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芯皮带事故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9.28)
皮带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皮带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六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皮带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六篇)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多篇皮带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六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您还可以在本店铺找到更多相关《皮带事故心得体会(范文六篇)》范文。
钢丝绳芯皮带事故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9.28)

钢丝绳芯皮带事故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随着煤炭运输设备机电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煤的运输提升已成为制约矿井能否高效生产的关键因素。
如何减少和杜绝钢丝绳芯皮带断带事故的发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洛阳威尔若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开发出解决钢丝绳芯皮带事故发生的设备,对****(集团)公司钢丝绳芯皮带断带事故进行了长期跟踪、统计、分析。
就如何防止该类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进行了深入探讨。
下面我们以****(集团)公司钢丝绳芯皮带事故案例为主,结合其它煤业公司一些案例,针对钢丝绳芯皮带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初步探讨如下:1、钢丝绳芯皮带断带事故统计与分析根据我司对煤炭行业五十余座生产中矿井走访,通过调取二十年内生产安全数据,走访当事人,发现自1997年至2016年在走访的50余座矿井中曾发生过233起钢丝绳芯皮带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46起。
其中“抽签”事故占比12.19%;“再断带”事故占比15.61%;纵撕事故占比22.32%,在排除人为因素的机械事故中因钢丝绳芯“断丝”、“磨损”、“锈蚀”、“疲劳”、“接头位移”发生的事故占比高达62.57%。
详细情况见《表1皮带机械事故案例》。
34根据中国****煤炭集团公司统计该集团17个生产矿井,在用1.2米宽以上钢丝绳胶带机348部,总运输长度达到约357公里。
2003年以来**分公司发生撕带事故38起(撕带30起、断带8起)停机时间达到950.6小时,纵向撕裂带面7170.6米,直接经济损失1172万元。
通过调查了解233余起事故的起因与后果,总结出皮带机械事故的共性原因有以下几点:1、断带事故均发生在皮带接头处,其原因是由于接头强度低所致;而纵撕事故多发生在机头或者机尾处。
2、在进行皮带接头工作中,采用不合格的接头材料;硫化接头处环境条件差;硫化工艺标准执行不严格;重复硫化时安全措施不力,是造成二次断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这就要求在接头工作中需严格执行硫化工艺要求,把控硫化工艺中的硫化时间、硫化温度、硫化压力、揭锅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煤矿钢丝绳伤人检查报告范文

煤矿钢丝绳伤人检查报告范文英文回答:Coal mine wire rope injury inspection report.As an inspector responsible for conducting safety inspections in coal mines, I have encountered numerous cases of wire rope injuries. These incidents are not only dangerous but also have severe consequences for the workers involved. In this report, I will discuss the common causes of wire rope injuries, the potential hazards they pose, and the measures that can be taken to prevent such accidents.First and foremost,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wire rope injuries is improper maintenance. Over time, wire ropes can become worn out, corroded, or damaged due to constant use and exposure to harsh conditions. If not regularly inspected and replaced, these weakened ropes can snap or break, causing serious