钢一炼钢,邯钢三炼钢等),也有以一种粉剂为基础的复合粉剂作脱硫剂的(如包钢,梅钢等)。
以金属镁作脱硫剂得到了大力发展,使用镁及镁基脱硫剂的生产线占到了80以上)。
大部分为引进国外先进的脱硫预处理工艺。
如日本的KR法,北美、西欧的镁基复合喷吹技术,乌克兰的单吹颗粒镁喷吹技术。
在工艺相似的情况下,引进技术来自不同的技术供应商。
如复合喷吹法既有美国ESMⅡ、加拿大DAN1ELICORUS(原霍戈文)、还有日本DIAMOND公司等。
我国在早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的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技术也在发挥着作用。
铁水预处理技术

铁水炉外脱硫的经济性也是可观的,如某 铁厂采用铁水炉外脱硫后,高炉碱度从1.25降低 到1.06,焦比降低36kg/t,生产率提高36%。
19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常 用 铁 水 脱 硫 处 理 方 法 分 类
1982年5月:日本住友公司鹿岛厂 开发的“住友碱精炼 法”—SARP法投产(苏打精炼法)
1982年9月:新日铁君津厂开发的最佳精炼法—ORPD法 投产,以石灰系溶剂进行脱磷脱硫
80年代:以意大利TARANTO 钢厂为代表的欧洲钢铁企 业也进行了铁水三脱试验,但没有推广
80年代:日本住友金属公司和神户钢铁公司分别开发了 采用专用转炉脱磷的SRP法和H炉法
(2)铁水中的碳和硅等能够大大提高硫在铁水中的活 度系数,使硫很容易就能脱到很低水平;
(3)铁水中氧含量较低,硫的分配系数相应有所提高, 有利于脱硫;
17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4)铁水炉外脱硫可以在鱼雷车、铁水罐中进行,也可以在 出铁槽中进行,这样可以减少处理投资; (5)铁水处理温度较低,对处理装置的寿命有益; (6)在铁水炉外脱硫的过程中铁水成分的变化比炼钢或钢水 处理过程中钢水成分的变化对最终钢种的影响小。
Hale Waihona Puke 先在铁水沟内加脱氧剂脱硅,然后在鱼雷罐车或铁水 包中喷吹脱硅,即前两种方法的混合。
当铁水含硅量低于0.4%时,可采用简单的铁水沟脱硅法。 当硅含量大于0.4%时,脱硅剂用量增大,泡沫渣严重, 适宜采用脱硅效率高的喷吹法或两段法。若炼钢厂扒渣能 力不足,应采用两段脱硅法,利用挡渣器分离渣铁。 台湾中钢的实践表明使用两步脱硅操作使硅含量下降到 0.15%以下,同时脱磷、脱硫的程度也明显提高。 日本新日铁的在高炉出铁沟和300t鱼雷罐车上采用两段 法进行脱硅处理,处理后硅含量可以达到0.12%。
常用铁水预处理技术

常用铁水预处理技术常用铁水预处理技术铁水预处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铁水预处理?★铁水预处理指铁水兑人炼钢炉之前,为除去某些有害成份或回收某些有益成分的处理过程。
针对炼钢而言,主要是使铁水中硅、磷、硫含量降低到所要求的范围,以简化炼钢过程,提高钢的质量。
铁水预处理具体分为铁水炉外脱硅、脱磷和脱硫,有时脱磷和脱硫同时进行。
对于铁水含有特殊元素提纯精炼或资源综合利用而进行的提钒、提铌、提钨等预处理技术则称为特殊预处理。
2、什么是铁水“三脱”技术?★指铁水兑人炼钢炉之前,进行脱硫、脱硅、脱磷的预处理工艺过程。
3、铁水脱硫的目的是什么?★提高钢质、扩大品种和改善炼钢操作,提高钢的机械、工艺性能。
4、铁水脱硅的目的是什么?⑴减少转炉炼钢渣量、改善操作和提高炼钢经济指标。
硅是氧气转炉炼钢发热的元素,所以为了提高炼钢熔池温度和早化渣,往往希望铁水含硅高一些,但实践证明铁水含硅高时,为了保证转炉渣有较高的碱度,势必增加石灰消耗量,使渣量增多,冶炼时间延长,耗氧量增加,喷溅加剧,铁损增加,并给操作带来困难,从而降低炼钢生产率和增加生产成本。
铁水含硅量一般应控制在0.4%以下的水平。
(2)铁水预脱磷的需要脱硅是铁水预脱磷的先决条件。
铁水预脱磷要求脱磷反应区的氧位高,当加入氧化剂提高氧位时,硅首先就与氧作用而降低铁水中的氧位。
