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设计构思:

本章内容体现了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的统一,教材在组织上是以基因位线索,步步深入

和扩展的,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本节主要是运用前三节的知识,解

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的变异问

题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身边热点入手:人的性别问题一直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如果能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会更感兴趣,所以从我国第十三亿人口入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增强直观性:以中学生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很难将书本上的文字性描述转化成头脑中清晰模式图,所以采取多重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男女染色体的动态课件、模式图等。

3、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对知识有着独特的好奇与专著。采取同学们模拟试验的形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使其在体验中完成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多重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与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教师要善于从多角度进行评价,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尊心。

教学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难点: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课时分配: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自制课件,有关人类(男女)23对染色体对比的资料、图片

2、查找我国第十三亿人口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3、搜集人口性别比例的相关数据,调查本学校男女生人数的资料。

4、准备学生进行模拟试验的乒乓球和盒子。

学生:查找我国男女比例的资料,了解此种状况的原因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我国内陆第十三亿人口出生时的图片,同时伴有婴儿啼哭时的声音)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我们国家在2005年1月6

日的凌晨零时2分迎来了第13亿个人口。同学们关于这个幸运的小婴儿,你们此时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生: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师:有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吗?

生:是一个男孩儿

师:对。看来大家对人的性别是很重视的。我们人类有男、女性别之分,而其他动物也有雌、雄的差异。这种性别差异也是生物的一种性状差异,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请大家回忆,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呢?

生:基因控制的

师:那么人的这种性别差异和遗传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

师:究竟具有怎么的内在关系呢?这是我们这节课正要研究与学习的内容:人的性别遗传

师:板书课题

二、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了人的男、女性别的这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生: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包括DNA

师:那么控制人的性别的基因在什么样的染色体上?大家想不想知道

呢?

生:想

师:首先我们要明确,在人的体细胞中共有多少条染色体?

生:46条,也就是23对。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给与肯定)男、女的体细胞中这23对染色体是否相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出示显微镜下的男、女染色体图)

师:这两幅图中的染色体的排列是杂乱无序的,我们不能很清晰地看出两幅图的异同。科学家为了便于研究,把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了排序并编了号。大家请看这是科学家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出示编号后的男、女染色体图。教材37页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男女两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2分钟。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组的答案?

生:染色体数目都是46条,并都是成对存在的。

生:两幅图中的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基本上相同。而第23号染色体男、女是不同的。

师:请大家推断男、女性别差异与哪对染色体有关?

生:与第23对染色体有关。

师:我们就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第23号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课件出示第23号染色体渐变放大图)请大家进一步观察,两组中的这四条性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生:观察

生:A组中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而B组中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相同。

生:A组中个体大的那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和B组中的两条染色体很相似。

师:同学们观察非常细致,很好!科学家就把四条染色体中,个体较大的三条称为X染色体,而个体较小的一条称为Y染色体。AB图中哪幅图所示的为男性体细胞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7页的一段文字,找到答案。

生:阅读教材

生:A图所示为男,性染色体由X和Y染色体组成;B图所示为女,性染色体只由X染色体组成。

生:A图所示为男,性染色体由大和小染色体组成;B图所示为女,性染色体只由大染色体组成。

师:回答的很正确。在男女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请大家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细胞中性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吗?

生:不是。受精卵中性染色体数目应该和体细胞中的数目是相同的,而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精子和卵子的细胞中只能含有体细胞中一半数目的染色体,也就是只能含有一条性染色体。

师:如果以性染色体的不同区分生殖细胞,精子有几种?分别是?卵

细胞有几种?是?

生:精子两种: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 染色体。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逐步骤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解)

师: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男性还是女性?

生:女性

师: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将发育成男性还是女性?

生:男性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逐步骤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解)

师:由此我们知道,生男还是生女主要由谁决定?