injuries to workers. For example, I once came across a case where a worker's hand was severelylacerated when a worn-out wire rope snapped while he was operating a machinery.Furthermore, lack of proper training and awareness among workers is another contributing factor to wire rope injuries. It is crucial for worker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specting wire ropes before each use and to be aware of the signs of wear and tear. Without this knowledge, workers may unknowingly use faulty wire ropes, putting themselves at risk of injury. For instance, I recall an incident where a worker was using a wire rope that had visible signs of fraying and corrosion. Due to lack of training, he did not recognize the danger and continued to use the rope, resulting in a serious injury when it eventually gave way.In addition to these factors,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can also lead to wire rope injuries. For instance, in areas where coal mining operations are conducted in harsh climates, wire ropes can be exposed to freezing temperatures, high humidity, or heavy rainfall. These conditions can accelerate thedeterioration of the ropes, making them more prone to failure. I once inspected a mine located in a region with extremely cold temperatures. The wire ropes used in themine were not adequately protected against freezing,leading to frequent breakages and injuries.To prevent wire rope injuries, several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 Firstly, regular inspections and maintenance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and replace worn-out or damaged wire rope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isual inspections, as well a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such as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or ultrasonic testing. Secondl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beprovided to worker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wire rop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ers should be educated on how to identify signs of wear and tear, andthey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port any concerns immediately. Lastly, adequate protection should be provided to wire ropes in areas with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This can include the use of protective coatings, insulation, or shelters to prevent exposure to harsh elements.中文回答:煤矿钢丝绳伤人检查报告范文。
钢绳芯胶带断带事故浅析