为此,脱磷首先要脱硅,脱磷前控制硅含量一般要求在0.15%以下。
5.铁水脱磷的目的是什么?(1)生产低磷钢、超低磷钢和不锈钢等工艺需要。
磷在钢中对性能的影响,除少数钢种为提高强度或耐大气腐蚀性,要求有一定含磷外,对大多数钢种是有害的,它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磷的枝晶偏析使板材产生带状组织,造成钢板各向异性。
随着新技术材料的发展,对某些品种钢要求磷含量≤0.01%(低磷钢) 或≤0.005%(超低磷钢) 。
用转炉工艺脱磷,虽然有较好的脱磷效果,但达到这种低磷的水平是难以完成的,如采取多次造渣操作,有可能达到,但都存在渣料消耗大,冶炼时间长,热损失大,金属收得率低等问题。
铁水预处理工艺方法及原理

铁水预处理工艺方法及原理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前对其进行脱除杂质元素的一种处理工艺。
常用的工艺方法有:铁沟散料法、铁水罐内喷吹法、铁水罐内机械搅拌法等。
(1)铁沟散料法:高炉出铁时,在铁沟内的铁水上散入工业纯碱(Na2CO3)或复合脱硫剂(由Na2CO3 、CaO、CaCO3、CaF2、C粉等配合而成),利用铁水流动时的冲击湍流运动使铁水与脱硫剂搅拌混合,促进脱硫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该法简便易行,但脱硫效率波动大(约为20—60%)、环境污染大、恢硫多。
已基本不用。
(2)铁水罐内喷吹法:如右图所示:在送去转炉的铁路线上设立喷吹脱硫站,喷枪的铁管外复合有耐火材料浇注料,可插入铁水内一定深度,以空气为载体,喷入粉状脱硫剂,进行脱硫,而后耙除脱硫渣,防止恢硫(脱硫渣如果不去掉,在后续过程中,脱硫渣中的硫又会返回铁水中,造成恢硫)。
由于该法使脱硫剂与铁水接触良好,脱硫效率较高,还可脱除部分硅和碳。
常用的脱硫剂:a、钝化石灰粉(不含钝化剂的石灰,存放时间稍长,吸水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喷吹系统)。
优点:成本较低、脱硫效率较高。
缺点:环保较差、铁水温降较大。
b、复合脱硫剂(由Na2CO3 、CaO、CaCO3、CaF2、C粉等配合而成)。
优点:成本较低、脱硫效率较高、比钝化石灰粉较易耙渣。
缺点:环保较差、铁水温降较大。
c、钝化镁粒(金属镁粒需钝化,否则存放时易氧化,同时载体需改为氮气)。
金属镁粒喷入铁水后,会迅速气化,与铁水接触条件更好,脱硫率很高。
优点:脱硫率很高、喷吹设备和操作很简单、环保较好、铁水温降很小、脱硫渣量很小。
缺点:成本高。
d、钝化镁粒与钝化石灰混喷(结合了金属镁粒脱硫率很高和钝化石灰成本低的优点,还可根据铁水含硫量和所炼钢种,来调节钝化镁粒(0—100%)与钝化石灰的配比,从而达到最佳成本与脱硫率的配合。
优点:脱硫率很高且可调、环保较好、铁水温降较小、脱硫渣量较小、成本较低且可调。
缺点:喷吹设备投资较大、操作较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钢铁水预处理技术
李强王治中
摘要介绍了太钢铁水三脱预处理系统设备和操作工艺及其特点。
关键词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特点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of Hot Metal in Taiyuan Iron & Steel
Co. Ltd
Li Qiang Wang Zhizhong
(Taiyuan Iron & Steel Co.Ltd)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acilities,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treatment for hot metal through desilication, dephosphorization and desulphurization in Taiyuan Iron & Steel
Co.Ltd.