生:男性的爸爸

师:在旧社会封建思想特别严重,男尊女卑,人们都希望生男孩儿,女人不能受教育,并且把生女孩儿的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就是当今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劳动力的需求,人们还是重男轻女,经胎检是女孩儿就打胎。这样做正确吗?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这样是不对的。生男生女不能怪妈妈,其实责任在于爸爸,所以不应该对女性带有偏见。再说男孩儿和女孩儿都是一样的,人类社会的组成离不开男人也离不开女人。

生:不正确。长此下去,社会上男女比例会失调,男多女少,有很多男性就会娶不到老婆,最终导致人类的灭绝。

师:大家说得都很正确,通过这个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对此进行宣,以免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三、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师:无论是生男还是生女能不能随着我们的意愿而决定呢?

生:不能。

师:几率怎样呢?大家请继续看老师的图解(上述提到的教材38页的图解),图中显示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生:1:1

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做一个探究试验。老师手中拿了两个乒乓球,黄颜色的代表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白颜色的代表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你们每一个小组都两个不透明的盒子,其中一个盒子装有10个黄颜色和10个白颜色共20个乒乓球代表精子;另外一个盒子装有20个白颜色的乒乓球代表卵细胞。小组内的一个同学从一个盒子里任意取出一个乒乓球,另一个同学从另外一个盒子里也任意取出一个乒乓球,两个球组合到一起,若都是白色带表示为XX(女性),若是一个黄色一个白色表示为XY(男性)。专门的同学制作表格作记录,共测试50次。得出组内的结论。

生:模拟实验

师:巡视观察、指导

师:哪组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你们组的结果?

生:展示结果(师安排实物投影,投出表格数据)(个别几组)

生:我们组的结论是:黄白和黄黄的比例是26:24,也就是男女的比例是26:24,接近于1:1

师:其他组的数据怎样呢?报给老师输入电脑

生:各小组代表上报数据

师:但从每一个组模拟计算的XX和XY的几率来看,有一定的差距,而我们采用的是统计学的原理来统计,统计学的原理要求统计的数据相当大,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所有组的平均几率会是怎样呢?

(师用电脑计算平均几率)

生:男女比例几乎就是1:1

师:由此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生:生男生女的机会是一样的。

师:对,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一样的。也就是在一定的数据范围内,男女比例应该是1:1或者非常接近于1:1。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出示资料)

世界各国的出生性别比都长期维持在 104-107 :100 之间,而我国的男女

出生性别比近年来不断攀升。1982 年为:100 ,1990 年为:100 ,到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达到:100 。海南出生婴儿性别比高

达,即100个女婴比个男婴,居全国最高水平。(这说明男女比

例出现了失衡或失调现象,男女比例出现了失衡或失调现象,引起海

南省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不仅海南省存在男女比例失衡想象,我们学校也存在着这种现

象;校男生为721人,女生为622人,女生与男生的比值为,即每100个

女生比115个男生。

师:看了这些资料,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生:世界各国的人口性别比例几乎都维持在1:1的比例,而我们国家却在逐年的失调。

生:在海南省,这种失调现象最为严重。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学校也存在这种现象,男女生比例是不同的,男生占有多数。

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请小组讨论2分钟。

生: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进行交流?

生:由重男轻女的思想造成的。有一些人总希望生一个男孩儿这样才能传种接代。

生:因为在农村需要劳动力,女孩儿不能干很多的体力活,所以就想要男孩儿。

师:上述同学说到了人们对生男孩儿的渴望,单是这种纯愿望就能导致此后果吗?

生:有些家庭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就去做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是女孩儿,

就会做手术不要了,是男孩儿就留下。

生:有的是通过胎检取舍,有的偏远地区还很迷信采取迷信措施,结果使妈妈和孩子身体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生:这样做是不对的,时间久了男人就会多于女人,有一些男就要打光棍,将来可能会出现一妻多夫制、人类的后代会越来越少等严重后果。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

师:海南省出现了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专家指出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其中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与现代医学技术提供的性别选择相结合,导致了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现象。如果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彻底改变,势必会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就会影响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师:

男人是社会的脊梁,女人更是半边天,是巾帼英雄。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今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还有最近我们青岛人一直都在关注的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谢振华护士,而且在某些领域女性以其细腻,韧性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可。总之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贡献,女人和男人共同撑起一片蓝天。我们每个人都应正确对待男女性别问题,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反馈练习