钢绳芯胶带断带事故浅析【摘要】该文以我公司主斜井钢绳芯胶带输送机2008年7月11日发生胶带接头(此接头是我公司2008年4月内硫化的)处断带以及重新接头后又险些断带事故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断带原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了防止钢绳芯胶带断带的预防措施,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以提高煤矿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钢绳芯胶带;断带;危害;预防措施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比较广泛,它具有运距长、运量大、寿命长、抗拉强度高等优点,但钢绳芯胶带从接头处断带事故时有发生,致使设备损坏并时有伤人之危险,这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和威胁。
下面我就以我公司主斜井钢绳芯胶带输送机2008年7月11日发生胶带从接头处断带以及重新接头后又险些断带事故为例进行分析,找出了断带原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了防止钢绳芯胶带断带的预防措施,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
一、断带原因我公司主斜井钢绳芯胶带输送机于1996年7月安装完成并投入运行,自运行至今,发生过断带1次,未遂断带4次(主要是抽芯鼓包,发现及时,而采取重新做头,才避免断带事故发生),对此,针对这次事故,我公司有关人员多次咨询学习、分析,认为接头处断带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硫化接头时未能控制住硫化温度及硫化压力硫化接头时间的温度和压力在硫化板上分布的均匀性、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压力的设定及保持时间是硫化接头的基本参数。
根据硫化器产品说明书介绍,蒸汽硫化器热板的均匀性在±1℃内,铝合金硫化器热板只能达到±3℃,这就严重影响硫化接头的性能,如果温度差再超过这个范围,势必更加恶化接头性能。
另铝合金硫化器合理的硫化温度为140±5℃,硫化压力一般为1.5~2.5MPa/cm2,而我公司在这次断带处的接头是使用铝合金硫化器来硫化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硫化工艺参数进行操作,一是由于该硫化器温度传感器误差较大,没有对其进行温度校对,从而造成硫化温度偏高到155℃左右;二是硫化过程中未及时进行补压,致使硫化压力不足;三是硫化时间结束后,温度还未降至80℃以下,就撤除硫化加热板等问题。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撕带事故及其应对措施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撕带事故及其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井下机电运输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采掘中,井下机电运输设备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撕带事故,这不仅会极大程度地降低煤矿的生产效率,还会诱发安全事故,严重时可能会有人员伤亡,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煤矿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井下机电运输撕带事故的发生率,营造安全稳定的开采环境。
主要介绍了造成井下机电运输撕带故障的原因,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运输撕带事故的发生,为煤矿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运输;撕带;1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撕带的故障原因1.1 输送机铁器等部件的管理防护不到位调查发现,输送机铁器等部件导致撕带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
输送机长期受到振动的影响,如果煤矿企业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输送机铁器部件发生脱落。
相关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管理,导致没有及时发现铁器部件的松动,久而久之,输送机的铁器部件滑落,导致运输撕带事故的发生。
此外,一些施工人员在输送机周围作业时,由于疏忽的原因将部分工具、设备零件等遗落在输送带上,使得运输撕带事故的发生率增大,给煤矿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物料划伤导致运输中出现撕带现象煤矿实际采掘过程中,可能有质地较硬的物体混入煤炭中,在工人没有发现的情况下进行运输。
这些物体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摩擦较大,很容易造成输送机皮带撕带或划伤。
开采的煤炭体积不一、形状各样,其中可能会含有很多其他物体,在高速运输的状态下划伤皮带,如果没有及时修补,划伤部位会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机电运输撕带事故的发生。
1.3 皮带工作强度过大煤矿开采具有持续性等特点,井下机电运输设备的工作强度大。
机电运输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部分煤中含有大量煤矸石,很容易造成运输皮带故障,严重影响皮带的使用质量。