Keywrods pretreatment for hot metal through
desilication,dephosphorization and desulphurizatio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1 前言
采用铁水预处理的目的在于提高铁水质量和分散转炉的冶炼功能,减轻或取消转炉的脱磷、脱硫负担,从而使转炉的冶炼功能着重于脱碳和升温,提高钢的质量,具有单一化、专门化的特点。
另外,由于减去了转炉的脱磷、脱硫操作,实现了少渣精炼。
缩短冶炼时间,增加了钢产量。
太钢于1988年5月从国外引进部分关键设备,国内配套建成了首座铁水三脱预处理站,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及改进,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日趋完善,并通过冶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初步形成铁水三脱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程序的炼钢方式,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 铁水三脱预处理原理
早期的LD转炉炼钢工艺是将脱硅、脱磷、脱硫等一系列化学反应集中在同一容器中进行。
由于这些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不同,有的甚至互相矛盾,再加上受到熔池中动力学条件的限制,使多种反应顾此失彼,难以完全进行[1]。
因此,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而且也限制了某些要求较高的钢种的生产。
自从铁水预处理工艺开发了“三脱”技术,即脱硅、脱磷、脱硫处理,根据铁水的具体条件和各元素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条件,选择合适的喷吹粉剂,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容器中进行铁水预处理[2],为转炉的少渣精炼奠定了基础。
此外,根据钢种的要求不同,铁水所需的处理工艺也不同,例如转炉生产铬不锈钢需要铁水进行三脱(脱硅、脱磷、脱硫)处理,为转炉提供w(P)-<0.020%,w(S)-<0.012%的铁水。
而对于w(S)-<0.03%的钢种,例如无取向硅钢、纯铁以及其它优碳钢等,必须铁水脱硫预处理。
这些都可由铁水三脱工艺完成。
2.1 脱硅
脱硅是氧化反应,且在低温下容易进行。
它是用烧结矿粉中的固态氧或者是气体氧与铁水中硅的氧化反应,即
Si+2FeO=SiO
2
+2Fe
Si+O
2=SiO
2
二氧化硅是稳定的酸性渣。
由于硅比磷容易氧化,脱磷前必须先脱硅。
高炉脱硅后的铁水中含硅量越高,脱磷处理操作也就越困难。
所以,对于铁水脱磷而言,脱硅处理是相当重要的。
一般来讲,脱磷铁水的硅含量应小于0.2%。
2.2 脱磷
脱磷也是氧化反应,且在低温下容易进行,即
2P+5FeO=P
2O
5
+5Fe
2P+5/2O
2=P
2
O
5
磷氧化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稳定(容易回磷),必须与钙、钠之类的元素结合生成磷酸盐类产物,才能稳定地存在于渣中,所以,脱磷要求渣有一定的碱度,即
P 2O
5
+4CaO=(CaO)
4
P
2
O
5
一般来讲,脱磷的渣碱度应在2.0以上。
渣的碱度在2.0~3.0之间时,随着渣碱度的增加,磷在渣中的分配系数急剧上升;渣的碱度大于3.0后,磷在渣中的分配系数提高缓慢,渣的碱度过高,也会影响渣的流动性。
2.3 脱硫和同时脱硫、脱磷
脱硫是还原反应,它不仅要求在高温下进行,而且要求渣具有较高的碱度。
目前,铁水脱硫使用的粉剂主要有石灰(CaO)、苏打灰(Na
2CO
3
)、电
石(CaC
2
)、镁粉等,它们的还原能力由弱到强。
铁水单脱硫时,一般用CaO或CaC
2,再加上少量的萤石(CaF
2
),其
主要目的是控制渣的流动性。
2CaO+2S=2CaS+O
2
CaC
2
+S=CaS+2C
当铁水同时脱磷、脱硫时,由于向铁水中喷入大量粉剂,使铁水温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向铁水中喷吹气体氧的方式来提高铁水温度,同时气体氧还可以帮助脱磷。
但气体氧与铁水中的碳也会发生反应,容易引起喷溅这是应该注意的。
3 铁水三脱工艺特点