师:出示反馈练习题

生:做题

五、课外探究:双胞胎的性别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是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比较好教的一节课,时间也较充裕。所以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应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实施中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第十三亿人口”入手,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理性,轻体验,凡事不是做一做而是想一想。而本节课则通过模拟试验充分让学生去体验,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使其在体验中完成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能够很充分地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通过对不同地区男女比例数据的资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当前重男轻女还根深蒂固的现实,激发其改变的欲望;澄清学生的价值观,认识到重男轻女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 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

2019年月日 1 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荻港(dí)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201年2月22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 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看书、填表 温故知新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 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土豆长芽,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 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 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 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套

2018——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套 2018--2019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18年春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以风俗人情为主题,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社戏》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回延安》追忆了诗人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描绘了延安的新面貌,赞美了10年来党领导下的延安巨大的变化,歌颂了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了美好的明天;《安塞腰鼓》描写了黄土高原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灯笼》回忆了与灯笼的结缘,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怀念;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是由生命之音为主题,这个单元主要以说明为主,通过本单元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培养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四单元是以名家讲坛为主题编写的,三篇演讲词,一篇议论文。《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讲述了作者自己一生中重要的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作者质朴的胸怀;《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是在本单元的基础上,让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 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doc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 不知道各位老师对教案有多少了解?都会写教案么?下面 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一)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二) 2.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三) 3.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 物教案全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 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 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 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 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 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庆城县蔡家庙初中赵海龙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动物的多样性 1、种类 2、生活环境 3、运动方式 二、常见的水中动物----鱼 1、游泳:体型呈梭形、鳞片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呼吸:鳃是呼吸器官,由鳃丝和鳃盖组成,鳃 每人说出一 种熟悉的动物。然 后,以小组为单 位,尝试着根据有 无脊椎或生活环 境和运动方式的 不同,给这些动物 找个家,将结果填 写在书中的表格 里。 1、四人一 组,根据观察提 纲,进行实验:观 察鱼缸里鱼的体 型、鳞片及运动时 鳍的作用,本互交 流,质疑答疑,归 纳整理,得出结 创设情景 (CAI媒体播放), 带领学生进入那 丰富多彩的动物 世界,让学生每人 说出一种熟悉的 动物(不能重复)。 然后,组织学生根 据有无脊椎或生 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的不同,给他们 找个家。 质疑:鱼为什 么适于在水中生 活?出运河观察 提纲,引导学生进 行实验观察,针对 问题进行步步为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备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3、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4、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尝试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 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

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a.体型呈梭形、鳞片; 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纯WORD版,可以任意修改) 1消息二则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

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4、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和等。 8、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和。例如: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接上去的部分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个学生 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 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 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 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二、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中的老 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三、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五、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4)介绍解剖学历史治学严谨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生活俭朴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 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五、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一单元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叙事性作品。本单元选编的五篇课文,均是大家、名家之作。它们或是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五篇课文写作方法各有特色,人文内涵非常丰富。这五篇课文与“综合性学习”组成一个单元,以期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促进与奠基作用。 (一)阅读教学: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培养语感,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学会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 (二)写作教学: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初步掌握自传的写作特点和语体特点;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学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和事;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写人能够抓住主要特征。 (三)口语交际:学会有条理、有中心地陈述事件和体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口、多动手的习惯;培养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识;通过学习活动与实际行动来内化、强化课文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美好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课文说明 《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人叙事方面很有特色。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再塑生命》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分析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张店中心中学 支霞 2013年2月22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 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 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 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 嫁接的过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 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 活。 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 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 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 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 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 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 因素有哪些。 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 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 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 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 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 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 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 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 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帮助指导 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 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 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 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 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 提前应做哪些处理? 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 践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新人教,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1 消息二则 精彩开篇词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喜欢新闻,可以培养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即时的新闻的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便遍知天下事。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了解两则气势恢宏的新闻,看看新闻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首先来学习第一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溃退:溃败后退。 3.背景链接 1949 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4.文体链接 (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 (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3)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4)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5)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 )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6)消息固定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五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