目前,随着煤炭采掘强度的加大,皮带工作强度过大,加大了井下机电运输撕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撕带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皮带撕裂事故追查报告

掘进三队皮带撕裂事故追查报告一、事故内容:2010年4月21日晚8点班,掘进三队施工地点己15-12030机巷,赵中富组当班出勤10人,计划进尺1.6m,晚上8点接班后,开始使用底皮带运料,打料期间皮带撕裂80m长,造成本次事故。
二、事故追查时间:2010年4月22日凌晨2:30~4:00三、事故追查地点:掘进三队会议室四、事故追查参加人:郭文、高敬礼、周坤鹏、谢海燕、代新虎、赵中富、孙志红、弯振华、曹兴生、杨克福、任冠伟、刘金良、贾会涛五、事故发生经过:2010年4月21日晚8点整,赵中富组接班后组织正常生产。
分解任务后,安排皮带司机刘金良开皮带,信号工贾会涛负责打点,两人协作将锚杆、托盘、W钢带等支护材料运至掌头位置。
两人在开一排矸道下10m位置将料放入底皮带装好后,打点开启皮带,料行至巷道100m下坡位置处时,由于原底皮带中间有一道2m长的裂缝,一根锚杆恰从裂缝中漏下而穿过底皮带,锚杆下半部戗入地中,上半部露出于底皮带之上,造成皮带顺锚杆撕裂为左右两半,长达80m。
后经发现,及时停止皮带,遏止了事故进一步恶化。
六、事故原因:1、19号晚机电队长高敬礼值班时,跟班谢海燕曾反映皮带中部有一道2米长的裂缝,高敬礼接到反映后,两天时间内未采取有效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皮带打料前,当班未派专人检查皮带完好情况,没有严格执行《皮带运料安全技术措施》,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
七、防范措施:1、机电班每天必须对皮带进行全面维护检修和保养,确保皮带正常运行,如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处理,不得拖延;2、加强措施贯彻学习,做到现场落实,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八、事故处理:1、队长郭文负管理不到位,罚款500元;2、机电队长高敬礼对前天反映的隐患未及时落实处理,负主要责任,罚款1000元;3、值班干部吴建波指挥协调不利,罚款500元;4、跟班干部谢海燕现场管理不到位,发现重大问题未及时汇报,自行处理,罚款500元;5、验收员代新虎验收不到位,罚款300元;6、班组长赵中富、孙志红负现场管理责任,各罚款300元;7、皮带司机刘金良、信号工贾会涛,现场未严格执行技术措施,各罚款500元;8、当班工全部扣完,另出勤人员每人再罚款200元。
谈钢丝芯带式输送机断带事故的预防及管理

谈钢丝芯带式输送机断带事故的预防及管理摘要:本文着眼钢丝芯胶带输送机的断带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预防及管理断带事故的具体措施。
1.引言:皮带机是煤矿井下主要的运输设备,其中钢丝芯胶带运输机,具有强度高、伸长量小、带体柔软,易于形成深槽沟,耐曲扰疲劳和抗击性能优越,且使用寿命长,运输能力大,用作长距离运输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矿现用大倾角皮带机为,DTL120/40/2×560花纹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设计提升能力400吨/小时,选用ST-3150型阻燃钢绳芯输送带,采用了先进的变频软启动,配置低速盘式制动器及DJN330型低速逆止器控制输送机的停车和防止输送机逆转。
我矿主斜井倾斜角度为35度,长度为830米,在这个倾斜角度安设大倾角皮带,在我们全局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先例。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不发生皮带断带事故,我们根据我局其它矿及查阅国内有关高强度断带事故发生原因的资料,探讨高强度皮带的管理,实现煤矿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断带事故的分析:造成断带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接头质量的因素也很大,分析现场断带事故是研究断带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我们对这条皮带的使用和本局及国内部分生产矿井的钢丝芯胶带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且总结了一些管理经验。
从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接头中钢丝绳抽出力逐渐失效造成断带的比例最大,其主要表现接头外局凸包,并逐渐扩大,接头中间凸包一般发现时为Ф70-Ф100㎜,不规则圆形,1周内凸包变化缓慢,8天后变化明显,13-15天凸包扩大到300-380㎜时断带。
当然,断带与胶带机的状况和运载量也是密切相关的,个别钢丝芯带接头钢丝绳抽出力失效并非事前都凸包,但其接头长度是有明显变化的。
我们认为造成钢丝芯胶带断带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接头质量存在问题;其二是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不到位;其三是胶带自身的质量问题。
