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板书设计

赋予板书新内涵,展现课堂新魅力

通州区骑岸小学丁勤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普及,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正在被人们忽视。有不少教师会在多媒体的设计上花费很多精力,而板书则成了课堂上的“配角”、“跑龙套”,不是用只言片语来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就是即兴发挥让学生不明所以,甚至干脆没有板书。一个好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内容、理清思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因此,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板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板书设计的原则

1.计划性

板书的内容、位置和时间都是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对板书有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确定板书内容、规划板书格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2.针对性

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根据课型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板书的内容就要简单、美观,既方便学生理解,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也较强,因此板书内容可以充实、概括性强一些。但这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调整板书的信息量,既不能让学生对板书的理解感到吃力,也不能让学生感觉板书毫无用处、可有可无。想要使板书有较强的针对性,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3.概括性

有人说过:板书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导游图”。板书应该起到概括和启发的作用,内容过多既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发挥板书的引领作用,做到精炼语言、引人深思,而不是用板书代替教材。

4.科学性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是学生学习与复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设计、书写板书时,应该注意板书内容正确、用词准确、结构合理、字迹规范,不仅要让学生看懂,也要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学生感受学习的规范、严谨。

5.灵活性

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可以预设,却无法预测所有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板书进行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和板书,从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板书设计的步骤

1.明确要求

教师在设计板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了解板书要展示什么、补充什么,使得板书可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记忆、复习。

2.抓住重点

板书内容有限,教师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板书中呈现,教师在板书中展现的应该是关键点、重点、难点,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而不是作为摆设。

3.选择词语

教师在确定好板书要呈现的内容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词语。词语的选择标准必须准确、恰当、精炼,可以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科学地概括出来,因为教师犯的口头错误可能被学生忽视,但写在板书中的内容是直观而无法改变的,板书中的错误会很大程度上地误导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设计板书时仔细斟酌。而且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板书所用的词语也不同:低年级用词可以选择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易于理解和接受;而高年级就可以用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词语,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4.确定形式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都要选择不同的板书形式。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要用简单、明了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用具有概括性、启发性的形式;新授课的板书要系统而完整,练习课的板书要有层次,复习课的板书要起到概括和启发的作用。

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表现手法上来说,有文字式、表格式和图示式;从作用上来说,有概括式、分析式、启发式、线索式;从结构上来说,有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板书在应用时,形式不是单一的,有些时候需要将几种板书形式组合成适当的综合式板书。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和自己的风格创造性地设计板书形式。

板书虽然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但它却有着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无论做多少种预设,也是无法预测到学生的所有反应,而且课堂生成也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无法完成这种动态课堂的教学,而板书却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因此,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板书会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而掌握了板书这门艺术,也可以为教学锦上添花。

证明

兹证明丁勤枢同志在2008.9-2011.7期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特此证明。

通州区骑岸小学

2013年3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