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文档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1. 制备生物膜:①取材:细胞原因:没有和众多的、没有。

①原理:细胞放到中,细胞吸水,细胞内容物流出,可得到细胞膜。

①再经过和方法,可获得较纯洁的细胞膜。

①结果:消失,体积,细胞,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注意:①红细胞用生理盐水,作用①注意该盖玻片的方法,防止出现①用吸水纸吸引时,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走。

①滴蒸馏水操作在杂物台上进行,载物台应保持水平。

否那么易使蒸馏水流走。

①实验中,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与引流前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形成对照。

2. 细胞结构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还有少量的注意: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含量不完全相同;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不同。

①细胞膜成分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含量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图A通过信号分子完成交流①图B两细胞间交流,例如①图C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形成三、细胞壁,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进入另一个细胞,例1.主要成分①植物:和①真菌:①细菌:2.主要功能:对植物细胞有3.特性:细胞膜对细胞内外的物质具有和的作用。

性,而细胞壁具有性。

明辨正误细胞膜难以杜绝所有对细胞有害物质的进出,说明其控制作用进出的能力是有限的。

〔〕2.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靠于信息分子和受体的识别。

〔〕4.植物细胞与细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和果胶。

〔〕5.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和多糖。

〔〕6.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的糖主要是纤维素。

〔〕8.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除细胞膜之外的其他膜结构。

〔 〕第三章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双层膜的细胞器工程线粒体叶绿体〔 〕〔 〕〔〕亚显微结构〔〕〔 〕〔 〕〔〕〔〕增大膜面积方式 功能 分布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相同点和①都具有中层膜;①都含有少量的 ①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和 和中 ;2.单层膜的细胞器细胞器名称结构功能分布①参与细胞内蛋白质 内质网 的 和 ; ①以及 的合成。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 遵循启发探究性原则,综合化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演示和动手实验等多种方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2、说学法 在本节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体验细胞膜制备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学资料,小组讨论学习,让每一个学 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充分体现主体作用。
靶细胞:某种细胞成为另外的细胞或 抗体的攻击目标时,前者就叫做后者 的靶细胞。
信号分子
受体
胞间连丝
课堂小结 (板书)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物质进出
信息交流
答案 返回
谢 谢
知识梳理
(1)原理:把动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 吸水 而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
糖类 (2%~10%) →_____
(2)成分与功能的关系: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答案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 至关重要的阶段。
特点——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并成为 相对独立的系统。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 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 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对于第二章中有关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功能认识具有具体化,结构化的作用。同时 为第二节的细胞器和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等内容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进行归纳总结的能 力。还有学会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养成勇于质疑、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 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汇报者:小白兔的胡萝卜hiahபைடு நூலகம்a
一、细胞膜的成分及制备: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2、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动物细胞膜还含有少 量的胆固醇)。 (二)磷脂分子及其性质 1、组成磷脂分子的元素有:C,H,O,N,P 2、磷脂分子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极性头部有亲水性,非极性尾部有拍水性。 (三)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蛋白质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 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 的两层。 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5、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6、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 所接受。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一)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
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 成糖脂。 (二)结构特点:流动性 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 转运等。 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 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三)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表现:植物根对矿物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和对 钠离子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 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定了选择性。

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化学组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的控制作用是有限的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1.物质传递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接触传递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给另一个细胞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传递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具有信心交流的作用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例证:胞吞,胞吐,细胞融合,精卵结合,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例证: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4.细胞壁植物-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真菌-主要成分:几丁质(壳多糖)细菌-主要成分:肽聚糖5.拓展题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你能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吗?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色剂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随之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染色剂进入细胞,细胞被染成蓝色。

生物必修1知识点:三(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_

生物必修1知识点:三(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_

生物必修1知识点:三(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_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与生活中的联系: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为获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向血液中加入的液体是( )A.生理盐水B.质量分数为12.5%的氯化钠溶液C.蒸馏水D.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葡萄糖溶液2.动物细胞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 )A.脂质不同 B.磷脂不同C.蛋白质不同 D.水不同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B.在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中,细胞核指导合成了细胞膜C.有些病毒也能突破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使机体生病D.癌细胞的识别功能发生了改变4.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作用不包括( )A.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D.使细胞内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5.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6.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状态,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相互结合。

这可以作为细胞膜哪一功能的典型例子 ( )A.细胞识别B.免疫C.控制物质进出D.排泄7.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③细胞内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如图表示甲、乙两细胞通过某种方式相联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功能B.若图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1表示信号分子,则乙是靶细胞,图中2表示受体C.精子与卵细胞依靠图中模式相互识别D.图中所示的两细胞间的关系体现了细胞膜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功能9.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分析有关问题。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1、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四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四章知识点在高一生物学科学习上,通过梳理知识点正确记忆很关键,那么生物必修一第三四章节的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四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选择透过性膜)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方式二: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方式三: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五、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六、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实验面面观:体验细胞膜制备的方法
1.实验原理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选择动物细胞更易制备细胞膜。

(2)动物细胞在清水(低渗溶液)中易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即可得到细胞膜。

(3)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及各种具膜的细胞器,避免了细胞膜与核膜、细胞器膜分离的麻烦,经离心即可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

2.实验流程
制作临时装片:在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后,加盖盖玻片 ↓ 低倍镜观察:寻找观察点,并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
高倍镜观察 : ⎩⎪⎨⎪⎧ 前测: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两面凹的圆饼状 ↓引流法: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
↓ 用吸水纸吸引
后测:观察红细胞的变化:凹陷消失→体积增大→细 胞破裂,内溶物流出
【注意】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是:
①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②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如果该实验过程在试管中进行,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

二、细胞膜的成分:
1.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C 、H 、O 、N 、P 等。

2.主要成分:
① 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还有胆固醇。

② 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 糖类(2%-10%):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注意】
(1)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多。

(2)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 )等物质。

三、细胞膜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可“进”的物质:营养物质。

不易“进”的物质: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可“出”的物质:抗体、激素等物质,细胞产生的废物。

不可“出”的物质: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细胞膜控制作用的相对性
环境中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以及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患病。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①信号传导——间接交流
信号分子(如激素、递质)
↓激活
靶细胞膜受体(糖蛋白等)

胞内信号传导分子沿信号通路传递

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②胞间识别——直接接触
如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精子与卵细胞的
识别和结合。

④胞间连接与通讯——形成通道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相互作用,如动物
细胞的间隙连接;植物细胞间则借胞间连丝实现细胞间物质
转运和信息交流。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swf
4)除上述功能外,细胞膜还有分泌、排泄和免疫等功能。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原核生物:肽聚糖
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具有全透性。

作用:支持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