现就断带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1接头质量问题1.1.1采用不合格的接头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丝绳芯皮带事故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随着煤炭运输设备机电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煤的运输提升已成为制约矿井能否高效生产的关键因素。
如何减少和杜绝钢丝绳芯皮带断带事故的发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洛阳威尔若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开发出解决钢丝绳芯皮带事故发生的设备,对****(集团)公司钢丝绳芯皮带断带事故进行了长期跟踪、统计、分析。
就如何防止该类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进行了深入探讨。
下面我们以****(集团)公司钢丝绳芯皮带事故案例为主,结合其它煤业公司一些案例,针对钢丝绳芯皮带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初步探讨如下:1、钢丝绳芯皮带断带事故统计与分析根据我司对煤炭行业五十余座生产中矿井走访,通过调取二十年内生产安全数据,走访当事人,发现自1997年至2016年在走访的50余座矿井中曾发生过233起钢丝绳芯皮带事故,平均每年发生4.46起。
其中“抽签”事故占比12.19%;“再断带”事故占比15.61%;纵撕事故占比22.32%,在排除人为因素的机械事故中因钢丝绳芯“断丝”、“磨损”、“锈蚀”、“疲劳”、“接头位移”发生的事故占比高达62.57%。
详细情况见《表1皮带机械事故案例》。
34根据中国****煤炭集团公司统计该集团17个生产矿井,在用1.2米宽以上钢丝绳胶带机348部,总运输长度达到约357公里。
2003年以来**分公司发生撕带事故38起(撕带30起、断带8起)停机时间达到950.6小时,纵向撕裂带面7170.6米,直接经济损失1172万元。
通过调查了解233余起事故的起因与后果,总结出皮带机械事故的共性原因有以下几点:1、断带事故均发生在皮带接头处,其原因是由于接头强度低所致;而纵撕事故多发生在机头或者机尾处。
2、在进行皮带接头工作中,采用不合格的接头材料;硫化接头处环境条件差;硫化工艺标准执行不严格;重复硫化时安全措施不力,是造成二次断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这就要求在接头工作中需严格执行硫化工艺要求,把控硫化工艺中的硫化时间、硫化温度、硫化压力、揭锅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3、设备管理检修不到位,隐患排查整改不及时,岗位责任制不落实,检查不细,不到位。
在T-XY矿与P-B矿的事故中,受X光设备原理局限不能长时间开机,光衰严重,同时相关岗位人员没有及时对相关配件进行更换,造成检测设备没有提前发出警告。
在表1第一起事故中,在日常巡检时,发现1#逆止器带病运行包闸失效,2#机驱动滚筒与减速机联轴器切销子,整改不及时也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4、皮带机技术档案、皮带更换档案、接头硫化档案、接头日常管理档案,不健全,无专人负责,当人员流动情况发生时,造成部分接头超期服役,提高了隐患发生的概率。
5、在皮带的运输过程中也有几种因素会引起事故的发生:A、因异物卷入等引起荷载的突然增加,致使皮带装料口堵塞,长时间的摩擦,引起断裂与起火事故;B、启动和停车时应力变化过大,引起断裂(随着软起动技术的推广,此类原因引起的事故已不常见);C、皮带机运行过程中,胶带单侧偏移较多,在一侧形成褶皱堆积或折迭,受到不均衡拉力或被夹伤或划伤等,造成胶带断带或纵撕;D、在皮带输送机物料装载点,物料中夹杂着坚硬的固体或长条形杆装物将胶带划伤,这种划伤又分两种:一是利器压力性划伤;二是利器穿透性划伤。
下面通过重点分析下表中的五起事故的发生原因、保护装置的反应、事故造成的后果,以便于分析,找出解决非人为因素皮带事故的办法:表2钢丝绳芯皮带具用代表性的事故分析7矿别安装地点皮带接头寿命(月)保护装置断带原因事故后果保护装备动作描述型号宽度P-S矿丁九集中巷GX-25001000241#逆止器,2#逆止器在事故发生后发现第一次断带是老硫化接头79根钢丝绳芯有7根发生断丝,造成受力不匀所致。
第二次是因为接头硫化没有等温度降至100℃以下提前揭锅,造成硫化处起泡,并发生拉抻,最大拉抻处3mm。
底带外侧70mm宽拉断后,里侧剩余300mm宽皮带也被拉断,断开两头相距243米,机尾张紧车掉道。
张紧滚筒损坏。
第一次事故发生时2#机驱动滚筒与减速机联轴器切销子,2#机逆止器失效后胶带倒转引起1#逆止器(带病运行包闸失效)也失效。
致使皮带飞速倒转,机尾处皮带跑偏严重,张紧小车上跑,卡死,造成断带事故。
P-S矿丁九集中巷GX-250010000.5P-B矿丁四集中巷GX-250010006机头处安装断带保护装置,X光检测设备。
2012年4月在每周的X光例行检查中发现11号硫化接头发生位移,现场复检发现接头老化现像严重,立即开展硫化接头作业,但施工人员发现胶料有点硬,便擅自将硫化温度提高到170℃,结果使该接头在同年10月2日从橡胶中抽出,当天X光监测设备没有开机。
此次事故中,皮带下滑72米,飞速下滑的皮带卷住一人(死亡),并造成全矿停产抢修136小时,事后集团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该矿停产3个月进行安全隐患整改。
断带保护装置起效,在皮带下滑70多米后将皮带牢牢固定,没有使事态再度扩大,但受X光设备工作原理的局限(不能长时间开机,X光光管在使用两年后,受散热等条件影响会发生光衰现象,使检测性能大大降低),没有及时发出接头抽头位移报警,错失了提前预防的机会。
H-ZX Z矿主斜井井下2#巷GX-20008002斜井胶带下滑防护装置皮带全长1580米,硫化接头数31个,平均倾角13°,设备安装运行后第七年在编号2009-12-8硫化接头工作中发生断裂,其主要原因是接头老化,强度降低所致。