太钢铁水三脱处理工艺由铁水专用包喷粉处理站和高炉出铁场脱硅两个主要工序组成。
高炉出铁后,先在出铁槽进行炉前脱硅,然后送往喷吹处理站进行喷吹脱硫或脱磷处理。
实践表明,脱磷时必须先对铁水进行二次脱硅后再脱磷,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铁水三脱工艺流程
太钢高炉铁水槽脱硅所用脱硅剂为烧结矿粉、氧化铁皮。
铁水喷吹脱硫、脱磷均使用CaO系粉剂,各种粉剂的配比见表1。
表1 三脱处理用粉剂化学(w) %
成分SiO
2CaO P S CaF
2
FeO Fe
2
O
3
脱硫剂2.69 73.66 0.008 0.194 6.84 - - 脱硅剂2.07 11.59 0.028 0.079 - 50.08 27.77 脱磷剂3.48 33.20 0.010 0.128 5.94 31.09 20.06
铁水三脱处理站具有喷粉脱硫、脱硅、脱磷处理3个功能,处理时以喷枪浸入式铁水专用包喷粉为核心,由十几个工艺环节组成,具有运行可靠、操作方便、易于转炉、高炉生产协调,能满足炼钢铁水深度脱硫与脱磷的工艺需要。
设计年处理能力为40万t,其中脱磷处理9万t。
4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铁水三脱喷粉处理站主要用贮粉、喷吹、除渣和除尘4部分组成。
其中贮粉、喷吹系统由国外提供部分关键设备,其余设备由国内配套完成。
4.1 贮粉系统
铁水三脱处理所用粉剂由4种原料(石灰、石灰石、萤石和轧钢铁皮)经制粉车间配制而成,再由粉剂运输车运输分别送入脱硫剂粉仓(14m3)、脱硅剂粉仓(8m3)及脱磷剂粉仓(18m3)。
4.2 喷吹系统
作为预处理的主体关键设备,喷粉罐设计为下出粉型差压控制方式,整个喷吹过程采用逻辑柜程序控制,喷粉量由电子秤连续计量,根据铁水初始条件由程序预先设定。
喷粉罐容积4m3,最高工作压力
0.7MPa。
整个系统操作灵活、方便、可控性强。
4.3 专用处理罐及罐车
专用铁水罐公称容量为70t,脱硫处理时铁水有效装入量为55t/罐,脱硅、脱磷时为50t/罐,罐车为拖线式电动车,专用罐扒渣时由罐车上的机械齿轮倾斜。
4.4 扒渣测温系统
扒渣采用机械扒渣方式,设备为固定台式悬臂液压扒渣机,扒渣力10 000kN,扒杆上下倾角±15°,测温工具为单铂铑消耗性微型电偶,喷粉处理前后铁样均由直读光谱仪快速成分分析。
4.5 除尘系统
预处理过程中产出的烟气,经干式布袋除尘器净化后排空。
5 经济效益
采用铁水三脱处理技术,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了扩大转炉冶炼钢种,对部分品种从铁水预处理到转炉冶炼全流程进行了分析,经测算使用脱硫铁水冶炼热轧硅钢及高级舰板钢时,吨铁效益分别为6.95元及270元,使用脱磷铁水冶炼轴承钢时,吨铁效益高达280元,体现了铁水三脱处理的经济价值。
随着下步K—OBM复吹转炉的恢复及完善,一条新的不锈钢生产线(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不锈钢板坯连铸机)将为太钢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结论
(1)通过铁水三脱(Si、P、S)技术工艺操作,完善了对普钢铁水深度预处理的生产工艺。
提高了入炉铁水质量,对实现少渣冶炼、扩大转炉钢种、提高钢质量、增产降耗效果显著。
它已成为改善和提高炼铁、炼钢技术经济指标的一项重要手段。
(2)太钢引进国外部分关键设备建成的国内首座铁水三脱预处理装置,工艺技术和设备运行可靠,为太钢进一步扩建铁水预处理能力提供了技术条件。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铁水处理专用罐容积较小、铁水罐车运输过程中降温较大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开展深入研究。
(如改用混铁车进行喷吹处理)。
总之,通过对铁水实施全量预处理后,使其更能适应太钢发展特殊钢生产的要求。
联系人:李强,高级工程师,太原(030009)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作者单位: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曲英.炼钢学原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2 张信昭.喷粉冶金基本原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