断带下滑450米,损坏托辊60余只,托辊支架160余只,乘人吊座20余个,时隔2个月发生二次断带,断带滑行550米,造成机架装置严重损坏,抢修时长6天。
每隔160m-200m设制斜井胶带下滑防护装置,两次断带事故发生时,防护装置均有动作,但因断带发生时,力量过大且不均匀超过防护装置设计参数,在防护装置触发爪的钩嘴开启,摩擦轴下落并与底座共同挤压皮带时,将托辊带飞,造成防护装置连续失效,并使皮带发生纵向撕裂。
T-XY 矿主斜井皮带GX-200012000.01X光检测设备、逆止托滚、抓捕器排绳过密有效间距大于0.25d,粘着力强度降低。
皮带从机头处向井下滑落157米,坠落物料200KG,造成1重伤,3人轻伤。
硫化接头完成后使用X光拍照未发现异常,7小时后发生“抽签”,因X光检测设备不能实现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没有在事故发生前作出警报;皮带主机因超速自主停机,抓捕器做出反应时受工作环境有导物影响,机械动作没有完成全部动作。
7在上表中,2012年10月2日发生“抽签”事故,皮带机超速后自动停车,抓捕器机械动作有效,但是飞速下滑的皮带卷住一人(死亡)并造成全矿井停产136h的严重后果。
通过对233余起事故的深入刨析,我们发现任何一种单独的预防或保护装置在事故发生之时都是“苍白无力”的。
皮带输送机事故的预防对策除加强对胶带接头的管理,严格执行硫化工艺外,应加强对皮带输送机的安全管理,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对皮带输送机实现动态24小时实时检测监控。
杜绝钢丝绳芯皮带输送机事故的发生应多方因素,全面考虑。
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此调研基础上相关科研团队开发出了钢芯输送带智慧监测专家系统,该系统结合了X光设备的直观的特点(注:系统集成X光便携系统,用于接头取证。
)通过多措并举,连锁反应,实现了对纵向撕裂、横向断带事故的有效预防,真正实现了24×365小时实时动态在线监测,具有监测时域空域无盲区、高速自动、免维护、无X光射线辐射,对人体无害的优良特点。
(壹伍零叁柒玖玖柒柒柒玖高峰)其技术原理与工作流程不在一一赘述,另有相关专业文章详细介绍。
另附表3皮带机械事故案例分析表。
表3皮带机械事故案例分析表事故名称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后果**矿皮带伤人事故2007年10月23日四点班,*矿皮带队副工长张某进入皮带机尾坑内清理浮煤。
16时20分许,主斜井皮带信号响起,皮带即将启动,高某等人赶紧呐喊张某躲开,这时皮带蜂鸣器报警,皮带开始缓慢启动,正当张某转身之际,突然被卷入主运皮带,经抢救无效死亡未和岗位工联系停机、锁开关冒险进入皮带机尾坑清理浮煤,被卷入皮带挤压致死,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作业人员互保联保意识不强,防范能力差,对皮带机尾区域监护不力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人死亡。
主运大巷换装转巷口纵撕事故5月7日中班23时50分,井下机电队夜班皮带司机司帅飞在主运大巷换装转巷口闻到有烧焦味,经赶赴除铁器处查看发现,除铁器下部卡有一根钻杆(长度为1.2米),钻杆成竖立状态,顶穿皮带,便立即按动皮带急停按钮闭锁皮带,但因皮带速度过快(3.15米/秒),皮带已被纵向撕裂65米。
1、川九项目部掘进队组支护打眼使用的1.2米钻杆因管理不当,上皮带后,被除铁器吸起并卡在除铁器中间,划透皮带,导致主运皮带被撕裂。
2、各皮带转载点看护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对钻杆上皮带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主皮带抢修,于5月8日夜班4时左右恢复运行,此次事故造成井下全面停产4小时。
机电队主运集中巷巷皮带纵撕事故2013年3月19日4点30分左右,井下机电队主运集中巷巷皮带司机闫旭亮在皮带机头清理煤泥时,听到主运大巷皮带有异响,4时33分汇报井下机电队值班室,4时34分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并申请是否停皮带,调度室值班人员赵碧涛未立即迅速安排如何处置指示,皮带继续运行。
4时36分井下机电队值班室通知当班跟班队干马赟立即赶到现场查看,马赟发现皮带已撕裂长度约500mm左右,宽度40mm。
4时41分马赟向调度台汇报要求停止皮带运行。
4点53分调度台安排由3207运输皮带至南主运运输皮带至主运集中巷运输皮带至主运大巷皮带依次停止,到主运大巷皮带停止运行时主皮带撕裂长度已延伸至约16m、宽约40mm,断裂一股钢丝绳。
5时30分左右井下机电队将皮带撕裂部分处理掉,皮带可暂时运行。
11时皮带硫化厂家对撕裂部分皮带进行修补硫化。
1、事故发生后现场调查发现,主运大巷皮带受利器(矸石或铁器)所伤,导致皮带出现破口进而撕裂。
2、皮带巡视工未及时发现皮带异常,跟班队长发现皮带出现损伤后未及时停止皮带导致皮带撕裂范围扩大。
3、调度台接到汇报后没有及时向机电经理和相关科室汇报。
4、主运皮带检修、检查工作不到位。
全面停产8小时。
二矿区充填工区皮带伤人事故1995年6月8日18时05分,二矿区充填工区皮带工董某在调整皮带过程中,右臂被卷入皮带尾轮内,造成右臂撕脱重伤。
1、当事人在皮带机运转的时候直接用扫把刮蹭皮带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冒险作业,违反“严禁在皮带输送机运行时进行维护调整”的规定调整皮带跑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